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读书笔记

菊与刀 读书笔记
菊与刀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菊与刀

题记: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感情很复杂,对他们很感兴趣,于是阅读了这本书,还是有很多收获的,下面是对这本书中经典描述的摘抄。

1、作者把日本的文化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

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2、我们必须了解日本人的思维和感情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所形成的模式。还必须弄清这

些行动、意志背后的制约力。

3、日本人与其它东方民族不同,有强烈描写自我的冲动,既写他们的生活琐事,也写他

们的全球扩张计划,其坦率实在令人惊异。当然,他们并没有和盘托出,没有一个民族会这样做,日本人描述日本会略去许多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如同呼吸一样,习而不察了。

4、对一个人类学家来说,研究这种在整体上具有许多共性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最有益

的。

5、我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确信这样的前提:最孤立的细小行为,彼此之间也有某些

系统性的联系,我十分重视数以百计的单项行为如何构成一个总体模式。

6、本书乃是一本阐述日本人习惯的书,它将论述日本人对自己的要求,诸如他们在哪些

情况下指望得到恭维,在哪些情况下则不能,什么时候会感到惭愧,什么时候会感到尴尬等。

7、他们的体系是独特的,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教的,而是日本式的——包括日本的

长处和缺点。

8、日本人认为这场战争并不是军备的较量,而是日本人信赖的精神与美国人信赖的物质

的战争。

9、日本人深信通过特殊的修炼,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达到最高境界。

10、有两种机运,一种是偶然碰上的,另一种是自己创造的,当面临无比艰难的时候,

必须自己去创造机运,万事都是我主动乞求的,绝不是被动的,不是别人强加的,我们不应认为自己是消极的受了攻击,而应该是认为主动地把敌人吸引到我们身边来的,他们绝不说要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而是说我们所期待的终于来临了,我们欢迎它的到来。

11、美国人对一切救援行动,对陷入困境者的一切帮助都深为感动、勇敢的行为,如

果使受难者获救,就更加是英雄行为。日本人的勇敢则排斥这类救援。甚至我们在

B29轰炸机上配备救生器具,日本人也斥之为胆怯。他们的报纸、广播反复谈论这个话题。只有视死如归的冒险才是最高尚的,而小心谨慎则是无价值的。

12、他们比模范战俘还要好,好像他们在生命中翻开了新的一页,其内容与旧的一页

完全相反,但他们却表现出同样的忠诚。

13、日本人的行为是:择定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如果失败,就很自然地选择另一条

道路。

14、要想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他们的“各得其所”或叫“各安其分”这句话的

含义。他们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与我们队自由平等的信仰有如南北两极。

15、我们(美国人)确信,沿着我们所指的方向前进的每一步都将改善这个扔不完善

的世界。

16、鞠躬并不是徒具形式,它意味着:鞠躬的人原打算自己处理的事,现在则承认对

方有权干预,受礼的一方也承认要承担与其地位相应的某种责任。

17、日本的孝道只是局限在直接接触的家庭内部,充其量只包括父亲,祖父以及伯父

伯母及其后裔,其含义就是在这个集团中,每个人应当确定与自己的辈分、性别、年

龄相适应的地位。

18、日本的家长更像是一位物质和精神财产的管理人,这些财产对全体成员都非常重

要,要求他们把个人意志从属于它的要求。

19、七世纪时,日本以无与伦比的巨大精力从中国引进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

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的有计划的汲取外国文明。

20、不过日本从一开始就未能复制中国那种无等级的社会组织,中国经常改朝换代,

日本却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21、在德川时代,两百年的和平是一段很长的岁月,个人舞刀弄剑的机会非常有限,

就像商人不顾严格的等级规定而发展了追求舒适高雅的城市生活方式一样,武士虽然也时刻准备拔刀应战,但也发展了各种风雅艺术。

22、将军采取一切手段防止大名之间结盟或推行侵犯计划,各藩藩界设有哨所关卡,

查验过往行人,严禁“出女入炮”以防止大名私送妻妾出江户、私运武器入江户。23、在欧洲与日本的封建制度都处于苟延残喘之时,日本竟然容许比欧洲大陆更大的

阶级流动性,这一点实在令人惊奇,日本的贵族和市民阶级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阶级斗争的迹象,如果没有被容许的阶级流动手段,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

24、十九世纪后半叶,刚刚脱离中世纪的日本,其国力非常衰弱,却能产生一批洞察

形势的领导人,成功地推行了一个最需要政治手腕的大事业,超过任何民族所曾尝试。

25、在日本,所谓义就是确认自己在各人相互有恩的巨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既包括

对祖先,也包括对同时代的人,负恩感使日本人肩负巨大的责任。

26、尽管文化的特殊性使日本人易于接受报恩思想,但在日本,乐于受恩仍非平常,

他们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情债。

27、我们重视爱、关怀、慷慨、仁慈的价值,越是无条件越可贵,而在日本则必然附

有条件,接受这类行为就成为欠恩者,恰如日本谚语所说:天赋非凡慷慨,始敢受人之恩。

28、对日本人来讲“恩”一经接受,则是永久长存的债务:报恩则是积极的,紧如张

弦,刻不容缓的偿还,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则是善行,为报恩而积极献身之时就是行美德之始。

29、儿子在尽了孝道之后,只身前往北海道,磨练自己的人格,以求日后坚强地经受

同类考验。

30、“义务”无论如何偿还都是无法全部还清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如忠、

孝、任务(对自己的工作的义务)

31、七世纪以来,日本一再从中国引入伦理体系,“忠”“孝”原来都是汉文,但是中

国人并没有把这些看成是无条件的。在中国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至少还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

32、老百姓听说天皇关心国民时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使陛下放心,他们可以献出

自己的生命。

33、在美国,自尊心是与自己处理自己的事联系在一起的,在日本自尊心则是与对施

恩者报恩联系在一起的。

34、人类学家从世界文化中所发现的一切奇特的道德义务范畴中“情义”是最奇特的

一个。

35、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

36、浪人:没有主君,依靠自己谋生的武士。

37、美国人在金钱交易中,对不能偿付者的惩罚就是宣布他人格破产,这是十分严峻

的惩罚。日本人则把不能报答情义的人视为人格破产。而生活中的每一次接触都涉及某种情义。这意味着美国人毫不介意根本想不到会涉及义务的那些细小言行,日本人都要慎重对待。意味着终年在复杂环境中谨小慎微,唯恐有失。

