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 植物脱毒技术

五章 植物脱毒技术
五章 植物脱毒技术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微茎尖培养的脱毒方法;

(2)一般掌握无毒苗木的鉴定方法;

(3)掌握组织培养脱毒苗在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4)一般掌握脱毒苗木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病毒在植物上的危害

通常危害植物的病毒有几百种,并且随着生产栽培时间的延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靠无性繁殖的作物,如利用茎(块茎、球茎、鳞茎、根茎、匍匐茎),根(块根、宿根)、枝、叶、芽(顶芽、侧芽、球芽、不定芽)等通过嫁接、分株、扦插、压条等途径来进行繁殖的。像苹果、葡萄、草莓等。花卉的百合、唐菖蒲、水仙、郁金香、香石竹、菊花等,蔬菜的马铃薯、姜等。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种类,除豆类外,其他均可随着世代的交替而去除病毒,即病毒只能危害一个世代。而在无性繁殖的种类中,由于病毒通过营养体进行传递,在母株内逐代积累,危害日趋严重。一些园艺植物以小规模集约栽培,造成连作危害问题,并加重土壤传染性病毒的危害。

病毒的危害给植物生产带来的损失是很大的,如草莓病毒的危害,使草莓产量严重降低,品质大大退化。葡萄扇叶病毒使葡萄减产10%~18%,为害马铃薯的病虫害则更多,大约有几十种,因此,给马铃薯生产带来严重障碍。花卉病毒的危害一般会影响花卉的观赏价值,其表现是花少而小,产生畸形、变色等。

为了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根除病毒和其他病原菌是非常必要的。虽然通过防治细菌和真菌的药物处理,可以治愈受细菌和真菌侵染的植物,但现在还没有什么药物可治愈受病毒侵染的植物。若一个无性系的整个群体都已受到侵染,获得无病毒植株的唯一方法就是消除营养体的病原菌,并由这些组织中再生出完整的植株。一旦获得了一个不带病原菌的植株,就可在不致受到重新侵染的条件下,对它进行营养繁殖。用组织培养法消除病毒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于病毒对植物造成如此严童的危害。所以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如日本用柑桔茎尖微嫁接繁殖无病毒柑桔营养系。美国用组织培养法,使苹果无病毒苗已工厂化育苗,并在全国普遍开展。

第一节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

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途径防治病毒病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效。自从50年代发现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脱除严重患病毒植物的病毒种类,提高产量、质量。因此,到60至70年代组织培养的技术在花卉、蔬菜和果树等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无毒苗已形成一种

产业,满足生产者对这种苗的大量需要。用组织培养方法生产无毒苗,是一个积极有效的途径,由于排除了使用药剂,所以对减少污染,防止公害,保护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节植物脱毒的方法

一、茎尖培养脱毒

(一)通过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感染病毒植株的体内病毒的分布并不均匀,病毒的数量随植株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约0.1~1.0mm区域)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这是因为分生区域内无维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赶不上细胞不断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

2.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

在切取茎尖时越小越好,但太小则不易成活,过大又不能保证完全除去病毒。茎尖培养脱毒,由于其脱毒效果好,后代稳定,所以是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二)方法

1.取样与消毒

剪取顶芽梢段3~5cm,削去大叶片,用自来水冲干净,在75%酒精中浸泡30s,用1%-3%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20min,最后用无菌水材料冲洗4-5次

2.剥取茎尖与接种

3.培养

接种后材料置25±2℃,光照度1500~5000lx,每日光照10~16h条件下培养.光照对茎尖培养的影响更大

4.生根诱导

一些植物茎尖培养形成绿芽后,基部很快发生不定根.而另一些植物茎尖不产生不定根,需经再诱导、生根才能成为完整植株

(三)培养基与培养方式

1.培养基

MS培养基适于多种植物茎尖培养。

2.培养方式

在进行脱毒培养时,由于微小的茎尖组织很难靠肉眼操作,因而需要一台带有适当光源的简单解剖镜(8~40倍)。除了在进行植物组织无菌培养一般工具外,还需要一套解剖刀。剥离茎尖时,应尽快接种,茎尖暴露的时间应当越短越好,以防茎尖变干。可在一个衬有无菌湿滤纸的培养皿内进行操作,有助于防止茎尖变干。和其他器官的培养一样,在进行茎尖培养时,首要是获得表面不带病原菌的外植体。因此,一般来说,茎尖分生组织由于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密保护,只要仔细解剖,无须表面消毒就可以得到无菌的外植体。有时消毒处理还会增加培养物的污染率,所以选取茎尖前,可把供试植株种在无菌的盆土中,放在温室中进行栽培。浇水时要直接浇在土壤中而不要浇在叶片上。另外,最好还要给植株定期喷施内吸杀菌剂,可用多菌灵0.1%和抗生素(如0.1%链霉素)。对于某些田间种植的材料,可以切取插条插入Knop溶液中令其长大,由这些插条的腋芽长成的枝条,要比由田间植株上直接取来的枝条污染小得多。

为了保险起见,在切取外植体之前一般仍须对茎芽进行表面消毒。叶片包被严紧的芽,如菊花、兰花,只须在75%酒精中浸蘸一下,而叶片包被松散的芽,如香石竹,蒜和马铃薯等,则要用0.1%次氯酸钠表面消毒l0min。对于这些消毒方法,在工作中应灵活运用,如在大蒜茎尖培养时,可将小鳞茎在75%酒精中浸蘸一下,再用灯火烧掉酒精,然后解剖出无菌茎芽。在剖取茎尖时,把茎芽置于解剖镜下,一只手用细镊子将其按住,另一只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剥掉,解剖针要常常蘸入90%酒精,并用火焰灼烧以进行消毒。但要注意解剖针的冷却,可蘸人无菌水进行冷却。当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之后,用解剖刀片将分生组织切下来,为了提高成活率,可带1~2枚幼叶,然后将其接到培养基上。接种时确保微茎尖不与其他物体接触,只用解剖针接种即可。将接种好的茎尖置于22℃左右的温度下。每天以16h 2000~3000L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由于在低温和短日照下,茎尖有可能进入休眠;所以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日照时间必须保证。微茎尖需数月培养才能成功。茎尖培养的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和一般器官的培养相同,这里不再叙述。

