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实验四
实验四

实验四

课程名称:LINUX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进程创建和控制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了结进程创建和控制的原理,

掌握进程创建和控制相关的系统调用,掌握系统调用fork(),wait(),exec()等. 要求:

编程验证统调用fork(),wait(),exec()的具体使用方法.

分析统调用fork(),wait(),exec()的作用.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PC机,Linux系统,C语言

实验步骤和内容:

1.启动编辑软件

主菜单->附件->文本编辑器

2.编辑程序

实现时需要增加相应的头文件

利用$man 命令查询每个系统调用所需要的头文件

pid 可以定义为整型,也可以定义为pid_t类型

3.编译

主菜单->系统工具->终端进入终端文本模式

$gcc 源文件名.c -o 目标文件名

4.运行

$./目标文件名

附件:

源代码1

/*fork()和wait()的使用*/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pid_t pc,pr;

int sum,i;

pc = fork();

if (pc<0)

printf("error ocurred!\n");

else if(pc == 0)

{

for (sum=0,i=1;i<=10;i++) sum+=i;

printf("This is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d\n",getpid());

printf("sum= %d\n",sum);

sleep(10);

}

else

{

pr=wait(NULL);

printf("I catched a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d\n",pr);

}

exit(0);

}

要分析运行结果,分析fork()和wait()系统调用之间的关系.

源代码2

/*fork()和exec()的使用*/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pid_t pc,pr;

int sum,i;

pc = fork();

if (pc<0)

printf("error ocurred!\n");

else if(pc == 0)

{

for (sum=0,i=1;i<=10;i++) sum+=i;

printf("This is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d\n",getpid());

printf("sum= %d\n",sum);

execl("/bin/ls","ls","-l",0);

sleep(10);

}

else

{

pr=wait(NULL);

printf("I catched a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d\n",pr);

}

exit(0);

}

要分析运行结果,分析父子进程关系,分析execl()执行和去掉execl()的结果,说明execl()的作用.

数学实验报告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院(系) __ __学号____姓名_ __ 实验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 实验一 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2) 利用参数方程作图,做出由下列曲面所围成的立体图形: (1) x y x y x z =+--=2 222,1及xOy 平面; (2) 01,=-+=y x xy z 及.0=z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1、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 绘制三维图形来观察空间曲线和空间曲面图形的特点,以加强几何的直观性。 2、学会用Mathematica 绘制空间立体图形。 三、程序设计 空间曲面的绘制 作参数方程],[],,[,),(),() ,(max min max min v v v u u v u z z v u y y v u x x ∈∈? ?? ??===所确定的曲面图形的 Mathematica 命令为: ParametricPlot3D[{x[u,v],y[u,v],z[u,v]},{u,umin,umax}, {v,vmin,vmax},选项] (1) (2)

四、程序运行结果 (1) (2) 五、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1、通过参数方程的方法做出的图形,可以比较完整的显示出空间中的曲面和立体图形。 2、可以通过mathematica 软件作出多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使积分能够较直观的被观察。 3、从(1)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所围成的立体图形是球面和圆柱面所围成的立体空间。 4、从(2)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围成的立体图形的上面曲面的方程是xy z =,下底面的方程是z=0,右边的平面是01=-+y x 。 实验一 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3) 观察二次曲面族kxy y x z ++=22的图形。特别注意确定k 的这样一些值,当k 经过这些值时,曲面从一种类型变成了另一种类型。

