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作业期末汇总 (2)

《环境管理学》作业期末汇总 (2)
《环境管理学》作业期末汇总 (2)

《环境管理学》期末汇总

1、城市环境特征有哪些?

①在城市环境系统中,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②城市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相比数量明显不足,分解者有机体严重缺乏,因此大量的能量与物质,需要靠人力从外部输人。

2、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①城市大气环境污染②城市水环境污染③城市固体废物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三个方面?

①确定综合整治目标②制定综合整治方案③建立环境管理体制

4、城市对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两个方面?

①城市将各种废物直接转移到农村环境中。据统计,2011年全国有23%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这些水体大多是农村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造成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恶化和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由于中国城市垃圾的特征以及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90%以上的城市垃圾是在郊外农村地区填埋或堆放,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而且污染了农村的水质和大气,使农村人居环境恶化。

②城市将重污染企业搬迁到农村地区,造成污染转移。由于中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能力较低,这些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三个方面?

①确定综合整治目标。②制定综合整治方案。③建立环境管理体制。

6、水体废弃物的来源

水体污染源,按污染成因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污染物种类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源按排人水体的形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

工矿企业、城市或社区的集中排放-般被认为是点源。点源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与点源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而在流域集水区和汇水盆地,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水体的方式被称为面源,主要的面源污染物有氮、磷、农药和有机物等。

9、在中国,环境统计范围大致包括哪些?

①土地环境统计。②自然资源统计。③能源环境统计。④人类居住区环境统计。

⑤环境污染统计⑥环境保护机构自身建设统计。

10、中国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①宪法。②环境保护基本法。③环境保护单行法。

④环境保护条例和部门规章。⑤环境标准。

⑥中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

12、农村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①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②随机性和不确定性③不易监测性

13、什么是流域?

流域一般以某一水体为主,包括此水体邻近的陆域,它往往分属于多个不同级别和层次的行政单元管辖,如省、市、县直到村。流域有大小,但其上述特点是共同的,因此是一类特殊的区域

15、编制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具体原则是什么?

①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

②环境规划实施主体必须兼具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

③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

④以发展高新技术项目为主,实行清洁生产的原则;

⑤将环境管理手段溶人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原则。

17、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①持续性原则②公平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19、目前中国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

①分类管理制度。

②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

④排污收费制度。⑤限期治理制度。⑥进口废物审批制度。

⑦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许可证制度。

⑨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

21、流域环境问题包括哪些?

①流域水污染②水资源短缺③水土流失④洪水灾害

24、环境管理实验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①实验室实验②现场实验

26、环境指数评价数量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

答:环境指数评价模型的数量有3种,分别叫单因子指数评价模型、多因子评价模型、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27、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权威性、②强制性、③规范性

28、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根据适用条件和范围不限,大体是哪五大类?

①统计分析方法。它的要点是在掌握大量历史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反映的内在客观规律,并据此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

②因果分析方法。它的要点是对事物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定量分析,通多演绎或归纳获得其内在规律,然后对未来进行预测。

③类比分析方法。它的要点是把正在发展中的事物与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相似事件做类比分析,从而对未来进行预测。

④专家系统方法。它的要点是将众多专家对事物的未来所做估计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未来做出预测。

物理模拟预测法。它的要点是建立与模型相似的实物模型,如水槽、风洞等,通过实验进行预测。

31、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主要有那几个方面?

①制定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②城市环境现状调查和预测。

③城市环境功能区划。④制定环境规划方案。⑤制定规划方案实施的各项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

环境管理:运用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惩罚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以及协调好各系统、空间、时间的关系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活动。

环境保护责任书的周期为年。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各地陆续试点排污许可证制度,总计向24万家企事业单位发放。

