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英文版)Ch11-0906-4

制冷技术(英文版)Ch11-0906-4
制冷技术(英文版)Ch11-0906-4

Chapter 11 Condensing Equipment

11-1) Fun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densers

(1)Function of Condensers

The heat-transfer process in a condenser occurs in three stages as implicated in Fig.11-1.

1. Desuperheating of the hot vapor.

2. Condensing of the vapor to liquid state and release of the latent heat.

3. Subcooling of the liquid refrigerant.

Fig.11-1, The state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side a condenser

(2)Classification of Condensers

Fig.11-2 Classification of condensers [1]

Types of water-cooled condensers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construction (Fig.11-2). Each has features that make it suitable for certain application.

(1) Double-pipe condenser

Fig.11-3, Double-pipe water-cooled condenser

Fig.11-4 Circular and trombone double-tube condenser [11]

Fig.11-5 Double pipe condenser with cleanable tubes

(2) Shell-and-coil condenser 壳盘管冷凝器

Fig.11-6 Shell-and-coil condenser (vertical type) [1]

(3) Shell-and-tube condenser壳管冷凝器

The shell-and-tube condenser consists of a cylindrical metal shell and a number of straight tubes which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held in place at the ends by tube sheets. There are two main types of shell-and-tube condenser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 Horizontal shell-and-tube condenser

Fig.11-7 Two-pass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

b) Vertical shell-and-tube condensers

vapor in

Cooling water in

Cooling

Fig.11-10 Vertical shell-and-tube condenser

(4) Heat transfer in water cooled condenser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s used to calculate heat transfer in water cooled condenser.

00m Q k t F =? (11-1)

where

0Q : Heat transfer rate, kW.

k :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kW/m 2 K 0F : Heat transfer area, m 2

m t ?: mean effec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ETD), K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1

r w f l

k r R R R R =

?+++

(11-2)

where

r R : thermal resistance in refrigerant side w R : thermal resistance of tube wall

f R : thermal resistance of water fouling

l R : thermal resistance in water side

r : ratio of outside to inside tube surface area

Since the temperature of cooling media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n a condenser,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e refrigerant and the cooling media is not constant, as seen in Fig.11-11. A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must be determined for Equation 11-1.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ean Effec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ETD) is the best way to represent this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hich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following equation:

ln A B

m A B

TD TD t TD -?=

(11-3) where

A TD :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t one end of the condenser, K

B TD :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t other end of the condenser, K

liquid out

refrigerant

vapor in

water out

water in

t c '

t h ''t c t h '

Fig. 11-11 Temperature profile in a condenser

As we can find from Equation 11-1, increasing m t ?, i.e., METD, is one of the ways to enhance heat transfer for the condensers. The mean temperature,m t ?, can be increased by the flow arrangement in the condensers. Counterflow and parallel flows are two common arrangements applied to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s. For a given set of required conditions, the counterflow arrangment gives a greater METD than the parallel flow arrangement does. However, the METD is affected by the flow arrangement when the refrigerant is condensed from saturated vapor to saturated liquid because th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frigerant is constant in this process (Fig.11-11).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condensers, the overall thermal resistance,1k, should be as small as possible. Of the four elements involved in Equation 11-2,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metal tube wall resistance Rw is the least significant and can be ignored. usually. Thus, the k of a condenser is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the other three factors and usually the fouling resistance and the liquid film resistance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Table 11-1 compares the thermal resistances in a water cooled condenser with the ammonia as refrigerant.

*:This is special for ammonia. Some of the refrigerants do not have this type of resistance because the lubrication oil can dissolve in these refrigerants.

(1) Types of Cooling Towers

Fig. 11-13 Mechanical Draft Cooling Tower [13]

(2) Cooling Tower Performance

Fig.11-14 Range and approach of cooling towers

/()

=+(11-4)

Cooling Tower effectiveness Range Range Approach

In cooling towers, evaporation and water droplets carried away by the air flow are the two causes of

water loss. Also, water in the tower basin should be regularly removed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dissolved solids. For these reasons, it is essential to supply enough make-up water to the cooling tower.

The evaporated water does not carry away the solids, so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ids would reach a level at which they would precipitate out of the water on surfaces as a coating, or scale. This will

redu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denser.