38、保持自身名誉的行为其内容包括:遵守“各安其分,各得其所”的各种繁琐礼仪

的要求,能够忍受痛苦,在专业技能上维护自己的名声,对于名分之“情义”还要求消除诽谤和侮辱,必要时要对诽谤者进行报复,甚至自己自杀。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可以有多种方针,但绝不能淡然置之。

39、日本人就是这样认为的,一个正派的人对恩情和侮辱都同样感受强烈。都要认真

回报。他们认为,只要受到的侮辱,诽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者未被雪除,世界就不平稳。一个正派的人必须努力使世界恢复平衡。这与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勇敢和德意志的名预感颇有共通之处。一个人越是为了名誉牺牲其财产、家庭及自己的生命,就越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人。

40、中国人把听到侮辱和诽谤就神经过敏的人看做是小人。也就是道德水平低下的人

的特征,而日本人把对名誉的敏感看成是高尚品质的一部分。

41、中国人认为:容忍退让是暴漏对方卑鄙的最好办法。

42、一个自重的日本人必须坚韧和自我克制。妇女在分娩时不能大声喊叫。男人对于

痛苦和危险必须处之泰然。这种行为是每个日本人所具有的自尊心的一部分。

43、关于武士的坚韧,有很多著名的故事,他们必须能忍耐饥饿,他们奉命要做到即

使饿得要死,也必须装出刚刚吃完饭的样子,并且用牙签剔牙。谚语说:雏禽求食而鸣,武士口含牙签。在这次战争中,这句话成了士兵的格言,他们不能向痛苦屈服。44、日本人虽然把侮辱引起的愤怒未做获取成就的最佳鞭策。却限制挑起侮辱的事端,

如减少直接竞争,引入中间人等。

45、“第二天一早我就离开了,现在我要说一说原因,我总坚信世界上最大的犯罪就

是对人不诚恳,而嘲笑人则是最不诚恳的”

46、所谓日本人的心理特异性,很多来自喜爱洁净及与之相联系的厌恶污秽,我们被

训练成遇到污蔑家庭名誉或国家荣誉就视若污秽或疤痕,必须洗刷干净。否则就犹如不能恢复清洁或健康。对日本公私生活中常见的报仇事例,不妨看做是一个喜爱洁净成癖的民族所进行的晨浴。“日本人过着洁净无尘的生活,犹如盛开的樱花,美丽而凝静”

47、更多是把攻击矛头指向自己,这里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它当做鞭策,激励自己

去干不可能的事。另一种让它侵蚀自己的心灵。

48、日本人若有一种追求重大使命的愿景,厌倦情绪就会消失,不管这个目标多么遥

远,厌倦情绪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49、日本的人物小说所暴露的是这样一种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们情绪爆发时就像

有毒的气体在飘荡。小说的主人公或作者都不认为有必要分析周围的环境或主人公的经历,以弄清阴云来自何处。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人们都很容易伤感。古代英雄惯于向敌人攻击。他们则把这种攻击转而向内,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忧郁似乎没有明确的原因。现代日本人施加于自身的最极端的攻击行为就是自杀。

50、美国人把小说中的人物的不幸归咎于性格缺陷,或残酷社会的虐待,而很少描写

单纯的厌烦,描写一个人与环境不协调总有一个原因。作者总是让读者从道义上责备主人公的性格缺陷或社会秩序中存在的弊端。

51、在封建时代,自杀行为是最终宣布一个人的勇敢和果断。今天则变成主动选择自

我毁灭。最近四五十年,每当日本人感到“世界混乱”“方程式的两边不相等”。需要洗“晨浴”以洗净污秽时,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毁灭自己,而不是毁灭别人。

52、这些曾经是攘夷急先锋的藩在与西方战争前后的态度的巨变,不管其背后的动机

多么复杂,这种行为却证明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和冷静态度。战败后日本人这种180度的转变使美国人难以理解。

53、像日本这样极端要求回报义务和自我约束的道德准则,似乎坚决要把私欲谴责为

罪恶并要求从内心根除它。古典佛教的教义就是这样。但日本的道德准则却对感官享受格外宽容,令人诧异,日本人并不谴责满足私欲,他们不是清教徒,他们认为肉体的享乐是件好事,是值得培养的,他们追求享乐,尊准享乐,但享乐必须恰如其分,不能干扰人生重大事物。

54、他们把肉体享乐当做艺术一样加以培养,在品尝个中趣味之后,又牺牲享乐,献

身于义务。

55、日本现代的小学里没有取暖设备,据说这对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大有好处,将来能

忍受人生中的各种艰苦。

56、像洗澡、睡觉一样吃饭既是享乐式的休息,又是一种严格训练,日本人在闲暇喜

好烹饪多种菜肴来品尝,一道菜只有一汤勺。色味都很讲究,但在另外情况下又强调训练,恰如酷嗜热水澡视为一大享乐一样,他们重视锻炼,其传统包括最严厉的冷水浴。以前必须在黎明前出去,坐在冰凉的山间瀑布之下。

57、十世纪的《源氏物语》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杰出小说,这与中国文学的差异是很大

的,中国人忌谈浪漫主义的爱情和性的享乐,由此免去人际间许多纠纷,家庭生活也相当平稳和谐。

58、他们丝毫不觉得手淫是罪恶而认为是一种享乐,只需在严谨的生活中把它放在微

不足道的地位,就能够充分控制住。

59、对于我们地方上举行投票号召禁酒的运动,他们也这样看待,饮酒是一种乐趣,

任何正常的人都不会反对,但它只是一种小消遣,因此正常的人也绝不会为它所困,喝酒是一种愉快的消遣。

60、日本人的上述人情观具有一些严重的后果,它们从根本上推翻了西方关于肉体和

精神两种力量在人的生活中斗争的哲学,在日本人的哲学中,肉体不是罪恶,享受可能的肉体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不是宇宙中对立的两大势力。

61、“这种道德律对中国人是好的,因为中国人的劣根性需要这种人为的约束手段”

近代的佛教及国家主义指导者们也就同样的问题发表著述或举行讲演,他们说,日本人天生性善,可以信赖,没有必要与自己性恶的一面进行斗争,只需要洗涤心灵的窗口,使自己的举止适合各种场合。

62、圣经中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日本人没有这

种神学,他们没有关于人堕落的说教。

63、日本人把履行义务规定为人生的最高任务,他们完全承认,报恩就是意味着牺牲

个人欲望和享乐,他们认为,把追求幸福当做人生重大目标的思想是令人吃惊的,不道德的,当能沉溺其中时,幸福只是一种消遣,以幸福与否作为判断国家和家庭的标准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履行义务,要常常经受苦难,这是他们早已想到的,这虽然使人生艰苦,但他们有充分的准备,他们经常放弃自己毫不以为是坏事的享乐,这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这种坚强的意志正是日本人最称颂的美德。

