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粉尘粒径分级测定实验

实验二 粉尘粒径分级测定实验
实验二 粉尘粒径分级测定实验

粉尘粒径测定试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筛分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作出粒径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

筛分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分,称量每个筛子上面筛余粉尘的质量,进一步确定筛下质量累积频率。

三、实验设备和仪器

(1) 圆孔筛1套,直径0.15--0.90mm(20目--100目)。

(2) 百分之一天平,感量0.01g。

(3)药匙,称量纸。

(4 ) 烘箱。

(5) 带拍摇筛机,如无,则人工手摇。

(6) 浅盘和刷(软、硬)。

四、实验步骤

(1)称取冷却后的砂样约l00g,选用一组筛子过筛。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砂样放在最上面的一只筛中, 用手晃动摇筛或置于振荡器上振荡5-10分钟。

(2)称量在各个筛上的筛余粉尘试样的重量(精确至0.01g)。所有各筛余重量与底盘中剩余试样重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重相比,其差值不应超过1%。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分别计算留在各号筛上的筛余百分率,即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计算通过各号筛的粉尘的筛下累积频率。

(3)根据表1值,以通过筛孔的砂量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孔径为横坐标,绘制粉尘筛分级配曲线。

表1筛分记录表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安德逊移液管法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安德逊移液管法 通风与除尘中所研究的粉尘都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粉尘粒子所组成的聚合体。粉尘的粒径分布也叫分散度—即粉尘中各种粒径或粒径范围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以数量统计形式表征的粉尘粒径布称为粉尘粒径数量分布;以质量统计形式表征的粉尘粒径分布称为粉尘粒径质量分布。 粉尘的粒径分布不同,其对人体到的危害以及除尘的机理也都不同,掌握粉尘的粒径分布是进行除尘器设计和研究的基本条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移液管法测定粉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2) 加深对Stokes 颗粒沉降速度方程的理解,灵活运用该方程; (3) 根据粒度测试数据,能作出粒度累积分布曲线主频率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液体重力沉降法(安德逊移液管法)来测定分析粉尘的粒径分布。 液体重力沉降法是根据不同大小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各不相同这一原理而得到的。粒子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作等速自然沉降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沉降速度,其大小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μ ρρ18)(2 p L p t gd v -= (1) 式中:v t — 粒子的沉降速度,cm/s ; μ — 液体的动力黏度,g/(cm ·s) ρp — 粒子的真密度, g/cm 3; ρL — 液体的密度,g/cm 3 g — 重力加速度,981cm/s 2; d p —粒子的直径, cm 。 由式(1)可得 gt H g v d L p L p t p )(18)(18ρρμρρμ-= -= (2) 这样,粒径便可以根据其沉降速度求得。由于沉降速度是沉降高度与沉降时间的比值,以此替换沉降速度。使上式变为 2 )(18p L p gd H t ρρμ-= (3) 式中:H — 粒子的沉降高度,cm ; t — 粒子的沉降时间,s 粒子在液体中沉降情况可用图1表示。粉样放入玻璃瓶内某种液体介质中,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

实验一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光散射的方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 2.了解激光粒度分布仪的构造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光学衍射和散射原理,光电探测器把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在这些电信号中包含有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信息,电信号经放大后,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测得的衍射和散射光能值,求出粒度分布的相关数据,并将全部测量结果打印输出。 图1 激光粒度测试仪原理示意图 三、实验设备 图2 仪器外形结构 A :机械搅拌器 B :样品分散池 C :排水管接口 D :自动进水管接口 E :电源开关 F :交流电源输入端 G :连接串口线 四、操作步骤 1.开仪器和电脑电源,开电源前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 2.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仪器应预热20~30分钟,再进行测试; H 、 正视图 后视图

