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

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
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

姓名:何爱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施金龙

20080301

全员参与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

大摘要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长期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而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有效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和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企业价值稳步增加的目标。

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交互式的有效沟通和预算管理的预测、协调及控制作用,使企业的预算目标更明确,并能以更高的管理效率,更优的发展质量,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财务的创新,更是企业管理的创新。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控制模式,但其实施成效并不理想。人们往往较多地从预算编制的技术性方面找原因,而忽略了预算管理中最主要的因素——人。传统的预算管理因为没有重视全员参与的管理思想,至少导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产生预算的委托代理问题。

本文认为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可以解决目前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其实施成效。全员参与原则是指各级人员都必须是企业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企业带来收益。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员工参与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和调动个人需求使其与企业目标相趋同,达到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共同实现的双赢局面。本文主要采用演绎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列举法、文字说明与图表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阐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如何在全面预算管理的三个主要环节切实贯彻全员参与管理原则。

本文共分为七章内容,从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出发,概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过程及作用;系统阐述了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编制方式和方法;着重论述了预算执行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内容、监控机制以及预算考评的原则、体系、考评指标及方法等内容,并分别在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考评三大环节中提出实施全员参与原则的具体要求。最后,以江苏邮政公司实例,结合其目前的全面预算管理管理办法及其运用,系统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并提出在全员参与背景下对该公司全面预算

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通过上述内容的探讨,本文提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充分贯彻全员参与原则,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来,并建立特定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以促进更好地参与并执行预算管理,较多的结合非财务指标以调动相关岗位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成果。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还只能说仅仅是开始,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在实施预算管理,并取得了重要的经验。预算是管理现代企业最有用的方法之一,不可或缺,但是总的说来,它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管理方法,大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并不到位,否定、放弃预算,或者将预算简单化都是不恰当的。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预算的可行性是一个挑战。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去。本文认为,只有在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考评三大环节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原则,才能解决我目前企业中因未能重视人的因素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不断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和点滴建议,引起更多的学者、企业家们来关注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把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更好、更快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参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

摘要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目前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控制模式。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交互式的有效沟通和预算管理的预测、协调及控制作用,使企业的预算目标更明确,并能以更高的管理效率,更优的发展质量,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财务的创新,更是企业管理的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我国部分企业已尝试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并初见成效。但就整体应用情况看,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编制轻执行、准确度低、反馈质量差、没有成为一项全程性和全员性的管理活动、信息不对称、重财务目标轻非财务目标等。基于上述实施现状及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中愈来愈重视全员参与的趋势,本文对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因未能重视全员参与而引起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全员参与背景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更好的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本文共分为七章内容,从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出发,概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过程及作用;系统阐述了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编制方式和方法;着重论述了预算执行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内容、监控机制以及预算考评的原则、体系、考评指标及方法等内容,并分别在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考评三大环节中提出实施全员参与原则的具体要求。最后,以江苏邮政公司实例,结合其目前的全面预算管理管理办法及其运用,系统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并提出在全员参与背景下对该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本文着重从实践层面完整构建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希望能更好的提高目前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

本文认为,只有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考评三大环节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原则,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参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

Research on the 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All Staff Participation

Abstract

There is a saying that, “Things will be done well, only when they are well prepared.” In the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ing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t is essential for companies to set up scientific,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l,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e fierce market with strong competitiveness. Here, the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is a modern systematic, strategic, human-oriented managing form. By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the managing structure, traffic flow, cash flow, information flow and human resource flow in the company, definite and moderately decentralizing and authorizing, and the target-oriented motivating, to achieve the aims of r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effectiv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consistent manage improvement and the steady value increase of the enterprise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prove that by effective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ediction,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budget management, the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enables the company to have a more definite budget goal, higher managing efficiency, better developing quality, and better resource allocation, which can carry out the targets of a company. It is not an innovation of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but also a reform in the whol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At present, such a model is adopted by many enterprises but it fails to meet the expectation. People focus more on the technique terms to find the reasons while ignoring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human resource. Traditional budget fails to see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 and leads two problems as follows: it can not fully stimulate the whole staff to take part in and it causes the problem of agency in budget management.

This paper holds the view that only by insisting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ystem nowadays such as the uneven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People-oriented indicates that the whole staffs who are the elementary factors of a company take part in the management, which in turn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any. Recently, researchers tend to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of the role that common employees played in the management,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both for the employees and for the company. The paper adopts series methods, such as induction, deduction, illustration with charts and tables, listing and explaining, to discuss how to apply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to the three links of budget manage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beginning with the theories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then expounds the managing framework, the principals, the approaches and the contents of this system, and analysis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It sets up a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dexes based

on the process, it also studies the way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and the standard. Finally, it takes Jiang Su Post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measures to better persist the focus to meet the demand of people, and to build up the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budget from theories to practices, 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operation,and in all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to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goals fast and accurately.

Presently, the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commences in China within small scales, the enterprises in China, especiall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egin to use it and gain valuable experience. Budget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managing methods in modern enterprises, but in general, it is more complex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ways, thus in most companies, it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is method completely and accurately. It is not proper to deny, abandon or simplify the budget. How to understand and solve the problems emerged from the practices correctly, ensure the feasibility of such scheme is a sort of challenge. It is undoubtedly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any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taff. Therefore, the company should stimulate its staff to join in the program. This paper thinks that only by carrying out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in the management can we settle the questions,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and realize he goals of a company.

Key words: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participation, budget workout, budget implement, and budget assesses.

Abstract

Abstract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originated in early 20’Th century and it is one of the main internal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s. Studies prove that by effective alternating communication and by predicting, corresponding and controlling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enables the enterprises with more explicit budget goals, also it will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developing targets with more managing efficiency, better developing quality and more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ng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pplying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is not a kind of creativity in the form but an innovation in manage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beginning with the theories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then expounds the managing framework, the principals, the approaches and the contents of this system, and analysis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It sets up a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dexes based on the process, it also studies the way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and the standard. Finally, it takes Jiang Su Post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measures to better persist the focus to meet the demand of people, and to build up the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budget from theories to practices, 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operation,and in all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to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goals fast and accurately.

This paper holds the view that only by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people foremost, all-participation in the links of budget workout, implement and assesses, it is possibl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and better achieve the managing goals of the enterprise.