Fig.11-15 Make-up and purging of a cooling tower

, ,c

m

concentration of solids in circulation water S r concentration of solids in make up water S =

-, (11-5)

And the make-up water has thus to be:

()11

m d d

r

G G w G r =+=- (11-9)

Fig11-16, Air-cooled condenser (natural draft type with wire fins) [15]

Fig.11-17 Typical forced draft air condenser arrangement

R e c i r c u l a t e d w a t e r

Make-up water

plates Sprays liquid out

vapor in

Fig.11-18 Schematic diagram of evaporative condenser

References

1. Dossat R. J., Principles of Refrigeration, Third Edition, Prentice-Hall, Inc.1991.

2. Wang S. K. Handbook of Air conditioning & Refrigeration, McGraw-Hill, 1994.

3. Gosney M.W., Principles of Refriger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4. Source: Perry’s Chemic al Engineers Handbook (Page: 12-17), McG raw-Hill,1997

5. Bureau of Energy Efficiency, Ministry of Power, India. Cooling Towers. In: Energy

6. Efficiency in Electrical Utilities. Chapter 7, pg 135 - 151. Edward, 2004

7. Zhu P.G. The 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of heat exchangers. Tsinghua Pub. Comp., Beijing. 1987.7 8. Wu Y.Z. The principle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 Xi an Jiaotong Press.,Xian, 1998.1 9. Wu Y.Z. Design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Mechanical Press.Beijing,1988

10. Zheng X.D. The principle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 Mechanical Press.Beijing, 1988

11.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7306298.html,/2725490/product-5868091/photo-7619329/Coaxial-Coil-Used-for-He

at-Pump-Water-Heater.shtml

12.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7306298.html,/techdb/manual/cooltext.htm 13.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7306298.html,/A2/A2.htm

14.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7306298.html,/71026/product-2323161/photo-4484628/Condenser.shtml

制冷技术设备的现状及其发展

冷凝器的现状研究性报告 冷凝器(Condenser) 制冷系统的机件,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大部分汽车上的冷凝器安装在水箱前面。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致冷蒸气。石油化学工业中用冷凝器使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冷凝。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称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 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入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的方式把热带走。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工质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高温低压的蒸汽,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全球泠凝器行业发展阶段的概况 起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 换热器最早起源于欧洲,早期产品(如蛇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小,体积大而笨重。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板式换热器,30年代瑞典制成螺旋板换热器。英国制成翘板式换热器。60年代中国和瑞典各自独立制成伞板换热器。70年代中期研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成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7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已开始自行生产冰箱及空调,国内换热器行业开始发展。换热器生产工艺渐趋成熟与完善。产品结构形式与功能呈现多样化趋势。冰箱用换热器主要形式有丝管式、吹胀式、短片式及板管式等。空调用换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V2 1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列举并分析了数据中心发展各个时期主流的制冷技术,例如:风冷直膨式系统、水冷系统、水侧自然冷却系统及风侧自然冷却系统等。同时,分析了国内外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差别及未来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中心;制冷;能效;机房;服务器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enumerates and analyzes the cooling technologies in data center development period. The enumerated technologies includes direct expans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ater side cooling system, water side free cooling system and air side free cooling system,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s well as the tendency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ata center; cooling; efficiency; computer room; server 1前言 随着云计算为核心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与能源和材料并列的人类三大要素之一。作为信息资源集散的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成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3-5 年全球角逐的焦点。数据中心不仅是抢占云计算时代话语权的保证,同时也是保障信息安全可控和可管的关键所在,数据中心发展政策和布局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配电系统、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多种基础设施系统。其中,制冷系统在数据中心是耗电大户,约占整个数据中心能耗的30~45%。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是提高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措施。制冷系统也随着数据中心的需求变化和能效要求而不断发展。下文简要回顾和分析了数据中心发展各个时期的制冷技术应用,并展望了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2风冷直膨式系统及主要送风方式 1994年4月,NCFC(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

制冷技术概述

第一章概论 1.1制冷技术及其应用 1.1.1.制冷的基本概念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制造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能实现制冷过程的机械和设备的总和称为制冷机。 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并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实现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的制冷循环。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制冷的实现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制冷几乎包括了从室温至0K附近的整个热力学温标。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把制冷分为普通制冷和低温制冷两个体系。根据国际制冷学会第13届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将120K 定义为普冷与低温的分界线。在120K和室温之间的温度范围属于“普冷”,简称为制冷;在低于120K 温度下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或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常称为低温制冷或低温技术,但是,制冷与低温的温度界线不是绝对的。 1.1. 2.制冷技术的应用 制冷技术几乎与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紧密联系,利用制冷技术制造舒适环境以保障人身健康和工作效率;利用制冷技术生产和贮存食品;利用制冷技术来保证生产的进行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制冷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技术、医疗生物和科学研究等各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1.1. 2.1.商业及人民生活 食品冷冻冷藏和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商业制冷主要用于对各类食品冷加工、冷藏贮存和冷藏运输,使之保质保鲜,满足各个季节市场销售的合理分配,并减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食品损耗。典型的食品“冷链”由下列环节组成: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冷藏贮运和销售,最后存放在消费者的家用冷藏冷冻装置内。 舒适性空气调节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大中型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空调,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空调装置,家用空调等。近年来,家用空调器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热点家电产品之一。2003年我国家用空调器的年产量达3500万台,出口1000多万台,中国已成为世界空调产品的生产基地,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 工业空调不仅为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员工提供一定程度的舒适条件,而且也包括有利于生产和制造而作的空气调节。如:在冷天或炎热环境中,以维持工人可以接受的工作条件;纺织业、精密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和生物医药等生产行业为了保证一定的产品质量和数量,需要空气调节系统提供合适的生产环境。 1.1. 2.2.工农业生产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 --

