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泵站工艺流程

第三章输油站场及阀室

第一节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1)工艺流程设计应符合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有关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要求。

(2)工艺流程应能实现管道必需的各种输油操作,并且应体现可靠的先进技术,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达到方便操作、节约能源、保障安全的目的。

(3)工艺流程设计力求简洁、适用。尽可能减少阀门及管件的设置,管线连接尽可能短捷。

(4)工艺流程的设计除满足正常输油的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操作、维修、投产、试运的要求。当工程项目有分期建设需要时,还应能够适应工程分期建设的衔接要求。

(5)工艺流程图中,工艺区域编号及设备代号应符合《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Q/SY 201的规定;所有的机泵、阀门等设备均应有独立的编号,重要阀门应有固定的编号。

二、各类站场的典型工艺流程

(一)输油首站

1.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对于需要加热输送的输油首站,加热设施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设施可采用直接加热炉,也可采用间接加热系统,由于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根据我国输送油品的性质和管道在投产运行初期低输量的特点,在投产前试运期间,需要通过反输热水建立稳定的管道沿线温度场,为确保管道输油安全,必要时还应设置反输流程。

(3)为方便管道管理,必要时可设置计量流程,流量计应设在给油泵与外输泵之间,加热系统之后。流量计的标定可采用固定方式,也可采用移动方式。

(4)与油罐连接的进出油管线,可采用单管,在油罐区外设罐区阀组,油罐的操作阀门集中设置,这种安装方式,阀门在罐区外操作,阀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进罐区,比

较安全,但相对罐区管网管材量较大。也可以采用双管,操作阀门设在罐区内。

(5)倒罐流程可在管线停输和不停输两种情况下进行,后者流程较为复杂,需设专门的倒罐泵。为了简化流程,也可不设专门的倒罐流程,采用给油泵在停输的情况下进行倒罐。

(6)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结合的运行方式,由于输油泵运行方式的不同,管线的连接流程也不相同。

(7)当原油采用热处理输送时,为节约能源,热处理后的原油应采用急冷方式与冷油进行换热,再输油泵前设置冷、热油换热器。当采用加剂输送时,降凝剂应在油品加热前注入,减阻剂应在输油主泵后注入。

(8)管道出站应设高压泄压阀,泄压阀可接入油罐,也可直接接到油罐出口管线(给油泵入口管线)。

(9)对于顺序输送的管道首站,应设油品切换阀组,其阀门应为快速开启、关闭的阀门,开关的时间不宜超过10s。

2.输油首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接收来油进罐;

(2)油品切换;

(3)加热/增压外输;

(4)站内循环;

(5)压力泄放;

(6)清管器发送。

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和交接计量流程。成品油首站出站端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输油首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输油管道首站输油工艺有油品的常温输送、加热输送、顺序输送等,由于输送工艺的不同,其流程也不相同。

常温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图3-1-1为“泵串联运行、罐区单管”的流程,图3-1-2为“泵并联运行、罐区双管”的流程。

顺序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图3-1-3为“泵并联运行、混油掺合”的流程,图3-1-4为“泵串联运行、混油掺合”的流程。

加热输送首站典型工艺流程举例:图3-1-5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的流程,图3-1-6为“泵并联运行、热媒加热炉”的流程,图3-1-7为“直接加热炉、带反输”的流程,图3-1-8为“直接加热炉、带交接计量”的流程,图3-1-9为“直接加热炉、热处理”的流程。

187 /

44

188 /

44

189 /

44

190 /

44

191 /

44

44

192 /

193 /

44

194 /

44

195 /

44

(二)中间泵站

1.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中间泵站的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并联或串联运行方式,采用输油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压力自动越站流程。

(2)管道清管流程根据需要可设清管器接收、发送设施,也可采用清管器自动越站方式。

2.中间泵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增压外输;

(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3)压力越站;

(4)全越站;

(5)压力泄放;

(6)泄压罐油品回注。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泵站根据输油泵的运行方式和清管功能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0为“泵并联运行、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1为“泵串联运行、清管器越站”的流程。

197 /

44

198 / 44

(三)中间加热站

1.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加热站根据需要可设进站超压泄放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中间加热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加热外输;

(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3)热力越站;

(4)全越站。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加热站根据加热方式及清管功能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加热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2为“直接加热炉、清管器越站”的流程,图3-1-13为“直接加热炉、反输”的流程,图3-1-14为“热媒加热炉、反输、清管器收发”的流程。

200 /

44

201 /

44

202 /

44

(四)中间热泵站

1.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为降低加热设备的设计压力,提高加热设备运行操作的安全性,热泵站应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加热设备应设置在外输主泵前。为节约能源加热系统还应设冷热油掺合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泵站的输油泵根据需要可采用并联或串联运行方式,采用输油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压力自动越站流程。

(4)根据需要可设清管器收、发设施,也可采用清管器自动越站方式。

2.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加热/增压外输;

(2)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3)压力/热力越站;

(4)全越站;

(5)压力泄放;

(6)泄压罐油品回注。

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3.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热泵站根据输油泵的运行方式和清管功能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中间热泵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5为“泵并联运行、热媒加热炉、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6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清管器收发”的流程,图3-1-17

为“泵串联运行、直接加热炉、带反输”的流程。

(五)中间分输站

中间分输站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分输泵站、干线分输计量站、支线分输计量站等。

1.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说明

(1)中间分输泵站需设进、出站的超压泄放流程,因此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分输加热站根据需要设进站泄压流程,若采用泄压罐,还需设泄压罐油品回注流程。

(2)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必要时还应设反输流程。

2.中间分输站工艺流程应具有的功能

(1)加热/增压外输;

(2)调压、分输;

(3)计量、标定;

(4)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站;

(5)压力/热力越站;

(6)全越站;

(7)压力泄放;

(8)泄压罐油品回注。

成品油分输站还应设置油品界面检测系统。

3.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中间分输站典型工艺流程图举例:图3-1-18为“中间分输泵站(泵串联运行、清管器收发)典型工艺流程”,图3-1-19为“干线分输计量站典型工艺流程图”,图3-1-20为“支线分输计量站典型工艺流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