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代码:349)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药学综合能力是为高等院校招收药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是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作为学校命题和考生复习的依据, 注重测评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考生具有坚实、系统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以达到重点院校药学和相关专业本科生应具有的学识和水平。

Ⅱ.考查目标

药学综合能力考试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要求考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机制和有机化合物间相互转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医药领域,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贮存、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都与有机化学密切有关。要求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结构理论、电子效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同分异构现象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特征官能团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反应机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合成路线)、分离提纯及结构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能熟练应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医药领域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贮存、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分析化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

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的主干学科,也是医学和药学、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在新药研究过程中,药理学在新药靶点的研究,新药的成药性评价,临床前药效学、药代学的研究中至关重要,因此,要求考生们在学习领会药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理学每章节的经典药物,包括每章节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熟悉药理学中代表药物以外的每个药物,熟悉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本考试大纲,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其中10%的内容为新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大家关注药理学的进展。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有机化学部分为100分,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部分为100分,药理学部分为10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约50%)、简答题(约30%)、综合应用题(约20%)

Ⅳ考查内容

一、有机化学

(一)绪论

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它的发生和发展,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成为独立学科的原因;

有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凯库勒结构理论、化学键、现代价键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及断裂方式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表示方法;勃朗斯特及路易斯酸碱理论;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方

法和步骤。

(二)烷烃和环烷烃

1. 同系列和同系物的概念,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

2. 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环烷烃的分类和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结构和小环烷烃的结构(小环烷烃的不稳定性和角张力的概念、环丙烷的结构)

4. 环戊烷的构象、环已烷的构象。

5. 物理性质(分子间作用力、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

(三)烯烃

1. 双键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空间构型、π键的特点,烯烃的构造异构、顺反异构。烯烃的

系统命名法(包括顺反异构Z/E构型命名)。

2. 物理性质(异构体的熔、沸点)。

3. 烯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反应(加卤化氢、加硫酸、加卤素、加次卤酸),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及α-H的卤代反应。

4. 烯烃的制备(炔烃还原、醇脱水、1,2-二卤代烷脱卤素、卤代烷脱卤化氢)。

(四)炔烃和二烯烃

1. 炔烃的结构、分类、命名。

2. 物理性质(熔点、沸点、溶解度)。

3. 炔烃的反应、还原、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氢、酸催化加水)、亲核加成反应、硼

氢化反应、氧化反应。

4. 炔烃的制备

5.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共轭二烯烃的结构、π-π共轭效应,特征反应(1,2加成和1,4加成反应、烯丙基碳正离子的结构及稳定性、热力学控制和动力学控制),D-A反应,聚集二烯烃。p-π共轭效应,共轭效应小结。

(五)立体化学基础

1. 平面偏振光,比旋光度,对映异构和手性,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

2.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D/L命名法、R/S 命名),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外消旋体的拆分)。

3. 取代环烷烃的立体异构,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二环环烷烃的构象。

(六)芳香烃

1.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2. 苯的结构(凯库勒结构式、分子轨道模型),同分异构现象。

3. 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度)。

4.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反应机制,定位规律,苯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烷基苯侧链反应。

(七)卤代烃

1. 极性键、诱导效应。卤代烷的分类(伯、仲、叔卤代烷)、命名。

2. 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度)。

3.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反应。

4.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机制,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消除反应机制,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5. 不饱和卤代烃(乙烯型卤代烃和卤代芳烃、烯丙型卤代烃和苄基型卤烃)的卤素性质,p-π共轭效应。

6. 卤代烃的制备(烃类制备,由醇制备)。

(八)醇、酚和醚

1. 醇的分类、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醇的结构、氢键与醇沸点、溶解度的关系;酸性

和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无机酸酯的形成、亲核取代反应(与HX、卤化磷、SOCl2 反应),消除反应、成醚反应、氧化和脱氢反应;邻二醇的特性(氧化、频哪醇重排),醇的制备。

2. 酚的分类和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酸性、成醚反应和克莱森重排、成酯反应和傅瑞斯重排),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柯尔柏-施密特反应、瑞穆尔-梯门反应),氧化反应、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酚的制备方法(磺酸盐碱熔法、卤代苯的水解、异丙苯氧化法、重氮盐的水解)。

3.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醚的物理性质,醚的化学性质(釒羊盐的形成、醚键的断裂、自动氧化),醚的制备(醚的威廉姆逊合成法、醇脱水);冠醚,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的结构、开环反应、机制、开环方向、开环的立体化学)。

(九)醛和酮

1. 醛酮的结构、分类、系统命名法。

2. 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度)。

3.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加氢氰酸、加亚硫酸氢钠、加有机金属化合物、加水、加醇、加伯胺及氨的衍生物);α-活泼氢引起的反应(α-活泼氢酸性、羟醛缩合反应、卤代反应和卤仿反应、卤代反应机制、曼尼希反应);氧化反应(醛的氧化、酮的氧化);还原反应(羟基还原成亚甲基、羰基还原成醇羟基、酮的双分子还原、康尼查罗反应);其它反应(安息香缩合反应、Witting反应、醛的聚合反应)。

4. 醛酮的制备:官能团转化法(醇的氧化、由烯烃和炔烃制备、由芳烃侧链控制氧化制得、罗森孟德还原法);向分子中引入羰基(傅-克酰基化反应、盖特曼-柯赫反应、酚醛和酚酮的合成)。

5. α,β-不饱和醛、酮的结构;α,β-不饱和醛、酮的结构反应(亲核加成、亲电加成、插烯规则、麦克尔反应、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还原反应)

(十)羧酸和取代羧酸

1. 羧酸的结构、分类、命名。

2. 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度)。

3. 酸性和成盐反应、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生成酰卤、生成酸酐、酯化反应、生成酰胺)、酯化反应机制、还原反应、α-氢的反应、脱羧反应、二元酸的热解反应规律。