-- 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在石化领域,目前国内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 --

-- 的课题,国内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气体密封、磁力轴承和无润滑联轴器的出现,透平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断开发高压和小流量产品;进一步研究三元流动理论,将其应用到叶轮和叶片扩压器等元件的设计中,以期达到高效机组;低噪声化,采用 --

-- 噪声防护以改善操作环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范围内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内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 --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 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工作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 在石化领域,目前国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 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的课题,国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围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又成为关注的热点。 2.往复式压缩机 在石化领域,往复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z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在产品设计上,应用热力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综合模拟预测压缩机在工况下的性能,强化压缩机的机电一体化,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优化节能运行和联机运行。

简述制冷压缩机分类及其应用

简述制冷压缩机分类及其应用 [当前位置:中国制冷网 > 技术交流 > 正文] 时间:2009-05-09 来源:互联网点击次 数:728次 制冷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称为制冷机的主机。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式空调系统不断出现,推动了制冷压缩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目前制冷压缩机的发展趋势来看,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以及微振低噪等特点是空调压缩机制造技术不断追求的目标。下面对制冷压缩机做一个概述。 压缩机作用: l、从蒸发器中吸m蒸气,以保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压力; 2、提高压力(压缩),以创造在较高温度下冷凝的条件; 3、输送制冷剂,使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 一、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空调压缩机可以分为定排量压缩机和变排量压缩机。 l、定排量压缩机的排气量是随着发动机的转速的提高而成比例提高的,它不能根据制冷的需求而自动改变功率输,而且对发动机油耗的影响比较大。它的控制一般通过采集蒸发器出风口的温度信号来实现,当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压缩机停止工作;当温度升高后,压缩机开始 T二作。定排量压缩机也受空调系统压力的控制,当管路内压力过高时,压缩机停止工作。 2、变排量压缩机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自动调节功率输出。空调控制系统不采集蒸发器m风口的温度信号,而是根据空调管路内压力变化信号来控制压缩机的压缩比从而自动调节m 风口温度。在制冷的全过程中,压缩机始终是工作的,制冷强度的调节完全依赖装在压缩机内部的压力调节阀来控制。当空调管路内高压端压力过高时,压力调节阀缩短压缩机内活塞行程以减小压缩比,这样就会降低制冷强度。当高压端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

低压端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压力调节阀则增大活塞行程以提高制冷强度。 二、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容积型与速度型。 容积型压缩机是靠工作腔容积的改变来实现吸汽、压缩、排汽等过程。属于这类压缩机的有往复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速度型压缩机是靠高速旋转的齿轮对蒸气做功,压力升高,并完成输送蒸气的任务。属于这类压缩机的有离心式和轴流式压缩机,目前常用的是离心式压缩机。 1、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往复式压缩机又称活塞式压缩机。压缩机的工作腔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了压缩、排汽、膨胀、吸汽等过程。图1中的四个过程分别表示了压缩机1二作中的四个过程。到最低位置(称活塞的下止点)时,汽缸吸满蒸气。而活塞转而向上,这时吸、排汽门都关闭,汽缸容积缩小,蒸气被压缩,一直压缩到排汽压力为止。图中(b)为排汽过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大于排汽管内压力)时,排汽阀开启,活塞继续上移,蒸气排出,一直到活塞上移到最高位置(这位置称活塞的上止点)时,排汽结束。图中(c) 是余隙膨胀过程:为了防止活塞与吸排汽阀碰撞,活塞上移到上止点时,活塞与汽缸顶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称余隙。当活塞转而向下运动时,排汽结束时留在余隙内的高压蒸气阻止吸汽阀开启,吸汽不能开始。这时余隙内的蒸气随着活塞下移而进行膨胀,一直膨胀到吸汽压力以下时才结束。图中之(d)是吸汽过程:吸汽阀开启,随着活塞往下运动而吸汽,一直进行到活塞下移到活塞下止点为止。

