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研究

高速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研究
高速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研究

高速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研究

1引言

高速列车的发展就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舒适性不断改进、可靠性不断加强、速度不断提高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近半个世纪以来,运营速度2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取得成功,快捷、舒适、安全、可靠的高速列车不仅加速了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丰富了铁路产业的内涵。

1997~2004年,我国铁路进行了5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但列车速度仍没有达到200km/h以上的速度。2007年第6次的铁路大提速,使得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200km/h的区间达到6000km,840km线路达到250km/h速度要求。第6次提速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着中国铁路迈入了高速化运行的时代。

2007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由唐车公司、四方公司、长客公司生产的多个系列时速250km高速列车下线。截至2009年上半年,投入运行的时速250km的高速列车达到300余列,成功运行于京津、石太、合武3条客运专线和京哈、京沪、京广等多条既有线。我国高速列车型号有CRH1型、CRH2型、CRH3型和CRH5型,为了满足京沪高铁的需要,又再此基础上开发了满足350km/h的改进型高速列车,这些系列统称为和谐号动车组。

高速列车的设计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此项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高速列车的设计首先要提出顶层的设计目标,针对列车的速度要求、舒适性要求、节能环保要求和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建立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生产满足要求的高速列车,还必须对高速列车的关键组成部件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与技术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牵引电传动系统是全列车的动力保证,作为现代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对其进行技术优化与系统集成能保证该系统与整车的设计顶层目标一致。

2高速列车设计顶层目标分析

高速列车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综合技术体。高速列车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高速转向架、轻量化车体、牵引传动与制动、网络通信、辅助供电以及车载监控。研究设计高速列车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管理规程、相关规范与标准等,从全局高度反映系统总体技术特点与技术水平关键指标集合。

2.1 顶层目标设定需求

高速列车优化设计顶层目标的确立,直接支持高速列车系统的顶层设计,使得系统内各项技术运用都紧密围绕顶层目标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配置系统内部技术资源,将那些虽短期内能取得局部效果,但不符合系统顶层目标技术方案的优化都舍去。这可以按照既定原则来接近顶层目标,寻求所预期的整体效应。

高速列车顶层目标设定需求,以下几个方面是主要原因:

(1) 顶层目标设定为高速列车设计制造指明方向

顶层目标设定使得高速列车设计优化目的更为直观,为高速列车设计制造指明明确方向。有了目标定位,系统集成与设计优化就要围绕各种既定指标进行,可以使决策者和施工者保持目标的一致;

(2)顶层目标可为高速列车设计提供指导,更好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顶层目标比其他目标更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在技术优化和系统集成过程中,系统整体以及子系统的设计、施工都需要围绕顶层目标进行。确定了顶层目标,系统集成和优化的过程才能更加有效有序的进行,才能更有针对性的选取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

(3)顶层目标设置是对高速列车技术优化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

参照顶层目标对高速列车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的实施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并为以后其他高速列车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图1所示为高速列车顶层目标确定与优化设计的总体思路。

图1高速列车顶层目标确定与优化设计总体思路

2.2 高速列车设计顶层目标选取原则

高速列车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构成部件众多,子系统既是独立体系,又有着相互的关联。在顶层目标的选取过程中,应当从系统主体出发,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确保所选取的顶层目标有着重要性和代表性,以及各项目标值设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高速列车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进行分析时,选取目标应坚持下面两点:第一,综合考虑多种背景因素,如成本、效率、社会效应、发展趋势与现有条件;第二,从全面性、关键性、科学性、系统性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影响高速列车设计整体性能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关键指标。

本文选取5个高速列车设计的顶层目标,即速度、舒适性、能耗、安全以及可靠性能。

(1)速度是高速列车设计的关键参数

高速列车的速度是最直接反映其与其他交通工具不同的特点。旅行时间与最高运行速度是高速列车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和最直接体现,直接影响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竞争能力。

(2)舒适性是旅客体验交通工具旅行时的直观感受

列车的车载设施,人员服务水平,乘坐舒适性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越来越严。舒

适性是高速列车设计中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3)能耗要求是考量何种交通方式最有效的基本指标

节能与环保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要求。高速列车的运行,会消耗大量能源,并对周边环境带来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多方面的污染,影响沿线居民或生物环境的生存方式,因此节能与环保是高速列车设计的重要理念。

(4)安全是高速列车正常运营的前提和保障

选择出行方式时,人们会非常关注旅行方式的安全性。安全与防灾贯穿高速列车甚至高速铁路系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

(5)可靠性体现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

要保证列车的正常高效,也要保证列车服役年限内维修、运行、服务的综合成本,这体现列车从产生到淘汰的综合利用水平。

2.3 高速列车设计顶层目标分析研究

针对顶层目标来确定目标值,才能刚性约束高速列车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目标值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整个系统的成败。目标值过高可能造成技术实现困难,系统运行不稳定;过低的目标值造成列车能力有限,技术水平较低,不能长期运行发展。必须对顶层目标加以分析,来科学合理的确定目标值。

(1)速度目标值

高速列车设计有几个关键速度——持续运营速度、最高运行速度和最高试验速度。京津线最高运行速度350km/h,最高试验速度394.3km/h,持续运营速度270km/h。石太、合武客专最高运行速度250km/h,持续运营速度200km/h。即将于2012年开行的京沪高速最高运行速度

380km/h,最高试验速度400km/h,持续运营速度350km/h。速度目标值直接决定旅行时间,这是旅客选择高速铁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2)舒适性目标值

高速列车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工具,需要提供旅客舒适的旅行感受。舒适性包含多个方面的指标,既有列车硬件设施的,也有运行外部条件的,还有服务人性化方面的。舒适性指标值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车内空气环境——客室温度夏季24~28℃,冬季18~22℃,客室湿度夏季40%~50%,冬季60%~70%。车内空气含尘量小于0.5mg/m3,微风速小于0.25m/s。车内气压变化——客室内气压变化小于1kPa,压力变化率小于200Pa/s。车体振动——列车垂向振动加速度不大于2.5m/s2,横向加速度不大于2.5m/s2,纵向冲动减速度不大于1.4m/s2,平均减速度不大于1 m/s2,减减速度不大于0.6 m/s2。车内噪声——一般客室不大于70dB,通过台不大于80dB。光源照明——光源充足,柔和,色彩协调,满足旅客阅读需求。娱乐系统及客服系统——通信质量良好,个性化服务,换乘便捷等。

(3)能耗目标值

节能和环保是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高速列车的设计需要考虑能量消耗值与对外界产生的干扰值。京沪高速列车开行时,人均消耗的能量要求小于80kW·h,牵引总效率不低于85%。高速列车通过电力牵引,还要考虑电磁兼容的问题,需满足GB/T17626和EN50121标准,另外废弃污染方面也要做到回收集中处理。

