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目标

家畜育种目标
家畜育种目标

第 2 章家畜育种目标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家畜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类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分化和发展,家畜育种目标也不断发展。可以说,家畜育种目标的每一次改进都反映了当时人类的需要,促进了制订家畜育种目标的方法的改进,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文明程度。了解家畜育种目标的改进过程,有助于理解现代家畜育种目标和现代家畜育种的知识体系。

第 1 节经典的家畜育种目标及其发展

1 古人类的家畜育种目标

前已述及,古人类在开始训养动物时,就开始了育种活动,但那时可能没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只有当人类对所畜养的动物有了较深刻认识,如“龙生龙、凤生凤”即好的生好的,才有可能开始有目的的动物育种工作。不过在古人类,他们的育种目标常是某种动物的理想体型,如汉朝马援用铜铸成理想型铜马,后来发展为“铜马相法”。他们认为具有这种理想体型的马是最优秀的。直到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R.Bakewell根据理想体型选择种畜,育成了夏尔马、莱斯特羊等。到19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人类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育种工作。通过育种实践,人类逐渐认识到仅把体型来做为育种目标是不够的,还应包括生产力,把生产力和体型同时做为重要育种目标。不过这也仅是以表型作为育种的目标。

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认识到表型是由基因控制的,于是把育种目标改为某种理想的基因型,把整个群体向这个理想的基因型改良。

2 近代的家畜育种目标及其发展

无论理想体型还是理想基因型,这些育种目标都是某种“理想型”动物,育种家追求的是整个品种与这种理想型动物的相似性最大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30年来,家畜育种目标已发

生很大变化。从60年代开始,动物育种学家开始把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引入动物育种活动,把育种的经济效益列为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现代动物育种家(Scientific Breeder)的育种目标已不再是传统动物育种家(Traditional Breeder)的理想型动物,不再仅仅追求整个品种的动物与这个理想型动物的相似性最大化;也不把育种目标仅限于一个动物品种内,以培育出一个理想型的纯种群为最终目的。现代育种家把整个育种活动看做是一项工程,把整个生产过程做为一个系统,每一品种只是一个子系统,育种工程常涉及几个子系统即几个品种的配套选育,育种目标不再是改良某一品种的生产性能,而是改良几个品种相互配合产生的杂种生产群的生产性能,不仅仅追求育种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追求整个配套品种(系)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育种家不仅要考虑育种核心群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考虑生产群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要考虑育种核心群的遗传优势怎样在生产群尽快表现出来,也就是要考虑育种群动物的优秀基因怎样尽快传递到生产群中。

常有人把基因从育种群向生产群的传递称为基因流动,简称基因流(Gene-Flow)。

第 2 节现代家畜育种目标

1 现代家畜育种目标的概念

现代家畜育种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使整个配套品种构成的生产系统或繁育体系在实践中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制订育种目标是整个育种工作的起点和核心,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家畜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s)就是:采用最佳育种措施培育出优良的配套品种,并使其遗传优势尽快在生产群表现,即在特定的生产-市场系统中以最大效率为人类提供产品。过去常常强调培育一个纯种或改良一个品种,而现在常是培育一个杂交组合,或称之为一组配套品种(系)。

开展任何育种工作,首先要订出育种目标,根据育种目标进一步考虑育种途径和方法以及其它的一些技术措施。

2 现代家畜生产系统

2.1 现代家畜生产系统

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运畴学的观点看,家畜是地球生物圈内的一个子系统,人类也是地球生物圈内的一个子系统,养殖业是人类生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育种家所操纵的一个繁育体系是养殖业的一个子系统,一个品种的育种核心群则仅仅是某个繁育体系内的一个子系统;根据特定的生产-市场系统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育种家采用最有效的遗传手段来控制和协调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与其系统环境之间物质和信息的交流,育种家从遗传角度进行的这种控制和协调活动就是育种;通过育种活动,使整个生产-市场系统为本行业的投资者(但决不是为全人类!)产出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现代家畜育种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育种实践中,首先要考虑社会需求什么产品,即市场系统,同时,还必须考虑产品投放市场时的生产条件,即经济技术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这就是品种育成后的生产—市场系统。由于育成一个配套品种常需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准确预测品种育成后的生产-市场系统是重点中的难点,必须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一般可以按目前的生产-市场系统为基础,考虑各种对这个系统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如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加、国家政策的导向等,按系统学方法进行预测。有了预测结果后,还必须研究现有品种的特性,有没有满足需要或接近需要的品种,有哪些差距,应采取什么育种方法等。

在现代家畜生产-市场系统中,一个繁育体系中的育种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处于不同地位,起不同作用。通过对现代家畜生产过程的剖析就可以清楚这一点。

2.2 现代家畜生产过程

分析现代家畜生产过程是确定家畜育种目标的前提。从畜牧学角度考虑,我们可以用图2.1 表示一个繁育体系在特定生产--市场系统中的生产过程。

育种场是整个生产系统的龙头,育种场投入的主要原料是饲料、人工、设备、医药、和专项育种费用,产出的主要产品是优质的种用家畜,有时这些优质种畜是一个品系(目前一般为牛马等大家畜),有时这些优质种畜不是同一品系甚至不是同一个品种,而是几个相互配套的品系或品种(一般为猪鸡等小家畜)。

当然育种场也产出一些副产品,例如不能做种用的淘汰家畜,老龄的淘汰种畜,种鸡场的不合格种蛋,以及粪便等。

繁殖场的主要作用是扩大繁殖优质种畜,繁殖出更多的优秀家畜用于生产畜产品。繁殖场投入的主要原料是来自育种场的一种或几种纯种的家畜、饲料、人工、设备、医药等,产出的主要产品是优质的高产家畜,有时这些优质家畜是纯种(目前一般为牛马等大家畜),有时这些优质家畜不是纯种,而是几个相互配套的品系或品种的杂交种(一般为猪鸡等小家畜)。繁殖场也产出一些副产品,例如老龄的淘汰种畜,不合格种蛋,以及粪等。

商品场是直接生产供人类消费的畜产品的,商品场投入的主要原料是来自繁殖场的优秀高产商品生产用家畜、饲料、人工、

设备、医药等,产出的主要产品是优质家畜产品,例如肉、蛋、奶、毛、皮等。

3 目标性状的概念

在家畜生产中的各项投入和产出,即各种产品、副产品,以及为生产而投入的各种原料和设备,实际上都是家畜的一些性状,我们称这些性状为投入-产出性状。这些性状与个体一生创造的净利润直接相关,直接决定家畜的生产力。事实上,个体一生创造的净利润就是这些投入-产出性状的线性函数,一般可用个体利润方程表示:

P=W o1Y1+W o2Y2+…+W oL Y L(1)式中:P是个体一生创造的净利润(Net Profit);

Yι是第ι项投入产出性状的观测值,ι=1,…L;

Woι是性状ι的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即相应产出或投入性状增加一个单位时,净利润的期望增加量(Hazel,1943)。

例1 蛋鸡育种家若只考虑产蛋量(Y1),淘汰体重(Y2),和耗料总量(Y3)三个投入产出性状,三个性状的经济价值分别为6元/kg,5元/kg和(—1.8)元/kg,则蛋鸡的个体利润方程可简记为

P = 6Y1+5Y2—1.8Y3

若一母鸡72周龄产蛋量18kg,体重 1.8kg,耗料总量60kg,则该母鸡的个体利润是:

P=6×18+5×1.8—1.8×60=9(元)

从理论上说,任何直接影响个体整个生产期净利润的投入-产出性状都应该列入个体利润方程,这些性状就是育种的目标性状( Objective Traits),不过,也只有这些性状,才能做目标性状。

在育种上,为了突出主要性状,常不考虑那些经济价值不大的性状,例如鸡的产粪量,饮水量等,也不考虑那些在不同个体间有相同观测值的性状,即常数性状,因为没变异就无从选择。

第 3 节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

1 资本的升值与贴现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例2. 一头奶牛,第一胎产奶量4000Kg,奶价1.5元/kg,则折合6000元。若存入银行,年利息率为 10%,则10 年后可从银行取出本金与利息共多少?