制冷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院 2011-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 制冷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10级 专业 供暖通风 层次:普通高职 普通本科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用于食品冷却的房间称为冷却间,冷却间的温度通常为( )左右。 A 、—23~—30℃ B 、—15℃ C 、0℃ D 、—35℃ 2、( )是决定物体间是否存在热平衡的物理量。 A 、温度 B 、比体积 C 、压力 D 、热量 3、蒸气定压发生的过程中,不包括( )区域。 A 、未饱和液体 B 、过热蒸气 C 、湿饱和蒸气 D 、饱和蒸气 4、当几根毛细管并联使用时,为使流量均匀,最好使用( )。安装时 要垂直向上。 A 、分液器 B 、电子膨胀阀 C 、热力膨胀阀 D 、感温包 5、水果采后生理活动不包括( )。 A 、呼吸作用 B 、蒸发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激素作用 6、冷库的集中式制冷系统中,双级压缩还需增加一个( )。 A 、蒸发回路 B 、冲霜回路 C 、供热回路 D 、冷却回路 7、气调库在结构上区别于冷藏库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安全性 B 、观察性 C 、气密性 D 、调压性 8、610F80G —75G 中,610是指( )。 A 、开启式6缸V 型,缸径为100mm B 、开启式6缸Y 型,缸径为100mm C 、开启式6缸S 型,缸径为100mm D 、开启式6缸W 型,缸径为100mm 9、制冷量大、效率高、易损件少、无往复运动、制冷量可实现无极调控等优点 属于( )压缩机。 A 、离心式 B 、螺杆式 C 、涡旋式 D 、滚动转子式 10、冷库容量不包括( )。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

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在石化领域,目前国内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的课题,国内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

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气体密封、磁力轴承和无润滑联轴器的出现,透平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断开发高压和小流量产品;进一步研究三元流动理论,将其应用到叶轮和叶片扩压器等元件的设计中,以期达到高效机组;低噪声化,采用噪声防护以改善操作环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范围内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

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内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又成为关注的热点。2.往复式压缩机在石化领域,往复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在

外文翻译--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精品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 在史前时代,人类已经发现在食物缺少的季节里,如果把猎物保存在冰冷的地窖里或埋在雪里,就能保存更长的时间。在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懂得了采冰,储冰技术。 希伯来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大量的雪埋在储藏室下面的坑中,然后用木板和稻草来隔热,古埃及人在土制的罐子里装满开水,并把这些罐子放在他们上面,这样使罐子抵挡夜里的冷空气。在古印度,蒸发制冷技术也得到了应用。当一种流体快速蒸发时,它迅速膨胀,升起的蒸汽分子的动能迅速增加,而增加的能量来自周围的环境中,周围环境的温度因此而降低。 在中世纪时期,冷却食物是通过在水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像硝酸钠或硝酸钾,而使温度降低,1550年记载冷却酒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这就是制冷工艺的起源。 在法国冷饮是在1660年开始流行的。人们用装有溶解的硝石的长颈瓶在水里旋转来使水冷却。这个方法可以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并且可以制冰。在17世纪末,带冰的酒和结冻的果汁在法国社会已非常流行。 第一次记载的人工制冷是在1784年,威廉库伦在格拉斯各大学作了证明。库伦让乙基醚蒸汽进入一个部分真空的容器,但是他没有把这种结果用于任何实际的目的。 在1799年冰第一次被用作商业目的,从纽约市的街道运河运往卡洛林南部的查尔斯顿市,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足够的冰来装运。英格兰人Frederick Tuder和Nathaniel Wyeth看到了制冰行业的巨大商机,并且在18世纪上半叶,通过自己的努力革新了这个行业。Tudor主要从事热带地区运冰,他尝试着安装隔热材料和修建冰房,从而使冰的融化量从66%减少到8%,Wyeth发明了一种切出相同冰块的方法,即快速又便捷,从而使制冰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也减少了仓储业,运输业和销售业由于管理技术所造成的损失。 在1805年,一名美国发明者Oliver Evans设计了第一个用蒸汽代替液体的制冷系统,但Evans从来没有制造出这种机器。不过美国的一位内科医生John. Gorrie制造了一个相似的制冷机器。

半导体制冷技术

半导体制冷技术 实物图 半导体制冷又称电子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是从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介于制冷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边缘的学科,它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珀尔帖效应,即通过直流电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尔帖在铜丝的两头各接一根铋丝,再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通电后,他惊奇的发现一个接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冷;这个现象后来就被称为"帕尔帖效应"。"帕尔帖效应"的物理原理为: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运动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热量。反之,就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即表现为制冷)。 所以,"半导体制冷"的效果就主要取决于电荷载体运动的两种材料的能级差,即热电势差。纯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能好,但制冷效率极低(不到1%)。半导体材料具有极高的热电势,可以成功的用来做小型的热电制冷器。但当时由于使用的金属材料的热电性能较差,能量转换的效率很低,热电效应没有得到实质应用。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约飞院士对半导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于1945年前发表了研究成果,表明碲化铋化合物固溶体有良好的致冷效果。这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热电半导体材料,至今还是温差致冷中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主要成份。约飞的理论得到实践应用后,有众多的学者进行研究到六十年代半导体致冷材料的优值系数,达到相当水平,才得到大规模的应用。80年代以后,半导体的热电制冷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开发热电制冷的应用领域。 二、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原理 原理图