Key words: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participation, budget workout, budget implement, and budget assesses.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苏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江苏科技大学有权保存本人所送交的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稿,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上网公布,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稿。本人电子文稿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长期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一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已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变化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管理应该是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的管理,而全面预算管理正是这样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有效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和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企业价值稳步增加的目标。从微观看,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效率及效益的提高;从宏观看,它更是利用市场环境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1]。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己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

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之一,具有机制性、战略性、全员性等一系列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并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财的一种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实行预算管理,很多跨国公司都以预算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工具和业绩评价的依据。企业预算管理及其理论,在西方国家已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将西方企业的预算管理兼收并蓄地使之为我国企业所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企业管理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及模式,并以此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的西方预算观念,源于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在民众反抗“王权神授”大起义的迫使下签订的六十三条《大宪章》。此后,英国议会牢牢掌握了征税权,即掌握了政府的钱袋。13世纪后,预算被法国等国家应用于政府部门的财政费用控制,并演变成为传统的费用预算制度,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国家财政收支计划。到了19世纪末,它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美国是最早将预算作为管理手段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工商企业得到了急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人员急剧增加,这迫使管理者开始寻求有效的集权分权控制模式[2]。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如何有效管理、

控制母子公司、集团公司上已显得相形见绌。于是,一些企业管理者开始将预算管理的方法引入企业,以此来计划、协调、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0世纪初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学说,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促进了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其管理理论中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专门方法都成为预算管理中常用的方法[3],成为公司预算管理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1921年6月美国《预算与会计法》的颁布,是预算管理思想产生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1922年美国著名学者麦金西出版了《预算控制论》,这标志着企业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1922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第三次会议以“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为专题展开研究,这次会议把对有关“预算控制”方面的内容引向深入,掀起了1923年至1929年全美会计师与工程师协同研究预算控制问题的高潮,对预算控制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20世纪30至70年代,企业预算管理先后受到会计理论及其它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在管理方法、管理理论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盈亏平衡点分析、弹性预算法、变动成本计算法、用于决策的差额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等方法的产生促进了预算的发展与完善。如何协调企业内部关系,如何用适当的业绩评价和奖惩制度来激发法组织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成为预算管理的重点课题[4]。从此,预算管理已经从简单的资源配置、协调生产、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协调、控制、激励、沟通等多职能的管理手段[5]。

20世纪70年代,零基预算在西方国家兴起,它的产生使预算管理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明显加快,消费者主权意识也空前强化,从而使得预算或财务控制暴露出弊端 [6]。这主要表现在不能兼顾企业长远发展和忽略了预算或财务指标所依托的物质内容。换言之,在预算或财务控制中未能考虑战略和非财务指标。此后,哈佛大学Kaplan 教授和Norton创造了基于战略的平衡记分卡,并在保持原有预算基础上,通过平衡记分卡将预算与战略、与非财务指标连接起来,使预算适应新的环境,形成Kaplan预算模式[7]-[8]。预算和战略相连接,为发挥预算在集团公司中的整合作用提供了新途径。此后,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又出现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它是把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子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了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预算管理模式。

为了增强传统全面预算对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国外学者提出了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两种观点。前者承认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但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条件对传统预算进行改进,主要的改进工具是实行作业基础预算[9];而后者则主张抛弃传统预算。作业成本制度(ABC)是由美国教授Kaplan和Cooper创造的,其内

容相当丰富,在作业既定的条件下,可以简化为“Turney二维模型”(于增彪等,2003)。其纵轴是成本分配方法即按资源动因将耗费的资源分配到作业,再按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服务或客户;其横轴是如何优化被分配的成本即通过优化流程来优化作业,通过优化作业来优化成本[10]。作业成本计算的关键是确定作业和成本动因。据我们理解,解决的途径在于“分解”——分解流程或者分解成本项目,最终达到一项作业一个动因的理想状态,否则还可以继续分解[11]。

20世纪90年代,欧洲学者提出“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的概念[12],目的在于否定现行预算理论和方法,在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引起不小的“轰动”。倡导者认为,现行预算理论与实务弊端从生。例如,预算“钉死”在一个固定数据上,缺乏持续改新的理念;内在“命令—控制”的集权思想;基于历史数据,不能为经理提供有用的信息;助长内部各单位间的分散化和冲突;浪费时间,助长官僚主义,等等。因而,他们主张放弃预算作为业绩指标的做法,“在事后的相对业绩契约(大部分是非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业绩评价”。其中涉及到标杆法、平衡记分卡、流程化以及战略理念的应用等若干内容。

尽管新的管理控制方法相继出现,预算管理依然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热点。据统计,在北美六大权威会计杂志1990-1996年七年间发表的有关管理会计的152篇文章中,研究预算问题的文章共计21篇,仅次于最多的研究激励问题的26篇[13]。到20世纪末,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范式。据调查,美国、日本、荷兰和英国的企业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1%,93%,100%,100%[14]。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预算这一方法[15]。

表1.1 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情况表

行业运用预算方法的公司所占百分比(%)

商业机构 98

各种金融、财务机构 93

各种服务机构 100

医疗机构 100

人寿保险公司 96

大型生产制造公司 100

中型生产制造公司 98

批发商与零售商 97

交通和运输企业 94

公共事业公司 96

其他 8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得到广泛重视,2000年9月28日,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

明确提出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2001年4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国

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企业应当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2002年4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应实

行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2003年12月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预算(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全面预算管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已经在我国得到

广泛认同,并已进入到规范和实施阶段[14]。

近年来,有关企业预算编制与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许多企业所

重视。通过检索我国学术界著名学者关于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从理论方面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王斌(1999)

说明了预算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下的计划管理,并根据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

了将预算管理分四大模式(以资本预算为起点、以销售为起点、以成本控制为起点和

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的观点。王斌、李苹莉(2001)认为企业预算目标

的确定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并探讨了在单一法人和多级法人制两种情况下预算目

标的确定和分解情况[16]。于增彪、梁文涛(2002)提出了界定以生产为起点和以销售为

起点的两种传统预算编制方法所适用的条件,并同时论证了以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为特征的现代公司应以每股收益或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的观点[17]。2004年6月于增彪

在在北京召开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专题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体系的框架研究》的报告,提出了中国式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旨在为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解决预算管理研究和实务中的分散性问题提供一个共同的参照系。该框架将预算与财务会计、战略、平衡记分卡、非财务指标、奖惩制度等因素集成为一个整体,是Kaplan预算模式在中国的改进和拓展。

(2) 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2001)在全国范围内主要针对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科学性的评价、预算编制工作的组织情况、预算编制的种类及方法、预算控制情况和预算调整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预算管理尚存在一些认识与实务的盲区,在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方面也有待改进。《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2001)以中原石油勘探局1994-1998年预算管理的案例为基础,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概括出集团公司管理的资金预算整合模式和全面预算整合模式,并认为每一种模式都是一个由若干阶段或要素组成、可运行、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系统,为我国其他集团公司实现整合提供了可资效法的蓝本[18]。该文阐明预算管理蕴含着“权力共享的分权”这一哲学思想,通过预算管理才能达到“分散权责、集中控制”的思想境界。黄长胜、张朝宓(2001)通过对江苏省谏壁发电厂的预算管理的实地研究,提出了细化预算、硬化预算等有效进行预算管理的办法[19]。于增彪教授2006年6月在《新理财》中发表《ABC 电力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反映了我国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财务部门“单打独斗”地推行预算管理而遭遇“滑铁卢”。通过ABC电力公司案例提出实行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左邻右舍”的配合。

