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分色原理与方法-20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分色原理与方法-2014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混色理论 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而: 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 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 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 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 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红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有两种视觉混合方式: A:颜色旋转混合: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颜色旋转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合的规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却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B:空间混合:将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视网膜上非常邻近的部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地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这种混合

西电微机原理2010试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试题 姓名学号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5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15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 2)某8位二进制补码为80H,其十进制表示为。 3)字符B的ASCII码为,字符0的ASCII码为。 4)8086CPU总线按功能可分为数据总线,总线和总线。 5)8086CPU数据总线包含条数据线,最多可寻址的存储器容量为。 6)CPU内部用于计算的部分为,用于保存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 为。 A) 程序状态字B) 程序计数器C) ALU D) 工作寄存器 7)经常用作循环次数的寄存器是,用于I/O端口寻址的寄存器是。 A) AX B) BX C) CX D) DX 8)指令MOV CX, 1000的结果是CH= 。 9)将0D787H和4321H相加后,标志位CF= ,SF= ,ZF= , OF= ,AF= ,PF= 。 10)寄存器SI中能够表示的最大有符号数为,最小有符号数为。 11)设(DS)=4000H,(BX)=0100H,(DI)=0002H,(4002)=0A0AH,(40100)=1234H,(40102) =5678H,求以下指令分别执行后AX寄存器的值。 MOV AX , [2] (AX)= 。 MOV AX , [BX] (AX)= 。 MOV AX , [BX][DI] (AX)= 。 MOV AX , 1[BX] (AX)= 。 12)用一条指令将AX寄存器低四位清零,其余位不变:。 13)用一条指令将AX寄存器高四位取反,其余位不变:。 14)用一条指令将AX高8位与低8位交换:。 15)用一条指令将AL中的大写字母变成相应的小写:。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以下语句是语法正确的打√,语法错误打×,其中TABLE和TAB为两个字节类型的变量。 1)MOV DS , 1000H 2)MOV DS , TABLE 3)MOV [1200H] , [1300H] 4)ADD AX , BX , CX 5)XCHG AL , CL 6)CALL AL 7)MUL AX , BX 8)JU L1 9)SHR CL , CL

电子科技大学模拟电路考试题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 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考试题A卷(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10分,期中30分,实验0分,期末60分 一(20分)、问答题 1.(4分)一般地,基本的BJT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和共集放大器的带宽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4分)在集成运算放大器中,为什么输出级常用射极跟随器?为什么常用射极跟随器做缓冲级? 3.(4分)电流源的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什么?其中哪个参数决定了电流源在集成电路中常用做有源负载?在集成电路中采用有源负载有什么好处? 4.(4分)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什么常采用差动放大器作为输入级? 5.(4分)在线性运算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什么常连接成负反馈的形式?

二(10分)、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电阻R S=0,r be=1kΩ,R1∥R2>>r be。 1.若要使下转折频率为10Hz,求电容C的值。 2.若R S≠0,仍保持下转折频率不变,电容C的值应该增加还是减小? 图1 三(10分)、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差模电压增益为10。A点电压V A=-4V,硅三极管Q1和Q2的集电极电压V C1=V C2=6V,R C=10kΩ。求电阻R E和R G。 图2 四(10分)、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三极管的β=50,r be=1.1kΩ,R1=150kΩ,R2=47k Ω,R3=10kΩ,R4=47kΩ,R5=33kΩ,R6=4.7kΩ,R7=4.7kΩ,R8=100Ω。 1.判断反馈类型; 2.画出A电路和B电路; 3.求反馈系数B; 4.若A电路的电压增益A v=835,计算A vf,R of和R if。

调色的基本原理

调色的基本原理 调色没有理论公式,但有经验数据,多年总结供你参考 奶白色:白98:黄2; 奶黄色:白96.5:黄3.5:红(微量); 灰色:白93.5:黑6.5; 蓝灰色:白90:黑7.5:蓝2.5; 绿色:蓝55:黄45; 墨绿色:蓝56:黄37:黑7; 豆绿色:白75:黄15:蓝10; 天蓝色:白95:蓝4.5:黄0.5; 海蓝色:白75:蓝21.5:黄3:黑0.5; 紫红色:红85:黑14.5:蓝0.5; 棕色:红62:黄30:黑8; 肉红色:白92.75:红3.5:黄3.5:蓝0.25; 粉红色:白96.5:红3.5; 颜色的品种变化无尽、绚丽多彩,但各种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一种颜色都可用3个参数来确定,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色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发射的各波长对人眼产生的感觉,可区别红、黄、绿、蓝、紫等特征。 明度也称为亮度,是表示物体表面明暗程度变化的特征值;通过比较各种颜色的明度,颜色就有了明这和深暗之分。 饱和度也称为彩度,是表示物体表面颜色浓淡的特征值,使色彩有了鲜艳与阴晦之别。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用这三者建立标度,我们就能用数字来测量颜色。 自然界的颜色千变万化,但最基本的是红、黄、蓝三种,称为原色。以这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种颜色,称为复色; 三原色拼成的复色,其在颜色圈中与其对应的另一个色为补色。 下表为常见的几种原色复色与补色的关系: 原色复色补色 红+黄橙蓝色

