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汇编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汇编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

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

锋B .暖锋C .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 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

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

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

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

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常见的天气系统

B

D

A.高压与低压

C.冷锋与暖锋

B .气旋与反气旋

D .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

响: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

B .过境时气压升高

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

等 : )

E.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D.

学习-----好资料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12. 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

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3 ?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

’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 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

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冷锋

C.暖锋

D.暖气团

15.

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16.

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

A.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一一反气旋 C.台风一一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一一反气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分析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反气旋影响

B.冷锋影响

C.气旋影响

D.准静止锋影响

17?19题。

18.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 )

A.气流下沉形成

B.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19.此系统易造成( )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图7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 20?22题

20.

ABCD 四点中

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D 21. 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

A.地表冷热不均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

D.

地转偏向力

22. 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大风降温

B.阴雨天气

23.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天气。造成这种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水

ft (mm )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團

)

学习-----好资料

2009年第8号超强台风“莫拉克”于8月7日23时45分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登陆。登陆时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仍有13级(40米/秒),使台湾省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截止6日下午6时,莫拉克台

风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00亿元新台币。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图中(同心圆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台风“莫拉克”的是()

26.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因热力因素形成的海平面等压线图,P点吹北风,则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①近地面气温,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②甲地可能为云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

③甲地为下沉气流,乙地为上升气流

④乙地所在地区,气流为逆时针方向向外流动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7.下图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的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

确的是()

28.读甲、乙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甲、乙两点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25.正确反映花莲县在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学习-----好资料

A.甲点盛行西南风

B.乙点盛行东北

C.甲、乙两点风力大小相等

29.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 .连续性降水

D.甲点风力小于乙点

B .天气晴朗,气压下降

C.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D .狂风暴雨 30.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 ?岂团 77/77777777^^7^7 C B 聯气团 挣气团 31 .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 A .冷锋 B.暖锋 32.右手握拳,大拇指垂直向上, A .北半球的反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 “梅雨”天气的是( C.准静止锋 表示垂直气流方向, 南半球的气旋 南

半球的反气旋 B. D. 33.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C .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 D .反气旋

其余四指表示水平气流方向。 该方法表示的是()

B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D .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34.读下面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 ) A .白天气温:① < ④

C .气压:② '③ B .夜晚气温:④〉?

D .降水:④ < ③ 35.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 .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 .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读右图,回答36?37题。 36. 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37. 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 A .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 .高温多雨

D .阴雨绵绵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 (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39题。 高空

近地面

38?

38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B.

D.

)

1006

1004

1008

1008 A. 1004 1006

C. 1008 1010

39 . 在右图中,上海市的风向是;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 .偏东风台湾岛B. 偏北风黄河口

C .东北风辽东半岛

D 偏南风珠江口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40?42题。

40.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1. 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 .阴雨连绵

B .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D.暴风骤雨

42.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 .暖气团势力强B. 冷气团势力强

C .地形影响

D . 海陆位置影响

43?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 (40 ° 130 °B. (40 ° 140 °

C . (30 ° 120 °

D . (30 ° 130 °

44.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②风力减弱③天气晴朗④气温降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5.以下关于锋面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B.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所形成的锋

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造成的

D.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是锋面形成的降雨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6?48题。

46.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百帕)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2019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章第4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答案

第4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气团 (1) 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J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2) 分类〔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彳低的气团 [易误点拨]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认识锋面 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3 ?锋与天气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1)读某城市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①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②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③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 (2)读某城市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①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②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4.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 (2)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盲区扫描]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2一般冷锋连续性降水时间短,多出现在秋、冬季节;而暖锋连续性降水时间长, 多出现在春、夏季节。 [理解一要点突破] 1.冷、暖锋与天气 类型冷锋暖锋锋面剖面 示意图 —■咒利二7 符号 (3)准静止锋天气 冷暖气团 势力相当 降水强度小,多 形成连续性降水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执教老师:蒋卫兴 上课班级:高一 (10)班 上课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二、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再进一步明确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 归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上图所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 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的主要区别: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难晴。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高中地理 2.3常见的天气系统最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一、锋面系统 【指导看书】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家阅读教材P44,思考:

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

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那什么是锋面呢? 1锋面的定义(板书)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2.冷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19“冷锋与天气”,注意观察冷锋的表示方法。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 第2章 第4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4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气团 (1)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2)分类? ?? 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易误点拨]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认识锋面 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与天气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1)读某城市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①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②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雨区主要在 锋后。 ③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 (2)读某城市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①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②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3)准静止锋天气 锋面来回摆动4.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 (2)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盲区扫描]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2)一般冷锋连续性降水时间短,多出现在秋、冬季节;而暖锋连续性降水时间长,多出现在春、夏季节。 [理解—要点突破] 1.冷、暖锋与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2.3公开课11。3日