生态环境部有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督查中心

垂直管理旨在垂直管理旨在打破现有不合理的利益模式,从源头防止地方保护。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1 一、判断题 1.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4.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6.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7.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即存取。() 10.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二、选择题 1.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2.对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它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D)状态;如果由于终端用户的请求而暂停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E)状态;如果由于得不到所申请的资源而暂停时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F)状态。D,E,F:(1);静止阻塞(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4);活动就绪(5)执行。 3.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G);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H);为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I);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满意时,应采用(J)。 G,H,I,J:(1);FCFS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算法;(4)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4.由固定分区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K);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L)和(M)。 K,L,M:(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进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5.在存储管理中,不会产生内部碎片的存储管理方式是(N);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O)。 N:(1)分页式存储管理;(2)分段式存储管理;(3)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 O:(1)段页式存储管理;(2)请求分区页式存储管理;(3)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6)单一连续分区式存储管理。 6.磁盘调度主要是为了优化(P),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盘粘着的现象的是(Q)。P:(1)寻道时间;(2)旋转延迟时间;(3)传输时间。 Q:(1)SSTF;(2)FCFS;(3)SCAN;(4)CSCAN;(5)FSCAN。 7.文件系统中,目录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R),位示图的主要功能是(S),FAT表的主要功能是(T)。 R,S,T:(1)实现按名存取;(2)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3)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4)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5)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并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U)和(V)。 U,V:(1)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2)节省主存空间;(3)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4)方便用户读写文件;(5)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 9.计算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W)、(X)和(Y)三个方面,其中程序被删除属于(W)方面的威胁,数据被非法截取属于(X)方面的威胁,消息被更改属于(Y)方面的威胁。W,X,Y:(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方便性。 三、填空题 1.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1)和(2),最主要的任务是(3)。 2.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4),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5)。 3.(6)是指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7)是不应该被破坏的,但对某些特殊的资源(如打印机),该条可通过(8)来破坏;而其他能被破坏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9)、(10)和(11)。 4.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是(12)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3)修改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4),引用位则是供(15)使用;而在请求分段系统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16)。 5.设备驱动程序是(17)与(18)之间的通信程序如果系统中有3台相同的单显和2台相同的彩显则必须为它们配置(19)种设备驱动程序 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20)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进度,而利用(21)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22)层,采用代理服务技术的防火墙则工作在(23)层 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23)分配方式,它通过(24)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 四、问答题 1.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进程调度时机在执行进程结束时或有新进程到达时。现有一进程序列如下: 假设系统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需移动已在主存中的进程,请: (1)给出进度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是,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3.提高内存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4.何谓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5. 将目录文件当作一般数据文件来处理有什么优缺点 操作系统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二、选择题 1、A :(2);B:(4);C:(3)。 2、D:(4);E:(3);F:(2)。 3、G:(2);H:(5);I:(3);J:(4)。 4、K:(1);L:(3);M:(5)。 5、N:(2);O:(2)。 6、P:(1)寻道时间;Q:(5)。 7、R:(1);S:(3);T:(5)。8、U:(3);V:(5)。9、W:(3);X:(1);Y:(2)。 三、填空题 (1)并发;(2)资源共享;(3)管理资源;(4)使程序能够正确地并发执行;(5)进程控制快PCB;(6)预防死锁;(7)互斥条件;(8)SPOOLing技术;(9)

spss期末作业

吉林财经大学 《SPSS统计软件分析》作业(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0806班 学生姓名王瑞霞 学号1403080616

1、对未分组资料频数分析 从中国统计局中获得从11月21日至30日国内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以该数据为例为例,进行频数分析。 首先输入数据: 选择Analyze中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打开Frequencies对话框;将需处理的变量键入变量框中

单击Statistics…按钮统计量子对话框12指标,选中所需要计算的指标: 单击Charts …按钮,选择需绘制的统计图: 单击OK按钮开始运行,运行结果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数据中缺失值为0,花生油的平均价格104.84是最高的,而巴氏牛奶的平均价格1.81最低,全部食品平均价格的平均数为16.5327,标准差为22.4668,各种食品的平均价格差距较大。

条形图、饼形图以及直方图是用不同的图形表示方法来说明数据的指标,其实质是一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价格在0—22元之间的食品是最多的,20—40元之间的食品数次之,接下来是40—60元之间的食品,不存在平均价格在60—100之间的食品。 2、以食品平均价格为依据对数据进行分组并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 Transform —Recode—Into same V ariables ,将要分组的变量放入Numeric 栏中,单击Old and new V alues分组:

分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到数据编辑窗,定义变量的V alue labels : 再对食品平均价格进行频数分析,分析结果如下截图所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2(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中,进程在运行中不可修改的部分是______。 A.私用程序段B.共享程序段 C.数据段D.进程控制块 2.响应比高者优先作业调度算法是以计算时间和______来考虑的。 A.输入时间B.完成时间C.周转时间D.等待时间 3.在消息缓冲通信中,消息队列属于______资源。 A.临界B.共享C.永久D.可剥夺 4.进程间的同步是指进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______关系。 A.联接B.制约C.继续D.调用 5.最适合于分时系统的进程调度算法是______。 A.先来先服务(FCFS)B.最短作业优先(SSJF) C.优先数法D.轮转法(RR) 6.进程A和进程B通过共享缓冲区协作完成数据处理,进程A负责生产数据并放入缓冲区,进程B从缓冲区中读数据并输出。进程A和进程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互斥关系B.同步关系C.互斥和同步D.无制约关系 7.在优先级调度中,______类进程可能被“饿死”,即长时间得不到调度。 A.短进程B.长进程C.低优先级进程D.大内存进程 8.进程从运行状态到阻塞状态可能是由于______。 A.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B.现运行进程的时间片耗尽 C.现运行进程执行了wait操作D.现运行进程执行了signal操作 9.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______的。 A.预防死锁B.避免死锁C.检测死锁D.解除死锁 10.______不是进程调度算法。 A.时间片轮转法B.先来先服务方法 C.响应比高者优先法D.均衡调度算法 11.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线程包含CPU现场,可以独立执行程序B.每个线程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C.线程之间的通信必须使用系统调用函数D.进程只能包含一个线程 12.并发进程之间______。 A.彼此无关B.必须同步C.必须互斥D.可能需要同步或互斥 13.当一个进程运行时,系统可能基于某种原则强行将其撤下,把处理器分配给其他进程,这种调度方式是______。 A.非剥夺方式B.剥夺方式C.中断方式D.查询方式 14.信号量S不能用于______操作。 A.signal B.wait C.赋初值D.运算表达式 15.______是一种只能进行wait操作和signal操作的特殊变量 A.调度B.进程C.同步D.信号量 16.分配给进程占用处理机的时间到而强迫进程P让出处理器,或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要运行,迫使正在运行的进程P让出处理器,则进程P状态变化的情况为______ A.运行态->就绪态B.运行态->等待态 C.就绪态->运行态D.等待态->就绪态 17.下面关于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N套_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2、(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 B.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 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计算机资源的的管理者 4、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5、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取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时,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 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原语 D.键盘命令 6、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 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7、当一个进程处于()状态时,称其为等待(或阻塞)状态。 A. 它正等待中央处理机 B. 它正等待合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C. 它正等待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D. 它正等待进入内存 8、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 B.由运行变就绪 C.由阻塞变运行 D.由阻塞变就绪 9、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系统支持线程还是用户级线程,其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B.线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进程是调度和分配的单位。 C.不管系统中是否有线程,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D.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仍是资源分配和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 10、设有3个作业,它们同时到达,运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若它们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按单道运行,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T1+T2+T3 B. (T1+T2+T3)/3 C. T1+T2/3+2*T3/3 3+2*T2/3+T1 11、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 1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

SPSS期末大作业_完整版

第1题:基本统计分析1 分析:本题要求随机选取80%的样本,因而需要选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此选择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数据→选择个案→随机个案样本→大约(A)80 所有个案的%。 1、基本思路: (1)由于存款金额为定距型变量,直接采用频数分析不利于对其分布形态的把握,因而采用数据分组,先对数据进行分组再编制频数分布表。此处分为少于500元,500~2000元,2000~3500元,3500~5000元,5000元以上五组。分组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绘制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2)进行数据拆分,并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储户的一次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数,并通过四分位数比较其分布上的差异。 操作步骤: (1)数据分组:【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然后选择存取款金额到【数字变量→输出变量(V)】框中。在【名称(N)】中输入“存取款金额1”,单击【更改(H)】按钮;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 (2)【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分组”变量到【变量(V)】框中;单击【图标(C)】按钮,选择【直方图】和【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选中【显示频率表格】,

