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名词解释

1、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建造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2、户型:顾名思义为住户的类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的不同而划分的不同户型。

套型:就是住宅设计中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成套居住空间。

3、厨房:它主要是完成家庭炊事活动,是设备集中和使用频繁的空间,而且又是产生油烟,水蒸气、CO等有害物质的场所,所以住宅套型设计中,它的位置很重要。

4、卫生间:住宅卫生间是一组处理个人卫生的专用空间,它包括便溺、洗浴,盥洗及洗衣四种功能(有的还包括化妆功能)按小康标准,一户住宅卫生间面积以3~5m2为宜。

5、露台:其顶部无覆盖遮档的露天平台。

6、套型空间的组合:就是将户内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求,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7、变层高式住宅:就是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而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

8、复式住宅:就是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

9、跃层住宅:是指一户人家占用二层或部分二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

10、别墅:它的原本含义是“住宅以外的供游玩、休养的园林式住房”,是除“正宅”以外的“副宅”。现代的含义包含了“正宅”与“副宅”二方面的内容,既可能是住户偶尔休养的场所,也可能是常年栖居的生活用房。

11、院落:就是与住宅有着明确的从属关系的室外地面空间,它通过围墙(透体的,不透体的)或者建筑的围合来确定这种空间上的从属关系(私有或半私有)。

12、宅院:建筑在内,院子在外,而且是独立式的住宅外院,从属于一户住宅。

13、庭院:建筑在外,院子在内,受到建筑不同程度的围合(不少于3面)较封闭。

14、单元的概念: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统一结构、构造,方便施工,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而把这种标准段称为单元。

15、住宅的适应性:是指住宅实体空间的用途具有多适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住户居住。

住宅的可变性:是指住宅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户可以根据自己变化发展的需要去改变住宅的空间。

16、住宅的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标准化就是确定规格、品种中的不变因素,多样化是在标准化基础上,组织其可变的灵活因素,使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17、塔式住宅:是指平面上二个方向的尺寸比较接近,而高度又远远超过平面尺寸的高层住宅。它是以一组垂直交通枢纽为中心,各户环绕布置,不与其它单元拼接,独立自成一栋。它适合于地段小,地形起伏复杂的基地。

18、严寒地区:累计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地区称为严寒地区(简称Ⅰ区)。

寒冷地区:累计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0℃,高于-10℃的地区称寒冷地区(Ⅱ区)。

19、采暖:即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提供热能,使室内空间满足人们热舒适的环境要求,所以寒地居住建筑设计在满足一般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设计、采暖设计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20、节能型住宅:是指采用综合节能设计和应用综合节能措施,使新建的节能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标降低,那么节能型住宅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物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为

了有利节能,体型系数应尽可能地小。(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越大,要减少散热面就必须使建筑物形体集中、紧凑,减少凸凹变化)。规范规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体型系数应≤0.3,若>0.3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措施。

22、坡地住宅的直观含义是在坡地上建造的住宅,而其广义的含义应是一切结合地形,地物所建的住宅建筑。

23、建筑工业化就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集中的、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过去分散的、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24、模数网格法:是基于几何学方面的一种设计方法。用一种尺寸线布置出空间网格,网格中每一网眼的宽度即是模数(一般以100mm)绘出扩大模数的平面网格,在网格上作方案。

25、工业化建筑体系是把某一类需要大量建造的房屋建筑,如住宅、学校、工厂等,采用标准设计和配套的标准构配件,配套的生产工艺设备,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以及科学的组织管理,使之形成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

26、通用体系:它是一种完善的工业化建筑方式,能使构件标准化,生产社会化和建筑多样化协调起来,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多样化。

27:装配式壁板住宅:它是将各种构件如墙身、楼盖、屋盖等都在预制厂中作成大尺度板材,然后运到工地,用机械化方法装配成房屋,也简称大板住宅。

28、大模板住宅:就是用定型的大面积模板在现场浇注混凝土墙体的住宅。

29、框架轻板住宅:是以框架受力,内外墙采用不承重的轻质板材,悬挂或支撑在结构框架或楼板上,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充分发挥了不同材料的性能。

简答及论述

1、住宅的分类: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以上)

2、套型按家庭生活模式分类:

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

3、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①安全感和心理健康②私密性和开放性③自主性与灵活性

④意境与趣味⑤自然与回归

4、居住空间功能划分

按其不同的套型标准和居住对象,考虑家庭成员共同活动和分散活动的要求做以下划分:

①卧室:主要是满足家庭成员睡觉休息的需要。它分为:主卧室、次卧室、客卧室、保姆室。

②起居室:它主要就是满足家庭成员的公共活动,如家庭、朋友聚会,娱乐消遣等。它一般在一套住宅中单独设置一较大起居空间。

③工作学习室(书房):是供家庭成员在户内工作,学习之用。

④餐厅:供家庭成员就餐的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餐活动的空间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独立设置餐室已成为必然。

5、主要房间尺寸及家居布置

①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主卧室适宜面积10~15m2,次卧室6~12m2,单人卧室≥6m2;床是卧室中最主要的家具,考虑住户生活习惯,爱好不同,主卧室应提供给住户多种床位布置方式,所以房间短边(主卧室)≥3000mm,次卧室≥2100mm