实验三四

实验三:数据库的嵌套查询实验 实验目的: 加深对嵌套查询语句的理解。 实验内容: 使用IN、比较符、ANY或ALL和EXISTS操作符进行嵌套查询操作。 实验步骤: 一. 使用带IN谓词的子查询 1. 查询与’刘晨’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的信息: 2. 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信息系统’ 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 查询选修了课程’1’和课程’2’的学生的学号: 二. 使用带比较运算的子查询 4. 查询比’刘晨’年龄小的所有学生的信息: 三. 使用带Any, All谓词的子查询 5. 查询其他系中比信息系(IS)某一学生年龄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6. 查询其他系中比信息系(IS)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7. 查询与计算机系(CS)系所有学生的年龄均不同的学生学号, 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all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四. 使用带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和相关子查询 8. 查询与其他所有学生年龄均不同的学生学号, 姓名和年龄: 9. 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 10. 查询没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 11. 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12. 查询至少选修了学生95002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13. 求没有人选修的课程号cno和cnamecname: 14. 查询满足条件的(sno,cno)对, 其中该学号的学生没有选修该课程号cno的课程 15. 查询每个学生的课程成绩最高的成绩信息(sno,cno,grade): 思考: 如何查询所有学生都选修了的课程的课程号cno? 实验四:数据库的分组查询和统计查询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数据查询中的分组、统计、计算和集合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使用聚集函数查询、分组计算查询、集合查询。 实验步骤: 一. 使用聚集函数: 1.查询学生总人数: 2. 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总数: 3. 查询所有课程的总学分数和平均学分数,以及最高学分和最低学分: 4. 计算1号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最高分和最低分: 5. 查询’信息系’(IS)学生”数据结构”课程的平均成绩: 6*. 查询每个学生的课程成绩最高的成绩信息(sno,cno,grade): 7*. 求成绩低于该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学生的成绩信息(sno,cno,grade) 二. 分组查询 8. 查询各系的学生的人数并按人数从多到少排序 : 9. 查询各系的男女生学生总数, 并按系别,升序排列, 女生排在前: 10. 查询选修了3门课程已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11. 查询每个学生所选课程的平均成绩, 最高分, 最低分,和选课门数:低分, 12. 查询至少选修了2门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13. 查询平均分超过8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平均分: 14. 查询”信息系”(IS)中选修了5门课程以上的学生的学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测试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我最棒。(20分)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436-279-21=436-(279○_____) (2)34×125×8=34×(___○____) (3)120÷5÷4=120÷(___○____) (4)49×38+15×38+38=(49+___+___)×___ 3、在里填上“>”“<”或“=”。 651-45-355○651-(45+355) 12×15×25○12×(15+25) 80×125○10×8×125 15×(14+6)○15×14×6 二、大法官判对错。(对的画“√”,错的画“×”)(5分) +33=215-(67+33) ( ) ÷5÷4=240÷(5×4) ( ) ×47=100×47+2 ( ) ×16=85×10×6 ( ) ×125+125=(99+1)×125 ( ) 三、择优录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24+53×36=53×(24+36)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4×25×8的简便算法是( )。 A.(125×8)×(4×25)×8+(4×25) C.(125×25) ×(4×8)×99=792×100○792×1,○里应该填( ) A.+ C. × 4.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 )律。 A.交换 B.结合 C.分配 四、数学门诊部。(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3分) 1. 675-(275+43) 2. 76×99+76 3、47×99 =675-275+43 =76×(99+1)=47×100-1 =400+43 =76×100 =4700-1 =443() =7600 () =4699() 五、我是神算手。(1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5×11= 2400÷25= 180-79-21= 25×13×4= 200÷5÷4= 480÷3÷8= 125×3×8= 16×99=

数学实验答案-1

1.(1) [1 2 3 4;0 2 -1 1;1 -1 2 5;]+(1/2).*([2 1 4 10;0 -1 2 0;0 2 3 -2]) 2. A=[3 0 1;-1 2 1;3 4 2],B=[1 0 2;-1 1 1;2 1 1] X=(B+2*A)/2 3. A=[-4 -2 0 2 4;-3 -1 1 3 5] abs(A)>3 % 4. A=[-2 3 2 4;1 -2 3 2;3 2 3 4;0 4 -2 5] det(A),eig(A),rank(A),inv(A) 求计算机高手用matlab解决。 >> A=[-2,3,2,4;1,-2,3,2;3,2,3,4;0,4,-2,5] 求|A| >> abs(A) ans = ( 2 3 2 4 1 2 3 2 3 2 3 4 0 4 2 5 求r(A) >> rank(A) ans =

4 求A-1 《 >> A-1 ans = -3 2 1 3 0 -3 2 1 2 1 2 3 -1 3 -3 4 求特征值、特征向量 >> [V,D]=eig(A) %返回矩阵A的特征值矩阵D 与特征向量矩阵V , V = - + + - - + - + - + - + D = {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将A的第2行与第3列联成一行赋给b >> b=[A(2,:),A(:,3)'] b = 《 1 - 2 3 2 2 3 3 -2

1. a=round(unifrnd(1,100)) i=7; while i>=0 i=i-1; b=input('请输入一个介于0到100的数字:'); if b==a ¥ disp('You won!'); break; else if b>a disp('High'); else if b