二、其他组织培养脱毒方法

(一)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去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的愈伤组织经机械分离后,仅有40%的单个细胞含有病毒,即愈伤组织无病毒植株。愈伤组织的某些细胞之所以不带病毒,其理由是:①病毒的复制速度赶不上细胞的增殖速度;②有些细胞通过突变获得了抗病毒的抗性。对病毒侵袭具有抗性的细胞可能与敏感的细胞共同存在于母体组织之中。但是,愈伤组织脱毒的缺陷是植株遗传性不稳定,可能会产生变异植株,并且一些作物的愈伤组织尚不能产生再生植株。

(二) 珠心胚培养脱毒

(三)茎尖嫁接脱毒

木本植物茎尖培养难以生根成植株,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这在桃、柑橘、苹果等果树上已获得成功,并且有的已在生产上应用。

(四)花药培养脱毒

三、理化方法脱毒

(一)物理方法

1.高温处理

又叫热处理或温热疗法。其基本原理是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即钝化失活。

2.低温处理

低温处理又称冷疗法。适当增加低温处理时间可提高脱毒效果

(二)化学处理

1.病毒抗血清预处理

用齿舌兰环斑病毒(ORV)的血清处理兰属离体分生组织,提高了再生株中无ORV的植株频率,

2.RNA合成抑制剂处理

烟草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2-硫脲嘧啶,可除去组织中马铃薯Y病毒

3.三氮唑核苷处理

三氮唑核苷又叫病毒唑,是防治动物RNA病毒和DNA病毒病的广谱性抗病毒制剂。

第三节脱毒苗鉴定

上述途径培育得到的植株,必须经过严格的鉴定,证明确实无病毒存在,才是其正的无病毒苗,才可以提供给生产应用。鉴定的方法有多种。

一、直接检测法

直接观察待测植株生长状态是否异常,茎叶上有无特定病毒引起的可见症状,从而可判断病毒是否存在。

二、指示植物(indicating Plant)法

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就是枯斑和空斑的测定法。这种专门选用以产生局部病斑的寄主即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它只能鉴定靠汁液传染的病毒。指示植物法最早是美国的病毒学家Holmes 1929年发现的。他用感染TMV的普通烟叶的粗汁液和少许金刚砂相混合,然后在烟叶子上摩擦2~3d后叶片上出现了局部坏死斑。在一定范围内,枯斑与侵染性病毒的浓度成正比。这种方法条件简单,操作方便,故一直沿用至今,仍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鉴定方法。枯斑法不能测出病毒总的核蛋白浓度,而只能测出病毒的相对感染力。由于病毒的寄生范围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的病毒选择适合的指示植物。此外还要求所选择的指示植物不但一年四季都容易栽培,并且在较长的时期内还能保持对病毒的敏感性和容易接种,而且在较广的范围内具有同样的反应。指示植物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接种后产生系统性症状,其病毒可扩展到植物非接种部位,通常没有局部病斑;另一种是只产生局部病斑,常由坏死、褪绿或环状病斑构成。

在接种时从被鉴定植物上取1~3g幼叶,在研钵中加10ml水及少量磷酸缓冲液(pH值7.0),研碎后用两层纱布滤去渣滓,再在汁液中加入少量的500~600目金钢砂作为指示植物叶片的摩擦剂,使叶面造成小的伤口,而不破坏表面细胞。以后用棉球蘸取汁液在叶面上轻轻涂抹2~3次进行接种,后用清水冲洗叶面。接种时可用手指涂抹、用纱布或用喷枪等来接种。为确保接种质量接种工作应在防蚜虫温室中进行,保温15~25℃。接种后2~6d 可见到上述症状出现。木本多年生果树植物及草莓等无性繁殖的草本植物,由于采用汁液接种法比较困难,所以通常采用嫁接接种的方法。以指示植物作砧木,被鉴定植物作接穗,常用劈接法。

三、抗血清(antiserum)鉴定法

物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核蛋白,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抗原,给动物注射后会产生抗体,抗体存在于血清之中称抗血清。不同病毒产生的抗血清有各自的特异性。用已知抗血清可以鉴定未知病毒的种类。这种抗血清就是高度专一性的试剂,这种方法特异性高,测定速度快,一般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所以抗血清法成为植物病毒鉴定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抗血清鉴定法要进行抗原的制备(包括病毒的繁殖,病叶研磨和粗汁液澄清等),抗血清的采收,分离等。血清可分装到小玻璃瓶中,贮存在-15~25℃的冰冻条件下。测定时,把稀释的抗血清与未知的病毒植物在小试管内混合,这一反应导致形成可见的沉淀。然后根据沉淀反应来鉴定病毒。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1.双链RNA法

在受RNA病毒侵染的植物体内,有相应复制形式的双链RNA存在,而在健康植株中未发现病毒的dsRNA

2.互补DNA检测法

用互补DNA检测病毒的方法又称DNA分子杂交法

五、电镜检测法

由于人的眼睛难以观察小于0.1mm的微粒,而借助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也只能看到小至200um的微粒,所以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0.5um大小的病毒颗粒。这样采用电子显微镜既可以直接观察病毒,检查出有无病毒存在,了解病毒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又可以鉴定病毒的种类。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但需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由于电子的穿透力很低,制品必须薄到10~100um,通常制成厚20um左右的薄片,置于铜载网上,才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近代发展使电镜结合血清学检测病毒,称为免疫吸附电镜(ISEM)。新研制的电镜铜网用碳支持膜使漂浮膜到位,用少量的稀释抗血清孵育30min,就可以把血清蛋白吸附在膜上,铜网漂浮在缓冲溶液中除去过量蛋白质,用滤纸吸干,加入一滴病毒悬浮液或感染组织的提取液,1~2h后,以前吸附在铜网上的抗体陷入同源的病毒颗粒,在电镜下即可见到病毒的粒子。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和能在植物粗提取液中定量测定病毒。

无病毒苗的保存和繁殖

一、无病毒苗的保存

无病毒植株并不是有额外的抗病性,它们有可能很快又被重新感染。所以一旦培育得到无病毒苗,就应很好地隔离与保存。这些原原种或原种材料保管得好可以保存利用5~10年。通常无病毒苗应种植在隔虫网内,使用300目(网眼为0.4~0.5mm大小)的网纱,才可以防止蚜虫的进入。栽培用的土壤也应进行消毒,周围环境也要整洁,并及时喷施农药防治虫害,以保证植物材料在与病毒严密隔离的条件下栽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到海岛或高岭山地种植保存,那里气候凉爽,虫害少,有利于无病毒材料的生长与繁殖。另一种更便宜的方法,是把由茎尖得到的并已经过脱毒检验的植物通过离体培养进行繁殖和保存。

