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复习提纲2012-3

食品工艺学复习提纲2012-3
食品工艺学复习提纲2012-3

绪论

1食品工艺学定义P1

答: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和一门应用科学。

2食品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P2

答:1食品的安全性2食品的营养性3感官嗜好特性

第一篇食品的原料和材料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植物性食品原料

1.果蔬化学成分类型及成分 p 7

果蔬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按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可分为两大类:(1)水溶性成分:糖类、果胶、有机酸、单宁物质、水溶性维生素、酶、部分含氮物质、部分矿物质等。(2)非水溶性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淀粉、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部分含氮物质、部分矿物质和有机酸盐等

2.甜度的概念

是一个相对甜度,以蔗糖为标准。在20摄氏度条件下,以浓度为10%蔗糖的基数为100来比较。

3.糖酸比的概念p9

糖酸比是指食品或食品原料中总糖量(可溶性固溶物)与总酸含量的比

4.淀粉的糊化和老化特性及对生产的影响p9

糊化之后的淀粉呈分散状,具有较高的粘度。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经常由于淀粉而引起沉淀,严重时汁液变成糊状。

5.果胶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变化p10

存在形式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果胶物质在果蔬中的变化过程原果胶原果胶酶或酸→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果胶酶或酸、碱→甲醇果胶酸。

6.什么是高甲氧基果胶、低甲氧基果胶及其分类依据p193

当甲氧基含量等于或大于7%(即甲酯化度为42.9%)者称为高脂果胶;甲氧基含量低于7%者称为低酯果胶。可根据甲酯化程度对果胶进行分类。

7.高甲氧基果胶凝胶原理及影响凝胶强度的因素p194

原理:HMP(高甲氧基果胶)必须在含糖量大于60%、pH2.6~3.4时才具有凝胶能力。

因素:(1)果胶相对分子质量与凝胶强度的关系--果胶凝胶的强度与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2)甲酯化程度与凝胶强度的关系--果胶的凝胶强度是随着甲酯化程度的增大而增强的。(3)PH的影响--适宜的PH有助于果胶—糖凝胶体的形成,而不适应的PH不但无助于果胶凝胶体的形成,反而会导致果胶的水解和糖分解。(4)温度的影响——当脱水剂的含量和PH适当时,在0-50摄氏度范围内,温度对果胶凝胶影响不大,但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果胶将发生降解。蔗糖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凝胶的强度。

8.低甲氧基果胶凝胶原理p194

原理:LMP只要有多价金属离子,例如钙、镁、铝等离子的存在,即可形成凝胶。

9.果蔬有机酸的种类及其特性 p11

分类: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加工特性:(1)酸味(2)酸与杀菌的关系(3)

酸与金属腐蚀的关系(4)酸与食品品质的关系

10.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杀菌方式p12

低酸性食品一般采用高温杀菌,酸性食品则可以采用常压杀菌。

11.果蔬中的酶p15

(一)水解酶类主要包括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酯酶、果胶酸酯水解酶、果胶裂解酶和果胶酸酯裂解酶。(二)氧化酶类一是多酶氧化酶,又称酪氨酸酶,儿茶酚酶、酚酶、儿茶酚氧化酶、马铃薯氧化酶。

12.加工中防止酶促褐变的方法 p16

1.加热破坏酶的活力

2.调节PH降低酶的活性

3.加抗氧化剂

4.与氧隔绝。

13.氮溶解指数p26

氮溶解指数(NSI)=(水溶性氮/样品中的总数氮)×100%加工工艺和参数对氮溶解指数有很大的影响

14.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p28

抗营养因子(ANF)是植物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它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并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15.谷物化学成分及其特性p29

谷物中的蛋白质按溶解性质可分为4类:

(1)蛋白为水溶性蛋白质,其溶解度基本不受盐浓度的影响,受热凝结。

⑵球蛋白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溶液,但不溶于高浓度盐溶液。这类蛋白质具有典型的盐溶和盐析的特性。(3)醇溶谷蛋白为溶于乙醇溶液的蛋白质。(4)蛋白为溶于稀酸或稀碱的蛋白质

第二章动物性食品原料

1.肉的概念p34

肉是指屠宰后的畜禽,除去血、皮、毛、内脏、头、蹄的胴体

2.肌肉组织的分类p34

肉按形态或生理机能划分,有心肌、平滑肌、横纹肌三种

3.肉的颜色p38

肉的颜色由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的颜色决定。

4.肉成熟(排酸)概念p46

畜禽经屠宰后,肉质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结果使肉柔软、多汁,并产生特殊的滋和气味,这一过程叫做肉的成熟。

5.乳中酪蛋白的性质及其在生产中的意义p64

在20℃调节脱脂乳pH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酪蛋白属于结合蛋白质,是典型的磷蛋白,构成元素比约为:碳53.07、氢7.13、氮15.64,磷0.80、硫0.76、氧22.60。酪蛋白相对密度为1.25~1.31,白色,无味,无嗅,不溶于水、醇及有机溶剂,而溶于苛性碱、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溶液。是一种两性电解质。酪蛋白分子中含有的酸性氨基酸远较碱性氨基酸为多,所以在化学上常把酪氨酸看作是一种酸性物质。

生产意义:①pH与酸度:酪蛋白酸盐粒子对于pH的变化非常敏感。②酪蛋白的凝乳酶凝固:牛乳可在皱胃酶或其他凝乳酶作用下凝固成凝块,这种现象对于干酪生产是极为重要的。③盐类及分子:乳中的酪蛋白—磷酸钙胶束,容易在氯化钠或硫酸铵等种种盐类的饱和或饱和溶液中形成沉淀,很明显是由于电荷的抵消与粒子脱水而产生。

6.乳糖的特征p70

牛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约占牛乳的4.1%~4.5%,在乳固形物成分中占37%~40%。乳糖是乳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甜味比蔗糖弱,乳糖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半乳糖等在牛乳中有微量存在

7.乳中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还原酶在生产中有何意义p72

1.氧化氢酶主要来自白血球的细胞成分,初乳和乳房炎乳中含量最多,试验可作为

检验乳房炎乳的手段之一,经75℃,20min加热可全部钝化。2.乳中的过氧化物酶主要来自白血球的细胞,最适pH为6.8,过氧化物酶遇热钝化。经85℃,10s加热杀菌处理后,即钝化。还原酶不是固有的乳酶,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促使甲基蓝还原为无色。3.乳中还原酶的量与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可通过还原酶试验来判断乳的新鲜程度。碱性磷酸酶加热后钝化。4.低温巴氏杀菌处理的消毒牛乳杀菌是否充分。牛乳经100℃以下瞬间加热杀菌后,碱性磷酸已钝化,但在5~40℃下放置后又恢复活力,是由于牛乳中含有可渗析的对热不稳定的抑制因子和不可渗析的对热稳定的活化因子所致。

8.乳酸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p78

酸度是反映牛乳新鲜度和稳定性的指标,酸度高的牛乳,新鲜度低。牛乳酸度分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自然酸度也称固有酸度。自然酸度主要来源于乳中的白质、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等酸性质。新鲜牛乳的自然酸度为16~18°T,其中来源于蛋白质的为3~4°T。

9.乳密度、乳比重的概念及其关系p76

正常牛乳在15℃时,相对密度为1.028~1.034,平均为1.03。在挤奶后1h之内相对密度最低,其后逐渐上升,最后可大约升高0.001左右。15℃者约24h,5℃以下者约6h。牛乳的相对密度会由于加水而降低。用乳比重计(或称乳稠汁)来测定。

10.异常乳的概念及种类p78

在泌乳期中,由于生理,病理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与性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乳称为异常乳。可分为:生理异常乳,病理异常乳,人为异常乳。

11.氯糖值p79

氯含量和乳糖含量之比即为氯糖值。

12.酒精阳性乳的概念及意义(补充)

酒精阳性乳是指与68%一70%酒精发生凝结现象的乳的总称。

第三章食品加工用的其他材料

1.油脂、天然油脂、精炼油脂的概念p83

油脂是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从植物种子及果实或动物组织中提取的油脂称为天然油脂。天然油脂经过五脱的全精炼工艺后,可得到含量99.8%以上的纯油脂,称为精炼油脂。