64、日本的小说喜剧电影中,很少见到“大团圆”的结局,电影以男女主角的苦难为

主题,两个人相互爱慕却不得不放弃所爱的人如此等等。总之,无需欢乐的结局,但求唤起对男女主角自我牺牲的惋惜和同情。剧中主角的苦难并不是上帝的裁决。而是表明:剧中人为履行义务忍受一切,任何不幸、遗弃、疾病、死亡都未能使他们偏离正道。日本的战争电影,不论是描写日俄战争还是描写中国事变都是一个格调:在泥

泞中的行军,凄惨沉闷的苦战和胜负未卜的煎熬等。

65、每个人的心灵本来都闪耀着道德的光辉,犹如一把新刀,但如果不勤于磨练就会

生锈。这种“自身的锈”,如他们所说像刀上的锈一样都不是好东西。因此人必须像磨刀那样磨砺本性,但即使生了锈,心灵仍在锈下发光,只需加以磨练,使之脱锈生辉。

66、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行为不会感到心理上的痛苦,这种能力是西方人难

以相信的,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走极端的可能性。

67、“四十七士谨拜于主君灵前,主君复仇事业未竞之前,实无颜为主君扫墓,心神

焦虑,一日三秋、、、、今将吉良首级献上,此短刀乃主君去岁所珍用,嘱吾等保管者,愿主君执此刀再击冤敌首级,永雪遗恨,谨祷”

68、而日本人则认为,所谓强者,恰恰在于抛弃个人幸福而履行义务,他们认为,性

格的坚强不是表现为反抗,而是表现为和谐。

69、中国人把一切道德归之于出自仁爱之心,日本人则归结于“诚”,他们先确立义务

准则,最后才要求人们全系全意,为履行义务而倾注全部心灵和精力。

70、真正的武勇与“血气方刚”相反,应该“小敌不侮,强敌不惧”故尚武者,与人

交往应以温和为先,以资得人敬爱。

71、把谨慎与自重完全等同,这就包含着要悉心观察别人行动中的一切暗示,并且强

烈地感到别人是在评价自己。

72、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甚至对上帝忏悔的习惯也没有。他们有祈祷幸

福的仪式,却没有祈祷赎罪的仪式,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感在内心的反映来做善行。

73、在美国生活对两国姑娘的影响非常不同,中国姑娘具有那种沉着风度和社交能力

是大多数日本姑娘所缺少的。这些上流的中国姑娘人人都具备近乎皇家的仪表,放佛她们就是这个社会真正的主人,使我感到她们是世界上最文雅的人。

74、一种文化的自我修养,在外国观察者看来,似乎说不上有任何意义,修养的方法

本身是很明白的,可为什么要如此麻烦自己?为什么全神贯注于丹田?为什么如此自苦以至一文不花?、、、、

75、美国人认为,一个人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可能实现的目标,在必要时就会锻

炼自己以求达到自己选择的目标,是否进行锻炼取决于他的思想。

76、日本人自我修养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培养能力,另一类则不仅培养能

力,而且要求更高(精神品质)。

77、他讲的乃是一种公认的原理,即精神驾奴术,亦即认为意志应当驾驭那几乎可以

经受一切训练的肉体;肉体的要求必须服从于人生大事,不顾健康是否允许,也不论肉体本身是否容许及曾经培养过,总之,一个人应当不惜任何自我修养的代价来发扬日本精神。

78、修养能锻炼丹田(自制力所在),而使人生更加开阔,修养就是磨掉“身上的锈”

它会使人变成一把锋利的刀。

79、没有达到圆熟境界的人,在意志与行动之间放佛有一块绝缘板,日本人把这种障

碍称作“观我”“妨我”,经过特别训练消除这种障碍之后,“圆熟”者就完全意识不到“我正在做什么”好像电流在电路中自由流动,不需用力。行为与行为者内心所描写的形象完全一致。

80、他们还把“镇静、遇事沉着”与应付考试、讲演、政治生涯都联系起来,在他们

看来,培养“一点”(集中、专注)对从事任何事业都有好处。

81、日本的修养术很多来自印度瑜伽派,日本同样重视“虚灵”(心中不想)“体静”

(身体不动)以及千万遍反复念诵同一句话,全神贯注于某一选定的象征。

82、瑜伽的修行是一种鄙弃肉欲世界,逃脱人间无边苦海的方法,又是一种掌握灵性

能力的方法,越是极端苦行,就越能缩短到达目标的路程。日本人没有这种教义,感官享受是生活智慧的一部分。唯一条件是感官必须为人生重大的义务作出牺牲。

83、日本人从不轻易接受灵肉不相容的说教,顿“悟”入圣者是由于自我冥想修行和

生活质朴,而不在于破衣敝服、弃绝声色之娱,日本的圣者整天吟诗、品茶、观花赏月,现在禅宗甚至指示其信徒避免三不足:即衣不足,食不足和睡不足。

84、日本人喜好耐寒的苦行,在天亮之前站在或坐在冰凉刺骨的瀑布之中,或者在冬

夜用冷水洗澡三次,但其目的是锻炼意识的自我,直到不觉痛苦,求道者的目的是训练自己能够不受干扰而继续冥想。

85、“无我”体验,当高射炮手全神贯注侦查敌机时,周围的世界全都消失,同样失

去“观我”,也同样出“无我之汗”,凡是身处此类场合,达到此种状态的人,都进入了最高境界,这就是日本人的观念。

86、日本人把自我监视和自我监督搞成何等重大的压力,他们说,一旦这种牵制消失。

就感到自由而有效率,日本人要靠升华到灵魂三昧境界,忘掉自我监视的束缚,才有解决颈上枷锁之感,日本人力图辩解并断言,当这类心理重荷一消失,人的意识将进入更加有效的境界。

87、当一个人陷入严重的精神苦恼,看不到一线希望时,也常常以“就当已死”的决

心去生活。

88、“我就当已死地活着”,这句话意味着最终摆脱一切矛盾和冲突,意味着:“我的

活动力和注意力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勇往直前地去实现目标。观我及其他一切恐惧的重荷不再横隔于我和我的奋斗目标之间了,过去在我奋力追求时,一直烦扰我的紧张感和消沉倾向也随之消失,现在我可以为所欲为了。