(一)隔离保存

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昆虫如蚜虫、叶蝉或土壤线虫,因此应将无病毒原种苗种植于防虫网室、盆栽钵中保存

(二)长期保存

将无病毒苗原种的器官或幼小植株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低温下离体保存,是长期保存植物无病毒原种及其他优良种质的方法。

1.低温保存

茎尖或小植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低温、低光照下保存。

2.冷冻保存

用液氮保存植物材料的方法称为冷冻保存

二、无病毒苗的繁殖

(一)无病毒苗的繁殖方法

1.嫁接繁殖

从通过鉴定的无病毒母本植株上采集穗条,嫁接到实生砧上

2.扦插繁殖

硬枝扦插应于冬季从无病毒母本上剪取芽体饱满的成熟休眠枝,经沙藏后,于次年春季剪切扦插

3.压条繁殖

将无病毒母株上1-2年生枝条水平压条,土壤踩实压紧,保持湿润,压条上的芽眼萌动长出新梢,不断培土,至新梢基部生根

4.匍匐茎繁殖

一些植物的茎匍匐生长。匍匐茎上芽易萌动生根长成小苗,如草莓、甘薯

5.微型块茎(根)繁殖

从无病毒的单茎苗上剪下带叶的叶柄,扦插到育苗箱砂土中,保持湿度,1-2月后叶柄下长出微型薯块,即可用作中薯

(二)无病毒苗繁育生产体系

无病毒苗在生产中的利用也要防止病毒的再感染。生产场所应隔离病毒感染途径,做好土壤消毒或防蚜等工作。在此种植区及种植规模小的地方,要较长时间才会感染。而在种植时间长、轮作及种植规模大的产地则在短期内就可以感染。一旦感染,便会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保证。因此,应重新采用无病毒苗,以保证生产的质量。

无病毒苗可以表现出明显的优良效果。如草莓可增产20%~50%,植株结果多,单果重增加,上等果比例提高。菊花切花品种的脱毒株,表现出株高增加,切花数增多,花朵大,切花较重等特点。

第四节几种植物的脱毒苗培育技术

一、无病毒苗的保存繁殖

无病毒植株并不是有额外的抗病性,它们有可能很快又被重新感染。所以一旦培育得到无病毒苗,就应很好地隔离与保存。这些原原种或原种材料保管得好可以保存利用5-10年。

二、无病毒苗的利用

无病毒苗在生产中的利用也要防止病毒的再感染。生产场所应隔离病毒感染途径,做好土壤消毒或防蚜等工作。在此种植区及种植规模小的地方,要较长时间才会感染。而在种植时间长、轮作及种植规模大的产地则在短期内就可以感染。一旦感染,便会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保证。因此,应重新采用无病毒苗,以保证生产的质量。

三、无病毒苗的效果

无病毒苗可以表现出明显的优良效果。如草莓可增产20%~50%,植株结果多,单果重增加,上等果比例提高。菊花切花品种的脱毒株,表现出株高增加,切花数增多,花朵大,切花较重等特点。

第四节几种主要植物的脱毒生产技术

1、马铃薯:

马铃薯在种植的过程中易感染病毒,危害马铃薯的病毒有17种之多。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病毒在母体内增值、转运和积累与所结的薯块中,并且世代传递,逐年加重。

利用茎尖脱毒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是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马铃薯种薯生产上的一大贡献。我国从70年代就引进了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在全国马铃薯生产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微型薯生产技术

无毒试管苗的保存时间较短,且要求较严格的保存条件;在种质材料的交换中容易导致污染而使材料丢失。 80年代初出现的微型薯生产方法,为马铃薯种质保存、交换以及无毒种薯的生产和运输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途径

甘薯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名番薯、山芋、红薯、白薯、地瓜等。甘薯是我国4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饲料和轻工业的原料。

甘薯是一种采用无性繁殖的杂种优势的作物,但营养繁殖导致甘薯病毒病蔓延,致使产量和质量降低。在引起甘薯品种退化的诸因素中病毒占主导。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甘薯生产的最大障碍之一,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0亿元以上

甘薯主要病毒种类

1919年Eusign首先报道甘薯病毒病,其后许多国家也报道了甘薯病毒的危害情况。

近1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多种,其中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隐病毒(SPLV)2种危害最为严重。

基本是随营养繁殖体传播,也可由桃蚜、棉蚜等传播。

甘薯脱毒技术

材料的选择和消毒:高产,优质,特殊用途的健壮植株。

茎尖剥离和培养:含较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

茎尖苗的初级快繁:试管苗3-6cm时进行

种薯的繁育:原原种—原种—1级种薯—2级种薯

甘蔗

甘蔗属禾本科甘蔗属。甘蔗的种类很多,其中热带种为栽培种之一,原产于南太平洋、大洋洲诸岛,后传入我国。许多资料证明中国甘蔗的栽培历史最早,中国种甘蔗是最古老的栽培种之一。目前,我国甘蔗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甘蔗脱毒技术:

材料的选择和消毒:夏秋2季取材为好---生长旺盛

接种与培养:主要诱导丛生芽

3、影响腋芽增值和生根的因素:腋芽伤口处产生琨类化合物多效唑(MET)有助于诱导生根,液体培养基效果最佳

本章小结

(1)去除植物病毒的方法有热处理法、微茎尖培养法、愈伤组织培养法和茎尖微体嫁接法。前两种是主要方法。

(2)热处理法去除植物病毒可力,为温汤浸渍处理法和热处理法。其中后者因不损伤植物材料,因而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

(3)病毒主要分布于植物体成熟和衰老的组织及器官中,靠维管束传播。由于茎尖尚未形成维管束,所以茎尖一般是无毒的,可用于组织培养无毒苗。

(4)无毒苗的鉴定方法主要有:①指示植物鉴定法;②抗血清鉴定法;③电子显微镜检查法;④酶联免疫鉴定法。其中,最后-种是目前比较精确和常用的鉴定方法。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2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检测