4. 羧酸的制备(氧化法、腈水解法、格氏试剂的羧化)。

(十一)羧酸衍生物

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

2.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度)。

3.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醇解反应、氨解反应、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与格氏试剂反应、与二烃基铜锂反应)、还原反应(氢化锂铝还原、其它还原)、酰胺的特性(酰胺的酸碱性、霍夫曼降解反应、脱水反应)。

4.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羧酸法、羧酸衍生物法、贝克曼重排、拜尔-维立格反应)

5.碳酸及原酸衍生物;油脂、磷脂和蜡。

(十二)碳负离子的反应

1. 羟醛缩合反应(柏琴反应、克脑文格尔反应、达参反应),酯缩合反应。

2. β-二碳基化合物的烷基化、酰基化及在合成中的应用;乙酰乙酸乙酯(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反应、亚甲基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丙二酸二乙酯、迈克尔加成等反应在合成上的应用。

(十三)有机含氮化合物

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芳核上的亲核取代反应、硝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现象。

2. 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碱性和铵盐的生成、烃基化、酰化和磺酰化、与亚硝酸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卤代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烯胺的烷基化和酰基化。胺的制备(氨或胺烃基化、硝基化合物的还原、腈和酰胺的还原、还原氨化、霍夫曼降解、加布瑞尔合成法、胺甲基化反应)。

3. 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命名及在合成中的用途。季铵碱碱性、季铵碱的霍夫曼消除。

4. 芳香重氮盐的反应(被卤素或腈基取代、被硝基取代、被羟基取代、重氮盐的取代反应在合成上的应用、还原反应、偶合反应);偶氮化合物;偶氮甲烷(与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分解应)、卡宾的结构、制备与性质。

(十四)杂环化合物

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特定杂环的母核命名规则。无特定名称稠杂环的母核命名规则。

2. 吡啶的结构与芳香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碱性、成盐反应、与卤代烷、酰卤和酸酐的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吡啶及其衍生物,喹啉和异喹啉(化学性质、衍生物)、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结构、化学性质)、含氧原子六元环。

3.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与芳香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酸碱性、亲电取代反应;其它反应)、呋喃、噻吩和吡咯的衍生物。吲哚、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电子结构和芳香性、碱性、化学反应及互变异构现象)、嘌呤及其衍生物。

4. 喹啉的斯克劳普(Skraup)合成法、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吲哚其衍生物的合成。(十五)糖类

1. 单糖的开链结构及构型,糖的环状结构及构象,单糖的化学性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与Tollen试剂、Fehling试剂的反应、与溴水的反应、与稀硝酸的反应、还原反应、成脎反应、环状缩醛和缩酮的形成、高碘酸氧化、成苷反应);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

2. 双糖的分类及重要双糖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

3. 环糊精的概念、分类及β-环糊精在药学方面的应用。

4. 多糖(纤维素、淀粉和肝糖)结构特点及生物学性质。

(十六)周环反应

1. 周环反应的概念及反应的特点;周环反应的类型。

2. 电环化反应的选择规律及其理论解释;

3. 环加成反应的选择规律及其理论解释([2+2]环加成反应、[4+2]环加成反应);

4.迁移反应的类型([1,3]迁移、[1,5]迁移、[3,3]迁移)及氢的[i,j]迁移反应理论解释和碳的[I,j]迁移反应理论解释;Claisen克来森重排、Cope重排。

二、分析化学

(一)绪论

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及作用。

2. 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分析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二)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误差的种类、来源及减免方法。

2.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 有效数字位数的判断及其修约和计算规则。

4.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特点,t 分布曲线,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定义及表示方法。

5. 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6. 误差的传递规律。

7. 回归分析及线性相关性评价。

(三)滴定分析法概论

1. 滴定分析法中的基本术语。

2. 滴定分析的方式、方法,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

3.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其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滴定分析法中的相关计算。

4. 一般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

5. 质子平衡的含义及其平衡式的表达。

(四)酸碱滴定法

1.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的含义及其计算。

2. 影响各类型滴定的因素。各类型化学计量点pH值的计算、滴定突跃范围,并据此选择恰当的指示剂。

3. 各类型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多元酸、碱能否分步滴定的判断条件。

4. 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有关计算。

5. 各种类型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应用。

6. 非水滴定中溶剂和滴定剂的选择,非水溶剂的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五)配位滴定法

1.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滴定条件的选择和控制,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及滴定误差的计算。

2. 配位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

3. 配位滴定曲线及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常用的金属指示剂的选择及变色原理。

4.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5. 常用的标准溶液及其配制方法。配位滴定的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六)氧化还原滴定法

1. 条件电位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计算。

2.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计算和应用。

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影响电位突跃范围的因素和突跃范围的估算,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4. 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和选择原则。

5.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6.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及其分类。各类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7. 各类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七)沉淀滴定法

1. 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指示终点的原理和条件。

2. 沉淀滴定法对沉淀的要求,银量法滴定曲线及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

3. 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八)重量分析法

1.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 不同类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沉淀的形态和形成过程,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及减免措施。

3. 重量因数及质量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九)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1. 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原电池和电解池结构和原理,相界电位、金属电极电位、液接电位的概念。

2. 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概念及原理。

3. 直接电位法中测量溶液pH值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4. pH玻璃电极的结构、性能、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

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选择性系数、响应机制及性能。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

6. 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十)光谱分析法概论

1.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2. 电磁辐射的性质。电磁辐射的分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术语。

3. 光学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及各种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十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紫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2. 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偏离因素及有关计算。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单组分定量的各种方法。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工作原理及几种光路类型。

5. 比色法的原理及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十二)荧光分析法

1.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分子荧光的产生过程,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各种途径。