这是个资本升值问题。设时刻 0存入银行资本值K0,年利息率为r,存放t年后资本升值为Kt,则有:

K t= K0(1 + r)t(2)把例2中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可得:

K10=6000×(1+10%)10=15562.45元.

若10年后奶价仍为1.5元/kg,则这笔资金可买奶10374.97kg。此例说明,在奶价不变时,第一胎产奶量6000kg相当于第十胎产奶量 10374.97kg(奶牛一般每年产一胎)。或者说,第一胎产1kg 奶相当于第10胎产2.594kg奶。计量经济学中把(1+r)t叫做升值因子,记为

n0=(1+r)t(3)在例2中,若要问第十胎每kg奶相当于第一胎产的奶多少? 这是个贴现问题。如果第十胎1kg奶仍为1.5元,代入式(2.2 )可得:1.5= K0(1+10%)10,所以:

K0=1.5÷(1+10%)10=0.58(元),

在奶价不变时,可以买奶0.39kg。这说明,第十胎产1kg奶,在奶价不变时,只相当于第一胎产0.39kg奶。

育种是一项工程,在制订投资规划即育种方案时,必须考虑各项资本投入或产出的发生时间。预计在时刻 t发生的产出与投入Kt相当于时刻 0(即起始点)发生的产出与投入多少? 这只需把升值公式变形为

K0=K t/(1+r)t(4)由于此式的作用是把发生于 t时刻的资本产出或投入贴算为现在时刻(即起始点 0时刻)的资本值,也即现值,所以常称式(4)为贴现公式,并把1/(1+r)t 称做贴现因子,记为n=1/(l+r)t (5)可以看出,升值因子与贴现因子互为倒数,贴现公式表达的

是升值公式的逆过程。不仅产出资本需考虑升值与贴现问题,在制订育种方案时,各项资本投入也需考虑升值与贴现问题,并且仍是采用升值公式和贴现公式。

可见在育种上,表现早的性状比表现晚的性状有较大价值。如第一胎产奶量比第十胎产奶量价值大,第一胎精料用量的价值比第十胎精料用量的价值大,祖代的产奶量比孙代的价值大。

2 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

动物的性状间是相关的,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一个目标性状增加一个单位时,与该性状相关的性状会相应地有所改变。这是由于遗传原因造成的,即所谓遗传相关或基因连锁,一因多效的结果。选择改良一个性状时,另一性状被间接地选择,这种现象在育种上称为间接选择。为了考虑这种间接选择的效应,一般认为目标性状的经济价值应该用其边际效益代替。

一个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Marginal Profit)是指该性状比群体平均数提高一个单位时,边际产出量(收益)与边际投入量(成本)之差。

根据上述定义,边际效益按下式估计

Mι= W0ι+∑Woi△yi (6)式中:Mι是第ι个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

W0ι是第ι个目标性状的经济价值;

Woi是第i个目标性状的经济价值;

△yi是当第ι个目标性状增加一个单位时,由间接选择造成的第i个目标性状的间接增加量。

由式(6)可看出,第 t 个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实际上就是用∑Woi△yi做校正因子对第ι个目标性状的经济价值W 0ι进行校正的结果。校正因子的第i个组分Woi△yi实际上是由第ι个目标性状改变一个单位而引起的,第i 项投入或产出的改变量,即第 i项收益或成本的改变量。

确定性状边际效益时用两个参数,Woi和△yi。第一个Woi是经济学参数,由品种育成后将要投放的生产-市场系统决定,在制订育种目标时只能对这个系统进行预测。△yi是个生产-生物学参数或称之为畜牧学参数。第ι个目标性状改变一个单位时,第 i个目标性状改变多少? 实践中一般是用现育种核心群的生物学关系来确定的。这种做法有两点可以商讨。第一点是,现在的

生产-市场系统与品种育成后将要投放的生产-市场系统不同,现在的育种核心群内性状间的生物学关系与品种育成后性状间的生物学关系也不同。第二点是,由第ι个目标性状改变一个单位引起第 i个目标性状改变△yi,而△yi对个体净利润的影响已在第 i个目标性状分量中考虑,现在又把这一分量附加在第ι个目标性状分量上,而且是附加在第ι个目标性状的权系数即其边际效益上,就算不是多余,至少也是对间接选择反应进行了夸大,夸大了间接选择反应的效果。更何况,品种育成后性状间的关系可能会有预想不到的变化,这已为过去许多育种实践所证明。同一对性状在一个品种内为正遗传相关,而在另一品种内可能是负遗传相关。

鉴于上述讨论,我们认为,用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 Mι代替(个体利润方程中的)目标性状的经济价值Woι是不合适的。或者说,对目标性状的经济价值进行这种校正是不合适的。

3 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

考虑到贴现问题,表现早的目标性状事实上比表现晚的有更大的经济价值。育种家把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 Relative Economic Value)定义为该性状的边际效益 Mι与其贴现因子Noι之积,记为

Wι= Mι·nι,ι=1,2,…,L (7)

式中:Wι是第ι个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

Mι是第ι个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

nι是第ι个目标性状的贴现因子。

前已指出,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应该用其经济价值来代替。估计性状的经济价值可以用 Hazel(1943)的方法,直接分析该性状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单位价格。性状的贴现因子可以根据式(5)计算出来。至此,我们可以把个体利润方程改写为:P=W1Y1+W2Y2+…+W L Y L(8)

式中:P是净利润,Yι是第ι个目标性状的观测值;

Wι是第ι个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l=1,2,…,L.

现代家畜育种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一些优秀的品种为育种的基础群,并且常是边育种边生产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育种的效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当前的市场价格确定各目标性状的经

济价值,并结合考虑市场发展情况。

4 非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

需要指出,非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都是零。这可以从个体利润方程来理解。只有参与计算个体净利润的投入-产出性状才列入个体利润方程,才是目标性状。非目标性状不列入个体利润方程,这相当于列入了个体利润方程但给予零的权系数,所以其相对经济价值为零。

第 4 节量化的育种目标

前面定性介绍了育种目标的概念,实践中可以操作的育种目标是个量化的指标。

1 育种目标的量化指标

1.1 表型值与基因型值

数量性状的表型值(Phenotypic Value )是指动物个体实际表现并能被育种家观测的性状值。个体的表型值是该个体基因型与其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认为,控制个体性状表现的基因型具有一定的数值,并常称之为基因型值( Genetypic Value),而环境条件引起的一切变化归纳为表型值与基因型值的离差,称为环境效应(Envirenmental Effect)。所以,任一个体表型值都可视为基因型值与环境效应的线性函数,于是通常把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表示为

P=G+E(9)式中P表示个体表型值,G为个体基因型值,E为环境效应。一般认为 E~ N(0,σ2),即环境效应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零,方差为σ2,所以一个群体的表型值均数就是其基因型值均数,观测了群体的平均表型值便可以估计其平均基因型值,即

P=G (10)如果基因型值与环境效应之间不存在相关,则由式(9)可知

群体的表型方差(σp2)等于基因型值方差(σg2)与环境效应方差(σe2)之和,即

σp2 =σg2+σe2 (11)

1.2 表型值的剖分

进一步研究发现,个体的基因型值与育种值之间有如下关系G=U+A+D+I (12)

式中D是基因的显性效应之和,I是基因的上位性效应之和。结合考虑模型(9)与模型(12)可知,群体内任一个体数量性状的表型值都可用如下遗传模型表示:

P=U+A+D+I+E (13)

群体处于 Hardy—Weinberg平衡时,由模型(13)可以导出表型方差σp2与加性方差σA2,显性方差σD2,和上位性方差σE2的关系,即

σA2/σP2+σD2/σP2+σI2/σP2+σE2/σP2=1

(14)记h2=σA2/σP2,d2=σD2/σP2,i2=σI2/σP2,e2=σE2/σP2

则 h2+d2+ i2+e2= 1 (15)

式中:h2 即为遗传力;d2可以定义为显性力;i2可以定义为上位力;e2为环境力。

式(15)定量地表明了,当一个性状的遗传力高时,该性状的变异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非加性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相对就小。

把式(13)代入式(8)可得:

P=∑WιYι=∑Wι(Uι+Aι+Dι+Iι+Eι)

即:P=∑WιUι+∑WιAι+∑WιDι+∑WιIι+∑WιEι

式中:∑WιAι就是综合育种值(Total Breeding Value );