89、日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则不同,按照他们的哲学,人的心灵深处存着善,如果

内心冲动能直接表现为行动,他就会很自然地实践德行,于是,他想努力修行,以求“圆熟”消灭自我监视的“羞耻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第六感的障碍才能消除。者才是彻底摆脱自我意识和矛盾冲突。

90、他们坚信,约束是最好的精神训练(修养),能够产生靠自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91、他们把性行为和园艺都看做到时候看书就会。

92、男人的最大乐趣是与男友一起喝酒,如有艺妓陪坐则更惬意,日本人乐于醉酒。

93、这使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道德建立在一种极端观念上,这种观念使他们固执,又

相当自信,是愿意干起任何工作而不顾自己的能力是否差距很远的思想基础,是使他们敢于坚持己见,甚至反对政府,以死力谏,以证明自己正确的思想基础,有时,这种自信使他们入集体性的狂妄自大。

94、自重常常意味着克制,克制与自重具有同等价值,大事业只有克制才能做到。

95、这种根深蒂固的二元性使他们长大成人后,既可以沉湎于享乐和安逸,也可以不

计一切而承受极端的义务,谨慎的教育往往使他们行动怯懦,但他们却又能勇敢得近乎鲁莽。

96、“我家园中有一块土地特意让它荒芜以保持天然野趣,但又总有人修剪松枝,整

饰树篱,每天早晨老大爷还要清扫石阶,把松树下那块地方扫干净,然后把从林中采来的嫩绿松针细心撒在上面”

97、德国人不像日本人,他们不认为自己对社会和历史欠恩情,他们努力奋斗,不是

为了偿还无穷的债务或恩情,而是避免沦为牺牲者。

98、自我负责的精神即他所说的自己负责擦掉身上的锈,这一形象的语言把身体比做

刀。

99、一种忠于领袖利益的斗争。

100、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军事的失败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是两回事,应当把军事失败作为一种动力,因为只有这种全民族失败的惨重牺牲,才能使日本国民提高自己的思想,放眼世界,客观而如实地观察事物,过去一切歪曲日本人思想的非理性因素都应通过坦率的分析而予以消除,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来正视战败这一冷酷的现实,但我们必须对日本文化的明天具有信心。

101、日本的各家报纸的社论都反复强调“日本必须在世界各国中得到尊重,日本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在新的基础上赢得别人的尊重”

102、异质的伦理也包含有许多值得赞扬的方面。

103、他们鄙视那种道德观念比较宽容的民族。

《菊与刀》读书笔记总结

《菊与刀》读书笔记总结 这是一本不到20万字数的小书,作者以文化形貌论谈论日本文化的特质,并从孩子教养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 总体来说非常有意思,但也有美中不足。不足之处主要是翻译,我买此书之前的确没有做功课,事实证明盲买还是不灵。这本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秦墨所翻译的《菊与刀》,很多地方阅读起来让人感觉不仅原作家本尼迪克特写的时候较为仓促,且翻译的时候还没有中和掉这种仓促。明明上一句已经用过的辞藻或形容,在下一句又重复使用,从而没能得到美化。 比如在第十二章儿童学习章节里所写到的: 他们尽管彬彬有礼,却仍能保持傲慢不驯。在军队里,他们可以接受军队所要求的狂热盲目的训练,但却又桀骜不驯。 这里前后都用了不驯,读起来让人忍不住回头检视一下前一句自己是不是读错了,或者是否看串行又读了同样的一句。此句在表达层面意思的区分也有所欠缺。

同样的一段话,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由陆征翻译的版本中是这样的: 尽管他们礼貌周到,却也会心存傲慢。他们能够接收军队里的超严纪律,同时却又桀骜不驯。 这样一对比,感觉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这段翻译水平也就仅比网站在线翻译的好一点…… 由于没有看原版,我也不知道我就这样把大部分锅都甩给翻译是否合适。 因为在章节和章节之前,有时候会感觉出来作者写的时候也比较仓促。 那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重复强调和解释的内容,基本都是我认为已经前面解释的很清楚,大可不必费周章的再细致阐述了。 但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因素,就是为什么作者对有些简单易懂的地方写的如此细致复杂。 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是美国人写给欧洲人的日本历史的原因。欧亚之间的文化差异本就显著,如果不解释的这么细致,欧洲人恐怕很难理解日本文化。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 读后感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期: 2010—2011第一学期 分院:基础学院 学生姓名:陆梦 专业班级: 10日语1班 学号: 1041040114 任课教师:蒋宝麟 二〇一〇年一月

《菊与刀》 读后感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文汇出版社2010 年 经过一学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发现日本这个民族有很多让我们不可思议的地方,也有很多让我们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华民族和日本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数不清的恩恩怨怨,日本和我们的瓜葛太多太多。可是在日本人潜心钻研我们的时候,我们又对日本这个民族了解多少呢?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了解多少呢?所以决定去真正了解一下,有关日本的书社会上太多太多,究竟应该选哪一本是个头痛的问题。最后决定读《菊与刀》也是被这个有趣的题目深深吸引了。 《菊与刀》成书于1946年,是一本阐述日本民族文化的著作。在众多研究日本文化的著作里,本书可谓是一部扛鼎之作,甚至有人认为它开了“日本学”之先河。1949年,本书的日文版出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人们纷纷购买,竞惹得一时洛阳纸贵。本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启人深思,引人入胜,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关于对《菊与刀》这个题目的理解: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象征爱美、尚礼。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即好斗、尚武。体现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这两种充满强烈对比的符号组合在一起,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名著。出于对日本民族的好奇,我阅读了这本书,因此对日本的国民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于本书各章节的大意稍做讲述: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由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是最难以琢磨的,行动和思维习惯与我们截然不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情况在其他战争中是没有的,从而使了解“敌性”成为一个主要问题,为了与之对抗,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行动。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讲述了每个文化传统中都有其关于战争的信条,其中有些是西欧各国所共具,尽管各有特点。日本人与西方人在战争惯例上的一切差异,都是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人的全部责任的看法的资料,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很重要,因为他们提出了与日本人性格有关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答。第三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想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他们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含义。他们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与我们对自由平等的信仰有如南北两极。我们看来,对等级制赋予正当性,把它作为一种可行的社会结构是非常困难的。日本人对等级制的信赖建立在对人与其同伙和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必须对他们的民族习俗,如家庭、国家、宗教信仰