(3) 关于运用管理软件实现预算管理的研究。孙彦永(2002)总结了预算管理软件开发的一些特点。张瑞君、柯木兰、殷建红等(2001)以苏州新苏纶纺织有限公司为具体案例,分析了企业预算模式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了如何将企业预算管理模式与管理软件相结合实现预算的解决方案[20]。王成鹏、席宁(2002)从系统维护、预算编制、成本控制、预算分析和跨账套管理五个功能模块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21]。

(4)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与ERP系统的融合问题的探讨。汪进、吴楠(2001)阐述了预算管理在企业ERP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以财务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源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22]。

(5) 在基于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的研究相对薄弱,很多文献中简单论及全员参与性,并未展开对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随着激励制的研究深入,以及受企业行为学的影响,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全面预算管理,以下列举几篇:曹龙:树立人本管理思想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会计之友2005(5);梁星:全面预算管理的人本原理.企业经济2005(8);郑晶萍:以人为本——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对外经贸财会杂志2005(5)。

最近的企业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企业实现其目标发挥了重要的管理控制作用。2004年年初,于增彪教授曾在国内高校两个MBA班中,就预算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大约140人中,15%左右为企业高层,15%左右为普通科员,其余70%左右为中层部门经理。有98位学员填写了问卷,其中97%的学员声称自己所在单位已实行预算管理[23]。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综述可以看出,理论上,全面预算管理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实践上,国内外大部分企业已引进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管理工具。可以说,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从改革开放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理论被引入国门,预算管理以全面预算的形式在我国得到一定应用与发展。但国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也比较松散,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24],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中仍尚存许多“盲区”[2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便是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指出因为员工参与性不高所导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完善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高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本文所做的探讨

尽管我国大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其实施成效并不理想。在南京大学“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课题组调查结果中显示,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未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点,为企业谋求更好的效益[26]。人们往往较多地从预算编制的技术性方面找原因,而忽略了预算管理中最主要的因素——人。传统的预算管理因为没有重视全员参与的管理思想,至少导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27]:

(1) 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预算管理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认为物质是刺激人的积极性的唯一动力,只是将预算作为一种约束人的行为的管理控制工具,强调预算的刚性约束。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认为实行预算管理,就是根据员工对完成组织确定的预算指标的情况进行奖罚,没有也无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些企业员工认为“预算”与“强加”、“命令”、“服从”等概念有着密切联系,预算是高层管理者用于对员工“强加”其目标的强制性工具。因此,在贯彻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常常引起逆反心理,也使得预算变成行为科学研究者批评的重点。

(2)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产生预算的委托代理问题。下级管理者和员工拥有

比上级管理者更多的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优势,导致预算管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从而引发委托代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在预算指标制定阶段,下级会更倾向于低估收入、高估成本,夸大完成预算的难度并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数据,以争取较为宽松的预算;而上级管理者由于专业因素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很难判断预算中是否隐含预算盈余及其大小,导致预算管理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在预算执行阶段,下级倾向于把非运营成本列作运营成本或者把节约下来的预算指标,用来作为责任中心甚至个人福利,导致预算管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众所周知,人是管理生命的核心,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并非只是将人的工作生命投入于组织之内就算完事,很大意义上将取决于如何发挥个体参与组织各类事务的投入程度与力度,有关人员能力的调查表明全员参与程度与经营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员工参与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和调动个人需求使其与企业目标相趋同,达到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共同实现的双赢局面。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的核心要素是“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其中“人”是第一位的,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讲求管理对象要素的和谐统一,由“人”来利用“财”、“物”、“时间”和“信息”等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本文在阐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如何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主要环节切实贯彻“全员参与”的管理原则,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成效。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等方面,加以叙述和说明。

第二章,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出发,概述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过程及作用。

第三章,阐述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编制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并提出全员参与对于这一环节实施的具体要求。

第四章,阐述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执行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及监控机制等内容,并提出全员参与对于这一环节实施的具体要求。

第五章,阐述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考评的原则、体系、考评指标及方法等内容,并提出全员参与对于这一环节实施的具体要求。

第六章,江苏邮政全面预算管理实例,结合江苏邮政目前的全面预算管理管理办法及其运用情况,系统阐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并在全员参与背景下对该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第七章,本文总结与展望。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

1.4.1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

文献检索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有关内容进行学习和消化,提出在全员参与管理模式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案例分析法。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时,收集了大量的案例及实例,结合江苏邮政目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现状做案例分析,力求使各种理论方法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列举法。列举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在预算管理中可以采用的预算方法。

文字说明与图表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用文字和图表结合阐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方法和流程。

演绎归纳法。通过对我国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状况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江苏邮政更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途径。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梳理和表述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计划)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执行(组织、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考评(激励)。

第二,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突出强调全员参与原则的贯彻、落实,从全员参与的角度探索如何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

第二章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概述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企[2002]102号)文件对预算管理的定义为:“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评、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28]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2.1.1 基本概念

预算是在预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以一定的方式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数量说明[29]。美国会计学教授Hansen和Mowen认为预算是制定计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面向未来的计划,它确定了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30]。

预算管理则是利用预算这一手段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进行管理控制,以及对企业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系列活动。

全面预算是指所有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是企业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考评单位经营业绩的标准。其具体表现形式一般包括财务预算、业务预算以及其他专项预算、附属预算、预算说明书,有的为了预防重大不确定因素还包括备用预算,这些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利用全面预算这一主线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控制、反映与考评等一系列活动,并借此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的目标[31]。

2.1.2 主要特点

由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可知,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上,它具有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特点。

“全员”是指预算过程的全员发动,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预算目标”的层层分解,人人肩上有责任,让每一个参与者学会算账,建立“成本”、“效益”意识。“全员”的另一层含义是企业资源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一个协调和科学配置的过程。通过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对预算过程的参与,把各部门的作业计划和企业资源通过透明的程序进行配比,从而可以分清“轻重缓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全要素”是指预算的总体性,不仅包括财务预算,更重要的是包括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不仅关注日常经营活动,还关注投资和资本运营活动;不仅考虑资金的供给、成本的控制,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产量、材料、人工及动力等资源间的协调配置。只有在业务预算即生产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形成资金预算和预计的财务报表,才能合理预测、统筹安排企业的资源,才能将资源的使用与相关活动结合起来以达到有效控制,保证目标实现。