确定。 (3)【数据→拆分文件】,选择“年龄”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四分位数】→继续→确定。 统计量 存(取)款金额 20岁以下 N 有效 1 缺失0 百分位数 25 50.00 50 50.00 75 50.00 20~35岁 N 有效131 缺失0 百分位数 25 500.00 50 1000.00 75 5000.00 35~50岁 N 有效73 缺失0 百分位数 25 500.00 50 1000.00 75 4500.00 50岁以上 N 有效32 缺失0 百分位数 25 525.00 50 1000.00 75 2000.00 结果及结果描述:

北京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试题有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题 1. 中断—— 2. 进程控制块(PCB)――它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3. 虚时钟 4. 段式管理 5. 文件控制块(FCB) 6. 对换(SWAPPING) 7. 系统调用 8. 绝对路径名 9. 特别文件 10.虚设备技术 11.管道 12.中断接收 13.恢复现场 14.页式管理 15.作业步 16.字符流文件 17.通道 18.页面淘汰 19.多道程序设计 20.死锁 21.当前目录 22.快表 23.作业调度 24.原语 25.中断屏蔽 26.地址映射 27.文件目录 28.死锁避免 29.原语 31. CPU 状态 32.虚存

二 . 填空题 1. 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__及时响应 ___. 2. 用户进程从目态 (常态)转换为管态 (特态)的唯一途径是 ___ 中断 ________ . 3. 从静态的观点看 ,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是由程序段、数据和 __ 作业控制块 PCB__ 三 部分组成 . 4. 在系统内核中必须包括的处理模块有进程调度、原语管理和 __中断处理 __. 5. 批处理操作系统中 , 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是 _作业控制块 PCB ___. 6. 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同步机制 , 由共享资源的数据及其在该数据上的一组操作组成 , 该同步机制称为 _管程 ______________ . 7.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 , 为实现地址映射 , 一般由硬件提供两个寄存器 , 一个是基 址寄存器 , 另一个是 _限长寄存器 ___. 8. 联想寄存器 (相联存储器 ) 的最重要、最独到的特点是 _按内容并行查找 ___. 9. 在虚拟段式存储管理中 , 若逻辑地址的段内地址大于段表中该段的段长 , 则发生 __ 地址越界 __中断 . 10.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顺序结构 , 则文件控制快 FCB 中关于文件的物 理位置应包括 ___ 首块地址和文件长度 _. 11.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 , 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 , 这种解决死 锁的方法是 __死锁预防 __. 12. 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 , 并投入运行是由 _作业调度算法 ___来完 成的. 13. 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 及时性和 ___可靠性 ___. 14.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采用 _顺序 ______ 存取方式 . 15. 不让死锁发生的策略可以分成静态和动态的两种 , 死锁避免属于 __动态的 ___. 16. 在 UNIX 系统中 , 文件分成三类 , 即普通文件 , 目录文件和 ___特殊文件 __. 17. 在磁盘调度策略中有可能使 I/O 请求无限期等待的调度算法是 __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18. 进程获得了除CPU 外的所有资源,一旦获得CPU 即可执行,这时进程处于—就绪 _ 状态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实现CPU 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必须引入一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件基础. 20. 操作系统为保证不经文件拥有者授权 , 任何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文件所提出的解决 措施是 ___文件保密 __. 21. 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同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的状态 , 这就称为 __ 并发 ___. 33. 磁盘调度 34. 缓冲技术 36. 进程调度 37. 虚设备 39. 死锁预防 40. 临界资源 — 42. 交换技术 43. 互斥区 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也称为独立资源