大学生的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大学生的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不是朋友读到一本喜欢的书籍时都喜欢做读书笔记,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大学生的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供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的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1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一书是从徐家的败落写起的。“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样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鸡也没了。”这样一段形象生动的发家史和败家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福贵贫困生活和“活着”意义的源头。 暂且不说福贵年轻时如何赌博、泡妓院、气丈人,福贵也算得上相当幸运了。福贵为生病的娘到城里请大夫的路上,被硬生生地拉去当壮丁拉大炮,结识当了六年兵的老全和十

六七样子的娃娃兵春生,并与他们在战场上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一起抬大米、抢大饼。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士兵死伤无数。福贵和春生幸运地拣回一条性命,老全却永远离他们远去。带着对妻儿的牵挂,福贵回到了家。 土地改革惩罚地主,龙二作了福贵的替死鬼,福贵又悻悻地逃过一劫。福贵的儿子有庆为救生孩子大出血的校长——刘县长春生的女人,被荒唐的医生抽干了血,死了,死在医院一间砖砌的小屋里。女儿凤霞自己生孩子时大出血,没有保住性命,也死在那间房里。偏头女婿二喜在工地上被两块水泥板夹死,又死在医院的同一间房里。成了孤家寡人,这是何等的凄凉。福贵的女人家珍,这是一个坚强贤惠的女人,软骨病并没有停止她辛勤劳作的步伐,直到双脚不能站立。她为福贵活着,为凤霞活着。待有庆、凤霞相继离开后,她也毫无牵挂的走了,走的那样安详,那样坦然。后来,能说会道的外孙——唯一为福贵的生活增添色彩的苦根也被豆子噎死了。不禁感叹,这徐家的人难道就没一个命好的吗?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都是经福贵的手埋的。 故事结尾听着老人凄凉地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心想,这不正是福贵的人生写照吗?孤孤单单一个人和弃世的和尚有什麽分别?反正都是经历世事沧桑后宁静的人了。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麽?福贵的人生告诉我们:活着,

《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的读书报告 作者介绍: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女人类学 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有关日本的文艺学术作品,完成了报告,并做出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统治日本;美国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在战争结束后,她的预见和建议得到了证实和采纳。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 of 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 二.相关名著(相关名著依次写出:书名、作者、年份、出版社) 1、《一日江户人》、杉浦日向子、2015.5、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生动靠谱的江户穿越指南,图步江户,领略东京的前世今生。 2、《战后日本》、陈杰、2015.10、陕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从1945年日本战败开始,梳理了战后日本发展的历史。同为东亚文化圈内的国家,一样走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中日两国有太多的经验值得彼此借鉴,当下备受国人追捧的“日本制造”使得日本再次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日本何以从战后一个国力衰弱贫瘠的国家,在七十年的时间中,从废墟中崛起。从本书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3、《日本历史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竹村公太郎、2015.3、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作者数十年地形与气象相关领域工作的思考结晶,是从地形、气象、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对日本历史作出的全新解释,或是深入说明,或是推翻成说,或是揭开悬而未决的谜底,同时也准备接受来自历史学家的挑战。 德川家康如何建都江户,德川幕府的复仇史,江户的建设史,日本的近代化变革史,京都、奈良、大阪、福冈的城市特色,在书中都可以找到前所未有的分析和结论。 4、《日本史》、(美)霍尔、2013.7、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约翰·惠特尼·霍尔编著的《日本史》是一部自前陶文化直到本世纪60年代的日本通史。原书1968年以德文出版,列入《费舍世界历史丛书》。经过大幅度修订后,1970年出了英文版,列入《三角洲世界历史丛书》,几十年来重印多次。英文版问世当年,即由尾锅辉彦教授译为日文。日译本的后记说,《日本史》虽采通史形式,但不像教科书那样网罗一切。名词术语较日本高校教科书为少,而深度可与日本所出多达20多卷的通史相匹敌,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000字6篇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000字6篇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题记 流星不甘平凡,宁愿放弃璀璨闪耀的生命;珍珠不甘平凡,宁愿忍受深埋地下的黑暗;彩虹不甘平凡,宁愿迎接暴风雨的洗礼;昙花不甘平凡,宁愿忍受往曰无人理睬的孤独。 自然万物如此,人类同样也有这种不甘平凡的精神。著名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就塑造了一个不甘平凡的形象——孙少安,黄土高原上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上学时名列前茅,却因家中贫困,无力供给,只好半途辍学。但他不甘平凡,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门前的杏花开了十多次,又落了十多次,他已由翩翩少年蜕变成一个精明能干的男子汉。他不仅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家,还带动左邻右舍发家致富,成了人人景仰的榜样。他一路走来纵然充满了荆棘坎坷,也有过千万次的跌倒和无数次的彷徨,但他不曾退却,因为他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不甘平凡是一种精神。在华夏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不甘平凡,从而奋发进取者数不胜数。正是这些不甘平凡的前辈们,大胆推动历史的发展,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其中一人却最令我钦佩…… 少年时的韩信,父母双亡,常常受人欺侮。一日,他被一恶霸要求从胯下爬过。面对这莫大的侮辱,他怒不可遏,想以命相搏,可他不甘心,不甘心在自己还没施展抱负之前,就命绝于此。于是他选择韬光养晦,准备大展拳脚。三年后,他去投奔项羽,希望自己能得