“全过程”是指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即预算管理不仅停留在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的编制和汇总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评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系统密切配合,会计核算过程同时也就是预算的执行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反常现象都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地体现出来,通过预算的预警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经营问题或预算目标问题,并通过预算的调整、考评和评价制度,有效地激励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的计划顺利进行。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的完整过程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评三个环节。

预算编制是指将预算的内容,无论是生产或销售的目标、费用的分配,还是现金流量等财务指针的预算,都以一定的方式形成具体的、量化的表格和文件。预算执行就是企业中的各部门和个人根据形成的预算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预算考评就是将执行的结果与预先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一方面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便于改进工作或调整预算,另一方面根据比较结果考评员工和组织的工作业绩,奖罚分明,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可以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描述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静态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该包括10个模块,如表2.1所示[2]。

表2.1 预算管理静态分析表

名称

功能 基本任务 1.预算编制模块 ①将来自股东、市场的压力传递给

各个层级;②将企业战略具体化

设计表格、分解、细化预算指标,设置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法等 2.执行模块 完成各项预算指标

针对预算指标开展业务活动 3.控制模块 以预算为标准,监控预算的执行

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和措施 4.调整模块 在必要情况下,对预算进行调整

设计预算调整的程序、方法 5.核算模块 反映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

设计、开展责任会计核算 6.分析模块 确定和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

之间的差异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责任,设计预警标准

7.反馈模块 保证上级对下级预算执行过程的

监控

设计反馈报告,为整改措施拟定程序 8.审计模块 保证预算管理系统中传送真实和

完整的数据

开展预算草案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 9.考评奖惩模块 保证预算管理系统中的当事人有

足够的动力和压力

设计业绩指标体系、责任体系、奖励资源、奖惩制度 10.管理及技术支持模块

为预算管理提供所需的管理条件

支持及技术条件支持 设计有关制度、配置计算机硬件,开发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其中1-7个模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块,8-10个模块是保证模块。从动态来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则是一个闭环的管理系统,如图2.1所示

[32]。该图同时也是全

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图。

图2.1 预算管理动态分析图

2.3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著名管理学教授David Otley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全面预算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协调的依据;是控制的标准;是具有全面控制机制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系统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效益性,其中“三全性”是其主要特征。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如图2.2所示[33]:

战略目标设定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激励机制

图2.2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是由其作用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9]。

(1) 落实企业战略的目标

预算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和其他数量形式综合分析企业未来计划和目标等各个方面信息的全面预算,是全面落实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与控制制度,它通过对企业的销售、生产、分配以及筹资等活动确定明确的目标,进而据以执行与控制,分析并调节差异,指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趋利避险,全面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 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和成员在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考评与激励等过程中责、权、利关系的全面规范,将企业管理机制具体化、数量化、明晰化;通过以市场为起点的研究和预测,将外部市场竞争和风险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连接起来,即通过使预算成为一种自动有效的自平衡系统,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手段,有助于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切实保障。

(3) 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

预算管理是经营方针、目标及经营计划的定量反映,明确规定了整个企业各部门、各层次以及个人所要达到的具体预算目标。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的过程,从而使各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4)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预算的编制使各部门的经理人员都了解到本部门与企业总体的关系、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关系。在努力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各部门便能够自觉地调整好自己的工作,配合其他部门共同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从而促进各部门之间、各部门与

最新 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精品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全面预算管理在华侨城物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物业公司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探究绪论 【第二章】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第三章】华侨城物业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华侨城物业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第六章】华侨城物业公司全面预算改进的具体策略 【结语/】物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2 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预算思想最早起源于 12 世纪至 14 世纪的英国,起初在政府部门实施,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国王的征税权。[1]而后在美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预算的观念进一步被美国的一些大公司运用到企业中。 全面预算管理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部分美国生产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准确预测企业经营目标,衍生出一套原材料及产品的预测、调整、分配的计划方案,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全面预算管理。[2] 20 世纪 20 年代,许多美国大型生产企业在广泛运用这个模式后,相应的标准作业程序也应运而生。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3]. 全面预算概念正式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人迪安(Joel.Dean)是最早研究预算理论的学者,他于 1951 年出版了《资本预算》一书提到全面预算管理概念,标志着预算管理研究的开始。[4] John(2009)对香港的一些管理人员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调查认为具有共同目标的预算团队在遇到冲突和矛盾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通过互相沟通与协调来解决问题,而且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制定出更高质量的预算。[5] 日本着名预算管者小林健吾(2009)认为,企业预算管理是最高决策者将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计划,做事前的综合调整后,制定出各部门的活动方向,并通过预算和实际的比较及差异分析,考核评定各管理者的业绩,以此激励管理者,从而实现利益管理的方法。 杰罗尔德。齐默尔曼(2010)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公司会计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战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是对某一组织在未来一

预算汇报

变革目标:建立以业务预算为驱动,全面、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手段实现中海油的战略目标。 方案总的设计原则:产业协同的积极预算;战略、预算与绩效互动 中海油全面预算管理架构如下: 一、预算组织 1、 目标:在总公司、二级责任单元层面分别建立与中海油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2、 主要调整:为将现有以财务预算为主的预算体系提升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高度,进行有关组织结构的调整,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权威性。在预算各组织结构中调整各责任单元的职责,保证责任、流程清晰和预算执行的有序 中海油全面预算管理咨询方案 预算组织 预算目标体系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预算考评 总公司战略 方法、时间、责任 责任预 算报表 预算执行状态数据 平衡计分卡 考核方法 目标修正 总公司经营计划 信息反馈与分析 制 定年度 目标 预算

性。 3、 中华咨询关于中海油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为: 3.1、总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职责: 1)战略目标及保障体系的制定 2)二级责任单元的划分以及定位 3)预算目标的分解和二级责任单元核心指标的确定 4)二级责任单元预算执行的监控与考评 5)参与二级核心责任单元全面预算管理 6)进行资本性支出的决策与授权 7)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 8)实施产业协同 3.2、二级责任单元的划分 按照以下参考标准划分二级责任单元: 管理委员会 实施预算管理的专业委员会 预算管理办公室 财务部 战略规划部 资金部 其他部门 二级责任单元 ?负责总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确认及战略目标考核管理工作。 ?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总公司预算目标的制定、编制、执行与控制及考核管理工作。 ?管理各业务单元预算执行组织。 ?对总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执行各项决策。 ?总公司预算编制、控制及工作协调; ?预算执行报告的汇总、分析及监督反馈; ?二级责任单元业绩评价与考核。