(4)安全目标值

高速列车的安全目标值是优化设计的重点,是保障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基础。影响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主要指标有:临界失稳速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动态横向力以及紧急制动距离等。在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情况下,还要考虑高速列车防火、防烟、防毒、防震功能。京沪高速列车临界失稳速度大于550km/h,脱轨系数小于0.8,轮重减载率小于0.8;紧急制动在350km/h 时不大于6500m。侧风风速20m/s以下时,高速列车可正常运行。雨水、雪面不超过轨面100mm,列车可正常运行。列车可耐受雷击170kV冲击电压。

(5)可靠服役目标值

高速列车服役期间,因某些参数改变会引起可靠性变化或动力学性能恶化。确定可靠服役目标值,可为设计公差设置和维修许用范围设置提供依据。高速列车服役期间可靠性能受开行方案和开行原则的影响,要保证高速列车运营既能体现铁路管理与运营水平的先进性,又要满足不同运量客运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这就需要在运行当中依靠不同的运量需求,设计不同的开行方案。

3 高速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集成研究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直观反映铁路现代化的载体。高速列车设计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技术管理规程、基础理论指导、相关规范标准予以支撑。高速列车系统一般包含9大关键技术和10项主要配套装置。9大关键技术包括:整车系统集成、轻量化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牵引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列车网络通信。10项配套技术包括:受电弓、车内电气、空调系统、车钩缓冲、车门、车窗、座椅、风挡、车内饰、集便器。

国内外车辆生产厂家都是通过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系统集成,来实现整车设计方案规划和确定生产目标。目前国内能够实现高速列车整车生产的厂家有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是列车运行的动力保证,由受电弓接受电网电能经过断路器到主变压器,经主变流系统到牵引电机实现电网能量到轮对机械能量的转换。牵引电传动系统涵盖了几个子系统多项关键技术的内容,包括受流技术、变流技术、牵引控制技术、电机传动技术和监控检测技术。

3.1 高速受流技术

高速列车运行所需电能都是通过受电弓与电网接触取得,高速条件下弓网受流稳定性也就成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关键因素。高速受流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受电弓设计和弓网关系研究,主要目的是保证受电弓有良好受流。评价弓网受流性能的要求包括:弓网动态接触力、离线、硬点、接触线动态抬升量等。高速受流当中,最大接触力小于200N,最小接触力大于40N,平均接触力90-140N,标准差小于28N;离线频度不大于1次/160m,离线率不大于5%,单次最大离线时间不大于100ms;硬点垂向加速度不大于490m/s2,纵向加速度不大于98m/s2;接触线最大垂向振幅差小于150mm。

高速受电弓设计是弓网关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弓网接触可靠、磨耗小,从而具有良好的受流质量。受电弓活动部分归算质量要小,要有良好的静压力特性,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3.2 大功率变流技术

大功率变流是保证电能按要求变换的关键技术,实现从固定高压网到移动低压电气的能量转移。大功率变流涉及半导体开关器件、无源滤波器件、变压器、无感母排、散热设计、驱动与保护电路、电磁兼容以及PWM控制技术等诸多技术。牵引传动系统中的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构成了变流系统,而变流系统的容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依据。变流系统的电压电流等级是首要的考虑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电气安全和电磁环境,在保证功率密度尽量大的条件下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CRH2-300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采用电压型3点式电路,由脉冲整流器、中间直流电路、逆变器构成。变压器牵引绕组AC1500V、50Hz交流电输入脉冲整流器。3点式PWM变频脉冲整流器采用IGBT元件,实现输出直流电压2600V~3000V定压控制、牵引变压器原边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的控制,以及无接点控制装置保护。再生制动时,脉冲整流器接收滤波电容器输出的直流3000V 电压,向牵引变压器供应AC1500V、50Hz交流电并返回电网。滤波电容器直流电压输入逆变器,

根据IGBT控制信号,输出变频变压的三相交流电,对4台并联的感应电机进行转速、扭矩控制。再生制动时逆变器控制在功能上按正向程序转换,感应电机发出三相交流电,逆变器向滤波电容器输出直流电压。感应电机采用矢量控制方式,独立控制电机扭矩电流和励磁电流,使扭矩控制高精度化、反应高速化,提高电流控制性能。

CRH2-300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额定输入为1285kVA,单相交流1500V,857A,50Hz;中间直流电路1296kW,直流电压3000V,432A;额定输出1475kVA,三相交流2300V,424A,0~220Hz;液体沸腾冷却机械通风方式,冷媒为氟化碳(FX3250)。CRH2-300型动车组牵引变压器主要参数见附表。

附表牵引变压器主要参数

3.3 电机牵引控制技术

牵引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最终环节,高速列车的运行状况——加减速、起动、制动——最终都是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实现转速转矩的输出。列车牵引功率主要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列车质量、最高速度时的列车运行阻力和剩余加速度密切相关。根据列车牵引功率、齿轮传动效率、牵引电机效率,可计算出牵引电动机的总功率,如式(1)所示:

(1)

式中:P M——牵引电机总功率,ηGear——齿轮传动效率,ηMM——牵引电机效率。

列车牵引功率PK计算如式(2)所示:

(2)

式中:P K——列车牵引功率,M——列车质量,w0——最高速度对应基本阻力,γ——质量系数,Δα——剩余加速度,Δν——逆风速度,υmax——列车最高运行速度。

电机牵引控制技术包含电机设计、电机控制、自动控制技术等多方学科。与传统的工业电机传动不同,高速列车牵引特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低速区牵引力恒定或随速度升高而略有下降,应与高速列车的黏着特性随速度的变化趋势相适应;由于高速列车大都采用轻量化技术,牵引力比大功率机车牵引力明显减小;高速区为恒功率曲线,牵引力随速度升高而呈双曲线关系下降。这与内燃机、电力机车的恒功牵引特性曲线是相似的,但恒功范围略小,一般是恒功率范围起始点速度的2-3倍,且向高速区移动;对于最高速350km/h的动车组,恒功范围起始点多在100km/h 以上;因采用动力分散牵引模式,在正常轨面状态下,启动时及低速范围的牵引力低于黏着限制曲线较多,因此,在动车组的牵引特性曲线中,黏着特性曲线通常不画出。

除了电机的控制技术,电机与传动系统的接口也是很重要的。牵引系统与机械传动系统的接口就是电机转子与齿轮箱的接口,这关系到齿轮传动比与电动机转速以及电动机扭矩发挥的匹

配。随着传动比的减小,列车在低速段的牵引力降低,加速性能也会降低。从齿轮传动比与启动速度段的平均加速度匹配关系以及与列车最高持续速度的匹配关系可以看出,新一代高速列车齿轮传动比应在2.2-2.4间匹配,方能同时满足最高运行速度和启动平均速度的要求。影响动车组牵引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牵引力与运行阻力,针对速度提升后牵引电机轴承面临的更高转速问题,通过改变传动比以提高相同电机转速下轮轴的输出转速,从而降低所需要的牵引电机轴承转速。