3.打开水开关;运行桌面快捷文件“JL-1166”; 4.点击“仪器调零”,会出现两种情况: A.显示“请按空白测试”,表示仪器可以通讯,状态正常; B.显示“仪器调零请等待”,字没有变化,表示仪器与电脑之间没有通讯,此时:请点击:“系统设置-系统设置”,弹出“选择串口号数”对话框,如果当前串口号数为“1”,修改为“2”,仪器就可以通讯了(也可以运行TZ.exe文件修改)。 5.点击“半自动清洗”,继续点击“循环泵”和“进水”。待样品分散池内无气泡排出,点击“空白测试”,出现“状态正常请加粉测试”。 注:如果使用环境没有水源,只需在提示自动进水时由人工进水(推荐方法)。也可以选用半自动清洗,由人工进水,往样品分散池内注入三分之二清水,点击“半自动清洗-循环泵”。待样品分散池内无气泡排出,点击“空白测试”,出现“状态正常请加粉测试”。 6.此时,点击“加粉准备”,在样品池中加入适量粉末(约0.1~0.5g,不同粉体加入量不尽相同,应保证相对加入量显示在50~85之间,另加1~2滴分散剂; 7.电脑自动完成第一次测试,显示数据后,可继续点击“测试”,此时:以下表数据进行判断分档测试。 见下表: 8.反复点击“测试”3~5次,待数据稳定后,点击“保存文件”,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保存文件默认在当前文件夹中的JL子文件夹中); 9.测试完毕后要及时点击“全自动清洗”,自动进行仪器内部管道循环清洗; 注:如果是使用半自动测试,测试完毕后,同样点击“全自动清洗”,待样品分散池内完全排完水后,及进注入清水至样品分散池,水位约在三分之二,此动作人工替代进水阀动作,直至清洗完毕。 10.要显示测试结果,点击“结果显示”; 11.要打印测试结果,点击“结果显示-打印”; 12.清洗次数及排水,进水时间等参数可以自己设定:点击“系统-清洗参数设置”即可设置清洗参数(清洗次数一般为三次); 13.测试结束时,应先关闭仪器电源,再关闭计算机电源。 五、注意事项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85 UDC 613.633:543 标准编号: GB 5748-85 UDC 613.633:543 标准正文: Methods for airborne dust measurement in workpla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1986-01-27发布, 1986-05-01实施 为了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 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 分散度。 1术语 1.1作业场所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2粉尘 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3粉尘浓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 (粒/cm^3)。本方法采用质 量浓度。 1.4游离二氧化硅 指结晶型的二氧化硅。 1.5粉尘分散度 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百分比。本方法采用数量分布百分比。 1.6测尘点 受粉尘污染的作业场所中必须进行监测的地点。 2测尘点的选择原则 2.1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接尘地点。 2.2测尘位置,应选择在接尘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在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 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 于移动设备上。 3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3.1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 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mg/m^3)。 3.2器材 3.2.1采样器采用经过产品检验合格的粉尘采样器,在需要防爆的作业场所采样时,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采样头的气密性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2.2滤膜采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当粉尘浓度低于50mg/m^3时,用直径为4 0mm的滤膜,高于50mg/m^3时,用直径为75mm的滤膜。当过氯乙烯纤维滤膜不适用时,改用玻璃纤维滤膜。 3.2.3气体流量计常用15~40l/min的转子流量计,也可用涡轮式气体流量计; 需要加大流量时,可提高到80l/min的上述流量计,流量计至少每半年用钟罩式气体

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

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 (一) 粉尘浓度测定 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或数量,我国卫生标准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采用质量浓度来表示。 一、总粉尘浓度的测定(滤膜质量法) [原理] 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 [器材] 粉尘采样器(在需要防爆的作业场所,用防爆型采样器);滤膜(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滤膜夹、样品盒、镊子;分析天平;秒表;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操作步骤] 1.滤膜准备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将滤膜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编号和质量记录在衬纸上。打开滤膜夹,将直径40mm的滤膜毛面向上平铺于锥型杯上,旋紧固定环,务使滤膜无褶皱或裂隙,放入样品盒。直径75mm的滤膜折叠成漏状,装入滤膜夹。 2.采样 (1)采样器架设于接尘作业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粉尘分布较均匀的呼吸带。有分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下风侧或回风侧;在移动的扬尘点,应位于作业人员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架于移动上。 (2)先用一个装有滤膜(未称量滤膜即可)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旋紧,开动采样器调节至所需流量,然后将已称量滤膜换入采样头,使滤膜受尘面迎向含尘气流。当迎向含尘气流无法避免飞溅的泥浆、砂粒对样品污染时,受尘面可侧向。 (3)采样流量,用40mm滤膜时为15~40L/min,用漏斗状滤膜时,可适当加大流量,但不得超过80L/min。 (4)根据采样点的粉尘浓度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量(直径40mm 平面滤膜,不得少于1mg,但不得多于10mg。直径75mm的漏斗状滤膜粉尘增量不受此限制)确定采样持续时间,但一般不得小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3时,采气量不得少于0.2m3;低于2 mg/m3时。采气量应为0.5~1m3)。记录滤膜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实验室 第一部分粉尘性质的测定

实验一、粉尘真密度测定 一、 目的 粉尘真密度是指密实粉尘单位体积的重量,即设法将吸附在尘粒表面及间隙中的空气排除后测的的 粉尘自身密度P D . 测定粉尘真密度一般采用比重瓶法,粉尘试样的质量可用天平称量,而粉尘物体的体积测量则由于 粉尘吸附的气体及粒子间的空隙占据大量体积,故用简单的浸润排液的方法不能直接量得粉尘体积,而 应对粉尘进行排气处理,使浸液充分充填各空隙及粉尘的空洞。才能测得粉尘物质的真实体积。 二、 测试仪器和实验粉尘 比重瓶、三通开关、分液漏斗、缓冲瓶、真空表、干燥瓶、温度计、抽气泵、被测粉尘、蒸馏水 三、 测试步骤 1.称量干净烘干的比重瓶mO 。然后装入约1/3之一体积的粉尘,称得连瓶带尘重量mS 。 2.接好各仪器,组成真空抽气系统,将比重瓶接入抽气系统中,打开三通开关使比重瓶与抽气泵联 通,启动抽气泵抽气约30分钟。 3.轻轻转动三通开关使分液漏斗与比重瓶联通。(注意:不能将分液漏斗与抽气系统联通以免水进入 抽气泵中)此时由于比重瓶中真空度很高,分液漏斗中的水会迅速地流入比重瓶中,注意只能让水 注入瓶内2/3处,不能注满。 4.转动三通开关,再使比重瓶与抽气泵联通,启动抽气泵,轻轻振动比重瓶,这时可以看见粉尘中 有残留气泡冒出,待气泡冒完后,停止抽气。 5.取下比重瓶,加满蒸馏水至刻度线,将瓶外檫干净后称其重量mSe 。 6.洗净比重瓶中粉尘,装满蒸馏水称其重量me 。 Pe m m m m m m P se e O S O S D ?-+--=)(` g/cm 3 式中:mO 比重瓶自重g ; mS (比重瓶+粉尘)重g; mSe (比重瓶+粉尘+水)重g ; me (比重瓶+水)重g; Pe 测定温度下水的密度; Pp 粉尘的真密度 g/cm3 四、 测定记录 粉尘名称 电厂锅炉飞灰 粉尘来源 电厂 液体名称 自来水 液体密度 1 g/cm3 测定温度 16o C 测定日期 2010/5/21 平均真密度 2.241 g/cm3 五、 思考题: 1. 此法与先加水后抽气测真密度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光学法测定粉尘粒实验二