全面预算管理方案计划表格填制说明及其介绍材料

xxx全面预算管理表格填制说明及手册

目录 A-1 《销售收入及回款预算表》 (3) A-2-1《分公司销售费用预算明细表》 (4) A-2 《总部和分公司销售费用预算汇总表》 (4) B-1-1《生产量预算表》 (7) B-1《直接成本预算表》 (7) B-1-2《每件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 (7) B-1-3《每百件产品直接人工定额》 (8) B-2《制造费用预算表》 (9) B-2-1《燃料及动力需求预算表》 (11) B-3 《产品成本预算表》 (11) B-1-4《原材料及辅助材料需求预算表》 (11) C-1-3-1《备品备件及其它物料需求预算表》 (12) C-1 《采购资金预算表》 (12) C-1-1 《原辅材料采购预算表》 (13) C-1-2 《包装材料采购预算表》 (13) C-1-3 《备品备件及其它材料采购预算表》 (13) C-2 《燃料及动力采购资金预算表》 (13) D-1《部门管理费用预算表》 (14) D-2《低值易耗品及办公用品汇总采购表》 (16) D-2-1《低值易耗品及办公用品需求表》 (16) D-1-1《仓储费用预算表》 (17) D-1-2《运输费用预算表》 (19) F-1-1《资本性支出预算表办公设备及其他》 (20) F-1-2《资本性支出预算表生产设备》 (21) F-1-3《资本性支出预算表基建工程》 (22) F-1-4《研发费用预算表》 (23) E-1《应缴增值税及附加预算表》 (23) G-1《融资预算表》 (24) I-1《预算损益表》 (24) H-1《预算现金平衡表》 (24)

A-1 《销售收入及回款预算表》 本表是按产品(商品)分类的销售预算,由销售部门编制。OTC营销部,流通事业部,处方药营销部由其下属营销部门填写,总部汇总,植物药业公司暂由总部填写,最后汇总到财务部财务管理中心,由于该表是编制预算的起点,在编制月度预算时,以上各部须在20日前先上交草表。 编制部门:指该表的填制部门,如XX分公司、XX执行部等。 预算期限:指该表所涵盖的时间,如为年度预算表,则注明起止时间,集团规定是当年12月28日至次年12月27日,如为月度预算表,填明月份即可,集团规定是当月28日至次月27日。 1、品名及规格:指产品或外购商品的名称以及产品(商品)的装箱规格,如 药品的含量、容量、数量,小包装的数量等。 2、计量单位:指产品(商品)的数量单位。为统一计量,一律作“箱”或“件”。 3、预计销售量:预测下一预算期限该产品(商品)的销售总数量。 4、单价:指一箱产品(商品)的预计销售价格,若价格有波动,则取预测的 平均价格。 5、预计收入:指产品(商品)该预算期限的销售金额,即预计销售量×单价。 6、本月铺货金额:指产品(商品)用于经销商处铺货金额。 7、预计上月应收余额:预计到本预算期限开始时的累计应收账款余额 8、前期回款:指预计上月应收余额中多少在本预算期限内可以收回。 9、当期回款:预计本预算期限内的销售收入中回款金额 10、11、12、上、中、下旬:指在各个期间的预计回款金额

北京欣和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咨询报告欣和公司财务预算管理

北京欣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以计划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公司未来各项经营业务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有效地组织、协调、控制、考核公司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顺利完成公司既定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预算编制原则 第二条在充分了解欣和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公司所有部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遵循以下编制财务预算的主要原则: 1. 在公司发展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货币资金的总体平衡原则; 2.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原则; 3. 考虑公司发展战略的投资原则; 三、预算编制方法 第三条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为:滚动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年度预算的编制应当结合公司的总体规划与近期目标,对以后的预算不断进行调整与平衡,实际客观情况相吻合,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 第四条季度与月度财务预算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即上期已经列入计划而未完成或未执行项目(停止执行项目除外),由财务部门滚动列入下期计划,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不再新报计划; 第五条年度财务预算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即上年已列计划而未完或未执行项目,编制新年度计划时,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将需继续执行的上年未完成或未执行

项目列入新年度专业计划,经重新审批后有效。 四、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职责 第六条财务部门是财务预算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平衡、编制、执行、控制全过程,对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有指导、检查、考核、监控权。 第七条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负责编制财务预算的各种专业计划,不得虚报。 第八条财务部门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将考核结果上报主管领导。 五、财务预算具体内容 第九条财务部门负责年度财务预算的内容与所涉及的具体专业计划的统筹安排,并提前将具体要求下发至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 第十条财务预算具体内容: 1 预计资产负债表 2 预计损益表 3 预计现金流量表 4 融资预算表 5 投资预算表(含项目投资预算) 第十一条财务预算编制的主要基础工作内容: 财务预算编制所涉及的工作面较宽,需要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各部门专业计划,具体如下: 开发部:提供预计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现金流量计划,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借款利息测算,项目期内人员需求计划、项目期内场所及设备计划等; 经营部:提供业务收入计划(现阶段主要是托管业务)、相关费用计划,人员需求计划等;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承担多个职能,各业务主管应根据分工分别提供专业计划,汇总至总经办主任处统一报送财务部门。其中具体分工如下;

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目录 1、目录 (1) 2、第一章总则 (2) 3、第二章预算组织 (3) 4、第三章预算内容 (4) 5、第四章预算编制 (7) 6、第五章预算控制 (10) 7、第六章预算调整 (11) 8、第七章预算分析报告 (13) 9、第八章预算考核 (14) 10、第九章附则 (16) 11、附件一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流程图 (17) 12、附件二全面预算管理表格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结合本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及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以经营计划为基础,以年度工作任务为目标,并将公司目标以预算形式加以量化,对公司预算年度内各种资源和经营行为所做的预期安排,使之得以实现的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对公司各种资源和经营行为全面控制的综合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组织、预算内容、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报告和预算评价等内容。 第三条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司编制财务预算应当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2.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3.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第四条实施要求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确定本部门的预算管理专员,部门的预算管理专员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本部门的预算工作,确保对预算编制、批准、控制、调整、报告、考核等各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促进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重视全面预算工作,组织好公司内部各层级的全面预算管理活动,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本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 第五条预算期间 预算周期与公司的会计年度一致,从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六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第二章预算组织 第七条基本要求 公司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立预算管理岗位,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确保预算组织的有效运行。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立完善各层级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横向上覆盖所有职能部门和单位,纵向上延伸到各基层班组。 第八条预算组织 公司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同时授权委托财务管理部作为预算实际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表格填制说明及手册