实验三、实验四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 1 实验目的 1. 学习理解模/数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的使用方法。 2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一套,万用表一个。 3 实验内容 编写实验程序,将ADC单元中提供的0V~5V信号源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 4 实验原理 ADC0809包括一个8位的逐次逼近型的ADC部分,并提供一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用它可直接输入8个单端的模拟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在多点巡回检测、过程控制等应用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ADC0809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分辨率:8位 〃单电源:+5V 〃总的不可调误差:±1LSB 〃转换时间:取决于时钟频率 〃模拟输入范围:单极性0~5V 〃时钟频率范围:10KHz~1280KHz ADC0809的外部管脚如图4.47所示,地址信号与选中通道的关系如表4.6所示。 图4.47 ADC0809外部引脚图 表4.6 地址信号与选中通道的关系

模/数转换单元电路图如图4.48所示: 图4.48 模/数转换电路图 5 实验步骤 1. 按图4.49连接实验线路。 2. 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 将变量VALUE添加到变量监视窗口中。 4. 在JMP START语句行设置断点,使用万用表测量ADJ端的电压值,计算对应的采样值,然后运行程序。 5. 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运行,查看变量窗口中VALUE的值,与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可能稍有误差,相差不大)。 6. 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比较VALUE与计算值,反复验证程序功能。 图4.49 AD转换实验接线图

小学四年级数学测试题

大峪沟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20分)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2)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3)()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4)1平角=()直角。1周角=()直角=()平角。 (5)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6)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 (7)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就越大。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8)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角,3时成()角,6时成()角。 (9)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角、()角、()角。 (10)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二、请你做判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2)两个锐角相加得到的角一定是钝角。() (3)小明画了一条长6米的直线。() (4)汽车灯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射线。() (5)线段比射线短,射线又比直线短。() 三、细心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角的两条边都是()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曲线 (2)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①1②2③无数 (3)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①2时②6时③12时④9时 (4)一条()长3000米。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 (5)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①一个锐角,一个钝角②两个锐角③两个钝角④两个直角(6)如图:下面图形中, 直线有: 射线有: 线段有: 四、请你来动手。 1、认真量一量,并写出它是哪种角。(8分) ()°()°()°()°()角()角()角()角2、用量角器画一画。(9分) (1)40°(2)165°(3)98°

数学实验

1、设A=??? ? ??5241,则det(A)= -3 , rank(A)= 2 . 2、设A=??? ? ??4321,则A 3= [37, 54;81, 118] , A.^3= [1, 8;27 ,64] . 3、在matlab 中输入等差数组x (首项为7,尾项为1,公差为2)的命令是 a=7:-2:1 linspace(7,1,4) . 4、在matlab 中,查询函数log 的详细说明,可输入命令 help log . 5、在matlab 中,用于画空间曲面的命令是 mesh 或 surf . 6、设A=??? ? ??5421,则size(A)= 2 2 , inv(A)= -1.6667 0.6667 1.3333 -0.3333 . 7、设A=??? ? ??5421,则A 2= 9 12 24 33 , A.^2= 1 4 16 25 . 8、在matlab 中输入等差数组x (首项为1,尾项为7,公差为2)的命令是 a=1:2:7 . 9、在matlab 中,查询函数sqrt 的详细说明,可输入命令 help sqrt . 10、在matlab 中,用于画平面曲线的命令是 plot . 二、简答 11. 设1010)(?=j i a A 和1010)(?=j i b B 是两个10行10列的矩阵(数组),试说明命 令A*B, A\B, A .*(B.^A), A ./B, A .\B 的涵义 A*B A 矩阵和B 矩阵作乘法运算 A\B A 左除B A .*(B.^A) A 点乘 B 的A 次幂 A ./ B A 点右除B ,也就是A 乘以B 的逆矩阵,即 A B -1 A .\ B A 点左除B ,也就是A 的逆矩阵乘以矩阵B ,即A -1B 12. (1) 写出关系运算符中的等号、不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小于等于号和大 于等于号; 等号==、不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小于等于号<=、大于等于号>=

