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水保监理实施细则(已修改)

环保水保监理实施细则(已修改)
环保水保监理实施细则(已修改)

目录

一. 概况.................................................................................................. - 2 -

二. 编制依据........................................................................................ 1- 14 - 三工程环保目标 .. (15)

四工程设计与控制 (15)

五施工期环保监理 (17)

六工程施工环保控制要求 (18)

七保证措施 (23)

一、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长沙中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格库铁路监理站管段位乌图美仁至甘森,正线起讫里程:DK176+950~DK272+000,正线长度为94.806km,长链244m;建设总投资7.7亿元。

主要工程量:路基11段,涵洞185座、桥梁10座,3个车站。

中铁十七局施工范围:DK176+950~DK272+000。

1.2. 地理、水文、气候特征

1.2.1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

新建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线位于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区境内,沿线经过的一级地貌单元为柴达木盆地、阿尔金低中山区和塔里木盆地,总体地势为中间高、两头低,柴达木盆地较塔里木盆地海拔高约2000m。

其中,青海境内开工段乌图美仁至甘森段,所属次级地貌单元为柴达木盆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前缘,整体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沿线以宽浅河谷、风沙戈壁及沼泽湿地为主。

1.2.2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第三系、侏罗系、元古界蓟县系等,并伴有华力西期花岗岩、加里东期和元古代花岗岩、闪长岩等侵入体,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①全新统(Q4)

广泛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及阿尔金山山间盆地、谷地,岩性为冲积、洪积、湖积、沼泽堆积的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细、中、粗、砾砂,粗、细圆(角)砾土、卵(碎)石土等。在沿线柴达木盆地及塔里木盆地分布有风积粉、细、中砂,另外在湖沼地段分布有淤泥、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土等。

(2)地质构造

线路位于一级构造单元塔里木-中朝板块内,跨越柴达木微板块和塔里木微板块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自东向西依次穿越了柴达木中央地块、祁漫塔格早古生代裂陷槽、阿尔金山断隆、塔里木中央地块、库鲁塔格断隆等五个次级构造单元。

柴达木微板块

线路格尔木至索尔库里段位于该区域内。本区以F3 断裂为界,可划分为柴达木中央地块和祁漫塔格早古生代裂陷槽两个次级构造单元。

(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1)不良地质

沿线主要不良地质有泥石流、风沙、地震液化、危岩落石等。

①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七个泉至茫崖、望塔至红卫等山前洪积漫流区。由于区内山体陡峭,以剥蚀为主,物质来源丰富,在暴雨和集中融雪情况下,易沿山谷、山坡发生泥石流。全线经过的大小泥石流沟共约五十多处,绝大多数为小型、沟谷型,以泥流、泥石流、水石流为主,为初期-旺盛期。线路在泥石流沟通过区和堆积区以桥梁工程经过,泥石流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多为轻微-中等,局部较严重。

②风沙:由于柴达木和塔里木两盆地气候干燥、风大且频率高,地形开阔、沙源丰富,因而全线风积沙、戈壁风沙流和风蚀均较为普遍。

大面积流动沙丘、流动沙地主要分布于茫崖湖东至茫崖湖、东柴山至大乌斯、台特玛湖至罗布庄等地段,线路已部分绕避;局部流动沙丘和沙地、较大面积半固定沙丘和沙地、固定沙丘和沙地,主要分布在灶火西至柴山堆、甘森至黑山、罗布庄至乌鲁克等地段,对线路影响较大;局部半固定沙丘和沙地、固定沙丘和沙地主要分布在格尔木西至河西农场、乌鲁克至西尼尔等地段,对线路有一定影响;戈壁风沙流沿线分布较广,大灶火至灶火西、茫崖湖至东柴山、大乌斯至英雄岭、红卫至台特玛湖等地段积沙现象明显;风蚀在尕斯湖至依吞布拉克、望塔至红卫、西尼尔至库尔勒等地段表现明显。在柴达木盆地内,主导风向以N45 70°W 为主,在塔里木盆地内,主导风向以N60°E~S80°E 为主。