电机容量的满足只是保证高速列车获得足够动力的前提,在保证列车按照要求运行的同时,如果能够优化匹配动力单元设计,可以保证在最节能高效的情况下达到开行要求。高速列车的牵引单元配置,动车拖车配置,变流器配置与整车的动力输出有直接的影响,这在设计高速列车时也是研究的关键。

4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设计方案系统优化

确定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设计顶层目标值,基本上就确立了设计高速列车应满足的传动性能指标。高速列车的设计方案要依据顶层设计目标值来确定各子部分的技术参数目标值。高速列车设计涵盖列车车体、转向架和制动、牵引传动与控制、网络通信与车载监控等关键技术。各子系统参数目标值必须围绕顶层目标值来确定,因此设计方案的系统优化也是以顶层目标值为基础。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设计方案系统优化也是从高速列车优化设计顶层目标而来。

4.1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速度优化

速度是高速列车设计的顶层目标值,牵引传动系统设计需要依据速度目标值进行优化。速度指标包括持续运行速度、最高运行速度和试验速度,与之相关还包括牵引能力指标、编组和运能指标。这些决定了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的功率等级、变压器容量、牵引变流器和电机的技术参数。

列车牵引功率随速度的三次方增加,高速列车速度的提升,必须依靠牵引功率的提升和齿轮箱传动比参数的匹配。将应用于京沪高铁的CRH2-350型动车组,牵引功率达到20440kW,牵引电机功率提升至365kW,牵引变压器容量3855 kVA,牵引变流器容量为1617kVA;而已投入运营的CRH2-300型动车组,牵引功率为8200kW,牵引电机功率为342kW,变压器容量3515kVA,牵引变流器容量1513kVA。速度目标提升后,CRH2型车的传动比也由3.03调整至2.37。另外制动性能也要做相应的优化,制动距离不超过6.5km和8.5km(对应初速度350km/h和380km/h)。 CRH3-350型动车组相对于CRH3-300型动车组,对应速度的提升,牵引性能也做出了优化设计。对于8节编组的列车,牵引功率由8800kW增至11000kW,牵引电机功率由562kW增至586kW,变流器容量由2383kW增至2480kW,牵引变压器额定容量由5640kVA增至5920kVA。相应的传动比也有所降低,由CRH3-300型的2.79降至CRH3-350型车的2.43。

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的两种350km/h高速列车牵引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图 2两种车型牵引特性曲线

4.2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舒适性优化

舒适性主要是旅客的主观感受,牵引传动系统针对舒适性的优化设计主要考虑乘坐阶段的噪声与振动等指标。高速列车不仅面临普通速度列车类似的震动噪声问题,还包括高速时流固耦合震动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具体包括:车体受力明显、加速度变化明显、列车高速运行噪声等。对于车体横向、垂向加速度的指标,与牵引传动相关,但是不是牵引传动主要优化的对象。牵引传动系统对于舒适性的优化主要集中在对加速度的控制。CRH2-350型车对紧急制动曲线进行了调整,采取了低速度区段加速度降低调整为1.122m/s2,能较好解决CRH2-300车低速时瞬时加速度过大影响旅客乘车舒适性的问题,并且使加速度曲线尽量变化趋缓,减小加速度变化率。

4.3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节能环保优化

高速铁路不存在废气排放,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但随着速度的提高,列车的大功率牵引能耗及高分贝噪声必须加以控制和优化。针对京沪高速铁路,针对牵引传动系统的节能环保核心指标包括:

(1)旅客人均耗电量小于80kWh;

(2)列车牵引总效率不低于85%;

(3)电磁兼容满足EN50121、GB/T17626要求;

(4)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大于90%。

高速列车全部采用再生制动作为主要制动措施,可以降低基础制动的闸片与盘片磨损,减少维护成本。在降低制动噪声的同时又回收了制动能量。再生制动将惯性能量反馈回电网,达到节能目的。CRH2-300型动车组再生制动功率达到10400kW,高于牵引功率8200kW;CRH3-300型列车再生制动功率8250kW,略低于牵引功率8800kW。图3所示为两种车型再生制动功率曲线比较。

图3 CRH2-300型和CRH3型动车组再生制动功率曲线比较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节能环保优化还包括对动力设备的降噪设计。通过优化齿轮、轴承等部件结构,选配合适的润滑材料,降低摩擦噪声;优化风机叶片、冷却风道等结构,降低气流紊流,抑制气动噪声;采用质量轻、功率大的交流异步电机驱动,并采用安装结构简单的架悬方式安装;并从电磁干扰源、传输途径和电磁防护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降低高压、大电流、大功率开关器件所产生的电磁污染。

4.4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安全可靠性优化

牵引传动系统安全可靠是保证高速列车可靠行驶,安全运转的重点内容。包含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车内外人员安全和配套设备的安全。列车高速运行,给列车带来频繁的冲击,车轴、紧固件、制动闸片等关键零部件,容易导致结构及材料疲劳,需要紧密关注与监测。列车牵引功率增大会引起受电弓电流增大,引起接触网电气和机械磨损增加。由于高速列车多编组、多到发还有长达区段运行,会碰到不同的人流变化与天气变化,这些因素也是安全可靠优化的范围。

牵引传动安全可靠体现在高速列车的综合维修上。以列车安全可靠为中心,依据列车运行状况、故障规律及故障后果,合理确定有效的维修方式、维修类型、维修周期和维修级别,以最少

的维修资源消耗确保高速列车运行安全。

高速列车安全优化必须考虑紧急制动。CRH3-350型高速列车基础制动装置优化了制动参数,减少制动盘面的热负荷;优化了轮装制动盘的通风辅板结构和连接螺栓强度,以满足更高热应力要求。

5结束语

高速列车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牵引传动系统作为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装备,其设计与研究都应按照高速列车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来执行。牵引传动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遵循整车系统的顶层目标设计与优化。针对四个基本的顶层目标值——速度、舒适性、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开展各部分的集成与优化。高速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为保证高速列车整车设计与制造达到综合性能,提供了必要的约束;反映了高速列车总系统与各关键子系统的技术指标集合,优化了资源配置。

更多请访问:中国自动化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38934892.html, )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方式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方式 1.直接供电方式 电方式是指牵引变电所通过接触网直接向动车组供电,回流经钢轨及大地直接返回牵引变电所。这种供电方式的电路构成简单、设备少,施工及运营维修都较方便,造价也低。但由于接触网在空中产生的强大磁场得不到平衡,对邻近的广播、通信干扰较大,因此一般不采用。 2.BT供电方式 BT供电方式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加装吸流变压器(3~4 km安装一台)和回流线。这种供电方式由于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方向相反,因此大大减轻了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采用BT供电方式的电路是由牵引变电所、接触悬挂、回流线、轨道及吸上线等组成。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源向接触网供电;动车组列车运行于接触网与轨道之间;吸流变压器的原边串接在接触网中,副边串接在回流线中。吸流变压器是变比为1∶1的特殊变压器。它使流过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相等,即接触网上的电流和回流线上的电流相等。因此,可以说是吸流变压器把经钢轨、大地回路返回变电所的电流吸引到回流线上,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这样,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大小基本相等、方向相反,故能抵消接触网产生的电磁场,从而起到防干扰作用。 理论上的理想情况是这样的,但实际上由于吸流变压器线圈中总需要励磁电流,经回流线的电流总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因此不能完全抵消接触网对通信线路电磁感应的影响。另外,当机车位于吸流变压器附近时,回流还是从轨道中流过一段距离,至吸上线处才流向回流线,该段回流线上的电流会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这种情况称为半段效应。此外,吸流变压器的原边线圈串接在接触网中,所以在每个吸流变压器安装处,接触网必须安装电分段,这样就增加了接触网的维修工作量和事故率。当高速大功率机车通过该电分段时会产生很大的电弧,极易烧损机车受电弓和接触线。BT供电方式的牵引网阻抗较大,造成较大的电压