数字逻辑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 题目名称实验三、实验四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物联网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 6 月 26 日 一、实验目的 1、(实验三)用两片加法器芯片74283配合适当的门电路完成两个BCD8421码的加法运算。 2、(实验四)设计一个计数器完成1→3→5→7→9→0→2→4→6→8→1→…的循环计数(设初值为1),并用一个数码管显示计数值(时钟脉冲频率为约1Hz)。 二、功能描述及分析 实验三: (1)分别用两个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两个十进制数,如:用A3 A2 A1A0表示被加数,用B3B2B1B0表示加数,用S3 S2 S1 S0表示“和”,用C0表示进位。 (2)由于BCD8421码仅代表十进制的0—9,所以加法修正规则:当S>9时,修正值为D3D2D1D0=0110; 当S<9时,修正值为D3D2D1D0=0000。

(3)由真值表,我们可以得出D3=D0=0,D2=D1=FC4 + S4(S3+S2) 实验四: (1)分别用四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十进制数,触发器状态用DCBA表示,10个技术状态中的初值状态为0001。 (2)列出状态表,如下 (3)得出次态方程: D n+1=BC, C n+1=B⊕C, B n+1=A D, A n+1=A⊕D (4)选用D触发器来实现,求触发器激励函数 D4=BC, D3=B⊕C, D2=A D, D1=A⊕D (5)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 (6)四个触发器输出端一次输入到7447数码管译码器输入端。 三、实验器材 实验三: (1)两片加法器芯片74283,两个或门,一个与门,8个按键,5个LED 显示灯。 (2)DE2开发板和QuartusⅡ7.2软件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及答案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满分 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 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 一个小数由6个十,8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 )。 2. 9.46是由( )个1、( )个0.1、和( )0.01组成。 3.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4. 一本书a 元,买40本这样的书需要( )元。 5. 一个工厂原有煤x 吨,烧了t 天,每天烧a 吨,还剩( )吨。 6.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n,另外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4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8.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 )。 9. 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 )度。 10. 甲数是乙数的7倍,甲数比乙数多360,乙数是( )。 11.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12. 一周角=( )直角 =( )平角 13. 25×49×4=(25×4)×49这一运算过程运用了( )律。 14. 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 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 )厘米。 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 )、( )。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 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 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 ) 4.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5. m ×m 可以写成2 m 。 (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 ) 7. 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10.468×99+468=468×(99+1) ( )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 )分米短。 A. 3 B. 4 C. 7

机械原理实验三实验四指导及实验报告.docx

实验三: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3、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JPH-A型动平衡实验台; 2、转子试件; 3、平衡块; 4、百分表0~10mm。 三、实验原理 由《机械原理》所述的回转体动平衡原理知: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质量i m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质量1m 和2m (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1r和2r,半径大小可根据数值1m、2m的不同而不同)所产生的离心力。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为平衡基面Ⅰ、Ⅱ)内的适当位置(1r'和2r')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重1m'和2m',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当量不平衡重产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 半径r'越大,则所需的平衡重m'就越小。此时,ΣF =0且ΣM=0,该回转体达到动平衡。 转子不平衡质量的分布有很大的随机性,而无法直接判断其大小和方位。因此很难用公式来计算平衡重,但可用实验方法来解决。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是利用实验用动平衡实验台测定需加于两个平衡基面上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并通过增减配重质量来进行校正,直到达到平衡。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将平衡试件装到摆架的滚轮上,把试件右端的联轴器盘与差速器轴端的联轴器盘,用弹性柱销柔性联成一体。装上传动皮带。 2、用手转动试件和摇动蜗杆上的手柄,检查动平衡机各部分转动是否正常。松开摆架最右端的两对锁紧螺母,调节摆架上面的安放在支承杆上的百分表,使之与摆架有一定的接触,并随时注意振幅大小。 3、开机前将试件右端圆盘上装上适当的待平衡质量(四块平衡块),接上电源启动电机,待摆架振动稳定后,调整好百分表的位置并记录下振幅大小y0(格),百分表的位置以后不要再变动,停机。