我国套型面积标准较低,趋于大起居,小卧室,所以在进行卧室设计时,宜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节省出面积用于起居室。

②起居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起居室适宜面积12~25m2之间(现在有40~60m2之间),它的平面尺寸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系。

住宅套型面积标准、家庭成员人数的多少、视听的适宜距离、空间视觉感受。

③餐厅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餐厅的主要家具为餐桌椅,橱柜(酒柜),冰箱(柜),其最小面积≥5m2,其短边最小净尺寸≥2100mm,以保证就餐和通行的需要。

在我们了解居住部分空间的平面尺寸,还需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为1:

1.5为宜,以避免狭长感。

④工作,学习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可参考次卧室。

6、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的关系

大家知道在居住空间中,家具通常沿墙面布置,以便使空间中部作为活动场地,并减少视觉拥挤感,但墙上门窗洞口的位置将影响家具布置,设计中应注意合理解决门窗洞口与家具的关系。居住空间中门窗的划分

①房间门:宽≥900mm,高≥2000mm,主要考虑人的通行和家具进出。

②阳台门:宽≥700mm,只考虑人员通行尺寸。

③壁橱门:因为不常开启,可设在房间门后,或靠近房间门,以保持墙面的完整性,有利家具布置。

④窗:它的尺寸由采光,通风限定,同时也考虑建筑外部造型、立面效果等美学因素。宽,由采光面积决定,高1500mm左右,窗台距地高900mm。

7、住户的室外活动空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宅阳台(多、高层住宅)、露台、户内庭院(低层住宅)。

8、户内功能分析:住宅的户内功能全面满足住户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反应。这些需求包括: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睡眠、洗盥、便溺、晾晒、贮藏等等。

9、户内功能分区:将户内各功能空间按其用途、性质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不同空间之间相互干扰。

公私分区(内外分区)它按住宅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的层次来划分为:私密区、半私密区、半公共区、公共区。

动静分区(昼夜分区)

洁污分区(干湿分区)

10、空间的三维组合:是指套内的各功能空间布置不限在同一个平面内,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立体布置,并且在套内通过专用楼梯进行联系,它包括三种组合方式:

变层高式组合、复合式住宅组合、跃层式组合

11、空间灵活分隔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轻质砖墙或砌块墙

②玻璃纤维混凝土条板隔墙

③石膏条板隔墙

④轻钢骨架隔墙

⑤帷幔

⑥折叠式隔断

⑦灵活隔板

⑧壁柜式隔断。

12、套型模式发展的趋势:

居室型(生存型)、方厅型(温饱型)、起居型(小康型)、表现型(舒适型)

13、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是在城市一定范围内集中建造的低标准住宅。

集合性的体现:①统一的建造方式②较高的人口聚集密度③建筑之间明确的组合关系

14、低层住宅的特点

优点:

①住户易于接近自然

②生活上提供便利(尤其对于老人和小孩)

③利于住户间交往

④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前院后庭的家园模式)

⑤住宅设计较灵活,易于与整体环境协调

⑥建房造价相对较低

缺点:

①浪费土地资源

②影响住宅建设的经济性.住宅底层和顶层面积加大,底层的通风,防潮,屋顶的保温,隔热都须加强处理

③降低了居住区中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和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

15、空间的充分利用:是指住宅在相同的面积上,提高空间的利用程度,增加住宅的居住功能容量,改善住户的居住条件。主要有以下空间可以利用:

①坡屋顶下的空间,主要是居住和储藏之用,作卧室之用时应保证:

高度: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小于2.1m,最低处不小于1.5m。

采光:有直接对外的采光。

②楼梯上下部空间。

③吊柜,主要是作为贮藏空间。

16、低层住宅按其各住户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水平组合和垂直组合。

水平组合

①独立式住宅

特点:

优点:a 设计时较灵活,不受限制;b 有利于平面功能组合;c 建筑四面临空,采光通风条件好,朝向相对灵活;d 环境安静,私密性好。

缺点:建设用地较大。

②并联式住宅:就是两户住宅在平面上并联组合,形成一栋建筑,每户有三个面向外。

特点:通风采光好,节约用地、减少室外管网长度(相对独立式住宅)。

③联排式住宅:即多户住宅拼联,形成一栋建筑。

拼联方式:横向联排、纵向联排、斜向联排、综合联排

优点:更节省用地,以及基础服务设施

缺点:朝向受限制(二面朝外),居住标准较低(联排长度以30m左右为宜)。

④聚合式住宅:也就是多户住宅呈组团式或向心式组合。

垂直组合:是指低层住宅各户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组合。

在组合方式上主要有二种:叠加式、互补式

叠加式:各层平面内容相同或相似,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重复性的叠加。

互补式:不同住户在垂直方向上交叉组合共同形成一个住宅单元体。

17、单元的组合拼接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平直组合,体形简洁,施工方便,但不宜组合过长。

②错位组合,适应地形,朝向,道路和规划的要求,但要注意外墙周长和用地的经济

性,用平直单元错拼或加错接的插入单元。

③转角组合,按规划要求,注意朝向,可用平直单元拼接,也可加插入单元或采用转角单元。

④多向组合,按规划考虑,但要注意朝向及用地的经济性。可用具有多方向性的一种单元组成,还可以套型为单位,利用交通联系组成多方向性的组合体。

18、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①.套型恰当②.使用方便③.交通便捷④.经济合理

⑤.造型美观⑥.通用性强⑦.环境优美

19、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

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分为:垂直交通(楼梯)、水平交通(走廊)

