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打开文本图片集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并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多年以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全面完成非遗普查工作,建立了非遗四级名录体系,拥有了一套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服务系统,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非遗保护场馆及保护基地建设逐步规范,非遗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鲜明特点

饱含丰厚的地域历史内涵。江苏所处的长江、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摇篮。江苏地域在上古时代是分属《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内涵丰富的灿烂文化。如民间文学中,南京的《伍子胥和浣纱女的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发生在南京溧水和高淳一带楚、吴两国交往的历史;淮安的《韩信传说》涉及楚、汉相争的史实;扬州的《隋炀帝传说》记载了隋炀帝驻跸扬州期间的民间故事。另外,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都蕴含着深刻的地域历史内涵。可以说,几乎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有关江苏各地区发展的一段经历,它们涉及文学史、城市史、军事史、工艺史、美术史、戏曲史、民俗史、宗教史等若干领域,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体现了鲜明的“水”文化特色。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长江横穿江苏境内,东西跨度达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江苏南北718公里。江苏境内有淮河、沂河、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在全国五大淡水湖中,江苏独占其二。其中,太湖水面积2250平方公里,居于全国第三;洪泽湖水面积2069平方公里,居于全国第四。此外,江苏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全省面积的69%和17%,比例高居全国首位。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鲜明的“水”文化特色,如连云港的《盐河的传说》记载了发生在古老盐河及其两岸的许多美好传说;《盐城海盐晒制技艺》《连云港淮盐晒制技艺》记载了两种沿海地区独特的晒盐工艺;苏州的“水乡婚俗”以水上礼仪活动为主体,以摇快船、出跳四橹、穿跳板、打照等仪式与活动为鲜明特点;兴化的“兴

化木船制造工艺”是依据兴化的水乡特色而产生的一种造船工艺。

反映了一定的区域农业特色。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加上这一带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江苏许多非遗项目,同样体现了这样的区域农业特色。如江都的《邵伯秧号子》是劳动妇女在繁重的栽秧农活中表述心迹、解乏助兴的一种民间歌曲,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南京的“骆山大龙”,在湖滩上载歌载舞,龙舞盘旋,以降魔驱妖,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苏州的“草编”是以稻草等为原料的一种编织技艺。这些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江苏广大劳动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产生活的美好祝愿。

彰显出相关区域间的文化关联。早在商周时期,太伯奔吴就与当地东夷部落文化长期交融,并形成了苏南太湖一带的吴文化圈。春秋时期吴国的强大,更是离不开楚、晋、齐、鲁、徐、越等国的文化参与。在江苏建立的王朝,无论是东晋、南朝“万国来朝”,还是明代郑和下西洋,都是以文化礼待友邦,不以征伐掠夺为取向。江苏文化这种和平融合、多元共生的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江苏现存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其他省市特别是山东、安徽、河南等邻省也有存在。这说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存在流动现象,而在流动过程中又不断出现文化变异和文化适应性。如剪纸、皮影戏、龙舞、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泥塑、古琴艺术等项目,在江苏以外其他省市也有存在。而这些见于江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又培育出了一定的地方个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认知江苏先民文化吸纳能力和文化创造性的重要例证。

突出了知识与生产实践融合的鲜明民间性特征。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和群众参与性,展现了江苏先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苦中有乐的生活情趣。如“吴歌”“跳五猖”“秦淮灯会”“苏州端午习俗”“金坛抬阁”“南京赏梅习俗”以及各类庙会等,它们或产生并伴随于劳动的过程,或忙中偷闲以娱乐修养身心,或以歌頌丰收、感恩天地来表达实用而纯洁的情怀,真实传达了江苏劳动人民自然而淳朴的本质。与中国传统观念中严格区分“劳心”“劳力”的标准不太一样,一些江苏官员不拘俗儒之见,他们中不少人走出书斋,面向社会实践,善于打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界隔,将知识融于生产和生活,不断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品位;普通劳动者也善于钻研知识,提升技艺。如织绣、紫砂陶、雕刻、雕版印刷等许多传统技艺,不仅体现出很高的精英文化品质,而且体现了大众艺术的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