光学法测定粉尘粒径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粉尘粒径的大小与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通风除尘设计中的基本参数,因此粉尘粒径大小的测定在大气污染控制中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光学法测定粉尘粒径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2.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3.学会数据处理及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定的粉尘粒径,面积等分径、定向径、长径、短径,如图2-1所示。 在显微镜下测定光片中粉尘投影粒径的大小,通常使用带有刻度的止刻微尺来进行,这种止刻微尺是一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5mm的、等分为50格(100格)的标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随止境和物镜放大倍数及镜筒长度的不同而定。用物测微尺(中央刻有1mm的标尺,等分为100格,每格10μm)标定好一定倍数目测微尺上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以后,便可以进行测定。

粉尘是由各种不同粒径的被子组成的集合休。因此,测定好各个单一粉尘粒子的投影径以后,可通过多种方法得出粉尘的分散度。常用的方法有列表法、直方图法、频率曲线法等。为了更好地了解粉尘粒径分布、比较不同的粒子总体可以适当地计算粉尘的几个特征数。粉尘的特征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径(d)、中位径(d50)、众径(d m)、方差、标准差等。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 1 光学显微镜 2 载玻片、盖玻片 3.烘箱 4.香柏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粉尘样品光片的制备 (1)将待测粉尘样品放入烘箱,烘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2)滴入半滴至一滴香柏油于载玻片上,然后用钳子取少量粉尘样品,将粉尘均匀洒在载玻片的香柏油中。 (3)待粉尘在香柏油中分散均匀后,在载玻片上面加上盖玻片。在加盖玻片时,应先将盖玻片的一边置于载玻片上,然后轻轻地向下按,如图2-1所示,以免产生气池影响粉尘粒径的观察和测定。

粉尘防治实验报告

学号:1001020206 姓名:贺俊星 10矿山1班 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我国以质量浓度为测尘标准,采用滤膜法测尘。以此作为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 卫生标准以及作为鉴定生产工艺及通风防尘措施效果的依据。该法一般用在常温、常 压场合。本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管道中用滤膜法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方法。室外大气及劳动环境中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与此相同。 二、实验原理 在抽气机的作用下,使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滤膜,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 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即扑尘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量(用流量计测定),即 可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三、实验仪器 实验用到的仪器包括CCF-7000粉尘浓度测量仪、滤膜、痱子粉、香烟。 CCF-7000粉尘浓度测量仪:仪器采用β粒子吸收法为原理设计,克服了光学测尘仪器测尘准确度受粉尘材质、粉尘颗粒大小、表面光洁度、颜色、水分等影响的弊端。防爆型式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由于此次试验采样头为全尘采样头,故测得的粉尘浓度为总粉尘浓度。 四、操作步骤: 1.打开仪器电源,取一片干净滤膜撕掉保护层,用夹片夹好毛面朝上插入测定仪右边插槽; 2.选择“空白”,等仪器自动称重30秒; 3.将夹片取出来,毛面朝外插入采样头的插槽,选择“采样”,设定采样时间为3分钟; 4.3分钟后采样结束,将夹片取出,插入右边插槽,选择“测尘”,等候结果显示并记录; 5.总共做3次浓度测定,分别在采样过程中不做处理、撒痱子粉、吸烟,测得三种情况下的粉尘浓度作比较。 五、实验结果 不做处理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4.54 mg/m3 撒痱子粉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76.54 mg/m3 有人吸烟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5.83 mg/m3 六、实验收获 掌握了用滤膜法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方法。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粉尘的种类及特性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0812 粉尘的种类及特性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粉尘的种类及特性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粉尘的种类 按粉尘的成分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按粉尘的颗粒大小可分为可见粉尘粒径大于10微米,显微粉尘粒径为0.25~10微米,起显微粉尘粒径小于0.25微米;按燃烧和爆炸性质可分为易燃易爆粉尘和非易燃易爆粉尘按卫生角度可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粉尘,呼吸性粉尘粒径小于5 微米,能进入人的细支气管到达细胞,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2.粉尘特性 (1)粉尘的粒径分布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粉体粒度测试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影响粉体粒度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掌握测试样品制备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3.学会对粉体粒度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实验原理 图1: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工作原理框图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是粉体的重要性能之一,对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凡采用粉体原料来制备材料者,必须对粉体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粉体粒度的测试方法有许多种: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和激光法等。 激光粒度测试是利用颗粒对激光产生衍射和散射的现象来测量颗粒群的粒度分布的,其基本原理为:激光经过透镜组扩束成具有一定直径的平行光,照射到测量样品池中的颗粒悬浮液时,产生衍射,经傅氏(傅立叶)透镜的聚焦作用,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中心圆斑和围绕圆斑的一系列同心圆环,圆环的直径随衍射角的大小即随颗粒的直径而变化,粒径越小,衍射角越大,圆环直径亦大;在透镜的后焦平面位置设有一多元光电探测器,能将颗粒群衍射的光通量接收下来,光--电转换信号再经模数转换,送至计算机处理,根据夫朗和费衍射原理关于任意角度下衍射光强度与颗粒直径的公式,进行复杂的计算,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数据,最后得到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测试法具有适应广、速度快、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测量范围为:0.1—几百微米。但当粒径与所用光的波长相当时,夫朗和费衍射理论的运用有较大误差,需应用米氏理论来修正。 三.仪器设备 济南微纳颗粒技术有限公司Winner2000Z智能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微型计算机、打印机。 四.实验步骤 4.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开启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10~15分钟。启动计算机,并运行相对应的软件。 2.清洗循环系统。首先,进入控制系统的人工模式,不选择自动进水点击排水, 把与被测样品相匹配的分散介质加入样品桶,待管路及样品窗中都充满介质后, 再点击排水,关闭排水。其次,按下冲洗,洗完后,自动排出。按以上步骤反