到赏识,助他一统天下,可项羽狂妄自大,看不起韩信,羞辱了他一坎将他打发走了。怀才不遇的韩信又一次被现实撞得支离破碎。 面对生活的不尽人意,韩信没有放弃,而是选择投奔了刘邦。刘邦被其所打动,对他委以重任,韩信上任后对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的只是报刘邦的知遇之恩和当年项羽羞辱自己的仇。终于,他不负众望,在垓下大败项羽,助刘邦一统了天下。从此,一战成名,流芳千古。昔日的胯下韩信能有如此成就,皆因他那颗不甘平凡的心!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哪怕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其实再平凡的人也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世界,只是我们总爱偷懒罢了。有人曾说过,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又何尝不是呢?人,从外打破了,就是毁灭,但从内打破了,收获的就是成长!而那一份让我们从内打破自己、拨开阴霾、蜕变成长的,不是任何外力,是那颗不甘平凡的心! 我虽然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却时时勉励自己: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活得不平凡,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因为,我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双水村的西北汉子虽贫穷落后,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这本书我并没有做读书笔记,也不是一气呵成地读完。读书的历程大体分了两个阶段,上学阶段,内容由第一章至第三章,假期阶段,由第四章至第十三章。 《菊与刀》的作者是鲁思·本尼迪克特,他在这本书中是分析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并且评价了美国对日本的政策。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的民族性格。 在我的知识内,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是有一定的渊源的,追述到何时,我却说不清楚。日本从中国借鉴了许多的地方,但是经过本民族的加工与消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 日本是一个阶级观念非常强的国家,而且其尊卑的排序又十分的复杂。总的而言,有男尊女卑,家庭中往往男性有较高的地位,而女性只有在成为婆婆或祖母之后才有较高的地位;长幼之分,即根据辈分,辈分越高,越受到尊重;还有社会地位与职业的划分,这一点在日本的历史中非常明显,有地位崇高的封建领主,在其下还有武士、工、农、商地位以此降低,还有地位最低的秽多,从事屠夫之类的职业,在今天,军人也有很高的地位,但是这些取决于他们在当时情境下使用的是何身份。 日本的道德观是基于耻感文化,在孩童时期,他们会相对比较自由,并不受很多约束,但是也是在这个时期,父母会通过诸如“把你送人”之类的玩笑,来为他们建立耻感。日本人非常害怕嘲笑,认为嘲笑是非常严重的侮辱。并且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认为受到侮辱进行了报复,才是值得被尊重。但是一旦他们的复仇行动失败了,他们就会放弃复仇。 也是因为耻感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名誉。 他们的名誉分非常多的维度,但是最高的是忠,对于天皇的忠,天皇对于日本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天皇不掌握实权,但是以天皇身份发布的告示,

他们一定会遵守,这些告示,或者谕旨,对于他们来说犹如圣典一般,他们对之十分小心谨慎,以表之“忠”,甚至会因为读错而引咎自杀。 除了“忠”以外,他们还有“义”。对于他们来说,“道义”这个词,多带有一种负担感,如果违背道义,会招致他人的耻笑与评论,这种感觉往往是支撑他们“道义”行为的动力。 比如对于家族的道义,出于恩情的道义。 日本人往往认为自己是欠债人,他们的一生都是在还债,这种债,是一种恩情债,对于天皇的恩,父母的恩,还有日后,来源于身边各种人的恩情。这种恩情如果不报,便会随着时间越积越多。所以日本有一个习俗,是每半年会通过回礼的方式还清这半年欠下的所有恩情,他们还会专门用纸笔记录所受的各种恩情。他们会还以对等的恩情,如果所还的恩情多了对方所施予的,他们便觉得占了恩情上的便宜,这是会令对方感到非常不适的。 日本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非常特别,他们非常喜欢睡觉,泡澡,喝酒与呷妓,说非常喜欢有点以偏概全,有偏见的色彩,但是他们喜欢就对了。但是他们在该矜持庄重的地方一点也不马虎,在该享受的时候也纵情享受,如果这种时候他们无法放开自己,会被别人说“不好相处”。 他们睡觉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养精蓄锐,有更高的效率,他们睡觉只是为了睡觉,就像是一个安排。泡澡虽然很舒服,甚至可能每天都泡,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多泡,认为享受需要有节制。他们也把喝酒和吃饭喝的明明白白,如果一个人开始吃饭,那么就绝对不会再喝酒。而呷妓,在我读来,似乎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只要在可以许可的范围内,而且他们分的清清楚楚,有地位较高的艺伎给他们和女人相处的享受,还有低廉的妓女,满足他们对女人的欲望。 这些背后的逻辑,在于他们觉得肉体的想了是件好事,追求享乐,尊重享乐无可厚非,但是享乐必须适可而止,绝对不能耽误人生的其他大事。这是日本人人之常情的世界(第九章)

读后感范文1000字大全

读后感范文1000字大全 《孝在我心中》读后感 当我看完《孝在我心中》这篇文章时,张洪彬的行动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他居然可以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他这种超越亲情的爱,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张洪彬,一个平凡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每天做着平凡的事,说着平凡的话,但他心中有一种不平凡的爱。他每天只要有空,就到一位无亲无故的阿婆家里跟她聊天,陪她吃饭,自然而然地成了亲戚。 当我读到张洪彬因为阿婆的鸡而被火星溅到自己的脸上,并不是一味地怪罪阿婆,而是笑呵呵地对阿婆说没事,对这件事一笑置之时,我心中像触电一样。我也遇到过类的事:又一次,我和同学们站在操场上聊天,有一个人跑了过来,不小心踩到了我的脚,他已经说对不起了,可我还是不依不饶地骂着……现在想起来,真是面红耳赤的,觉得很羞愧呢。相信同学们也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被老师、同学、朋友、父母无意中伤害或误解了,可你是不是像张洪彬那样一笑置之呢? 当我读到张洪彬送阿婆去医院,不顾自己衣衫单薄,坐在迎风处,紧紧搂住阿婆,为阿婆挡寒风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小时候我经常生病,有一天夜里,我突然发烧了,爸爸妈妈来不及穿衣服,只穿着单薄的睡衣,给我拿上衣服,不管三七二十一,骑上车子就走了。

我家离医院虽然不是很远,但我觉得非常漫长。后来,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病好了,可爸爸妈妈却因太过操劳成了“大熊猫”。是啊,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张洪彬对阿婆的爱也是伟大的。可我们真心回报他们了吗?生活地中,我们常常会要求父母亲帮我们买这买那,不买就对他们怄气;父母批评一句就会发脾气……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我们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信的父母亲开心。 看完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张洪彬可以照顾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帮助身边的人?看见同学忘带笔了,可以把笔借给他;看见同学闹矛盾了,可以去调解,看见一位小朋友摔倒了,可以过去扶他;看见村里的某位老人行动不方便,可以帮他做些家务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每个人都是能这样做,献出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帮助,世界将是多么和谐美好!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让我们从我做起,孝敬长辈,关爱他人,做个讲文明有道德的小公民,做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做个让老师值得骄傲的好学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看似平凡的一本书,却讲述了一个悲惨且又意味深厚的故事。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大概是纽约的地铁太烂了,又没有wifi,以至于无聊到一种境界,让我开始读书。一年半下来,看了有七八本。从最开始引人入胜的小说,到略有些急功近利的工具书,再到最近的社科专著,我的口味开始多元,兴趣开始滋生,禁不住笔头有点发痒,想 《菊与刀》读书笔记(一) 大概是纽约的地铁太烂了,又没有wifi,以至于无聊到一种境界,让我开始读书。一年半下来,看了有七八本。从最开始引人入胜的小说,到略有些急功近利的工具书,再到最近的社科专著,我的口味开始多元,兴趣开始滋生,禁不住笔头有点发痒,想要记录一下心得,就像去了个著名景点非得留下个“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记一样,想要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和这些跨越历史长河的经典,做一种连接。在此立个flag,从菊与刀开始,看能坚持多久。 I.读书的方法 社科文与小说的最大区别,大概是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不管作者的论述多么平易近人,译者的文笔多么流畅,它的行文思维不是单一的,可以并列,可以因果,可以正反……读第一遍的时候,总不免云里雾里,管中窥豹,难以得其全貌。等到好不容易囫囵吞枣过了第一遍,再挣扎着拿起来细嚼慢咽过第二遍的时