(完整word)四年级数学万以上数的认识测试题

万以上数的认识测试题姓名; 一、填空。 (1)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3)万级的数位包括( )位,( )位,( )位,( )位。(4)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5)( )个千万是一亿,l0个十亿是( )。(6)由3个亿,8个万,6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 ),这是( )位数。(7)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5,百万位是8,个位是l,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8)写数的时候,从( )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9)三十六万四千零四十是由( )个十万,( )个万,( )个千和( )个十组成的,它写作( )。(10)、一个数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9,千位上是6,其它各个位上都是0。 (11)用3,7,6,8,0,0,0可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二.判断。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3)164567800≈16亿() 三.选择题。 (1)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是()A、一千万B一亿C一亿万D、一百万 (2)590000000约等于()A、5亿B、59亿C、6亿D、590万 (3)下面四个数中,读数时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A、49000700 B、4970000 C、49007000 D、40900700 (4)由8个亿,80个万和800个一组成的数是()A、880800 B、80800800 C、800800800 D、800808000 (5)123456789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A、百万B、千万C、亿D、十亿 四.写出下面各数。 (1)地球的陆地面积为十五亿零九十万五千平方千米() (2)太阳的表面温度为六千度,太阳中心温度为一千万度。() (3)2000年度我国总人口约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 五.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数。 (1)57348000≈( )万(2)409269800≈( )亿(3)600300000≈( )亿 (4)810000000≈( )亿(5)1472005000≈( )万≈( )亿 6.在○里填上“>”、“<”或“=”。 802004○804002 400440○404040 8000000 ○800万99999999 ○1亿8700000 ○87万10000000○89260000 六.综合应用 1.用4、8、5、2、0、0、O七个数字,按要求写出七位数。 (1)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 ) (2)只读一个0的数有( )(3)只读两个0的数有( )(4)三个0都读的数有( ) (5)最小的七位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万,最大的七位数是( )。 七、填一填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起,每()个数位是一级。 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还可以用来()。 4、最小的自然数是(),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5、3040000000是一个()位数,其中“3”在()位上,表示3个();“4”在()位上,表示4个()。 6、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7,个级上都是0,其他数位上都是6,这个数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精确到亿位大约是()。 7、用3个“0”和3个“1”按要求组成一个六位数。(每种情况至少写出1个数。) 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只读一个零的数有();读出两个零的数有();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六位数是()。

聊城市2019年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附答案

聊城市2019年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号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题应用题总分 得分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数相乘积是40。如果一个乘数除以5,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是();如果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3,那么积是()。 2、0.4里面有()个0.1;0.025里面有()个0.001。 3、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度。 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度。 5、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 6、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1个平角=()个直角。 7、24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是()。 8、在小数“3.85”中,“8”表示()。 9、9.05×4.7的积有()位小数;0.28×0.17的积有()位小数。 10、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46 97 203 59 66 22 501 310 80 1933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2、盒蒙牛酸酸乳的净含量是250毫升,请问要()盒这样的酸酸乳才能倒满一个2升的瓶子。 A、4 B、6 C、8 D、10 3、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A.梯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4、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 、2cm 4cm 6cm B 、5cm 6cm 1dm C 、4cm 3cm 2dm D 、4dm 5dm 9dm 5、8×27×125=27×(8×125)=27000,这里运用了()。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D、交换律和结合律 6、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缩小100倍 7、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那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三种皆有可能 8、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A.1条 B.2条 C.无数条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实验三、四

实验三控制结构程序设计 1.实验目的要求 (1)理解基本的解题技巧,掌握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过程设计算法。(2)熟练掌握if/else语句和switch语句的使用。 (3)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使用以及区别。 (4)掌握break和continue程序控制语句的使用。 2.实验内容 (1)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由指定的输入)所产生的运行结果,并指出其功能。 <1> #include void main() { int m,n; m = 1000; n = 850; cout << “\n(“ << m << …,? << n << …)?; while ( m != n ) { while ( m > n ) { m = m – n ; cout << …(… << m << …,? << n << …)?; } while ( m < n ) { n = n – m ; cout << …(… << m << …,? << n << …)?; } } cout << “\n” << m ; } <2> #include void main() { int m,n,k ; m = 1000 ; n = 45 ; cout << “\n(“ << m << …:? << n << …)? ; k=0; while ( m >=n ){ m = m – n ; k = k + 1 ; }

cout << k << “---” << m << endl ; } <3>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for ( i = 1 ; i <= 5 ; i ++ ){ if ( i % 2 ) cout << …*?; else continue; cout << …# ? ; } cout << “$\n” ; } <4>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 = 1,b = 10; do{ b -= a ; a ++ ; }while ( b -- <= 0 ) ; cout << “a=” << a << “b=” << b < 编程求解下列各计算式: S=∑=100 1 i i =1+2+3+…+100 3.思考题 *<1> 编程求出数列的所有升或降的最大子序列。如下面数列的解为如下: 1,20,30,12,3,5,7,4,6,100,11,8 (1,20,30),(30,12,3),(3,5,7),(7,4),(4,6,100),(100,11,8)。 *<2> 编程求12100的末三位数。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部