4.4 粉尘散度测定

4.4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粉尘分散度:粉尘个粒径区间的粉尘质量或数量占总质量或数量的百分比。 我国现行卫生标准采用数量分散度表示粉尘分散度。 主要测定方法有滤膜法和沉降法两种。 1. 滤膜法 滤膜法又称滤膜溶解涂片法。 原理:把采样后的滤膜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粒子的混悬液,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测定。 测定步骤(P95): 测定方法(P95): 粉尘数量分散度测量记录表 溶剂的稀释,搅拌,部分颗粒的破碎,变形,溶解等,真实地颗粒分布性差。 2. 沉降法又称自然沉降法、格林氏沉降法。 (一)原理

将现场含尘空气采集到格林氏沉降器的金属圆筒中.水平静置3h,粉尘自然沉降在圆筒底部的盖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测量粉尘颗粒的大小,按粒径分组计算尘粒数的百分率。 (二)测定方法 1.采样将盖玻片用铬酸洗液浸泡,水冲洗,用95%酒精棉球擦洗数次后.放人沉降器凹槽内,推动沉降器滑板与底座平齐,盖好圆筒盖。在采样点,向凹槽方向推动滑板至圆筒位于底座之外,打开圆筒盖,在距地面1.5m高处上下移动数次,用现场气体留换。 3. 用物镜测微尺标定目镜测微尺 (1)物镜测微尺是一个标准的尺度,长度1mm,100等份,每一等分的刻度值为0.01mm(10um)。

(2)标定当物镜倍数改变时,显微镜中的视野的大小随之改变,目镜测微尺的刻度间距不能反映粉尘颗粒的真实直径,因此,必须用物镜测微尺标定目镜测微尺。

(3)测定方法: 粉尘数量分散度测量记录表 (4)注意事项

测定沉降的颗粒.其形状没有变化,测定能较其实地反映现场粉尘的状态。采前应该洗净载玻片,保证无粉尘;采样运输、存放过程中震荡和污染,测定200个以上,测定尘粒数太少,粉尘的分散度的误差较大。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说明书范文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 说明书

文档仅供参考 上海江科教学器材有限公司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装置 型号:CJK29 一、实验目的 掌握液体重力沉降法(移液管法)测定粉体粒径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液体重力沉降法是根据不同大小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各不相同这一原理而得到的。粒子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作等速自然沉降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沉降速度,其大小能够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μ ρρν18)(2 p L p t gd -= (式1) 式中 t ν——粒子的沉降速度,cm/s μ——粒子的动力黏度g/(cm·s) p ρ——粒子的真密度g/cm 3 L ρ——液体的真密度g/cm 3 g ——重力加速度cm/s 2 d p ——粒子的直径 cm 由式中可得 g d L P t P )(18ρρμν-= (式2) 这样,粒径便能够根据其沉降速度求得。可是,直接测得各种粒径的沉降速是困难的,而沉降速度是沉降高度与沉降时间的比值,以此替换沉降速度,使上式变为

gt H d L P P )(18ρρμ-= 或 2 )(18P L P gd H t ρρμ-= (式3) 式中 H ——粒子的沉降高度 cm t ——粒子的沉降时间s 粒子在液体中沉降情况可用图表示,粉样放入玻璃瓶内某种液体介质中,经搅拌后,使粉样均匀的扩散在整个液体中,如图中状态甲。经过t1后,因重力作用,悬浮体由状态甲变为状态乙。在状态乙,直径为d1的粒子全部沉降到虚线以下,由状态甲变到状态乙,所需时间为t1。根据(式3)应为2 11)(18gd H t L P ρρμ-= 同理,直径为d2粒子全部沉降 到虚线以下(即到达状态丙)所需时间为2 2 2)(18gd H t L P ρρμ-= 直径为d3的粒子全部沉降到虚线以下(即到达状态丁)所需时间为 2 3 3)(18gd H t L P ρρμ-= 根据上述关系,将粉体试样放在一定液体介质中,自然沉降,经过一定时间后,不同直径的粒子将分布在不同高度的液体介质中。根据这