∑Wιμι+∑WιAι+∑WιDι+∑Wι Iι是由遗传(或者说基因型)决定的经济价值,所以称之为遗传经济价值(Economic Genetic Value);

净利润 P 可以称做表型经济价值。

由于非加性遗传效应在纯种繁殖中不能稳定遗传,所以在选择种用家畜时常是只考虑综合育种值,并且常称综合育种值为遗传经济价值,并用H0表示之,即

H0=W1A1+W2A2+…+W L A L(16)

不过准确地说来,遗传经济价值 H 0还应当包括非加性遗传效应,即

H0= W1A1+ W2A2+…+ W L A L+ W1D1+ W2D2+…+ W L D L

+W1I1+ W2I2+…+ W L I L(17)现代家畜育种目标就是要以最大效率改良家畜的遗传经济价值,并使之尽快传递到生产群中,以使整个品种在特定的生产-市场系统中创造最大经济效益。所以,遗传经济价值是育种目标的量化指标,育种家常直接称之为育种目标。

可见,确定育种目标实际上就是确定目标性状及其相对经济价值。可以从确定个体利润方程入手,最难的问题是预测品种育成后将要投放的生产-市场系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假定为目前的生产-市场系统,当这个系统发生变化时随时修改育种目标。例如在猪的育种中,前几年脂肪型猪产肥肉多故而深受欢迎,但近年来市场欢迎瘦肉,育种目标就必须改,把瘦肉产量列为目标性状,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其相对经济价值。

按个体利润方程定育种目标是科学的。因为按系统论原理,当生产系统中每一个体都获得最大利润时,整个生产系统就会获得最大利润。

近20年来,确定育种目标的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性状及其相对经济价值的方法已有很大进步,涉及的技术不仅有畜牧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而且采用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运畴学技术。

2 选种标准及其与育种目标的关系

选种标准(Selection Criteria)是决定“一个动物个体是否留做种用产生下一代种畜”的一个标准,用于估计动物个体的遗传经济价值,通常是动物个体本身或 /和其亲属的某些性状构成的一个函数式,而不是个体遗传经济价值。

确定选种标准的依据是量化的育种目标,选种的最终目的是使群体以最大效率朝育种目标改良。遗传经济价值是育种目标的量化表达式,可以反映个体的真实生产力高低,而选种标准仅仅是估计个体遗传经济价值的工具。

传统育种家的“理想型动物”既是育种目标又是选种标准。通常这也是有效的,只不过育种效率很低。例如在肉用动物育种

上,把体型和生长发育等列为育种目标同时又做为选种标准是有效的,因为体型,生长发育等性状常与肉用动物的生产力有高度遗传相关,改良了这些性状,就可间接改良它们的生产性能。但有时候并不有效,例如在奶牛育种上曾追求 U型花斑,蛋鸡育种上强调毛色等,这些性状几乎与生产力无关,追求这种目标不仅是无益的,反而分散精力,不能突出重要经济性状的改良。

现代育种家的主要目标是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但他们也考虑一些与净利润无“直接”关系的性状。例如生长发育和体型等,因为这些性状常与抗病力和经济长寿性有高度相关,甚至与肉用动物的净利润直接相关。目前关于育种目标的概念并不统一,不仅现代育种家与经典育种家认识不同,现代育种家相互的认识也不同。

第5节目标性状

1 确定目标性状的原则

按个体利润方程确定育种目标,可以避免育种家无意中“丢失”或“重复”目标性状,所以实践中最好是根据个体利润方程来确定目标性状。在特定的生产-市场系统中,不同物种,不同品种的家畜,它们的目标性状就是它们生产的能在市场上直接销售的各种产品和副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原料。不过为了使目标性状定得合理化,科学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王继华等,1992)。

1.1 不要丢失目标性状.

应先找出全部直接参与个体利润方程的产品和原料,以避免目标性状的重复或丢失。如我国目前收羊毛以净毛计价,而不是以污毛(即从绵羊身上刚剪没有清洗的毛)计价,所以净毛量是绵羊育种上的目标性状。而污毛量是通过对净毛量的影响间接影响净利润,所以污毛量已不能做为目标性状。不过前些年我国是按污毛量计价收购的,所以当时污毛量是绵羊育种上的目标性状。这个例子同时还说明了国家政策和科学技术对育种目标的影响。

1.2 目标性状不宜分得太细

应当是一个生产周期中的总产品量和总原料量。例如蛋鸡应

是500天产蛋量而非300天产蛋量。同时,也不应把前300天产蛋量和后200天产蛋量分为两个产品。这样以一个生产周期的总产品量和总原料量为目标性状,简单易用,效率高。但对于有多个生产周期的品种或物种,如奶牛可以有10胎产奶,即有10个产奶周期,则不宜把10胎产奶量合计作为一个目标性状。因第一胎与第十胎相差10年,在奶价格相同时,第一胎产奶可以早10年出售,存入银行生息,比第十胎同样产奶量要盈利多许多。所以从经济角度看,第一胎产的奶与第十胎产的奶不是同一产品,不能合计为一个性状。

1.3 目标性状不能分的太粗。

如上述奶牛的例子,不能以10胎产奶总量做为一个目标性状,也不宜以90天产奶量做为一个目标性状。太粗了不合理,太细了不好用,尤其是分太细常使问题复杂化,净利润与各目标性状间的简单线性关系可能被破坏。一般以一个生产周期的产品总量和原料总量为目标性状较好。

1.4 要有较高经济价值。

不应在没多大经济价值的性状上耗费太多的精力,如鸡饮水量,不应列为目标性状。

1.5 遗传变异要大。

遗传变异小的性状很难用常规选育手段改良,不宜列为目标性状。有个极端的例子是猪腿,腿肉很有价值,但要增加猪腿数就很难用常规选育技术达到。

1.6 要考虑全部生产周期。

个体一生可能有多个生产周期,如奶牛,它在第一个生产周期即第一泌乳期创造的净利润并不能正确反映它的终生生产力。所以,制订个体利润方程时应考虑到“整个生产期”即使用寿命而不是仅考虑部分生产周期,这才是“完整的”个体利润方程。实际上,家畜经济长寿性很重要,后期表现的目标性状决不可忽视。

1.7 产出产品多不一定利润大.

传统育种家常十分重视家畜提供产品的能力,而对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原料重视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量多不一定利润多,这一点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1.8 确定目标性状时,还要考虑到“潜在的”目标性状。

如奶牛的乳脂率,近几年我国才按乳脂率为牛奶定价。只是在几年前没按照乳脂率收购牛奶时,这类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不好确定。恰当的办法是把产奶量换算为标准乳,而那些找不到恰当办法考虑其潜在经济价值的情况下,可经过专门的育种组织讨论确定(盛志廉,1979),或用净利润P对该性状的回归系数做它的相对经济价值。

1.9 育种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生产-市场系统发生变化时,目标性状及其相对经济价值都会变化,育种目标必须随系统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

1.10 有高度遗传相关的目标性状.

当几个目标性状间存在高度遗传相关且这种相关的方向有利,即改良一个可间接改良另一个时,可去掉其中几个,仅留一个易测定且表现早的性状做目标性状。但是,如果两个目标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虽很大但方向不利,即一个得到改良而另一个会被间接退化时,就必须同时保留它们在育种目标性状中。这里应当指出,有利的遗传相关不一定是正相关,不利的遗传相关也不一定是负遗传相关(王继华等,1998)。

1.11 抗病力和长寿性.

