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数据库应用设计

6-数据库应用设计
6-数据库应用设计

应用设计

一、考核内容

1、数据库应用设计的各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2、ER模型设计

3、逻辑模型设计

4、物理设计

三、试题

㈠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数据字典中的内容是( d )。

A.数据项B.数据流C.处理过程D.系统用户

2、在下面学生实体的属性中,属于多值属性的是( b )。

A.学号B.电话C.家庭地址D.生日

3、在下面学生实体的属性中,属于复合属性的是( c )。

A.学号B.电话C.家庭地址D.生日

4、

㈡填空题

1、软件开发需求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中,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

2、在ER模型中,(实体)用来表示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

3、复合属性是(可再分解为其他属性的)属性。

4、根据属性的取值特点可分为单值属性和多值属性。多值属性是指同一实体在该属性上可

能有(多个取值)。

5、如果将一个多值属性用一个新的实体类型来表示,那么这个新实体与原来的实体之间是()的联系。这个新实体依赖于原实体而存在,因此称它为(弱实体)。

6、在ER模型设计时,经常要对实体进行分裂。分裂的方法有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两种,其中水平分裂是依据实体的(某个属性取值)将一个实体分解为若干个实体。

7、利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时,一般分三步进行: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将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ER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ER 模式。划分局部结构范围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依据系统的(用户)进行划分。另一种是按相对独立的(业务子系统)来划分。

8、设计全局ER模式一般分三步:⑴确定公共实体⑵局部ER模式的合并⑶消除冲突。

9、全局ER模式优化原则是:实体类型合并,冗余属性消除,冗余联系消除。

10、通常可把冲突分为三种:⑴属性冲突⑵⑶命名冲突

11、在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时,若实体间的联系是m :n的,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

一个关系模式,其属性为()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12、在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时,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 :n的,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13、在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时,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 :1的,则可以在两个实体转换成的两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中加入另一个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14、对数据库经常性的维护工作主要由(DBA )完成。

15、数据库维护的主要工作包括: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造)。

㈢判断题

1、在对实体进行垂直分裂时,实体的键必须出现在分裂后的每个实体中。

2、两个实体之间只能有一个联系。

3、实体、属性、联系并无形式上可以截然区分的界限。

㈣简述题

1、简述“代码”型字段的编码原则。

2、简述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各阶段的任务。

㈤数据库设计题

1、为某超市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来管理该公司的销售业务。该公司的业务规则如下:

⑴超市经营多种商品。超市至少要记录商品的如下信息:商品号,名称,销售规格,售价,库存量等。

⑵超市对商品进行分类管理,超市采用三级分类。每种商品归属于一个第三级分类。

⑶每种商品要有且只有一个供应商,超市要和供应商确定这种商品的进货价。超市要记录供应商的如下信息:供应商号,单位名称,工商登记号,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合同。

⑷每个顾客购完商品后,要到收银台结账,收银员要给顾客打印单据。

⑸商店有多个收银员,收银员轮流值班,每次上班时输入自己的密码登录,下班时注销。商店要统计每个收银员每个班次的收银次数、收款总额,以便管理。请同学们自己确定用那些属性去描述收银员。

⑹商店对顾客实行会员制,对会员进行分级管理,共分3级,对会员按其在商店的“总累计消费额”进行晋级。商店记录会员个人信息为:会员卡号,姓名,性别,民族,生日等。

⑺商店对会员进行打折优惠,打折的规则是:商店对每种商品规定一个最高折扣率,最高级别会员可以享受最高折扣率,其它级别会员依次递减20%

1、请给出该系统的ER模型,要求标出联系的属性及数量关系,不必在图中标出实体的属

2、把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在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下加一个下划线。

2、为某家城市银行的人民币活期储蓄业务管理设计一个数据库,该银行的业务规则如下:

⑴该行有若干支行,每个支行有若干储蓄所,每个储蓄所有若干营业人员,一个营业人员在某时刻只在一个储蓄所办理业务,但有可能在储蓄所之间掉转工作。

⑵每个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储蓄所开设多个帐户,但要有身份证。帐户在全行唯一,每个帐户对应一个存折、一个ATM卡。每个帐户要记载开户的储蓄所、办理的工作人员信息、开户日期等、个人电话、密码等信息。