由于楼梯和走廊以及入户方式的不同,住宅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平面类型。

①.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不需要公共走廓称为无廓式或梯间式,其布置套型数有限。

②. 以廊组织各户入口,布置套型数较多。

外廓式:长外廓、短外廓

内廓式:长内廓、短内廓

③.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入口,即隔层设廓,称跃廊式。

多层住宅常用的楼梯形式是双跑楼梯,单跑楼梯,三跑楼梯。

楼梯服务户数的多少对适用、经济的影响

20、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按交通与廊的组织分类

梯间式: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分户门,一般每梯可安排2-4户。

优点: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而较安静。

缺点:缺少邻里交往空间,户数多时很难保证每户有良好朝向。

①一梯二户②一梯三户③一梯四户

外廓式:①长外廊②短外廊

内廓式:①长内廊②短内廊

跃廓式:由通廊进入各户后,再由户内小楼梯进入另一层。

优点:隔层设通廊,节省交通面积

增加服务户数,减少干扰

每户有可能争取二个朝向

21、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按单元拼联方式分类

单向拼联

两向接联:二个方向拼联单元

三向拼联:具有三个方向拼联的可能性

多向拼联:工型、X型

异性拼联:

22、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按楼梯的布局分类

由于楼梯的形式和布局不可,可以使单元平面组合产生许多变化。

外突楼梯

内楼梯

单跑横楼梯

直上式(单跑楼梯):楼梯单跑直上,由休息平台入户形成梯廊结合

错层式:利用楼梯休息平台分层入口,结合地形组成错层单元

23、电视住宅概念及特点

不与其它单元拼联而独立建造的住宅称为点式住宅。

特点:数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都可以采光通风,分户灵活,外形处理较容易,常与一字形建筑相配合,活跃建筑群的空间布局。

24、住宅适应性的体现:~

(1)房间用途的多适性

(2)设置可调剂分配的灵活房间

(3)设置活动隔墙改变相邻套型面积

(4)单元之内的可分性

(5)菜单式套型平面

(6)在套型中设置多功能空间

(7)套型空间的模糊处理

25、住宅可变性的体现

(1)小开间结构住宅的可变性。

(2)大开间结构住宅的可变性

(3)框架住宅的可变性

(4)套型的远近结合

(5)套型的弹性扩建

(6)空壳式住宅

26、住宅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内容包括:

a设计模数和各项参数的选择;b构配件的定型化设计;c套型种类和平面设计;d单元类型设计;e组合体类型设计;f立面及细部处理多样化设计;g空间环境多样化设计

27、住宅标准化的设计方法

(1)幢设计法

以“幢”为定型单位,“幢”的组成不应过大,如长条形的住宅楼,其尺寸巨大,使用不灵活,也很难与地形结合。但点式住宅一般体形较小,可根据具体地形环境因地制宜,重复使用,从而成为以“幢”为定型的单位。

(2)单元设计法

以“单元”为定型单位,是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住宅标准设计法,通常用于条形住宅组合体拼联。

(3)套型设计法

以“套型”为定型单位,套型面积和居室数量按一定规律进行变化,从而形成套型的系列设计。

(4)基本间设计法

将定型单位进一步划小到“基本间”,既在统一模数制和参数的基础上,优选出固定的基本间,如起居室、卧室、厨卫、楼梯间等,由这些基本间组成套型、单元、乃至一幢建筑。

(5)模数构件法

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建筑构配件由厂家生产,以这些构配件作为设计的定型单位。设计时直接选用构配件来组合。它的灵活性更高,这应该是住宅建筑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28、住宅多样化设计的几个方面体现:

(1)住宅类型多样化;低层、多层、高层、条式、点式…

(2)单元设计多样化:开间、长度不同、还要有插入单元、转角单元、尽端单元…

(3)套型的多样化:即使相同的套型,也可以在套型平面布置上作到多样化设计。

(4)住宅立面设计的多样化

①屋顶(平顶、坡顶)②檐口(女儿墙、挑檐)③阳台(栏杆或拦板、虚或实)④入口(具有可识别性的入口)⑤墙面饰面材料和色彩。

(5)住宅外部环境设计的多样化

外部环境设计包括道路布置、庭院设计、绿化种植、园林小品设计等。

29、建造高层住宅在节约用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①电梯取代楼梯而成为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需要组织方便,安全而又经济的公共交通体系,从而对高层住宅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建筑的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大大增加,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需要使用与多层住宅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对建筑布局会有特殊要求。

③在给水、供电、疏散、防火、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

④高层建筑居住密度高,对居民的心理状态,居住环境等都带来了新问题。

⑤高层住宅一次性投资较大,维修费和管理费用多。

⑥新的结构形式带来新的施工方法,而影响到设计和建筑处理。

30、楼梯在高层住宅中的作用:

①底层几层居民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②居民短距离的层间交通工具③在跃廓式住宅中,作为必要的局部垂直交通。④在非常情况下火灾的疏散通道。