磁悬浮列车技术 论文

磁悬浮列车技术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陈耀1330117102 【摘要】: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19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不同于传统列车利用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粘着力使列车前进。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保持10mm或者100mm的间隙,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黏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是一种新型的运载工具,其时速远远超过传动列车。 【关键词】:悬浮、推进、导向、创新 【正文】 一、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尽管可以使用与磁力无关的推进系统,但在目前的绝大部分设计中,这三部分的功能均由磁力来完成。下面分别对这三分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介绍。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是一种测向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运动。必要的推力与悬浮力相类似,也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也可以采用独立的导向系统电磁铁。悬浮系统 目前悬浮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德国所采用的常导型和日本所采用的超导型。从悬浮技术上讲就是电磁悬浮系统(EMS)和电力悬浮系统(EDS)。图4给出了两种系统的结构差别。(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是结合在机车上的电磁铁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排斥产生悬浮。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排斥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磁铁反作用将列车浮起。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EDS)将磁铁使用在运动的机车上以在导轨上产生电流。由于机车和导轨的缝隙减少时电磁斥力会增大,从而产生的电磁斥力提供了稳定的机车的支撑和导向。然而机车必须安装类似车轮一样的装置对机车在“起飞”和“着陆”时进行有效支撑,这是因为EDS在机车速度低于大约25英里/小时无法保证悬浮。EDS系统在低温超导技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超导元件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所具有的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磁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线圈构成,它不仅电流阻力为零,而且可以传导普通导线根本无法比拟的强大电流,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制成体积小功率强大的电磁铁。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的发展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的发展,列车的牵引动力已形成了以电力机车牵引的必然趋势,这对高速运行中的列车弓网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接触网硬点是影响弓网运行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及相对应的整治措施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难题,在既有的理论基础上,又经历了合宁、合武高速客运专线接触网设备的运营与维护,据此对接触网硬点的产生原因、危害及整治方法提出一点看法。 1接触网硬点的概念 电力机车在运行中,机车受电弓与接触导线接触力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机车受电弓与接触导线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称为接触硬点,接触网上引起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称为接触网硬点。 2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 2.1接触网施工中造成的硬点 架设接触线施1:过程中一般采用小张力放线施工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张力标准理论数值指导,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而加大了接触线架设的张力不均匀度。特别是在起锚和落锚时.需要重新紧线、松线,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极易使得接触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扭曲、硬弯。因施工原因造成的接触线硬弯、接触线扭面、定位器调整不到位、锚段关节调整不到位、坡度超标、接触线上的零部件安装不规范、撞击受电弓等都会产生硬点病害。2.2接触网自身产生的硬点 2.2.1接触线高差造成的硬点 接触线高差最终反映在接触线坡度上,接触线高差分为跨问高差及吊弦高差,跨间高差主要集中区间、站场导高变化处所,而吊弦高差在接触网各处所均有表现,其中吊弦高差更能直接反映接触线的平顺度,更有实际意义。根据新《检测》要求,250krMa区段接触线坡度不得大于0.5%。、200 km/h区段接触线坡度不得大于l‰,根据运营情况来看.250 km /h区段接触线坡度大于2%。、200 km/h区段接触线坡度大于4%。时极易出现硬点三 级超限。 2.2.2接触线不平直造成的硬点 接触线不平直最主要的特点是就是接触线硬弯,最终反映在短距离的平顺度上(接触线坡度)。主要分有上下弯、左右弯,波浪弯、垂直弯(死弯),形成接触线硬弯的原因较多,如:接触线本身材质硬弯、未采用恒张力放线施丁的施工硬弯、施工人员踩踏导线的施工硬弯等。通过运营情况来看,左右弯影响很小,垂直弯影响最大,但各种原因的硬弯均可以形成硬点。2.2-3结构性硬点造成的硬点 所谓结构性硬点系指接触网线岔、定位器、锚段关节、中心锚结等处所.接触网整体结构相对复杂,负荷相对集中.较易形成硬点。 (1)线岔处产生的硬点 首先,线岔限制管加大了接触线质量。减小由此产生的硬点,就要减轻限制管质量,可用铝合金件代替钢件。固定部位可活动的限制管使机车通过线岔时,受电弓与接触网硬点之间有个缓冲的作用过程,从而减小硬点的影响。其次,线岔交叉点处两支接触线交叉,受电弓同时托起两支接触线,该处硬点加大。 (2)定位器处产生的硬点 检测数据表明,在行车速度不超过140 km/h时,不论是具有限位和减振作用的多功能定位器还是普通的铝合金定位器均能满足行车的需要。显然。多功能定位器保证了运行可靠性,铝合金定位器因质量轻硬点要比普通钢质定位器小。硬点的大小还与定位器的坡度及拉出值有关。根据运行中的定位器作用力分析,运行中的定位器因为拉出值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一个拉力F1,定位器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a,这样定位器在垂直方向产生一个向上拉起接触线的分力F:。定位器本身质量在接触线处的分力大小取决于夹角a的大小,即定位器的坡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报告

单线区段列车运行图分析实验报告 姓名黎文皓 学号 1104121013 专业班级运输1203 指导教师邓连波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5年 6月