抗病力和长寿性很难定量化地列入个体利润方程,尤其抗病力。考虑到它们对个体盈利多少有巨大影响,且又与个体的体质外形有高度遗传相关,所以习惯上直接把外形评分做目标性状而不把抗病力和长寿性列为目标性状。不过我们认为,应把外形评分列为信息性状(详见第四章)。

2 目标性状的简化技术

如果完全按个体利润方程确定目标性状,按前述原则,会定出许多目标性状。例如奶牛一般产8胎后才淘汰,所以仅产奶量就有8个周期,可以订出8个目标性状。为此我们提出,当几个目标性状有高度遗传相关且相关方向有利时,可以仅保留一个易观测且表现早的做目标性状而去掉同一遗传连锁群中的其它性状。重要的是,保留的这个目标性状应当是与去掉的同一遗传连锁群的那些目标性状距离最近的。实践中可用下式评价一个目标性状与同一连锁群内其它(n-1 )个目标性状间的平均遗传距离: d i2=∑(1-r2Aij)/(n-1)(18)式中:d i2为第 i 性状与其它 n-1 个性状间的平均遗传距离;n 为

参加比较的同一连锁群内的目标性状数;r Aij为第 i个目标性状与参加比较的第j个目标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

假设式(17)是完全按个体利润方程确定的遗传经济价值,共有 L 个目标性状,简化去掉一些目标性状之后仅剩下 m 个目标性状,这时方程(16)变为:

H= a1A1+ a2A2+…+ a m A m (19)很明显,式(16)表示的是“完整”遗传经济价值,是真遗传经济价值,而式(19)表示的是“不完整的”遗传经济价值,仅仅是为提高育种效率而确定的所谓“遗传经济价值”,即实际操作但不完整的育种目标,实际上式(16)才是完整的育种目标,是真正的育种目标。

由于在任何家畜育种方案中,最重要的决策就是确定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定不好会使遗传进展向低效甚至错误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育种上必须严格挑选目标性状,并科学地确定育种目标中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

前已介绍简化目标性状的方法,下面讨论简化后的育种目标即式(19)中,各目标性状的偏回归系数a i的确定方法。

在选出 m 个目标性状以后,确定a i的原则是:使简化目标 H (式19)与真目标 H0(式16)的相关系数最大化。记这个相关系数为 r HH0,则按相关系数定义可得:

r HH0=Cov(∑wιAι,a i A i)/σHσH0

欲使 r HH0最大化,只需使 Log r HH0最大化。根据微分学原理,求Log r HH0对各 a i的偏导数并令其为零,便可解出:

a =(A+)-1 AW (20)

式中:a =(a1,a2,…,am)T;

A+ 是简化后的育种目标,即 H(式19)中 m 个目标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协方差矩阵;

A是简化目标 H 中 m 个目标性状与完整目标 H0中 L 个目标性状之间的加性遗传方差-协方差矩阵;

W=(w1,w2,…,w L)T,是完整目标方程(式16)中 L个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构成的向量。

可以看出,简化育种目标中 a i已不再是第 i 个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为有所区别,我们称 a i(i=1,2,...,m)为

简化育种目标中第 i 个目标性状的育种重要性,或育种价值。

实践中使用的通常都是简化的育种目标。

如果把确定 a i的总原则定为:使遗传经济价值 H0的遗传进展最大化,仍可导出式(20)的结果,读者可自己导出。

3 常见的目标性状

目前,育种实践中常见的目标性状可分为产肉性状、产奶性状、产蛋性状、毛皮性状、繁殖性状、生长发育性状、体型评分等,下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

3.1 产肉性状

各种家畜在淘汰时都可做肉用,这是最重要的产出性状之一,所以肉用性状在各种家畜都是一类很重要的目标性状。

活重(Live Weight)即屠宰前活体空腹重量。目前,我国市场上购买肉畜常以活重计价,所以这是个最重要的目标性状。不过笔者认为,应定义活重为一定日龄时的体重,例如猪为6 月龄体重,肉鸡为 40日龄体重,蛋鸡为500日龄体重等。

经济早熟性(Early Cropping)即家畜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达上市体重的年龄。如猪达90kg体重的日龄,肉鸡达 2kg体重的日龄等。早熟者不仅降低了设备占用费、人工等,而且降低了维持家畜生存所需的饲料消耗即维持需要,同时加速资金周转,缩短投资回收期。

胴体重(Carcass Weight)指去除头、蹄、尾和内脏后的肉体重量,牛和羊还要去皮。

分割肉产量胴体不同部位的肉售价不同,应把不同部位的肉分别视为不同的目标性状。例如牛的腰部肉、肋骨部肉、大腿肉等的产量,猪颈肩部肉、前腿部肉、背部肉、后腿部肉等的产量、净瘦肉产量等。

采食量(Feed Intake)指一定时期内采食的饲料总重量,这是个极重要的投入性状。

3.2 产奶性状

在奶牛和奶山羊等奶用动物,它们产出的主要产品是奶,所以产奶性能指标在奶用家畜育种上是一类极重要的目标性状。

产奶量(Milk Yield)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为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即从产犊(或产羔)后挤奶开始直到临产前干奶为止的累计产奶量;另一是以 305天总产奶量为准,即从产犊

后第一天至305天的总产奶量,不足305天者计实际产奶天数的奶总量,超出 305天者不计超出部分。奶牛产奶量一般第一、二胎较低,第四、五胎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奶山羊也有类似的规律。

乳脂校正奶量(Fat Corrected Milk)产奶量仅是数量指标,还要考虑奶的营养成分。奶的乳脂百分含量是主要质量指标。一般用乳脂肪量对产奶量进行校正,通常是校正到4 %标准乳量,常用公式:

牛4%标准乳量=0.4×产奶量+15×乳脂肪量

山羊4%标准乳量=0.34产奶量+16.42乳脂量

3.3 产蛋性状

蛋鸡和蛋鸭产出的主要产品是蛋,所以在蛋鸡和蛋鸭育种上产蛋性状是一类极重要的目标性状。

产蛋数(Egg Number)即一定日龄时的产蛋个数。例如500日龄产蛋数,550日龄产蛋数和720日龄产蛋数等。

蛋重(Egg Size或Weight)即蛋大小,以重量计量。一般开产时蛋重小,以后逐渐增大。

总蛋重(Total Egg Mass)指一定日龄时的产蛋总重量,为简单,实践中常按下式间接估计:

总蛋重=蛋重×产蛋数

健雏数:一定年龄时所产种蛋孵出的健雏数。

3.4 毛皮性状

在毛皮动物如绵羊和山羊等,它们产出的主要产品是毛和皮,所以在育种上,毛皮性状是一类极重要的目标性状。

净毛量(Clean—Fleece Weight)即一次从一个体身上剪下的毛洗除油汗和杂质后的总重量。

分级毛产量(Gradding Wool Production)我国收购羊毛是按《羊毛分级标准》分级收购。这种分级标准是根据套毛品质来鉴定羊毛等级,不同等级的羊毛收购价不同。鉴定羊毛质量主要依据是羊毛长度和纤维直径等。

3.5 繁殖性状

各种家畜做种用时的主要产品都是幼畜。在单位时间以较少投入产出较多的健康优秀的后代,是一类重要目标性状。繁殖性状主要有产活仔数,育成仔数,产蛋数等许多指标。

3.6 役用性状

牛、马、驴、骡、骆驼等役用畜的主要产品性状之一是役力,如挽力、速度、持久力等性状。

3.7 生长发育性状

任何目标性状都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个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和表现。了解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学和生物学机制对制订育种方案有重要指导作用。不过我们认为,生长发育性状中既有目标性状也有非目标性状,育种实践中使用的许多信息性状是生长发育性状,所以我们把这部分内容放在下一章来介绍。

3.8 体型性状

同一物种或同一品种的家畜,体型好的常产出较多的产品,且生产寿命长。体型好者常表明其遗传素质和生长发育状况较好,所以其抗病力和生产力也较高,因此育种家都十分重视家畜体型。不过我们认为,体型性状一般应当是信息性状而不是目标性状,所以我们把这部分内容放在下一章来介绍。

(整理)遗传育种学考试总结

一 1.进化的基本要素 变异、遗传、选择 2.品种 具有在特定条件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良种 是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二 1.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2.有性繁殖 是指经过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 3.无性繁殖 是指没有发生受精作用的繁殖方式 三 1.无性融合生殖的概念,无性融合生殖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无性融合生殖:是未经授粉受精或有授粉但没有发生精卵融合过程而产生有生活力种胚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 2.有性繁殖植物根据授粉习性可以分为(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植物。 3.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自交的概念。 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作自花授粉。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叫作自花授粉植物又叫自交植物。 异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雌蕊通过接受其他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又叫作异交植物。 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 4.判断对错:黄瓜雌雄异花同株,同株上的雄花给雌花授粉,A.属于自花授粉 B.属于自交。选A 5.判断对错:营养系品种内个体株间授粉属于自交。错 6.自花授粉植株通常以自然异交率(5%)作为自花授粉的上限;常自花授粉植物自然异交率通常在5~50%之间 7.自花授粉植物的花朵是(完全花),花器官结构有(花冠隔离型)和(粉药包围型)两种类型。 8.自花授粉植物和常自花授粉植物经常会出现自交或近交衰退的现象。 错误。自花授粉植物和常自花授粉植物在遗传上纯合程度很高,一般不携有致死或半致死基因,因而不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现象。 9.自然异交率为52%属于哪种植物?属于自由授粉,自由授粉植物又称常异交植物。 四 1.植物可以按群体内遗传的同型和异型以及组成个体遗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把品种分为(同型纯合)、(同型杂合)、(异型纯合)、(异型杂合)四类。 2.种的选育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步骤:一是(自交系选育);二是(配合力测定)。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畜禽繁殖与改良