⑶帐户有活期,定期之分。定期有存款年限。

⑷每个帐户可以在全行通存、通兑,但要记载存取款储蓄的所、办理的工作人员信息。

⑸储户可以通过电话、网站挂失存折。

⑹银行要统计每个储蓄所的日交易量,以便确定每日给该储蓄所的送款额、收款额及确定对储蓄所的工作量核算。

3、为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业务设计一个数据库,该图书馆的业务规则如下:

⑴图书馆有若干个书库,每个书库有若干架位(架位:书架、层),每个架位可放若干本书。每个书库的名称唯一。

⑵图书馆要记录其所拥有的每种图书的如下信息:每种图书的品种号(目前出版的图书品种号是ISBN号,以前的采用9位数字字符编码),书名,第一作者,出版社,单价,购买年份,版次,中图分类号,图书简介。

⑶一种书图书馆要采购若干本,然后典藏到各书库、架位上,“索书号”标明其所在的架位。每本书在图书馆内有唯一编号。

⑷图书馆对读者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型读者的借书数量、期限不同。

⑸图书馆记录如下读者基本信息:给每个读者一个唯一的借书卡号,姓名,证件号,单位,Email。

⑹如果读者多次超期还书,除罚款外,图书馆要对该读者采取停借处罚。

⑺读者可以通过电话挂失自己的借书卡,但要输入自己的密码。

⑻读者可以查询某种书的馆藏情况(共有多少本,都在哪个馆,是否在馆)。

1、请给出该系统的ER模型,要求标出联系的属性及数量关系,不必在图中标出实体的属

性。

2、把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在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下加一个下划线,请同学们根据题目叙述及所学知识给出每个关系的属性。

4、为书店的图书销售业务设计一个数据库,该书店的业务规则如下:

⑴书店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除图书的中图分类外还要有自己的店内分类。

⑵书店要记录每种图书的如下信息:ISBN号,书名,出版社名称,第一作者,出版日期,版次,书价,中图分类号,店内分类号,进货价,最高折扣,店面存量,库存量。

⑶书店实行会员制营销,对会员顾客按其级别实行不同的优惠。对“会员”记录如下信息:会员号,姓名,性别,级别,总累计消费,年度累计消费。

⑷书店对每位顾客的销售要形成一个“销售单”,销售单内容如下:

销售单号,销售日期,收银员号,会员号。

⑸对每个销售单要记录该单所购买图书,数量,应收金额,实收金额。

请根据以上信息设计该数据库的ER模型,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模型。

5、拟开发房屋销售管理系统,系统有查询、售房、统计等功能。业务规则如下:

⑴系统中存放公司待售房屋的如下信息:房屋编号,楼房地点、楼房名称、楼房总层数、房屋的层数、房屋门牌号、朝向、规格(一室一厅或两室一厅)、面积、建造年份、每平米售价和总价格等数据,供客户查询。

⑵房屋可以采用分期付款和一次性付款两种销售方式。一次性付款可以打折,每个房屋有自己的折扣率。对于分期付款,公司要规定:首付金额、付款期限(几年付清)、每月付款金额、每月付款日期。

⑶一个客户可以购买多个房屋。客户购买了房屋,系统要记录客户的如下信息:客户编号,客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工作单位、个人电话等。

⑷公司对每笔销售都要签署一份销售合同,合同记录下列信息:合同编号、顾客编号、房屋编号、签署日期、付款方式、办理的业务员等信息。

⑸公司的业务员每月要查看自己所销售的、未付清款的分期付款合同的交款情况,如果客户到了规定日期未履行付款义务,那么业务员要催缴。

⑹公司财务要记录每笔房屋销售的每次收款情况。

⑺公司经理每月要看房屋销售情况、付款情况统计报表。

⑻客户每月要查看自己所要交的款情况。

1、请根据以上信息设计该数据库的ER模型,要求标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量关系。