2.油脂按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同分为哪三类p83

1.固态油脂

2.半固态油脂

3.液态油脂

3.固态油脂、半固态油脂和液态油脂的种类及其特性p84

1.固态油脂:可可脂、牛脂、羊脂、乌桕脂

2.半固态油脂:猪油、椰子油、棕榈

油 3.液态油脂①含油酸较多的油脂:橄榄油、茶油②含油酸及亚油酸为主的油脂:花生油、芝麻油③亚油酸含量高的油脂:玉米油、豆油、红花油④亚麻酸含量高的油脂:亚麻油⑤含特种脂肪酸的油脂:菜油、蓖麻油。

2.特性:(1)可可脂 1、特点:发光、具脆性、熔点低、塑性范围窄,有很大的可

逆性,具良好的脱模性能。有7种晶型,β型是主要的,必须控制其占绝对优势,混杂其它晶型太多,则有起霜现象。(2)猪油的结晶多为β型,结晶颗粒粗大。猪油含天然抗氧化剂极端,抗氧化性能差,AOM(活性氧化active oxygen method)值在4~10h之间。但加入抗氧化剂之后,其AOM值可显著增长,一般可至70h以上。

4.气室

每个鸡蛋壳内都有一块空的地方,没有蛋液,这个结构叫气室。

5.肉品加工常用的调味品p96

酱油,食醋,味精,食盐,香辛料。

6.调味品的概念p96

调味品是指增加,改变,调节食品滋味的一类食品。

7.香辛料的概念p97

香辛料是指各种具有特殊香气,香味和滋味的植物全草,叶,根,茎,树皮,果实或种子,用以提高食品风味。

第二篇罐藏食品工艺

1.食品罐藏的概念p121

食品的罐藏就是将经过一定处理的食品装入镀锡薄板罐、玻璃罐或其他包装容器中,经密封杀菌,使罐内食品与外界隔绝而不再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又使罐内绝大部分微生物(即能在罐内环境生长的腐败菌和致病菌)死灭并使酶失活,从而消除了引起食品变败的主要原因,获得在室温下长期贮存的保藏方法。这种密封在容器中并经杀菌而在室温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食品称为罐藏食品,俗称罐头

2.罐头食品根据pH分为p121

酸性食品和低酸性食品

3.净含量p128

净含量是指罐头食品重量减去容器重量后所得的重量。

4.固形物p128

固形物是指罐内的固体食品的重量。

5.顶隙p128

顶隙是指罐内食品的表面与罐盖内表面之间的空隙。

6.三率p143

叠接率,紧密度,接缝盖钩完整率

7.果蔬常用的去皮方法p180

1、机械去皮

2、化学去皮

3、热力去皮

4、手工去皮

8.果蔬原料热烫的目的p181

1、破坏原料组织中所含本科的活性,稳定色泽,改善风味和组织。

2、软化组织,

便于以后的加工和装罐。 3、脱除部分水分,以保证开罐时固形物的含量。 4、排除原料组织内部的部分空气以减少氧化作用,减轻金属罐内壁的腐蚀作用。 5、杀灭部分附着于原料的微生物,减少半成品的带菌数,提高罐头的杀菌效果。 6、可改进原料的品质。某些原料带有特殊气味,经过热烫后可除掉这些不良气味,从而改进原料的品质。

9.水果罐头变色及其防止措施p185

变色原因:水果中固有化学成分引起的变色 单宁物质、色素物质、含氮物质)抗

坏血酸氧化引起的变色;加工操作不当引起的变色;罐头成品贮藏温度不当引起的变色。防止变色的措施(1)控制原料的品种和成熟度。(2)严格各工序的操作,注意做到:①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去皮后的果肉不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要浸入盐水或其他护然液中护色。②采用碱液去皮时,要及时冲净余碱,必要时可用柠檬酸中和。③缩短加工流程,尽量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时间,杀菌后及时、急速、彻底冷却。④根据原料的性质采用预煮、抽空等方法抵制酶和氧的作用。⑤在加工过程中避免与铁、铜等金属离子接触,并注意加工用水的重金属含量。⑥配制糖水时应煮沸,随用随配,避免蔗糖转化。⑦在糖水中添加适量的酸,但要严格控制添加量。⑧控制罐头仓库的贮藏温度。(3)在罐内加入某些保护剂或酶类①糖液中添加适量的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来防止变色,但要严格控制加入量,过多反而会引起非酶褐变。②糖液中添加适量的综合磷酸盐或EDTA以螯合金属离子。③罐内加入葡萄糖氧化酶和2/万~3万的抗坏血酸,以消耗罐内残存的氧,使红色花色素脱色还原。④用花色素酶分解花色素,以减少果肉中花色素的含量。可将红色果肉置于40℃,pH6的花色素酶液中浸2h,可达到分解花色素的目的。

10.糖水橘子罐头工艺p188

原料验收→选果分级→烫橘剥皮→分瓣去络→去衣→漂洗→整理→分选→漂洗检查→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擦罐检查→包装→成品

11.草莓酱的加工p197

原料验收→清洗→去蒂把萼叶→配料浓缩→装罐密封→杀菌冷却

12.午餐肉罐头的加工p221

原料验收→解冻→处理(分段,剔骨,去皮,修整)→分级切块→腌制→绞肉斩拌→真空搅拌→装罐→真空密封→杀菌冷却→偕罐入库

13.软罐头的定义p245

软罐头是以聚酯、铝箔、聚烯烃等薄膜复合而成的包装材料制成的耐高温蒸煮袋为包装容器,并经密封、杀菌而制得的能长期保存的袋装食品。

第三篇软饮料

1.软饮料的概念p253

软饮料是指不含乙醇或作为香料等配料用的溶剂的乙醇含量小于0.5%(m/V)的饮料制品。

2.软饮料按加工工艺分类p253

采集型,提取型,配制型,发酵型

3.水的硬度p255

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4.水的碱度p255

水中OH-、CO

32-、HCO

3

-的总含量为水的总碱度。

5.混凝(凝聚)的目的及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p256

目的: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互相吸附结合成较大的颗粒,从水中沉淀出来

混凝剂(1)铝盐:明矾、硫酸铝、碱式氯化铝(2)铁盐: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

6.水处理中常用过滤的方法p258

1)砂滤2)带式压榨过滤机3)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4)滤芯式过滤5)袋式过滤系统原理

7.水的常用消毒方法p281

常用的水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及紫外线消毒

8.饮料配料中常用的甜味料、酸味剂有哪些p283

甜味料(1)白砂糖(2)葡萄糖(3)果葡糖浆(4)其他液体糖:饴糖、蜂蜜等(5)天然甜味料:糖醇类、糖苷类、其他(6)人工甜味剂

酸味料(1)柠檬酸(2)d,dl-酒石酸(3)l,dl-苹果酸(4)乳酸(5)磷酸9.食用香精的类型p285

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乳浊香精,香精基,固体香精

10.着色剂的类型p286

(1)食用合成色素:焦油系色素、β-胡萝卜素等

(2)食用天然色素:虫胶色素、焦糖色等

11.饮料中常用的包装材料及特点p288

(1)玻璃容器(2)金属容器(3)塑料容器(4)复合薄膜容器(5)纸质容器12.碳酸饮料的定义及类型p291

碳酸饮料即含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俗称汽水。类型: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