③地震液化:线路通过的部分地区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

0.10~0.2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八度)的高烈度地震区,地震液化层主要分布于乌图美仁湿地、茫崖湖和尕斯湖边缘及台特玛湖附近,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岩性为饱和粉土、饱和粉细砂,一般埋深较浅,厚度较大,工程应考虑地震液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④危岩、落石:分布于阿尔金山山区,岩性以元古界片岩为主,基岩裸露、山体较陡峭、风化强烈,易形成危岩、落石。线路多以桥隧通过,对危岩、落石发育地段已绕避,局部对工程有一定影响。

2)特殊岩土

沿线分布的特殊岩土主要有盐渍土、软弱地基土和膨胀岩

①盐渍土:直主要分布在格尔木西至河西农场、乌图美仁湿地、塔尔丁至甘森湖、茫崖湖边、尕斯湖至花土沟、若羌北至台特玛湖、扎库尔苏至乌鲁克、乌鲁克至尉犁等地段;段内地表多见盐霜,局部地段可见盐壳,岩性以粉细砂为主,局部地段为粉质黏土、粉土、粗砾砂等,含盐类型为氯、亚氯和硫酸盐、亚硫酸盐渍土,强度等级中- 超,地下

水位埋深为1~5m为主,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为2~3.6m。

②软弱地基土:主要分布在河西农场至灶火西、乌图美仁湿地、塔尔丁至甘森湖、若羌北至台特玛湖等富水地段,岩性以表层饱和粉土、饱和粉细砂及淤泥质土为主,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或长年积水,粉土、粉细砂呈松散、饱和状,局部淤泥质土,呈软塑~流塑状,均属高压缩性土,强度低,工程性质差,承载力小于100 kPa。

③膨胀岩:主要分布小尖山、东柴山、大乌斯、索尔库里盆地、巴什考供盆地及西尼尔至库尔勒段,岩性以上第三系地层为泥岩、泥岩夹砂岩为主,局部为砂岩、砾岩,根据取样试验,泥岩具弱膨胀性,段内路堑边坡和路堤工程应加强防护,路基、桥涵、站场房建等工程应加强防排水。

1.2.3 水文及气象特征

青海境内开工段地表水均发源于昆仑山,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消失在茫茫戈壁沙漠中。较大的常年流水河流有格尔木河、拖拉海河、大灶火河及乌图美仁河,其余大部分为短小的季节性水流。青海段地下水以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为主,水位随季节变化强烈,一般冲、洪积平原的后缘及地势较高处的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大于10m,含水层为圆砾土及砂类土,矿化度较低。

(1)地表水

线路通过两大内流区:柴达木内流区和塔里木内流区,区内内陆水系分别发源于昆仑山、天山和阿尔金山,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消失在戈壁沙漠中。沿线河流大部分为短小的季节性水流,较大的常年流水的河流有格尔木河、那陵格勒河、米兰河、若羌河、车尔臣河、塔里木河、孔雀河等。

沿线湖泊均为内陆封闭型咸水湖,规模较大的有甘森泉湖、茫崖湖、

尕斯格勒湖、乌尊硝尔湖、台特玛湖。沿线还经过塔里木河中游的大西海子水库和卡拉水库。

(2)地下水

根据含水介质的不同,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承压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

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赋存于沿线各河流河谷阶地、河床、漫滩、盆地和冲洪积扇裙、冲、洪积平原及地势低洼处的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水量、水位随季节变化强烈,一般冲、洪积平原的后缘及地势较高处的地下水位较深,矿化度较低;冲、洪积平原的前缘地下水位较浅,部分低凹处地下水溢出地面,形成湿地,一般较高,水质较差。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高山融雪、河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向盆地、湖泊及河流排泄。

2)第四系承压水:赋存于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腹部低洼处,含水层为圆砾土及砂类土。埋深50~100m 以下有浅层承压自流水,水量不大,水质往往较差。埋深200m 以下不均匀分布有深层承压水,水量较大,水质一般较好。地下水主要由盆地上游的河流渗入补给。