2、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把每个关系主键用下划线标注。

案例分析-第六章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六个基本步骤)案例分析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案例分析) 系统名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要收集数据库所有用户的信息内容和处理要求,并加以规格化和分析。 物流管理系统是为制造商和零售商设计的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目的是: 1、实现上游制造商的信息管理。 2、实现下游零售商的信息管理。 3、实现进库与配送的信息管理。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 企业管理化水平。经过调研分析,得到系统的如下功能需求。 (1)数据检索 1、制造商、零售商查询某一产品名称,规格和单位 输入:产品编号 输出: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单位,制造商编号 2、物流中心、制造商查询某一零售商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号码,网址 输入:零售商编号 输出:零售商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号码,网址 3、零售商、物流中心查询某一制造商信息表 输入:制造商编号 输出:制造商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号码,网址 4、物流中心、制造商、零售商查询某一产品的出库信息表 输入:仓库编号 输出:仓库编号,库名,地址,电话 5、物流中心、零售商查询某一产品的制造商和产品信息表 输入:产品编号编号 输出:制造商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号码,网站,产品名称,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单位 6、查询某一产品对应的物流中心编号及产品信息 输入:产品编号 输出:物流中心编号,货物价格,提取.产品编号,产品.产品名称,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单位 7、制造商,零售商查询某一物流中心信息 输入:物流中心编号 输出:物理中心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号码,网址 (2)数据插入 ①产品数据插入 ②制造商数据插入 ③零售商数据插入 ④物流中心数据插入 (3)数据修改 ①产品数据修改:某产品数据变化时,输入该产品编号以及需修改的属性,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7分单选题 1.【第06章】在Database Desktop程序中,____就是数据表所在的 子目录或数据库文件名的替代名称。 ? A 数据库别名 ? B DSN ? C BDE ? D ODBC 单选题 2.【第06章】在ODBC层次结构中,_____包含在ODBC32.DLL中, 对用户是透明的,其任务是管理ODBC驱动程序,是ODBC最重要的部件。 ? A 数据源名 ? B ODBC管理器 ? C ODBC API ? D 驱动程序管理器 单选题

3.【第06章】使用Database Desktop程序,不能完成下列的_____ 功能。 ? A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表 ? B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别名 ? C 执行SQL语句 ? D 创建三层结构的数据库程序 单选题 4.【第06章】应用程序用以请求一个连到ODBC数据源的连接 (Connection)的名字是_____。 ? A DSN ? B ADO ? C ODBC ? D Connection 单选题 5.【第07章】创建一个名为RS的视图,用来显示所有学生的学号, 姓名和平均成绩,下面正确的语句是_____。

? A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INTO CURSOR RS ? B CREATE VIEW RS AS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 ? C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INTO CURSOR RS ? D CREATE VIEW RS AS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AVG(SKB.成绩) AS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 单选题 6.【第07章】要选出平均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平均成绩,下 列正确的语句是____。 ? A SELECT 学号,平均成绩FROM SKB WHERE 平均成绩>=80 ? B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WHERE 平均成绩>=80 ? C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GROUP BY 学号HAVING 平均成绩>=80 ? D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ORDER BY 学号HAVING 平均成绩>=80 单选题

数据库应用

单选题
机考 201802 数据库应用
1、下面哪个命令可以关闭当前表文件( )(2 分)
A.CLOSE B.CLEAR C.USE D.SET CLEAR OFF
我的答案:C
得分:2 分
2、在“学生”表中建立各项索引,操作步骤是( ) ①选择“索引”选项卡; ②在项目管理器中选定“学生”表,单击“修改”按钮; ③建立各项索引,即输入“索引名”、“类型”、“表达式”等内容; ④单击“确定”按钮。(6 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我的答案:C 得分:6 分
3、在 Visual FoxPro 中,非当前工作区中字段的引用格式是( )(2 分) A.工作区别名!字段名 B.工作区别名 字段名 C.工作区别名*字段名 D.工作区别名.字段名
我的答案:D 得分:2 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分) A.视图文件的扩展名是 .vcx B.查询文件中保存的是查询结果 C.“查询设计器”实质上是 SQL-SELECT 命令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D.查询是基于数据库的虚拟的表
我的答案:C 得分:2 分

5、在命令窗口中键入下面哪个命令并按回车,可以退出 Visual FoxPro( )(2 分) A.CLOSE B.CLEAR C.QUIT D.CANCEL
我的答案:C
得分:2 分
6、在“成绩管理”项目中,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的操作步骤是( ) ①在“新建查询”对话框中,单击“查询向导”图片按钮; ②在“向导选取”对话框中,选择“查询向导”,并单击“确定”; ③按照“查询向导”提示的步骤完成各项设置; ④在“另存为”对话框中保存查询; ⑤打开“成绩管理”项目,选择“数据”选项卡上的“查询”,然后单击“新建”命令 按钮;(6 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③①④
我的答案:C