制冷压缩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制冷压缩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王充摘要:某种意义上,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匹配就是将压缩机的能力体现出来。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制冷压缩机的功能和特征对制冷系统的功能和特征具有决定作用,提高制冷系统效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是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它将带来系统能耗的显著降低。为了使制冷系统功能和特征更加优化,世界各国制冷行业无不加大对制冷压缩机的研究,使制冷压缩机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不断涌现。 关键词:制冷压缩机发展现状前景展望 正文: 压缩机现状 离心式:目前高速离心式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大流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效率与流量和运行条件密切相关。由于只有两到三个活动部件,所以运行性能更可靠,在部分载荷工作时还可以调节转速。在这些大型系统中,与螺杆式、涡旋式和回转式压缩机相比,尺寸小、重量轻,效率高。 活塞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型号与规格齐全,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在工商应用领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在工艺冷却设备、与食品相关的制冷和冷库链中也有广泛应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制冷剂气体吸入和排出呈间歇性,易引起气柱及管道振动,且与其他回转式压缩机相比,其体积较大、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成本优势低。

目前的发展方向 活塞式 变频(变速)技术 变频(变速)技术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能量调节范围大、部分负荷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定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在舒适性、部分负荷能效以及部分负荷时汽缸不断启停性能等方面的不足。在制冷空调系统中采用变频器实现变速控制成为制冷压缩机的热点技术领域,多级压缩技术 多级压缩技术 多级压缩是将气体的压缩过程分在若干级中进行,并在每级压缩后将气体导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 吸气喷液技术 高冷凝温度或低蒸发温度运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排气温度通常会比较高,高排气温度会引起压缩机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为了能使压缩机在要求的工况下正常工作,采用喷液冷却的方法,将制冷剂直接喷入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管或者吸气腔,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降噪技术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噪声发生源涉及泵体结构、轴承、气流压力脉动、电机电磁力、壳体刚性等诸多方面。机械系统、流体系统、电磁系统3类助振力的弱化和压缩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是压缩机低噪声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三种压缩机性能特点、优缺点比较

1螺杆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又称螺杆压缩机。20世纪50年代,就有喷油螺杆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上,由于其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能在大的压力差或压力比的工况下,排气温度低,对制冷剂中含有大量的润滑油(常称为湿行程)不敏感,有良好的输气量调节性,很快占据了大容量往复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而且不断地向中等容量范围延伸,广泛地应用在冷冻、冷藏、空调和化工工艺等制冷装置上。 以它为主机的螺杆式热泵从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用于采暖空调方面,有空气热源型、水热泵型、热回收型、冰蓄冷型等。在工业方面,为了节能,亦采用螺杆式热泵作热回收。 2离心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叶片旋转式压缩机(即透平式压缩机)。在离心式压缩机中,高速旋转的叶轮给予气体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在扩压通道中给予气体的扩压作用,使气体压力得到提高。