全面预算管理表格 填制说明及手册 目录 A-1 《销售收入及回款预算表》 (3) A-2-1 《分公司销售费用预算明细表》 (4) A-2 《总部和分公司销售费用预算汇总表》 (4) B-1-1 《生产量预算表》 (7) B-1 《直接成本预算表》 (7) B-1-2 《每件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 (7) B-1-3 《每百件产品直接人工定额》 (8) B-2 《制造费用预算表》 (9) B-2-1 《燃料及动力需求预算表》 (11) B-3 《产品成本预算表》 (11) B-1-4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需求预算表》 (11) C-1-3-1 《备品备件及其它物料需求预算表》 (12) C-1 《采购资金预算表》 (12) C-1-1 《原辅材料采购预算表》 (13) C-1-2 《包装材料采购预算表》 (13) C-1-3 《备品备件及其它材料采购预算表》 (13) C-2 《燃料及动力采购资金预算表》 (13) D-1 《部门管理费用预算表》 (14) D-2 《低值易耗品及办公用品汇总采购表》 (16)

D-2-1 《低值易耗品及办公用品需求表》 (16) D-1-1 《仓储费用预算表》 (17) D-1-2 《运输费用预算表》 (19) F-1-1《资本性支出预算表办公设备及其他》 (20) F-1-2《资本性支出预算表生产设备》 (21) F-1-3《资本性支出预算表基建工程》 (22) F-1-4《研发费用预算表》 (23) E-1 《应缴增值税及附加预算表》 (23) G-1 《融资预算表》 (24) I-1 《预算损益表》 (24) H-1 《预算现金平衡表》 (24) A-1 《销售收入及回款预算表》本表是按产品(商品)分类的销售预算,由销售部门编制。OTC 营销部,流通事业部,处方药营销部由其下属营销部门填写,总部汇总, 植物药业公司暂由总部填写,最后汇总到财务部财务管理中心,由于该表是编制预算的起点,在编制月度预算时,以上各部须在20 日前先上交草表。 编制部门:指该表的填制部门,如XX分公司、XX执行部等。预算期限:指该表所涵盖的时间,如为年度预算表,则注明起止时间,集团规定是当年12 月28 日至次年12 月27 日,如为月度预算表,填明月份即可,集团规定是当月28 日至次月27 日。 1、品名及规格:指产品或外购商品的名称以及产品(商品)的装箱规格,如药品的含 量、容量、数量,小包装的数量等。 2、计量单位:指产品(商品)的数量单位。为统一计量,一律作“箱”或“件”。 3、预计销售量:预测下一预算期限该产品(商品)的销售总数量。 4、单价:指一箱产品(商品)的预计销售价格,若价格有波动,则取预测的平均价格。 5、预计收入:指产品(商品)该预算期限的销售金额,即预计销售量X单价。 6、本月铺货金额:指产品(商品)用于经销商处铺货金额。

全面预算管理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公司费用预算的编制。 (2) WeitZman(1976)提出了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基于预算的报酬计算模型, 他从理论上证明这种报酬计算方法能减少下级隐瞒或低报业绩能力的动机,有助于促进私人信息的披露,从而引导下级选择对未来真实预期的业绩标准作为预 算。 (3) Birnberg等(1990)对权变理论下的预算研究进行总结,对影响企业预算模式选择的因素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因素:组织特征、个体特征以及经济激励。 (4) Shields和Young(1993)根据代理理论,假定引起参与程度不同的重要因 素是从下级到上级的信息传递过程以及这个传递过程对双方的潜在好处,这即意味着参与制定预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委托人如何引导代理人披露自己的私人信 息,并从中获益,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5) 1998年,欧洲学者杰瑞米?霍普和罗宾?弗莱泽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 (Beyond Budgeting Round Table)来研究以怎样的系统来替代传统预算管理,并通过对放弃传统预算管理的企业进行实地研究及访谈,根据企业实践总结出一套不依靠预算管理而对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超越预算”原则和方法。 (6) Kaplan、Norton(2001)在保留原有预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平衡计分卡将预算与战略、非财务指标连接起来,使预算适应新的环境,形成Kaplan预算模式,为发挥预算在集团公司中的整合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7) R.阿兰?维伯(R. Alan Webb)( 2002)考虑了预算编制环境中对产生预算 松弛现象的两个因素:声誉和预算差异调查。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声誉或是因为企业制度中规定了要调查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两者都将导致较低水平的预算松弛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郑爱华,张亚杰.管理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9, 20(12): 35-37 [4] 官小春,梁莱散.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行业研发预算管理效果实证研究.科技管 理研究,2008,(7):165-169 [5] 陈昌霞.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会研究,2008, (8):48-49 [6] 谢获宝,秦照金.市场导向观下预算管理的本质与实施路径研究.财会通讯, 2009,(8):63-66 [7] 陈祥星.全面预算管理要素框架及其基本目标.会计之友,2009,(4):41-42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使得业务信息不真实,造成了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因素,所以要加强和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系统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各种操作规范和程序,落实安全责任,同时企业业务人员的电脑最好不要接入外网,减少不必要的攻击,而且进行IP地址登录锁定,规定哪些计算机能够插入U盘或移动存储设备,这样有利于防止数据的泄露,企业也应对各用户进行安全检查,口令要经常更换,及时对已离职人员的操作权限封存。 (六)监控措施、控制手段更加多样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强化内外审计职能,在特定的程序内设计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而设立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得控制措施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以检查为基础,以审计为主体,建立内外相辅的监控体系。 (七)数据存储备份 设置自动和人工备份相结合,对关键数据、机密数据进行特殊处理,然后进行归档,备份的数据应由专项人员进行保管,并放置在与服务器不同的建筑物内,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逐渐趋向完善。采用现进的技术来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内部的控制,结合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通过技术的力量,不断弥补控制的不足,将传统的内部控制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引进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而实现理论的突破和实务的创新,达到完善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明.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 [2]郑庆良,杨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与及其防范[J].财会通讯,2006,12. [3]张孟,李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探讨[J].观点,2010,4. [4]王世波,王成.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 [5]金丽荣.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08. [6]汤锋.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探析[J].中国市场,2010. [7]朱丽,黄进龙,朱秀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 [8]张军立.会计信息系统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3. [9]程琳.析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及控制[J].社会科学家,2006,7. [10]杨松.浅议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与防范[J].中北大学学报,2007,12. [11]王椂华,杜晋贤.浅析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之友,2008. [12]代鹏,范晓曦.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5. [13]王海林.试论会计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风险与控制[J].会计之友,2009. [14]黄莉娟.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创新[J].财会月刊,2008,9.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屈 航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已从最初的成本控制、财务计划发展成兼具计划、控制、激励、评价功能的一种综合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成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整合企业资源,降低成本费用,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何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却成为各公司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预算管理;委托代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战略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围绕企业全面预算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控、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全面预算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所有资源,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阶段,二战以后受到行为科学理论和经济学代理理论的影响,90年代以来受战略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呈现出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繁荣景象。可以说,预算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并总是以它们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中几个主要的分支,如:委托代理理论和战略管理思想等,为预算管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此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委托代理理论 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源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主要是由Coase(1937)、Jensen and Meckling(1976)、Fama and Jensen(1983)等提出的,而后又由众多的经济学家和公司治理专家加以扩充和发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Jensen and Meckling(1976)指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一个人或者一些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最大合理效用的追求者,然而他们各自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委托人(股东)希望获得最大的股东利益,而代理人(经理人)更愿意从事各项可能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比如在职消费、过度投资)来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自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以来,公司内部实际上就已经形成了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一层是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作为委托人,雇用CEO或高级管理层集体作为代理人,为股东的利益管理企业;另一层是企业高级管理层集体作为委托人,雇用部门经理作为代理人,管理企业的分权化经营单位。也就是说,在企业多层代理关系下,每一层管理者既是上一层管理者的代理人,又是其下层员工的委托人。 代理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按照委托人的经济利益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但由于“经济人”的本性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代理人可能并不总是按照委托人的利益采取行动,从而在代理行为活动中背离委托人的利益目标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张维迎(2005)认为代理人问题的产生有四个因素:第一,代理人的行动难以观察。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不能观察到行动,外来要素的干扰使得结果不能准确地测度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第二,代理人的偏好或目标与委托人不一样。第三,代理人要承担风险。如果代理人是害怕风险的,让他承担风险责任就需要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风险越大,索要的补偿就越多。第四,委托代理双方承担责任的能力有差异。在以上四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二个因素,即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偏好或目标不一样,这是产生代理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为了防止或限制代理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就需要设计一种制度来激励代理人履行代理经济责任或对代理人偏离委托人目标的行为进行控制。所以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就是委托人(全体股东)如何设计一个最优的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以保证代理人(经营者)按照委托人(全体股东)的利益行事。而预算管理正是这种最优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算管理是一种通过控制财务和非财务资源来控制企业的管理机制,可以将各层次代理人的目标协调一致,有效地降低各层代理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来说,一方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预算目标的层层分解,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偷懒问题;另一方面,在预算管理的考评环节,委托人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将代理人的报酬与其业绩联系起来。因此,企业预算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表单填制说明及管理守则