13.果汁饮料生产的一般工艺p319

(1)原料的选择和洗涤(2)榨汁和浸提(3)澄清和过滤(4)均质和脱气(5)果汁的糖酸调整与混合(6)果汁的浓缩(7)杀菌与包装

14.常用的果汁澄清方法p321

1.自然澄清

2.明胶单宁澄清法

3.加酶澄清法

4.冷冻澄清法

5.加热凝聚澄清法

15.茶饮料定义及分类p354

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

分类:茶汤饮料,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其他茶饮料

16.固体饮料的概念p357,

固体饮料是水分含量在5%以内,具有一定形状,例如颗粒状、片状、块状、粉末状,需经冲溶才可以饮用的饮料。

第五篇乳品部分

1.怎样验收鲜奶p402

首先进行感官检测,理化检测和卫生检测。常规检测项目除色泽,滋味,气味,组织形态外,还有密度测定,酒精试验,酸度测定,脂肪含量测定以及还原酶试验等。

2.液体奶的生产工艺及其主要工艺参数p405

1.原料乳验收和预处理2、标准化:原料乳中脂肪和无脂乳固体含量的比例。 3、

均质:最佳条件为温度60~65℃,压力14~21Mpa。 4、杀菌或灭菌:所谓杀菌系指通过加热来杀灭牛乳中的所有病原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且不破坏牛乳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加热处理方法。5、冷却杀菌后的牛乳应立即冷却至4℃以下,冷却方法因杀菌方法而异。LTLT保持杀菌的牛乳,宜用板式冷却器冷却。杀菌的牛乳,在板式杀菌器的换热段。 6、灌装、封口

3.强制结晶概念、原理及生产上有何指导意义p424

在亚稳定区内,乳糖在水溶液中处于过饱和状态,将要结晶而未结晶。在此状态下,只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入晶种,就能粗使它迅速形成大小均匀的微细晶体,这一

过程称为乳糖的强制结晶。

4.乳粉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p432

1、预热杀菌

2、加糖

3、浓缩乳粉有不经浓缩而直接进行干燥处理的,喷雾干燥是利用加热空

气对物料进行干燥作用的,因而热效率较低,每蒸发1kg水分,需消耗2.5~3.0kg蒸汽。经浓缩后喷雾干燥的乳粉,颗粒比较粗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分散性、可温性和冲溶性,乳粉的色泽也较好。4.喷雾干燥。工艺流程,喷雾干燥装置5、冷却与筛分6、包装

5.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制原则p440

(1)蛋白质的调整,通常是添加脱盐的甜性乳清或乳清粉,使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接近人乳;或者添加酪蛋白持酸水解物,以提高酪蛋白消化性。

(2)脂肪的调整。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是65:35,而人乳中的比例为1: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调整脂肪酸的组成。(3)碳水化合物的调整(4)矿物质的调整(5)维生素的调整

6.冰淇淋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p448

(一)原料配合1、混合料的标准组成2、混合料的标准化3、混合料的配制

首先按配方要求准备好各种原料。先将牛乳、炼乳、稀奶油等液体原料移入牛乳乳消毒保温缸中,并加热,再将乳粉等粉状原料小心加入,使充分混匀。大规模生产时,可用水粉混合机将乳粉、砂糖告状的料与45~50℃的热水混合后,送入消毒缸内。在配料中如有蛋品,宜先溶解。要留出部分水供溶解明胶或其他稳定剂用。

(二)杀菌

混合料的杀菌可采用不同的杀菌方法,LTLT保持法,一般为68℃,30min或75℃,15min。HTST 杀菌法,一般为85℃,15s。UHT瞬间杀菌法为135℃数秒钟。

(三)均质

杀菌后的混合料经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通常,均质温度为60~75℃。均质压力需视脂肪含量而定,脂肪含量为2%~12%的混合料,均质压力为17.5~21Mpa为宜;若脂肪含量在15%以上,则均质压力以7.0~14.0Mpa,以防止混合料粘度增加和保护其起泡性。

(四)成熟

均质后的混合料应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迅速冷却0~4℃。

(五)凝冻

凝冻是冰淇淋生产中一个重要过程。混合料在强力搅拌下进行冻结,则空气呈极微细的气泡分散在混合料中。

(七)硬化

凝冻机放出的冰淇淋呈半冻结状态,组织柔软,有一定流动性。在-25~-40℃的条件下进行速冻,使保持适当硬度,此过程称硬化。以容器中心温度达-17.8℃或-17.8℃以下为准。约需硬化5~8h。

(八)冷藏

硬化后的冰淇淋,冷藏温度以-20℃为宜,切不可高于-18℃,否则,冰淇淋中的部分冻结将熔化。

重结晶的原因也会造成质地粗糙

7.膨胀率p450

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料的质量与同体积冰淇淋的质量只差除以同体积冰淇淋质量的百分比。

8.发酵剂的调制方法p455

1、液体发酵剂

只要保存期限不过长或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高,在液体发酵剂中就存在有一定活力的酸乳菌。

保存的温度越高,受的影响越大。液体发酵剂通常保存于2~8℃的冰箱中,大约是109个/mL。

脱脂乳,加到专用的发酵剂灭菌三角瓶中,棉塞,包扎灭菌防潮纸,90~95℃加热35min。2、冷冻发酵剂3、浓缩发酵剂4、浓缩冷冻发酵剂5、浓缩冷冻干燥发酵剂

9.酸牛乳的概念、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p456

1、原料鲜乳

2、配料

3、浓缩

4、预热、均质、杀菌和冷却

5、接种(1)接种量。酸乳所采用

的接种量有最低,最高和最适三种。按0.5%~1.0%的比例接种。乳酸杆菌得不到足够的生长。

5%以上。最适接种量是按2%的比例进行接种。100oT时所需要的。接种量是在1%~4%的范围内。(2)接种方法接种之前,将发酵剂进行充分搅拌,为了使菌体从凝乳块中游离分散出来,搅拌到使凝乳完全破坏的程度,原料乳加以稀释或用少量灭菌水进行稀释。发酵乳时是用特殊装置在密闭系统中以机械方式自行进行发酵剂的添加。按规定的比例将这种发酵剂撒入乳罐中,或撒放工作发酵剂乳罐中扩大培养。无菌操作和添加后的处理。效率较低的灌装手段时。

6、灌装

7、发酵一般采用41~42℃,在温度控制不易掌握时,也可控制在40~43℃。全部

发酵时间一般是3h左右,长者可达5~6h。发酵终点的时间范围较窄,发酵终点确定得过早,则酸乳组织软嫩,风味差;过晚则酸度高,乳清析出过多,风味也差。因此如何判定发酵,方法判定发酵终点:抽样,到65~70oT。酸乳进入发酵室的时间,同等的生产条件下,几班发酵时间为准。每隔半小时抽查一次pH,滴定酸度,肌酸试验和乙醛试验。8、冷却冷却的目的是迅速而有效地掏酸乳中乳酸菌的生长,降低酶的活性。冷却的方法有直接冷却和预冷却两种。

保温室转为冷却室。进行冷藏后熟。预冷却也叫二段培养法,低到5.20~5.30,而后降温至35~38℃继续培养,到pH降低到4.7pH,虽然整个培养时间稍有延长。9、后熟

10.天然干酪生产原理、主要工艺及技术要点p471

干酪是在乳(或脱脂乳、稀奶油)中加入适量的发酵剂和凝乳酶,使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块状而缺成的产品。未经发酵的称新鲜干酪,经长时间发酵成熟而制成的产品称成熟干酪,天然干酪。干酪的营养价值很高。

工艺:(一)原料乳(二)标准化计算酪蛋白的含量:酪蛋白(%)=0.4F+0.9 或酪蛋白(%)=(F-3)×0.4 + 2.1(三)杀菌(四)缺乏乳酸菌,能获得正常成熟的干酪。发酵剂。(五)调整酸度(六)添加色素(七)加凝乳酸(八)凝块切割(九)搅拌及二次加温(十)排除乳清:乳清酸度达到0.12%(牛乳干酪),干酪粒已收缩到适当硬度。(十一)成形压榨:乳清排除后,将干酪粒堆积在干酪槽的一端,用带孔木板或不锈钢板(十二)加盐(十三)成熟(十四)上色挂蜡(十五)贮藏