粉尘测定实验

粉尘浓度测定实验 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或数量,我国卫生标准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采用质量浓度,以mg/m3表示。以此作为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以及作为鉴定生产工艺及通风防尘措施效果的依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的意义。 2.了解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容许浓度。 3.掌握室外大气及劳动环境中用滤膜法测定粉尘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抽气机的作用下,使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滤膜,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即扑尘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量(用流量计测定),计算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三、实验器材 1.DS-21BI型双气路粉尘采样器 2.直径40mm 的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滤膜夹、样品盒、镊子; 3.分析天平;干燥箱。 四、实验方法 1.滤膜的准备 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衬纸,充分干燥后,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然后将滤膜装入滤膜夹中,确认滤膜无褶皱或裂隙后,放入带编号的样品盒中备用。 2. 采样 (1) 采样器架设于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粉尘分布较均匀的呼吸带。有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下风侧或回风侧;在移动的扬尘点,应位于作业人员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2) 先用一个装有未称量过的滤膜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拧紧,开动采样器调节至2L/ min, 然后将已称量滤膜换入采样头,使采样头入口迎向含尘气流,若生产中遇有飞溅的泥浆、砂粒对样品产生污染时,采样头的入口可侧向含尘气流。(3) 采样开始的时间:连续性产尘作业点,应在作业开始30min 后采样,非连续性产尘作业点,应在工人工作时开始采样。

粉尘的理化性质

粉尘的理化性质是指粉尘本身固有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粉尘具有的与防尘技术关系密切的特性有:密度、粒径、分散度、安息角、湿润性、粘附性、爆炸性、荷(带)电性、比电阻、凝并等。 一、粉尘密度 粉尘密度有堆积密度和真密度之分。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堆积密度(或称容积密度)。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真密度(或称尘粒密度)。 二、粉尘粒径 粉尘粒径是表征粉尘颗粒大小的最佳代表性尺寸。对球形尘粒,粒径是指它的直径。 实际的尘粒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一般也用“粒径”来衡量其大小,然而此时的粒径却有不同的含义。同一粉尘按不同的测定方法和定义所得的粒径,不但数值不同,应用场合也不同。因此,在使用粉尘粒径时,必须了解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和粒径的含义。例如,用显微镜法测定粒径时,有定向粒径、定向面积等分粒径和投影面积粒径等;用重力沉降法测出的粒径为斯托克斯粒径或空气动力粒径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粒径为体积粒径。在选取粒径测定方法时,除需考虑方法本身的精度、操作难易程度及费用等因素外,还应特别注意测定的目的和应用场合。在给出或应用粒径分析结果时,也应说明或了解所采用的测定方法。 三、粉尘分散度 粉尘分散度即粉尘的粒径分布。粉尘的粒径分布可用分组(按粉尘粒径大小分组)的质量百分数或数量百分数来表示。前者称为质量分散度,后者称为计数分散度。粉尘的分散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除尘机现和采取的除尘方式也不同。因此,掌握粉尘的分散度是评价粉尘危害程序,评价除尘器性能和选择除尘器的基本条件。由于质量分散度更能反映粉尘的粒径分布对人体和除尘器性能的影响,所以在防尘技术中多采用质量分散度。国内已生产出多种测定粉尘质量分散度的仪器,有不少单位已在使用。 四、粉尘安息角 将粉尘自然地堆放在水平面上,堆积成圆锥体的锥底角称为粉尘安息角。安息角也称休止角、堆积角,一般为35°-55°。将粉尘置于光滑的平板上,使此平板倾斜到粉尘开始滑动时的角度,为粉尘滑动角,一般为30°-40°。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们与粉尘粒径、含水率、尘粒形状、尘粒表面光滑程度、粉尘粘附性等因素有关,是设计除尘器灰斗或料仓锥度、除尘管道或输灰管道斜度的主要依据。 五、粉尘湿润性 粉尘粒子被水(或其它液体)湿润的难易程度称为粉尘湿润性。有的粉尘(如锅炉飞

