实验报告_实验六

实验报告_实验六
实验报告_实验六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六进程通信——共享内存

学生姓名周健专业班级计算0907 学号30901338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注意:

●务请保存好各自的源代码,已备后用。

●完成本实验后,将实验项目文件和实验报告,压缩为rar文件,上传ftp。如没有个人

文件夹,请按学号_姓名格式建立。

ftp://huommupload:123456@10.66.28.222:2007/upload

●文件名为:学号_日期_实验XX,如30801001_20100305_实验01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Linux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机构(IPC);

2.理解Linux关于共享内存的概念;

3.掌握Linux支持进程间内存共享的系统调用;

4.巩固进程同步概念。

二、实验内容

实现利用共享内存机制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解决方案。生产者将数据写入共享内存。消费者从共享内存取出数据,在屏幕输出。

三、实验步骤

1、运行实验指导书给出的代码,回答问题。

1)编译连接通过后,运行程序并查看运行结果。(用截图方式说明)

2)请说明Syetem V使用共享内存的步骤,并分别说明系统调用shmget(),shmat(),shmdt ()和shmctl()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System V要使用共享内存,应该有如下步骤:

1.开辟一块共享内存shmget()

2.允许本进程使用某块共享内存shmat()

3.数据写入/读出

4.禁止本进程使用这块共享内存shmdt()

5.删除这块共享内存shmctl()或者命令行下ipcrm。

使用方法:int shmget( key_t shmkey , int shmsiz , int flag ),key_t shmkey 是这块共享内存的标识符。如果是父子关系的进程间通信的话,这个标识符用IPC_PRIV ATE来代替。如不是,可用fork()算出来一个标识符使用。

int shmsiz 是这块内存的大小.

int flag 是这块内存的模式(mode)以及权限标识。

作用:shmget()是用来开辟/指向一块共享内存的函数。

使用方法:void *shmat( int shmid , char *shmaddr , int shmflag );int shmid是那块共享内存的ID。

char *shmaddr是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

int shmflag是本进程对该内存的操作模式。如果是SHM_RDONLY的话,就是只读模式。其它的是读写模式

作用:shmat( )是用来允许本进程访问一块共享内存的函数。

使用方法:int shmdt( char *shmaddr );char *shmaddr是那块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

作用:shmdt()与shmat()相反,是用来禁止本进程访问一块共享内存的函数。

使用方法:int shmctl( int shmid , int cmd , struct shmid_ds *buf );int shmid是共享内存的ID。

int cmd是控制命令,可取值如下:IPC_ST AT 得到共享内存的状态,IPC_SET 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

IPC_RMID 删除共享内存。

struct shmid_ds *buf是一个结构体指针。IPC_ST AT的时候,取得的状态放在这个结构体中。如果要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用这个结构体指定。

作用:shmctl实现对共享内存区域的控制操作。

3)阐述共享内存相对于其他进程间通信方法(信号,消息队列,管道)的优缺点。

优点: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多个进程共享一给定的存储区,因为数据不需要来回复制,所以是最快的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对于像管道和消息队列等通信方式,则需要在内核和用户空间进行四次的数据拷贝,而共享内存则只拷贝两次数据:一次从输入文件到共享内存区,另一次从共享内存区到输出文件。)采用共享内存的通信方式效率是非常高的。

缺点:进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被放在一个叫做IPC共享内存区域的地方,所有需要访问该共享区域的进程都要把该共享区域映射到本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去。

由于多个进程共享同一块内存区域,必然需要某种同步机制,互斥锁和信号量都可以(进程使用临界资源需要同步)。

2、编写程序:试编写程序,实现父进程和子进程通过共享内存实现信息的交换。例如:子进程先将子进程号写入共享内存,父进程将内容读出并显示。随后,父进程将父进程号写入同一块共享内存,要求子进程读出并显示。