四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大数的认识练习题 一、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个(一)、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数位和计数单位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2.数位顺序表中从各位开始,越往左数位越高,每四个数位组成一个数级(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强调:个位不是最低位。 3.每相邻的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自然数(1、2、3、4、5、6……)时表示物体个数的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体会自然数与物体个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亿以内数的读写。 1.读出下面各数。(四位一级,先画分级线。) (按级读;先读万级再度个级;万级按照个级读,读完加“万”字;级末尾的0不读;其它的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 24678090 10000001 2659000 2.写出下面各数。(万字后面画分级线。) (按级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强调:万级完全写好后再去考虑个级。读出一个零,可能会写出多个0。)一千零四十万零五百一百万零七 三、亿以上数的读写。(与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类似,是亿以内数的读写的推广和延伸。) 1.读出下面各数。 1925080030 433040333005 10000000005 2.写出下面各数。 二亿零九四十亿零四十万零四十 四、数的组成。 1.一个数由4个百万、7个十万和5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分析:百万位上是4,十万位上是7,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2.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2)、八千万和四十。 思路同上题。 3.30900500是由()个()、()个()和()个()组成的。 分析:根据题意,将三个非0数所表示的意义填入即可。例如3个千万。4.变式题。 300000000+500000+4000+9=() 分析:结果应由3个亿、5个十万、4个千、9个一组成,方法同上面习题。 五、改写与省略。 1.改写。(4个0换一个“万”字,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8个0换一个“亿”字,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3000000=()万80000000=()万 1200000000=()亿50000000000=()亿 2.省略。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见到0、1、2、3、4舍;见到5、6、7、8、9入(向前一位进一后省略尾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对千位进行四舍五入。 12678≈10000 439807≈440000 省略百位后面的位数,对十位进行四舍五入。 12678≈12700 439807≈439800 ………… 是舍还是入,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几。 3.346709≈()万 10599874433≈()亿分两步:(1)求近似。(2)改写。 4.近似数与准确数。 见到诸如“约”、“近”、“多”等字眼的数值是近似数,只有数量和单位组成

数字逻辑实验三实验四

数字逻辑实验三实验四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 题目名称实验三、实验四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物联网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 年 6 月 26 日 一、实验目的 1、(实验三)用两片加法器芯片74283配合适当的门电路完成两个BCD8421码的加法运算。 2、(实验四)设计一个计数器完成1→3→5→7→9→0→2→4→6→8→1→…的循环计数(设初值为1),并用一个数码管显示计数值(时钟脉冲频率为约1Hz)。 二、功能描述及分析 实验三:

(1)分别用两个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两个十进制数,如:用A 3 A 2 A 1A 0表示被加数,用B 3B 2B 1B 0表示加数,用S 3 S 2 S 1 S 0表示“和”,用C 0表示进位。 (2)由于BCD8421码仅代表十进制的0—9,所以加法修正规则:当S>9时,修正值为D 3D 2D 1D 0=0110; 当S<9时,修正值为D 3D 2D 1D 0=0000。 (3)由真值表,我们可以得出D 3=D 0=0,D 2=D 1=FC 4 + S 4(S 3+S 2) 实验四: (1)分别用四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十进制数,触发器状态用DCBA 表示,10个技术状态中的初值状态为0001。 (2)列出状态表,如下

(3)得出次态方程: D n+1=BC, C n+1=B⊕C, B n+1=A D, A n+1=A⊕D (4)选用D触发器来实现,求触发器激励函数 D 4=BC, D 3 =B⊕C, D 2 =A D, D 1 =A⊕D (5)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 (6)四个触发器输出端一次输入到7447数码管译码器输入端。 三、实验器材 实验三: (1)两片加法器芯片74283,两个或门,一个与门,8个按键,5个LED显示灯。 (2)DE2开发板和QuartusⅡ软件 实验四: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 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填空。 (23 分, 8 、10 题每空 0.5 分) 1、0.958 是由 9 个( )、5 个( )和 8 个( )组成的。 2、0.45 里有( )个百分之一。 3、0.682 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 )倍。 4、5.954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位,右边第二位是( )。 )。 6、6.8 扩大到它的( )倍是 680,缩小到它的( )倍是 0.68 。 7、2 米 4 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写成整数是( )厘米。 8、在 0.49 3.0 里填上“>”“<”或“ =”。( 6%) 0.499 2.999 4.12 2.620 820 克 4.23 2.62 7 12.00 12 0.98 1 0.82 千 克 米 23 厘 米 7.2 厘米 9.27 吨 9 吨 27 千克 1.004 千米 1 千 米 40 米 202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时限: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9、有一个数,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 2,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 5,这个数是 ( ),它的计数单位是( )。 10、60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80 克=( )千克 4 千米 150 米=( )米 7080 克=( )千克( )克 8.35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5 吨 90 千 克=( )吨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8 分)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2、小红的身高是 1.35 分米。( ) 3、40.403 读作四十点四百零三。( ) 4、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 5、10 与 10.00 大小相等。( ) 6、4.086 精确到十分位是 4.0 。( ) 7、1.36 是由 13 个十分之一和 6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 8、把 0.65 扩大 10 倍,再缩小 100 倍后是 0.065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8 分) 1、0.9 里面有 9 个( )。 ①十分之一 ②百分之一 ③千分之一 ④一 2、把 6.0300 化简是( )。 ①6.3 ② 6.30 ③6.03 ④ 6.030