第六篇肉品部分

1.肉制品概念p513

肉制品是以广义的肉为原料,根据种类的不同添加香辛料,调味料,淀粉,其他蛋白原料以及护色剂,抗氧化剂,品质改良剂,防腐剂,着色剂等所加工制的外观,风味各异的制品。

2.嫩化与滚揉的概念及作用p539

3.常用的肠衣种类p548

胶原肠衣,塑料肠衣,纤维肠衣

4.火腿肠的加工工艺p552

第七篇糖果和巧克力加工工艺

1.糖果的概念555

糖果是以多种糖类(碳水化合物)为基本组成的,添加不同营养素,具有不同物态、质构和香味,精美、耐保藏的有甜味的固体食品。

2.糖果的类型555

(一)熬煮糖果

熬煮糖果经高温熬煮而成,含有很高的干固物和较低的残留水分,质构坚脆,故也称硬性糖果,简称硬糖。

(二)焦香糖果

焦香糖果富含乳品和脂肪,也经高温熬煮制成,工艺特征是物料在高温区产生一种具独特的焦香风味的反应物质,故称焦香糖果,在国内也称乳脂糖。

(三)充气糖果

充气糖果都经过机械的搅擦作用在糖体内充入无数细密的气泡,也可以定向的机械拉伸作用形成气孔,经充气作业成充气质构的甜体。

(四)凝胶糖果

凝胶糖果是一类以不同凝胶剂为基本组成的糖果,性质柔嫩稠粘,也称为软糖。

(五)巧克力制品

巧克力制品是一类以可可质和可可脂为基本组成的特殊含糖食品,由于其基本成分和生产工艺不同于一般糖果,品种花式又非常繁多,不少国家把巧克力制品独立于糖果之外自成体系。

巧克力制品基本上可分成巧克力和巧克力糖果两个主要的次类。巧克力可分为纯的、含乳的、花式的等不同类型。

(六)其他类别

糖果还有多种大类产品,如夹心糖果、涂衣糖果、结晶糖果、胶基糖果、粉质糖果、膏质糖果等,每一类型糖果均有其各自的工艺和品质特点

3.硬糖556

硬糖是由多种糖类(碳水化合物)高度浓缩制成,在常温下是一种坚硬而易脆裂的固体物质。

4.发烊、返砂现象557

如空气的温度不再变化,开始发粘的硬糖就继续吸收周围的水汽分子,硬糖表面粘度迅速降低,表面呈溶化状态并失去其固有的外形,这种现象就称为发祥。硬糖的返砂是指其组成中糖类从无定形状态重新恢复为结晶状态的现象。

5.凝胶糖果的类型p599

1、淀粉型糖果淀粉型凝胶糖果也许是最先形成的软性糖果之一,高梁饴糖,土耳其软糖。

2、果胶型糖果以果胶为凝胶剂可制成优质的凝胶糖果,无论是香味或质构等特性均可达到很

高的水平。

3、明胶型糖果利用明胶制作糖果,采用明胶作为单一凝胶剂的糖果适应普遍的口感需要。

4、琼胶型糖果琼胶为凝胶剂制作的含水量较高的软性糖果,故又称琼脂、洋菜、冻粉或雪花

等软糖。以水果风味出现,方法与条件较少改变,琼胶软糖可充入一定量的泡沫体,改变其原有的质构性而相对密度。

6.巧克力精磨的作用p619

精磨的作用就是把全体物料的颗粒变成口感不再感到粗糙的程度,细度就是以这一感官作为界

限,感官经验和物理测试方法同样表明磨得很细的巧克力物料,其平均细度应不超过25μm,而大部分质粒的粒径在15~20μm,的效果尤其好。

7.巧克力精炼的作用p620

归纳起来,精炼过程可起以下几种作用:1、使巧克力质构更为细腻滑润。2、使巧克力料变得较为稀薄和容易流散。3、使巧克力的外观色泽提高。4、使巧克力的香味更加优美。

8.巧克力精炼过程的变化620

1、质粒的变化

精炼过程长时间的摩擦作用使较大质粒变小并变得均匀。精炼设备的机械作用将质粒的多角体磨平,使其变成光滑的球体,弥补了精磨过程的不足。

通过精炼,巧克力质粒变小,但时间过长,质粒微小化的倾向就减少了。

2、物态的变化

在长时间的精炼过程中,物质质粒变得较小和光滑,同时均匀地分散在液态油脂的连续相内。

3、水分和粘度的变化

在巧克力生产过程中,物料粘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严格控制物料温度的成形阶段,这尤为重要。

巧克力料粘度的因素有多种,如物料的成分、细度、含脂量、磷脂添加量和物料温度等。

精炼过程可使物料的含水量减少,加热和机械运动的作用加快了物料水分的蒸发。

4、色香味变化

在精炼过程中,巧克力发生色香味的变化。精炼后物料色泽变得柔和,这可能是高度乳化的结果。

9.巧克力精炼技术条件p622

精炼过程对巧克力的品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要达到巧克力的品质要求,精炼的时间必须相当长,一般需要24~27h,不能取得明显效果。

精炼过程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一技术条件随加工品而变,深色巧克力一般为55~85℃,牛奶巧克力一般为45~60℃,

第八篇粮谷制品加工工艺

1.挂面加工中常用的品质改良剂p630

食盐,食碱,增稠剂

2.压延比的概念p631

压延比是指面带通过一道锟筒前后厚度减小之百分率。

3.酵母种类p664

压榨鲜酵母,活性干酵母

4.小麦中的主要蛋白质

小麦中所含蛋白质主要可分为麦白蛋白(清蛋白质类Albumin)、球蛋白(Globulin)、麦胶蛋白(麸蛋白;Gliadin)、麦谷蛋白(Glutenin)等四种

食品工艺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1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2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37)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3)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45)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49)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就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 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 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与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就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 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 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与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最后 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与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就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就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汁突 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 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就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H2S 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就是树脂与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就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就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就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7.低酸性食品常以pH值4、6 来划分,低酸性罐头食品常用高压方式进行杀菌处理,并以肉毒梭菌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复习完整版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 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 一、干藏 食品的复水性:指新鲜食品干制后能从新吸会水分的程度。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表面测定的水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0)之比,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 Aw = P/P。 导温性:由于水分梯度,使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即导湿现象。 导湿温性: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会促使固态和液态水分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现象。 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微生物的影响;②酶的作用;③呼吸;④蒸腾与失水;⑤成熟和后熟;⑥动植物组织的龄期与其组织品质的关系。 2.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 影响因素:(1)微生物;(2)天然食品酶;(3)物化因素:热、冷、水分、氧气、光、时间。 ①若短时间保藏,有两个原则: (1)尽可能延长活体生命;(2)如果必须终止生命,应该马上洗净,然后把温度降下来。 ②长时间保藏则需控制多种因素 (1)控制微生物:加热杀灭微生物、巴氏杀菌灭菌、冷冻保藏抑制微生物、干藏抑制微生物、高渗透、烟熏、气调、化学保藏、辐射、生物方法。 (2)控制酶和其它因素 控制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也能控制酶反应及生化反应,但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比如:冷藏可以抑制微生物但不能抑制酶。加热、辐射、干藏也类似 (3)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昆虫、水分、氧、光可以通过包装来解决。 3.干燥的机制是什么? 简单情况下,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及水分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于是食品表面水分含量低于它的内部,随即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区间建立了水分差或水分梯度,会促使食品内部水分不断减少。但在复杂情况下,水份蒸发也会在食品内部某些区间或甚至于全面进行,因而食品内部水分就有可能以液态或蒸汽状态向外扩散转移。同时,食品置于热空气的环境或条件下。食品一与热空气接触,热空气中的热量就会首先传到食品表面,表面的温度则相应高于食品内部,于是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就会出现相应的温度差或温度梯度,随着时间延长,食品内部的温度会达到于表面相同温度,这种温度梯度的存在也会影响食品干燥过程。 4.干制条件主要有温度、空气流速、空气相对湿度、大气压和真空度、蒸发和温度。A温度:对于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时,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 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和食品间的温差越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外逸速率因而加速。对于一定湿度的空气,随着温度的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这会使水分从食品表面扩散的驱动力更大。另外,温度高,水分扩散速率也加快,使内部干燥也加速。