四、讨论、心得

记录实验感受、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遗留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等。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水、植株、土质、遮光纸盒、水壶、剪刀 猜测花草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步骤1、准备好4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剪掉上部后,留下10厘米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分别用遮光纸罩住每一盆植株,并编上序号,在1号的左侧、2号的右侧、3号的前边、4号的顶部剪一个透光孔; 4、每天定时给4盆植株均匀地浇同样多的水。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现象:两个星期后: 1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左测的透光孔; 2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右测的透光孔; 3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前测的透光孔; 4号盆的植株直立向上生长。 实验结果: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结论植物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水、植株、土质、水壶 猜测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有关 实验步骤 1、准备好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给每盆植株编上序号,命名为1号、2号、3号和4号,把四盆植株摆放到自 然光下; 4、每天定时在1号盆的左侧、2号盆的右侧、3号盆距离10厘米左右、4号盆距 离20厘米左右浇水。 观察到的现象 或实验结果 现象:两个星期后:四个盆内的植株无偏头情况 清除土质后发现: 1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左侧发展; 2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右侧发展; 3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号和2号盆的偏少和偏短; 4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至3号盆的最少,且最短; 实验结果: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 实验结论 植物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但根系生长的方向与水分供应的方向、长短和多少与水分供应的距离有关,植物的根部生长具有向水性。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寻植物是否通过根来“喝水” 实验器材烧瓶、植物油、水、菊花 猜测植物通过根来“喝水”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滕州市辰龙希望小学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1 选做 实验目的: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 头 实验步骤: 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 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 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份,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2 选做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 实验步骤: 1选4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 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分析: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最容易发霉。 六年级上册第五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1 必做 实验目的:点燃蜡烛,将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看是否会产生新物质。 实验类型:演示 实验材料: 每组准备: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 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数电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六

实验一 TTL与非门的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所谓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即通过分析电路,说明电路的逻辑。 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从电路的输入到输出,根据逻辑符号的功能逐级列出逻辑函数表达式,最好得到表示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函数式。然后利用卡诺图或公式化简法将得到的函数化简或变换,是逻辑关系简单明了。为了使电路的逻辑功能更加直观,有时还可以把逻辑函数式转化为真值表的形式。 2.逻辑组合电路的设计: 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简单电路,陈伟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SSI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①逻辑抽象;分析时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输入和输出变量。 ②定义逻辑状态的含义:以二值逻辑0、1表示两种状态。 ③列出真值表 ④写出逻辑表达式,并进行化简,根据选定器件进行转换。 ⑤画出逻辑电路的连接图。 ⑥实验仿真,结果验证。 三、实验仪器及器件 数字万用表1台

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四、实验内容 1.设计5421BCD 码转换为8421BCD 码(用双输入端与非门实现)。 四位自然二进制码 5421BCD码 B3 B2 B1 B0 D3 D2 D1 D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1 0 0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伪码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根据5421BCD 码与8421BCD 码真值表可得 2.设A 、B 、C 、D 代表四位二进制变量,函数X=8A-4B+2C+D ,试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判断当函数值介于4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 课程名称数据库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5/7/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本实验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 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 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 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 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 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 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 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 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 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 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 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 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 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药品: 放大镜、水、小字体的书、昆虫各种小晶体(盐、糖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1、认识放镜的构造, 了解放大镜的应用。 2、用放大镜瞧书、报纸等(自己的发现) 3、了解其它有方大功能的物体, 水滴放大镜。 4、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了解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5、用方、放大镜观察晶体。(盐、白糖) 实验结论: 在放大镜下瞧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得多。

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 套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就是一根直的,而就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 发现不就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 彩色的鳞片其实就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 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 脚的底端有“吸盘”, 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结论: 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与肉眼大不相同, 借助放大镜, 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美丽的晶体 实验名称: 美丽的晶体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药品: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放大镜、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2、再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实验结论: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 但它们都很有规则。

制作晶体 实验名称:制作晶体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食盐20 克、白糖20 克、碱面20 克、味精20 克、滴管 4 支、玻璃片 4 片、100ml 烧杯 4 只我的猜测: 小颗粒的晶体形状与大颗粒的形状应该就是相同的 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 的清水, 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 搅拌, 使其溶化 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与溶液, 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 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观察到的现象: 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就是不同的 结论: 我认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就是不同的, 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就是相同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与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就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与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与蚊蝇嶂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就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备注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一一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 密布细毛,有钩爪 实验通知单 课题 3、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内容:数据库安全性管理 作者所在系部:网络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网络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B13521 作者姓名:李文阳 作者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王振夺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四数据库安全性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机制; 2、掌握SQL Server 2005的验证模式、登录管理、用户管理、角色 管理以及权限管理; 二、实验内容 (一)附加上次实验所创建的数据库“db_Library”,并回顾该库的数据表信息。 (二)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验证模式,并以两种方式尝试登录。