粉尘检测技术

粉尘检测技术 粉尘检测是以科学的方法对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的含量及其物理化学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和检查的工作。从安全和卫生学的角度出发,日常的粉尘检测项目主要是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也称为粒度分布)的检测。 1)粉尘浓度测定 矿的粉尘浓度测定主要有滤膜测尘法和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定法。 (1)滤膜测尘法。测尘原理是用粉尘采样器(或呼吸性粉尘采样器)抽取采集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含尘空气通过滤膜时,粉尘被捕集在滤膜上,根据滤膜的增重计算出粉尘浓度。 (2)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尘法。用滤膜采样器测尘是一种间接测量粉尘浓度的方法,由于准备工作,粉尘采样和样品处理时间比较长,不能立即得到结果,在卫生监督和评价防尘措施效果时显得不方便。为了满足这方面工作特点的需要,各国研制开发了可以立即获得粉尘浓度的快速测定仪。 2)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测定方法是焦磷酸质量法,也有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法进行测定。 (1)焦磷酸质量法。在245~250℃的温度下,焦磷酸能溶解硅酸盐及金属氧化物,对游离二氧化硅几乎不溶。因此,用焦磷酸处理粉尘试样后,所得残渣的质量即为游离二氧化硅的量,以百分比表示。为了求得更精确的结果,可将残渣再用氢氟酸处理,经过这一过程所减轻的质量则为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2)红外分光分析法。当红外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与物质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级相当时会发生能级的跃迁,即分子电低能级过渡到高能级。其结果是某些波长的红外光被物质分子吸收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游离二氧化硅的吸收光谱的波数为800cm—1、780cm—1、694cm—1(相当于波长为12.5μm、12.8μm、14.4μm)。 (3)粉尘分散度的测定。粉尘分散度分为数量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前者是针对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品逐个测定其粒径的方法。其测定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法、光散射法等。测得的是各级粒子的颗粒百分数。后者是以某种手段把粉尘按一定粒径范围分级,然后称取各部分的质量,求其粒径分布,常采用离心、沉降或冲击原理将粉尘按粒径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实验一课件 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空气样品采集,实践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掌握粉尘浓度的计算。 1.粉尘: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粒/cm3)。本方法采用质量浓度。 二、基本原理 固体吸附采样原理:固体吸附剂采样法是利用空气通过固体吸附剂时,由于固体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或阻留作用来达到浓缩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一种采样方法。 粉尘浓度测定原理:采集一定体积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纤维滤膜上,由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气体积,计算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三、器材 带气体流量计和计时器的的滤膜吸附式采样器、混合纤维测尘滤膜(40 mm )、电子天平、干燥用烘箱 四、操作 1.滤膜的准备:滤纸和滤膜放烘箱中70 ℃干燥后,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然后将滤膜装入滤膜夹。 2.采样器的架设:取出准备好的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拧紧,采样时,滤膜的受尘面(磨面)应迎向含尘气流。 3.采样开始的时间:5 min 的自然状态下的实验室粉尘采样; 拍打黑板擦两次次时采样1 min 。 采样的持续时间:根据测尘点的粉尘浓度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量的最低值确定采样的持续时间,但一般不得小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 3时,采气量不得小于0.2m 3;低于2mg/m 3时,采气量为0.5~1m 3)。采样持续时间一般按式(1)估算: )1(Q C'1000?????????>m t Δ 式中:t ——采样持续时间,min ; △m ——要求的粉尘增量,其质量应大于或等于1 mg ; C ′——作业场所的估计粉尘浓度,mg/m 3;

粉尘特性

粉尘特性 粉尘本身固有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叫做粉尘特性。粉尘具有许多不同的特性,与防尘技术关系密切的有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密度、粒径和分散度、安置角和滑动角、粘附性、湿润性与水硬性、磨损性、爆炸性、荷电性(带电性)、比电阻等。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自然界没有纯粹的硅,它总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是二氧化硅(SiO2)。游离二氧化硅是指不与其他元素的氧化物结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如石英。石棉(CaO·3MgO·4SiO2)和滑石(3MgO·4SiO2·H2O)中,虽然也有二氧化硅成分,但它是与其他元素的氧化物,如氧化钙(CaO)、氧化镁(MgO)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以结合状态存在的二氧化硅,叫做硅酸盐。各种矿石、原料和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可以用化学分析方法(如焦磷酸法)或物理方法(如X线衍射法、红外线分光光度法等)测定出来。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卫生学调查都表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尘肺的发病时间越短,病变发展速度越快,危害性越大。如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70%以上的粉尘时,往往形成以结节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而且发展较快,又易于融合。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时,则肺内病变以间质性为主,发展较慢且不易融合。 粉尘的密度粉尘的密度有堆积密度和真密度之分。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或称容积密度),它与粉尘的贮运设备和除尘器灰斗容积的设计有密切关系。在粉尘(或物料)的气力输送中也要考虑粉尘的堆积密度。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真密度(或称尘粒密度),它对机械类除尘器(如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和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对于粒径大、真密度大的粉尘可以选用重力沉降室或旋风除尘器,而对于真密度小的粉尘,即使粒径较大也不宜采用这种类型的除尘器。 粉尘的粒径和分散度表征粉尘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叫做粉尘的粒径。对球形尘粒来说,是指它的直径。实际的尘粒大多是不规则的,一般也用“粒径”来衡量其大小,然而此时的尘粒只能根据赋予的定义用某一个有代表性的尺寸作为它的粒径。同一粉尘按不同定义所得的粒径,不但数值不同,应用场合也不一样。因此,在使用粉尘粒径时,必须了解所采用的粒径含义。在选取粒径测定方法时,除需考虑方法本身的精度、操作难易及费用等因素外,还应特别注意测定的目的和应用场合。不同的粒径测定方法,得出不同概念的粒径。因此,在给出或应用粒径分析结果时,还必须说明或了解所用的测定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粉尘粒径: 1.投影粒径。用显微镜法直接观测时测得的粒径为投影粒径。根据定义不同,分为定向粒径、定向面积等分粒径和投影圆等值粒径。 2.斯托克斯粒径和空气动力粒径。可用沉降法(如移液管法、沉降天平法等)间接测定得到。 斯托克斯粒径ds,指与被测尘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粒子直径。当尘粒沉降的雷诺数Re≤1时,按斯托克斯定律,可得到斯托克斯粒径的定义式为: 式中μ—流体动力黏性系数,Pa·s; Vs——沉降速度,m/s;

