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凤县幼儿园黄爱珍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

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

的有效工具。那么如何做好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呢?

一、激励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的“灌输式”的教学。教师只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

幼儿只为了学知识而学的现象,忽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

其它目标。所有这些弊端,都会遏制幼儿的创造性发挥和发展。因此,在数学

教育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训练,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让幼儿学得主动一些,活泼一些,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培养。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恰如其分

地出示问题,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幼儿有了兴趣,就会积极思维,并提

出新的质疑,自觉地去解决,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幼儿期的孩

子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闻、好探索,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

探索周围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幼儿天生就有调查

和探索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

的特点,但如果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屡试屡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幼儿创造

性思维能力是有必要的。组织一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如开展几何

图形设计比赛、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生活数学游戏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充

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给幼儿带来成功的机会和快乐,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在数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安排上应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

和幼儿学习的逻辑顺序,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的特点。例如:

幼儿认识“数”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逻辑观念。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是认识数的开始,更是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而学习数的分合既能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又有助于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因此我们在安排有关“数”的教育内容时,开

始只是给幼儿一些前数学经验,如对应、排序等活动,让幼儿获得学习“数”的

心理准备,然后让幼儿感知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认识数序、数

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到大班则结合数的分合和加减,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数

概念。

三、数学教育要重视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步骤、节奏和特点。在数学教育中个体差异表

现得尤为突出。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还表现为能力和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求同”,还应“存异”。例如:设计同一个操作活动,可以设

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为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提

供条件。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补充、点拨和启发。

四、数学教育的素材要贴近幼儿生活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玩具怎么归类、食

品怎么分发、班上有多少小朋友、游戏时怎么排队等等。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

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

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幼儿

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

识经验能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述

的《超市》活动,孩子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分类、排序、计算等数学的

有关问题。活动引领幼儿学习了数学,数学知识促进了幼儿游戏的深入,孩子

们因有趣参与探索、因探索体验成功、因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探索兴趣,这

样的学习就有了一个良性循环;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有

利于幼儿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孩子

真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选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

幼儿的认识要经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

到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幼儿自主的操作和实践中实现的。只有在操作中

幼儿才会去探索,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也只有通过操作探索式的学习,孩子才能长出一双数学“慧眼”,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独特视角和策略去解决问题。这样,数学才能走出神秘的象牙塔,成为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数学,成为孩子喜

欢的数学!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

儿的学习兴趣。其次,不直接提供方法或告知结论,留给孩子尝试、讨论、想

象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学习“数的分合”中,我们不直接教孩子应怎样分,

有多少分法,有什么规律,而是让孩子自己做实验:把吸管往杯中抛,看有多

少根落在杯中,有多少落在杯外,做好记录。然后把杯里杯外的合起来看是不

是总数,重新再抛,这样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总结、归纳出“数的分合”规律,在操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幼儿学到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不容易遗忘的。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搞好幼儿园的数学教育,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引领孩子主动去探索、去操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

论文: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

论文: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 内容摘要:幼儿园的数学内容虽然都很浅显,但是要做到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智力发展水平,必须考虑幼儿年龄小、知识少,抽象概括能力弱,思维的特点,设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教学内容形式为主。 关键词:合理安排、激发兴趣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里所说的数指的就是数学。可见学习数学对一个人的前程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教给幼儿一些数学初步的简单的知识,可以促使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那么,幼儿园这一块应如何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呢?我就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经验,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合理安排数学活动内容 幼儿园的数学内容虽然都很简单、浅显,但是要做到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智力发展水平,必须考虑到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小、知识少,抽象概括能力弱的思维特点,设计应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内容形式为主;因此,幼儿园数学教学计划、内容的选择、深浅度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需要将一项内容要求分解为若干相互衔接,由浅入深的具体内容,然后将这些具体内容分配到各个教育活动中。 二、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但是数学学科具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学习内容比较单调枯燥,思维训练需要比较严格。但是幼儿年

龄小,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颜色、形状,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学习轻松愉快,饶有兴趣。 幼儿最喜爱游戏,这一方面是由于游戏的特点所导致的,另一方面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如果教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初步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印象深刻,而且有利于智力的发展。所以在各类游戏中,都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三、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活动 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过程中实现增进知识和发展幼儿智力。因此,游戏在数学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幼儿巩固数学初步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模仿和想像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必然会接触到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数数和计算动作(如跳跃、爬钻、玩球、攀登等)的次数,复习和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加深对数的含义的了解,提高计算兴趣。 游戏也能够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方法,领悟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所以说游戏对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的知识。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不只是让幼儿学习数学为入小学做准