3.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的特征。

4. 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5.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十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吸收线变宽的主要原因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 实验条件的选择及消除干扰的方法。

(十四)色谱分析法概论

1. 色谱过程,色谱法的有关概念和各色谱参数的计算公式。

2. 色谱法的分类及发展。

3. 色谱法基本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4. 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分子排阻色谱法的分离机制、固定相和流动相、影响组分保留行为的因素。

(十五)平面色谱法

1. 平面色谱法的分类。

2.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基本原理、分类、比移值和相对比移值、比移值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3.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中常用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

4. 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显色方法,影响比移值的因素。

5.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十六)气相色谱法

1. 气相色谱法的分类、特点、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 常用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气液色谱固定液的分类、极性的表示方法和选择原则。

3. 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热导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检测原理、特点及注意事项。

4. 定性、定量方法及适用范围。

(十七)高效液相色谱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化学键合相的种类和性质和及使用注意事项。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和部件。常用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和适用范围。

3. 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及其对分离条件选择的指导作用。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

4.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保留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离条件的选择。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和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及其分离条件的选择。

5.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三、药理学

(一)药理学总论

药理学总论包括总论、药效学、药动学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要求考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药理学发展简史,药理学研究的目的,药理学研究的方法。

1.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 熟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3.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特殊毒性)。

5.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ED50、LD50、安全指数。

6. 受体及其结合特性。

7. 受体激动剂、反向激动剂、受体拮抗剂、变构调节剂。

8. 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9. 掌握被动转运及简单扩散的特点。

10.掌握药动学的常用基本概念(首关效应、肝肠循环、F、Vd、t1/2、k、CL、AUC、Css 等)。

11.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及其内容。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分别为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胆碱受体激动药、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M、N、α、β受体的掌握非常重要,其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作用特点掌握有助于考生综合了解本章节的知识点。

1.熟悉肾上腺素受体、胆碱能受体及DA受体的主要分布、生理效应,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2.熟悉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的作用、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制,阿托品和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的解毒机制;掌握阿托品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嗅丙胺太林的作用特点及应用;熟悉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体内过程及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性、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区别上述三个受体激动剂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及其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α受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断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主要讲述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治疗中枢退行性病变的药物、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内容。

1.熟悉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的分类、应用、吸收毒性。

2. 掌握地西泮、丁螺环酮和唑吡坦的分类、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及量效规律、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3.熟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酸钠、托吡酯及加巴喷汀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4.掌握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方式,掌握左旋多巴和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熟悉卡比多巴、金刚烷胺、溴隐亭、司来吉兰等的作用特点。

5.掌握氯丙嗪、氯氮平、碳酸锂、三环类、NA、5-HT再摄取抑制药和MAO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6.掌握吗啡、哌替定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熟悉其他镇痛药的应用,理解阿片受体拮抗药的临床意义。

7.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其机制,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特点、用途及常见不良反应,了解其他类别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

(四)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包括离子通道及钙通道阻滞药、抗心律失常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利尿药及脱水药、抗高血压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心绞痛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和降血脂药。心血管系统药理学中所介绍的药物不能割裂对待,需要在充分理解心血管生理学的基础上,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药代特性及不良反应。

1.熟悉钙通道的类型与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掌握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掌握常用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及用途特点。

2.熟悉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及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熟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功能;掌握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掌握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的代表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熟悉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基础及各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掌握利尿药临床应用及应用原则、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脱水药的作用机制,熟悉其临床用途。5.掌握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及代表性药物,甲基多巴、利舍平、普萘洛尔、哌唑嗪、硝苯地平、肼屈嗪、硝普钠、氢氯噻嗪、卡托普利降压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6.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药物分类,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不良反应与防治,掌握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及其机制,熟悉血管扩张药、β受体阻断药及非苷类正性肌力强心药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7.掌握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的抗心绞痛机制,掌握各类抗心肌缺血药的分类和临床用途。

(五)血液系统药物

血液系统药物主要包括:肝素、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华法林、链激酶、维生素K、右旋糖酐等药物。掌握肝素、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华法林、链激酶、维生素K、右旋糖酐的作用及应用。

(六)自体活性物质和组胺及组胺受体阻断药

自体活性物质和组胺及组胺受体阻断药主要讲解:组胺H1、H2、H3受体兴奋产生的效应及其阻断药的作用;组胺H1受体激动药和H1、H2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了解组胺H1、H2、H3受体兴奋产生的效应及其阻断药的作用,掌握组胺H1受体激动药和H1、H2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七)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 熟悉镇咳药、祛痰药的临床用途。

2.掌握各类平喘药的作用机制,平喘药茶碱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和肥大细胞膜稳定药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八)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主要包括:泻药与止泻药、助消化药、抗消化性溃疡药。了解泻药与止泻药、助消化药,掌握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应用。

(九)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要求考生在充分复习相关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熟悉如下内容。

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及药理作用、作用特点、分类、临床用药原则及指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的危害,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2.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分泌调节,和甲状腺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

3.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及适应症;口服降血糖药物甲苯磺丁脲、甲福明及苯乙福明的降血糖作用特点、应用、不良反应。

(十)化疗药物药理学

化疗药物药理学包括抗菌药物概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真菌及抗病毒药、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抗疟药、抗肠蠕虫药、抗阿米巴病及抗滴虫病药、抗恶性肿瘤药。

1. 熟悉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各类药物的抗菌原理及细菌的耐药性。

2. 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影响抗菌作用因素及细菌耐药机制,掌握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谱、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发展概况,分类及各类药物特点,熟悉非典型β-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

3. 掌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机制,熟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每个药物的抗菌特点,掌握红霉素、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的抗菌特点、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