蓝+黄绿红色 红+蓝紫黄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色彩。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为灰色,黑色。配色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为颜色的种类非常多,需要了解各种颜料的性能,也需要对色彩差异的准确判断。国外工业发达国家,配色是利用测色和配色仪器和计算机程序,通过光电分光色差仪或光谱光度计,分析来样色板的颜色及成分,以数字的形式记录测量颜色,将其输入调色、配色软件程序,计算出各种颜色的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种颜色来达到数值指标,再进行配色,既准确又快速。在汽车修补行业,电脑测色、调色系统已开始广泛应用。 另一种人工配制复色漆,主要凭实际经验,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识别出存在几种单色组成,各单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样调配实验,然后进行配制,但也必须按照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 调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4)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 (5)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6)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 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7)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8)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鲜明,这是根据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涂料工程称之为“透色”。如黄色底漆可使红色更鲜艳,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奶油色、粉红色、象牙 色、天蓝色,应采用白色做底漆等。 (9)覆盖在大面积上的颜色比覆盖在小面积上的看起来更明亮和更鲜艳,这就是所谓的面积效应。挑选大面积的物体却根据小面积的色样会产生错误. (10)放在明亮背景之前的物体看起来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显得灰暗,这称之为对比效应。 郡氏的油漆大致上可以分为3大类,即金属色本色和透明色 金属色:一般在涂料中添加珠光粉末或者其他粉末而成如金属色,珍珠色,这类涂料在喷涂之前一定要充分混合均匀 本色:除金属闪光色以外的颜色,是本色 透明色:漆膜非常透明的本色,如透明红透明黄透明蓝等等。利用这3种透明色可以调成不同的透明色。

秋专科 微机原理及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在线考试

2017年秋|微机原理及应用|专科 1. 有如下定义VAR1 DB 1,2,3,4,5 VAR2 DB '12345' NUM4 EQU VAR2–VAR1 则 NUM4=()。 (A) 5 (B) 4 (C) 3 (D) 2 分值:2 2.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BP (B) BX (C) D I (D) CX 分值:2 3. 相对查询传送来说,无条件传送工作可靠。() (A) 正确 (B) 错误 分值:2 4. 指令“CMP AX,CX”和“SUB AX,CX”的实现功能完全一样,可以互相替换。() (A) 正确 (B) 错误

分值:2 5. BUFFER DB 100 DUP(?) ;表示BUFFER为()的存储空间,其内容为随机数,通常 作为程序的工作单元。 (A) 200个字节 (B) 200个字 (C) 100个字 (D) 100个字节 分值:2 6. 用来定义字节变量的伪指令是()。 (A) WORD (B) DWORD (C) B YTE (D) QWORD 分值:2 7. 乘法运算是双操作数运算,但是,在指令中却只指定一个操作数,另一个操作数是隐 含规定的,隐含操作数为()。 (A) AL/AX (B) BL/BX (C) C L/CX (D) DL/DX 分值:2

