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试题1.docx

江苏省 2018 高考地理考前全真模拟试题试题江苏省 2018 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试卷(1)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 2017 年 4 月 20 日 19 时 41 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文昌航天城点火发射

升空,并于 4 月 22 日 12 时 23 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

体。图 1 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图”。据此完成 1~2 题。

1.下面与“天舟一号”升空时间基本吻合的是(A)

【解析】本题组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命题情境,

考查学生对地球光照图及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 1 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时间为北京时间2017 年 4 月 20 日 19 时 41 分,此时距春分日已过近一个月,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大约为7。多,排除C、 D 选项;再依据发射时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出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经线的度数约为85。 W,排除 B 选项,故正确答案为A。2.“天舟一号”从升空到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期间(B)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全球昼夜时差变小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解析】“天舟一号”从 4 月 20 日升空到 4 月 22 日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故公转速度变慢;太阳直射点北移,全球极昼极

夜的范围扩大;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昼夜时差变大;赤道至8。之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故正确答案为B。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 年 5 月 14 日 2 时 01 分土库曼斯坦北部发生里氏 5.9 级地震,震源深度15 km。图 2 为“ 2017 年 5 月 24~ 31 日世界部分地区地震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5 月 14 日发生在土库曼斯坦的地震震源位于(A)

A.地壳B.莫霍面C.软流层D.上地幔

【解析】本题组以“ 2017 年 5 月 14 日 2 时 01 分土库曼斯坦北部发生里氏 5.9 级地震”和“ 2017 年 5 月 24~ 31 日世界部分地区地震分布图” 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地球内部圈层结

构及地震成因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3 题 5 月 14 日发生在亚欧大陆内部土库曼斯坦的地

震震源深度为15 km,根据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 km可推断其震源位于地壳,而其他三个选

项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33 km,故正确答案为A。

4.该地区近期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C)

A .两板块挤压碰撞地带B.两板块张袈生长地带

【解析】由于土库曼斯坦地处亚欧板块内部,故其近期附近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不是

板块边界处两板块的碰撞与张裂运动;褶皱构造只改变岩层的形状,不会引起地震;只有断

裂构造地带因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震动。故正确答案为C。

图 3 为“安徽著名的褒禅山溶洞——华阳洞照片” ,图 4 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据此完成5~6 题。

5.构成华阳洞的岩石对应于图 4 中的(B)

A.甲B.乙C.丙 D .丁

【解析】本题组以“安徽著名的褒禅山溶洞——华阳洞照片”和“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岩石的类型及其地壳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 5 题因题干中已说明华阳洞是溶洞,故其岩石主要为石灰岩,类型为沉积岩。由地壳物质循环图可知

丁为岩浆,甲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乙为沉积岩,故正确答案为B。

6.目前,华阳洞所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D)

A.变质作用B.冷凝作用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解析】因华阳洞地处安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溶洞的形成主要受流水的化

学溶蚀作用,正确答案为D。

图 5 为“ 2017 年 5 月 31 日 12 时部分地区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7~ 8 题。

7.杭州与拉萨的气温可能相差(B)

A . 18℃B.20℃C.22℃ D.24℃

【解析】本题组以“ 2017 年 5 月 31 日 12 时部分地区气温分布图(单位℃)”为命题情境,

考查学生对等温线图判读方法及导致不同地区温度差异原因等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由图可

知当时杭州气温为27℃,拉泸气温应大于6℃,小于 9℃,故两地气温差应小于21℃,大于18℃,故正确答案为B。

8.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D)

A .纬度因素

B .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 D .地形起伏

【解析】因两地大致纬度为300N,排除 A 选项;杭州近海,但气温较内陆高,排除 B 选项;

暖流对两地气温影响较小,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温差,排除C;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

气温低,导致两地温差大,故正确答案为D。

图 6 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9~ 10 题。

9.甲地的自然带是(B)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温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

【解析】本题组以某地地形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区域自然地理

特征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9 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等高线分布可判定其位于四川盆地,

甲地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正确答案为B。

10. 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C)

A. 自然灾害以寒潮为主B.气候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C .汛期以夏汛为主D.地形以高原为主

【解析】四川盆地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排除 A 选项;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主,排除 B 选项;等高线周围高中间低,地形以盆地为主,排除 D 选项;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故正确答案为C。

图7 为“我国某省人口增长图”。图中线条分别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读图完成 11~ 12 题。

11.该省人口增长全面步人“三低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年份是(D)

A. 1980年B.1984年C.1986年D.1990年

【解析】本题组以“我国某省人口增长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人口增长特点及其

影响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11 题从 1990 年开始出生率低于 1. 5% 、死亡率低于1%、自然增长率低于1%,故正确答案为D。

12.目前,该省人口的这种变化,可能会(C)

A .增大资源环境压力

B .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C .加重人口的老龄化

D .加快人口的迁移速度

【解析】该省人口于20 世纪 90 年代步入三低模式,最有可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

密,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只会造成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故正确答案为C。