31、高层住宅防火分区

就是在高层住宅内一旦发生火灾,为了不致广泛蔓延扩大,必须将住宅建筑分隔成为几个区域,在火势初起时把火灾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尽快疏散居民。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19层住宅属一类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1000m2。

10~18层住宅属二类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1500m2。

每一个防火分区内应设有二个安全疏散口,以保证双向疏散。

32、在空间设计中控制建筑体型系数的有效途径:

①合理扩大栋深尺寸。

②利用住宅类型特征:小天井式、内楼梯式、内跃廓式

③组合紧凑集中,减少凸凹变化(每个局部凸凹均增加三个外表面积)。

④合理提高住宅层数,加大体量(如顶层设计为复合式空间,提高一层高度)

⑤严寒地区采用东西向住宅

⑥加大建筑物体量

⑦减少体型系数:缩小建筑物长、宽、高三边的边长比率。

33、坡地住宅设计的原则:

①充分掌握建筑环境的情况,全面了解地质状况(崖层走向、厚度、有无滑坡、地下水及溶洞等)。

②分析地貌特征,确定可利用的地形,地物。

③综合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形式。

34、建筑与等高线的关系

建筑与等高线平行

建筑与等高线垂直

建筑与等高线斜交

35、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

其组合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错叠式:各单元在垂直方向交错叠合而成的住宅。

长外廓单元顺坡层层错叠(垂直等高线布置)

梯间式单元交错叠合(垂直等高线布置)

迭落式:是各单元之间在垂直方面错落而成,。错落的高度对单元内部没有影响(层数不变),因而可以相当灵活地根据地形的需要随坡任意迭落(高度方向迭落),一般选长度比较短的小单元,以尽量减少土方量。

掉层:根据地形的需要,在局部范围内下面加设一层,称为掉层。

纵向掉层:掉层部分平面上下对应,局部特殊处理。

横向掉层:刚好为一个单元或完整的几户,掉层平面较易处理。

错层:单元内部利用楼梯间作为错层处理,一般是利用双跑楼梯错半层处理。楼梯间各休息平台分别组织进户入口,户间干扰比较小,楼梯间面积的利用率很高,在坡地住宅中采用得比较广泛。

①休息平台分别组织进户入口,错半层

②附贴式楼梯于房屋外部,利用地形高差组织入口

③楼梯间作为插入体,可根据地形情况前后错移,连接灵活。

36、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标志

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

37、建筑工业化的三个特征

有计划系统的组织设计和施工

施工过程和构配件生产的重复性

能使用批量生产的,能够组成各种不同建筑类型的构配件

38、采用扩大模数作设计的优点:

①建筑各部分的尺寸互相配合②减少构件的规格③方便工业化大生产

39、立面多样化

①利用群体空间变化,结合绿化措施来丰富周围环境空间

②利用阳台等的阴影光影效果

③利用结构构件

④利用色彩和材料

⑤利用建筑小品、入口、门廊和花台等丰实立面。

40、一个工业建筑体系的技术文件中包括:

总说明、建筑部分、结构部分与设备部分的图纸和资料、构、配件图册、主要预制构件的生产线、施工工艺与组织以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41、通用体系的优点:

①实现构配件生产标准化,批量化与建筑多样化的结合

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造价

③不受工程规模的限制

④方案设计空间加大

⑤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工业化

42、大板住宅板材划分的原则

a.与建筑布置相适应,一般按开间和进深划分。

b.板材规格越少越好

c.在制作、运输、吊装等允许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大型构件,可以减少吊次、节点数量和接缝长度,增加结构刚性。

d.板材重量均匀

e.板材外形应简单,以便于制作

f.外墙板划分还要考虑美观

44、我国住宅设计具有以下几种个性风格。

①亲切淳朴;②性格独特;③追求现代;④继承文脉(包括继承了地域文化倾向和西方古典风格倾向

45、多层住宅的细部处理

(1)屋顶:随着建筑手法的多样化,住宅设计一改过去只考虑正、侧立面的作法,屋顶成为住宅的第五立面,于是顶部的设计成为立面设计的重点。可以将檐口——屋顶作为地方特色的标志。在屋顶的处理上,可将坡顶与退台相结合,也可以将平顶与坡顶相结合成变层高屋顶,内部空间处理成阁楼。

(2)山墙:目前常见的山墙处理手法有:利用坡顶使山墙更活泼生动;吸取传统民居的细部作法,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墙。利用边单元的特殊布置,调整单调的山墙设计,使之成为正立面的延续,打破原有的立面概念。

(3)阳台:可不均匀设置,色彩可不规则处理,护栏设施可随意变化,还可以作为绿化的载体。

(4)入口:单元入口应鲜明突出,具有识别性,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

4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的细部处理

(1)高层住宅的底部几层因与人接近,需做重点处理,一般通过细部设计使其尺度减小,而入口处是重点处理的部位

(2)高层住宅顶部在视觉上给人以第一印象,是可识别性的重要标志,也是形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组成部分,因此顶部需进行重点处理,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标志性,顶部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手法:

对电梯机房,水箱间进行重点处理

顶层做坡顶组合,使其具有标志性

顶部几层结合电梯机房做特殊处理,或层层退台

改变材料和色彩

(3)高层住宅的中部从整体上看是视觉的过渡部分,一般以开窗的比例与墙面的对比关系和阳台的布置形成虚实对比以及节奏和韵律。

48、高层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1)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2)12层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4)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5)高层居住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为1.1米。

49、家庭生活行为模式按其主要特征分为哪些类型?其对住宅套型设计有何影响?