一、通过能力计算 由表可得,T 周调整后最大为36min 。 区间现有通过能力为: a)当不考虑固定作业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 n =144036 =40(对) n 货 非=n ?ε客n 客?(ε摘挂?1)n 摘挂=40?1.2×5?(1.6?1)×2 =32.8≈33(对) b)当考虑固定时间而不考虑有效度系数时 n =1440?9036 =37.5≈38(对) n 货 非=n ?ε客n 客?(ε摘挂?1)n 摘挂=38?1.2×5?(1.6?1)×2 =30.8≈31(对)

c)当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 n =(1440?T 固)×d 有效 T 周 =(1440?90)×0.8936 =33.375≈33(对) n 货 非=n ?ε客n 客?(ε摘挂?1)n 摘挂=33?1.2×5?(1.6?1)×2 =25.8≈26(对) 二、列车运行图技术指标统计及分析 1、数量指标 (1)按列车性质分类的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对数 (2)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走行公里 a) A-B 区段长度为:13+14+12+10+12+13+15+14=103km b) 旅客列车走行公里:103×10=1030km c) 货物列车走行公里:103×26=2678km (包括摘挂) (3)由各始发站发出的各种旅客列车数和货物列车对数 A 和B 发出的各种旅客列车数和货物列车数分别为5对、13对。 (4)机车台数 本设计中共用机车台数7台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12-11 10:20:00 ] 作者:黄德胜编辑:studa0714 【摘要】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牵引变电所两种不可或缺的保护: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因馈线开关没有远后备保护,故应设开关失灵拒动保护。迅速切断电源是一切继电保护的最终目的,直流电路尤其如此。为迅速切断电源,在短路电流上升过程中将其遮断,是直流保护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文中分析了三种保护上“死区”形成的原因,为使馈线开关保护更加完善,直流馈线应设开关失灵拒动保护,以使列车运行更加安全。 【关键词】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馈线开关开关失灵拒动短路电流死区。 一、概述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可以分为两部分:牵引整流机组保护和直流馈线保护。牵引供电系统保护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的“多电源”和保护的“多死区”。所谓多电源, 既当牵引网发生短路时, 并非仅双边供电两侧的牵引变电所向短路点供电, 而是全线的牵引变电所皆通过牵引网向短路点供电。所谓多死区, 是因牵引供电系统本身构成的特点和保护对象的特殊性而形成保护上的“死区”。任何保护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当发生短路故障时, 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消除死区”, 针对这两点, 牵引供电系统除交流系统常用的保护外, 还设置了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牵引网双边联跳、di/dt △I 等特殊保护措施, 这就可以完全满足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切断电源、消除死区的要求。对任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而言, 可靠性总是第一位的, 而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速动性可以看成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 所以直流侧保护皆采用毫秒级的电器保护设备, 如直流快速断路器、di/dt △I 保护等, 目的就是在直流短路电流上升过程中将其遮断, 不允许短路电流到达稳态值。至于选择性, 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则处于次要位置, 其保护的设置应是“宁可误动作, 不可不动作”。误动作可以用自动重合闸进行矫正; 不动作则很可怕, 因为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时产生的直流电弧, 如不迅速切断电源,电弧可以长时间维持燃烧而不熄灭; 而交流电弧则不同, 其电压可以过零而自动熄灭。 关于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常用保护,已为业内人士所熟知,这里不再多作介绍。下面谈一下容易被人忽视的两种保护。 二、引变电所内部联跳保护 牵引变电所内部联跳的定义:当发生短路故障引起两台整流机组直流引入断路器或交流断路器同时跳闸时,应迅速跳掉全部直流馈线断路器,以及时切断电源。见图(01)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则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在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包括开闭所、分区所、AT所、接触网开关控制站,除特别指出者外,以下皆同)的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则。本规则适用于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的运行、检修和试验。 第二条牵引变电所带电设备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则的规定严格执行。 第三条各部门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则,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则的各项内容。各铁路局应根据本规则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办法,并报总公司核备。 第四条对现有不符合本规则规定标准的设备,应有计划的逐步改造或更换。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五条牵引变电所的电气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第六条从事牵引变电所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人员,必须实行安全等级制度,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件

1、2),方准参加牵引变电所运行和检修工作。每年定期按下表要求进行年度安全考试和签发安全合格证。 第七条从事牵引变电所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每年定期进行1次安全考试。属于下列情况的人员,要事先进行安全考试。 (一)开始参加牵引变电所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 (二)当职务或工作单位变更,但仍从事牵引变电所运行和检修工作并需提高安全等级的人员。 (三)中断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仍需继续担当牵引变电所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 第八条运行检修人员应掌握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具备必要的消防知识,特别要具备电气设备消防知识。 第九条对违反本规则受处分的人员,降低其安全等级,需恢复原安全等级时,必须重新通过安全等级考试。 第十条未按规定参加安全考试和取得安全合格证的人员,必须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牵引变电所的高压设备区。外单位来所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安

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现状及关键性技术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现状及关键性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8T09:11:16.7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作者:王红艳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增加,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呼和浩特铁路局机辆验收室 01005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增加,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公共电网所带来的负序电流、谐波以及无功电流等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运作现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而后针对其中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现状;关键性技术;探究 最近几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直到2014年9月份,我国高速铁路全部里程已经达到一万余千米,占据了世界高速铁路里程的一半,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体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这也彰显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技术优势,比如,从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层面进行分析,我国已经具有了属于自己的标准技术体系。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以及客运专线供电管理标准的条件下,对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新要求,如果仅从现阶段我国电气化铁路电气设备的运作情况来看,要想使高速铁路的运作可以符合供电管理的需求,就应当对高速铁路运作中的牵引供电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而后对其中的关键性因素予以研究和探讨。 一、对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 高速铁路涵盖着机车、动车以及客运专线等,这些技术都是极为先进、性能优越的大功率交-直-交牵引传动系统。如果仅从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指标层面分析,其功率因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可接近1,谐波电流的含量处于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可等效为既有交-直牵引铁路提供了高效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但是,如果和既有铁路相比较,牵引功率处于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此时的负序问题也会因此而凸显出来,如若此时可以将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力系统两者之间予以联系,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就能够将困扰电力系统的负序问题等妥善处理,这也是最佳的处理办法,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可以促使电力和铁路两者可以实现高效和谐发展[1]。 高速铁路大功率牵引将会涉及到诸多与之相适应的牵引供电系统,自耦变压器的供电方式大多都是大容量的供电手段,虽说现阶段的通信已经大多实现光缆化,通信干扰问题也并无大碍,此时的AT供电方式在通信干扰防护层面也已接近于BT供电方式,与此同时,也可对BT供电方式之中串联接入引发的断口问题予以规避,更加适用于列车的高速行驶。 AT供电方式有55kV和2*27.5kV模式的区分,笔者基于我国现阶段高速铁路迅猛发展趋势下,对我国的AT供电模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也探讨了与之相关的绝缘等级和开关的择选工作等等问题[2]。 二、对于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性技术的研究 (一)对于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分析 全并联AT供电系统被普遍的应用到高速铁路之中,全并联AT网则是复线AT网的实际基础上,下线路在AT位置经由连线所完成的并联连接方式,上下行共用一个自耦变压器,也就是在原来的AT供电方法之中,将全部的AT所在的上下行接触网以及中正馈线等与钢轨实现并联连接,同时也应当在变电所出口的位置,使上下行共同使用同一个馈线供电。 图1所显示的是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电流分布特征,沿着导线的AT可以把经由钢轨的电流平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作用于接触网和上下行的正馈线。 接触网和正馈线的电气体现出了一定的对称性,所以,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的电流分布也极其相似,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电流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对通信线路中的电磁干扰、电力以及电压损失问题予以削弱,它的供电性能相较于单线AT供电系统以及复线AT供电系统来讲,极大的提高了牵引网实际的传输线路长度,也相应的减少了线路之中的牵引变电所的实际数量,所以,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应用得到了有关人士的重视,将其大范围的应用到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之中[3]。 (二)对于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中的关键设备分析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之中含有诸多的关键设备,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牵引变压器设备,现阶段我国高铁所使用的主变压器接线型有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和单项V/x接线等种类,笔者基于这两类变压接线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详见下述。 其一,对于单项V/x接线牵引变压器的应用方式分析。单项V/x接线牵引变压器含有两个单相三绕组的变压器种类,均为左右AT牵引网供电,二次侧绕组中性电抽出并接地,致使两个绕组所经过的电压均为±27.5kV,而后会与F母线或是T母线实现连接,最终形成AT供电方式,这样可以将牵引变电所出口位置的AT予以省略[4]。 单项V/x接线牵引变压器的应用体现了诸多的优势,比如,具有容量大,应用简洁以及的接地方式简单等特性,所以,此种牵引变电所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中的应用范围最广。 其二,对于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牵引变压器的应用方式分析。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牵引变压器的二次侧和单项V/x接线牵引变压器的应用方式体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同时都可以从二次侧中性点抽出而后实现接地,与之相连接的F母线和T母线为其提供±27.5kV的电压。值得一提的是,220kV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牵引变压器是在国际上首次使用的杭甬客专上虞北牵引变电所。 中点抽出式Scott接线牵引变压器可谓是应用极为普遍的平衡变压器种类,可以对牵引供电系统给外部电网所体现出的功率不平衡问题予以一定程度的降低,将此问题妥善的解决[5]。 (三)对于高速铁路供电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方式分析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设备的运作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运作效率,还是提高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此时,就需要借助高速铁路安全监测系统的作用,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的检测,它的主要功能有弓网运行参数的检测、高速接触网悬挂参数的检测等等,确保高速铁路的设备运行安全。如呼和浩特铁路局目前投入运行的6C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了供电设备巡视、动态检测等检测监测数据共享及实时查阅,为设备质量问题的整治、复核、销号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交通运输快捷、便利的需求在日渐增加,这一发展形势,无疑给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带来了新契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关键技术的研究,涵盖着弓网、外部电源以及车网联系机理,利用现代科技平台,大力应用并及时改进牵引供电关键技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机制,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必将大大提高铁路设备运行安全的质量与