图 8 为“深圳行政区域调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 14 题。

13.与世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该图反映深圳市城市化(A)

A.起步晚,扩张速度快 B .起步早,目前水平高

C .起步早,用地规模大

D .起步晚,空间结构好

【解析】本题组以“深圳行政区域调整变化示意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动力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13 题从图中深圳发展年份可知,深圳市发展起步于 1979 年 10 月,故起步晚,排除B、 C选项;自 1979 年 10 月以来向外拓展了9 个区,可谓扩张速度快;图示信息不能反映其空间结构优劣,故正确答案为A。

14.目前,推动深圳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C)

A .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B .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

C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D .环境质量的不断优化

【解析】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推进,目前深圳已成为我国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故排除A、 B、 D选项,正确答案为C。

2017 年 6 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连续一个月试采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存在于深海高压下的固体天然气。图9 为“可燃冰燃烧图”。据此完成15~ 16 题。

15.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有利于( C)

A.降低能源消费成本 B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C .减轻未来能源压力 D .促进产业升级

换代

【解析】本题组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全

球气候变暖、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据第15 题题干信息可知:我国成功

试采可燃冰只是成功试采,还未大规模开采利用,因此正确答案为C。

16.影响我国在南海开采可燃冰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

A .台风B.地震C.寒潮D.伏旱

【解析】根据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点,影响南海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台风,故正确答案为A。

2017 年 4 月 6~ 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会晤,为缩小美国对华贸易

逆差决定制定“百日计划”。图10为“中美双方出口前五位品目图”。据此完成17~ 18 题。

17.与美国相比,中国出口品目最主要优势是( D)

A.能源成本 B .运输费用 C .原料价格 D .劳动力价格

【解析】本题组以“中关双方出口前五位品目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发展工业区位优势及其主要产品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17 题,中国相对于发达的美国来说,能源与原料都来自国际市场,价格不但没有优势,有时反而还高;运输费用

因高速收费多,成本优势也不明显,最主要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故正确答案为D。

18.为快速缩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下列产品中,美国最可能扩大出口的是(B)

【解析】美国相对于中国的优势产品是微电子产品,故正确答案为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图 11 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 20 题。

19.该洋流可能为( AC)

A. 吡太平洋西部暖流B.南印度洋西部寒流

C .南太平洋东部寒流D.北大西洋东部暖流

【解析】本题组以“某海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洋流分布规

律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 19 题因不知两等温线的数值,从图中25°纬度线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看,其可能是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大洋东岸的寒流,也可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大

洋西岸的暖流,故正确答案为AC。

20.该洋流( BC)

A. 节省途经该海域邮轮燃料B.加快污染物净化

C .调节高低纬间的水热平衡D.形成著名大渔场

【解析】顺洋流航行才节省燃料,排除 A 选项;洋流可加快污染物扩散,降低污染物浓度,

能加快其净化, B 选项正确;洋流能调节高低纬间水热平衡, C 选项正确;该洋流若位于25°N,则其附近海域没有著名大渔场,排除 D 选项。

图 12 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1~ 22 题。

21.三大半岛北回归线所经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AC)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本题组以“亚洲南部三大半岛分布示意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世界气候

分布规律、成因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21 题依据气候模式图,亚洲南部三大半岛北回归

线所经地区的气候类型自东向西依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故

正确答案为AC。

22.形成甲地气候的主要原因有( BD)

A.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B.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C .终年受热带低气压带影响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解析】甲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故正确答案为BD。

《科技日报》哈尔滨2017 年 5 月 16 日电:付宏刚教授领衔的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

化学实验室,利用玉米芯提取糠醛等物质后的剩佘纤维素制备了生物质石墨烯材料,并实现

了批量生产。据此完成23~ 24 题。

23.下列省区中,适宜布局该项目的有( AD)

A. 黑B.湘C.赣D.吉

【解析】本题组以“利用玉米芯纤维素制备生物质石墨烯材料”为命题情境,考查学

生对我国玉米带分布、石墨烯工业布局及其对当地农村的意义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23题我国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故正确答案为AD。

A.提高土壤肥力B.改善环境质量 C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 .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石墨烯工业的发展,使玉米芯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排除 A 选项;在制造石墨烯过程中,会排放污染物质,对环境有一定压力,排除 B 选项;发展石墨烯生产能促进当

地经济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故正确答案为CD。

2017 年 5 月 9 日,江苏、陕西两省发改委在西安市共同组织召开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

总结 20 多年来两省对口帮扶成功经验。图 13 为“江苏省和陕西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造成江苏省和陕西省自然地理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B)

A .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文

【解析】本题组以“江苏、陕西两省发改委在西安市共同组织召开苏陕扶贫协作工

作座谈会”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两省自然地理差异及优化配置两地生产要素等相关知识

的掌握程度。第 25 题陕西地形主要为黄土高原、汉中盆地与渭河谷地,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

为主;江苏位于江淮平原、长三角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丰

富,两地自然地理差异主要与地形和气候有关,故正确答案为AB。

26,江苏省与陕西省对口帮扶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CD)