4. 掌握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性(体内过程、抗菌作用、毒性);掌握庆大霉素、链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其它药物的作用特点。

5. 熟悉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临床作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特点。

6. 掌握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体内过程,临床应用,掌握甲氧苄啶的作用机理与应用,与磺胺类合用的根据,熟悉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7. 熟悉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三唑类药物、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作用特点,掌握抗病毒药物的作用特点。

8. 掌握一线抗结核病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抗结核作用特点、耐药性、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结核病的防治原则;熟悉抗麻风药:氨苯砜、利福平的抗麻风作用、应用及毒性,熟悉抗结核二线药及抗麻风病药。

(十一)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1. 熟悉免疫抑制药环孢素、他可莫司、雷帕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的作用及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熟悉免疫增强剂卡介苗、左旋咪唑、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干扰素的作用特点。

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项目管理》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课程,该课程围绕项目管理的五大工作过程以及涉及的九大知识领域,结合丰富的案例,讲授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设计思路: 该课程首先介绍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项目、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的工作过程等,在此基础上围绕PMBOK对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的划分,分别详细讲授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掌握。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支撑。 - 3 -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技能和按照项目方法管理某些工作的技能。具体目标有:讲授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使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内容;掌握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能。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3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系。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和物理化学知识。食品工程原理以食品加工单元操作为主要对象,研究食品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动量、能量、质量的传递与守恒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食品加工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与工艺计算,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食品工程生产实际相结合,着重培养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工业生产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0. 绪论 (基本内容) 1)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三种传递过程及其物理量的守恒 2)本课程的研究方法、学习要求 3)物理量的量纲与单位换算 (可选内容) 食品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 1.流体流动 (基本内容) 1)流体静力学: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式,机械能守恒----伯努利方程式,动量守恒及其与机械能守恒之间的关系; 3)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雷诺实验与流体流动类型,直圆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流动边界层; 4)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5)简单管路的计算 6)流量测量: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可选内容)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阻力; 复杂管路(并联/分支)的计算; 2. 流体输送 (基本内容) 1)液体输送机械:离心泵;其他类型泵(容积泵、浓浆泵、磁力驱动泵); 2)气体输送机械:离心式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真空泵及真空管路; 3)流体输送设备的种类特点及选型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企业战略管理》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提出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的方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层次;剖析了组织结构与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领导力及战略变革等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学会运用科学的的分析方法、制定策略和实施方案,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作用)占20%,期中考查占20%,期末考试占60%。 六、内容提要 项目一绪论(学时6) 学习目的:通过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分析方法及战略管理相关概念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战略分析方法、选择及评价的方法、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战略的概念、战略的结构、战略经营单位。 学习要求: 1.理解为什么说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3.了解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4.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5.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 6.掌握战略管理的特点。 7.理解战略管理的作用。 8.了解战略分析方法。 9.了解战略选择及评价的方法。 10.了解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 11.了解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

项目质量管理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证书课程 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项目质量管理课程代码:05062 2015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IPMP)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证书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以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为依据的认证考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课程。 本课程根据质量管理的一般原理,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围绕着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就项目质量形成全过程、影响项目质量的全因素、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要素进行全面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原则及基本原理,项目质量规划,项目质量数据,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形成过程管理,项目质量经济,项目质量精益管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考生能够熟练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能够运用所学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提高项目质量保证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项目质量规划的基本理论,项目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项目质量保证的基本原理,项目质量控制及项目质量形成过程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熟悉项目质量经济及项目精益管理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要求重点掌握下列章节的内容:第1章第1、2、3、4节;第2章第1、2、3、4节;第3章第1、2、3、4节;第4章第1、2、3节;第5章第1、2、3节;第6章第1、2节;第7章第2、3节;第8章第1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它与本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是本课程的先期课程,本课程与《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课程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项目质量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质量管理概念及质量管理发展史概略;理解项目质量的概念;深刻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 课程名称(英文):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611306 课程总学时:70学时(讲课60学时,实验10学时) 课程学分:3.5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课 开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机械制图》等课程 后续课程:《粮油食品工艺学》、《畜产食品工艺学》、《果蔬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食品工厂设计》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主要目的是培养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食品生产、科研与设计中到强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及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约能耗,防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主要任务是:研究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或选型)。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一)理论教学 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食品工程原理的性质、任务、学习方法;掌握单位换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一、食品工程原理的发展历程 二、食工原理的性质、任务、与内容 三、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四、物料衡算 五、能量衡算 六、过程平衡与速率 重点:单元操作的概念单位换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难点:经验公式的单位变换、试差计算法 1 / 8