早期,由于这种压缩机只适于低,中压力、大流量的场合,而不为人们所注意。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的建立,离心式压缩机就成为压缩和输送化工生产中各种气体的关键机器,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气体动力学研究的成就使离心压缩机的效率不断提高,又由于高压密封,小流量窄叶轮的加工,多油楔轴承等技术关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离心压缩机向高压力,宽流量范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使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以致在很多场合可取代往复压缩机,而大大地扩大了应用范围。 3往复活塞压缩机 是各类压缩机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公元前1500年中国发明的木风箱为往复活塞压缩机的雏型。18世纪末,英国制成第一台工业用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迷宫压缩机,随后又出现各种无油润滑压缩机和隔膜压缩机。50年代出现的对动型结构使大型往复活塞压缩机的尺寸大为减小,并且实现了单机多用。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27T11:13:58.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高捷 [导读]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经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经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保障制冷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指标,需要把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等许多热工参数的一些控制电器和调节元件、各种仪表、传感器及附属设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1 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发展 1.1 冰蓄冷技术应用及发展 现代化空调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离不开的一项必备工具,其走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成为一项生活必需品,同时其能耗显著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空调系统用电量已上升至建筑总消耗电能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由此可见,在电力紧张、能源紧缺的今天,空调行业受到了耗能量庞大的显著影响,为有效降低空调制冷系统能耗,冰蓄冷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专家们主力研究的技术领域,采用冰蓄冷技术研发的空调系统主体利用电能非峰值保持制冷剂始终处于最佳化节能状态稳定运行,并将空调系统服务运行所需的潜热与显热形式全部或部分释放冷量用来满足空调系统运行冷负荷,即采用融冰冷量释放达到空调系统运行冷负荷的需求标准,蓄冷设备则成为储存冰的相应容器。该冰蓄冷空调制冷技术可有效发挥填谷移峰作用,并全面提升空调系统运行服务稳定性,创设了显著经济效益,令系统能耗得到了有效控制。 1.2 城市制冷供热中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 空气源热泵构建于循环逆卡若原理之上,是一种制热环保、节能的有效技术方式,应用该技术构建的空调制冷系统可利用自然能,诸如蓄热空气有效获得低温热源,通过系统的集热高效整合后形成高温热源,进而实现供应热水或供暖取暖目标,基于该技术构建的整体系统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应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范畴广泛,其产品适用服务温度范围在零下十度至零上四十度之间,同时不受到环境气候的限制,可实现全天候四季皆可的服务使用,即使是雨天、阴天、下雪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寒冷的冬季傍晚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均能够正常应用。同时该技术系统具有较高热效率,其产品全年平均热效率均超过百分之三百,且其热泵产品不会排放任何种类燃烧污染物,系统中采用的制冷剂可有目的选择环保型R417A种类,进而不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任何污染,是一种具有优质环保性能的空调制冷技术,较适用于北方冬冷夏热气候的城市制冷与供暖事业,会产生较好的使用效果并创设丰富经济效益。 1.3 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应用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其蕴含的庞大能量及长效特征令其备受科学家关注并在深入研究中实现了迅猛发展。利用太阳能进程中制冷太阳能空调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良好的发展趋势,是当前研究制冷技术的亮点与热点。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具备显著的节能优势,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各国消耗于民用空调系统中的电能总量占到民用耗电总量的一半以上,倘若采用太阳能则会令该类显著空调系统能耗大大降低。同时太阳能还具有环保特性,倘若采用CFC工质压缩制冷机则会对自然界大气臭氧层产生强力破坏作用,因此该类工质已被暂停使用。目前世界各国均在致力于研究替代CFC类工质的相关技术。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采用制冷剂物质为非氟氯氰,其包含的温室效应与破坏臭氧层系数均为零,因此充分满足现行环保要求,并可有效降低石化能源燃烧发电产生的不良环境污染。再者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还有一类显著优势为供给热量与冷量需求在数量与季节中处于高度匹配性,即辐射太阳能越强,大气的温度便会越高,因此需求的冷量便会越大。利用该性能我们可将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设计为多能源类型,科学利用废气、余热及天然气等他类能源构建优质空调制冷系统。 当前较为常用的制冷太阳能空调技术有吸收式制冷太阳能空调,该制冷系统主体利用变化的溶液浓度获取冷量,也就是说在一定压力下制冷剂发生吸热蒸发,同时再利用吸收剂进行蒸汽吸收。该原理相当于利用发生器与吸收器替代压缩机,可利用的热能包括太阳能、热水、低压蒸汽以及燃气等丰富形式。当前该空调制冷系统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采用常规吸收式氨水或溴化铎空调机有机结合于太阳能热水体系进而发挥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功能。还有一类常用的太阳能空调为喷射式系统,该系统中制冷剂位于换热器实现太阳能吸收并发生增压、气化变化,生成饱和蒸汽,令其进入至喷射器通过喷嘴实现高速的膨胀、喷出,并于喷嘴周围形成真空。同时喷射器再次吸入蒸发器内低压蒸汽,通过喷射器产出的混合气体则逐步进入冷凝器中实现凝结与放热,而后一部分冷凝液经过节流阀流入蒸发器在吸收了部分热量后便产生汽化,完成的该部分工质便是制冷循环过程。另一部分冷凝液则会经过循环泵完成升压后流入换热器并再次履行新一轮吸热汽化的过程。太阳能光电式空调制冷系统也是其应用发展模式之一,实际上该类制冷系统是应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过程,通过光伏转换设备令太阳能合理转化为部分电能,通过工频或高频后令压缩制冷器实现驱动,通常来讲该技术构建的制冷系统完全与压缩制冷系统相同。金属氰化物制冷空调系统主体应用不同温度下金属氢化物吸氢及放氢过程中放热吸热原理实现制冷工作,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金属氢化物一旦降低了成本其放氢与吸氢寿命及性能将会有所提升,由此可见该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逐步成为国内外行业专家开发研究的热点项目之一。 2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前景趋势 由总体层面来讲,环保、节能、智能化与健康化是空调制冷系统技术未来的科学发展趋势,行业近期主要针对其显著热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直流变频、自动清洁、静音、节能、彩板、加湿、新冷媒、网络远程控制及铝替铜技术。同时较多国家逐步开始了严格控制家电产品能耗指标的研究,我国对于制冷空调节能控制技术也施以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制冷空调在高效换热器、压缩机等层面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例如PAM高效节能技术已领先应用于海尔空调中。再者相关环保技术也逐步实现了广泛应用,人们越发重视空气环境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因此空调系统便顺理成章的担负起了健康营造舒适环境的重任。当前健康的空调技术包括发生负离子、离子集尘、健康除湿、保湿双向换新风、多元光触媒、三重防御、立体环绕自然风、静音及抗菌技术等。 结语 总之,环保、节能、高效、健康是空调制冷技术研究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立足长远的原则科学研究节能环保型空调智能技术,探寻新型环保能源、总结空调制冷领域取得的成绩、经验,用于指导后续的科学研究发展,才能真正以低成本获取高回