8. 指令“LOOP Lable ”与“DEC CX JNZ Lable ”的功能是等价的。() (A) 错误 (B) 正确 分值:2 9. 非循环算术移位指令在执行时,实际上是把操作数看成()符号数来进行移位。 (A) 不确定 (B) 带 (C) 都可以 (D) 无 分值:2 10.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1 B(Byte)=(bits),1TB=GB。 (A) 8,1000G B (B) 8,1000K (C) 8,1024M (D) 8,1024G 分值:2 11. DEC 指令不能影响标志寄存器的()位。 (A) IF (B) SF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科C语言在线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goto语句只能用于退缩出多层循环。 B.switch语句中不能出现continue语句。 C.只能用continue语句中来终止本次循环。 D.在循环语句中break语句不独立出现。 2.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 A ) A.C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本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本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 3.C语言中,要求运算数必须都是整数的运算符是( C )。 A.* B.- C.% D.+ 4.假定 int i=3,j=4; 执行语句: printf("%d,%d,%d\n",i+++j,i,j); 之后,其输出结果为:( C ) A.7,4,4 B. 8,4,4 C. 7,3,4 D.7,3,5 5.对break语句的正确描述。( A ) A.break语句在while语句中,立即终止执行while语句。 B.break语句不能用于循环语句之外的语句。 C.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功能相同。 D.b reak语句可以带参数,也可以不带。 6.在C语言中,下面那一个不是正确的概念( A ) A. 所有循环语句都要求至少要执行一次循环体。 B. goto和if语句能构成循环语句。 C.循环过程只能包含,不能交叉。 D.循环体可以是一条语句。 7.以下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C ) A. int a[ 3 ] [ ]; B. float a( 3, 4); C. int a[ 3 ] [ 4 ] D.float a( 3, )( 4 ); 8.对函数的正确描述( C ) A.在C语言中可以嵌套定义函数。 B.自定义函数和调用函数可以不在一个源文件中。 C.函数定义都是平行的,独立的。 D.不能嵌套调用函数。 9.若用数组名作为函数调用的实参,传给形参的是( A ) A.数组的首地址 B.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值 C.数组的全部元素值 D.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10.对于 int *p; int a[]; p=a; 的合法运算( C ) A. a++; B. p=a; p++; 相当于 a++; C. ++p; 相当于 a[1]; D.若p中的地址为100则p++; 运算后,则其值为100 11.假设int x[] = {1,3,5,7,9,11}, *ptr; ptr = x; 以下那些是对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 ( D )

复试题-2012秋季微机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共4页 第1页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试题 《微机原理与应用》试题 卷(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12年 9月 日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执行两个补码数的减法时,对产生溢出的正确叙述为( )。 A 、结果的最高位有借位则产生溢出 B 、结果的符号位为0则产生溢出 C 、结果的符号位为1则产生溢出 D 、结果与被减数的符号位相反,但与减数的符号位相同,则溢出 2. 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将会( )。 A 、提高解题速度 B 、提高系统灵活性 C 、提高成本 D 、减少所需存储容量 3. 某微处理器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超标量结构,是因为该微处理器( )。 A 、不仅能进行32位运算,也能进行64位运算 B 、内部含有多条指令流水线和多个执行部件 C 、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每个总线周期最高能传送4个64位数据 D 、芯片内部集成的晶体管数超过100万个,功耗很大 4. RISC 执行程序的速度优于CISC 的主要原因是( )。 A 、RISC 的指令数较少 B 、程序在RIS C 上编译的目标程序较短 C 、RISC 的指令平均周期数较少 D 、RISC 只允许Load/Store 指令访存 5. CPU 访问I/O 设备,实际上是访问( )。 A 、端口 B 、接口 C 、总线 D 、信号线 6. 下面关于总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总线位宽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最大数据位数 B 、总线标准是指总线传送信息时应遵守的一些协议与规范 C 、PCI 总线支持突发成组传送 D 、串行总线带宽小于并行总线的带宽 7. 微码控制器的特点是( )。 A 、指令集设计必须和控制器设计一起同时考虑 B 、控制单元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一个内存系统 C 、适合简单指令集 D 、逻辑门数目达到最小化的设计 8. 某显示器最高分辨率为1024×768、24位真彩,其所需的最小缓存是( )。 A 、1MB B 、2MB C 、3MB D 、4MB 9. 在某32位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500MHz ,传送一个32位字需要5个时钟周期,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为( )。 ……以……………内……………答……………题……………无……………效…………………考生编号 姓 名 学 院 ……………………密……………封……………线………

调色原理及方法

调色原理及方法 红、黄、蓝称为三原色。 纯色(也叫色相,基本色)加黑白可以得出明暗不同的颜色。 红+黄、黄+蓝、蓝+红,这三个大格,叫“二次色”。每一种二次色都就是由离它最近的两种原色等量调合而成的颜色。也就就是说“红+黄”这一格的颜色,就等于“原色红”1份+“原色黄”1份。其她同理。 1、2、3、4、5、6这六个大格,叫“三次色”。三次色就是由相邻的两种二次色调合而成。也就就是说,格子“1”的颜色,就是由“原色红”+二次色“红+黄”格子里的颜色调出来的。其她同理。

