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三步诗歌教学法

谈谈我的三步诗歌教学法
谈谈我的三步诗歌教学法

谈谈我的三步诗歌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并且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认为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读,让他们零距离接触文本,逐步走进诗歌文本所创设的优美意境,感悟、发现美,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根据“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总结出一种诗歌“三步教学法。”“三步教学法”以朗读为主线,在反复的朗读中,逐步完成由认知到理解再到审美的梯级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简要介绍一下这一教学方法。

一、第一步:读得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语文教学内核是文本,如何走进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进而领悟文本,实现情感内化呢?我们不能让学生囫囵吞枣,更不能让他们建空中楼阁。于永正老师:“潜心会文本,不能动辄讨论。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便哇啦哇啦讨论,常常言不及义,还常常出现谬误。”因此学习诗歌的第一重要的是“准”,即一要掌握好课文中的字词。二要准确把握诵读节奏。例如学习何其芳《秋天》一课时,导入新课后,我说:“看谁读得最准确?”大家边读边正音。如:丁丁(zhēngzhēng)、肥硕(shuò)、栖(qī)息、鳊(biān)鱼、乌桕(jiù)、芦蓬(pěng)、归泊(bó)、寥(liáo)阔、枯涸(h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