压缩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缩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对制冷压缩机的使用现状进行的阐述,并对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压缩机现状趋势 提到压缩机这个词相对陌生,但是提到冰箱和空调我们都很熟悉,它是是空调与冰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实际所承担的职责是提升压力,将吸气压力状态提高到排气压力状态。 制冷和空调行业中采用的压缩机有5大类型:往复式、螺杆式、回转式、涡旋式和离心式,其中往复式是小型和中型商用制冷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商用和工业系统。回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家用和小容量商用空调装置,离心式压缩机则广泛用于大型楼宇的空调系统。 各种往复式压缩机一般根据压缩机壳体形式以及驱动机构设置方式分类。根据壳体形式来分有开启式和封闭式半封闭式压缩机。封闭式是指整个压缩机均设置在一个壳体内。 一、压缩机的使用现状 近年来,为了满足环保和市场的需要,国内电冰箱厂纷纷推出了CFCS工质替代的电冰箱,相应地,电冰箱压缩机厂也不断开发出CFCS工质替代的制冷压缩机 普遍使用的家用制冷机压缩机大多数使用旋转式电动机驱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必须有一套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机构。通过对这类压缩机的动力学分析(以曲柄连杆机构为例)可见:作用在曲柄连杆机构上的力主要有三种---- 惯性力、气体力(负载)、摩擦力。惯性力又分为活塞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曲柄不平衡旋转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连杆运动所产的惯性力;压缩机的摩擦功率包括往复摩擦功率、旋转摩擦功率。其中曲柄不平衡旋转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连杆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以及旋转摩擦功率都是因为使用旋转式电动机而直接带来能量损失的项目,而往复摩擦功率的损失则很大程度上是由曲柄造成的活塞所受到的径向力引起的。总之,这种机器总体体积庞大、传动效率低、噪声大、磨损利害、寿命短,因此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具有很大的改善潜力。对于家用冰箱的全封闭式压缩机,输入功率只有1/ 3得到有效利用(电效率约为30%),而在商用制冷设备中,这个比例也仅有1/ 3 至1/ 2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冷技术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50 年代,活塞式压缩机行业从修理转向仿制和组织批量生产。60 年代,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我

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暖通空调 谢 玲* 汤广发 摘 要 不同于传统的制冷,半导体制冷可以打破常规,强行将被制冷物体的温度降到比环境温度还低。其实现的原理即强行打破热平衡,实现温差效果。只要充分处理好制冷片热端的散热,即可达到理想的制冷效果。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传统方式;温差效应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By Xie Ling and Tang Guangfa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refrigeration, Mak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pecified Objec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nvironmentle. The principle is to break the thermal balance and effec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used. So an ideal refrigerating effect can be obtained as far as a good method for cooling is used. Keywords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traditional type; effect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 HV AC in Civil Engeneering of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China 谢玲,女,1983年生,硕士 410082 长沙市湖南大学南校区15幢22室E-mail: Xieling523@https://www.360docs.net/doc/a417306298.html, 收稿日期:2007-6-29 0 前言 热电制冷又称温差电制冷,由于目前热电制冷采用的材料都是半导体材料,因此热电制冷也被称为半导体制冷。它是塞贝克效应的逆效应帕尔帖效应在制冷技术方面的应用,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方式。 1 半导体制冷的基本原理 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通过半导体材料的温差效应,使直流电通过由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对的两端将吸收或放出热量。如果在放热端安装散热装置,吸热端就能通过热量输 送制成简单方便的新型制冷器;当改变直流电方向 时,又能达到制热的效果。 2 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半导体制冷本是一项古老的技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掀起过一股热潮。因为它一通电即能变冷,十分简易方便,大受家电厂家的青睐。但是由于当时元件性能较差而未能实用化。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各个技术难题逐步攻破,使半导体制冷的优势重新显现出来。逐渐应用于许多小型家电、设备。 3 热电制冷的优缺点 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 凝器、节流阀、制冷剂等,而热电制冷系统仅包括冷端、热端、电源、电路等,即它不需要制冷剂。其次其工质是在固体中传导的电子,无工质泄漏,且无机械运动,无噪声,体积小,可靠性强。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第三,其冷量调节范围宽,冷热转换快。因此,在某些地方,有着压缩式制冷机无法替代的作用。第四,半导体制冷 . 68 . 洁净与空调技术CC&AC 2008年 图1 半导体致冷原理示意图