一.这个图就就是原色以及它们的间色与复色~~ 那么到底什么就是原色~~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合出其它的色彩~当然并不就是全部~~所以在大家的颜料里~原色的色彩就是必不可少的~~ 光也就是有三原色的~~分别就是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间色就是朱红光+ 翠绿光~得到黄光~~~ 翠绿光+ 蓝紫光~得到蓝光~~~蓝紫光+ 朱红光~得到紫红光~~它们的复色就是白光~~ 这些就就是原色~~ 二.原色之后~再简单的了解下色彩的三要素~~ 这个应该有很多吧友知道或听过~~ 色彩的三要素指的就就是色彩的色相~明度~与纯度~~ 之所以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就是因为所有的色彩都具有这三个特点~除了黑~白~灰~~

黑白灰我们称之为无彩色~~三个要素中它们只具有明度特点~~ 1、色相~简单说就就是色彩的相貌~~就是区别色彩的名称~~红~橙~黄~绿~ 蓝~紫~每个字都代表一类具体的色相~~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属于色相差别~ 通过图片我们来了解由原色所调出的12色色相环与24色色相环~ 色相的混合练习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色彩调色的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色彩~~ 所以~如果有时间与精力大家也可以把上面两张图中的色彩调一调~~就当做就是色彩的调色练习吧~~ 2、明度~~ 明度指的就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可以叫亮度或深浅度~~ 明度就是所有色彩都具有的属性~~ 改变一个色相的明度最直接的方法就就是加入黑或白~~ 黑~白~灰就代表着明度的等级标准~~所有色彩的明度都就是根据黑~白~灰的明

电子科大微机原理期末考试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五学年第二学期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PC/XT微机开机后,第一条执行的指令存放地址为()。 2.当运算结果为0时,状态标志ZF的值为()。 3.8086的INTR端输入一个()电平时,可屏蔽中断获得了中断请求。 4.32位逻辑地址5890H:3200H表示的实际地址值是()。 5.若CPU的地址总线宽度为N ,则可寻址()个存储器单元。 6.ISA总线的AEN信号线为低电平时,表示由()控制地址总线和读/写命令线。7.8086从I/O端口地址20H输入字节数据的指令是()。 8.当INT 21H中断的功能号为02H时,它的入口参数送寄存器()。 9.响应可屏蔽中断INTR的条件是控制标志IF=()。 10. 若8086的外部中断INTR、NMI同时有中断请求,应先响应()。11.PC系统中,在可屏蔽中断的第()个INTA响应周期传送中断类型码。12.串行通信协议分为串行异步通信协议和()。 13.二片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主从连接时最多可供()个中断源。14.DAC0832有三种工作方式,即直通方式、()方式和双缓冲方式。15.在串行异步通信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设置应()。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计算机中数据总线驱动电路使用的基本逻辑单元是()。 A:非门B:三态门C:触发器D:译码器 2.MIPS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含义是()。 A:每秒处理百万个字符B:每分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C: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D: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3.执行指令IRET后弹出堆栈的寄存器先后顺序为()。 A:CS、IP、F B:IP、CS、F C:F、CS、IP D:F、IP、CS 4.微机系统中,主机与硬盘的数据交换用()方式。 A:中断控制B:DMA控制C:查询控制D:无条件程序控制5.CPU对存储器访问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有效时间关系为()。 A:同时有效B:地址线先有效C:数据线先有效D:同时无效6.8086CPU有()个16位的段寄存器。 A:2 B:4 C:8 D:16 7.两个组合十进制数86、37相加,调整指令DAA完成的是()。 A:加00H调整B:加06H调整C:加60H调整D:加66H调整8.定义过程结束的伪指令符是()。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混色理论 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而: 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 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 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 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 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红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有两种视觉混合方式: A:颜色旋转混合: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颜色旋转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合的规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却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大题(含答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阐述摩尔定律,它有什么限制? (4) 什么是Soc?什么是IP核?它有哪几种实现形式? (4)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有哪些特点? (4)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5) 说明RISC架构与CISC架构之间的区别 (5) 举例说明计算机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之间的关系 (5) 试说明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并行技术及其效果? (5) 某时钟频率为1.25GHz、平均CPI为5的非流水线式处理器,其升级版本引入了6 级流水线,但因存在诸如锁存延迟等流水线内部延迟,升级版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必 须降到1GHz。 (5) 简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核心,并分析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在的瓶颈? (6)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实质 (6) 第三章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6) 试比较计算机各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6) 常见的流水线冒险包括哪几种?如何解决? (7) 试比较随机逻辑和微码体系结构的优缺点 (7) 什么是微码体系结构?微指令的作用是什么? (7) 第四章总线技术与总线标准 (7) 比较串、并行通信的特点,为什么现代计算机中有总线串行化的趋势? (7) 试比较同步、半同步、异步总线时序的优缺点 (8) RAM与CPU的连接有哪几类信号线?简述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8) 计算机系统的总线仲裁有哪几种类型?请简述串行总线仲裁。 (8) 什么是总线?微机中三总线是指?微机系统采用总线的好处是? (8) 第五章存储器系统 (9) 简述Cache-主存层次与主存-辅存层次的不同点。 (9) 什么是高速缓存技术和虚拟存储器技术?采用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9) 什么是虚拟地址?试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9) 什么是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它有哪几种含义? (9) 试为某8位计算机系统设计一个具有8KB ROM和40KB RAM的存储器。要求ROM 用EPROM芯片2732组成,从0000H地址开始;RAM用SRAM芯片6264组成,从 4000H地址开始。 (10) 为某模块设计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已知该模块的端口数为64,端口地址占用从 1130H开始的连续地址段。试给出分析过程及简单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10) 简述计算机的存储器分层体系结构,并说明分层原因及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10) DRAM为何要刷新?如何刷新? (11) 设某系统地址总线宽度为20位,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现采用8Kx4芯片实现32KB 存储器,要求其地址空间连续,且该扩展存储器的地址从0B0000H开始。(1)需 要多少片芯片?分几组?(2)片内地址线需要多少位?应该用哪种片选方式?多 少位高位地址线?以表格方式描述每组芯片的地址范围。(3)画出系统硬件连接图。 (11)