“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面) 的教学设计 [课标相关内容] 运用 ....... ..简易锋面图,简要分析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会考相关要求] ▲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 ②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③理解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辨别冷暖锋系统 ②通过对天气状况的表述,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 ②通过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①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教学难点] 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及图示。 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及图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读图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启发、探究、对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复习上节气压带和风带控制形成的气侯类型 【导入】气侯是指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变化,这种自然现象的不断变化,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这是受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的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引导】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 【过渡】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气团分类 1、气团及分类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1.教材第42页活动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天气的。 (2)“连日大风……铁甲如冰”,这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 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3)“彤云压阵……云势越重……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 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4)“那雪……已没过马膝”,此时降雪过程已经停止,说明冷锋已经过境,天气转好。 (5)根据描写判断,这个冷锋移动速度快,一是天气过程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雪” 为证。 2.教材第44页活动 (1)气旋中心的气流是辐合上升的,而反气旋中心的气流是下沉辐散的。 (2)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气流上升形成降水。 (3)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 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高温、晴朗的天气。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 1~2题。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 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解析:依题意,该诗句的大意是:夏日的晴空,忽然乌云翻腾,大雨倾盆,一会儿又风

吹云散,雨过天晴,应是阵雨天气,多与冷锋有关。 答案:A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 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 C.持续阴雨 D.影响范围很小 解析:每年6月中旬,我国锋面雨带移至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冷暖气团势 均力敌,锋面在此徘徊形成准静止锋,从而导致该地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诗句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正 是梅雨季节。 答案:C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4日,受飓风“英格丽德”和热带风暴“曼努埃尔”影响,墨西 哥出现强风暴雨天气,多地受灾严重。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与该飓风相同的天气系统是( ) 4.此次飓风可能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 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地震④狂风⑤暴雨⑥沙尘暴 B.②⑤⑥ A.①②④ D.①③⑤ C.②④⑤解析:飓风是气旋的一种,中心是低气压,对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等天气。 答案:3.C 4.C 下表是北京市2015年11月2—5日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5~6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结构: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气团类型冷气团暖气团 图示 与移经地区的温度 比较 低高 湿度小大 密度大小 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在锋面以下在锋面以上 所以,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0℃ 25℃ 移动方向 10℃ 17℃ 移动方向 常 见 天 气 系 统 锋面系统 锋面气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冷锋准静止锋 天气 反气旋 气旋 低压槽 低压 高压 天气

项目详情 图示 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面 (自地面向高空冷空气一侧倾斜)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随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雨区分布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1)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2)锋面经常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产生降水,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上升气流,还与锋面上方暖气团的湿润程度有关。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有降水。

依据: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 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锋 图示锋图 天气图 符号 锋面坡 度大小大小较小 降水强 度 大,多为狂风暴雨小,多为连续性降水小,多为连续性降水 雨区位 置 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特征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阴天、下雨、大风和降温连续性降水或雾暖气团爬升,形成降水 过 境 后 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 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地理教师姓名:学校名称:授课班级: 章节名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时 1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3、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 天气形势预报。 4、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 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分析预报。 过程和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 《天气预报》节目,注意支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 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社会。 学生特征学生在前两节课中已基本掌握了大气的基本知识。学生对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比较感兴趣。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学习目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2.3-1 知识 理解 正确理解锋的定义。 理解锋的组成:锋面+锋线。 2.3-2 理解掌握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能识别冷锋系统和判读冷锋天气。 2.3-3 应用应用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推出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并能 区分冷锋和暖锋。 2.3-4 知识认知高压脊和低压槽。

课程名称《常见的天气系统》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目 标 媒体类 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2.3-1 5 视频《天气预报》 H E 感受现实生活中是如 何播报天气的。 1′网络 2.3-2 1 课件介绍锋面系统 A G 理解锋面的形成。 2′自制 2.3-3 1和2 课件介绍冷锋 F F 理解冷锋的形成原因 和运动变化规律,及其 天气变化特点。 10′自制 2.3、4 1和2 课件介绍暖锋 F A 理解暖锋锋的形成原 因和运动变化规律,及 其天气变化特点。 5′自制 2.3-5 2 课件对比冷、暖锋 J F 对比冷、暖锋的特点, 加深对冷、暖锋的理解。 2′自制 2.3-6 3和4 课件介绍气旋 E G 理解气旋的形态、成 因、分布及运动变化规 律及其天气特点。 5′自制 标描述2.3-5 理解掌握气旋及其天气特点。 2.3-6 应用应用已掌握关于气旋的知识,推断出反气旋及其特点,并能区分气旋 和反气旋的天气特点。 2.3-7 情感 (兴趣) 利用所学的这四种天气系统解读天气图、天气云图、天气报告等,激 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的情操。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播放《天气预报》,从现实生活中去理解理论知识。 教学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 系。应用多媒体演示帮助理解。情景建设加深理解。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教学方法】 1.讲授法:例如,通过对冷暖气团特殊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冷暖气团和冷暖 锋 2.提问法:例如,通过问学生“前两天的天气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 引起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生动,方便地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学生也能更 加直观地学习。 4.板书笔记法:通过板书,能让学生更加清晰本内容的学习思路,清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ppt、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暖锋 D .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 .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分析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 17~19题。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反气旋影响 B.冷锋影响 ① ②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③ ④