浅谈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

浅谈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 发表时间:2018-09-17T10:20:57.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游秀武 [导读] 摘要:社会需求的旺盛促进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空调制冷技术仍然存在着技术上的瓶颈,所以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及前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23 摘要:社会需求的旺盛促进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空调制冷技术仍然存在着技术上的瓶颈,所以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及前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对空调制冷技术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阶段我国的,和包括世界范围在内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对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空调制冷技术会向着更加节能环保、健康舒适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现状;前景趋势 引言:空调作为一种必备的家用电器,有人称其为最伟大的家用电器发明之一,近些年,随着全球变暖,人们对空调的诉求也越来越旺盛,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空调制冷技术必将在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向着更加智能和更加舒适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是针对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存在的高污染、高耗能,必须通过优化创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在实现技术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空调制冷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空调制冷技术概述 目前,冷暖空调分为热泵型空调器和电辅热泵型空调器两种,这两种空调制冷技术都离不开空气源热泵作为基础的支撑,而考虑到空气源热泵的原理是循环逆卡诺原理,这就需要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人员首先对循环逆卡诺原理具有充分的了解。具体来讲,空气源热泵技术在空调制冷的工作过程中,将低温热源集中起来,然后进行整合,进而形成高温热源;此外,如果空气源热泵技术收集热量的效率较高,还可以用来实现供热和供水的目标。热泵型空调器的工作原理是夏季制冷,即空调在夏季工作时,室内是制冷而室外是散热;而在秋冬季工作时,室内是制热而室外是制冷;这种空调具有功效高的优点,但它的温度范围较小,在零下五度左右工作就会停止。电辅热泵型空调器是在热泵型空调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电热元件,在空调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少量的电源进行加热,以此来弥补热泵在制热时产热较少的不足,在达到使用温度范围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单纯利用电加热消耗的功率,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 空调作为一种家用电器,20世纪初发展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再加上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也就导致目前阶段,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出现了高污染和高浪费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大多来源于国外,特别是一些国外已经淘汰的制冷技术,由于技术引进成本比较低,所以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最重要的是,我国的自主研发水平有限,这不仅体现在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上,而且体现在我国大部分技术研发中,这样的状况长期存在,不仅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这种技术水平的长期落后导致了未来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技术上的发展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具体来讲,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包括三方面,分别是空气源热泵技术、冰蓄冷技术和太阳能制冷技术,由于这三种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各个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也不一样,所以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有所不同。就目前阶段的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发展状况来说,主要的空调制冷技术就是制冷剂,这是因为从短期效益上来看,使用制冷剂来进行空调的制冷能够节约大量的技术引进成本,但是制冷剂的缺点就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就是说,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使用制冷剂进行空调制冷工作,需要在后期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对于制冷剂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解决。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还存在着瓶颈,但以乐观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我国的空调机制冷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前景趋势 1、节能环保 现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到了一个高度污染的阶段,无论是全球的气候条件还是生态条件,都进一步恶化,而且这种恶化是持续的,这就需要各项科学技术的研发人员加大自己的研究力度,不仅需要国家加大科研成本投入,而且还要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这样才能帮助技术向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其中,空调制冷技术近些年已经初现成效,针对空调制冷机高污染的问题,正在促进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空调制冷技术中的应用主要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太阳能热量产生直流电来驱动制冷设备制冷。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既不会耗尽也不会产生污染,对于节能减排将是一大助力。由此可见,如果能加大对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研究将会给我国空调制冷技术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所以说,通过开发太阳能制冷技术,能够推动空调制冷技术向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此外,蓄冷技术由于能够在夜晚的用电低谷期制冰,因为这个时间的电力负荷相对白天来说比较小,这样可以改变目前阶段冰箱耗能过大的问题;再在用电高峰期,通过融冰为水的方式来吸收热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电力成本,而且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有效平衡电力供应,是一种非常节能环保的空调制冷技术。 2、健康舒适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会有不同的需求,实际上,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医疗条件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的诉求越来越大,表现在对家用电器的使用上就是对空调的需求量的提升,透雨空调本身就是作为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家用电器而存在的,所以在未来,空调制冷技术也会向着更加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目前阶段,我国的空调行业出现了健康除湿技术、抵抗细菌技术和离子化集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虽然提升了空调的造价成本,但是长期来看,这些能够全面地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的技术能够实现较好的市场反应,进而满足客户对于舒适健康生活的需要。 3、智能化 在智能音箱已经得到良好的市场响应的今天,包括小米和天猫都开发了自己的智能音箱,而且取得了非常惊人的销售业绩。也就是说,在未来,智能家用电器的发展成为必然,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生活压力加大,对于智能家电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就是技术一定是会向着更加便利人们生活的方向,空调的智能化也必然实现。这种空调技术的智能化依托的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从严格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