(三)登录账户管理 1、以管理员身份登录SQL Server,修改sa的密码。 2、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SQL Server登录账户,账户名为你的名字拼音,密码自定义。创建完成后,以该账户来进行登录。 3、使用SQL语句来修改上述登录账户的密码。 4、禁用上述登录账户连接SQL Server,并进行验证。 (四)数据库用户管理 1、使用SQL语句添加db_Library数据库用户User2,其登录账户为上题所创建的SQL Server登录账户,使用默认dbo架构,并赋予该用户能够运行Select语句的权限。 (五)权限管理 1、使用SSMS将创建数据表和创建视图的权限授予User2。 2、使用SQL语句将对db_Library数据库中图书信息表的查询、插入、以及对书名和作者列的修改权限授予用户User2。 3、使用SSMS收回User2创建数据表和创建视图的权限。 4、使用SQL语句收回User2修改书名和作者列的权限。 (六)删除上述所建立的数据库用户以及登录账户。 三、实验步骤 主要实现的SQL语句。 使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SQL Server登录账户,账户名为你的名字拼音,密码自定义。创建完成后,以该账户来进行登录。

六年级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一)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制作化石模型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了解化石也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器材:有关工具、黏土、贝壳、骨头或树叶。 实验步骤: 1、将黏土擀平。 2、将贝壳、骨头或树叶放在心上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印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实验结论: 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实验报告单(二) 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原因实验 实验时间班级小组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 3、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 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儿塑料布 实验步骤: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平铺的最干,蜡纸包的最湿,结论是,仙人掌上的蜡质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实验报告单(三)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 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探究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纸筒 实验步骤 1.制作吸管火箭 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 2.制作发射器 (1)、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简易的发射器。 (2)、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数据库实验报告六_存储过程

HUNAN UNIVERSITY 数据库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2017 年5月24日

SELECT COUNT(*)INTO more90 FROM sc WHERE cno = countcno AND grade >= 90; /*将结果存入新表sumScore中*/ create table sumScore( scorestage char(10), number smallint); insert into sumScore values('x<60', less60); insert into sumScore values('60<=x<70', b60a70); insert into sumScore values('70<=x<80', b70a80); insert into sumScore values('80<=x<90', b80a90); insert into sumScore values('x>=90', more90); END$$ call sumScore(); /*调用上述存储过程*/ 首先创建存储过程,然后再调用存储过程。结果如下: (上述结果图截自Navicat软件) 可以看到,在stuinfo中新建了一个基本表sumscore,表中内容是数学课程成绩的各分数段的人数。 2、统计任意一门课的平均成绩。 代码如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scoreAvg`() BEGIN declare curname char(40) default null; /*临时存放课程名*/ declare curcno char(4) default null; /*临时存放课程号*/ declare curavg float; /*临时存放平均成绩*/ declare mycursor cursor for /*定义游标*/ select cno, cname from course;

实验六 一维数组实验报告

*** 软件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 学院: ***教务处

⑷一维数组排序。 四、实验过程及内容:(运行结果请抓图到对应题目的下方) 1. 先分析以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上机检验。 2.程序填空题。下面程序的功能是9个评委给某个参赛选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该参赛选手的平均分。填空完成程序。

实验结果: 3. 程序填空题。有数列1,1,2,4,7,13,24…,该数列的规律是从第4项起,每项是它的前三项之和。下列程序的功能是将该数列的前30项存放在一维数组中,输出时每行输出5个数。填空完成程序。 实验结果: 4. 程序改错题。下面程序的功能是将数组中的数按从大到小排序后输出。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实验结果: 5. 程序改错题。某公司从用公用电话传递数据,数据是四位的整数,在传递过程中需要加密,加密规则为每位数字都加上5,然后用和除以10的余数代替该数字,再将第一位和第四位交换,第二位和第三位交换。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实验结果: 6. 小楚参加了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班,共30次课,由于路途较远,每次都是打车去上课,来回的车费分别存储在数组a和b中,其中-1表示未去上课。 编程计算小楚参加培训班共打车花费多少钱?(要求保留1位小数,用循环实现) 输出结果的形式为: s=1234.5 a数组和b数组定义如下: double a[30]={31.0,32.0,30.3,32.8,30.5,30.6,31.0,32.8,-1,31.8,31.9,31.5,32.3,32.3,31.8,32.5 ,31.5,30.3,30.4,32.5,30.2,30.2,30.7,32.1,32.1,31.4,31.9,31.9,-1,30.5}; double b[30]={30.2,30.2,30.3,31.6,32.7,31.5,30.4,32.4,-1,31.0,31.8,32.1,31.6,31.4,32.4,32.1 , 32.5,32.3,32.5,31.4,31.2,30.3,32.3,30.7,31.3,30.2,31.1,30.5,-1,31.9}; 五、实验小结