电子科技大学模拟电路考试题及答案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电子科技大学 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考试题A 卷(120 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课程成绩构成:平时10 分,期中30 分,实验0 分,期末60 分 一(20分)、问答题 1.(4分)一般地,基本的BJT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和共集放大器的带宽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4分)在集成运算放大器中,为什么输出级常用射极跟随器?为什么常用射极跟随器做缓冲级? 3.(4分)电流源的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什么?其中哪个参数决定了电流源在集成电路中常用做有源负载?在集成电路中采用有源负载有什么好处? 4.(4分)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什么常采用差动放大器作为输入级? 5.(4分)在线性运算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什么常连接成负反馈的形式?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二(10分)、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电阻R S=0,r be=1kΩ,R1∥R2>>r be。 1.若要使下转折频率为10Hz,求电容C的值。 2.若R S≠0,仍保持下转折频率不变,电容C的值应该增加还是减小? 图1 三(10分)、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差模电压增益为10。A点电压V A=-4V,硅三极管Q1和Q2的集电极电压V C1=V C2=6V,R C=10 kΩ。求电阻R E和R G。 图2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四(10分)、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三极管的β=50,r be=1.1kΩ,R1=150kΩ,R2=47kΩ,R3=10kΩ,R4=47kΩ,R5=33kΩ,R6=4.7kΩ,R7=4.7kΩ,R8=100Ω。 1.判断反馈类型; 2.画出A电路和B电路; 3.求反馈系数B; 4.若A电路的电压增益A v=835,计算A vf,R of和R if。 图3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指定教材课后参考答案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七章习题解答(部分) 1.8086系统采用向量式中断,试简述8086系统中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 中断类型码:用于区分不同的中断源,即系统中每个中断源都应该对应一个唯一的类型码。8086系统中的中断类型码以8位无符号数(00H~0FFH)表示,一共可以区分256个不同的中断源。 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ISR)的入口地址,也就是ISR的第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位置。8086系统中的中断向量由两个字(4个字节)组成,低位字表示入口的偏移地址,高位字表示入口的段基址。显然,每个中断类型码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则8086系统中共应有256个中断向量。 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的存放地。8086系统将最低的1KB(00000H~003FFH)RAM 空间用于存放这256个中断向量。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利用中断类型码n可以很容易地从中断向量表中找到该中断源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即:中断向量存放的起始地址m =n×4,从中断向量表的m地址单元开始连续取出的四个字节就是n号中断的ISR入口地址。8086CPU正是用这种方法完成中断索引的。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指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1)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OM地址最高端。 (3)PC系统中的主机总是通过中断方式获得从键盘输入的信息。 (4)80486系统和8086系统一样,将中断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两种。 (5)IBM PC/XT中,RAM奇偶校验错误会引起类型码为2的NMI中断。 答: (1)可以算对。不过这个题说法本身就不太明确,应该是:“一个系统中有多个中断源同时提出中断请求时,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错。应该是:“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AM地址最低端。” (3)对。 (4)错。应该是:“8086系统将中断分为内(软)中断和外(硬)中断两大类,而80486系统将广义中断分为异常和狭义中断两大类。” (5)对。 4. 8086系统的RAM存储单元中,从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 4个字节的中断向量,该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码是多少?而中断类型码为14H的中断向量应存放在哪些存储单元中? 答:中断向量0F000:0FF23存放在0002CH双字单元中,说明其对应的中断类型码N=2CH÷4=0BH。 14H号中断向量的起始存放地址为4×14H=00050H,即该中断向量的偏移量部分存放在0050H和0051H单元中,段基址部分存放在0052H和0053H单元中。 5. 以下是PC机为某外设中断源装载中断服务子程序的代码,请问该外中断的类型码是