家务型:在套型设计中,需有方便的家务活动空间,如厨房和卫生间易大,并设有服务阳台等;

修养型: 在套型设计中,需要居室与卫生间联系方便,厨房通风良好且与居室隔离,并应设置方便的室内外交往空间;

交往型:对套型的要求是需要较大的起居活动空间,并需考虑客人使用卫生间问题。起居厅易接近入口,并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交通流线干扰;

家庭职业型:在套型设计中须设置专门的工作间。在底层住宅中,常采用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桃形模式。

文化型:在套型设计中需要考虑设置专用的工作学习室。

50、多层住宅按交通廊的组织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按交通廊的组织分类

(1)梯间式:有楼梯平台直接进分户门,一般每梯可安排2—4户。这种类型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而安静,但往往缺少邻里交往空间,且

多户时难以保证每户有良好朝向。

A一梯两户:每户有两个朝向,便于组织通风,居住安静,较易组织户内通风,单元较短,拼凑灵活,这种形式适应地区较广。

B一梯三户:一楼每层服务三户的住宅,楼梯使用率较高,每户都能有好的朝向,但中间的一户常常是单朝向,通风较难组织,这种形式住宅在北方采用较多。

C一梯四户:一楼每层服务四户,提高了楼梯使用率,每户有可能争取到好朝向,一般将少室户布置在中间而形成单朝向户,在某些地区可布置成朝东或朝西的四个但朝向户。

(2)外廊式

A长外廊:便于各户并列组合,一梯服务多户,分户明确,每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长外廊住宅在寒冷地区不易保温防寒,在气候温和地区采用较多,对小面积套型较为适用。

B短外廊:短外廊每梯服务3—5户,以四户居多。它具有长外廊的某些优点而又较安静,且有一定范围的邻里交往。

(3)内廊式

A长内廊:服务户数增多,使用率大大提高,且房屋进深加大,用地节省,在寒冷地区有利于保温。但内廊较暗,户间干扰也大,户内不能组织良好的穿堂风,对小面积套型较适宜。

B短内廊:减少拼联户数,缩短内廊,居住较安静,在我国北方应用较广。由于中间的单朝向户通风不佳,在南方地区不宜采用。

(4)跃廊式:节省交通面积,增加服务户数,又可减少干扰,每户有可能争取两个朝向,居住较安静。在每户面积大,居室多时适宜。

51、试简述住宅建筑的节能措施?

规划布局:

(1)选址不宜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

(2)争取日照

增加房屋栋深,减少每户所占面宽,对节约用地作用显著。

缩小房间的开间,增加进深,避免采用横向布置的房间,有助于减少每户面宽,但这种作法收效是有限的。每户可作单朝向布置,在房屋两个朝向都布置大房间时,可增加房屋栋深,减少每户面宽。当每栋占相对两个朝向时,朝向较差的一面常集中布置小房间,从而限制了房屋的栋深,如果在房屋的栋深方向作前后三间或多间的布置,可大大增加栋深,减少每户面宽,但中间房间需靠人工或间接采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归纳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归纳 1总论 1.1居住建筑功能类型与发展概况 1.1.1居住建筑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空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现代社会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宿舍、专用公寓和居住综合体等多种建筑类型。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类型。它是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居住空间设施。我国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无论在建筑群体组合、院落布局、平面与空间处理上,还是在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利用上和外观造型的艺术形式等方面,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独特而璀璨的中国民居建筑文化。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建筑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出现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城镇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对居住空间的共同需求,而采取集约化建造的居住设施。它们为刚进入就业市场的青年群体,缺少生活照料的老年群体,在家办公的商务白领群体,以及寻求独立生活的青年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居住空间环境。 (3)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居住建筑类型,也可称为综合型居住建筑。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仍将继续推动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居住方式的变革,

综合型居住建筑的广义特性,将会使其展现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广阔前景。 1.1.2发展概况 简略回顾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住宅建设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我国居住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当今住宅和其他各类居住建筑的建设及预见今后的发展方向,皆具有重要的研究、借鉴意义。其发展轨迹也基本反映了我国居住建筑总体的发展概况。 (1)1950-1952年,为建国初期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为生活最为贫困的基层工人和市民初步改善了居住条件。 (2)1953-1957年,为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为大量城镇住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3)1958-1966年,为我国住宅建设自主探索时期,1963-1965年实行了三年国民经济调整,促进了住宅建设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发展。(4)1966-1976年,为发展迟缓时期,国内政治处于10年文革动荡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住宅建设标准自然仍以小面积、低造价、低标准为计划控制目标。 (5)1979-1990年,为我国住宅建设振兴发展时期。经历了10年文革的经济停滞,拨乱反正,百业待兴,城镇住宅建设重新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6)1991年直至目前,为加速改革与全面发展时期,该时期正值国民经济“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实施阶段,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建筑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64002