浅析幼儿园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精)

浅析幼儿园如何开展教研活动 鼓楼区文教局实验幼儿园孔苒邮编221005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先导,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深入贯彻《纲要》,把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实施《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教研活动的开展就更为重要了。那么如何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呢?多年来我园不断探索寻求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法,现根据我园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全员参与制定开放的、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计划。 以往我们对教研的关注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教育内容,制定的计划倾向于具体的教育活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花在教具的准备上。我们通过与教师交流讨论明确了:虽然我们通过研究某一课能帮助我们提高一些教育教学中的技能、技巧及一些教学细节问题,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常见的日常工作难题却困绕着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面对调皮的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措施?怎样进行美术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等等。在和教师们达成共识后,我们制定计划时打破了局限,进行开放性地选题,教师们根据自身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存在的疑虑与困惑都列入了教研活动范围之内,如专题讨论、观摩评议、设计专题等,在重视教研活动的同时使教师将反思的态度与行动贯穿到所有的教育活动中。通过教研活动切实促进日常工作水平的提高。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为我们铺好了一条开展教研活动的行动路线,它为我们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保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实施教研活动。 制定好教研计划就得确保教研活动的时间,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满足

于写在计划中,我们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不断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详细分析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又伴随着新的问题产生。如此循环往复,一个个难题解决了,一个个疑虑、困惑解除了。完成一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在研讨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参与研讨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研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大家在教研活动中集思广益。集体反思,共同成长,教师们不是被动地听讲而是主动参与,给每一位教师发言讨论的机会,把自己的感受与困惑,心得与体会,方法与手段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利用集体的智慧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在一起交流促进了大家换位思考和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探究。如我们在研究“如何使新入园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时大家纷纷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讲出了自己带小班的经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多给孩子提供直观形象的图片吸引幼儿;时刻变化形式转移幼儿注意力;和孩子交朋友,抚摸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并不可怕;多鼓励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等等。看!大家的经验还真不少,小班的老师采用了这些方法果然奏效,许多幼儿很快适应了环境,在这一教研活动中切切实实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讨论气氛热烈、轻松、活泼、和谐。 2、研讨过程中切忌流于形式,突出“研字”。 研究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说说,重要的是将教师的见解记录、 整理并总结,落实到行动中,讨论中教师充分展示自己已知的理 论、经验,说出自己的困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解决问 题,然后在根据实际的反馈,作出下一步行动的决策。2003年我园使用了江