第一章流体流动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熟练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力方程式的内容和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在此基础上解决管路计算、输送设备功率计算等问题。 重点: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力方程式的内容和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难点:柏努力方程式的推导及其应用、流动边界层的概念、流动阻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主要内容: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其应用 一、流体静力学方程式 二、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第二节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一、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二、连续性方程式 三、柏努利方程式 四、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第三节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一、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 二、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 三、滞流与湍流 四、边界层的概念 五、流动阻力 第四节管路计算与流量测量 一、管路计算 二、流量测量 第二章粉碎与筛分 目的要求:掌握粉碎与筛分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 重点:粒度的大小、形状及分布,粉碎速率、粉碎能耗、平均粒度、筛分速率 难点:食品物料粒度的大小、形状及分布,粉碎速率、粉碎能耗、平均粒度、筛分速率。 主要内容: 第一节粉碎 一、概述 二、粉碎理论 第二节筛分 一、筛分理论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复习 单项选择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一个标准大气压,以mmHg为单位是( B ) (A) 761 (B) 760 (C) (D) 9、一个标准大气压,以mH2O柱为单位是( B ) (A) (B) (C) (D) 2、表示流体流动形态类型可用雷诺数来表示,当流体流动属于层流时,雷诺数为( D ) (A) Re ≤ 1500 (B) Re ≤ 1600 (C) Re ≤ 1800 (D) Re ≤ 2000 10、表示流体流动形态类型可用雷诺数来表示,当流体流动属于湍流时,雷诺数为( C ) (A) Re >3500 (B) Re >3800 (C) Re >4000 (D) Re >4200 16、一个标准大气压,以cm2为单位是( B ) (A) (B) (C) (D) 25、一个标准大气压,以Pa为单位应为( B ) (A) ×104 (B) ×105 (C) ×106 (D) ×105 3、流体内部流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对流体的流动有阻碍的作用,称为流体的 ( D ) (A) 比热 (B) 密度 (C) 压力 (D) 粘性 5、流体流过任一截面时,需要对流体作相应的功,才能克服该截面处的流体压力,所 需的功,称为( C )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外加能量 6、流体流动时,上游截面与下游截面的总能量差为( D ) (A) 外加能量减动能 (B) 外加能量减静压能 (C) 外加能量减位能 (D) 外加能量减能量损失 7、输送流体过程中,当距离较短时,直管阻力可以( C ) (A) 加倍计算(B) 减半计算(C) 忽略不计(D) 按原值计算 8、泵在正常工作时,实际的安装高度要比允许值减去( B ) (A) 0.3m (B) 0.5-1m(C) 1-1.5m(D) 2m 12、流体流动时,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能量不断减少,为了保证流体的输送需要( D ) (A) 增加位能 (B) 提高动能 (C) 增大静压能 (D) 外加能量 13、利用柏努利方程计算流体输送问题时,需要正确选择计算的基准面,截面一般与 流动方向(C) (A) 平行(B) 倾斜(C) 垂直(D) 相交 14、输送流体时,在管道的局部位置,如突扩,三通,闸门等处所产生的阻力称为( B) (A) 直管阻力(B) 局部阻力(C) 管件阻力(D) 输送阻力 15、泵在正常工作时,泵的允许安装高度随着流量的增加而( B ) (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需要调整 17、离心泵启动时,泵内应充满输送的液体,否则会发生( A ) (A) 气缚 (B) 汽蚀 (C) 气阻 (D) 气化 19、流体内部的压强,以绝对零压为起点计算的是( C ) (A) 真空度 (B) 表压 (C) 真实压强 (D) 流体内部的静压 20、流体流动时,如果不计摩擦损失,任一截面上的机械能总量为( D ) (A) 动能加位能 (B) 动能加静压能 (C) 位能加静压能 (D) 总能量为常量 21、利用柏努利方程计算流体输送问题时,要正确的选择合理的边界条件,对宽广水 面的流体流动速度,应选择(C) (A) U = 1 (B) 0 < u < 1 (C) u = 0 (D) u < 0 22、输送流体时,泵给予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为( C ) (A) 升扬高度(B) 位压头 (C) 扬程(D) 动压头 23、往复式泵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的(A) (A) 活塞(B) 连杆(C) 曲柄(D)汽缸 26、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应该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否则将产生( B ) (A) 气缚 (B) 汽蚀 (C) 气阻 (D) ) 气化

广东省自学考试06087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汇编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代码:06087)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1项目 1.2工程项目 1.3工程项目管理 1.4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与模式 1.5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2章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 2.1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概述 2.2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 2.3工程项目经理 第3章工程项目前期决策管理 3.1工程项目前期策划 3.2工程项目建议书 3.3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3.4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第4章工程项目目标控制 4.1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4.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4.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第5章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5.1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5.2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订立与管理 5.3工程项目施工索赔管理 5.4FIDIC合同条件下的施工管理 第6章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6.1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概述

6.2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6.3工程项目材料管理 6.4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6.5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6.6工程项目资金管理 第7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7.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7.2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7.3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7.4风险应对与监控 第8章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8.1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8.2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8.3工程项目环境管理 第9章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9.1概述 9.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9.3工程项目技术文件档案管理 9.4项目管理软件 第10章工程项目后期管理 10.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10.2工程项目竣工结算 10.3工程项目产品回访与保修 10.4工程项目考核评价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附件7: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课程代码:05171)考试大纲 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章中小企业创业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章中小企业融资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章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五章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六章中小企业营销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七章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八章中小企业文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九章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四、考核要求 第十章中小企业政府扶持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中的地位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自学方法指导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有关现代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战略决策与战略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程,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与指导性的特点,是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当代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正确分析和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战略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当代中小企业处理战略问题的效率,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成长与壮大的需要。 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次重点章为:第四章、第五章;一般章节为:第七章、第十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与条件,中小企业界定模式的含义,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演变轨迹及特点。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和过程,中小企业战略体系的基本理论及特点。理解战略管理者的分类及其主要职责,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中小企业战略层次的划分,掌握中小企业阶段战略的选择与常见经营战略的含义。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一)中小企业的涵义、范围与条件 (二)中小企业界定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三)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演变轨迹与特点 第二节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三)战略管理者 第三节中小企业战略体系及其特点