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 一、种苗脱毒的含义 1.外植体的来源: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上所剥离的茎尖分生组织。 2.培养方法:在离体条件下将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3.幼苗特点:不含病毒。 二、利用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的原因 1.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 2.侵入植物体内的病毒可以通过维管束和细胞壁间的胞间连丝扩散到所有的组织器官。 3.植物的茎尖等分生组织处于分化的初级阶段,其组织内的维管束还未形成,此时植物体内的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分生区,而这一移动过程远不及细胞分裂的速度,所以分生区一般不会受到病毒侵染。 三、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程序 取材和消毒:剪芽并剥去外叶,自来水下冲洗 10 min,再用质量分数为5%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 剥离和接种: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刀小心地除去茎尖周围的叶片组织,露出分生区,用解剖针细心剥取所需的茎尖,并将其接种于MS培养基上,切面接触培养基。 ↓ 培养:将接种的茎尖置于25 ℃、1 500 lx~3 000 lx光照条件下培养。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植物种苗脱毒的保障与方法 1.保障脱毒苗无毒的方法 (1)选取的外植体为分生组织。 (2)对材料消毒。 (3)所用培养基经过严格灭菌。 (4)操作过程为无菌操作。 (5)培养室为无菌室。 2.几种脱毒方法 材料一微繁殖技术又称快速繁殖技术,就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小块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在20 m2的培养室内最多可容纳100万株试管苗。这一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已基本成熟,并形成诸如工厂化生产兰花这样产值巨大的工业生产体系。 材料二植物的脱病毒技术是微繁殖的一个分支,植物病毒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对于无性繁殖的植株来说,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代代相传,日趋严重。但在茎尖分生组织中,细胞繁殖十分迅速,病毒还未侵入,因此就成了植物体相对无病毒的特殊区域。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第九章

第9章《植物无病毒苗木培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2、通过茎尖培养脱毒时,常以带1-3个幼叶原基的茎尖(约0.3—0.5mm)作外植体较合适。 3、无病毒苗的保存分:隔离保存和长期保存两种方法。 二、名词解释: 1、无病毒苗(virus-free plantlets):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2、微尖嫁接技术(micrografting shoot-tip):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3、指示植物法(indicator plant method):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产生特定症状(枯斑和空斑)作为鉴别病毒存在与否和种类的方法。 三、问答题: ★1、植物脱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即钝化失活 (6)化学处理脱毒:抑制或杀死病毒 2、说明微尖嫁接技术脱毒的程序 微尖嫁接技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3、目前鉴定脱毒苗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指示植物法:将一些对病毒反应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这种方法条件简单,操作方便,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鉴定方法 (2)抗血清鉴定法:用已知抗血清鉴定未知病毒的种类。这种方法特异性高,测定速度快。所以抗血清法成为植物病毒鉴定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3)电镜检查法:可以直接观察病毒,检查出有无病毒存在,了解病毒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又可以鉴定病毒的种类。优点是方法先进、灵敏度高、能在植物粗提取液中定量测定病毒。但需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4、简述植物无病毒原种长期保存的方法。 (1)低温保存:将茎尖或小植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低温(1-9℃)、低光照下保存。材料生长极缓慢,只需半年或一年更换一次培养基,又叫最小生长法。 (2)冷冻保存(又叫超低温保存),一般以液氮(-196℃)保存植物材料。在如此低温下,新陈代谢活动基本停止,处于“生机停顿”状态 5、植物脱毒的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符国芳,李 青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植物病毒是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茎尖处理、茎尖结合热处理、冷处理、化学药剂处理及愈伤组织处理等方法可以去除植物病毒。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冷处理脱毒等方法。 关键词:组织培养;脱毒;茎尖培养 中图分类号:S432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7)03-0255-04 Summarization on the methods of virus elimination by plant tissue culture FU Guo fang,LI Qing (Beijing Forestry U niversity ,Beij ing 100083,China) Abstract:Plant virus is the factor that inhibits flow er industr y development Plant v irus can be eliminated by shoot tip treatment,shoot t ip and heat treatment,cold treatment,chemical treatment and callus treatment,so o n By searching the research bibliog ra phies home and abr oad,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hods to eliminate v irus by shoot t ip culture,heat treatment,chemical treat ment,callus treatment and cold treatment,so on Key words:tissue culture;vir us elimination;shoot tip culture 植物病毒分布广、危害大,对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国外引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不规范的繁殖技术,病毒病开始流行,严重影响了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多用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来阻止病毒病的继续传播以便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本文对当前植物组织培养脱病毒方法作了综述,以期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促进植物脱毒方法及应用的相关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有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冷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处理脱毒、花药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珠心胚培养脱毒、茎尖微体嫁接脱毒等,其中由于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好,是目前植物无病毒苗培育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1]。研究表明,如果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效果会更好, 通常将茎尖结合热处理来脱毒。1 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原理:在染病毒植株体内,病毒分布并不均匀,在生长点病毒含量最低。病毒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在分生区内无维管束,病毒扩散慢,加之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增生,所以病毒含量少,在茎尖生长点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切取茎尖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中茎尖取太小不易培养成活,过大又不能去毒[2]。 1 1 茎尖培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将消毒后的材料放置在20~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剥取0 1~1mm 的茎尖,迅速放入培养基中,如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就会因失水引起茎尖死亡。赵军良等人的研究表明,带有一个叶原基的茎尖,脱毒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3]。不同的植物材料茎尖剥取的方法和最适合脱毒的茎尖大小不同。在菊花的茎尖培养中,在超净工作台内将消毒后的茎尖中用肉眼能看到的叶柄切除,在实体解剖镜下用解剖刀剥离顶芽至露出带有1~2片叶原基的生长点,生长点大小约在0 3~0 5mm 左右,大于以上尺寸脱毒率将会下降,反之成活率将会下降,迅速将摘出的生长点置于培养基中 [4]。就香石竹而言,切掉叶柄后, 收稿日期:2007-01-08;修回日期:2007-03-15 作者简介:符国芳(1982-),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第34卷第3期 2007年9月福建林业科技Jour of F ujian Forestry Sci and T ech V ol 34 N o 3Sep ,2007