单项选择题 1.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称为() A.一般配合力 B. 特殊配合力 C. 总体配合力 D. 群体配合力 E. 都不对 2.四级杂交繁育体系,是在原三级繁育体系的基础上加建一级() A .纯种扩繁场 B.商品场 C.杂种母本繁殖场 D.原种选育场 E.都不对 3.级进杂交二代杂种含外血成分为() A.50% B.25% C. 75% D. 12.5% E. 87.5% 4.引入杂交回交二代含外血成分为() A.12.5% B. 25% C. 50% D. 12.5% E.87.5% 5.促黄体素简称() A.LH B.PG C. FSH D. HCG E.PMSG 6.PMSG是指() A促黄体素 B. 促卵泡素 C. 前列腺素 D.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E.(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7.催产素来源于() A垂体前叶 B.垂体后叶 C. 下丘脑 D.生殖器官 E.胎盘 8. 前列腺素来源于() A. 垂体前叶 B.垂体后叶 C.下丘脑 D.生殖器官 E.前列腺

9.发情鉴定较准确而常用的方法是() A.外部观察法 B.阴道检查法 C. 直肠检查法 D.激素测定法 E.实验室测定法 10.下列属于全年多次发情的是() A.牛、羊、兔 B. 马、驴、羊 C. 牛、猪、兔 D. 牛、羊、猪 E. 马、牛、羊 11.牛的初配年龄一般为() A.1.5~2岁 B.2.5~3岁 C. 1~1.5岁 D.3~3.5岁 E.8~10月龄 12.母猪产后第一次发情一般在产后() A.3~6天 B.6~12天 C. 40~45天 D.2~3个月 E.3~4个月 13.下列不属于诱发性排卵的动物是() A.牛 B. 猪 C.羊 D.马 E.兔 14.母马配种的适宜时期应在卵泡发育的() A.出现期 B.发育期 C.成熟期 D.排卵期 E. 都不是 15.绵羊的发情周期平均为() A. 17天 B.21天 C. 25天 D.30天 E.40天 16.常用试情法鉴定发情的动物是你() A.牛 B. 羊 C.猪 D.马 E.兔 17.下列属于季节多次发情的动物是()

园艺育种学复习总结

绪论 1.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需要,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的或无性的)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2.作物品种的特性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适应性、优良性; 3.良种: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4.良种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改进产品品质; (3)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 (4)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 (5)扩大园艺植物种植面积; (6)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一章:育种目标与对象 1.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1)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量。 (2)经济产量指其中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2.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1)产量 (2)品质 (3)成熟期 (4)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5)对病虫害的抗耐性 (6)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3.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 (1)育种目标: 对所要育成的品种的要求;如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和 除草剂、不同成熟期、适应机械化生产等。 (2)目标性状: 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指标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 1.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 自花授粉植物:由同一朵花花粉传播到同朵花的雌蕊

柱头上,或由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称自交植物。(异交率<5%)。 自花授粉植物有:豆科、菊科、茄科等大多数蔬菜花卉植物。 自花受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 (1)雌雄同在的完全花,花瓣没有色彩、缺少香味(2)花器保护严密,外来花粉不易进入 (3)花瓣多无鲜艳色彩和特殊芳香,多在清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虫传粉 (4)雌雄蕊长度相仿或雄蕊较长、雌蕊较短,花药开裂部位仅靠柱头,有利于自花受粉 (5)花粉不多,不利于风媒传粉 (6)雌雄蕊同期成熟,甚至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 两种形式:①花冠隔离型,如小麦、燕麦,豌豆、豇豆等; ②粉药分离型,如番茄、莴苣等 2、异花授粉植物 异花授粉植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叫异交植物。(天然异交

《畜禽繁殖与改良》强化练习七(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二节公畜生殖生理、第三节采精)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第二轮复习强化练习题第二节公畜生殖生理、第三节采精 《畜禽繁殖与改良》强化练习七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人工授精 2.本交 3.台畜 4.假阴道 5.性行为 6.手握法采精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人工授精最大的优越性是提高优良公畜的利用率。() 2.精子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3.在弱酸性环境中,精子的活力受到抑制,缩短了存活时间。() 4.一般保存精液要给予低温和偏高的PH环境。() 5.在低渗溶液中精子由于水分渗入而发生膨胀。() 6.适当的压力是引起公畜射精的重要条件,假阴道可以通过注水和吹气调节压力。() 7.采精用台畜有活台畜和假台畜之分。() 8.成年公猪可安排每两天采精一次,青年公猪每三天采精一次。() 9.公羊可安排每天采精,而且每天采精二到三次对精液没有影响。() 10.精子对光照反射十分敏锐,处理精液应在室内进行并避免阳光照射。() 三.单选题 1.它来自于附睾的分泌物,其功能是供给精子能量,但只有在母畜生殖道内才能被利用,这种物质是() A.糖类 B.柠檬酸 C.甘油磷酸胆碱 D.抗坏血酸 2.精子在无氧条件下,主要通过分解什么来获得能量。() A.葡萄糖 B.果糖 C.乳糖 D.麦芽糖 3. 最适合精子生存的PH为多少()。 A.5 B.6 C.7 D.8 4.精子在什么温度范围内,其代谢、活力很低,是维持生命的最好温区() A.0-5O C B.5-10 O C C.10-15O C D.20 O C以上 5.多少度是检查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范围。() A.25-30 O C B.35-40 O C C.37-38O C D.38-40 O C