2016 PMP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

2016PMP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发布,2016年3月考试内容将受影响 为了让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适应专业发展的变化,PMI将在2016年1月12日 对PMP考试的内容进行变化。这些变化将在中国区2016年3月PMP考试中体现。2015 年12月考试不受影响。 之前PMI网站上公布了考试大纲的修改内容,但均为英文版本。 以下为考试大纳最新版本内容: 第一单元项目启动 1.基于现有的可用信息,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和访谈相关干系人,来实施项目 评审,以便于在给定的假设条件和/或制约因素下支持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评估。 2.识别基于业务需求的关键可交付成果,以管理客户的期望和指导项目目标的实现。 3.应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干系人分析,以调整干系人期望并获得干系人对项目 的支持。 4.根据当前的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历史数据和专家判断,来识别项目的 高层级风险、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以便实施组织战略计划。 5.通过整合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参与项目章程的制定,以保证项目干系人对项目 章程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6.通过获取发起人对项目章程的审批,来对项目经理进行正式授权,获得承诺并使其接受项目。 7.与干系人(包括发起人、客户和主题专家)进行效益分析,以验证项目定位与组织战略和预期的商业价值的一致性。 8.通知批准项目章程的相关干系人,以确保对关键可交付成果、关键里程碑和干系人角色职责达成共识。 第二单元项目规划 1.根据项目章程和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使用需求收集技术,审查和评估详细的项目需求、制约因素与假设条件,以建立详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2.基于批准的项目范围,使用范围管理技术制定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文件,用来指导定义、维护和管理项目的范围。 3.根据项目的范围、进度、资源、批准的项目章程和其他有用信息,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使用估算技术来管理项目成本。 4.基于批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范围和资源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以管理项目按时完成。 5.通过定义项目角色和人员职责来制定一份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以创建项目组织机构图和指导有关资源将被如何分配和管理。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大纲

d高纲114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280食品工艺原理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科学,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与加工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食品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各类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药学以及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的加工与保藏,研究加工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保证食品在包装、运输好销售中保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应用新技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选用由夏文水主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教材,全书共分8章,教材体系完整、知识新颖、理论先进。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教材第八章《典型食品的加工工艺》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涉及的保藏原理结合在相应章节中掌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要求应考者对食品工艺原理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食品分类方法、食品加工的目的,掌握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 2.了解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掌握食品干藏原理和干燥机制以及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3.了解食品pH值与腐败菌的关系,掌握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和热加工原理,及热烫、巴氏杀菌、商业杀菌技术;掌握热力致死时间曲线、热力致死速率曲线、Z值、F值、D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掌握罐头食品的主要腐败变质现象及原因。 4.了解冷藏与冻藏、冷链、冷害及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概念;掌握低温对微生物、酶活性、非酶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掌握低温保藏延长食品货架期的原理与技术。重点:常用的食品冷却和冻结方法及其优缺点;影响冻制食品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5.了解腌渍、发酵和烟熏的类型,掌握腌渍、发酵和烟熏的保藏原理;以及腌渍和发酵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重点:腌制剂、熏烟的作用;控制食品发酵的因素。 6.了解化学保藏的概念,在学习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及其应用特性的基础上,掌握以防腐和抗氧化为主的食品化学保藏原理。 7.在了解食品辐射保藏的概念、辐射源、辐射用单位的基础上,掌握辐射的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食品辐射的应用类型及对应剂量、辐射食品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的依据。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新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5.7kg.s-1,其体积流量为_0.0157m3.s-1_.平均流速为__ 2.0m.s-1____。 2.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 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2;1/4 3. 离心泵的流量常用________调节。出口阀 4.(3分)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25m水柱,输水量为20kg.s-1,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_.4905w 5.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__饱和水蒸汽;_的温度,而传热系数K值接近___空气____的对流传热系数。 6. 实现传热过程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___、__、___.间壁式蓄热式直接混合式 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又称__标准式__。由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__较大_____。使其内单位容积的溶液所占有的传热面积比其它加热管内溶液占有的____要小__,因此,溶液在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内受热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形成溶液的____自然__循环。 8.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中的体积流量为0.022m3.s-1,质量流量为__22kg.s-1 __,平均流速为_ 2.8m.s-1______。 9. 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24/ Rep ___. 10. 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1.K-1,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1140w 11. 非结合水份是主要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相结合的水份。 12. 设离心机转鼓直径为1m,转速n=600 转.min-1,则在其中沉降的同一微粒,比在重力沉降器内沉降的速度快___201___倍。 13. 在以下热交换器中, 管内为热气体,套管用冷水冷却,请在下图标明逆流和并流时,冷热流体的流向。 本题目有题图:titu081.bmp 14. 用冷却水将一定量的热流体由100℃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15℃,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采用两种方案比较,方案Ⅰ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0℃,方案Ⅱ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5℃,则用水量WI__WII AI___A II。(大于,等于,小于) 大于,小于 15. 多效蒸发的原理是利用减压的方法使后一效的蒸发压力和溶液的沸点较前一效的____________,以使前一效引出的______________作后一效_________,以实现_____________再利用。为低、二次蒸汽、加热用、二次蒸汽 16. 物料干燥时的临界水份是指_由恒速干燥转到降速阶段的临界点时,物料中的含水率;它比物料的结合水份大。 17. 如右图所示:已知,ρ水=1000kg.m-3,ρ空气=1.29kg.m-3,R=51mm,则△p=500_ N.m-2,ξ=_1(两测压点A.B间位差不计) 本题目有题图:titu141.bmp 18. 板框压滤机主要由__滤板、滤框、主梁(或支架)压紧装置等组成_,三种板按1—2—3—2—1—2—3—2—1的顺序排列组成。 19. 去除水份时固体收缩最严重的影响是在表面产生一种液体水与蒸汽不易渗透的硬层,因而降低了干燥速率。 20. 多效蒸发的原理是利用减压的方法使后一效的蒸发压力和溶液的沸点较前一效的_为低,以使前一效引出的_二次蒸汽作后一效加热用,以实现_二次蒸汽_再利用。 21.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_湿度、温度、速度_以及_与物料接触的状况_都不变。 22. 物料的临界含水量的大小与_物料的性质,厚度和恒速干燥速度的大小__等因素有关。 二、选择题: 1. 当离心泵内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 ) B. A. 气体的粘度太小 B. 气体的密度太小 C.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起漩涡 D. 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 2. 降膜式蒸发器内溶液是(C )流动的。 A. 自然循环; B. 强制循环; C. 不循环 3. 当空气的t=t=tφ(A)。