上海高速磁悬浮地面牵引供电系统

1 引言 近些年来,磁浮列车以其高速、节能、安全、舒适、环保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磁浮列车研究最多的国家:德国已经研制了tr系列吸力型磁浮列车,并在埃姆斯兰建造了大型试验用的tve试验线;日本也研制了mlu系列斥力型磁浮列车和hsst系列吸力型磁浮列车,并修建了山梨试验线。我国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上海已从德国引进了tr08型磁浮列车,并已投入了商业运行,同时也拉开了消化吸收其先进技术的序幕。在磁浮列车运行系统中,合理有效的牵引供电系统是实现磁浮列车高速可靠运行的关键之一,故而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2 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磁浮列车按照动力源(直线电动机)定子的长短相应可分为短定子直线电动机驱动的磁浮列车和长定子直线电动机驱动的磁浮列车。短定子直线电动机是将定子绕组安装在车体的底部,通过向磁浮列车提供变压变频的电源,由车上的短定子产生行波磁场; 轨道上安置结构较为简单的长转子,这种结构多用于直线异步牵引电动机的驱动系统。由于列车通过受流器供电,而高速受流困难使列车运行速度、异步电机的功率因数及效率均受到限制,因此该系统仅用于低速小功率短距离的电力牵引。长定子直线同步电动机驱动的磁浮列车的底部安置有直线电机的转子,整条轨道上安装同步电机的长定子绕组。磁浮列车内部对转子的供电简单,没有高速受流的困难。采用这种直线同步电动机驱动,适合于高速、大功率、长距离的电力牵引。德国和日本均采用这种系统。德国研制了常导吸浮式磁浮列车:由车上常导电流产生的电磁吸引力吸引轨道下方的导磁体,使列车浮起。常导电流比较容易获得,通常由蓄电池或感应式发电线圈等设备产生电流,供给同步直线电动机的转子。但常导系统电磁吸引力相对较小,列车悬浮高度约10mm,故对控制精度的要求很高。日本研制的超导斥浮型磁浮列车是由车上强大的超导电流产生极强的电磁场,该电磁场相对线路侧墙上的8字形导电环高速移动,使导电环感应出强大的环流,在8字形下半环中形成推斥磁场,而上半环中则形成吸力磁场,使列车悬浮。该悬浮系统是一个无需反馈控制的稳定系统,而且悬浮高度可在10cm左右,从而使控制相对简单。 3 上海高速磁浮列车的牵引供电系统[1] 上海运营的高速磁浮列车是从德国引进的tr08型磁浮列车,采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动机和常导吸浮式系统。其牵引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由高压变压器(110kv/20kv)、输入变压器、输入变流器、逆变器和输出变压器等主要部件构成。 磁悬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从110kv网压经高压变压器变为20kv,再由输入变压器和输入变流器变为±2500v的直流电压。从直流环节来的直流电压,由三相三点式逆变器产生可变频率(0~300hz)、可变幅值(0~×4.3kv)、可调相角(0~360°)的三相交流电。磁悬浮列车的牵引变流器有两种工作模式:

列车牵引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机车车辆方向课程设计题目名称 SS4列车牵引计算 学院 _ 专业 班级__ 学号_____ __ 学生姓名______ __ 指导教师___

目录 摘要 (2) 0 引言 (3) 1.设计任务 (4) 2.机车基本参数 (4) 2.1计算牵引质量 (4) 2.2校验并确定区间牵引质量 (6) 2.3列车换算制动率的计算 (6) 3 合力图 (7) 3.1 机车各种工况的曲线 (7) 3.2绘制合力曲线 (11) 4计算制动距离和运行时间 (15) 4.1计算列车制动的距离 (15) 4.2运行时间 (19) 结束语 (27) 参考文献 (27)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进行了列车的计算牵引质量,校验了区段牵引质量,以及制动率。利用matlab画出了机车各工况的单位合力曲线。对化简的线路纵断面进行了运行时间计算及制动距离的计算。手绘出了绘制列车运行速度线和列车运行时间线。 关键词:列车;牵引;制动;计算

0 引言 提高列车牵引质量和运行速度,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和尽量节约机车能耗,是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提高铁路工作效益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讲究科学管理和经济操纵,提高运输管理和列车操纵水平;很好的研究列车的牵引质量,运行速度,制动距离及机车能耗等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节能的条件下“多拉快跑”;同时,要让铁路运输管理工作人员及其后备军都有这方面的知识,即会分析也会计算。列车牵引计算正是这方面必须有的,故进行本次课程设计。