色彩匹配与色彩原理基本知识

“数字影视特效”本身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原理和方法,将 多种源素材(包括实拍的画面和计算机生成的画面)混合成单一复合图像的处理过程。多种 源素材能否在色彩、运动、透视、素材锐度等方面达到真实统一将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可 信性,尤其对于影视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元素——色彩——的处理,更加直接关乎影视艺术表 现的艺术性。因此对于任何一位数字影视特效制作者,无不深知色彩在整个影视特效制作环 节中的重要作用。 一、动画电影与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匹配与校正 数字影视特效中的色彩调整主要分为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 制作中有时又是相互叠合。因此对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的探究,不仅对数字影视特效制作具 有指导作用,还将对影视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创作可能。 在数字电影色彩的运用和创作方面,现代的数字电影制作者有很多新的认识。北京电影 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在《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中写道:“色彩的应用,实质是一种经验”。这种 强调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对创作的影响,是毋容置疑的。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对色彩的敏感度,色彩捕捉能力通常强于初学者。但当进入数字影像制作时代,这种理念将无法指导数字 化的影像后期制作。 数字影视制作中,相当多的问题需要数据化、需要量化,需要有明确的制作目的性,如 果仍旧单纯套用经验进行制作,不仅很难达到作品的预期艺术性,同时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和金钱。 数字影像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数字动画电影的色彩匹配与校正与数字影视特效又有很大 的不同,动画电影的色彩处理更为突出色彩夸张及色彩造型。因此,本文在进行数字色彩匹 配和校正方法研究的同时,更是想激发影视色彩处理的更多可能。 二、色彩处理原理及色彩检测 人们对色彩是如此地敏感,计算机的色彩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并早已实现了千万色的 色彩再现,那么在影视创作中,如何在人眼的色彩感知范围内使计算机处理的色彩得到最大 程度的艺术表现,对数字色彩处理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探讨数字色彩匹配和色彩 校正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眼识别色彩的基本规律,以及计算机对色彩处理及检验的基 本原理。 1.人眼对色彩识别的一般规律 从原理上讲,单一波长的电磁辐射所发出的可见光称为谱色光或单色光。人眼对此感觉 到的是一种单纯、鲜艳的颜色,可称为谱色或单色。但在自然界中,人眼所看到的各种光源 发射出的可见光都不是谱色光,他们是由连续光谱或是线状光谱构成的,它们所发出的光线 称为复合光。 无论谱色光(单色光)或复合光,都基于亮度、色调、饱和度三个参量得以描述。 亮度表示彩色光对人眼刺激的强弱,与进入人眼的色光所包含的能量有关。光源的发光 强度越高和彩色物体表面的光谱反射率越高,物体的亮度越高。 一

电子科技大学在线考试2019年春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科

2019年春|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科 1. 函数Round(1 2.452,1)计算的结果是() (A) 12 (B) 12.4 (C) 12.5 (D) 12 分值:2 完全正确得分:2 2. 下列关于表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于不需要的表格可以选中整个表格用“删除表格”命令删除 (B) 可以根据需要绘制指定行列数的表格 (C) Word文档中用空格分隔的文字可以转换成表格 (D) Word文档中只能插入固定行数的表格 分值:2 答题错误得分:0 3. 为了方便用户记忆和使用,采取域名来命名IP地址,下列域名代码表示教育机构的是() (A) GOV (B) ORG (C) EDU (D) COM 分值:2 答题错误得分:0

4. 以下编码技术属于有损压缩的是() (A) 行程编码 (B) 变换编码 (C) 算术编码 (D) 霍夫曼编码 分值:2 完全正确得分:2 5. 下列各类存储器中,断电后其息会丢失的是() (A) ROM (B) RAM (C) 光盘 (D) 硬盘 分值:2 答题错误得分:0 6. 在公式中需要计算一个单元格区域A1,B1,C1,D1,则下列表示该区域方式正确的是() (A) A1,D1 (B) A1:D1 (C) A1!D1 (D) A1+D1 分值:2 答题错误得分:0 7. 能同时显示多幻灯片缩略图的视图是()