数据库实验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SQL Server中变量、数据类型和表达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Transact—SQL中常用系统函数的使用,掌握流程控制语句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分行处理表中记录机制以及利用游标对数据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物理准备:安装了SQL sever的计算机一台,连接服务器;2.实验指导书:《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蓝皮书; 3.理论准备: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1)T ransact—SQL中变量、数据类型和表达式的使用。 (2)T ransact—SQL中常用系统函数的使用。 (3)利用程序控制语句实现结构化程序设计。 (4)利用游标分行处理机制实现数据的定位、查询、修改和删除三.实验题目 (1)定义局部变量@max,@min接收学生表studinfo中的最大出生日期和最小出生日期的查询结果。 实验过程:编写Transact—SQL语句 declare @max char(30),@min char(30) select @max=max(出生日期) , @min=min(出生日期) from student_xuesheng select @max as 最大,@min as 最小 运行结果:

(2)在学生表studinfo中增加一个字段,利用系统函数与出生日期信息计算每个同学的年龄。 实验过程:编写Transact—SQL语句 分析:先增加年龄字段,再将函数运算之后的年龄添加进去 --alter table student_xuesheng --add 年龄 int --GO if exists(select 出生日期 from student_xuesheng where 出生日期 is not null) begin update student_xuesheng set 年龄=year(getdate())-year(出生日期) end 运行结果: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通知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作者: 项蔺川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药品: 放大镜、水、小字体的书、昆虫各种小晶体(盐、糖等) 实验方法和步骤: 1、认识放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应用。 2、用放大镜看书、报纸等(自己的发现) 3、了解其它有方大功能的物体,水滴放大镜。 4、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了解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5、用方、放大镜观察晶体。(盐、 白糖) 实验结论: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得多。实验评价: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 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 套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 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 发现不是一个, 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 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 光滑的外壳上, 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 脚的底端有“吸盘” ,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结论: 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美丽的晶体 实验名称: 美丽的晶体 实验器材:药品: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放大镜、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肉眼观察食盐、 白糖、碱面、味精。 2、再用放大镜观察食盐、 白糖、碱面、味精。实验结论: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很有规则。 实验评价:

日期: 年月日 制作晶体 实验名称:制作晶体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 食盐20 克、白糖20 克、碱面20 克、味精20 克、滴管4 支、玻璃片 4 片、100ml 烧杯 4 只我的猜测: 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 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

实验六的实验报告

实验六、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 a)加深对TIN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b)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c)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d)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9.x ---ArcMap(3D分析模块) 实验数据:矢量图层:高程点Elevpt_Clip.shp,高程Elev_Clip.shp,边界Boundary.shp,洱海Erhai.shp (ex7.rar)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TIN 及DEM 生成 1.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 (1)添加矢量数据:Elevpt_Clip、Elev_Clip、Boundary、Erhai(同时选中:在点击的同时按 住Shift) (2)激活“3D Analyst”扩展模块(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扩展],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 3D分析模块),在工具栏空白区域点右键打开[3D分析] 工具栏 (3)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菜单命令[3D分析]>>[创建/修改TIN]>>[从要素生成TIN]; (4)在对话框[从要素生成TIN中]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 在[从要素生成TIN中]对话框中,在需要参与构造TIN的图层名称前的检查框上打上勾,指定每个图层中的一个字段作为高度源(Height Source),设定三角网特征输入(Input as)方式。可以选定某一个值的字段作为属性信息(可以为None)。在这里指定图层[Erhai] 的参数:[三角网作为:]指定为[硬替换] ,其它图层参数使用默认值即可。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2.2.9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3X、5X各一】/每组 我的猜测:放大镜观察物体,比用肉眼看得要清晰,看得要大 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 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钱币上的微缩文字 将放大镜放在钱币的微缩文字上方,可以看到微缩文字为“RMB100”,而不用放大镜却看不清楚; 3、用放大镜观察照片: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鸟的照片,可以看到鸟的羽毛上的小绒羽,而只用肉眼看,却不能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屏幕上的图像,发现图像都是由红、蓝、绿三种 色点组成的,单看屏幕的一块地方,根本就不是画面。 观察到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肉眼看的清晰,原来不能看到的细微之处也能看清了 结论:我认为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2.02.14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 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我的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 有较大差异。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 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 的功能 结论:我认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 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C语言实验六实验报告.doc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递归问题基本思想 2.学会编写递归程序,理解递归何时结束。 3、清楚明白结束条件无法满足的递归程序将导致无穷递归的情况发生。 二实验题目 1.计算游戏人员的年龄 有5个人围坐在一起,问第5个人多大了年纪,他说比第4个人大2岁:问第4个人多大年纪。他说比第3个人大2岁;问第3个人多大年纪,他说比第2个人大2岁;问第2个人多大年纪,他说比第1个人大2岁。第1个人说自己10岁,问第5个人多大年纪。 (1)程序源代码: #include unsigned int ComputeAge(unsigned int n); void main () { unsigned int n =5; printf("The 5th person's age is %d\n",ComputeAge(n)); } unsigned int ComputeAge(unsigned int n) { unsigned int age; if (n==1) { age =10; } else { age =ComputeAge(n-1)+2; } return age; }