3)基岩裂隙水

沿线岩体受区域构造影响严重,基岩裂隙水普遍发育。广泛分布于沿线非可溶岩的原生及风化节理、构造裂隙中,根据含水介质成因类型的不同,大体可分为风化节理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节理裂隙水分布于各类基岩的原生及风化节理、裂隙中,主要受大气降水、高山融雪及表层潜水的入渗补给,多以下降泉形式排泄,水量变化较大,水质普遍较差。构造裂隙水以断层构造裂隙水为主,多分布于断裂带及影响带中,具有一定承压性,在补给条件较充足的条件下,断裂带及其影响带一般为中等富水,局部为强富水区;其中部分为褶皱构造裂隙水,褶

皱向斜的核部及背斜的两翼是地下水的主要储水场所,地下水一般为弱~中等富水区,局部为强富水区。

(3)沿线水质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

根据勘测资料综合分析,沿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差,一般具有氯盐腐蚀性、硫酸盐侵蚀等级为L1~L3、H1~H4,部分段落具有镁H1~H3。

1.2.4 地震动参数区划

据沿线地震安评的初步结论,结合本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情况,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代表里程为青藏QZK815+405~DK175+000,长度为172.62Km,数值为0.10,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地震动反应谱代表里程为青藏QZK815+405~DK134+600,长度为132.2Km,周期为0.45s、DK134+600~DK175+000,长度40.4Km,周期为0.40s。

根据青海省地震局和新疆防御自然灾害研究所编制的格库铁路地震安评报告,结合本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情况,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如表1-4-1,可做为本线一般工程的抗震设计依据:

地震动参数区划表(青海段)表1-4-1

1.2.5 河流系特征

本线所经地区由东向西分属昆仑山、阿尔金山及天山三大水系,其中格尔木至茫崖湖为昆仑山水系,较大河流有格尔木河、托拉海河、大灶火河、中灶火河、小灶火河、乌图美仁河、那陵格勒河等,其中以格尔木河、那陵格勒河最大。

1.2.6 气象特征

本线属典型的大陆型干旱性气候区,分属高原干旱柴达木区、高原亚干旱青南区、南温带干旱南疆区三个气候大区。气候异常干旱、寒冷、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尤其在戈壁沙漠中,风的频率高,风力强,一经起风,能见度极低。

柴达木盆地区,年平均气温2.9℃~6.4℃,极端最高气温32℃~

35.5℃,极端最低气温-30.1℃~-34.3℃,年平均降水量28.4~44mm,年平均蒸发量1801.7~2739.3mm,每年2~9 月为风季,主导风向以西风、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3.5m/s,最大风速21.3~29.2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6~43 天;大于起沙风速(约5m/s)的风经常出现,最大冻结深度100~200cm。

1.2.7 交通运输情况

(1)铁路

本线经过地区既有铁路有青藏线西格段、格拉段,可作为直发料、外来料的运输通道。

(2)公路

沿线主要公路有S303。线路在格尔木至茫崖段基本伴行于S303 线。

全线的材料运输应尽量利用既有的公路和铁路,减少大型临时设施的设置。厂发料从材料厂运至工地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当地料的运输方式与厂发料一致。直发料采用营业火车运输至长轨存放基地采用工程列车运输到工地。

1.2.8 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

(1)施工用水

DK176+950-DK220+000段从那棱格勒河、那陵格勒车站水井取水,并在沿线设置4-5处水井。DK220+000-DK240+000段从塔尔丁车站水井取水,DK240+000-DK260-000段从甘森站水井取水,并在沿线设置2-3座水井。DK260+000-DK272+000段从甘森站水井取水,并在沿线设置1-2处水井。

格尔木至省界段工程用水供应点表

(2)施工用电:

DK177+000-DK222+000段从乌图美仁国家电网110KV变电所签10KV电源线路45KM至那棱格勒河1#特大桥、那棱格勒河2#特大桥设变压器后引入一项目部、二项目部桥梁、拌合站工点,三项目部用电从甘森热泵站附近石油线路110KV变电所牵KV 电源线路4KM引入二项目部用电。共新建电力线路49KM,设置10个变压器。其他工点采用自发电供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