(A) 普通视图 (B) 幻灯片浏览视图 (C) 备注页视图 (D) 幻灯片放映视图 分值:2 完全正确得分:2 8. 已知字符‘A’的ASCII码是1000001,则字符‘C’的ASCII值是() (A) 100 (B) 67 (C) 70 (D) 无法计算 分值:2 完全正确得分:2 9. 计算机的特点不包括() (A) 具有网络处理能力 (B)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C) 运算精度高 (D) 运算速度快 分值:2 完全正确得分:2 10. Word中文字格式可以利用“字体”对话框设置,以下格式不能在“字体”对话框中设置的是()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2012-2013期末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考试形式:一本书开卷 考试日期:2013年1月16日 考试时长:120分钟 平行班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5 %, 实验 15 %, 期末 60 % 英才班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30 %, 期中 0 %, 实验 20 %, 期末 50 % 本试卷试题由 3 部分构成,共 4 页。 注意:请将第一、二题答案填入指定位置。 一、单选题答案(共30分,共30空,每空1分) 二、填空题答案(共28分,共28空,每空1分) 1. ① 存储器 ② I/O 端口 (可交换顺序) 2. ① 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3. ① 指令 ② 总线 4. ① IRQ ② FIQ (可交换顺序) 5. ① 1.78 ② 44.94 ③ 2.88 6. ① 1100 0011 0000 1010 ② 1010 0010 1001 1010 ③ 1 ④ 1 ⑤ 1 ⑥ 0 (说明:该题评阅时按上述答案给分,但实际ARM 是32位CPU ,基本没有同学考虑到) 7. ① 非流水线执行时间相对流水线执行时间之比 8. ① 一段时间内,计算机工作时所需的指令和数据总是集中存放在临近地址的存储单元 9. ① 复位 ② 电源 ③ 时钟 ④ 存储系统 ⑤ 调试接口 (可交换顺序) 10. ① 异常 (或中断) 11. ① BIC ② ORR 12. ① =ULCON0(或=0x50000000) ② #0x2B (或#0xAB )