温州市2020年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附答案

温州市2020年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号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题应用题总分 得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350……13中,被除数最小是()。 2、比一百万少十万的数是(),比一百万多一万的数是()。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 4、一把小刀a元,一块橡皮b元,买5把小刀和4块橡皮共要()元。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顶角是()°;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6、在50后面添上()个0是5万。 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 8、12.486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9、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度。 10、25×49×4=(25×4)×49这一运算过程运用了()律。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0. 3和0.30比较,()。 A、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B、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C、大小不同,意义不同 2、如果96□300≈97万,那么□里可以填的数是()。 A、1 B、3 C、5 D、0 3、计算650÷68时,商的最高位是( )。 A.1 B.8 C.9 4、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8°的角,这个角是()。 A、18° B、180° C、1800° 5、和330÷5×6 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330÷6×5 B.330÷(5×6) C.330×6÷5 D.5×6÷330 6、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7、读两级数时,( )的0都不读。 A. 每级前面 B.每级中级 C.每级末尾 8、下列算式中,如果a、b同时加5,()的结果不变;如果a、b同时乘5,()的结果不变。(a、b都不为0) A、a+b B、a-b C、a÷b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2、()700÷60与70÷6的商和余数相同。 3、()小数点的后面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数学实验 第四章

第四章练习题 (1)t=0:0.01:20; x=exp(-0.2*t).*cos(pi/2*t); y=pi/2*sin(t); z=t; plot3(x,y,z,'r'); (2)a=1; t=-pi:0.01:pi;z=t; x=a*(cos(t)).^3; y=a*(sin(t)).^3; plot3(x,y,z,'r'); (3)a=1;b=1; t=0:0.01:2*pi;z=t; x=a*(t-sin(t)); y=b*(1-cos(t)); plot3(x,y,z,'r');

(4)t=-pi:0.01:pi; x=2*sin(t); y=cos(t); z=4*t; plot3(x,y,z,'r'); (5)t=0:0.01:2*pi; x=cos(5*t); y=sin(3*t); z=sin(t); plot3(x,y,z,'r'); (6)[X,Y]=meshgrid([-30:0.3:30]); r=X.^2+Y.^2; Z=10*sin(sqrt(r))./(sqrt(1+r)); subplot(3,1,1),contour(X,Y,Z,20),title('等高线图'); grid on; subplot(3,1,2),contour3(X,Y,Z,20),title('三维等高线图'); grid on; subplot(3,1,3),meshc(X,Y,Z),title('三维图'); grid on;

(7)t=-1:0.1:1; [x,y]=meshgrid(t); z=x.^2+y.^2; subplot(2,1,1),mesh(x,y,z),title('网格图'); subplot(2,1,2),surf(x,y,z),title('表面图'); (8)先将此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4sin cos 9sin sin cos x y z ?θ?θ?=?? =??=? 其代码如下: [phy,sita]=meshgrid([0:0.1:pi],[0:0.1:2*p i]); x = 4*sin(phy).*cos(sita); y = 9*sin(phy).*sin(sita); z = cos(phy); mesh(x,y,z),title('椭球面'); (9) [t,u]=meshgrid([0:0.01:2*pi],[0:0.01:2*p i]); x=cos(t).*(3+cos(u)); y=sin(t).*(3+cos(u)); z=sin(u); mesh(x,y,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