数据库应用与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答案

《数据库应用与设计》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1、答案: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设备上、相互关联的、可以被用户共享的数据集合。 2、答案: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带来如下好处:低冗余,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易于扩充。 但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可能会引起并发访问的冲突,这就需要采用并发控制来 避免。 3、答案:因为概念数据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被人们所理解。它是创建数据模型 的第一个阶段。 4、答案: 5、答案:因为多对多联系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联系,一般数据库管理系统也不直接支持多对 多联系(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多对多联系通常需要转换成一对多联系的。 6、答案:存储数据独立性指当改变存储文件的组织方式或存储结构时,应用程序无需修改。 概念数据独立性指当概念文件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无需修改。 这两种数据独立性是通过三层结构获得的。在三层结构的方案中,CONCEPTUAL-ROUTINE保证了概念数据的独立性,而STORAGE-ROUTINE则保证了存储数据独立性。 7、答案:数据库模式是用数据描述语言对数据库结构的每一层的框架及结构进行的精确定 义。数据库模式分为存储模式(内模式)、概念模式(模式)、外部模式(子模式)。存储模式(内模式)定义了存储数据库结构,概念模式(模式)定义了概念数据库结构,外部模式(子模式)定义了外部数据库结构。 8、答案:用户程序通过DBMS修改一条记录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下: (1)用户程序A向DBMS发出修改一条记录的指令,这时,用户程序要给出外部文件名、记录的关键字值和要修改的信息。 (2)DBCS分析所接到的指令,访问对应的外部模式。

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数据库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伴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而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管理和利用,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绝大部分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的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都支持三级模式,如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都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都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都是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言。 第二代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关系操作、数据完整性。他们具有以下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连系用关系来表示;以关系数学为基础;数据的物理存储和存取路径对用户不透明;关系数据库语言是非过程化的。 第三代数据库产生于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领域对数据库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于是产生了第三代数据库。主要有以下特征:1.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2.保持和继承了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3.对其它系统开放,支持数据库语言标准,支持标准网络协议,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连接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第三代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比如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并和诸多新技术相结合(比如分布处理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模糊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商业管理、GIS、计划统计等),由此也衍生出多种新的数据库技术。 分布式数据库允许用户开发的应用程序把多个物理分开的、通过网络互联的数据库当作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看待。并行数据库通过cluster技术把一个大的事务分散到cluster中的多个节点去执行,提高了数据库的吞吐和容错性。多媒体数据库提供了一系列用来存储图像、音频和视频对象类型,更好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查询。模糊数据库是存储、组织、管理和操纵模糊数据库的数据库,可以用于模糊知识处理。 在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数据库的应用更为广泛,作用也更为重要。可以说数据、计算机硬件和数据库应用,这三者推动着数据库技术与系统的发展。数据库要管理的数据的复杂度和数据量都在迅速增长;计算机硬件平台的发展仍然实践着摩尔定律;数据库应用迅速向深度、广度扩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数据库的应用环境,向数据库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这些因素的变化推动着数据库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批新的数据库技术,如Web数据库技术、并行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内容管理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逐一去展开来阐述这些方面的变化,只是从这些变化中归纳出数据库技术发展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系统简介 开发目的和任务 客户信息是个人,机关,企事业等进行业务联系所必需而频繁使用的信息资料,在许多大型应用系统中都有客户信息管理工具,它是企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系统的任务是制作一个简单,实用的通讯薄,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大型应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使用。 1.系统功能 (1) 总体功能要求 本系统将介绍如何让在Visual FoxPro 6.0开发环境下快速开发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表单,通过表单的运行,可以初步体会到什么是程序,什么是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应用程序是如何进行编辑,修改,增加,删除,查询和退出的. (2) 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1)登录:本功能主要是为了防止非操作人员对系统随意更改. 2)主界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是维护,查询模块间相互切换的桥梁. 3)维护:本功能模块主要实现数据的浏览,添加,删除,退出等功能. 4)查询:本功能模块主要实现按姓名,职务,出生日期等查询功能. 2. 系统的特点 (1) 数据库设计的考虑 本系统的信息两不太大,因此只涉及一个库,一个表.库名为通讯