办公室事务管理作业2及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110072 课程名称办公室事务管理(专)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致安排,会议主持人要根据议程主持会议。 ( X )2、正确的行姿是:头正,双眼平视前方,下颌微收。挺胸收腹,双肩平稳,双臂自然摆动,身体的重心随着前行而略向后仰。 (X )3、一般来说,递名片时应该站起来,以齐胸的高度递上。双手拿着名片下方,让名片上字的正面朝向对方。 ( X )4、餐桌中间的转盘要逆时针转,每道菜上过之后,要先转到主宾面前。 = 日用量×运送时间 + 最小库存量。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A )。 A.握手时,如果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可以加长握手时间,一般可以达到七八秒左右。 B.为他人介绍时,对于更被尊敬的人,应先把对方介绍给他。 C.在缺少介绍人的时候,及时自我介绍是非常必要的。 D.递名片时,应该站起来,以齐胸的高度递上。 2、男士穿着西装时,( D )的颜色要一致,这就是男士着装的所谓“三一原则”。 A. 皮包、皮带、西服 B. 皮包、西服、皮鞋 C. 西服、皮带、皮鞋 D. 皮包、皮带、皮鞋 3、下列关于公文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决议,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B. 报告,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C.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D. 纪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4、下列( D )不属于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 A.复核 B.登记 C.印制 D.催办 5、在安排多议题的会议时间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B )。 A.讨论与会者感兴趣的话题,时间安排要充裕 B.讨论重要事项的时间要优先安排 C.讨论敏感话题的时间安排要充裕 三、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ABD )。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四、解答题(共20分)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共8分)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2.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共8分)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4分)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虚地址被映象成实地址。或者:简单地说,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4分) 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共4分) 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时 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通常,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 这三部分组成,其中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2.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编辑阶段,编译阶段,连接阶段,装入阶段和运行阶段。 3.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类型主要包括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4.虚拟设备是通过 SPOOLing 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5. Windows NT是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的功能发

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后者的功能由线程完成。 五、应用题(共20分) 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D)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文件 D 、记录 C 、数据项 B 、字符A.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 B、PCB C、CAW D、CSW 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 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 C、只能被用户进程 D、可被多个进程 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17.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C )。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21.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BD )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处理机空闲时间 、有利于代码共享C.

护理管理学期末作业汇总

单选题 1?与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相对应的管理原则是:■J A?整分合原则 B. 弹性原则 * C?行为原则 D?反馈原则 E.能级原则 2?领导评价方法的优点是: * A.领导对下属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了如指掌-:I B.同工作小组成员对各自的业绩比较了解 C. 直接下属十分了解自己领导的管理效果 D. 护理人员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E. 领导有时会只强调业绩的某一方面 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方式的含义是: A. 高工作,低关系 B. 高工作,高关系 * C.低工作,高关系 D. 低工作,低关系 E. 以上都不是 4?冲突的产生是在冲突基本过程中的第几阶段: A. 第一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E. 第五阶段 5?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包括: A. 奖惩影响力 B. 法定影响力 C. 专家影响力 D. 强制影响力 * E.以上都是 6?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A. 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B. 讲究工作效率 C. 分工专业化强调成员间的配合 * D.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 E. 组织成员的工作及职位可以相互替换 7?现代管理的动态原理中动态变化不包括: A. 管理的主体 B. 管理的对象 * C.管理的目的

E. 管理的方法 8?关于目标管理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参与式管理 B. 强调反馈 C. 目标具有特定性 D. 自主管理 * E.指令性管理 9?良好的思想作风,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士长应有的: A. 心理素质 B. 专业素质 '* C.思想政治素质 D. 身体素质 E. 以上都是 10?护理质量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 ?广泛性和综合型 B. 程序性和连续性 C. 协同性 D. 独立性 * E.以上都是 11.根据控制的来源可以把控制分为:

政治经济学作业2及.答案

1、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称作D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Ⅰ D、级差地租Ⅱ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跨部门的多样化经营的新型垄断组织是C A、卡特尔 B、托拉斯 C、混合联合公司 D、康采恩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D A、能够控制的垄断资本主义 B、拥有大量资本的垄断资本主义 C、同产业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D、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而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说B A、是由于资本社会化新阶段的出现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结果 C、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缓和的结果 D、标志着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已经产生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待尔 C、国际托拉斯 D、国际康采恩 6、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是(D ) A 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率 B 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C 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7、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心是( C) A 生产成本 B 价值 C 生产价格 D 垄断价格 8、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在( B) A 利润率和零之间 B 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 C 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D 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9、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规律是(C )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厚基础是( B) A 强权政治 B 私人垄断资本 C 国有经济 D 国家垄断资本 11、生产资料生产必须优先增长的原因在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C ) A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B 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C 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D 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 1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是(D ) A 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率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D_____ 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页式管理 B、段式管理 C、段页式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2、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A______。 A、节省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准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实现主存共享 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B______。 A、重定位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地址机构 D、目标程序 4、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____A______。 A、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是任意的 D、有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但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___D___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6、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____C___。 A、100K B、190K C、330K D、410K 7、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____A____。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8、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___A___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_____A___。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 D、加速地址转换 10、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时,宜把空闲区按____A__次序等记在空闲区表中。 A、长度递增 B、长度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11、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C__。 A、相同 B、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所作业长度变化

北邮《现代通信网》期末复习题(含答案)+阶段作业汇总

现代通信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所谓通信系统就是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递信息 的系统,也叫电信系统。 2. 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构成要素是终端设备、 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 3. 若按服务范围分,电话网通信网可分为本地网、 长途网和国际网。 ; 4.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网形、星形、复合形、 总线形、环形及线形、树形。 5. 未来的通信网正向着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 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6. 电话通信网通常由用户终端(电话机)、传输信 道和交换机等构成。 7. 我国电话通信网由长途电话网(长途网)和本地 电话网(本地网)两部分组成。 8. 二级结构的本地网,有分区汇接和全覆盖两种结 构。 < 9. 按组成路由的电路群的个数,路由可分为直达路 由和汇接路由两种。 10. 路由选择计划有固定选路计划和动态选路计划 两种。 11. 动态选路方法有时间相关选路(TDR)、状态相 关选路(SDR)和事件相关选路(EDR)三种。12. B-ISDN的业务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交互型业务和 分配型业务。 13. B-ISDN的信息传递方式采用异步转移模式(ATM)。< 14. ATM交换包括VP交换和VC交换。 15. ATM协议参考模型的三个平面包括用户平面、控 制平面和管理平面。 16. ATM交换的缓冲排队方式有输入缓冲排队方式、 输出缓冲排队方式和中央缓冲排队方式。 IP协议是IP网络的基础与核心。 18. 宽带IP城域网的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 层三层。 19. 路由器按位置划分有核心路由器和接入路由器。 20. 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 (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 输设施)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 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21. 接入网的业务节点接口主要有两种,模拟接口(Z 接口)和数字接口(V5接口)。 22. 根据传输设施中是否采用有源器件,光纤接入网 分为有源光网络 (AON)和无源光网络 (PON)。23. 无源光网络(PON)的拓扑结构一般采用星形、 树形和总线形。 - 24. 无线接入网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无线 接入网两大类。 25. 无线局域网(WLAN)是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 络相结合的产物。 26. 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 信令链路组成。 27. 三级信令网由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低级信 令转接点(LSTP)和信令点(SP)三级构成。28. 我国信令网是由长途信令网和大、中城市本地信 令网组成。 【 29. 我国数字同步网的基准时钟有两种:全国基准时 钟(PRC)和区域基准时钟(LPR)。 30. TMN主要从三个方面界定电信网络的管理:管理 层次、管理功能和管理业务。 31. 我国电信管理网的网络结构一般也分为三级,并 且在各级网管机构设置该级的网管中心,即全国 网网管中心、省级网网管中心和本地网网管中心。 32. 没有自环和并行边的图称为简单图。 33. 一般有两种距离测度方法,即欧氏距离测度和矩 形线距离测度。 : 34. 具有n个点的树共有 n-1 个树枝。 35. 排队系统的基本参数包括:顾客到达率、服务员 数目和服务员服务速率。 36. 通信网络规划按时间跨度可分为长期规划、中期 规划和近期规划(滚动规划)。 37. 通信业务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户预测、业务量 预测和业务流量预测。 38.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局所采用“大容量、 少局点”的布局已显得十分必要。 $ 39. 用户环路的配线方式有直接配线、复接配线和交 接配线。 40. 两交换局间中继路由种类主要由费用比和局间 话务量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通信网的核心要素是(C)C 交换设备 2. 通信网的下列基本结构中可以采用自愈环的是(C) C 环形网 . 3. 响度、清晰度和逼真度是用来衡量电话通信网的(B)B 传输质量 4. 我国电话网现在采用的等级结构为(B)B 三级 5. 我国在二级长途网上采用选路方式为D)动态无级 6. 话务量不允许溢出的路由为(D) A 低呼损直达路由C 基干路由 D A和C 、 7. 电子邮件属于(B)B 消息型业务 8. ATM网中VC交换是(B)B VPI值、VCI值均改变 9. 下列关于ATM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C ATM网中,要进行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 量控制 10. 二层交换机的特点是(A)交换速度快,控制功 能弱 : 11. 路由器可以实现协议转换的层次为(D) D 物理层、链路层及网络层 12. 下面所列接入网接口中,不属于用户网络接口的