(2)运行结果 2.计算最大公约数 利用计算最大公约数的三条性质,用递归方法计算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性质1 如果x>y, 则x和y的最大公约数与x-y和y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即 gcd(x,y)=gcd(x-y,y)(x>y) 性质2 如果y>x,则x和y的最大公约数与x和y-x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即 gcd(x,y)=gcd(x,y-x)(x int MaxCommonFactor(int a, int b); void main() { int x,y,z; printf("Please int x, y:"); scanf("%d, %d", &x, &y); z=MaxCommonFactor(x, y); printf("The max common factor = %d\n", z); } int MaxCommonFactor(int a, int b) { if (a<=0 ||b <=0) return -1; if (a == b) { return a; } else if (a>b) { return MaxCommonFactor(a-b, b); } else { return MaxCommonFactor(a, b-a);

数据库实验6触发器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题目: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班级:软件132 学号: 2013122907 姓名:孙莹莹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方法; 2.掌握存储过程的执行、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3.掌握触发器的创建方法; 4.掌握触发器的使用、修改和删除等相关内容 二.实验内容 基于前面建立的factory数据库,使用T-SQL语句完成如下各小题的功能: 1.创建一个为worker表添加职工记录的存储过程Addworker; 2.创建一个存储过程Delworker删除worker表中指定职工号的记录。 3.显示存储过程Delworker; 4.删除存储过程Addworker和Delworker. 三.实验步骤 1 . (1)建立存储过程 USE factory GO CREATE PROCEDURE Addworker @no int=NULL, @name char(10)=NULL, @sex char(2)=NULL, @birthday datetime=NULL, @na char(2)=NULL, @wtime datetime=NULL, @depno int=NULL AS IF @no IS NULL OR @name IS NULL OR @sex IS NULL OR @birthday IS NULL OR @depno IS NULL BEGIN PRINT '请重新输入该职工信息!' PRINT '你必须提供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部门号' RETURN END BEGIN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worker VALUES(@no,@name,@sex,@birthday,@na,@wtime,@depno) IF @@error<>0 BEGIN ROLLBACK TRAN RETURN END

六年级实验报告单

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 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结果: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的形状都很规则。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器材:米饭、淀粉、碘酒、滴管、盘子、 1、分别取米饭、淀粉各小盘。 2用滴管吸上碘酒,分别滴在米饭和淀粉上,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器材:硫酸铜溶液、铁钉、杯子、镊子等 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 2、用镊子夹住一根铁钉。 2、把铁钉的一端伸进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铁钉的表面生成了红色的物质(铜)。 分组6上 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块小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物品、1盒钩码、1个测力计 1、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 2、改变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实验结论: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观察铁锈 实验器材: 铁片、生锈的铁片、小锤、电流检测器、 实验步骤: 1、找一片铁片和一片已生锈的铁片观察。 2、用小锤敲打铁片和锈铁片,观察发生的现象。 3、用电流检测器测一下铁片和锈铁片的导电性。 实验结论: 生锈的铁失去了金属光泽,导电性差,敲打会掉锈。 实验名称: 月相变化 实验器材: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实验步骤: 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2、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数据库实验三实验报告