1.设计任务 SS 4型电力机车牵引70辆货车,均为滚动轴承(牵引质量5000t ),其中标记载重50t ,装有GK 型制动机的重车48辆,空车5辆;标记载重25t ,装有120型制动机的重车12辆;标记载重25t ,装有120型制动机空车5辆。车辆按高磷闸瓦计算,列车管受空气压力为500KPa 。制动初速度为104Km/h 。SS 4型电力机车电功率6400KW ,轴式为2×(Bo —Bo ),轴重23t 。机车单位阻力 20'000320.00190.025.2v v ++=ω(N/KN ) 1.1求解 (1)计算牵引质量,校验并确定区段牵引质量;计算列车换算制动率等。 (2)绘制合力表,绘制合力曲线。 (3)化简线路纵断面的运行时间及制动距离等。 (4)绘制列车运行速度线和列车运行时间线。 (5)便知点算程序计算,并计算及绘图,编程语言不限。 2.机车基本参数 额度工作电压 单相交流50Hz 25kV ;传动方式 交—直流电传动;轴 式 2×(Bo —Bo );机 车 重 量 2×92 t ;轴 重 23t ;持 续 功 率 2×3200kW;最高运行速度 100 km/h ;持 续 速 度 51.5 km/h ;起动牵引力 628kN ;持 续 牵 引 力 450kN ;电制动方式 加馈电阻制动 电制动功率 5300kW ;电制动力 382kN (10~50km/h ); 传动方式 双边斜齿减速传动;传 动 比 88/21;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第二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第一节电气化铁路的组成 由于电力机车本身不带原动机,需要靠外部电力系统经过牵引供电装置供给其电能,故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的。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组成,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一、电力机车 (一)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靠其顶部升起的受电弓和接触网接触获取电能。电力机车顶部都有受电弓,由司机控制其升降。受电弓升起时,紧贴接触网线摩擦滑行,将电能引入机车,经机车主断路器到机车主变压器,主变压器降压后,经供电装置供给牵引电动机,牵引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使电力机车运行。 (二)组成部分 电力机车由机械部分(包括车体和转向架)、电气部分和空气管路系统构成。 车体是电力机车的骨架,是由钢板和压型梁组焊成的复杂的空间结构,电力机车大部分机械及电气设备都安装在车体内,它也是机车乘务员的工作场所。 转向架是由牵引电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便电力机车沿轨道走行的机械装置。它的上部支持着车体,它的下部轮对与铁路轨道接触。 电气部分包括机车主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形成的全部电气设备,在机车上占的比重最大,除安装在转向架中的牵引电机之外,其余均安装在车顶、车内、车下和司机室内。 空气管路系统主要执行机车空气制动功能,由空气压缩机、气阀柜、制动机和管路等组成 (三)分类 干线电力牵引中,按照供电电流制分为:直流制电力机车和交流制电力机车和多流制电力机车。交流机车又分为单相低频电力机车(25Hz或16 2/3Hz)和单相工频(50Hz)电力机车。单相工频电力机车,又可分为交--直传动电力机车和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 二、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110kV三相交流电变换为(或55)kV单相电,然后以单相供电方式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上,电压变化由牵引变压器完成。电力系统的三相交流电改变为单相,是通过牵引变压器的电气接线

德国磁悬浮列车TR07推进和制动系统

收修改稿日期:19992102 26 作者简介:刘少克(1963—),男,1994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电机专业博士学位,副教授,主要从事磁悬浮技术、电机控制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作。 综述与评论 德国磁悬浮列车TR 07推进和制动系统 刘少克 (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 摘 要:论述了德国磁悬浮列车TR 07推进和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机设计参数及供电技术。指出采用长定子同步电动机推进方式的TR 07具有电机工作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关键词:磁悬浮列车;同步电动机;长定子;推进;制动 中图分类号:U 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128X (2000)0320010203 The propulsive and brak i ng system s of German maglev veh icle TR 07 L Shao -ke (M ach ine and E 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 utom atic Contro l A cadem y of N ati onal U niversity of D efense T echno logy ,Changsha ,H unan 410073,Ch ina ) Abstract :T he p rinci p les of p ropulsive and brak ing system s of Ger m an m aglev veh icle TR 07,as w ell as mo to r design param eters and pow er supp ly technique are discussed .It is po inted out that TR 07,driven by synch ronous mo to r w ith long stato rs ,po sseses features such as h igh efficiency ,h igh pow er facto r and low operati on co sts .Key words :m aglev veh icle ;synch ronous mo to r ;long stato r ;p ropulsi on ;brake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交通工具,其推进 系统是主要的耗能部分。推进方式目前主要有2种:一种是采用短初级普通异步直线电动机,这种方式以日本H SST —100系列为代表,一般用于低速磁悬浮列车(300km h 以下);另一种方式是采用长定子同步直线电动机,这种方式以德国TR 07为代表,一般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500km h 左右)。 德国TR 07属于常导高速型磁悬浮列车,它的最大特点是取消了低速常导磁悬浮列车的受流线,采用长定子同步电动机来提供牵引力,而车上供电则通过直线发电机(带备用电池)提供。 1 推进系统工作原理 TR 07运行时靠长定子同步直线电动机推进。它 的长定子绕组放在地面,由地面变电设备供电,而车上悬浮电磁铁作为电动机的励磁转子。车上采用直线发电机(带备用电池)作为电源,它向悬浮 导向磁铁及车上所有用电设备(如控制仪器、照明、通信等)提供电 能。 长定子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沿整个列车轨道敷设。TR 07的推进原理是:当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流过电流时,它产生的磁场与车上悬浮电磁铁流过电流时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列车牵引力。这里悬浮电磁铁产生的悬浮磁场同时也作为直线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磁场。根据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只有当励磁磁场与定子绕组磁场(电枢磁场)两者达到同步时,才能产生恒定的牵引力,因此,必须精确检测列车的运行速度、位置,据此来对直线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提供相应频率的电流。TR 07定子绕组供电频率为0~215H z ,对应列车运行速度0~400km h 。由于要保证车体稳定悬浮,在悬浮气隙一定的情况下,其悬浮电流大小基本恒定,因此,同步直线电动机牵引力的大小只能通过调节定子绕组电流来实现。定子绕组最大的设计电流为1200A 。 TR 07在静态悬浮及运行速度较低时,通过备用电池提供车上电能,当车体达到一定速度时,则切换到直线发电机供电。 直线发电机的定子线圈位于车上悬浮电磁铁极靴 — 01—2000年第3期机 车 电 传 动№3,2000  2000年5月10日EL ECTR I C DR I V E FOR LOCOM O T I V E M ay 10,2000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电力牵引供电部分的主要技术创新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电力牵引供电部分)》的主要技术 创新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电力牵引供电部分)》 的主要技术创新 不U跆烂l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电力牵引供电部分)》 的主要技术创新 朱飞雄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提待高工,北京100038) 摘要:从技术和经济方面,分析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及其牵引变电,供电调度,接触 网等三个子系统的主要创新点,简要介绍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电力牵引供电 系统与外部各系统间的接口管理. 关键词:高速铁路;供电;标准;创新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10)03—0018—03 Abstract:Thearticleanalyzesthemajorinnovationofpowertractionandfeedi ngsystemofhi gh—speedrailandits threesubsystemsoftractionsubstation,powerfeeding,OCSandbrieflyintrod ucestheinterfa cemanagementbetween