《普通心理学》离线作业2和答案

《普通心理学》作业二 一、单选 1.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测验法 C. 实验法 D. 问卷调查法 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A. 不可遏制型 B. 活泼型 C. 安静型 D. 抑郁型 3.强调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研究意识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心理学派是: A. 机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精神分析 D. 构造主义 4.小张准备演讲,他立刻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些反应是由____控制的。 A. 脊髓 B. 交感神经系统 C. 副交感神经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5.大脑皮层枕叶损伤将会引起: A. 听觉损伤 B. 运动障碍 C. 视觉障碍 D. 温度觉丧失 6.对有机体的觉醒起主要作用是: A. 桥脑 B. 丘脑 C. 下丘脑 D. 网状结构 7.声音的三个心理属性是: A. 频率、音调和响度 B. 频率、振幅和波形 C. 振幅,波形和音色 D. 音色、音调和响度 8.以下现象中,哪一项涉及到了感觉适应现象: A. 游泳池的水刚开始显得很凉 B. 吃完冰激凌之后觉得辣椒酱很辣 C. 你更喜欢丝绸而非天鹅绒的感觉 D. 刺激屏幕上呈现10毫秒以至你感觉不到 9.色盲患者: A. 通常不能分辨任何颜色 B. 将绿色物体知觉为红色

C. 通常不能感知红色和绿色 D. 女性所占比例多于男性 10.缪勒—莱耶错觉属于: A. 形状错觉 B. 大小错觉 C. 方向错觉 D. 形重错觉 11.一个熟悉的物体以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呈现,其保持不变的是: A. 网膜视觉形象 B. 物体被估计的大小 C. 物体的视角 D. 物体在视野的位置 12.夜晚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感觉是月亮在运动,而云是静止的,这种现象称为: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13.受意识控制加工的特点是: A. 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B. 不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C. 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D. 几乎不需要注意的资源 14.最早把实验法应用于高级心理过程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华生 B. 斯金纳 C. 艾宾浩斯 D. 皮亚杰 15.短时记忆采用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 按照刺激物的物理特征 B. 语义编码 C. 语音编码 D. 都不是 16.下面那个原因导致功能固着: A. 经验的作用 B. 遗传 C. 生来就有的 D. 知识迁移 17.看到一条招工广告,工作地点离家较近,但不利的条件是需要周末上班,这时的心理冲突属于: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性的冲突 18.与情绪有关的“快乐中枢”和“惩罚中枢”位于: A. 海马 B. 下丘脑 C. 丘脑 D. 杏仁核