录.DBC表名为通讯录.DBF. (2) 提高系统集成化的考虑 为了是系统短小精悍,并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设计的效率,在设计中较多的应用了Visual FoxPro 提供的“选项卡”控件和容器控件.除此之外,还采用了页框控件,其目的是在一个窗口上尽可能多的扩展应用空间,容纳最多的信息量. (3)提高可操作性的考虑 由于使用本系统的人员不一定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因此要求系统的操作应尽量简单,本系统在设计时已考虑到这一点,尽可能少的使用键盘的地方,要保证用起来“顺手”. 3. 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1) 开发工具. VFP6.0 为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项目管理器,设计器,生成器和向导机制等,使其成为强有力的数据库开发工具. 1)项目管理器. 2)设计器. 3)生成器. 4)向导. (2)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PⅡ350MHz以上处理器,16MB以上内存,一般需240MB 硬盘空间. 软件环境:Windows 95及以上的操作系统支持.

第六章 数据库保护习题(徐玲)

【7.1】假定DMA要求customers可能的discnt值在0.00和10.00之间,而且数值之间的差距只能为0.02,所以可接受的值为0.00,0.02,0.04,......,9.96,9.98,10.00。请用适当的Create Table语句实现这样的约束。注意,因为可能的值很多,所以用CHE子句是不合适的;需要另外定义一个表来实现这一约束。 Use sales create table discnts ([discnt] float(2) not null, primary key([discnt]), check ([discnt] <= 10.00), ) declare @i float set @i=0.00 while @i<10.00 begin insert into discnts values(@i) set @i=@i+0.02 continue end create table customers (cid char(4) not null,cname varchar(13) , city varchar(20),[discnt] float(2) not null, primary key (cid), foreign key ([discnt] )references discnts); 【7.2】根据X/Open中更新视图的约束,下面哪一条SQL语句是合法的?(括一号中说明了视图是在哪个例子中创建的。) (1)update agentorders set month='jun'; (2)update agentorders set month='jun' where pid='c001'; (3)update agentorders set month='axx' where aid='a03'; (1)合法。 (2)不合法。 (3)合法 【7.3】创建一个触发器,当向表orders中插入一个新订单时被触发,自动地更新表products的quantity列。触发器必须把在orders指定的qty从products相应行的quantity中减去。 use sales go create trigger BT on orders for insert

简单数据库设计实例

数据库设计实例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针对于特定的应用环境,设计合理的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从实用角度出发,数据库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创建概念数据模型 ◆确定实体和关系 ◆确定属性 ◆规化数据 第二步:生成物理数据模型 第三步:验证设计 为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讲解和展示数据库设计的详细过程。假定我们要开发一个小型的ERP系统,以管理公司部资源,其应用业务场景描述如下: v512工作室由IT业界专业人士组成,在提供高端IT培训业务的同时,还自主制作并免费发布大量公益性学习资源,工作室以公司形式运营,目前共拥有18名员工,这些员工分属于4个部门,且员工之间存在上下级管理关系。计划将来根据业务的发展设立更多的部门,聘用更多的员工。为保证质量,工作室对其成员的各项专业技能进行了级别评定。 8.5.1 确定实体和关系 1. 确定高级别的活动 要确定本ERP系统数据库设计中的实体和实体间关系,首先应明确要基于该数据库执行的高级别活动,这里所谓的高级别活动是指从用户的视角出发,确定本数据库设计中系统所涉及到的业务活动。比如,存储和维护员工的个人信息等。 在前述的应用业务场景中,v512工作室需要考虑的高级别活动包括: -聘用新员工 -解雇现有员工 -维护员工的个人信息 -增设新部门 -裁撤现有部门 -维护部门信息 -维护工作室业务相关的技能信息 -维护各员工的业务技能掌握情况 2. 确定实体 接下来要确定的是,针对上述的高级别活动需要记录和维护有关哪些事物的信息,这些事物将被转换为实体。其中,员工相关信息可抽象为“Employee”实体、部门相关信息可抽象为“Department”实体、技能相关信息抽象为“Skill”实体,为规和方便起见,这些实体均采用英文命名,并尽量在名称中体现其含义。 3. 确定关系 进一步对上述高级活动进行分析,以确定实体间存在何种关系。具体包括: -Employee-Department实体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员工必须且只能隶属于某一个特定的部门,一个部门可以包含0~多名员工,此为一对多关系。 这种从两个方向上对同一个关系的细化描述被称为关系的角色,每个关系都对应两种角色。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课程设计