最新电大《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1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a38451242.html,)*电大考试* 2036【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上篇遗传学 绪论 名词解释: 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的相同,称为遗传。 变异: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的不相同,称为变异。 生物进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物体不适应的被淘汰,适应的生存并繁殖下去,称为生物进化。 基因型:把从亲代获得的某一性状的遗传基础的总和称为基因型。 表现型:把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或全部性状的总和称为表现型。 填空题: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遗传和变异) 世界公认的遗传学的奠基人是。他做过8年的实验。(孟德尔豌豆杂交) 美国的在对果蝇的遗传研究中,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发现了规律。(摩尔根连锁遗传) 1953年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模式理论。(瓦特森克里克DNA分子结构)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名词解释: 细胞膜:也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一层柔软并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薄膜。 细胞质:是指质膜内环绕着细胞核外围的原生质,呈胶体溶液,内有许多蛋白质分子、脂肪、溶解在内的氨基酸分子和电解质,在细胞质中还包含着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核一般为圆球形,由核膜、核质、核仁、染色质等部分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对指导细胞发育和控制性状遗传起着主导作用。 染色质:核质中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染色体: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在细胞核中有特定形态特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态结构表现出一系列规律性变化的重要的遗传物质。 着丝粒:又称主缢痕。细胞分裂时,纺锤丝附着的区域。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植物细胞中一种最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真核细胞繁殖的基本方式。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分生在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经过两次有丝分裂,由一个细胞形成四个子细胞,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而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联会:减数分裂中,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称为联会。 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精核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的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直感现象:在三倍体的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无性世代: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这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 有性世代: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称为配子体世代。 世代交替:是指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交替。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这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以后,就完成了有性世代,又进入无性世代。 填空题: 生物界除了和这类最简单的生物具有前细胞形态外,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噬菌体) 细胞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壁上有许多称为的微孔,它们是相邻细胞的联系通道。(胞间连丝)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染色质) 和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染色质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两个臂之间是。(着丝点) 有随体的染色体,随体前端缢缩部分,染色较浅,称为。 (次缢痕) 来自父母本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 染色体)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个别性叫做。(染色体组型或核 型) 细胞分裂有和两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细胞两次分裂之间的一段时期称为。(分裂间期) 减数分裂是在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 分裂。(性母细胞成熟配子)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前期I)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复制和分裂一次,而连续分 裂两次。(染色体细胞) 联会时,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成员之间可能发生。(遗 传物质的交换) 精子的形成是由精巢中的,经过几次有丝分裂后长大成 为,然后经过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染色体数 目减半的,再经过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产生个精细 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4) 所谓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将 来发育成;另一个精核与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核,将 来发育成。(卵合子胚两个极核胚乳) 单项选择题: 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D A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B核质中容易被碱性 染料着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 流通道靠胞间连丝 从功能上看,线粒体是细胞的()。B A光合作用中心B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心 C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D分泌贮藏各种物质的场所 线粒体不具备()。D A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能力B遗传的功能 C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D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 释放氧气的功能 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D A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B核质中容易被碱性 染料着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 流通道是胞间连丝 关于细胞膜,错误的叙述是()。B A细胞膜也称原生质膜B细胞膜是渗透性膜,膜内外物质 可以自由出入 C细胞膜可以调节和维持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D细胞 膜柔软并富有弹性 在细胞分裂的间期()。A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B细胞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细线 C染色体的螺旋结构逐渐消失 D细胞内出现清晰可见的纺锤体 有丝分裂的过程先是()。A A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B细胞质分裂,后是细胞 核分裂 C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分裂 D细胞质分裂,接着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 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是()。B A进行核物质的复制B每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2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面上D此时染 色体缩得最短最粗 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是在()。B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 所谓四分体是指()。D A因为二价体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 体 B二价体分开,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C二价体被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 D减数分裂末期形成四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的过程先是()。A A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B细胞质分裂,后是细胞 核分裂 C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分裂 D细胞质分裂,接着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 在细胞分裂的前期()。D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B核内物质进行复制,核的呼吸作用很低 C核仁和核膜消失D每个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 螺线体是染色质的()。B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细胞核中看不到染色体的结构,看到的只是染色质,这 细胞处在()。D A分裂前期B中期C后期D间期 染色体的螺旋结构在到达两极后逐渐消失,核膜、核仁 出现,这是在细胞分裂的()。D A前期B中期C间期D末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出现交换是在()。C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向两极,n对染色体,组合方 式有()。A A2nBn2C3nDn3 经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的是()。B A孢原细胞B小孢子母细胞C大孢子母细胞D极核 减数分裂间期的S期()。C A合成全部染色体DNAB合成50%的染色体DNA C时间比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长D时间比有丝分裂间期的 S期短 减数分裂前期I的偶线期()。A A各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B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出现交换 C二价体缩短加粗D可以见到端化现象 减数分裂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是()。C A粗线期B细线期C终变期到中期ID末期I 玉米的小孢子母细胞为()。A A2nB.nC.3nD4n 玉米的雌配子体是()。D A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B孢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 反足细胞和助细胞的统称 C由花粉在柱头上发芽形成的D有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 花粉粒是由()。A A小孢子发育而来的B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 C精核发育而来的D管核发育而来的 成熟的花粉粒含有()。B A8个单倍体核B3个单倍体核 C3个反足细胞D2个助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 玉米的雌配子体是()。D A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B孢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 反足细胞和助细胞的统称 C由花粉在柱头上发芽形成的D有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 简答题: 简述植物根尖涂抹压片观察染色体数目、形态的实验步 骤。 答:(1)培养幼根,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可用0.2%秋 水仙碱水溶液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等);(2)固定(可 以使用卡诺固定液,即3份无水酒精,加1份冰醋酸); (3)水解(1N盐酸);(4)染色(醋酸洋红)、涂抹 压片;(5)观察。 简要说明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答:生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具半数的染色 体(n),当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又恢复为全数染 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其次,同源染色体分向两极是随机的,n对染色体,就有 2n种自由组合方式。使子细胞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可能出 现多种多样的组合。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 体之间的片段还可能发生交换,增加了差异的复杂性, 为生物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 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简要介绍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答: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是核小 体,是四种组蛋白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小体之间 由连接丝连接,核小体长链螺旋盘绕成螺旋体,为中空 管状的螺线体;螺线体进一步螺旋化和卷曲形成圆筒状 结构,称为超螺线体;超螺线体再次折叠和螺旋化,形 成染色体。 第二章分离规律 名词解释: 相对性状:是指不同品种间表现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 杂交:不同品种间交配,称为杂交。 自交:一般指自花授粉。 正交与反交:一般杂交时,如果将A×B称为正交,则将 B×A称为反交。 性状分离:通过F1自交,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 状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 离。 显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在F1代表现出 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在F1代不表现 出来,而到F2代才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决定表现型的遗 传基础。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的一切性状,包括形态特 征和生理特征等。 纯合体:由相同的显性基因或相同的隐性基因组成的基 因型叫做纯合体。 杂合体: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相对的隐性基因组成的 基因型叫做杂合体。 测交:杂种一代与隐性纯合体亲本交配,称为测交。 基因座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 称为等位基因。 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显性现状,其 显性性状表现程度与亲本一致,称为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是指F1代不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而表现 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是指双亲的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表现出来。 回交: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县家畜繁育改良工作总结

县家畜繁育改良工作总结 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仔细贯彻《种畜禽治理条例》,强化繁育体系自身建设,提高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的科技含量,大力开展三元杂交,搞好选种选配工作,增强了服务功能,肉牛冻配16428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23.6%,较好地完成了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一、仔细贯彻《种畜禽治理条例》,坚定打击无证经营的配种站点 无证经营的配种站点,干扰了我县家畜繁育改良的秩序,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繁育技术职员作的积极性。近几年无证经营的配种站点数量逐年增加,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们加大了对无证经营的配种站点的打击力度,发觉一起查处一起,上半年一共处理了5起无证经营的配种站点,并且我们还查处了十几起私自取精的事件,对当事人分别进行批判教育、警告等处分,对部分劣质冻精进行了销毁,使我县家畜繁育改良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进展。 二、大力开展三元杂交,提高肉牛改良的效果 1、我们在开展级进杂交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三元杂交,三元杂交的比例占肉牛冻配的50%以上,注重引导繁育技术人员多选用几个肉牛品种,特别要选用肉质好、生殖力高的或肉乳兼用的品种来提高我县牛群的质量。今年我县引进的肉牛冻精别仅数量充脚,而且品种多样,技术员能够自由挑选品种和种牛号。做好选种选配工作,建立了母牛配种档案,仔细填写配种卡片,每头可繁母牛筛选最佳与配公牛冻配,提高冻配效果,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教育和引导群众加强繁改牛的饲养治理,使杂交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2、结合县科技局无公害肉牛繁育项目,4月24日我们在县党校举办了技术员培训班,培训班上繁育技术员别但学习了肉牛冻配技术,掌握了肉牛杂交组合方式,并且还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职业道德观念和服务意识,靠技术、靠信誉去占据市场,提高冻配头数。6月份无公害肉牛项目下发了补助资金和液氮罐器材,对肉牛冻配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加强繁育技术员的治理,站点标准化建设常抓别懈 繁育技术队伍的建设关系到繁育改良工作能否顺利进展的关键,我们别但加大了对新站点技术员的审批制度,并且还对个体繁育技术员重新进行审批,登记造册,实行档案化治理,为实行微机化治理制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畜繁育改良工作也由过去的到站配种逐步演变为到户上门服务。有些繁育技术员标准化工作意识有所松懈,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可繁母牛繁殖疾病发生率有所提高。针对这种事情我们一方面加强母牛繁殖疫病的治疗工作,采取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下去巡回检查催促,采取批判教育、罚款、暂停等措施来提高站点标准化建设的标准。教育引导技术员遵守操作规程,幸免输精器材的二次污染咨询题,尽量减少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全县繁育站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四、抓好自身建设,为畜牧业进展服务 我们发挥我们站一贯的传统,加强团结,分工协作,有工作争着干,有困难大伙儿担,加强组织纪律性,全站人员严格遵守局里的各项制度,积极参加局里开展的各项活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并且,热情周到为广阔繁育技术员服务,别论早晚或歇息日,技术员有求必应,帮助他们解决工作或日子中的难题,团结广阔繁育技术员努力工作,为我县肉牛冻配工作多做贡献。 给领导当参谋,为畜牧业进展献计献策。当得知省家畜繁育站在哈市周边县市挑选新地的消息后,我们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局领导,局、县领导特别重视此事,积极争取项目,使新址选在我县宾西镇成为可能。假如省家畜繁育改良指导站降户我县,无疑会对我县畜牧业和县域经济进展起到推动作用。 上半年我县家畜繁育改良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表如今:一是肉牛冻配头