粉尘分散度测定

粉尘分散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粉尘分散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矿尘采样器工作原理 图1 粉尘采样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1-粉尘分离装置;2 滤膜夹及滤膜;3采样头;4-转子流量计;5稳流箱体;6 薄膜泵;7-微电机;8-控制 电路 粉尘采样器内有采样头(内装滤膜)、流量计(稳流电路)、抽气泵、计时器(或可编制自动计时控制电路)和电源等组成。以图所示的AZF-02 型粉尘采样器为例子,采样时由微电机带动薄膜泵运动,造成负压将含尘空气吸入粉尘分离装置1 ,分离后的呼吸性粉尘由滤膜2 收集。在气路中串联的转子流量计4 指示瞬间流量,稳流箱5 将薄膜泵6 产生的脉动气流变为平稳气流,以减小流量误差和震动。与采样时同步开始与停止的数码显示数字表示采样时间。根据采样流量、时间和滤膜增重(收集的粉尘质量),即可算出测尘地点的平均粉尘浓度。

2、矿尘分散度测定原理 滤膜溶解涂片法:采集有粉尘的滤膜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颗粒的混悬液,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CCZ-20型粉尘采样器,XPS-500型生物显微镜,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载物玻片,显微镜,小烧杯或小试管,小玻棒,滴管,乙酸丁酯或乙酸乙酯。 耗材:粉尘、滤膜等。 四、实验装置图 略。 五、实验步骤 1)将采有粉尘的滤膜放在瓷坩埚或小烧杯中,用吸管加入1~2ml乙酸丁酯,再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混悬液,立即用滴管吸取一滴,滴于载物玻璃片上,用另一载物玻片成45°角推片,贴上标签、编号、注明采样地点及日期。 2)镜检时如发现涂片上粉尘密集而影响测定时,可再加适量乙酸丁酯稀释,重新制备标本。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864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篇一:筛分分析-实验指导书 粒度分布通常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它可用粒度分布表格、粒度分布图和函数形式表示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颗粒的粒度、粒度分布及形状能显著影响粉末及其产品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与其细度有关;陶瓷原料和坯釉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影响着许多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磨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等。为了掌握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和产品是否合格,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时取样并对产品进行粒度分布的检验,粉碎和分级也需要测量粒度。 粒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筛析法、沉降法、激光法、小孔通过法、吸附法等。本实验用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分布。筛析法是最简单的也是用得最早和应用最厂泛的粒度测定方法、利用筛析方法不仅可以测定粒度分布,而且通过绘

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还可得到累积产率50%时的平均粒度。 一、实验目的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 ①了解筛析法测物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②根据筛分析数据绘制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 筛析法是让粉体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干个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筛析法适用约20μm~100㎜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如采用电成形筛(微孔筛),其筛孔尺寸可小至5μm,甚至更小。 筛孔的大小习惯上用“目”表示,其含义是每英寸(2.54cm)长度上筛孔的数目。也有用l㎝长度上的孔数或1㎝筛面上的孔数表示的,还有的直接用筛孔的尺寸来表示。筛分法常使用标准套筛,标准筛的筛制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筛孔为1㎜的筛子作为基筛,也可采用泰勒筛,筛孔尺寸为0.074mm(200目)作为基筛。

粉尘的粒径分布测定

粉尘的粒径分布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LS900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2、 了解不同粉尘粒度的分布情况; 3、 掌握LS900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1) 基础知识——颗粒对光的散射理论 众所周知,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颗粒时,将与之相互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将偏离原来的行进方向,称之为散射,如图1所示: 图1 光的散射现象示意图 当颗粒是均匀、各向同性的圆球时,可以根据Maxwell 电磁波方程严格地推算出散射光场的强度分布,称为Mie 散射理论,摘录如下: {}2 1 )(cos )(cos )1(1 2∑∞ =+++= l l l l l a b a l l l I θτθπ {}2 1 )(cos )(cos )1(1 2∑∞ =+++= l l l l l b a b l l l I θτθπ 其中I a 和I b 分别表示垂直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的散射光强;θ表示散射角,a l 和b l 的表达式分别如下: )?`()()?()(?)?`()()?()`(?) 1()` 1(q n q q n q n q n q q n q n a l l l l l l l l l ?ζ?ζ????--=