数据库___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交互式SQL(二)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台 编号 同组学生 实验课表现出勤、表现得分25% 实验报告 得分50% 实验总分操作结果得分25% 实验目的: 1.学会熟练使用INSERT语句对数据表进行数据插入操作。 2.学会使用UPDATE语句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操作。 3.学会使用DELETE语句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删除操作。 4.了解使用视图的目的与好处,掌握视图与基本表的关系,掌握如何使用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和查询视图。 实验内容: 一、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创建表XS1(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字段,各个字段属性自定),然后使用SELECT子句向表XS1中插入多行数据(专业为“电子”的学生数据)。 create view xs1() as select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from xs where专业='电子'; 修改XS1表的结构,增加1个“平均成绩”字段,并根据XS_KC表修改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alter table xs1 add平均成绩int; update xs1 set平均成绩=( select avg(成绩)from xs_kc where xs_kc.学号=xs1.学号group by学号); 将XS表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总学分增加10分。 update xs set总学分=总学分+10 where专业='计算机'; 将XS表中学号为“4102101”的同学的总学分增加4分,备注改为“提前修完一门课程”。 update xs set总学分=总学分+4,备注='提前修完一门课程' where学号='4102101'; 将XS_KC表中学号为“4102101”的同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增加10分。 update xs_kc set成绩=成绩+10 where学号='4102101'and课程号= (select课程号from kc where kc.课程名='计算机基础'); 修改XS1表的结构,增加1个“总学分”字段,并使其值为该学生所学各门功课的学分之和。 alter table xs1 add总学分tinyint; update xs1 set总学分= (select sum(学分)from kc,xs_kc where xs_kc.学号=xs1.学号and xs_kc.课程号= kc.课程号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实验报告 班级:120506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的组成; 2.熟练创建、管理数据库和事务日志。 3.熟练掌握创建、修改和删除表的方法; 4.掌握向表中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及删除记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在D盘或E盘建立以学生名命名的文件夹,如图1所示。 在E盘建立文件夹 2.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CREATE DATABASE命令两种方法创建数据库和事务日志。要求如下: 数据库名字为S ale;数据文件初始大小为3MB,最大为10MB,文件增量为1MB;事务日志初始大小为2MB,最大为15MB,文件增量为1MB。 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文件 创建事务日志

CREATE DA TABASE创建数据库和事务日志 3.向Sale中添加数据文件、日志文件(要求与上同);CREATE DATABASE Sale 添加数据文件添加日志文件 4.向Sale中添加新文件组,向新文件组中添加一个数据文件(要求与上同);

向Sale中添加新文件组向文件组中添加数据文件5.删除后添加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及文件组; 删除添加的数据文件删除添加的日志文件

删除文件组 6.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及CREATE TABLE 在S ale数据库中创建如下表: 客户表(Customer) 产品表(P roduct) 入库表(ProIn)销售表(ProOut) 7.在企业管理器中给Customer、P roduct、ProOut表中输入记录,并练习记录的修改及删除

实验六 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实用技术实验任课教师:包崇明 姓名:匿名学号:2013…….专业:软件工程成绩: 实验6 数据库完整性 实验6-1 完整性约束 1、在学生表上面创建下列CHECK约束 【注】:因为学生表已经存在,所以这里使用添加check约束的方法实现: (1)创建入学日期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假定该学校于1923年4月30日创建。要求:入学日期必须大于等于学校创建日期,并且小于等于当前日期 测试语句: 结果(添加的check约束起作用了),如图: (2)创建学生年龄约束“Age_rule”。要求:学生年龄必须在15~30岁之间 测试语句 结果(添加”Age_rule”成功,并且年龄为’2015/4/27’没有违反”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 约束,进一步说明了(1)中的check约束添加成功,如图:

【注】:考虑到时间关系,下面的部分解答中将会省略测试约束的步骤。 (3)创建学生性别约束“Sex_rule”。要求:性别只能为“男”或“女” (4)创建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要求:学生成绩只能在0~100之间 (5)用图形方法查看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截图为: 2、删除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 测试语句: 结果:(更新成功)

3、创建声明式默认约束:在创建表的过程中创建默认约束 (1)创建表“default_example”,表中包含字段pid、name、sex、age。要求设定sex的默认值为“男”、age的默认值为18。 创建default_example表语句: 采用SQL语句进行插入元祖: 执行结果为:(默认值起作用了!!) (2)插入一条编号为100 的记录,执行结果为: (3)修改默认值 一般先删除老的默认约束,再新建一个默认约束方法如下: 删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drop 约束名 新建默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add constraint df_age default(20) for age ①删除老的默认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