期末作业

《网站浏览与分析》 期末作业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美联航暴力驱逐乘客”事件网络舆情分析 学院网络传播学院 专业传播学(网络传播方向) 班级传播学1401班 姓名学号成绩 诸澄5201140127 任课教师张厚远 完成日期2017年 6月13日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网络舆情管理》试卷A卷 注意事项:1.适用年级和专业:传播学(网络传播方向1401、1402班) 层次:本科 2.本试卷共2.5页,满分100分 3.考试方式:分析报告 一、舆情概述: 4月9日美联航强行将一名亚裔男子拖下飞机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并且在美国引起了较大的舆情热潮。美联航CEO被曝在事发第一时间公司内部信中称:员工遵守规则,系这位乘客“闹事”又“好斗”,指责是这名受伤的乘客不愿配合还提高音量。乘客持续反抗而且越来越具破坏性且好斗,也是这样才让员工毫无选择,只好叫来航警将人带下飞机,并在信中表达支持员工做法,惹起外界哗然。 这一事件从美联航的航班波及社会、政治层面乃至白宫。美国交通部已于10日宣布将调查这一事件。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呼吁联邦政府进行更彻底调查。白宫发言人肖恩·斯派塞11日就美联航对乘客动粗表示,这一事件“令人困扰”,看到相关视频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据悉在该事件过后,联合航空母公司的股票11号就下跌了3%,公司市值蒸发了8亿美元。 二、舆情监测大数据: 1、采集媒体构成类型比例

“美联航”舆情采集媒体构成类型比例中,数据最多的是新闻,3356条占比27.92%,排在第二的是微博,数据3119条占比25.95%,排在第三位的是微信,数据2352条,占比19.57%,排在第四位的是贴吧群组,数据1095条占比9.11%。总的来讲,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是此次“美联航”舆情的传播的主力军,作为网络媒体的微博、微信和贴吧群组,在舆情的传播中所产生的传播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2、舆情网站来源构成图 “美联航CEO就暴力驱逐亚裔乘客致歉”来源网站构成图中,数据最多的是其他,其次是新浪微博,数据量2902条,占比24.42%。除此之外,微信、百度贴吧、网易新闻、今日头条、新浪财经、凤凰网、中华网、新浪新闻等收拾该舆情的重要网站来源。 3、舆情热词

安徽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定稿版

安徽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安徽大学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C )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 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 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 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 系统 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 是由( B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操作系 统 C、编译系统 D、标准库 程序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 ( C )。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4.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动态重定位 ) A、动态重定位 B、段式地址转换 C、页式地址转换 D、静态重定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 C )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小到大 D、尺寸从大到小 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 7.当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B )状态。 A、等待 B、就绪 C、运行 D、完成 8.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 ( C )。 A、篡改 B、破坏 C、窃取 D、删除9.若系统中有五个并发进程涉及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相关临界区 是由( D )临界区构成。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按逻辑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两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 B、网状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1.UNIX中的文件系统采用(、流式文件)。 A、网状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 )。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贮器 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 D、用于存贮系统文档

作业2题目及答案

第三章 1.试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参考要点: 资本总公式即为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要求不等价交换至之间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必须按等价的原则进行。流通只会引起商品价值形态变化,并不改变商品的价值量。在任何商品经济社会里,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然而在资本流通公式中,资本不仅保存了自身价值,而且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显然是同价值规律相违背的。 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即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形成。首先商品生产者在流通之外不可能与其它商品生产者接触,也就不可能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流通中形成;其次,在流通中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生产中产生。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由于流通领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那么价值变化只能发生在总公式的第一阶段所购买到的商品——劳动力上。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能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2.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及其关系。 参考要点: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第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使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已使劳动者实际上隶属于资本。第四、资本主义早期经常使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到一定时期,多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事实上两种方法是经常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多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试述生产劳动的内涵。 参考要点: 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这里所指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1)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理解,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直接、间接创造物质产品有关。马克思认为,从劳动过程本身来看,只有以产品为结果的劳动才是生产的。因此这里所指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 这种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其外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扩大。 (2)从商品生产过程考察,又可这样规定,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这是适用于商品经济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 (3)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为资本家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对于资本家来说,只有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这反映劳动从属于资本,是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