thesubsystemsofthepowertractionandfeedingsystemaswellastheinterfacem anagementb etweenthepowertrac— tionandfeedingsystemwithothersystems. Keywords:high— speedrail;powerfeeding;standard;innovation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电力牵引供电部分的编 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铁路建设新理念,瞄 准世界一流水平,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广泛收集了与高速铁路(客运专 线)设计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系统总结了京津,合 宁,合武,石太等高速铁路的经验,认真吸取了武广,郑西等高速铁路的建设,施工,设计,国际咨询等成果,大力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科研攻关和试验测试,结合京津,武广,合武等线的联调联试工作,对规范的有关参数进行了现场验证,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1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更加安全可靠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供电调度, 接触网等子系统.根据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高可靠的特点,引入了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的理圜 念,给出了相关的参考指标要求,指导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设备和装置的选型,通过高质量的技术装备构成高水平的电力牵引供电网络,实现(变电所值班)无人化,(设备)免维护和少维修,(运行)高可靠;明确了高速铁路应满足可靠稳定的供电质量, 受流良好的弓网关系,动车组自动过分相等要求, 并通过供电调度系统的全方位监控与信息化管理, 实现了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监控自动化,远动化和运行管理智能化.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运行仿真的研究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运行仿真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23T14:11:00.0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作者:何涛李培强[导读] 摘要:介绍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并阐述了24脉波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电气建模。所建模型包括牵引变压器、接触网、制动斩波、逆变电路等单元,控制方法采用恒压频比的V/F方法,通过列车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列车牵引电机的转速和牵引变电站的取流的变化规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福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18) 摘要:介绍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并阐述了24脉波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电气建模。所建模型包括牵引变压器、接触网、制动斩波、逆变电路等单元,控制方法采用恒压频比的V/F方法,通过列车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列车牵引电机的转速和牵引变电站的取流的变化规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关键词:牵引供电系统;24脉波整流;V/F控制 引言 由于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特殊性,输电线路以及机车运行方式多样,采取大规模的试验研究方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且往往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实施。计算机仿真软件不仅可以降低研发的危险性和开支,还可以模拟试验无法进行的列车运行状态,为研究整个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牵引网和电动车组,其中牵引网由馈电线、接触网、走行轨及回流线等构成。牵引变电所是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将35KV或者10KV三相高压交流电变成1500V或者750V低压直流电。馈电线将牵引变电所的直流电送到接触网上,电动车辆通过其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电能,走行轨构成牵引供电回路的一部分,回流线将轨道回流引向牵引变电所。 1.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 1.1牵引变电所建模 牵引变电站的交直流变换过程是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一般采用两台牵引变压器和四台整流器构成整流机组将外部电源接入的中压35KV或者10KV交流电转换成1500V或者750V直流电。本文以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10KV等级牵引变压器为例,其连接方式是Dy11d0:将一次侧绕组接成三角形分别移相+7.5°和-7.5°,二次侧绕组分别接成星型和三角形。 目前为了提高直流电的供电质量,尽可能的减少谐波对电网的影响,地铁大多数采用等效12脉波或者24脉波整流器。每台整流变压器由两个6脉波桥式整流器以并联方式来构成12脉波桥式整流器。而24脉波整流器则由两个12脉波整流器并联组成。通过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建立牵引变压器模型和整流器模型,采用两台整流机组并联运行构成二十四脉波整器,通过牵引变压器空载输出电压可计算整流机组输出的空载直流电压为: Ud-整流机组空载输出电压;p-整流器脉波数;U2-牵引变压器空载输出电压。空载电压波形在一个交流周期内脉动24次,每个波动的间隔为15°。整流机组输出的空载直流电压为825V,与计算所得的输出电压基本相符。 1.2接触网建模 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中,一般利用Pi Section Line模块来构建作为直流输电线路的接触网。本文通过改变列车受电弓与牵引变电所之间接触网的阻值来模拟列车的运行动态。 1.3地铁机车及传动系统建模 地铁机车负荷主要包括机车牵引负荷(三相交流牵引电机)、机车辅助负荷、车厢负荷三部分构成。由于机车牵引负荷占总负荷的约80%,因此本文的列车模型以牵引电机为主体,它还包括逆变电路单元、滤波单元、以及制动单元模块。 1.4基于稳态模型的恒压频比的控制策略 基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采用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恒压频比控制。为了在调速中有效利用电机,在整个调速范围内的电机的气隙磁场都应保持适当的强度。磁场过弱或者过于饱和都不能充分利用电机。三相异步电机定子绕组每相感应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式中Ψg为气隙磁链。由式(3)可知气隙磁链与Eg/ f1成正比,也就是说只要协调好控制电压和频率便达到控制气隙磁场的目的。本文只考虑基频以下的调速,此刻定子阻抗压降较小时可认定电压幅值Us≈Eg,因此Us/f1=常值时便可近似的认为气隙磁链不变。 2.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 地铁牵引变电站的站间距离一般为0.8km-3km左右,机车通过该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在1min-5min。在此区间内,机车首先启动加速行驶,在达到一定速度时采用惰行方式滑行,最后采用制动方式停车进站。地铁机车在稳态运行时采用双边供电回路,因此基于之前介绍的各个模块单元,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成电路单元并进行封装,最后组成能够模拟列车稳态运行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3.仿真结果及分析 3.1 仿真结果 由于实际情况和研究重点的限制,本文在仿真中做了如下假设: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岗位作业标准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岗位作业标准

————————————————————————————————作者:————————————————————————————————日期: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岗位作业标准

目录 前言 (5) 1范围 (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值班作业标准 (6) 4牵引变电所交接班作业标准 (7) 5牵引变电所巡视作业标准 (9) 6牵引变电所验电接地作业标准 (12) 7牵引变电所工作票标准 (13) 8牵引变电所要令消令标准 (15) 9牵引变电所检修作业标准 (16) 10牵引变电所倒闸作业标准 (17) 附录A:牵引变电所倒闸作业标准用语 (21)

前言 本标准针对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作业实际,参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和有关规章的规定,对牵引变电所值班作业进行了明确和规定。 、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岗位作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牵引变电所值班岗位作业的基本要求和作业程序、作业内容和有关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牵引变电所值班员人员岗位。 本文牵引变电所包括分区所、AT所、开闭所及开关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 3值班作业标准 3.1值班基本要求 3.1.1牵引变电所值班人员应接受供电调度统一指挥,保证安全、可靠、不间断供电。 3.1.2熟悉设备性能和一、二次接线图,掌握设备运行现状,监视仪表指示及设备运行。 3.1.3正确执行供电调度命令,按规定进行倒闸作业,办理检修工作票,并做好安全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