第三章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三章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图表,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学会区分两种锋面系统。 2.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课前思考】 1.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天气? 它包括哪些要素? 2.降水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学习新知识】 (一)气团 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按照其相对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练习】 (1)请判断下列气团的性质并填写在图中括号内,在方框中写出相应的天气状况。 (2)在表1中写出它们的特点。 (二)锋面系统 1. 【探究活动1】锋的形成(1)观察锋面系统形成模拟实 验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观察冷水与热水相遇时的界面有何特点? ②冷水与热水位 置分布有何特点? ③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布特点? (2)下列三个示意图能正确表示锋面的是( ) (3)锋面的形成:当冷暖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他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习惯上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请概括锋面系统的特点,在右图中括号内填冷暖气团。并概括锋面系统的特点。 ① 在下, 在上; ②锋面附近伴有 等。 图1 图2 表1

③降水出现在 一侧; 【探究活动2】决定锋面移动方向是: (三)冷锋 暖锋 【探究活动3】:暖锋的形成及其影响 【知识巩固与应用】 1.分析广州2019年11月21日至11月26日天气变化属于哪一种天气系统,判断依据是什么? 据苏州某年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3~4题: 2.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 A .反气旋造成 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 .暖锋造成

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

示范教案一(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

杨胜良、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中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天气系统,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 (2)、了解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1)、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的水平。 (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图像系统的判读,使学生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注重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并能够准确解释引起当地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锋面过境时,天气的变化过程。 2、天气图的判读,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 3、“锋面气旋”两侧冷暖锋的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锋面系统设问:锋面的概念是什么? 活动3:教师在黑板上画下图,让学生片 断准确的锋面图,并在准确的锋面图中说 出字母所代表的冷、暖气团名称。 以问题导 航,明确学 习目标,培 养学生提 取信息的 水平和合 作学习的 意识。 播放课件:动画,冷锋、暖锋的形成锋面 设问:冷锋、暖锋的概念是什么? 播放课件:投影出冷锋、暖锋对比动画图 设问:冷锋、暖锋如何区别? 播放课件:冷锋对天气的影响 (教师边讲边实行动画演示) 设问:冷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如何? 设问:暖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如何? 设问: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是什么? 学生观看动画,主动思考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后,尝试回答 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推出冷 锋的天气情况,然后同理推导出 暖锋的天气情况,总结完成下表: 过境 前 过境 时 过境 后 冷 锋 暖 锋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播放课件:气旋、反气旋动画,立体形成 及天气状况。(并准备画气旋、反气旋示 意图) 合作学习1:两名学生上黑板画气旋、反 气旋示意图,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画。(教 师先画出气压分布图,节约时间) (以北半球为例) (教师语言点拨,引导学生画图)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然后在 座位上画图 培养学生 识图、画图 的水平。 师生共同纠正学生画错的地方,教师讲原理、规律、判别方法,最后总结, 投影出表格: 项目气旋反气旋 气压分布 水平气流 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垂直气流状况 A B C D

2019版第2章第4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4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气团 (1) 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 空气。 ,、;■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2) 分类: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彳低的气团 [易误点拨]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 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认识锋面 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 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 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3. 锋与天气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1) 读某城市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①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②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③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 (2) 读某城市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①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②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雨区主要在锋 _

③ 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3) 准静止锋天气 4 ?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 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 (2) 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 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盲区扫描]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 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2 一般冷锋连续性降水时间短,多出现在秋、冬季节;而暖锋连续性降水时间 长,多出现在春、夏季节。 冷暖气团 势力相当 锋面来 回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 形成连续性降水 [理解一要点突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气团。气团分冷气团和暖气团。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a)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b)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c)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 ●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 ●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过境后温度和气压值的变化 【基础过关】 1.天气变化剧烈通常是因为位于( ) A.暖气团控制下 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C.冷气团控制下 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 3.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影响无关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我国秋冬季节爆发的寒潮 C.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D.近年来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阅读以上材料,完成4~5题。 4.文中所说的最有可能的天气过程是( ) A.快行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慢行冷锋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是( ) 【能力提升】 6.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A.产生连续性的降水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天气由阴转晴 D.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7.下图中,ABCD纬度位置和下垫面情况大致相同,四个地点中处于冷锋过境后的是( ) 读”某市20XX年5月黄金周期间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8~9题。 8.这次降水形成的原因是( ) A.气流下沉 B.气流对流上升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D.暖气团被迫抬升 9.此系统对我国天气现象的主要影响还表现为(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教案

凯里学院旅游学院学生试讲教案 试讲人授课 年级 高一课时2课时课型单一课 学科地理教材及 章节 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课题名称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指导 教师 教材分析天气现象是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现象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教材的编排看,第二章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其中知识结构上重要的一环,本课是在综合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成因,因此所讲内容对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个性突出,富有好奇心,在心理上它们渴望自主探究和表现,对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热情并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但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比较差,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全面需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说出引起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 2.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知道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主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总结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知道冷、暖气团性质的基础上分析教材中各天气系统示意图,说出各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增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更关注生活地的天气现象。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内容知识点学习目标具体描述 主要天气系统的概念说出气团,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冷、暖气团的性质知道冷、暖气团的性质 锋与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天气分析锋与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并总结归纳出锋与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能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