动物科学专业《家畜繁殖学》课程试卷A答案

动物繁殖学A答案 一名词解释(15) 1.FSH:促卵泡素,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和生精上皮的发育。 2.顶体反应: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于卵子相遇,顶体帽膨大,质膜与顶体外膜融合,形成许多泡状结构,然后泡状结构与精子头部分离,造成顶体膜局部破裂,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溶解卵丘、放射冠和透明带。 3.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由妊娠马属动物胎盘的尿囊绒毛膜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激素,具有FSH和LH的双重作用,可促进副黄体产生。 4.精子活力: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在整个视野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为0.7~0.8。 5.繁殖力: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是评定种用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标。 二填空(20) 1.发情周期按照四期分法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按照二期分法可分为(卵泡期)(黄体期)。 2.发育完全的胎膜包括(卵黄膜)(绒毛膜)(尿膜)(羊膜)。 3.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 4.精子的发生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的分裂增殖)(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精细胞)(精细胞的变形)。 5.卵泡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 三简答 1.睾丸的组织学结构 答:睾丸(testis)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的器官。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睾丸后缘称附睾缘,有附睾体附着;前缘为游离缘。上端有血管和神经出入,为睾丸头,有附睾头附着;下端为附睾尾,连于附睾体。睾丸表面光滑,大部分覆以浆膜,即固有鞘膜(tunica vaginalis propria),其深层为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白膜(tunica albuginea)。(马无睾丸网、禽类无睾丸小叶) 白膜从睾丸头端呈索状深入睾丸内,沿睾丸长轴向尾端延伸,形成睾丸纵隔(mediastinumtestis)。从睾丸纵隔分出许多睾丸小隔(septula testis),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睾丸小叶(lobuli testis)。每一小叶内含有2~3条盘曲的曲精细管。精子由曲精细管产生。曲精细管之间有间质细胞,能分泌雄性激素。 曲精细管相互汇合成直精细小管,并进入睾丸纵隔内,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rete testis)。由睾丸网发出睾丸输出小管(ductuli efferentes testis)。 白膜下的小动脉发出小支,深入实质沿睾丸小隔到纵隔,再返折入小叶。血管的这种分布特点可缓解动脉搏动时对曲精细管生成精子的影响。2.试述卵子的结构和发生过程 答:卵子呈球形,由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及卵黄等结构组成。 雌性动物在胚胎期,卵泡内的卵原细胞增殖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初情期后,初级卵母细胞发生第一次成熟分裂、生长发育为次级卵母细胞,在精子的刺激下,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并迅速与精子结合,形成合子。因此卵子发生过程包括胚胎期的卵原细胞增殖和生后期的卵母细胞生长和成熟等三个阶段。 1.卵原细胞的增殖动物在胚胎期性别分化后,雌性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便分化为卵原细胞,卵原细胞为二倍体细胞,含有典型的细胞成分。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成许多卵原细胞。 2.卵母细胞的生长卵原细胞经过最后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发育为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进一步发育,被卵泡细胞所包被而形成原始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开始生长发生于初情期前。在生长的同时,一些卵母细胞便发生退化。大多数动物在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初级卵母细胞发育到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双线期开始后不久,卵母细胞第一次成熟分裂被中断,进入静止期。静止期维持时间很长,一般到排卵前才结束。 3.卵母细胞的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开始于初情期,是由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发育为卵子的时期。随着卵泡发育成熟至排卵前,卵泡内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第一次成熟分裂,由核网期进入终变期,进一步发育进入中期和后期,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第一次成熟分裂后,初级卵母细胞变成了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仅为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即单倍体。第二次成熟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第二次成熟分裂维持时间很短,是在排卵后被精子刺激完成的。4 卵母细胞的成熟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或激活的情况下进行第哦次减数分裂,形成卵子和极体。 3.简述受精的过程 答: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精子穿越放射冠放射冠是包围在卵子透明带外面的卵丘细胞群,他们以胶样基质相粘连,基质主要由透明质酸多聚体组成。经顶体反应的精子所释放的透明质酸酶,可使基质溶解,使精子得以穿越放射冠接触透明带。 (2)精子穿越透明带穿越放射冠的精子即与透明带接触并附着其上,随后与透明带上的精子受体相结合。经过顶体反应的精子,通过释放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通道而穿越透明带并和卵黄膜接触。 (3)精子进入卵黄膜穿越透明带的精子才与卵子的质膜接触。卵黄膜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当精子与卵黄膜接触时,被微绒毛抱合,通过微绒毛的收缩将精子拉入卵内。 (4)原核形成精子进入卵细胞后,核开始破裂。精子发生膨胀、解除凝聚状态,形成球状的核,核内出现多个核仁。同时,形成核膜,核仁增大,并相互融和,最后形成一个比原精原细胞核大的雄原核。精子进入卵子细胞质后,卵子第二次减数分裂完成,排出第二极体。核染色体分散并向中央移动。在移行的过程 中,逐渐形成核膜,原核由最初的不规则最后变为球形,并出现核仁。 (5)配子配合两原核形成后,卵子中的微管、微丝也被激活,重新排列,使雌、雄原核相向往中心移动,彼

育种学总结

鱼类育种学 第一章绪论 1.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物种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元。 2.育种: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以培养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3.品种: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可用于生产或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4.原种:指取自定名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具备性状:①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典型表现②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核型及生化遗传性状③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经济性状④符合有关水生动、植物种的国家标准 5.种群: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 6.品系: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 7.良种:指生长快、品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具备性状:①优良经济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 ②其它表型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 8.品种必须具备的条件: ⑴相似的形态特征⑵较高的经济性状⑶稳定的遗传性能⑷一定的数量 9.品种的分类:自然品种人工品种过渡品种 (1)自然品种:又叫原始品种。它通过长期自然选择和若干无意识的人工选择而形成。这种品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所以也可叫地方品种。 (2)人工品种:又叫育成品种。它主要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高产的特点或具有某些特殊的品质(如观赏,抗寒,抗病)。 (3)过渡品种:过渡品种是介于原始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中间类型,它是由原始品种经过某种程度的人工改良而产生的。 10.育种的总目标:高产、稳产、优质和低消耗 具体目标:(1)食物转化率(2)生长率(3)抗性(4)繁殖力(5)肉质 (6)成熟年龄(7)回捕率(8)起捕率(9)适应性(10)观赏性 第二章选择育种 1.选择虽然是选育种的有效方法,可选择本身不能产生新基因。 2.选择育种:又称系统育种,它是对一个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实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选择淘汰,而分离出几个有差异的系统。 3.选择育种的根据是品种纯度的相对性和利用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中遗传变异。 4.可遗传的变异包括两个方面: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天然杂交或人工杂交中。杂交后,父母本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受精卵中重新组合。突变是指突然出现的,偶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一般指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定位点上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叫点突变,它是外界理化因素或生物体内某些诱发因素的作用。 5.选择的作用:(1)控制变异的发展方向(2)促进变异积累加强(3)创造新的品质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七(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二节公畜生殖生理、第三节采精)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七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人工授精 2.本交 3.台畜 4.假阴道 5.性行为 6.手握法采精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人工授精最大的优越性是提高优良公畜的利用率。() 2.精子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3.在弱酸性环境中,精子的活力受到抑制,缩短了存活时间。() 4.一般保存精液要给予低温和偏高的PH环境。() 5.在低渗溶液中精子由于水分渗入而发生膨胀。() 6.适当的压力是引起公畜射精的重要条件,假阴道可以通过注水和吹气调节压力。() 7.采精用台畜有活台畜和假台畜之分。() 8.成年公猪可安排每两天采精一次,青年公猪每三天采精一次。() 9.公羊可安排每天采精,而且每天采精二到三次对精液没有影响。() 10.精子对光照反射十分敏锐,处理精液应在室内进行并避免阳光照射。() 三.单选题 1.它来自于附睾的分泌物,其功能是供给精子能量,但只有在母畜生殖道内才能被利用,这种物质是() A.糖类 B.柠檬酸 C.甘油磷酸胆碱 D.抗坏血酸 2.精子在无氧条件下,主要通过分解什么来获得能量。() A.葡萄糖 B.果糖 C.乳糖 D.麦芽糖 3. 最适合精子生存的PH为多少()。 A.5 B.6 C.7 D.8 4.精子在什么温度范围内,其代谢、活力很低,是维持生命的最好温区() A.0-5O C B.5-10 O C C.10-15O C D.20 O C以上 5.多少度是检查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范围。() A.25-30 O C B.35-40 O C C.37-38O C D.38-40 O C