A.江苏省向陕西省调配淡水资源

B.江苏省向陕西省转移高技术产业

C.江苏省从陕西省引进能源资源

D.江苏省从陕西省引进廉价劳动力

【解析】江苏省虽淡水资源丰富,但距陕西省遥远且海拔落差大,不适合调配淡水资源,排

除 A 选项;江苏省正在产业升级转型,可向陕西省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一般不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排除 B 选项;陕西省煤、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江苏经济发达,

但能源短缺,江苏省可从陕西省引进资源。故正确答案为CD。

二、综合题(共60 分)

27.图 14 为“某流域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该河流域的地形特点是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平

原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部低。( 4 分)

(2)该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有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冬汛;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4 分)

(3)该河北侧支流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有水电、旅游、灌溉,理由是落差大,流量大;山清

水秀,风光秀丽;中部平原耕地多,夏季干旱缺水。(6 分)

【解析】本题以“意大利波河流域地形示意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地形特点、水文

特点及其河流开发利用方向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1) 题,由图中等高线及河流流向可知

该流域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平原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部低。第(2) 题,因当地为地中海气候,故其水文特征为径

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冬汛,无结冰期,含沙量小。第(3) 题,该河北侧支流发源于阿尔

卑斯山,故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为水电、旅游、灌溉;落差大、流量

大,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中部平原耕地多、夏季干旱缺水。

28.图 15 为“某国农业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 该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点主要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4 分)

(2)该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

灌溉水源(有利条件);低温冻害(不利条件)。(5分)

(3) 促进该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培育良种;推广处方农业;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推行保护性耕作。( 4 分)

【解析】本题以“世界某国农业分布区”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

型的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其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由图可知,该地位

于俄罗斯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其农业生产特

点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该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有利的有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灌溉水源,不利的条件是低温冻害。促进

该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培育良种、推广处方农业、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推行

保护性耕作等。

29.图 16 为“六盘水市工业与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 六盘水工业结构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其发展的资源条件主要有煤炭、铁矿、水能资

源。(4 分)

(2) 该地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有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3分)

(3)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可从东部地区引进的产业有能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意义主要有促进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增加就业机会等。( 6 分)

【解析】本题以“六盘水市工业与矿产资源分布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获取图

中有用信息的方法、该地发展工业的资源条件、存在的问题、产业转移及其意义等相关知识

的掌握程度。第(1) 题,从图中有关图例所示工业类型看,六盘水工业结构特点是以重工业为

主,其发展的资源条件从图例及图中所示信息看为煤炭、铁矿、水能资源,可见六盘水为资

源型城市。第(2) 题,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第 (3) 题,六盘水可从东部地区引进的产业有能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意义有促进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

就业机会等。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 海洋地理 ]图17为“我国东海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乙两处海底地形分别为:甲海沟,乙大陆坡。( 2 分)

(2)①、②两海域盐度较高的是② ,判断理由是①处河流淡水汇人多。( 2 分)

(3)①附近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判断理由是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其可开发利用的方向有建海港;发展旅游业;海水养殖(任答两点给 2 分)。( 4 分)

(4)图示海域有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地处温带,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陆上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冬季沿岸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

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任答两点给 2 分)。(2 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东海等深线示意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海底地形类型、海

水物理性质、海岸带类型及海洋渔业资源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1) 题从图中等深线分布特点看,甲处水深达8 000 多米,为“ V”型海沟,乙处等深线密度大,坡度大,为大陆坡。

第(2) 题①、②两处地处同一纬度,但①位于近海,受陆上汇入淡水影响较大,故②处盐度较

高。第 (3) 题从①处沿岸海岸线特别弯曲,可判定其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且多港湾,因此其

开发利用方向为建海港、发展旅游业、海水养殖。第(4) 题图示海域地处温带,大陆架广阔,

光照充足;陆上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冬季沿岸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将海底营养盐类带

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所以形成了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

2016 年 2 月 21 日,中头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

意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

(如图 18),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据此回答问题。(10分)

(1)我国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的优势是便于管理,不足是不方便居民出行。( 2分)

(2)与“大院式”相比,“街区式”住宅小区的优势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利

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利于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利于城市居民的沟

通与交流。( 4 分)

(3) 除了交通拥堵,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住房紧张;入学紧张;就业困难;

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任答四点给 4 分)。(4分)

【解析】本题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

图”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两种住宅用地模式优缺点、街区优势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第(1) 题,“大院式”住宅小区犹如集中式空间形态,因此其

优点是紧凑,便于管理,缺点是必须从固定的大门进出,不方便居民出行。第(2) 题,“街区

式”住宅小区,主体建筑沿街道分布,建筑密度大,道路密度高,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使

用价值,且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更能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城市

居民的沟通与交流。第 (3) 题,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除出现交通拥堵外,还出现了住房紧张、入学

紧张、就业困难、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C. [ 旅游地理 ]

图 19 为“合福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