建筑设计原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共20分) 1.方案阶段的建筑剖面,可包括以下内容() A.建筑的剖切与投影部分、设计绝对标高、环境和配景、电梯井剖面; B.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高度尺寸、室外地坪; C.设计标高、环境和配景、楼梯剖面、文字标注; D.绘图比例、高度尺寸、建筑轴线、建筑阴影。 2.在面积定额指标中.所谓户均使用面积是指() A.有效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B.建筑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C.居住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D.使用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3.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造价较高 D、有内部空间 4.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5. 平面利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其中使用面积是指除结构面积之外的() A. 所有使用房间净面积之和 B. 所有使用房间与辅助房间净面积之和 C. 所有房间面积与交通面积之和 6.考虑建筑的防火及安全疏散,可采用的楼电梯类型有()

A.双跑梯剪刀梯、螺旋楼梯、自动扶梯; B.悬臂梯、双跑梯、弧形楼梯、剪刀梯; C.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螺旋梯;D.剪刀梯、弧形楼梯、双跑梯、封闭楼梯。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 统一 D.韵律 8. 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主要入口附近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9. 通常房间内最小净高不宜低于( ) A.2.0m B.2.2m C.2.4m D.2.6m 10.建筑施工平面图上,建筑物外部尺寸的标注一般是() A.一道B.二道C.三道D.四道 11. 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B.火车站、浴室 C.医院、中小学、办公楼D.百货商店 12.以下门的类型组可用于建筑的安全疏散口。() A.旋转门、平开门、自动感应门、卷帘门;B.平开门、弹簧门、滑拉门、防火门; C.铝合金地弹门、平开门、防火门、隔音门;D. 铁拉门、防火门、平开门、弹簧门。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 7、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8、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9、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pdf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功能类型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很古老的建筑类型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建筑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 3.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 居住建筑类型,也可称为综合性居住建筑 ·居住面积标准 1.国民居住发展目标定位 国际上对国民居住目标按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低标准为一人一床;文明型标准为每户一套房;舒适性标准为每人各有一室。 我国小康住宅居住目标的基本定位应属国际上的文明型标准,即在21世纪初,我国居民应达到每户拥有一套设施完备的住房的居住目标,人均居住面积将超过8㎡。 2.社会居住模式预测 住户成员构成的特征通常称为户型,住房空间构成和形式的特征通常称为套型。住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常规住户——“家庭户”的户型特征及空间需求;其他非住宅类型居住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时准常规住户——“集体户”的组成特征及空间需求。户型特征包括家庭人口规模和家庭人口结构类型两方面。 ·室内光环境质量 1.光环境质量要求和意义:居住空间的光环境由天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两部分组 成,包括日照,采光和照明三方面的要求。 a.增进人体和视力的健康,并在心里上增进居住空间的舒适感。 b.为居住空间中展开各种日常生活行为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和环境氛围,以提高劳作效率,增进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c.正确处理天然采光设计和人工照明设计的关系,有利于从建筑整体上节约能源。 2.确保光环境质量的设计措施和控制标准:为创造居住建筑室内良好的光环境,建筑 设计上应争取良好的朝向,确保足够的建筑日照间距,立面窗户的开设应确保足够的采光面积。建筑电气设计上,应提供合理照明水平。 a.关于日照标准的确定。 b.关于天然采光标准。 c.关于人工照明标准。 ·室内声环境质量 A.要求和意义:声环境是指居住建筑内、外各种噪声源,在住户室内形成的对居住者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环境。 B.标准和措施 标准:符合人们健康的生活需要;符合国家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允许。 措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尽量是居住区远离各种工业或城市交通措施的强音噪声源;设置声屏障或利用道路绿化大幅度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对居住建筑环境的影响;居住建筑中需要安静的房间,应设计布置在远离道路较安静的一侧。安静房间的上下层位置设计也宜安排安静的用房,以减少户间撞击噪声的影响;提高建筑物构建的隔声能力, 特别是分户墙、楼板和外墙门窗的隔声性能,降低室内建筑与家用电器设备的噪声级。·一套住宅的各功能房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空间、厨卫空间和辅助空间三类。 居住空间:起居室、餐厅、主卧室、书房、次卧室 厨卫空间:厨房、卫生间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总结.do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仲,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索: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而的要求以及精神方而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而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岀入口冇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述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來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 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 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 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 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 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为了充分利用场 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① 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所④服务性院落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 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 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① 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② 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 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③ 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 间环境效果。 