精心整理 xxx全面预算管理表格填 制说明及手册 目 A-1 《销售收入及回款预算表》 销部由其下属营销部门填写,总部汇总, 12月28日至次年28日至次月27日。1、 2、。 3、 4、单价:指一箱产品(商品)的预计销售价格,若价格有波动,则取预测的平均价格。 5、预计收入:指产品(商品)该预算期限的销售金额,即预计销售量×单价。 6、本月铺货金额:指产品(商品)用于经销商处铺货金额。 7、预计上月应收余额:预计到本预算期限开始时的累计应收账款余额 8、前期回款:指预计上月应收余额中多少在本预算期限内可以收回。

9、当期回款:预计本预算期限内的销售收入中回款金额 10、11、12、上、中、下旬:指在各个期间的预计回款金额 13、本月合计:本月回款金额合计。等于前期回款+当期回款或上、中、下旬汇款之和。 14、预计本月应收余额:预计本预算期限末的应收帐款余额。等于预计收入+预计上月应收余 额-本月回款金额合计 A-2-1《分公司销售费用预算明细表》 A-2 上报总部,A-2由总部将下属A-2-1 12月28日至次年12月28日至次月27日。 固定费用一般根据 经常性项目: 1、租赁费:指房屋租金(含仓租)、物业管理费。 2、广告费:分下列栏目详细列出,由总部管理的费用由总部填写,不再向下分摊。 媒体广告:指在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上发布广告的费用和广告制作费用。 宣传物品:指灯箱、路牌、横幅、宣传单、台卡、小折页、宣传画、车体广告、墙体广告

以及印有“汇仁”标记小礼品等,包括制作费用和发布广告的费用。 促销活动费用:指促销推广活动的发布费、登记费、场地费、外购小礼品;开展赞助活动、奖励活动的费用;开展各类活动付给非公司员工的咨询费、工资等费用。 其他广告宣传费:指除了1至3项以外的广告宣传费用,如终端促销员、宣传组长、宣销员的工资、差旅费等费用。 3、办公费: 低值不列入台帐管理的办公用品如文具、纸张、墨水、帐本等。 4、挂靠管理费: 5、员工保险支出: 6、折旧: 分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7、递延资产摊销: 分公司递延资产的摊消费用 二、非经常性项目 1、 2、 3、 等 4、工资及福利:指各级员工的固定收入和浮动收入,年、节福利费用和医药费。 5、电话费:指手机、电话的通讯费用,包括包干的通讯费用。 6、差旅交通费:指车船票、住宿费、伙食补贴、公交车费、的士费,包括包干的车船费等。 7、交际应酬费:指开展企业公关活动的费用,包括业务招待和赠送礼品等。 8、运输及装卸搬运费:指运费和装卸车费、搬运费、堆高费等,包括执行部包干的运杂费。

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研究报告

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研究报告 1、报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按照企业注册类型划分,在2500家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9.8%,民营企业占37.2%,中外合资或外资占25.1%,其他类型企业占7.9%。按照企业所处行业分,现代制造业企业占11%、流通与零售业12%、烟草11%、政府公共部门8%、通讯7%、石油化工行业9%、服装纺织8%、出版发行7%、生物制药9%、金融证券8%、餐厅酒店服务业5%,其他5%。 图1 不同行业调查对象数量分布 国内优秀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用友、金蝶等则在本土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的供应上下功夫,总体发展态势为:国内国际全面预算软件供应商呈现平行线发展态势,均在自己所注重的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2、市场增长率继续走高,竞争呈现明朗 化态势 2.1 国内国外软件市场平行化发展 从本次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的研究报告来看,到2013年预计该软件的市场规

模将会突破300亿元,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将成为仅次于ERP的第二大市场规模的管理软件。一片繁荣之下,各大企业管理软件商家都想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国际大型管理软件供应商海波龙及BO等凭借其在管理软件开发实施方面的丰富经验在中国全面预算管理软件方面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目标客户主要集中在大型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大中型总外合资企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上(见图3)。 图3 国外大型全面预算管理软件供应商客户类型比例 国内市场以博科资讯、用友等优秀管理软件供应商为代表,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在了大中型民营企业、中小型国有企业等年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下的企业(见图2)。 造成国内、国外全面预算管理软件提供商在中国市场上目标客户平行化的原因主要源自国内外全面预算管理之间的差异。西方国家全面预算管理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通用汽车、杜邦、通用电器等大公司为首发展了一套能够按照预测而得到的需求量来规划和调整其产品流量的方法和分配资源的程序,预算管理在财务计划基础上向业务领域延伸,逐步发展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至今,美国91%,日本93%,英国、荷兰和瑞士都是100%的公司都实行预算管理。中国本土市场上的全面预算管理,早在19世纪60年代,预算管理的做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民族工业企业,但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它并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发展。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同时,借鉴了西方国家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起,某些大型企业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出现了“全面预算热”。2003年12月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预算(征求意见稿)》无疑对我国企业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起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目前,中国97%的企业编制预算。