候,才渐渐有了恍然大悟之感:如果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分别描 述了日本的某个特征,比如“各就其位”描述了等级制,“历史 和社会的债务人”描述了欠债意识,那么“明治维新”这章想描 述什么呢?是想单独阐述明治维新这场伟大变革对日本的影响吗?读完第二遍你会知道,它只是个幌子,本质还是第一章“各就其位”的延续:明治维新政治家在设计各种政治和社会规则时,并 没有照搬西方自由平等那一套;相反,他们在各个领域强化并规 范了等级制,由此可见等级制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这也是 一种暗示,如果美国想要在日本发起一场革新运动,那在面对等 级制文化时一定要慎重对待。 其余各章也都有其内在关联:作者在第一章抛出了日本研究 的大问题,然后以战争中的日本人为序,展示了日本人在战争中 的“奇怪”表现——这里每一个表现的心理机制都在后面得以解释——接下来几章就从等级制、债务意识、义务(报恩)、情义、名声、人之常情等角度剖析了日本文化的关键层面。在结尾之前,作者对这些心理机制做了很有意思的“synthesis”:首先探讨了 这些机制如何调和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日本文化中一种自我修正 的机制(臻于圆熟的自我修炼),最后描述了是这种文化是如何代代相传的——这三个问题是研究每种文化都应该回答的问题,这 将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每种文化并做类比。最后把话题带入战争 后的日本,结合前面的研究,作者对美国应当如何对战争后的日 本进行管理提出建议,并且对日本的未来作出预言。

名著读后感1000字以上

名著读后感1000字以上 名著读后感1000字以上范文一 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白其妙处所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着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名著读后感1000字以上范文二 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合上这位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59岁高龄写的着作——《鲁滨逊漂流记》。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后,我满眶的热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书中的主人公在荒芜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28年,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啊!可见他是何等的勇敢。

菊与刀读书笔记

一、本书缘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个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政府是否要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来进攻日本本土?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像德国那样实行直接管制,还是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这本书就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的结果。 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结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实施反战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鲁斯.本尼迪克特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她大学期间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极大,1948年9月病逝。 二、什么是文化和文化人类学? 文化,其含义既有广义、狭义之分,也有观点不同之别。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来,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它反映经济基础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文化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历史形成的特点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金克木先生说:文化就是“国情”,就是“国民性”,日本文化就是“日本人”;他希望,研究各国社会,不仅要“找寻决定性的物质因素”,而且要“探讨起重要作用的精神因素”,不是只得出“抽象模式”,而且要发现具体典型。 文化人类学(C 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对于人类的全貌视野研究的其中四或五个分支之一。这个学科分支将文化视为有意义的科学概念。它主要在研究比较人类各个社会或部落的文化,借此找出人类文化的特殊现象和通则性。不同于研究对象类似的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弱势族群和少数团体,以及较为蛮荒的部落。而研究方式大都注重“质”而非“量”,现象的观察多是“特例”而非“通识”。 藉由上面的概念,我们才能理解本尼迪克特这本书的精髓之处——她所关注的恰恰是我们平时挂在嘴边,但却从内心上并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国情”(指个人从小就接受下来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等。)她指出,尽管一个部族可以有百分之九十的行为和邻居各族共同,但总有一点根本不同。这一点也许很小,但它对这个部族的本身独特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重要作用,是这一族之所以成为这一族的根本。 三、菊与刀 鲁斯.本尼迪克特女士根据她自己的“文化类型”理论将本书赋予“菊与刀”的日本文化。全书并不长,只有三百一十六页,共十三章。除前述首尾两章外,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修炼”和孩子怎样学到传统。 四、日本皇室的象征——菊花 日本皇室的家徽是16花瓣的菊花,“菊花王朝”是日本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王朝。日本的天皇号称“万世一系”,这个朝代自日本开国以来便从未间断过,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持续时间最久的朝代。 正如本尼迪克特女士在其第一章中所提到的:“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同时在其生活的另一部分按照相反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混乱和

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篇一:读书笔记5篇(1000字左右)】 1.《活着》读书笔记 只要活着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娼,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 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菊与刀读书感想

矛盾的日本人 ——《菊与刀》读书笔记一、初遇《菊与刀》 大一的时候迷上了日本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对这个国人恨之入骨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刚好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介绍日本文化的《菊与刀》一书,因此我开始从书本触及日本,就从今天开始就写读书笔记了。我对日本的了解仅限于动漫以及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这些都是比较浅显的。所以,从课堂上能学习到一些日本史的知识以外,还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许多我不知道的,能更加理性地冷静地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日本,对于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更加全面的客观的分析,能对日本少一份冲动的情绪,多一份理性的认识。嗯,希望她能给我带来这些吧。 之前,因为看了比较多的抗日战争片,提起日本对我们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一想到就咬牙切齿,对日本是恨之入骨。现在随着知识的积累以及理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日本,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也是作为21世纪新一代青年的必备素质。《菊与刀》这本书便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了解日本的渠道。 二、读书随想 (一)序言 今天先看了这本书的序言(译者:吕万和)。序言简单介绍了美国女作家本尼迪克特写这本书的背景,翻译这本书的译者的立场还有这本书的广泛影响。序言中提到“菊与刀”的解读,“菊”为日本皇室家徽(就像我们的“龙”一样吧),“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老师上课讲时说过,作者命名这本书时是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而这种性格是矛盾的(爱美而尚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等等)。作者从这方面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的一些社会现象,形成这种日本的民族性格的重要原因是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作者称之为“耻感文化”,而这耻感文化与欧洲的“罪恶文化”是不同的。日本的“耻感”是靠外力的强制约束的并非来自内心的。 这种矛盾我认为是极端的,他们的文化缺少民族性的内在的一种约束自我的道德规范的理念,我们有植根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有自然而然的约束力,并且这种约束是合乎情理的,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如“中庸”,“仁”,“和”等等。而日本缺少的正是来自精神的内心深层的规范标准,以致对我们犯下滔天罪行。 为什么日本的教育会成为影响日本整个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呢?是怎么影响的呢?为什么称之为“耻感文化”呢?对他们思想约束的强制性的外力又是什么呢?日本的一些社会现象又是怎样反映的呢?这些是我从序言中得到的以及根据以往了解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答案给我一些启发。 (二)战争中的日本人 我觉得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以战争的角度来分析日本人的性格。日本对战争的原因与其他法西斯国家不同。其他国家是对压迫弱小民族的罪恶方针,而日本呢,则是应该结束各