(缺)食品工艺学复习提纲

食品工艺学考试 2014-2015第二学期12级食品工艺学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2 分,共 20 分) 三、判断改错题(5小题,共10分。每题2分,如何你认为正确请在括号内 打√,如果不正确请打×,并在每题下面空白处改正过来) 四、简答题(3 小题,共30分) 五、计算(共 1小题,共 10 分)或者工艺设计题(共 1小题,共 10 分) 各老师复习提纲: 黄玫恺老师的提纲要23号才有。 唐辉 焙烤类食品工艺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焙烤食品 揿粉 醒发 糖的反水化作用 油脂起酥性 面包冷冻面团法 饼干 蛋糕 月饼 广式月饼 问答题: 1.请解释糖的反水化作用含义。糖是如何影响焙烤制品感官质量的? 2.请解释油脂起酥性的含义。如何选择焙烤制品用油? 3.在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可能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能无氧发酵,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4.简述面包的配方特点。 5.面包面团和制时的工艺要点? 6.面包面团发酵时的工艺要点? 7.面包烘烤的一般规程?面包烘烤时内部的温度和水分是如何变化的?会出现哪些主要的生化反应? 8.写出二次发酵法生产面包的工艺流程。

9.简述饼干的品种。 10.请对比韧性饼干、酥性饼干和苏打饼干的配方特点及其各自的面团特性。 11.论述韧性饼干的生产工艺要点。 12.论述苏打饼干的生产工艺要点。 13.请简要介绍蛋糕的基本配方。哪些成分将对蛋糕形成海绵组织作用重大? 14.简述蛋糕糕料的调制和烘烤工艺。 15.简述月饼的制作工艺 16.小麦面粉中含有哪些种类的蛋白质?哪些蛋白质与面筋的形成有紧密关系?我国面粉是如何划分的? 靳桂敏 看PPT,出2-3题选择题、1题判断。 廖彩虎 所教内容重点:1.紫外线消毒法和臭氧消毒;2.含铬废水的处理;3.水的净化处理。主要就是看PPT。 朱建华 果汁饮料 1.果汁饮料共性生产工艺(掌握) 2.果汁饮料共性生产工艺关键工序的设置目的(掌握) 3.混浊型柑橘汁饮料的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掌握) 4.混浊果汁的特有工序(掌握)设置目的 5.果汁饮料决定口感和风味的主要因素(掌握) 6.果汁饮料适合普通人的口味糖酸比例(掌握) 7.果汁饮料脱气工序设置目的(掌握) 8.利乐包通常由层材料构成(掌握) 9.果汁生产过程,常使用到浓缩工序的优点(掌握) 10.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新版国家标准GB/T 31121-2014实施日期(掌握) 11.果汁饮料的营养特点(了解) 12.果汁饮料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了解) 茶饮料 1.茶饮料的定义(掌握) 2.茶饮料加工的含义(掌握) 3.茶饮料共性生产工艺(掌握) 4.茶饮料饮料共性生产工艺关键工序的设置目的(掌握) 5.茶乳酪的定义、形成原理及防控措施(掌握) 6.果汁饮料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了解)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试题01教学提纲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试题01 2008-12-16 00:24 一:填空题 1、食品按照其加工处理的方法可分为低温包藏食品、罐藏食品、干藏食品、腌渍食品、烟熏食品和辐照食品。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果蔬制品、粮油制品、肉禽制品、乳制品等。 2、食品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作为商品的食品需符合以下六项要求:卫生和安全性、营养和易消化性、外观、风味、方便性、储运耐藏性。其中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营养和易消化性。 3、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三大类。 4、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依赖于微生物的初始数量的控制、加工过程的除菌和防止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控制。 5、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有PH值、氧气、水分、营养成分和温度等。 6、在食品的加工与储藏中,与食品变质有关的主要酶类有氧化酶类、脂酶和果胶酶。 7、目前已知参与酶促褐变的氧化酶主要是酚酶或多酚氧化酶,底物是食品中的一些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单宁物质。 8、葡萄糖、果糖等还原性糖与氨基酸引起的褐变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 9、脂肪自动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既诱发期、增值期和终止期,三者之间并无明显分界线。 10、食品的保藏原理有无生机原理、假死原理、不完全生机原理和完全生机原理等原理。 11、食品加工过程中热杀菌的方法主要有巴氏杀菌法、常压杀菌法、高压杀菌法。 12、化学药剂的杀菌作用按其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抑菌和杀菌。 13、根据辐射剂量及目的的不同,食品辐照有三种类型,即辐照阿氏杀菌、辐照巴氏杀菌、辐照耐贮杀菌。 14、在食品的加工与包藏过程中,食品将可能发生四种褐变反应,它们分别是美拉德反应、焦糖化、抗坏血酸氧化和酶促褐变。 15、针对酶促褐变引起的食品败坏,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亦即钝化酶活性和减少氧气的供应。 16、食品加工中酶活性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加热处理、控制PH值、控制水分活度。 17、在食品烫漂过程中,一般以过氧化物酶(酶)是否失活作为食品中酶活性钝化的指标酶。 18、在食品加热过程中,通常用来钝化酶的方法有热水烫漂或蒸汽热烫等处理。 19、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食品中的酶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所造成的。 20、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耐受程度,可将微生物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三种类型。 21、在食品的冷却与冷藏过程中,冷却速度及其最终冷却温度是抑制食品本身生化变化和微生物繁殖活动的决定因素。 22、在食品的冷却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冷却方法有空气冷却法、冷水冷却法、碎冰冷却法、真空冷却法。

食品工艺学习题分章及答案模板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食品腐败变质常常由微生物、酶的作用、 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2、食品的质量因素包括感官特性、营养质量、 卫生质量和耐储藏性。 第二章食品的低温保藏 一、名词解释 1.冷害——在冷藏时, 果蔬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 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 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 2.冷藏干耗( 缩) : 食品在冷藏时, 由于温湿度差而发生表面水分蒸发。 3.最大冰晶生成带: 指-1~-4℃的温度范围内, 大部分的食品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形成冰晶。 二、填空题 1.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储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2.食品冷藏温度一般是-1~8℃, 冻藏温度一般是-12~-23℃, -18℃最佳。 三、判断题 1.最大冰晶生成带指-1~-4℃的温度范围。( √ )

2.冷却率因素主要是用来校正由于各种食品的冷耗量不同而引起设备热负荷分布不匀的一个系数。( ×) 3.在-18℃, 食品中的水分全部冻结,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 原理: 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的活性,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4.相同温湿度下, 氧气含量低, 果蔬的呼吸强度小, 因此果蔬气调保藏时, 氧气含量控制的越低越好。( ×) 原理: 水果种类或品种不同, 其对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要求不同。如氧气过少, 会产生厌氧呼吸; 二氧化碳过多, 会使原料中毒。 5.冷库中空气流动速度越大, 库内温度越均匀, 越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 ×) 原理: 空气的流速越大, 食品和空气间的蒸汽压差就随之而增大, 食品水分的蒸发率也就相应增大, 从而可能引起食品干缩。 四、问答题 1.试问食品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答: 微生物( 细菌、酵母和霉菌) 的生长繁殖和食品内固有酶的活动常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的活动, 以便阻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 2.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 答: ( 1) 温度的高低 ( 2) 降温速度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 ①食物资源利用②食品科学原理③食品工艺生产④食品安全 ⑤废弃物利用、“三废”处理 食品按原料来源分类:植物性、动物性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填空/简答) ①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物原料变质的第一因素 食品中的高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各种低分子物质,使食品品质下降,进而发生变质和腐败; 有些微生物会产生气体.使食品呈泡沫状; 有些会形成颜色,使食品变色; 有少数还会产生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 ②酶会引起食品品质的严重下降 酶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食品工业上具有两重性:利用和抑制 使食品中大分子物质发生分解,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 果蔬类等蛋白含量少的食品,由于氧化酶的催化,促进了其呼吸作用,使温度升高,加速了食品的腐败变质。 ③化学反应 油脂与空气直接接触后发生氧化酸收。 维生素C易被氧化脱氢,并进一步反应生成二酮基古洛糖酸,失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类胡萝卜素因其有较多的共轭双键,易被氧化脱色并失去生理功能。 △食品保藏中的品质变化 1、脂肪酸败 2、褐变(酶促褐变、非酶褐变) 3、淀粉老化 4、食品新鲜度下降 5、维生素的降解 食品的保藏方法/途径(填空/简答)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此方法在冷库的高温库中进行) 2、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3、利用生物发酵保藏的方法 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 食品干藏: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干燥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干制过程中食品的变化(填空/简答)P43 物理变化:干缩与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溶质的迁移 化学变化:营养成分损失(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焦化,油脂的氧化与酸败,蛋白质的凝固、分解,维生素的损失),风味与色泽(褐变)