本章其他重点: ①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分析 ② 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 ③ 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 ④ 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 ⑤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 ⑥ 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市政中心总体布局分析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 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素:建筑本 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 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①群体建筑②广场道路③绿化设施④雕塑壁画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 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⑤建筑小品⑥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试卷A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 1、考试试卷共 7 页 2、考试形式:开卷 3、考试时间: 120 分钟 4、适用专业:建筑学 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 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 3.动静分区:通常把住宅中使用时间主要在白天和部分晚上活动频繁的 区域划分为动区。如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等。把使用时间集 中在晚上或要求安静不受干扰的区域划分为静区。如卧室、书房等。 4.跃层住宅: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 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坡顶住 宅中,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 5.支撑体住宅:指将住宅的骨架作为支撑体,并预留洞口。其间容纳面 宽和面积各不相同的套型单元,将可拆装的轻质隔墙、设备、装修、 按模数设计的通用构件和部件作为填充体(可分体)。从而具有更多灵 活可变性的住宅类型。 6.住宅单元: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 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 将这种标准段叫做单元 7.安全疏散间距: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8.防火分区:为防止火灾广泛蔓延,将建筑分隔成若干一定面积的区域, 每个区域均设有两个安全疏散口,这种区域划分称作防火分区 9.塔式住宅:指平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寸比较接近,而高度又远远超过平 面尺寸,以一组垂直交通枢纽为中心,各户围绕布置,不与其他单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doc 8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doc 8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实例 ——贝律铭作品分析 摘要:本文试通过分析贝律铭的图书馆建筑,依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探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去综合地解决建筑面临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贝律铭,美术馆 在我们的设计中,往往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去解决,有时往往回到最基本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上来。从最基本的点出发,抓住最主要的矛盾,然后再丰富发展,力求做到完善。贝律铭的作品往往一开始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开始到完成体现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他不是从形式到功能,也不单单是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是综合环境、城市脉络、轴线、功能、空间、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体验等等各方面因素。 一、大师简介 贝律铭是最富盛名的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博采众长,受柯布西耶影响,建筑中表现雕塑性,同时受密斯风格的影响,展现结构之间的直接相接的构筑美,他自己也摸索适合自己的建筑材料,其中最擅长的便是混凝土的应用。在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中,贝氏加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元素,为现代建筑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同时他表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的观念,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的方向。相对于中国其他探索中国式建筑的建筑师们任意拼贴中国式的建筑元素,贝律铭的方法显然高明的多,是从中国建筑的本质出发进行的探索。 二、作品分析 (一)、伊弗森美术馆 该作品是贝律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品,任务面临两项挑战:(1)该馆需要经常进行特展和巡展,所以空间要适应多变的类型不同的展厅。(2)该馆是地方性的小美术馆,且位于市中心更新区,想要成为吸引人的场所,势必要有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个挑战是对建筑功能的要求,第二个挑战是对建筑造型的要求。贝律铭从造型着手,做了高低错落、大小不同十余个展示厅,既满足了不同类型展馆的需求,也形成了丰富的体型。 主体的展室厅是外挑的四个大小高低不同的方盒子,深深的外挑展现了结构美,同时高低错落,榫卯相接,很有层次,也表现出几何形体的雕塑感。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主体建筑是四个展馆围绕中心的内廷雕塑厅,形成一个风车的形状。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如何理解建筑?在文明社会建筑不仅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建筑的三要素:功能、艺术、技术;建筑的本质:空间 第二章民用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分类 ㈠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㈡建筑根据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⑴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为高层 ⑵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⑶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⑷工业建筑(厂房):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㈢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材料分 ⑴钢筋混凝土建筑⑵块材砌筑结构⑶钢结构⑷木结构⑸其它结构建筑 ㈣按建筑的结构体系分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 二、建筑分级 ㈠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级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Ⅰ类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Ⅱ类 50年,普通建筑; Ⅲ类 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Ⅳ类 15年临时性建筑;