浅谈幼儿园幼儿学习数学策略

浅谈幼儿园幼儿学习数学策略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幼儿对知识的 真正理解只能由幼儿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那么,幼儿园幼儿怎样学习数学呢?我在多年的幼儿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下方法行之有效。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例如,在“我们爱运动”主题活动中, 我们组织孩子开展“我喜欢的运动”选拔。可是,在一个主题中出现的运动项目有十三种,孩 子们不知道如何下手。有的孩子说:“赞成的就举手,然后一个个地数过去!”这个主意马上 就被否定了,原因是嫌太烦了。有的孩子说:“我们把这些运动都画下来,谁喜欢哪项运动就站在哪项运动旁边。”可是,这样的做法一人只能选一项运动。最后大家决定把所有的运动项目画在一块大板上,每个小朋友拿三个贴花,把贴花分别贴在自己喜欢的三项运动上,然后 数一下,哪项运动上贴的贴花最多,就是最喜欢的运动,然后按照贴花的多少,选出第二、 第三……在这一系列讨论、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幼儿学习了计数、按数排序,掌握了多种统计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了这些知识和技能。 二、创设信息交流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的意义 在数学获得中应多创设机会让幼儿对自己的操作行为进行表述,从而帮助幼儿巩固内在的认 知结构。如在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中,要求幼儿按照前面出现的示例将后面的物品排序, 有些幼儿不能一下抓住排列的规律,就没有办法操作。我们不仅让幼儿尝试进行操作,并且 启发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排列的,甚至用反复的语言说出排列的顺序“红黄绿红黄绿……”。这 一做法使幼儿通过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巩固了操作思路,帮助幼儿掌握了相关的数 学概念,同时还请其他幼儿评价自己的作品,这时不仅仅是语言信息的交流,还有视觉信息 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幼儿集体智慧信息的交流。 三、提供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巩固数学经验 在数学集体教学中,我们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幼儿学习 数学的操作活动可与分类、排序、比较、分合、计数、计量等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幼儿摸、画、剪、拼、排、贴、走、跑、跳等,以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小猫钓鱼”让幼儿在钓鱼游戏中进行点卡与数卡的配对,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意义对应;“搭高比赛”是通过小方块积木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培养动作的灵活性和空间概 念等。幼儿通过自身活动进行操作学习,兴趣很高,能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所以学习兴趣 是幼儿不断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知识、永远向前的动力源泉。 四、在不同领域渗透数学学习,感悟数学乐趣 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内容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都包含着一定的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内容,因此在完成各领域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有关数学的教育内容。在体育活 动中,可以把数概念融合在“跳格子”等游戏活动中,可以通过队列变化帮助幼儿形成空间方 位意识。在绘画、泥塑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有关形状、对称意识以及体积、重量等感性经验。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欣赏自然界中蕴含数学关系的物体,如树叶的排列、花 朵的数量、蝴蝶的对称等,使幼儿感受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与和谐美,感受数学魅力。在科 学教育中,幼儿可以自然地运用测量、数数等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提 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通过朗朗上 口的儿歌学习数概念,如“今天星期一,猴子开飞机;今天星期二,猴子学画画;今天星期三,猴子去爬山……”这种语言用简单的形式反映了数学的规律。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将 点数活动配上优美的旋律,能让幼儿在反复吟唱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5964503.html,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 作者:徐丽敏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3期 摘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将学习活动游戏化、生活化。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习得经验,对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育;思维能力;游戏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19-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提出了四方面的目標:(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由此可见,数学教育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幼儿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培养和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其他领域的的深入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呢?如何转变教师教育方式和教学策略?如何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1.更新教育观念 1.1 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幼儿思维发展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然而,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化”倾向依然比较严重。在数学教育方面尤为明显。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集体教学比较多,即使辅助小组、游戏、区角操作学习,幼儿也是在教师的高控指导下认识、学习算术。由单纯的认知、算术培养的则是计算器型幼儿,既不利于幼儿的兴趣培养,又极大地束缚和禁锢了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幼儿现阶段的数学思维是指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感知生活经验,发展形象思维,进而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变被动接受式教学为让幼儿主动操作,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快乐,获得直接经验,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1.2 教学目标与幼儿兴趣特点相结合

幼儿园教研实施方案(共6篇)

省红星幼儿园前进幼儿园 篇一:幼儿园园本教研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有来自教材的、有来自教法的、有来自幼儿的,也有来自传统观念的阻碍等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困惑如何解决?由谁来解决?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优势,创立自己的特色。教师在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根据本园的实际和幼儿的特点自己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得靠教师自己的不断学习与实践。而要做到这些目的,必须进行园本教研。只有建立以园为本的教研机制,深入开展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才能及时解决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把幼儿园构筑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才能提高保教质量,使幼儿园不断发展。为此,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园本教研制度的涵义 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幼儿园建立成为学习型组织。 三、实施理念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师”,“幼儿园是教研基地,活动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园本教研制度领导小组 组长:左云金 副组长:王传根、郭峰 成员:孙兴芳、宋秀华、王凤 (二)具体分工 左云金:校本教研制度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工作 王传根: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工作 郭峰:负责组织管理研究工作 五、园本教研制度建立的主要内容 (一)以园为本的教师培训体系 (1)重视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立足本园及时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理论修养、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重视本园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 (3)要有适合本园实际的师资培养计划,为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和帮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采取各种“园本培训”的方式,对上岗教师进行《纲要》、教材的岗前培训。 (二)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体系 (1)幼儿园要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及时研究和解 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 (3)大力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4)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改实施,把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同幼儿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下面我分享一些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现今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的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静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多翻阅报刊杂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到兄弟园参观学习、多利用网络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 二、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

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 三、教师应为幼儿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 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数学教学应以幼儿园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去,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如:在“神奇的10元”教学中,老师首先和幼儿一起在美工 区制作各式糖果,并标上价钱,然后,在教室的另一角布置成糖果店,最后,展示1、5、10元纸币,让幼儿分辨他们的不 同并介绍之间的关系。给每个幼儿10元,活动结束时,请幼 儿说说买了什么糖果?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钱?帮幼儿把买糖 果的货币组合记录在白板上。 五、数学教学应以游戏为主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如何进行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教研活动时间:2012年2月25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李燕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数学教学目标设置单一。当前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教,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目标只是简单的知识层面的目标。教师对幼儿数学教学设置的目标缺乏技能及情感目标,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从而忽视诸如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目标,导致幼儿缺乏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操作材料简单乏味。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幼儿阶段的学习中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大小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个别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甚至不用,给孩子操作的材料少之又少或者没有。对于简单乏味的操作材料,他们易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整个教学活动效果。 (四)数学教学方法和形式简单。有的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时,强调数学教学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直接给幼儿。其次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有的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使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如“1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直接出示数的组成,让幼儿看着组成列出算式,然后按着算式让幼儿编应用题。最后采取“填鸭式教学”,不管幼儿是否掌握,硬往幼儿脑子里灌死知识,造成幼儿被动接受知识。 二、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策略 (一)改革数学教学内容,统一课程。由于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学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部署,组织