食品工艺学导论—马长伟(复习题精华)

一、 1、什么是栅栏技术? 就是利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水分活度、pH和防腐剂等,用多个障碍因子来抵抗腐败变质,使保藏处理更加温和,避免用单个和强烈的条件。(3分)还可以利用高压、脉冲电场、脉冲光等非热因素与传统障碍因子结合,将有利于提高保藏效果和食品质量。(2分) 其原理可归结为:高温处理(F)、低温冷藏(t)、降低水分活度(Aw)、酸化(pH)、降低氧化还原电势(Eh)、添加防腐剂(Pres)、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因子的作用。 2、商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区别? 答:商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商品保存期长于保质期。(1分)保质期指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保质期前商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未改变,消费者可放心购买。(2分)保存期是指产品的最长保存期限。超过保存日期的产品失去了原产品的特征和特性,丧失了产品原有的使用价值,消费者不能购买食用。(2分) 3、说出食品保藏的四大基本原理。(每点1分,共4分) 答:①完全生机原理—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如冷藏法、气调法。②假死原理—抑制变质因素活动的保藏食品的方法,如冷冻、干藏腌制等。③不完全生机原理—运用微生物发酵的食品保藏方法。④无生机原理—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如罐藏、辐照保藏、无菌包装。 4、在食品工艺学中,食物和食品的区别? 答:食物是指可供人类食用或者具有可食性的物质。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这样一个食品的概念包含了食物和食品。 二、关于干制与脱水: 1、为什么干酪中会有很多孔? 答案:快速干燥时奶酪时其表面硬化,内部蒸汽压的迅速建立会促使奶酪变得多孔。 2、什么是干制食品的复原性和复水性? 答: 干制品的复原性就是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干制品的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3、自由水的概念:是指食品或原料组织细胞中易流动(1分)、容易结冰(1分)也能溶解溶质(1分)的之部分水,又称为体相水,可以把这部分水和食品非水组分的结合力视为零。(1分) 4、去除水分有浓缩和干燥两种操作,它们的区别是什么?P23 答: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在于食品中水的最终含量和产品的性质不同。(2分)浓缩得到的产品是液态,其中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5%以上;(1分)干燥产品是固体,具有固体特征,最终水分含量低。(1分) 5、为什么高浓度食盐溶液会对微生物产生强烈的脱水作用? 答案:1%食盐溶液就可以产生0.830Mpa的渗透压,而通常大多数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只有 0.3-0.6Mpa,因此食盐高浓度溶液(如10%以上)就会产生很高的渗透压,对微生物产生强烈的脱水作用,导致微生物细胞的质壁分离。(3分)P193 6、什么是食品干燥保藏,食品干藏的优点 答:食品干燥保藏就是脱水干制品在其水分被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程度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2分) 食品干藏具有产品容易保藏,既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又可进行自然干燥,设备简单、可因陋就简,生产费用低,为得不到新鲜食物或不适合其他方式保藏的食品提供了一定的便利。(2分) 7、影响食品干制的因素?应写出具体因素 P40 答:(一)干制条件的影响 1.温度 2.空气流速 3.空气相对湿度 4.大气压力和真空度 (二)食品性质的影响 1.表面积 2.组分定向 3.细胞结构 4.溶质的类型和浓度 8、简述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的基本原则。 答案:简述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的基本原则如下: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一.软饮料 1.概念:酒精含量小于0.5%(m/v),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 2.分类:安国评标GB10789-1996分为10类:(1)碳酸类饮料(2)果汁及果汁饮料类(3) 蔬菜汁饮料类(4)含乳饮料类(5)植物蛋白饮料类(6)瓶装饮用水类(7)茶饮料类(8)固体饮料类(9)特殊饮料(10)其他咖啡软饮料 按加工工艺分为:1采集型2提取型3配制型4发酵性 二.软饮料用水处理 1.水的硬度: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一般质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盐类的含量。硬度分为总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单(mg/l)2水的碱度:水中的碱度取决于天然水中于H+结合的OH-,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水中的OH-和碳酸氢根离子不共存。OH-,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分别对应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三者之和为总碱度。 3.常规处理的方法 (1)混凝:是指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相互吸附结合呈较大颗粒而从水中沉淀出来的过程,包括:1)凝聚:胶体压缩脱稳2)絮凝:脱稳后程絮状颗粒 常用混凝剂:1铝盐如明矾2)铁盐:硫酸盐铁,三氯化铁硫酸铁 (2)过滤:细沙,无烟煤常在结合混凝石灰软化和水消毒的综合水处理中作初级水过滤材料。 对原水水质基本满足软饮料用水要求者,可采用砂棒 为除去水中的色和味,用活性炭过滤 要达到精滤效果还可采用微孔滤膜过滤。 (3)石灰软化法:水中加入化学药剂(石灰),在不加热的条件,除去Ca2+、Mg2+达到水质软化的目的。 (4)电渗析: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和良好导电性的离子交换膜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是水中的阴阳离子定向迁移,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与溶剂分离的过程。 工作原理{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可过,阴离子不可通过。阴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过,阳离子不可。 应用:1)海水和咸水的淡化2)用自来水制备初级纯水。 (5)反渗透法:利用半透膜选择性地只通过溶剂的性质,通过对溶液施加一个大于该溶液渗透压的压力,迫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6)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把原水中人们所不需要的离子暂时占有,然后再释放到再生溶液中,从而使原水得以软化的方法。 分类:阳离子交换树脂:本体中常有酸性交换离子基团H+,可与水中的阳离子交换,按交换基团的酸性强弱又可分为强酸性、中酸性和弱酸性三类。 阴离子交换树脂:本体带有碱性的交换离子,可分为强碱性、弱碱性。 (7)水的消毒:1)氯消毒:有效成分HclO和ClO-。HclO为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菌体内,借氯的氧化作用破坏菌体内的酶而使细菌死亡,而ClO-带负电荷,消毒作用为HclO的1/8。常用的氯消毒剂:漂白粉(有效氯一般为25%)氯胺:在水中有氯和氨生成,慢慢释放HclO,比例2:1~5:1。次氯酸钠:杀菌能力强,本身较纯净、稳定,但制备成本高。 2)紫外线消毒:微生物受紫外光照射后,营养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吸收了紫外光谱的能量,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微生物死亡,对透明的水有一定的穿透力。 特点:消毒时间短,杀菌力强,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连续生产,不可持续杀菌,灯管使用寿命较短,成本略多。紫外线饮水消毒装置:低压灯管。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果蔬加工成熟度:是指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性,又可 分为适当成熟与充分成熟。 2.均质:使不同粒度、密度大的颗粒进一步破碎成小颗粒并使之均 匀分布,不产生沉淀。 3.复原乳:以奶粉、奶油等为原料,加水还原而制成的与鲜乳组成、 特性相似的乳制品。 4.蹲脑:又称涨浆或养花,是大豆蛋白质凝固过程的继续。点脑结 束后,蛋白质与凝固剂过程仍在继续进行,蛋白质网络结构不牢固,只有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凝固才完成。 5.点脑:把凝固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到煮熟的豆浆中,使大 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及豆浆变成豆腐脑。 6.保持式灭菌乳: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 无论是否经过预热处理,在罐装并密封之后经灭菌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 7.速溶豆粉: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高蛋白冲击式食品,营养丰富价 格低廉 8.压延比:面片进出同道压辊的厚度差与进入前的面片厚度之比。 9.发烊:硬糖透明似玻璃状无定型基本无保护地暴露在湿度较高的 空气中,由于自身吸水性,开始吸收水分,在一定时间后,其表面黏度迅速降低,呈现熔化状态而失去固有的外形。