学校代码:_11059_ Hefei University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 课程设计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1-06-01 成绩:

目录 1 引言 (1) 1.1 本课题(项目)的研究意义 (1) 1.2 本论文的目标与任务 (1) 1.2.1图书管理和维护 (1) 1.2.2 图书信息服务 (1) 2 数据库设计 (1) 2.1 需求设计 (1) 2.1.1目标与任务 (2) 2.1.2 业务流程 (2) 2.1.3 数据流程 (2) 2.1.4 数据字典 (2) 2.2 概念设计 (4) 2.2.1概念设计任务 (4) 2.2.2 E—R图设计 (4) 2.3 逻辑设计 (5) 2.3.1 逻辑设计任务 (5) 2.3.2关系模式的设计 (5) 2.3.3视图的设计 (6) 2.3.4 功能模块设计 (9) 2.4 物理设计 (9) 2.4.1物理设计任务与目标 (9) 2.4.2索引存取方法 (9) 2.4.3功能模块分析 (10) 2.5 数据库实施 (10) 3 数据库调试与试运行 (11) 4 收获与体会 (11) 5 存在问题与建议 (11) 附录 (12) 附录1 (12) 附录2 (15) 附录3 (17) 附录4 (17) 附录5 (31)

1 引言 目前图书馆进行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手工处理,最多是用计算机的文本系统打印一些清单,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在电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化管理。 1.1 本课题(项目)的研究意义 现在准备建立的图书管理系统,要把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图书借阅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2 本论文的目标与任务 1.2.1图书管理和维护 (1)图书信息入库(建立信息库,以便查询和借阅)。 (2)管理图书库(包括删除图书信息和统计图书信息)。 (3)查看图书信息。 (4)查询图书的借阅情况(包括借出情况查询、未借出情况查询和超时情况查询,同时还要知道:如果某本图书被借出,那么可直接查询到借阅者的信息,以便催还等)。 (5)图书馆的规则管理和维护(包括每人可借阅图书数目、每人每本书可持有天数以及每超时一天的罚金数目等)。 (6) 用户信息的管理和维护(例如删除已毕业学生信息、增加新生信息等)。 1.2.2 图书信息服务 (1)图书信息的查询(例如在借书前可先查询某本图书是否被借出)。 (2)图书的借阅(按图书馆的规则进行借阅,例如不超过4本,如果已有超时借阅的图书,则在归还前不允许再借阅等等)。 (3)图书的归还。 2 数据库设计 2.1 需求设计 需求分析阶段是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的第一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是设计数据库的起点,需求分析的结果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实际要求,将直接影响后面各个阶段的设计,并影响到设计结果是否合理和实用。它也是我们系统开发过程当中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作为地基的需求分析做的是否充分和准确,决定了在其上构建数据库大厦的速度和质量。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1. 单选题 C C D B C 2. 判断题对错错错对 3填空题网状模型用户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系统设计 4简答题 1)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 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 结构及其说明。3)数据约束:用于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之间的语义联系、数据之间 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主流数据库采用关系图模型。数据 库典型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其它数据模型(如对 象数据模型、键值对数据模型、列式数据模型。。。) 2)数据库——是一种依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文件,数据库文件一般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以便长久保存。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不重复存 放;提供给多种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增、 删、改、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Database)是一种依照特定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中,不仅存放了数据,而且还存放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库内部 元素:用户表:用户在数据库中创建的数据库表;系统表:数据库中系统自带的数 据库表;视图:数据库中用于对数据进行查询的虚拟表;索引:数据库中用于加快 数据查询的索引项;约束:数据库中对数据、数据关系施加的规则;存储过程:数 据库内部完成特定功能处理的程序;触发器:数据库内部因数据变化自动执行的一 类存储过程等等 4)数据库系统包括: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四个组成要素。 5)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 System,DBMS )——是一种专门用来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并提供对数据库访问的系统软件。数 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功能:创建数据库和表; 创建支持结构,如索引等; 读取

