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稿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稿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稿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稿的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预习,预习的关键环节是自学,自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设计方案

一. 学习目标 明确 准确 实用 有层次

二. 重难点

三. 知识链接

(储备)

四. 问题逻辑

五. 学法指导

六. 学习反思 弄清弄懂了哪些问题;总结出了哪些规律和方

法;还有哪些问题没搞清楚。

七. 归纳小结

八. 问题集成

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偿试探讨预习课与展示课的导学

案的一体化。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偿试探讨预习、展示、反馈导学案的一体化。

二、一体化的导学案并不是说一成不变、一案到底,每上完一节课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补充和完善。例如:1、初始的学习目标是老师确定的,当老师上完第一节预习课后,觉得目标定的过大或过小,问题不够细、层次不清楚、展示课上应更进一步提出要求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旁注予以校正、补充。2、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学生中存在某一问题,老师没有预设出来,老师应及时在导学案的生成问题栏予以补充。3、老师提前就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提出学法指导(提示、点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发现起先选择的方法不实用、不全面,并且经过实践证明用另外哪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更有效,就把这一方法在导学案上记彔下来,有利于下一个班和下一节课的教学。4、本导学案设计的命题内容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可以拓展延伸的的问题及时记彔,需要删减、改编的内容及时修改,这样会更提高下一个班、下节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课前集体备课,共同设计导学案的过程固然重要,但老师在上课具体操作时的灵感更值得记忆和回味。一份导学案每上一节课都应该进行一次改造,以适应下一节课、下一个班的需要,每一次改造都应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笔体在导学案上得以体现。

三、同一内容的导学案应该有两个版本,学生版和老师版,老师版是学生版的基础,学生版是老师版的凝炼。老师版导学案应该是一份详案,特别是对年轻老师尤为重要,它不仅包拪了《导学案设计方案》

的所有内容,而且要包含老师的导语、过渡语、学法指导语、命题内容的讲解语等,包拪教与学的全过程的设计,第二个问题中所提到的不断完善、校正的导学案也主要指的是老师版。而学生版的导学案是发到学生手中的资料,只要包拪了《导学案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即可。老师的导学案要节节有,但学生导学案不一定堂堂都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