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项研究主要目的解决病毒性退化对洛阳市马铃薯生产所造成的严重产量损失及常年从外地调种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建立豫西地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种体系,进行当地繁种,结合间作套种模式,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实现马铃薯生产的高产高效益。该项研究的技术关键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病毒检测、脱毒试管苗及微型种薯快速高效低成本生产等。 该项研究的技术创新点是:针对豫西的生态条件,在豫西洛阳马铃薯主要病毒类型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及快繁技术,并对常规马铃薯脱毒技术进行了低成本生产技术研究和程序简化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氯溴异氰尿酸,可以取代高压灭菌过程。建立了“二年三季”豫西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行当地快繁,供应生产应用。 通过三年的工作取得如下进展:1、明确了豫西马铃薯生产上主要病毒类型及各种病毒的发生频次。经过对样本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植株带毒率为54.95%,五种马铃薯病毒发生频率为:PVX24.18%、PVY23.67%、PVS12.09%、PVM4.4%、PLRV9.9%。 在带病毒植株中,一种病毒单独侵染的为68%,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的占32%。2、进行了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及快速扩繁的技术研究,对马铃薯脱毒种苗、种薯生产中的低成本技术及简化程序进行了研究与应用。 茎尖取材最好用顶芽,切取茎尖大小0.2-0.3CM为宜。合适的培养基是 MS+0.1GA3+6-BA0.5+0.05NAA,温度25℃,光照16h/d,光强1000LX。 生长培养基采用基本MS培养基,温度25℃,光照16h/d,光强2000LX。在试管苗的生产中,采用罐头瓶、固体培养基、在配制培养基时用普通食用白糖替代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第二节 植物种苗脱毒技术自我小测 中图版

第五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 1.马铃薯可以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和营养生殖 C.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 D.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 2.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防止病毒的侵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涉及细胞的() ①有丝分裂②分化③减数分裂④全能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快速繁殖月季 5.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是() A.铜、锌等微量元素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蔗糖和葡萄糖D.维生素和氨基酸 6.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②对培养基及器具用高压蒸汽灭菌③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 ④培养中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⑤对培养材料可用高压蒸汽灭菌⑥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前功尽弃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脱除病毒是植物组织培养深入探讨研究中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植物脱除病毒的热处理、茎尖培养和抗病毒药剂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技术方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本文以马铃薯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热处理加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的具体技术方法,脱毒率可达100%。同时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病毒检测,应用前景. 1.脱毒技术及其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是人工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体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繁殖植物,脱除病毒得到无毒苗株,继而在大田快速繁殖的技术。脱毒及离体快繁,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是有效的一个方面。现在植物的脱毒技术有多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三种:热处理法、茎尖培养脱毒法、抗病毒药剂法,将不同的方法相结合起来应用效果更好。 1.1 热处理法 1.1.1 概述 热处理法是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对高温的忍耐性的差异,使植物的生长速度超过病毒的扩散速度,得到一小部分不含病毒的植物分生组织,然后进行无毒个体培育。 热处理可通过热水浸泡或湿热空气进行。热水浸泡对休眠芽效果较好,湿热空气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有较高的存活机会。热空气处理比较容易进行,把旺盛生长的植物移入到1个热疗室中,在35~40℃下处理一段时间即可,处理时间的长短,可由几分钟到数月不等[3] 。热处理的方法有恒温处理和变温处理,处理的材料可以是植株,也可以是接穗。 1.12原理 热处理脱毒是根据病毒与寄生细胞对高温的忍耐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而可控制其的活动,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害寄主组织,从而让植物细胞加快生长,使生长点附近不带病毒,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1.2 茎尖培养脱毒法 1.2.1 概述 茎尖培养脱毒就是采取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取无病毒试管苗,其方法是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刀进行迅速准确地茎尖剥离,因为茎尖分生组织基本不带病毒,利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再结合病毒检测,就可以获得无病毒的植株。 茎尖培养脱毒法脱毒率高,脱毒速度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多的原种繁殖材料,但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植物的存活率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在经常是将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来使用。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之所以能够提高脱毒效果,是由于热处理可使植物生长本身所具有的顶端免疫区得以扩大,有利于切取较大的茎尖(1mm左右),从而能够提高培养或嫁接的成活率。 1.2.2 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是植物体内病毒靠维管束系统移动,分生组织中没有维管束存在,病毒只靠胞间连丝移动,速度很慢,难以追上生长活跃的分生组织,所以旺盛生长的根尖、茎尖一般都无病毒或很少有病毒分布。 据研究,植物体内某一部分组织器官不带病毒的原因是:分生组织的细胞生长速度快,病毒在植物体内繁殖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且病毒的传播是靠筛管组织进行转移或通过细胞间连丝传递给其他细胞,因此病毒的传递扩散也受到一定限制,这样便造成植物体的部分组织细胞没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单)(1)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 多数农作物,特别是无性繁殖作物,都易受到一种或一种以上病原菌的周身侵染。病原菌的侵染不一定都会造成植物的死亡,很多病毒甚至可能不表现任何可见症状。然而,在植物中病毒的存在会减少作物的产量和(或)品质。虽然通过杀细菌和杀真菌的药物处理,可以治愈受细菌和真菌侵染的植物,但现在还没有什么药物处理可以治愈受病毒侵染的植物。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受侵染的植株中,顶端分生组织一般说或者是无毒的,或者是只携有浓度很低的病毒。在较老的组织中,病毒数量随着与茎尖距 离加大而增加。分生组织所以能逃避病毒的侵染原因是:①在一个植物体内,病毒易于通过维管系统而移动,但在分 生组织中不存在维管系统。病毒在细胞间移动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胞间连丝,但它的速度很慢,难以追赶上活跃生长的茎尖; ②在旺盛分裂的分生细胞中,代谢活性很高,使病毒无法进 行复制; ③倘若在植物体内确实存在着“病毒钝化系统”的话,它在分 生组织中应比在任何其他区域都有更高的活性,因而分生组织不受侵染; ④在茎尖中存在高水平内源生长素,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

§8.1 植物消除病毒的方法 一、通过热处理消除病毒 (一)基本原理 在高于正常的温度下、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可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害寄主组织。在热处理期间,寄主植物对于病毒在活体中的钝化似乎也起某种作用。

图8.1 植物生长区与热处理区关系图解 在热处理中B~C区是个关键;在寄主的热死点(C)和寄生物热死点(B)之间的距离越大,热疗法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二)方法 1 热水处理 热水处理对休眠芽效果较好。 2 热空气处理 热空气处理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有较高的存活机会。热空气处理比较容易进行:把旺盛生长的植物移入到一个热疗室中,在35~40℃下处理一定时间即可;处理时间的长短,可由几分钟到数周不等。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生产上生姜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易感染多种病毒,使姜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从而导致生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种性退化,—般减30% ~ 50%,严重制约了生姜的生产发展。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的生姜品种和高效杀病毒药剂,因此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生姜苗,成为防治病毒,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优质姜种为材料,通过热处理法催芽、表面消毒、茎尖分生组织剥取、无菌苗诱导培养、增殖诱导培养、生根诱导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及培养基配方优化,并在每个不同的培养阶段进行检测,建立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的工艺流程,有效去除引起生姜种性退化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主要病毒。该项研究为脱毒姜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1 生姜的脱毒处理 精选块大、肉厚、皮色黄亮和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掉泥巴,再用少量洗衣粉浸泡10min,用毛笔轻轻刷洗种姜表面,用自来水冲洗2h,沥干水分。在38℃恒温培养箱进行热处理4周,使病毒饨化失活,同时可诱导出不定芽,待长出2 ~ 5cm左右的芽后再进行茎尖脱毒。将长出新芽切下,用流水冲洗干净,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处理30秒,再用0.1%升汞消毒数分钟,无菌水冲洗