一、单选题(共30分,共30空,每空1分) 1.以下常用总线标准中,不属于片内总线的是()。 A、Core Connect B、AMBA C、Avalon D、SATA 2.计算机系统中,以下不属于“异常”的是()。 A、系统复位 B、软件中断 C、未定义指令陷阱 D、函数调用 3.一般地,微机接口电路一定是()。 A.可编程的B.可寻址的C.可中断的D.可定时的 4.某减法定时/计数器的输入时钟周期为Ti,若计数初值为N,则定时时间为()。 A、1/(Ti*N) B、Ti/N C、N/Ti D、N*Ti 5.一般来说,CPU处于()状态时功耗最低。 A、正常工作 B、暂停 C、中断 D、时钟停止 6.遵循“程序存储与控制原理”的计算机属于(①)机。按其思想,计算机将要执行的程序(包括代码和数据)应 安排在计算机的(②)部件中。 ①A、冯.诺依曼B、向量C、规约D、数据流 ②A、硬盘B、内存C、寄存器D、端口 7.某微处理器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超标量结构,是因为该微处理器()。 A、不仅能进行32位运算,也能进行64位运算 B、内部含有多条指令流水线和多个执行部件 C、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每个总线周期最高能传送4个64位数据 D、芯片内部集成的晶体管数超过100万个,功耗很大 8.总线上多个主设备同时发送信息导致的工作异常一般称为()。 A、总线冲突 B、总线仲裁 C、总线请求 D、总线握手 9.总线是一种(①),由系统中各部件所共享,在(②)的控制下完成与(③)的信息传送。 A、公共信号通道 B、专用地信号连线 C、主设备 D、中断源 E、从设备 F、信号源 10.在采用查询方式的输入输出接口中,状态寄存器一般用来存放(①),其中信息则通过系统(②)传送给CPU。 ①A、CPU给外设的命令B、外设给CPU的命令C、外设的工作状态D、CPU的工作状态 ②A、控制总线B、数据总线C、地址总线D、专用总线 11.下图所示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容量为(①)bits。若用其构建容量为32K*16的存储体,共需(②)片,并应分成(③)组。 ①A、2K*4 B、2K*8 C、8K*4 D、8K*8 ②A、2 B、4 C、8 D、16 ③A、1 B、2 C、4 D、8 12.SoC设计技术中,以版图形式提交、灵活性差、但可靠性高的IP核是()。 A、硬核 B、固核 C、软核 D、以上都不对 13.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外设的接口至少应具备一个(①)端口,最多可以有(②)个端口。 ①A、数据B、状态C、控制D、其他 ②A、3 B、4 C、8 D、不定 14.RISC执行程序的速度优于CISC的主要原因是( )。 A、程序在RISC上编译的目标程序较短 B、RISC的指令数较少 C、RISC的指令平均周期数较少 D、RISC的指令编码不等长 15.以下所列提高微机系统性能的技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主机时钟频率后加快了指令执行速度。 B、采用流水线结构后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明显缩短。 C、增加Cache存储器后CPU与内存交换数据的速度得到提高。 D、引入虚拟存储技术后扩大了用户可用内存空间。 16.ARM处理器比较无符号数大小时是根据()标志位来判断的。 A、C和N B、C和V C、C和Z D、Z和V 17.以下ARM指令中,()的源操作数采用了立即数寻址方式。 A、MOV R0,#2 B、LDR R0,[R1] C、BL SUB1 D、ADD R0,R1,R2,LSL #1 18.在CPU内部,通常()用于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 A、PC寄存器 B、SP寄存器 C. 指令寄存器 D. 指令译码器 19.两个同符号补码数相加时,对产生“溢出”的正确叙述为()。 A、和的符号位与加数相反 B、结果的符号位为1 C、结果的最高位有进位 D、结果的符号位为0 20.在计算机系统三总线结构中,用于产生存储器和外设片选信号的是()。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控制总线 D、以上都不对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库含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 一、问答题 1、下列字符表示成相应的ASCII码是多少? (1)换行 0AH (2)字母“Q” 51H (3)空格 20H 2、下列各机器数所表示数的范围是多少? (1)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 0~255 (2)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小数;0.996094 (3)16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0~65535 (4)用补码表示的16位二进制有符号整数;-32768~32767 3、(111)X=273,基数X=?16 4、有一个二进制小数X=0.X 1X 2 X 3 X 4 X 5 X 6 (1)若使X≥1/2,则X 1……X 6 应满足什么条件? X1=1 若使X>1/8,则X 1……X 6 应满足什么条件?X1∨ X2 ∨ X3=1 (1)X和Y两个数均为无符号数; (2)X和Y两个数均为有符号的补码数。 二、填空题 1、对于R进制数来说,其基数(能使用的数字符号个数)是 R 个,能使用的最小数字符号是 0 。 1、2、十进制数72转换成八进制数是 110Q 。 3、与十进制数67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43H 。 1、4、二进制数101.01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5.375 。 2、5、十六进制数0E12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1110 0001 0010B 。 三、选择题 1、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 D 形式进行的。 A)EBCDIC码 B)ASCII码 C)十六进制编码 D)二进制编码

2、与十进制数56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A 。 A)111000 B)111001 C)101111 D)110110 3、十进制数59转换成八进制数是 A 。 A)73Q B)37Q C)59Q D)112Q 4、与十进制数58.75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B 。 A)A3.CH B)3A.CH C)3A.23H D)C.3AH 5、二进制数1101.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C 。 A)17.256 B)13.5 C)13.25 D)17.5 6、二进制数1110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B 。 A)3ACH B)3A.CH C)3A3H D)3A.3H 7、十六进制数1CB.D8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D 。 8、将十六进制数FF.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C 。 A)255.625 B)2501625 C)255.0625 D)250.0625 9、十进制正数43的八位二进制原码 B 。 10、十进制正数38的八位二进制补码是 D 。 四、是非判断题 1、在第三代计算机期间出现了操作系统。(√) 2、对于种类不同的计算机,其机器指令系统都是相同的。(×) 3、在计算机中,数据单位bit的意思是字节。(×) 4、八进制数的基数为8,因此在八进制数中可以使用的数字符号是0、1、2、3、4、 5、 6、 7、8。(×) 5、在汉字国标码GB2312-80的字符集中,共收集了6763个常用汉字。(√) 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何区别? 答:微处理器即CPU,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阵列和内部总线等部分,用于实现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一台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内存储器、I/O接口电路以及总线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则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硬件系统又包括微型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由此可见,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微型计算机系统又主要由微型计算机作为其硬件构成。 2. 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构成?CPU应具备哪些主要功能? 答:CPU在内部结构上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阵列和内部总线等各部分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种算数及逻辑运算,并实现对整个微型计算机控制,为此,其内部又必须具备传递和暂存数据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