10.润水:给原料加入适量的水分,使原料均匀而完全吸收水分充分 膨胀的工艺过程。 11.速冻p.p.p概念:即原料、加工处理和包装,即早期质量是由原料 的新鲜度、冻结前的预处理、速冻条件和包装等因素所决定。12.硬化处理:常用硬化剂消石灰、氯化钙等金属离子与果蔬中的果 胶物质生成不溶性的果胶盐类,使果肉组织致密坚实,耐煮。13.面团调制:又称调粉、和面或搅拌等,即处理好的原辅料按配方 的用量,根据一定的投料顺序,调制成适合加工性能的面团。14.组织化植物蛋白:指大豆经加工后,使蛋白发生变性,蛋白质分 子重新排列定向,形成具有同方向的新组织结构,同时凝固后形成纤维蛋白。 15.淀粉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的 糊状溶液的过程。把β-化状态的淀粉变成ɑ-化状态的淀粉。16.充气糖果:这类糖果一般经机械搅擦在糖体内冲入无数细密的气 泡,或通过定向的机械拉伸作用形成充质构的甜体。 17.淀粉回生:淀粉基质从溶解、分散成无定型游离状态返回至不溶 解聚集或结晶状态的现象。 18.返砂:硬糖的返砂是指组成糖类从无定型状态重新恢复为结晶状 态的现象。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水分活度:食品内水分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在低压或室温条件下,水分活度通常定义为食品表面测定的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冷害:在冷却贮藏中,某一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降低至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的现象。 食品质量的定义:食品好的程度,包括口感、外观和营养价值等方面。或者将质量看成是构成食品特征或可接受性的因素。 人工干制: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用热风、蒸汽、减压或冻结等方法去除食品水分,干制食品的方法。 发酵保藏:利用能够产生酒精或乳酸的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抑制腐败菌基致病菌生长,从而对食品进行保藏的方法。 发酵: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初级代谢产物的过程。 渗透:溶剂从低浓度溶液经过渗透膜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扩散:指分子或颗粒在不规则热运动下,固体、液体或气体均匀化的过程。 腌渍保藏:让食盐或糖渗入食品组织内,降低其水分活度,提高其渗透压,或通过微生物正常发酵,降低食品的pH值,抑制腐败菌生长,防止腐败变质,从而获得更好的感官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贮藏方法。 F值:指采用℃下杀死一定浓度细菌所需的时间。0食品罐藏:将食品放入罐、瓶或袋中,密封后加热杀菌,借助容器防止外界微生物入侵,从而达到在自然温度下长期贮存目的的保藏方法。 气调贮藏:调节贮藏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减缓新鲜制品生理作用和生化反应速率,比如呼吸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食品辐射保藏: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照射食品或原材料,经过杀菌、杀虫、消毒、防霉等工艺处理,防止根类食品发芽和新鲜食品生理过程的成熟发展,从而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和技术。 半干半湿食品:比传统食品水分含量或水分活度高,处于半干半湿状态,这样的食品称为半干半湿食品。. 食品干藏: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将食品内水分降低至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并始终保持低水分的保藏方法。是最古老一种的保藏方法。 食品化学保藏:在食品生产或贮运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耐藏性和尽可能保持食品原有品质的措施,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持或提高食品品质和延长食品保藏期。 食品加工:将食品或原料经过劳动力、能量、机器和科学知识,把他们转变为半成品或可使用产品(食品)的过程。 后熟:指果实离开植株后成熟的现象,是由采收成熟向食用成熟过渡的阶段。致死率:热力致死时间τi的倒数。指在温度θi下杀菌1min所取的的杀菌效果占全部杀菌效果的比值 G值:又称辐射化学效应强弱。指被辐射物质吸收100eV能量所产生化学变化的分子数量或分解和形成的物质(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的数量。

分享食品工艺学(二十套)试题

食品工艺学试题二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食品加工的三原则、、嗜好性。 2、果蔬化学成分中酸味最强烈的有机酸(果酸)是、与果实的软硬程度和脆度有关的是、发芽的土豆不能食用的原因是含有。 3、在面粉化学成分中,与面筋胀润度有关的物质是、与面粉陈化有关的物质是。 4、冰淇淋产生收缩的原因是膨胀率过高;;。 5、鱼类肌肉中,比较丰富,但缺乏,这是鱼类肌肉比哺乳动物的肌肉软弱的原因之一。 6、充气糖果生产中,在糖浆充入气体,从胶体化学的角度观察,已经使糖果基体从一相变为二相,即连续相与分散相。 7、配料上中、西糕点的主要区别:中点所用原料中以为主,以油、糖、蛋、果仁及肉制品等为辅。而西点配料中比重较大,辅之以果酱、可可等,其中面粉的用量低于中点。 8、按pH分类,罐头食品分、、高酸性食品三大类。 9、牛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其溶解度区分为三种:初溶解度、、超溶解度 10、金属罐的密封是指罐身的翻边和罐盖的圆边在封口机中进行卷封,所形成的卷边称为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2分) 1、太妃糖属于() A、熬煮糖果 B、焦香糖果 C、充气糖果 D、凝胶糖果 2、奶油为了调节水分含量一般要进行() A加盐B压炼C搅拌和洗涤D包装 3、适当的()是反应搅拌型酸乳成品质量的重要物理指标和感官指标。 A、表面张力 B、酸度 C、粘度 D、相对密度 4、对果蔬进行冷冻处理过程中可导致细胞膜发生变化,使透性和膨压发生()变化。 A、增大和增大 B、增大和降低 C、降低和降低 D、降低和增大 5、在果蔬的保鲜涂料中,AOA是()。 A、阻湿性涂料 B、阻气性涂料 C、乙烯生成抑制涂料 D、三者都不是 6、()干燥方法,便于食品具有理想的速溶性和快速复水性。 A、空气对流干燥 B、滚筒干燥 C、真空干燥 D、冷冻升华干燥 7、()俗称“热粉”,这种面团要求具有较强的延伸性,柔软、光润,并要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A、酥性面团 B、韧性面团 C、甜酥性面团 D、梳打饼干面团 8、为了防止在排气过程中出现食品瞬间沸腾,食品外溢现象,罐头顶隙内的水蒸气压 ()真空仓内的压力。