6 ~ 8次后,在40倍体式显微镜下剥取0.2 ~ 0.3毫米茎尖分生组织,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待成苗后应用血清学鉴定, 获得脱毒苗。 2 脱毒苗的培养 以MS为基础培养基,以MS+6-BA1.5mg/L+NAA0.1mg/L为茎尖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mg/L为生姜最适继代培养基;以MS+NAA0.5mg/L+IBA0.5mg/L为生根培养基。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糖浓度为3%,脂为0.7%,pH值为5.8。 诱导培养时,,先进行7天暗培养,再进行光培养。温度与光照条件要求与生姜生长期的光温条件相符,可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3000 ~ 4000Lux,光照时间为14 ~ 16个小时。 3 组培苗的驯化及移栽 待培养瓶里的生姜苗具有3 ~ 4片叶,5 ~ 6条根,根长至2 ~ 4cm 时即可移栽。第1 d 在培养室里打开瓶盖(即半开半盖),第2d把瓶盖揭掉,并在培养瓶中放人少许水,以防止组培苗的失水及培养基的污染,第3d移出培养室,放在室温中,以逐渐适应室外温度。移栽前应洗净附着在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 以免招致细菌繁殖, 导致组培苗感染腐烂死亡, 冲洗时谨防伤根,以确保移植成活。以蛭石+泥炭为移栽基质, 移栽后每天喷雾保湿, 栽后3d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 ~ 90%, 1个月后就可考查移栽成活率。田间肥水管理与普通生姜相同,11月可收获姜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脱毒与快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脱毒与快繁 模块介绍 本模块针对组培研发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编排了试验方案设计和数据调查与分析二个实训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组培的基本理论、提高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措施、组培试验方案的制订等,重点阐述了组培快繁的程序与类型、组培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试验设计方法、组培快繁的常见问题、组培数据调查与分析方法等。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展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会设计组培试验、撰写试验方案、编制组培试验观察表和技术指标统计分析,具备组培研发工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相应的职业素质。模块结构设计见表1。 表1 模块结构设计 项目1 蔬菜组培与快繁/马铃薯脱毒与快繁 一、学习目标

(一)终极目标 掌握植物脱毒与鉴定技术,培育马铃薯等蔬菜脱毒、快繁与脱毒苗的鉴定技术。(二)促成目标 1.熟悉植物脱毒的意义、原理与方法,能够运用脱毒技术培育马铃薯等蔬菜脱毒苗; 2.掌握脱毒苗鉴定技术,清楚马铃薯等蔬菜脱毒苗鉴定方法; 3.清楚马铃薯等蔬菜脱毒苗的保存与无病毒苗繁育体系、方法; 4.提高操作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 二、学习内容 1.蔬菜组织培养概况; 2.马铃薯组培概况; 3.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流程; 4.脱毒苗的优势(含病毒的种类、传染途径、表现症状与危害); 5.植物脱毒技术; 6.脱毒苗鉴定技术; 7.马铃薯脱毒苗培育与鉴定; 8.马铃薯脱毒苗快繁与微型薯诱导; 9.马铃薯等蔬菜脱毒苗的保存与繁殖; 10.甘薯脱毒与快繁技术要点(拓展); 11.大蒜脱毒与快繁技术要点(拓展); 12.紫背天葵组培与快繁技术(拓展); 13.结球甘蓝组培与快繁技术(拓展)。 三、知识点 1.蔬菜组织培养概况; 2.马铃薯组培概况; 3.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流程; 4.脱毒苗的含义、实质与培育优势(含病毒的种类、传染途径、表现症状与危害); 5.植物脱毒技术(热处理、微茎尖培养、其它脱毒方法); 6.脱毒苗鉴定技术(指示植物法、嫁接法等); 7.马铃薯脱毒苗培育与鉴定; 8.马铃薯脱毒苗快繁与微型薯诱导(实验室诱导、温室生产)。 四、技能点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综述 李西雁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工程系2002级应用生物技术专业) 摘要:脱除病毒是植物组织培养深入探讨研究中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结合在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情况,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植物脱除病毒的热处理、茎尖培养和抗病毒药剂三种方法的原理、发展史和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本文以马铃薯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热处理加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的具体技术方法,脱毒率可达100%。同时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茎尖培养,组织培养,快繁脱毒技术,病毒检测,应用前景 1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1.1研究简史 自从1943年怀特(White)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学说及诸多后学者(Steward,1958,Guha和Marteshwari,1964)相继证实后,引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快繁技术的勃然兴起。我国的专家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后也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创造了很多新方法、新技术,提出不少新成果,开拓了植 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新局面[1] 。目前采用组织培养脱病毒快繁及离体快繁生产株 苗的技术已发展相当成熟[2] 。脱毒株苗具有无杂菌、适应能力较强、繁育较快、 质量优、抗性好、分蘖性强、繁殖系数高、大批量生产、周年供应、便于运输等优点,已得到有关专家的鉴定及高度评价和种植试验区、种植产区果农的认可。例如脱毒马铃薯、脱毒红薯、脱毒生姜、脱毒大蒜、脱毒草莓、脱毒苗木、脱毒花卉等等, 已成为现代农民致富的新宠[2] 。 1.2植物组织培养和脱毒快繁的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由于培养物是脱离植物母体,在玻璃瓶中进行培养,所以也叫做离