国开企业战略管理形考作业二

(一)走进海尔创客工厂,人人都是CEO 问题 1.海尔“人单合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人单合一”模式的内容包括:“人单合一”、“直销直发”和“正现金流”。 “人单合一”指的是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定单,并且要对其负责,定单与员工一一对应,合二为一。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成本、生产成本和应收账款数量,使得每个员工都贴近市场、参与市场,从而都能成为创造市场价值的战略事业单位。 “直销”指的是创新设计时要直接面对市场,针对客户的现实潜在需求。 产品制造时要面向定单,依据客户的现实需求进行生产。“直发”是在满足客户的交货日的情况下生产完成后,不经过仓库后直接发货。可见“直销直发”可以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研发费用的浪费和节约仓储成本。 “正现金流”是“人单合一”执行中避免过多的应收账款存在,和开发预付定货的必须的保证结果。 2.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海尔的创客模式是如何强化这种核心竞争力的?答: 海尔张瑞敏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创造用户价值的能力,由于用户的价值,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化,所以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地变化”。从张瑞敏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尔CEO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变化”,即,创新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的创客模式分为: 1.员工提出创业项目,在海尔的创业平台上创业搭建平台 2.是针对用户在网上的抱怨和需求,全球创业者都可以利用海尔平台上的资源 提提出供解决方案。 3.原来是的海尔员工,创业项目不符合海尔,就脱离海尔创业,后者为创业团 队提供平台资源。 4.海尔将创意放在平台上,然后整合各方资源研发创新。 海尔通过创建家创业平台,为创业提供机会资源,人人都可以是创业者、创新者。用户的需求得到重视与关注并借助创业平台集思广益,能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方案。创客平台的实现更能强化海尔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3.你认为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是否适用所有的企业?为什么? 答: “人单合一”的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因过度分工导致各自为政毛病,能最大化的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潜能,在企业内部创造多个利润中心,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效益,增加竞争力。“人单合一”模式适用于所有企业,但我认为此模式更加适合产品高度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以市场销售为导向的行业或企业。

项目管理复习提纲戚安邦版

课程内容顺序: 1.项目管理概论 2.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 3.项目范围管理 4.项目时间管理 5.项目成本管理 6.项目质量管理 7.项目集成管理 8.项目风险管理 9.项目沟通管理10.项目组织管理1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2.项目采购管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项目的基本概念 一.项目的定义与概念 一般认为: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工作。 二、项目的特性 1.目的性---任何项目都是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 2.独特性---项目的产品或服务都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3.一次性---项目有自己明确的时间起点和终点,是有始有终的,而不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 4.制约性---指每个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最主要的制约是资源的制约。 5.其它特性---包括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的风险性、项目的渐进性、项目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等等。 三、项目的分类 1.封闭性项目和开放式项目 2.业务项目和自我开发项目 3.企业项目、政府项目和非盈利机构的项目 4.盈利性项目和非盈利性项目 5.项目组合、项目群、项目和子项目 Project Portfolio、Program、Project和Sub-project。 第二节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项目管理的定义 1.项目管理是使用各种管理方法、技术和知识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各项活动所开展的管理工作。 2.项目管理涉及到对于项目或项目阶段的起始、计划、组织、控制和结束这样五个具体的管理过程(或内容)。 二、项目管理的基本特性 1.普遍性---我们现有各种文明成果最初先是通过项目实现的,一般都是先有项目后又日常运营。 2.目的性---项目管理活动都是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这一目的服务的。 3.独特性---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运营管理,不同于常规的行政管理,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活动。 4.集成性---它要求充分强调集成管理,对项目各要素和项目各阶段的集成管理等。 5.创新性---它是对于创新的管理,项目管理本省需要创新,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 第三节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一.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定义 1.它是在现代项目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理论、方法和工具等的总称。 2.它是项目管理的圣经。PMI从1984年开始推出,1996年出版正式版本,2000年和2004年新版修订的。PMI和IPMA都是国际性的项目管理协会。 二、构成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为食品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三大传递理论及其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即研究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动量传递内容包括流体力学和流体输送机械(泵与风机)的选用、颗粒与流体间的相对运动;热量传递内容包括传热学和蒸发操作等;质量传递内容包括传质过程、吸收与蒸馏、吸附与离子交换,浸出与萃取等单元操作;此外还包括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如食品的干燥等。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主要研究食品加工过程的技术原理与工程实现的应用基础课程,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的有关课程密切相关,其基础涉及数学、物理、力学、热力学、传热学和传质学等。本课程以单元操作为主线,研究食品加工过程的有关理论与工程方法,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研究提供参考。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对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实验探索、工程经验的贯通融合和创新应用方面要求很高。学习中要注重逐步树立学生的工程观念,从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经济方便、节能减排等方面认真掌握单元操作和工程系统集成方面的知识。 1.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应用的能力。食品加工工艺千变万化,其实现的途径又可以多种多样,所以要树立学生的工程观念,能够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物料特性,合理地选择单元操作及相应的设备,完成过程分析、设计计算,努力使系统集成达到最优化。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攫取能力。食品工程原理学科研究的历史短,基础数据十分缺乏。如何通过网络或资料查取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或者通过实验测取、生产现场查定相关数据、是进行良好的食品工程设计的重要前提。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实验设计、单元操作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最新整理食品工程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复习课程