专业人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系统地加深数学知识内 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重复无效教学。 (二)准备丰富多样的数学操作材料。1.材料的丰富多样性。利用幼儿熟悉的自然材料如石子、树叶、水等,废旧材料如纸盒、易 拉罐、果壳、冰糕棒等,成品材料如扑克、积木、积塑玩具等,使 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交流”。如果操作材料有限,幼儿就不 能尽情与之接触,操作材料也就失去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摆设。2.材料的层次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间存在个性、智力、 能力上的差异。为了使材料发挥应有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 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数学活动中准备的操作材料要做到难易结合、 简复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 意义上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3.材料的操作性。 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幼儿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通过 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数学活 动中提供的材料必须有很强的操作性。4.材料的多功能性。虽然数 学活动要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但不能太杂,要尽可能一物多用, 既有利于幼儿发现操作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四)教学中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就要深入观察幼儿,以及各方面发展水平。教师应该做到心系每位 幼儿,在数学教育中及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通过观察做 出判断,找出幼儿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此外,对观察结果进行 客观分析,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 (五)教学中的教学评价策略。1.评价应科学合理。教师的评价应激发幼儿自信,保护幼儿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2.评价应具有针对性。有的教师评价时使用 “不错”、“很好”等一语带过,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对 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3.评价应指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有的教 师习惯在活动结束时对幼儿进行简单评价,忽视活动过程中的及时 赞扬;有的教师则忙于操作材料的整理,而对幼儿教学过程中的活 动状况不做任何评价,不仅不利于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而且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幼儿渴望得到评价 的心理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总之,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在具体材料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分类活动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分类活动 分类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概念、进行早期逻辑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数学分类活动的内容 数学分类活动类型从简单到复杂,有以下几种。 1、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物体的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幼儿都能直接感知,因此按物体外部的某一特征分类,幼儿比较容易掌握。如把一盒各种颜色的木珠,按颜色差异分别放在不同的小盘里。在按物体外部的某特征进行分类时,如果存在各种干扰因素,那么分类难度也就提高了。例如按颜色分类时,如果物体大小或形状也不同,这时幼儿要设法排除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特征的干扰,才能按不同颜色正确分类,其难度就明显提高了。此外,按照物体的用途分类比按物体外部的某一特征分类要困难,因为物体的用途是指它与人们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无法看到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因此这种分类适合幼儿在学习了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外部特征进行分类之后进行。 2、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这种分类形式要求幼儿能同时从两个角度(或称维度)来划分物体的类别。例如当分类要求时将红色的正方形纸片放在一起时,幼儿只有找出红颜色的,而且是正方形的纸片才符合要求。在对物体进行这种形式的分类时,要求幼儿必须同时注意两个方面的要求,其难度显然是提高了。 3、按照物体的一个特征的肯定与否定的标准分类 所谓肯定标准是指:符合某一特征的所有物体;所谓否定标准是指:不符合某一特征的所有物体。因而其概括性和抽象性更高一层,学习的难度也更大了。例如,要求按红色(肯定)与非红色(否定)的标准分类时,非红色不是单指非红颜色的某一种颜色,而是指除红颜色之外的所有颜色。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比按照某一具体颜色进行分类更为概况和抽象。 4、多重分类 多重分类是指对一组物体可以确定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一个物体可以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例如,一堆衣服可以按穿着的季节进行分类,也可以按成人装和童装、男装与女装、棉织品与非棉织品进行分类。具体地说,一件衣服可以是夏季服装,也可以是成人装或者是男装。多重分类要求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即转换分类依据,观察与思考同一个(或同一组)物体归属的不同类别。这种分类对思维