第四章 植物的脱毒与快繁培养

第四章植物的脱毒与快繁培养 第一节概念与意义 一、概念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细胞中的病毒,生产健康的繁殖材料。 二、植物病毒病简介及危害 (一)植物病毒病简介 定义: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 症状: ①变色,叶片的叶绿素形成受阻或积聚,从而产生花叶、斑点、环斑、脉带和黄化等。花朵的花青素也可因而改变,使花色变成绿色或杂色等,常见的症状为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症如烟草花叶病。 ②坏死,在叶片上常呈现坏死斑、坏死环和脉坏死,在茎、果实和根的表面常出现坏死条等。 ③畸形,器官变形,如茎间缩短,植株矮化,生长点异常分化形成丛枝或丛簇,叶片的局部细胞变形出现疱斑、卷曲、蕨叶及带化等。 (二)病毒的侵染特性 ①有性生殖退化、仅用无性繁殖方法繁殖的植物,极易受病毒病的侵染。 ②大多植物病毒不经种子传播(专化性强的病毒除外)。 ③病毒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繁殖速度慢. (三)植物病毒的危害:已超过500种,随着生产栽培时间的推移,危害越来越严重,发现的病毒种类也越来越多。大多数植物病毒不经种子传播,对于有性生殖退化,仅能用无性繁殖方法繁殖的植物,一旦患病则毫无办法,从而使优良品种的生产力衰退。 目前受病毒危害严重影响生产的有: 大田作物:马铃薯、甘薯、甘蔗、烟草 蔬菜:白菜、大蒜、葱、番茄、萝卜 果树:柑橘、苹果、草莓、香蕉 花卉:香石竹、各种菊花、天竹葵、紫罗兰等 块根、块茎、鳞茎为繁殖器官的作物,每年相当一部分产品要用留作种。如:大蒜:留种量占产量的五到八分之一 马铃薯:留种量占产量的十分之一 贝母:留种量占产量的三分之一。

表1 危害园艺植物的病毒数目 植物种类染病毒种类植物种类染病毒种类植物种类染病毒种类菊花19 矮牵牛 5 葡萄26 康乃馨11 马铃薯17 樱桃44 水仙 4 大蒜24 无花果 5 唐菖蒲 5 豌豆15 桃23 风信子 3 百合 6 梨11 月季10 柑橘23 草莓24 天竺葵 5 苹果36 病毒的危害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如草莓病毒的危害,曾使日本草莓产量严重降低,品质大大退化,使生产几乎受到灭顶之灾。柑橘的衰退病曾经毁灭了巴西的大部分柑橘,花卉病毒的危害,表现在球极、宿根等花卉的严重退化,致使花小而少,甚至畸形、变色,观赏价值大大下降。 三、植物脱毒培养的意义 能够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 生产无病毒种苗,防止品种退化; 快速繁殖新品种,使优良品种迅速应用; 节约耕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四、传统的植物脱毒技术简介 物理方法:X射线、紫外线、超短波、高温热处理等 原理:钝化病毒,从而达到抑制病毒蔓延的目的。 化学方法:采用化学抑制剂,干扰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复制。 生物学方法:选用抗病毒品种或采用种子繁殖方法。 传统的防治病毒的方法如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学方法防治病毒效果不显著。由于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具有不均匀性,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或无病毒,通过分生组织培养,采取适当的措施,就可以获得脱病毒植株。 第二节植物脱毒的原理和技术 一、基本原理 早在1934年,White发现烟草花叶病毒在烟草根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越靠根尖(root tip)区病毒含量越低,在根尖的顶端不含病毒。 理论假说: (1) 能量竞争病毒核酸和植物细胞分裂时DNA合成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

五章 植物脱毒技术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微茎尖培养的脱毒方法; (2)一般掌握无毒苗木的鉴定方法; (3)掌握组织培养脱毒苗在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4)一般掌握脱毒苗木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病毒在植物上的危害 通常危害植物的病毒有几百种,并且随着生产栽培时间的延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靠无性繁殖的作物,如利用茎(块茎、球茎、鳞茎、根茎、匍匐茎),根(块根、宿根)、枝、叶、芽(顶芽、侧芽、球芽、不定芽)等通过嫁接、分株、扦插、压条等途径来进行繁殖的。像苹果、葡萄、草莓等。花卉的百合、唐菖蒲、水仙、郁金香、香石竹、菊花等,蔬菜的马铃薯、姜等。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种类,除豆类外,其他均可随着世代的交替而去除病毒,即病毒只能危害一个世代。而在无性繁殖的种类中,由于病毒通过营养体进行传递,在母株内逐代积累,危害日趋严重。一些园艺植物以小规模集约栽培,造成连作危害问题,并加重土壤传染性病毒的危害。 病毒的危害给植物生产带来的损失是很大的,如草莓病毒的危害,使草莓产量严重降低,品质大大退化。葡萄扇叶病毒使葡萄减产10%~18%,为害马铃薯的病虫害则更多,大约有几十种,因此,给马铃薯生产带来严重障碍。花卉病毒的危害一般会影响花卉的观赏价值,其表现是花少而小,产生畸形、变色等。 为了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根除病毒和其他病原菌是非常必要的。虽然通过防治细菌和真菌的药物处理,可以治愈受细菌和真菌侵染的植物,但现在还没有什么药物可治愈受病毒侵染的植物。若一个无性系的整个群体都已受到侵染,获得无病毒植株的唯一方法就是消除营养体的病原菌,并由这些组织中再生出完整的植株。一旦获得了一个不带病原菌的植株,就可在不致受到重新侵染的条件下,对它进行营养繁殖。用组织培养法消除病毒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于病毒对植物造成如此严童的危害。所以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如日本用柑桔茎尖微嫁接繁殖无病毒柑桔营养系。美国用组织培养法,使苹果无病毒苗已工厂化育苗,并在全国普遍开展。 第一节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 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途径防治病毒病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效。自从50年代发现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脱除严重患病毒植物的病毒种类,提高产量、质量。因此,到60至70年代组织培养的技术在花卉、蔬菜和果树等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无毒苗已形成一种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2 植物种苗脱毒技术学业达标测评 中

学业达标测评(十三) 一、选择题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再分化是指( )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B.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取下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植物的过程 【解析】再分化指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器官的过程。 【答案】 B 2.下列有关马铃薯脱毒苗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切取马铃薯的任何部位培养 B.获取的马铃薯外植体直接接种至土壤中培养 C.接种的外植体需放置在黑暗中培养 D.脱毒的马铃薯是否脱毒成功,可检测出来 【解析】马铃薯脱毒也要选茎尖作为外植体;获取外植体后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时要给予一定的光照。 【答案】 D 3.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分株繁殖缓慢 B.种子繁殖困难 C.增多品种的类型 D.病毒感染严重 【解析】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其优点是可以快速大量获得试管苗,并可获得脱毒苗,但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能增多品种的类型。 【答案】 C 4.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得出的初步结论错误的是( )