第5章 家畜繁殖技术随堂练习和综合测试答案

第5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一节母畜发情鉴定技术 【随堂练习】 1.试述母猪外部观察法鉴定发情的方法。 答:发情初期母猪表现不安,时常鸣叫,外阴稍充血肿胀,食欲减退,约经过半天后外阴充血明显,微湿润,喜欢爬跨其他母猪,也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以后母猪的交配欲达到高潮,这时阴门黏膜充血更为明显,呈潮红湿润,慕雄性十分强烈,如有其他猪爬跨,则出现静立反应,这时即进入发情的盛期。此后母猪交配欲渐渐降低,外阴粘膜充血肿胀消失,阴门变得微皱,分泌物减少,喜欢静伏。表现迟滞,发情终止。 2.如何掌握母畜的最佳配种时机? 答:猪:一般在母猪发情后20~30h内输精2次或发情盛期过后仍出现“压背反应”时输精。 牛:发情后8~10h进行第一次输精,隔8~12h进行第二次输精。在生产中如果早上发情,当日下午或傍晚第一次输精,次日早第二次输精;下午或傍晚发情,次日早进行输精,次日下午或傍晚再输精一次。初配母牛通常在发情后20小时左右开始输精,在第二次输精前最好检查一下卵泡,如母牛已排卵,一般不必再输精。 羊:母羊的输精时间应根据试情制度确定,每天一次试情,在发情的当天及半天后各输精一次;每天2次试情的发现母羊发情后隔半日进行第一次输精,再隔半日进行第二次输精。 第二节公畜生殖生理 【随堂练习】 1.精液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答:精液主要由精清和精子两部分组成。精清是附睾和副性腺的分泌物。精子在精液中占的比例很小。 2.精清对于精液有什么作用? 答:(1)精清有稀释精子的作用;(2)精清具有缓冲作用;(3)精清有凝固液化的作用,能形成阴道栓塞,防止精液倒流;(4)精清有剌激母畜阴道、子宫肌收缩的作用,便于精子快速到达受精部位。 3.影响精子存活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酸碱度、光照和辐射、渗透压、药品。

育种学 实习报告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育种学实习报告 姓名:陈鑫儿 学号:201130010304 班级:2011级农贸2班 指导教师:张林老师 __ 日期:2014年6月

草莓组培实习报告 1 实习目的 通过对草莓茎尖分生组织的培养,使之在不同的培养基诱导下分别分化出根和芽,了解并掌握草莓的无土栽培快繁技术。 2 实习时间 2014年6月 3 实习地点 农学院院楼 4 实验背景 草莓属蔷薇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时间上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浆果类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除可以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果酱、果酒和饮料等制品,且具有非常高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在目前的育苗繁殖中,传统的匍匐茎无性繁殖方法因其病毒感染严重、品种退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产量低,已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采用组织培养不但可以实现快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还对一些繁殖系较低、杂合的材料有性繁殖易分离,或从杂合的遗传群体中筛选能保持其优良遗传性的植株,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目前草莓进行组培苗的脱毒生产,既可防止病害传播,又符合国际上植物检疫标准要求,扩大产品的流通,同时还保证了幼苗繁殖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缓和了淡旺季产品供需矛盾。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并随着生长、分化规律性探索逐步深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利用分生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草莓无病毒苗的技术已普遍受到重视。世界上一些草莓主产国,如意大利,通过草莓组织培养苗工厂化生产的途径,快速繁育优良种苗,同时进行品种复壮工作,为草莓生产提供了大量新品种和无毒化种苗,加快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和老品种的复壮,我国利用草莓茎尖培养无病毒种苗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成功,并已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4 实习内容

家畜繁殖学实习报告(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家畜繁殖学实习报告 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动物科学 年级:2010级 学生学号:2010310725 学生姓名:陈江明 指导教师:哈福 实习地点:云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日期:2012年7月15日

实习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陈江明 2010310725) 一、实习目的 掌握种畜精液品质检查方法,熟悉检查程序,学会药品的配制方法,为以后从事畜牧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药品和仪器 药品:氯化钠、苯胺黑、伊红、氯胺T、美蓝(甲基蓝)、乙醚、无水乙醇、95%乙醇、复红、苯酚(石炭酸)、氢氧化钾、苏木精硫酸铝钾、冰醋酸、二水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40%福尔马林液、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甲醛、碳酸镁、Giemsa原料、甘油、甲醇、香柏油、蒸馏水。 仪器:小试管、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500ml容量瓶、1000ml容量瓶、试管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水浴恒温箱、温度计、量筒、胶头滴管、大烧杯、小烧杯、染色用玻璃板、医用胶带、镊子、酒精灯、毛细玻璃管、pH试纸、移液枪(1ml、10ul)、电子天平、称量纸、药品勺、滤纸、漏斗、标签纸、玻璃棒、移液管、血细胞计数器、纱布、药棉、研钵。 三、试剂配制 3%氯化钠溶液:称取30g氯化钠,在烧杯中溶解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1%氯化钠溶液:称取10g氯化钠,在烧杯中溶解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0.9%氯化钠溶液:称取9g氯化钠,在烧杯中容解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5%伊红溶液:取2.5g的伊红(曙红),用蒸馏水配制成50ml的伊红溶液。 1%苯胺黑溶液:取0.5苯胺黑(阿尼林黑、精元),用蒸馏水配制50ml的苯胺黑溶液。 0.1mg/ml美兰溶液:取美兰100mg,溶解于100ml的1%的NaCl溶液中,置于容量瓶 中3d,再用1%氯化钠溶液稀释10倍备用。 复红原液:称取10g复红(品红)溶于100ml 95%的酒精中。 5%石炭酸溶液:称取5g苯酚溶于100ml 蒸馏水。 饱和伊红酒精溶液:量取60ml 95%酒精于烧杯中,加入伊红不断搅拌,直至伊红不再溶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汇总资料整理

动物育种学 (四川农大版) 一、名词解释 1、家畜:广义指家养的驯化动物,狭义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 2、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能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的家养动物群体 3、驯化: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使动物的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其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对人类有很大依赖的家养动物 4、重复力:指的是家畜个体某一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 5、系水力:指肌肉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 6、遗传缺陷: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导致的畜禽遗传性疾病 7、生产性能测定: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工作称生产性能测定 8、配妊时间:母牛产后第一次输精直至妊娠的最后一次输精所间隔的天数 9、选择差: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 10、近交系数: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为同缘相同基因的概率

11、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 12、配套系杂交:建立一些配套的品系作为杂交中的父本或母本 13、顶交: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14、遗传相关:两个性状基因型值(育种值)之间的相关叫遗传相关 15、品系:源于共同祖先经过近交获得在某些性状上具有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后代 16、遗传漂变:由某一代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所发生的机误,这种机误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17、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18、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19、迁移:不同群体间由于个体转移引起的基因流动过程 20、选配:人为确定个体间交配的策略 21、近交衰退:隐性有害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增加 22、一般配合力:群体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 23、不返情率:指一头公牛的所有与配母牛在第一次输精后的一段时间间隔内不返情的比例 24、近交系:通过连续近交形成的品系 25、杂交改良:利用优良的外来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以改进地方品种的缺点或提高本地品种的生产性能 26、保种:保护人们需要的畜禽品种资源,使之免遭混杂或灭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