㈡建筑物的耐火分级 耐火极限:按照规定的火灾升温曲线,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三、中国基本建设程序 ⒈提出项目建议书 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⒊进行项目评估 ⒋编制设计文件 ⒌施工前准备工作 ⒍组织施工 ⒎交付使用 四、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㈠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任务书,搜集设计基础资料,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㈡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主要方向的立面图、主要部位的剖面图、透视图或模型;工程概算书 ㈢技术设计阶段(扩初) ㈣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各个方向上的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节点详图、工程预算书、计 算书 五、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㈠建筑设计的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经济要求、造型与空间要求、规划与环境要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14全

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一、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0 分 ) ????????????????? 二、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 五、论述题 ( 共 20 分,任选题,共 2 小题,任选 1 题,多选不得分 ) ????????????????? 二、成绩考核: 1、期末考试: 70% 2、平时成绩: 30%(作业 + 出勤) ????????????????? 三、总复习提纲内容: (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 1、民用建筑的分类?(两大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2、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的分类?(三大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3、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有哪些?(两种: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 4、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 24m 5、衡量群体组合最终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它是否达到了统一 6、公共建筑空间的主要构成?(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 ( 辅助空 间 ) 、交通空间) 7、办公建筑的主要使用性质的房间可分为办公和公共两大部分。 8、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建筑的主要使用房间是? 9、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 mm。 10、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一般在 1.5m 以上。 11、过道供 3 股人流通行时其宽度是1650mm。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住宅: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3.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4.住宅组团:在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居住小区设计中,将若干栋住宅集中紧凑地布置在一起,在建筑上形成整体的、在生活上有密切联系的住宅组织形式。 5.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6.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7.复式住宅:所谓复式住宅,即在住宅层高3.3-3.5m的情况下,在内部空间中巧妙地布置夹层,形成空间重复利用。 8.点式住宅:此种住宅在进深、面阔、方向、尺寸大体相当,在住区规划图上好似一个点,故称点式住宅 9.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四、简答 1.低层住宅特点: 答:优:1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生活提供方便,一次性上楼高度小或不用上楼,使住户在住宅附近活动频率加大,加强住户之间相互交往。 2居住心理方面:小体量易形成亲切的尺度,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造型灵活,有“前院后庭”的;理想家园模式,使对住宅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因体量小,使其与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建筑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功能类型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很古老的建筑类型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建筑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 3.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 居住建筑类型,也可称为综合性居住建筑 ·居住面积标准 1.国民居住发展目标定位 国际上对国民居住目标按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低标准为一人一床;文明型标 准为每户一套房;舒适性标准为每人各有一室。 我国小康住宅居住目标的基本定位应属国际上的文明型标准,即在21世纪初,我国居民应达到每户拥有一套设施完备的住房的居住目标,人均居住面积将超过8㎡。 2.社会居住模式预测 住户成员构成的特征通常称为户型,住房空间构成和形式的特征通常称为套型。住宅 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常规住户——“家庭户”的户型特征及空间需求;其他非住宅类型 居住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时准常规住户——“集体户”的组成特征及空间需求。户型特征包括家庭人口规模和家庭人口结构类型两方面。 ·室内光环境质量 1.光环境质量要求和意义:居住空间的光环境由天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两部分组 成,包括日照,采光和照明三方面的要求。 a.增进人体和视力的健康,并在心里上增进居住空间的舒适感。 以提高劳作b.为居住空间中展开各种日常生活行为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和环境氛围, 效率,增进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c.正确处理天然采光设计和人工照明设计的关系,有利于从建筑整体上节约能源。 2.确保光环境质量的设计措施和控制标准:为创造居住建筑室内良好的光环境,建筑 设计上应争取良好的朝向,确保足够的建筑日照间距,立面窗户的开设应确保足够的采光面积。建筑电气设计上,应提供合理照明水平。 a.关于日照标准的确定。 b.关于天然采光标准。 c.关于人工照明标准。 ·室内声环境质量 A.要求和意义:声环境是指居住建筑内、外各种噪声源,在住户室内形成的对居住者 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环境。 B.标准和措施 标准:符合人们健康的生活需要;符合国家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允许。 措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尽量是居住区远离各种工业或城市交通措施的强音噪声源;设置声屏障或利用道路绿化大幅度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对居住建筑环境的影响;居住建筑中需要安静的房间,应设计布置在远离道路较安静的一侧。安静房间的上下层位置设 计也宜安排安静的用房,以减少户间撞击噪声的影响;提高建筑物构建的隔声能力, 特别是分户墙、楼板和外墙门窗的隔声性能,降低室内建筑与家用电器设备的噪声级。·一套住宅的各功能房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空间、厨卫空间和辅助空间三类。 居住空间:起居室、餐厅、主卧室、书房、次卧室 厨卫空间:厨房、卫生间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1.群体建筑2.广场道路3.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塑,壁画与小品来丰富空间艺术效果。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是与空间相结合.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作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1)功能区分2)人流疏散3)空间组成4)室外环境的联系。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使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公共建筑空间的实用性之于组成类型:1)主要使用部分.2)次要使用部分.3)交通联系部分. 总结:空间的使用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主要使用部分与次要使用部分之间,辅助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楼上与楼下之间,室内与室外之间等等。都离不开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出入口,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重点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 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 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 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 住宅室内采光标准

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 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 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 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2.4m,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 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 以上。

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 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1.5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 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 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其户门、起居室门和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900mm,厨房门不应小于800mm,卫生间门不应小于700mm。 当进卧室的门位于长边墙时,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侧布置,留出500mm以上的墙段,使房间四角都有布置家居的可能。 阳台门:阳台门的大小一般仅考虑人员通行尺寸,因无大型家具搬运,其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 窗的设置与家具布置 通常窗下口(窗台)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间中的位置宜靠房间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墙段宽度在900~1400mm,以满足布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 虑.... 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 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BC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 A.卢浮宫 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学习资料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 细答案)

课堂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建筑的基本属性的是( A ) A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 B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 C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 D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 2、古代拉丁美洲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D ) A 木构架体系建筑 B 伊斯兰教建筑 C 陵墓建筑 D 高台建筑 3、古代印度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A ) A 佛教建筑 B 筑陵墓建筑 C 伊斯兰教建 D 木构架体系建筑 4、下列不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 ( D ) A 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宗 庙、明堂、辟雍)、居住建筑(宅第、坞壁)、园林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 B 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在建 筑上开始广泛使用,建筑组群日趋庞大,群体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 C 多层楼阁兴起和盛行,战国时期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 的、大型多层的木楼阁 所取代

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变革, 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5、下列不是清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 D ) A 园林建筑进入极盛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 B 单体建筑在明代定性化基础上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筑高度程式化 C 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分离,单体的建筑装饰精细、华丽,甚至由 于装饰过分而产生繁缛和堆砌感 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变革, 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6、希腊建筑长期的推敲改进主要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及其相互组合上,这套做法固定后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柱式:( A ) A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B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塔斯干 C 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复合柱式 D 爱奥尼克柱式塔斯干复合柱式 7、自然环境构思法主要是指( C ) A 通过建筑形态、语言、符号等表达其内在的某种哲学或思想内 涵,从而使观者产生联想、共鸣或启示 B 建筑通过形象(含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内外装饰)表达或蕴涵某 一主题思想,从而增加建筑文化含量 C 新建筑根据所处环境原有的道路、景观及建筑布局、形态、形 式、风格、材料、色彩以及特点、个性等进行构思,从而达到新旧环境与建筑的谐调平衡。 D 运用象征或隐喻的方法来表达经构思而确定 8、基本构思法的设计操作过程包括(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