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D.调节培养温度能有效解决污染问题 【解析】据题图可知,污染率与培养基灭菌的时间、培养基pH以及培养温度并没有规律性关系;而延长离体组织消毒时间,污染率降低,因此可得出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离体组织。 【答案】 D 5.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解析】多倍体的获得不需要进行组织培养。脱毒苗的获取、培养抗虫植株、单倍体育种以及无子西瓜的快速繁殖都需要组织培养。 【答案】 B 6.下列有关植物种苗脱毒技术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侵入植物体内的病毒可以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进行扩散 B.分生组织内的维管束和胞间连丝还没有形成,故这些组织内还没有侵入病毒 C.病毒在分生组织内扩散的速度比细胞分裂的速度慢 D.植物种苗脱毒技术的基础性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种苗脱毒技术原理。侵入植物体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进行扩散的,但处于分化初级阶段的分生组织内还没有形成维管束,病毒主要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扩散,而扩散的速度远不及细胞分裂的速度快,所以分生区细胞一般不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2、通过茎尖或根尖离体培养可获得无病毒再生植株。 3、通过茎尖培养脱毒时,常以带1-3个幼叶原基的茎尖(约0.3—0.5mm)作外植体较合适。 4、分子生物学鉴定脱毒苗的主要方法:①双链RNA法(dsRNA)和②互补DNA(cDNA)检测法。 5、无病毒苗的保存分:隔离保存和长期保存两种方法。 二、名词解释: 1、无病毒苗(virus-free plantlets):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2、微尖嫁接技术(micrografting shoot-tip):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3、指示植物(indicator plant method):将一些对病毒反应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 三、问答题: 1、植物脱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花药培养脱毒 (6)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即钝化失活 (7)化学处理:抑制或杀死病毒 2、说明微尖嫁接技术脱毒的程序 微尖嫁接技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3、目前鉴定脱毒苗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直接检测法:直接观察脱毒植株生长状态是否异常,茎叶上有无特定病毒引起的可见症状。 (2)指示植物法:将一些对病毒反应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这种方法条件简单,操作方便,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鉴定方法 (3)抗血清鉴定法:用已知抗血清鉴定未知病毒的种类。这种方法特异性高,测定速度快。所以抗血清法成为植物病毒鉴定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4)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①双链RNA法(dsRNA):受RNA病毒侵染的植物,有病毒的双链RNA(dsRNA)存在;健康植株则无。 ②互补DNA(cDNA)检测法:用人工合成的能与病毒碱基互补DNA,作为探针,与从待测植物中提取RNA进行DNA-RNA分子杂交。有荧光标记的证明有病毒存在 (5)电镜检查法:可以直接观察病毒,检查出有无病毒存在,了解病毒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又可以鉴定病毒的种类。优点是方法先进、灵敏度高、能在植物粗提取液中定量测定病毒。但需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2021-2022年高中生物第五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自我小测中图版

2021-2022年高中生物第五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 术自我小测中图版 1.马铃薯可以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和营养生殖 C.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 D.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 2.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防止病毒的侵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涉及细胞的() ①有丝分裂②分化③减数分裂④全能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快速繁殖月季 5.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是() A.铜、锌等微量元素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蔗糖和葡萄糖D.维生素和氨基酸 6.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②对培养基及器具用高压蒸汽灭菌③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 ④培养中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⑤对培养材料可用高压蒸汽灭菌⑥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前功尽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来的植物一般很少有植物病毒的危害,其原因是()A.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进行的是快速分裂和分化 B.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病毒根本无法生存 C.组织培养出来的植物体内水分太少,无机盐含量太高 D.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8.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 B.培养基营养丰富,适于植物生长 C.纺锤丝的形成容易受抑制 D.DNA复制容易受抑制 9.下列各项关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B.脱分化的过程就是愈伤组织不断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 C.愈伤组织经过细胞的增殖会形成新的植物组织器官 D.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离不开植物激素的作用 10.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 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第五章 脱毒苗的培育

第五章脱毒苗的培育 目前病毒病已成为世界作物生产中仅次于真菌病害的主要病害,是造成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活力、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由于病毒复制与植物代谢密切相关,而且有些病毒的抗逆性很强,至今仍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实现既能有效防治病毒病害,又不伤害植物。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来培育脱毒苗,无疑满足了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所谓“脱毒苗”,又称“无病毒苗”,是指不含有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过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因此,准确地说,“脱毒苗”是“特定无病毒”,应称为“检定苗”。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具有以下特点:①提高产量。如草莓脱毒可提高产量20%~30%,单株结果多,单果重增加;马铃薯脱毒可提高产量40%以上;观赏花卉平均增产50%~80%。②提高品质。如苹果着色好,糖度高;菊花切花生长健壮,植株增高,优质切花数增多,花朵增大,花色艳丽,商品价值高。③抗病性增强。植物脱毒后自身抗逆性提高,对病虫的抗性增强,如甘薯脱毒后可增强抗茎线虫病。 目前,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培育脱毒苗已成为农作物、园艺植物、经济作物优良品种繁育、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世界不少国家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脱除病毒纳入常规良种繁殖的一个重要程序,建立了大规模的无病毒生产基地,为生产提供无病毒优良种苗,已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脱毒方法 目前,组织培养应用的脱毒方法有热处理、微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茎尖微体嫁接、愈伤组织培养、花药培养等脱毒方法。其中,前三种脱毒方法最常用,也最容易掌握。实践证明,根据植物种类和待检病毒的种类、特性不同,采取不同脱毒方法的组合处理,其脱毒效果会更好。本节重点介绍热处理脱毒法和茎尖培养脱毒法。 一、热处理脱毒 (一)热处理方法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二节 植物种苗脱毒技术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第五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习题精选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以生物新品种的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太空椒和抗虫棉 B、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 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 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生物技术成果与其应用的基本技术不相一致的是 A、迅速扩大良种畜群——胚胎移植 B、无病毒植株——植物组织培养 C、乳腺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 D、克隆牛——体细胞杂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的两个亲本亲缘关系必须比较近 B、诱变育种比较盲目,但可能会得到一些新品种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个体都是不可育 D、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生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⑤基因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⑤ D、①④③⑤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江苏某农科所通过下图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B、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 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D、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