食品工艺学复习总结

畜产品加工:对畜牧业初级产品的人工处理过程。 畜产品加工学:关于畜牧业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学问。 研究领域:肉品、乳品、蛋品及皮毛加工,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前三类。 1、胴体:即畜禽屠宰放血后,除去皮、毛、头、蹄、骨及内脏后的可食部分(组织),俗称白条肉。 2、瘦肉(精肉):骨骼肌,不包括平滑肌和心肌。 3、冷却肉:经冷加工处理,处于低温但不冻结的肉。 6、肉的结构形态:肌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结缔组织。 7、肌肉组织(微观结构): (1)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其它成分构成,肌原纤维是肌肉特有收缩成分,约占肌纤维固形成分的60~70%。(2)肌节:肌原纤维上的一个重复结构单位,即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结构。 (3)组成:肌原纤维由更细微的肌微丝即超原纤维所组成。 8、结缔组织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结缔组织 11、蛋白质类型: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肌质蛋白质。 15、影响肉嫩度的因素: (一)种类、品种、性别、个体和肌肉部位。 (二)年龄。 (三)宰后因素的影响。 (四)pH值的影响 (五)热加工的影响。 16、保水性:指肌肉在一系列加工处理过程中(例如压榨、加热、切碎、斩拌)能保持自身或所加人水分的能力,这种特性与肉的嫩度、多汁性和加热时的液汁渗出有关。 1.尸僵的类型:酸性尸僵(僵直)、碱性尸僵(僵直)、中间型僵直。 2.僵直与肉保水性的关系(了解)保水性下降的原因: (1)肉中糖酵解的进行, pH值下降至极限值,此pH值正是肌原纤维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所以,这时即使蛋白质没有完全变性,其保水性也会降低。 (2)ATP的消失和肌动球蛋白而形成的,使肌球蛋白纤维和肌动蛋白纤维丝之间的间隙减小,肉保水性下降。 (3)肌浆中蛋白质在高温低pH值作用下沉淀变性,不仅失去了本身的保水性,而且由于沉淀到肌原纤维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资料 绪论 1 食物:供人类食用的物质称为食物。 2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 3 食品工艺学:是应用食品科学原理研究食品资源选择、加工、包装、保藏及流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卫生安全、营养丰富、品质优、品种多、食用方便的食品的一门科学。 4 食品科学:借用Food Science (Norman)的定义:食品科学可以定义为应用基础科学及工程知识来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性质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科学 5 食品分类的方法 6.食品的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food a.按加工工艺分 a.外观:即色泽和形态 b.按原料种类分 b.风味:即食品的香气和味感 c.按使用对象分 c.营养和易消化性 e.按产品特点分 d.卫生和安全性 f.按保藏方法分 e.方便性 f.储运耐藏性 7. 食品的三个功能和三个特性 三个功能: a.营养功能(第一功能); b.感官功能(第二功能); c.保健功能(第三功能,新发展的功能) 三个特性: a.安全性无毒无害卫生 b.方便性食用使用运输 c.保藏性有一定的货架寿命 8.食品科学主要容(五个基础框架) a.食品的基础研究领域(或者称之为狭义食品科学):包括食品化学,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物化生化特点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化的一门科学。 b.食品微生物领域:环境对食品腐败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对食品本身及食品制造过程的影响、微生物的检验、公共健康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c.食品加工领域:即研究食品原材料特点、食品保藏原理、影响食品质量、包装及污染的加工因素、良好生产操作及卫生操作的一门科学——这也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容 e.食品工程领域:即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原理及单元操作的科学,工程原理包括物料与能量平衡、热力学、流体、流体流动、传热与传质等等。 f.食品分析领域:分析食品产品及组分的质量特点、化学边的原理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WLL 名次解释: 1.冷冻食品TTT概念:指速冻食品在生 产、储藏及流通各个环节中,经历的时 间和经受的温度对起品质的容许限度有 决定性的影响。 2.栅栏因子:指食品防腐的方法或原理归 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降低水分活 度的酸化,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添加防 腐剂,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因子的作用。 3.食品的干制过程:实际上是食品从外界 吸收足够的热量使其所含水分不断向环 境中转移,从而导致其含水量不断降低 的过程。 4.吸收剂量:在辐射源的辐射照场内单位 质量被辐射物质吸收的辐照能量称为吸 收剂量,简称剂量。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用来表示被照射 的程度。高中低剂量分别是多少?(考 过) 5.罐藏:是将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 容器或包装袋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 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维持密闭和 真空条件下,得以在室温下长期保藏的 食品保藏方法。 6.品质改良剂:通常是指能改善或稳定剂 制品的物理性或组织状态,如增加产品 的弹性,柔软性,黏性,保水性和保油 性等一类食品添加剂。 7.胀罐:正常情况下罐头底盖呈平坦或内 凹状,由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 只是罐头出现外凸状,这种现象称为胀 罐或胀听。 8.栅栏效应:保藏食品的数个栅栏因子, 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形成特有的防止 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使存在于食品 中的微生物不能逾越这些“栅栏”,这种 食品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是稳定和安 全的,这就是所谓的栅栏效应。 9.顶封:在食品装罐后进入加热排气之前, 用封罐和初步降盖卷入到罐身翻边下, 进行相互勾连操作。 10.水分活度:是对微生物和化学反应所能 利用的有效水分的估量。11.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 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12.罐头的真空度:罐头排气后,罐外大气 压与罐内残留气压之差即为罐内真空度13.罐头食品的初温:是指杀菌刚刚开始时, 罐头内食品最冷点的平均温度 14.D值:在一定的环境和热力致力的温度 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残存活菌数的 90%所需要的时间。 15.冷害:在低温储藏时,有些水果,蔬菜 等的储藏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当 储温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 菜等的储藏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害 现象,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 平衡,这种由于低温所造成的生理病害 现象称为冷害。 16.商业无菌:是指杀灭食品中所污染的病 原菌,产毒菌以及正常储存和销售条件 下能生长繁殖,并导致食品变质的腐败 菌,从而保证食品正常的货架寿命。17.固形物含量:指固态食品在净重中的百 分率。 18.腌制:指用食盐,糖等腌制材料处理食 品原料,使其渗入组织内,以提高其渗 透压降低其水分活度,并有选择性的抑 制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 动,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改善食品食 用品质的加工方法。 19.中间水分食品:是指湿度范围在 20%~40%,不需要冷藏的食品。 20.干燥速度曲线:表示干燥过程中任何时 间干燥速度与该事件的食品绝对水分之 间关系的曲线。 21.温度曲线:(考过) 20**级考的名词解释: 速冻、D值、焙烤食品、冷杀菌、半固态发酵 问答题 1.食盐为什么具有防腐作用? 答:对防腐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实现的。①实验溶液对微生物细胞有脱水作用②食盐溶液能降低水分活度,微生物不能生长③食盐溶液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④食盐溶液中氧的浓度下降,抑

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食品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 食品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2)酶的作用: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酶促褐变 (3)化学物理作用: 3.食品保藏途径。 (1)化学保藏:使用化学品(防腐剂)来防止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2)低温保藏:低温可减弱食品内一般化学反应,降低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而在冰点以下,一般微生物都停止生长。 (3)高温保藏:食品经过高温处理,杀死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破坏了酶之后,还须并 用其他保藏手段如密闭、真空、冷却等手段,才能保藏较长时间。通常引用的温度类别有两种: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 (4)干燥保藏:降低食品水分至某一含量以下,抑制可引起食品腐败和食物中毒的微生 物生长。 (5)提高渗透压保藏:实际应用主要是盐腌和糖渍。 (6)辐照保藏:是指利用人工控制的辐射能源处理食品或食品原料,达到灭菌、杀虫、 抑制发芽等目的。 4.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吸附和解吸有滞后圈,说明干制食品与水的结合力下降或减弱了。解吸和吸附的过程在食品加工中就是干燥和复水的过程,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复水性为什么下降的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多数新鲜食品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不同群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AW的范围是:大多数细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细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为0.60~0.65。在适宜水分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重点

食品工艺学复习提要 热烫:生鲜的食品原料迅速以热水或蒸气加热处理的方式,称为热烫。其目的主要为抑制或破坏食品中酶以及减少微生物数量。 巴氏杀菌:在100℃以下的加热介质中的低温杀菌方法,以杀死病原菌及无芽孢细菌,但无法完全杀灭腐败菌,因此巴氏杀菌产品没有在常温下保存期限的要求。 商业杀菌:將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敗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溫无冷藏狀況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胀罐:加工工艺不合理或违章操作而使罐头的罐盖或罐底向外凸出的现象。 平盖酸坏: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pH可能可以下降到0.1-0.3 D值:在一定的处理环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要的时间。 Z值:热力致死时间按照1/10,或10倍变化时相应的加热温度变化(℃) F值:在一定的致死温度(通常为121.1℃)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顶隙:罐盖内表面到食品内容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杀菌公式:(t1-t2-t3)P/T (t1-升温时间、t2-恒温时间、t3-冷却时间、T-杀菌温度、p-反压) 超高温杀菌(UHT):采用132-143℃温度对未包装的流体食品短时杀菌。 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或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蒸汽压(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p0)之比。 导温性: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为导湿性。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温性。 冻藏:就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冷藏: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冷害: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送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现象就是寒冷收缩 回热:出货前或运输途中,保证空气中水分不会在食品表面上冷凝的情况下,逐渐提高食品温度,最后达到与外界空气相同的温度的过程,即冷却的逆过程 速冻:迅速冷冻使食物形成极小的冰晶,不严重损伤细胞组织,从而保存了食物的原汁与香味,且能保存较长时间 返砂:当糖制品中液态部分的糖在某一温度下浓度达到过饱和时,呈现结晶现象,亦称晶析,流汤:如果糖制品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高湿季节,形不成糖衣而发粘。 转化糖:蔗糖、麦芽糖等双糖在稀酸与热或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栅栏技术:把存在于肉制品中的这些起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作栅栏因子。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半干半湿食品:水分含量20-25%,Aw0.70-0.85,处于半干半湿状态,中等水分含量食品 卤水:在食盐的渗透压和吸湿性的作用下,使食品组织渗出水分并溶解其中,形成食盐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