企业预算管理理论与实务

企业预算管理理论与实务 (2004-06-21 11:39) 预算管理包括编制预算、预算执行、预算考核三个环节。 一、企业预算体系的编制 (一)企业预算体系的构成 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及层次性,决定了企业预算体系的复杂,它包括了经营、财务、长期投资等企业全方位的计划。 企业的货币形式的全面预算,综合反映了经营中的各财务、资金计划,是企业预算的核心内容,在不同的企业其基本构成是相同的。一般企业全面预算的内容主要包括:(1)经营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2)财务预算: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资本预算。 1、销售预算。销售预算一般是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生产、材料采购、存货费用等方面的预算,都要以销售预算为基础。销售预算以销售预测为基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各种产品历史销售量的分析,结合市场预测中各种产品发展前景等资料,先按产品、地区、顾客和其他项目分别加以编制,然后加以归并汇总。根据销售预测确定未来期间预计的销售量的和销售单价后,求出预计的收入: 即: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销售预算一方面为其他预算提供基础,另一方面,销售预算本身就可以起到对企业销售活动进行约束和控制的功能。 2、生产预算。生产预算的编制要以预计销售量和预计产成品存货为基础。产品的预计生产量可根据预计销售量和期初、期末的预计库存量确定,主要有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要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二是要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这要根据企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能力而定,然后计算预

计生产量: 预计预计期末预计期初 生产量=(预计销售量+产成品存货)—(产成品存货) 企业产成品存货的预算,要进行统一的计划,目的在于避免过多存货,形成资金积压、浪费;或存货不足,影响销售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利。 3、直接材料预算。直接材料预算是一种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显示预算内直接材料数量和金额的计划。数量部分构成企业实物数量表示的预算的一部分。直接材料预算要根据生产需要量与预计采购量以及预计原材料存货进行编制,而预计采购量与预计原材料存货的情况,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材料采购的方法和渠道进行统一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在保证生产均衡有序的进行的同时,避免直接材料存货不足或过多,影响资金运用效率的生产效率。预计直接材料的计算公式是: 材料预计数量=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的材料需用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直接材料预计=直接材料设计采购量*单价 4、直接人工预算。与直接材料预算相同,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也要以生产预算为基础进行。 基本计算公式为: 预计所需用的直接人工总工时=预计产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时 5、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是一种能反映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以外的所有产品成本的计划。为编制预算,制造费用常按其成本形态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可在上年的基础上根据预期变动加以适当修正进行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根据预计生产量乘以单位单位产品预定分配率进行预计;而半变动制造费用则可利用公式Y=A+BX进行预

某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某公司的预算管理制度,请您借鉴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 为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 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全面预算管理的任务 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 1、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通过编制 全面预算,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进行 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2、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 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 1、强化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的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2、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使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协调一致,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反馈、增强公司对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 3、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编制公司全面预算,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润效率。 第三条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控。 第四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模式 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条件和管理特点,公司全面预算的重点是目标利润,采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提升企业内部管 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各项目标的完成,以保证最大限 度地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利润。 第二章全面预算地管理体制与组织体系 第五条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公司实行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确定以下管理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全面预算目标由公司统一规划,并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一致,各级预 算必须服从于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2、分级管理原则。全面预算目标按逐级分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经下达的全面预算 指标由公司各级部门负责落实,各单位对各自归口的业务做预算,并对预 算执行负责,公司统一对各单位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 1、适度性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目标,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并重,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种切实可行。 2、上下结合原则。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自下而上编制预算。 3、不调整原则。预算一旦确定,没有审批,不予调整,以保证预算的严肃性与合法性。 第六条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以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为主体,跨部门设立预算责任网络。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及全面预算责任网络。

管理会计文献综述1组

全面预算管理文献综述 1组:

全面预算管理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预算管理论最早起源于英国,之后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完善。与我国相比,预算管理在国外起步较早,因此它的理论体系也相对较为完善。在本文中,将西方预算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这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国外的研究状况。 (一)预算管理理论的萌芽期 预算管理这一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英国,在英皇签署的《大宪章》中第15、16条规定未经过议会的同意,英皇不得随意征税。也就是说国家的收入来源必须经过议会的审核评估,这也是早期的国家预算。1911 年,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提出将管理人员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希望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并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该理论为预算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经验基础,因此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可以看做是预算管理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工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这一时期在如何实现分权管理的同时保持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控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杜邦公司和通用公司率先引入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预算管理作为协调和控制企业内部生产的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1921年6月美国颁布了《会计与预算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预算管理在实务中的应用。1922 年James O.McKinsey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详细的论述了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而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形成。 (二)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跨国公司大量涌现。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竞争加剧,内部管理难度加大。这一时期各种新的管理学派和新的管理学科不断出现,预算受到行为科学的影响,参与预算和零基预算初步形成和推广。预算管理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后趋于成熟,这个阶段被称为“传统预算管理”的标准模式。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综述定稿版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综述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综述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正日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以它的系统性、全面性、战略性、机制性和整合性等特征,已经逐渐演化成企业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径。本文主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的内涵和基本框架等内容进行多维度阐述,以求加深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Master Budget)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回顾管理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它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上个世纪初期,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形成,围绕着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在管理上要求实行完善的计算和监督需要,产生了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执行性管理会计理论;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企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变化。一方面,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跨国公司大量涌现,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产生了现代公司制。由于人的“经济人”特性、信息不对称以及机会主义倾向,公司治理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面对新的条件和环境,对企业管理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使内部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更加具有灵活反应和高度的适应能力。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传统的科学管理理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涌现。这些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人、财、物力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企业集团管理不能仅限于集团总部。还必须关注对其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的管理与控制,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十分重要,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需要总部对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计划、监督、检查和考核,而预算管理是这些工作的核心。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在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要求100%的企业都做预算。在我国,财政部于2002年4月发布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由于是指导性意见,不具有强制性,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执行。2007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自2007年6月25日起实行。其中《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第四指出:“企业财务预算实质是企业全面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行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即要求中央企业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该办法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但仅仅局限于中央企业,并且办法初衷是如何计划和控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形成企业的主体意识和管理思想。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仍然存在许多认识和实务的盲区,在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方面有待改善。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是管理思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转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得出一个比较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