读书笔记5篇(1000字左右)

1.《活着》读书笔记 只要活着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娼,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 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怎么会如此荒唐怎么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样的人心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沉重吧. 回头看我们的主人公,他活着,因为家珍.儿子有庆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随时会跟了有庆而去,想着往日种种,徐福贵撑了下来,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然是个偏头,却是个极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苦根,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让人心疼.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徐福贵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读《菊与刀》有感

读《菊与刀》有感 张建军 《菊与刀》这本书是此次国培计划中贺老师推荐给我的,读完它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写的一本研究日本民族性的著作,到今天它仍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主要著作。 本尼迪克特用“菊”(爱美、尚礼)和“刀”(好斗、尚武)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日本的禅的修行以及茶道就如“菊”,而在战争中犯下的种种罪行就是“刀”。 矛盾看完该书对日本的评价:矛盾的日本。我觉得用“精神分裂”更符合我对他的理解。 作者认为人类文化各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具体表现为以民族精神为主旋律的文化模式。而任何一种文化模式主导下的人们的行为都是一小部分受到重视和发挥,另一部分被压抑和限制。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化影响人格。那么什么样的日本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日本人格,这种人格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 日本人认为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甚至相信完美的精神可以千年不变,所以他们不惧怕数量,不担心物质基础,这是一个精神狂热的民族,因此二战时在遭受敌人空袭的形势下,在缺少食品,白天工作劳累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做广播体操来消耗体力,同样人们会以自杀撞机(非专业人员的学生)的激进方式来参加战斗。日本人经常会说:“全世界的眼睛如何注视我们”,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他们怕像军官训导的那样他们的丑态会被拍成电影,在美国纽约放映。他们非常注重荣誉,他们的B29轰炸机上没有救生器械,二战中军队里并没有专业的医疗救援队伍,他们认为荣誉就是战斗到死,他们鄙视俘虏,鄙视投降,认为他们丧失了名誉,在绝望的情况下他们通常会自杀。 在狂热的精神背后,日本人也有一种易乎寻常的冷静力量,日本人有一种信念-万事都是我们主动期求的,决不是被动的,不是别人强加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所以在美军轰炸日本时,广播里会说“敌人终于飞来了我们上空,我们已经预料到此事发生,并为此做好准备,所以没有丝毫值得优虑的”。 日本是一个人情的世界,他们非常注重报恩,日本人说:“我对某人负有恩情”意思是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享受恩情必须履行义务,报答恩情。如果时间拖欠越久,负恩感越强,报答需要越厚。在日本的百货公司或小商店里,你会听到这样的话“谢谢你,(这可太难得了)”“这怎么得了”其真实表达的意思是你买了他们的东西,给他们巨大的恩惠,可是他们无以为报,所以他们感到欠疚,羞愧和耻辱。美国人极端轻视社会对他们的恩情,敢说他们不欠任何人的,而日本人绝不会这么说。 美国人对一个人严厉的惩罚是宣布他人格破产,而日本人会说这个人不懂情义。人们非常注重人情上的往来,礼物都要相互惦量,一方面人们会对每

《菊与刀》读书笔记

日本文化之“惑” ——读《菊与刀》有感 提起《菊与刀》这本书,了解日本文化或者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一定是非常熟悉的。它可以说的是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目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之一。本书的作者是由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一份研究报告。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 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时,关于日本文化给列出来的一系列书目的时候。但我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当时就决定我一定亲自拜读一下这本书。教材上是这么介绍《菊与刀》这本书的:所谓“菊与刀”,其实是代表了日本人的两种极端的性格,“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乃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这两件事物分别代表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或者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 书中的介绍引起了我自从大一开始学习日语,跟外教接触,和之前看过的介绍二战时日本所作所为的书,日本风格的电影,在那时就隐隐觉得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是很难去概括的,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述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人,拼命找到了一个词,却发现这个词不仅是片面的,有时候仔细一想,甚至都觉得是不正确的,不仅仅是准确与否的问题,之后就干脆放弃不再搜寻所谓合适的词。因为当时接触日语时间并不算长,也只是从上大一才第一次接触日语,所以就只是以为一定是自己对日语,对日本文化的认识还不深,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其本质才无法准确表述出自己所感受的。 然而,当我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又重拾了自己当初对于日本人的那些粗浅的认识,觉得自己找不到词,或许不只是自己资历,见识所限,或许是这个认识对象本身就具备着这样的特征呢。一想到此,便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个女人类学家究竟在这本书里讲了一些什么,究竟是怎样从专业的学术的角度去阐释日本人的。 该书形成的背景是在二战后期,那时,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尼迪克特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最终的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的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当我拿着这本书,一页一页如饥似渴地翻看着,书中对于日本人的描述,包括日本文化和欧美文化以及中国印度等亚洲的文化的对比中,以前仅凭自己粗浅的感官认识而产生的困惑,终于在这里有了些许的共鸣和解脱。比如,以前我们在视听说课上的纪录片中看到日本人的严谨,坚韧和几乎于病态追求完美和细节,在影片中看到的日本人的谦恭,从外教身上看到的隐忍,从留学生身上看到的自我克制。同时,我们又能在新闻上看到日本人的自高自大,如高官政要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关于钓鱼岛争端的问题,这种自我的期许有时表现的竟是那么的可笑,在历史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残忍,对历史史实的否认,日剧里夸张的表情,幼稚的动作,电影里追求的常人无法理解的美,那“美”,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轮美奂,而是在极端条件下,在极端情境中的带着扭曲,甚至是戴着“血腥味”,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地的“美”,等等。。。。这些也仅仅是凭借自己所能接触到关于日语的,关于日本的,关于日本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一点点儿的认知,我实在理解不了这些零散的,琐碎的表现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之下而产生的。对于这些疑问,书中其实做了阐述,当然,并非就只是针对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