)?`()()?(`)(?)?()`()?(`)(?)` 1() 1(q n q q n q n q n q q n q n b l l l l l l l l l ?ζ?ζ????--= 此地,ω πσ 4(1?i n +∈∈= 介 ),0 λωc = ,r q 介 λπ 2= ;式中,介∈为介质的介电常数, ∈为散射粒子的介电常数,σ 为电导率,0λ和介λ分别为真空和介质中的光波 长,r 为粒子半径,而 ) (2 )(2 1q J q q l l + = π? )()()() 1(q i q q l l χ?ζ+= 其中)(2 )(2 1q N q q l l + -=πχ 这里)(2 1q J l +和)(2 1q N l + 分别是第一类Bessel 函数和诺俟曼函数。 l π和l τ的表达式则为: ∑=-------= 2 /0 1 2) (cos ) 2)((2)2)(22() 1()(cos l m m l l m l m l m l m m l m l θθπ )(cos sin 1) 1(θθ l p = )(cos cos )(cos sin )(cos cos )(cos ) 1(2 θθ θ θπθ θθπθτl l l l p d d d d = -= 其) 1(l p 为一次缔合勒让德多项式 Mie 理论是描述散射光场的严格理论,适用于经典意义上任意大小的颗粒。但是对大颗粒(λ??r ),Mie 散射公式的数值计算十分复杂。通常人们认为这种情况下散射现象可以用较常见而简单的衍射公式描述。当散射粒子到观察点的距离无限远时,衍射公式可简化为Fraunhoff 衍射公式: 2 1222sin )sin (2) ()(?? ? ???=θθλπθkr kr J f A r I ()。 (2) 工作原理 激光粒度仪由测量单元、样品池、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如图2所示:

粒度测定法

1、目的 建立粒度检验操作规程 2、范围 适用于预胶化淀粉粒度的检测 3、依据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IX E 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内容 粒度的检测 4、内容 本法用于测定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粒子大小或粒度分布。其中,第一法、第二法用于测定药物制剂的粒子大小或限度,第三法用于测定原料药或药物制剂的粒度分布。 第一法(显微镜法) 本法中的粒度,系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长度表示。 目镜测微尺的标定用以确定使用同一显微镜及特定倍数的物镜、目镜和镜筒长度时,目镜测微尺上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将镜台测微尺置于显微镜台上,对光调焦,并移动测微尺于视野中央; 取下目镜,旋下接目镜的目镜盖,将目镜测微尺放入木镜筒中部的光栏上(正面向上),旋上目镜盖后反置镜筒上。此时在视野中可同时观察到镜台测微尺的像及目镜测微尺的分度小格,移动镜台测微尺和旋转目镜,使两种量尺的刻度平行,并令左边的“0”刻度重合;寻找第二条重合刻度,记录两条刻度的读数;并根据此值计算出目镜测微尺每小格在该物镜条件下所相当的长度(μm)。由于镜台测微尺每格相当于10μm,故目镜测微尺每一小格的长度为: 10 相重区间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相重区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当测定时要使用不同的放大倍数时,应分别标定。 测定法取供试品,用力摇匀,黏度较大者可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加适量甘油溶液(1→2)稀释,照该剂型或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量取供试品,置载玻片上,覆以盖玻片,轻压使颗粒分布均匀,注意防止气泡混入,半固体可直接涂在载玻片上,立即在50~100倍显微镜下检视盖玻片全部视野,应无凝聚现象,并不得检出该剂型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50μm及以上的粒子。再在200~500倍的显微镜下检视该剂型或各品项下规定的视野内得总粒数,并计算其所占比例(%)。 第二法(筛分法) 筛分法一般分为手动筛分法、机械筛分法与空气喷射筛分法。手动筛分法和机械筛分法适用于测定大部分粒径大于75μm的样品。对于粒径小于75μm的样品,则应采用空气喷射筛分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 机械筛分法系采用机械方法或电磁方法,产生垂直振动、水平圆周运动、拍打、拍打与水平圆周运动相结合等振动方式。空气喷射筛分法则采用流动的空气流带动颗粒运动。 筛分实验时需注意环境湿度,防止样品吸水或失水。对易产生静电的样品,可加入0.5%胶质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抗静电剂,以减小静电作用产生的影响。 1.手动筛分法 (1) 单筛分法称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供试品,置规定号的药筛中(筛下配有密合的接收容器),筛上加盖。按水平方向旋转振摇至少3分钟,并不时在垂直方向轻叩筛。取筛下的颗粒及粉末,称定重量,计算其所占比例(%)。 (2) 双筛分法取单剂量包装的5袋(瓶)或多剂量包装的1袋(瓶),称定重量,置该剂型或品种项下规定的上层(孔径大的)药筛中(下层的筛下配有密合的接收容器),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边筛动边拍打3分钟。取不能通过大孔径筛和能通过小孔径筛的颗粒及粉末,称定重量,计算其所占比例(%)。 2. 机械筛分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直径为200mm规定号的药筛和接收容器,称定重量,根据供试品的容积密度,称取供试品25~100g,置最上层(孔径最大的)药筛中(最下层的筛下配有密合的接收容器),筛上加盖。设定振动方式和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