1.1.位能:由于流体在地球重力场中处于一定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若任选一基准水平面作为位能的零点,则离基准垂直距离为Z的流体所具有的位能为mgz。 2.动能: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若流体以均匀速度u流动,则其动能为mv2/2.若流动界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可近似按平均流速进行计算,或乘以动能校正系数。 3.内能:物体或若干物体构成的系统内部一切微观粒子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对于不克压缩流体,其内能主要是流体的分子动能,对于可压缩流体,其内能既有分子动能,也有分子位能,如果单位质量流体所含的内能为e,则质量为m的流体所具有的内能E=me。在热力计算时,我们对某一状态下的内能变化值。 4.流动功:如果设备中还有压缩机或泵等动力机械,则外接通过这类机械将对体系做功,是为功的输入,相反也有体系对外做功的情形,是为功的输出,人为规定,外界对体系做功为正,体系对外界做工为负。 5.汽蚀:水泵叶轮表面受到气穴现象的冲击和侵蚀产生剥落和损坏的现象。吸上真空高度达最大值时。液体就要沸腾汽化,产生大气泡,气泡随液流进入叶轮的高压区而被压缩,于是气泡又迅速凝成液体,体积急剧变小,周围液体就以极高速度冲向凝聚中心,造成几百个大气压甚至几千个大气压的局部应力致使叶片受到严重损伤。 6.汽蚀余量:指泵吸收入口处单位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气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7.泵的工作点:泵的特性曲线与某特定管路的特性曲线的交点。1.雷诺准数:Re=dup/u;是惯性力和黏性力之比,是表示流动状态的准数2努赛尔特准数:Nu:表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3普兰特准数:Pr:表示物性影响的准数4格拉斯霍夫准数:Gr:表示自然对流影响的准数5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运动黏度是流体的动力黏度与流体的密度之比6热传导:是通过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电子等)的运动实现能量传递;热对流:指流体质点间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热辐射:指物体由于热的原因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7水分结冰率:食品冻结过程中水分转化为冰晶体的程度;最大冰晶生成区:水分结冰率变化最大的温度区域(-1~5摄氏度)8形状系数:表证非球形颗粒与球形颗粒的差异程度。9分隔尺度:指混合物各个局部小区域体积的平均值;分隔强度:指混合物各个局部小区域的浓度与整个混合物的平均浓度的偏差的平均值。10泵的工作点:将同一系统中的泵的特性曲线和某特定管路曲线,用同样的比例尺绘在一张图上,则这两条曲线的交点称为系统的工作点11温度场:某一瞬间空间中各点的温度分布;温度梯度:沿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12颗粒群的频率分布曲线:将各个颗粒的相对应的颗粒百分含量绘制成曲线;累计分布曲线是将小于(大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与该粒径的关系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来直观表示颗粒粒径的累积分布13粉碎:利用机械力将固体物料破碎为大小符合要求的小块颗粒或粉末的单元操作;粉碎比“物料粉碎前后的平均粒度之比14床层空隙率:众多颗粒按某种方式堆积成固体定床时,床层中颗粒堆积的疏密程度可用空隙率表示,数值等于床层空隙体积与床层总体积之比15床层的比表面:单位床层体积具有的颗粒表面积16水力光滑管:当δ﹥Δ时,管壁的凸凹不平部分完全被黏性底层覆盖,粗糙度对紊流核心几乎没有影响,此情况成为水力光滑管17紊流核心:黏性影响在远离管壁的地方逐渐减弱,管中大部分区域是紊流的活动区,这里成为紊流核心18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p:在吸上真空高度上留有一定的余量,所得的吸上真空高度19最大吸上真空高度Hsmax:当泵的吸入口处的绝对压力Ps降低到与被输送液体在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v相等时,吸上真空高度就达到最大的临界值,称为最大吸上真空高度20泵的几何安装高度(吸入高度):指泵的吸入口轴线与贮液槽液面间的垂直距离21壁效应:壁面附近的空隙率总是大于床层内部,因阻力较小,流体在近壁处的流速必大于床层内部22黑体:A=1表示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该物体吸收;白体或镜体:R=1,表示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被该物体反射;透热体:D=1表示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透过;灰体: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特点:a,灰体的吸收率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选修课 所属教研室:物流管理 学时及学分:总学时34、理论课学时34、实验课学时 考核对象:企业管理专业 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通过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分析及其企业有关战略的了解,同时结合企业的实例,使学生掌握在动态环境变化中企业战略的分析、选择与实施,帮助学生形成从战略高度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思维模式。 理论部分分为二大板块,一块为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及可选择的战略,一块为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打造及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将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运作以案例讨论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间接参与企业实际管理。 要求学生透彻理解理论部分,认真思考企业案例,积极参与教学讨论。 考试目的: 考核学生对于企业战略选择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的理论方法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企业战略管理》(第1版),湖南大学出版社,陈收着,2003年 参考书:[1]《战略管理》(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王方华,2006年 [2]《竞争战略》(第1版),华夏出版社,迈克尔波特,1997年 [3]《竞争优势》(第1版),华夏出版社,迈克尔波特,1997年 [4]《国家竞争优势》(第1版),华夏出版社,迈克尔波特,2002年 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竞争结构与环境、通用竞争战略、产业演变、替代与互补、联合与兼并、多角化战略、先发制人战略、企业核心能力综述、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与多角化、核心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管理。 第1章企业竞争结构与环境 第一节企业竞争战略 第二节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第三节竞争力量及竞争活动 一、考核知识点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竞争结构以及影响竞争结构的五种基本力量。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企业间的竞争行动及其主要形式 2.理解竞争战略分析的四个部分 3.掌握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和分类 4.应用决定产业竞争状态的五种基本力量分析具体产业的竞争状态 第2章通用竞争战略 第一节总成本领先战略 第二节差别化战略 第三节专一化战略 一、考核知识点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经济机理、成本优势构成要素、差别化战略与买方价值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三类通用竞争战略的异同点 2.理解实施三类通用竞争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三类通用竞争战略的特点、优势及优势构成 4.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企业的竞争战略 第3章产业演变 第一节产业演变的概念与过程 第二节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