幼儿园怎样开展教研活动

幼儿园怎样开展教研活动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它对幼儿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园本教研能让教师在教研中获取复杂的、不确定的知识和能力,它的目的是促使教师成长,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帮助老师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园本教研还能提出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此来改进教育实践,并增强对教育实践的控制能力。 为适应我市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索以园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和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的行动策略,进一步推进我园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我园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的教研活动更侧重于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活动。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入手,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为教师提供展开教师间互动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达到全园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提高园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2. 通过对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内容、形式等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在教师的心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素质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观点,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的经验,推进我园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三、工作方式 四、教研活动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 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全面性。 全园任课教师是参与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 3.互动行。 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在听评课活动中达到共识。 四、活动实施的要求。 1.各学科的执教者要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根据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提高本园的幼教质量。 2.在活动中,要坚持玩中学,学中玩的原则,在快乐中发展孩子的能力。 3.各执教者要高度重视,态度认真,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授课的准备。 4.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评课活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五.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 幼儿园教师如何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幼教改革也全面展开。

浅谈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doc

浅谈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基于幼儿特殊的心理阶段特征,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记忆有针对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小班化的课堂更生动有效。本文主要以和谐课堂的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实行多元的评价方式来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思考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幼儿园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中做到让幼儿“玩”,让幼儿“做”和“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创”。同时应积极鼓励他们学会倾听不同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而避免课堂上活跃的身影仅仅只有那么几个幼儿。同时也发挥了幼儿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作业的布置上,设计原则应该遵循新颖性、开放性以及层次性。 (一)利用多媒体,点燃兴趣的火花 动态而新鲜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产生探究欲望。在具体的幼儿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的、动态的、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在享受数学思维的欢乐愉快的气氛的同时,渐入佳境。在一个个问题得到解答的后面,是幼儿积累知识,启蒙思想和能力的提高的过程。 (二)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家顾明远也有类似的表述:“问题是能够促进幼儿思考,但它始终是被动的,只有当幼儿进行思考产生问题时,才是积极的。”如当幼儿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时,教

师要做的不是立即评价,而是应该鼓励幼儿发问和思考,最后才是教师的评价和解答。在幼儿发问和思考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完善和升华。 二、构建多样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一)探究――促动 在当今探究教学盛行的时代,幼儿数学教学中也不能例外。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其他学段的有比较大的区别,应注重幼儿的心理特征,探究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观察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在丰富的具有现实背景中寻找和探索有关数学知识。在此期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以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以信任和充满期待的眼光引导幼儿投入到充满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突出探究性学习,教师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探究过程,科学调控,是广泛和丰富的探究性学习资源,使研究性学习,成为现实,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提高素质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 (二)合作――互动 合作――互动是当今课堂教学中较多采用的教学方式。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合作,因此,应在幼儿阶段就注重对他们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幼儿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体验能够让幼儿高手到数学课的魅力,认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其协调发展。同时,在合作――互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分工合作,行程动态认识。同时,在以后的生活中,幼儿也形成了民主平等的观念,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 (三)激励――自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赞扬,让幼儿产生对数学的积极学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 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 ●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 ●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 ●活动实录: 主持人: 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 计老师: 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

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 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 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孙老师: 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曲线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队的时候,排不整齐。 主持人: 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要适应群众生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刚才张老师讲到了利用孩子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练习,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虽然排队这是个简单的规则,但是,我们也是要让孩子在有兴趣的情感氛围下自然理解规则意识,让孩子主动获得,而不是教师的灌输。老师们还有其它的策略吗? 朴老师: 我觉得,孩子来到幼儿园,首先必须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这是孩子适应群众生活,开始有序活动的第一步,记得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刚上幼儿园还小,情绪还不稳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习得,也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慢慢来吧,不着急的,但之后我觉得自我的这种想法不可龋因为我发现,在我组织孩子群众活动时,总有孩子进进出出的,一会儿要小便,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我抱,这个时候,我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班级常规有问题了。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开始,我就在班级常规方面做了很大的实践,比如我要让孩子养成举手的习惯,那我就有时候一个星期就抓孩子的举手问题,一个星期不行,那就两个星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效果还是蛮好的。 张老师:

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3-03-21 21:25:32) 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课题组各位成员对小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们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反复实践,在各自数学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收获颇多。这一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时,我们就小课题内容,回顾总结前期工作,展望后期工作,做了如下阶段性的总结。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一) ——《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今年我参加了幼儿园的小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教研活动,活动一晃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收获颇多。下面就自己参与小课题的具体工作做如下小结: 1、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在一开始做这个课题时,我有好多的困惑与苦恼,每次对课题的内容把握不是很好,没有真正明白我所负责的课题是怎么回事儿。可是经过几次的研讨、互相交流,我终于理解了课题的真正内涵—寻找自己开展数学活动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有效开展数学活动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于是,我对本学期的数学活动任务做了认真的对比和研究,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而可行的活动计划并在活动中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下去。 2、课题从身边入手,在情景,游戏中体验数学,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在数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首先从孩子的身边、和生活中发现数学,使数学生活化、情景化,

并设置生活场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他们在数学区域进行操作,亲自动手,譬如:在主题“有趣的生活”中排序一节里,我运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苹果、梨、小草莓等进行排序,并设置了障碍—大树,把它们情景化,拟人化,让他们先看看小水果的排列规律,再猜猜哪个调皮的水果藏在了大树后面,并把它找出来,这节活动孩子们兴致很高,学习兴趣很浓厚,不但找出了小水果的排列顺序,而且还给小水果重新设计规律,进行再次排队,活动效果很显著。 在“数学王国旅行记”和“彩色的世界”主题中—《单双数的认识》一节里,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在玩游戏《排队找朋友》时,孩子们兴致很高,按老师的要求排好队,进行两两找朋友,请全部找好朋友的队站在一起,最后请剩下一个人找不到朋友的队站在一边,这时告诉孩子们,两人两人全部拉成朋友的队是双数队,而总是剩下一个人找不到朋友的,是单数队,依次游戏加深单双数的概念,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因此,这节活动孩子们不但印象深刻,掌握也很牢固。 在“多彩的秋天”的主题中,孩子们学习6以内的分解组成及加减,我利用季节变化,请孩子们捡树叶在课堂活动中应用,是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知道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收获也是颇丰的。 在认识钟表时,我结合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的活动时间,让孩子们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并知道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3、课题的收获。 经过这一阶段的研究与实施,在课题研究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还掌握了对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认识单双数、二等分、四等分、6以内的分解组成及加减、相邻数、序数及时钟的认识等内容,不仅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而且探索数学的愿望也增强了。 总之,在小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把小课题后续工作继续开展下去,希望与大家共勉。 陈清亮大一班

关于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思考

关于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思考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幼儿园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纲要》所规定的内容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学习《纲要》以外的知识。例如:学前班数学课本上只有简单的5以内的组成分解、加减法、序数及简单的形体内容。原来半年学完的课本,现在幼儿园只用几个活动就学完了,而且全都能领会。再就是各年龄班存在着重复教学。如中班讲了5以内的组成分解,到了大班还要学习5以内的组成分解,学前班也还得如此。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了幼儿的求知欲,反而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

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中班“排数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①练习1—10的数数;②巩固10以内的数的认识。大班认数活动学习“5”的组成分解的活动目标是:①认识“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②书写数字“5”。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它目标。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当教师给幼儿发材料时,幼儿就会马上产生出“还是这个”的抱怨。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调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如几支铅笔、几个苹果的演示就讲一节课。再是,忽视幼儿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并成为幼儿将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幼儿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尤为关注。在现阶段,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幼儿教师进一步解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标签: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问题与对策 在当前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幼儿教师没有明确教育活动开展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尽人意,使幼儿数学教学无法有效地开展下去。笔者建议,幼儿教师应该制定合理规划的教学内容计划,并以此为目标去执行。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 目前,在实际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传统的满堂灌的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内容方面,也是过分关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部分幼儿教师的教学态度以旁观或者放任为特点,甚至幼儿被当成没有思想的个体来对待,不考虑他们的教学感受,更不用提让幼儿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呈现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小学化倾向严重,没有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缺乏操作性并且过于凌乱的教学内容让很多幼儿望而却步。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幼儿的关注,教学设计任务过重 当前存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幼儿教师过分看重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开展到哪一步,很多教师重知识、轻发展,只重视对幼儿数学知识的强制灌输,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甚至很多的幼儿园大班开设了很多小学的课程,给幼儿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在设计幼儿数学的教学方案时,侧重幼儿对加减法运算、抽象数数及几何图形的相关认识概念的教授,没有正确引导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数、量等进行有效观察。过重的教学任务设计,严重超过了幼儿的接受范围。 (二)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幼儿潜力的发挥 幼儿园的孩子普遍都是处于2~6岁的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最明显的性格特征就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客观因素及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这个年龄及心理特点去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有很强的直观性,就是喜欢直接把题目的答案告诉幼儿,对幼儿的思考过程毫不关心,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幼儿潜力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