当前数据库应用领域的调查

当前数据库应用领域的调查 学号:姓名:冯冠玺 数据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管是家庭、公司或大型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需要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信息。传统数据库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商务领域,如证券行业、银行、销售部门、医院、公司或企业单位,以及国家政府部门、国防军工领域、科技发展领域等。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库也相应产生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主要表现在下面6个方面。 1.多媒体数据库 这类数据库主要存储与多媒体相关的数据,如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数据。多媒体数据最大的特点是数据连续,而且数据量比较大,存储需要的空间较大。 2.移动数据库 该类数据库是在移动计算机系统上发展起来的,如笔记本电脑、掌上计算机等。该数据库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无线数字通信网络传输的。移动数据库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和访问数据,为一些商务应用和一些紧急情况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空间数据库 这类数据库目前发展比较迅速。它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即GI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库。其中地理信息数据库一般存储与地图相关的信息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一般存储设计信息的空间数据库,如机械、集成电路以及电子设备设计图等。 4.信息检索系统 信息检索就是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相关的文档或信息,并把查找的信息反馈给用户。信息检索领域和数据库是同步发展的,它是一种典型的联机文档管理系统或者联机图书目录。 5.分布式信息检索 ; 这类数据库是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产生的数据库。它一般用于因特网及远距离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类数据库发展更加迅猛。许多网络用户(如个人、公司或企业等)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存储信息,同时希望通过网络使用发送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方式和别人共享这些信息。分布式信息检索满足了这一要求。

数据库及其应用

数据库及其应用重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数据处理:对各种数据的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和传输的过程 2、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于拥有数据和一定行为特征的对象集合的描述。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和方法,并能响应特定的事件。可以通过对象的事件、属性和方法来处理对象 3、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连ODBC是一种用于数据库服务器的标准协议,通过ODBC可访问多种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安装多种数据库的ODBC驱动程序,从而使VFP可以与该数据库相连,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4、超关键字:二维表中能唯一确定记录的一个或几个列的组称为“超关键字后(superkey)”。如果是用单一的列构成关键字,则称其为“单一关键字(Single Key)”;如果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列构成关键字,则称其为“合成关键字(Composite Key)”。 5、主控索引:在复合索引的多个索引中,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索引对表起作用,这个索引标志称为主控索引。 6、事件 7、类 8、数据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 1、表单文件的扩展名是( B )。 A. PRG B. SCX C. MPR D. VCX 2、Visual FoxPro是一个(D )。 A. 数据库管理员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3、在Visual FoxPro环境下,运行表单的命令是( A )。 A. DO FORM <表单名> B. DO <表单名> C. CREATE FORM <表单名> D. REPORT FORM <表单名> 4、检测数据库文件指针是否已到文件头的函数是(D )。

A. BOF() B. EOF() C. END() D. FIEL() 5、逻辑运算符的优先顺序是(a )。 A. .NOT.、 .AND. 、.OR. B. .NOT.、 .OR.、 .AND. C. .AN D.、 .OR. 、.NOT. D. .AND.、 .NOT.、 .OR. 6、设S=“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从变量S中取出“计算机”三个字的表达式是()。 A. SUBS(S,5,3 ) B. SUBS(S,9,6) C. SUBS(S,9,3) D. SUBS(S,5,6) 7、下列字符中不能做变量名的开头的是( d )。 A. 英文字母 B. 下划线 C. 汉字 D. 数字 8、将当前表ZGB.DBF中男职工的工号、姓名、工资、奖金四个字段的数据复制成GZB1 .DBF表文件,应使用命令()。 A. COPY TO GZB1 FIEL工号,姓名,工资,奖金FOR 性别="男" B. COPY GZB1 FIEL工号,姓名,工资,奖金FOR 性别="男" C. COPY TO GZB1 FOR性别="男" D. COPY TO GZB1 FIEL工号,姓名,工资,奖金 9、根据需要,可以把查询的结果输出到不同的目的地。以下不可以作为查询的输出类型的是(D)。 A. 自由表 B. 报表 C. 临时表 D. 表单 10、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是(A )。 A. 二维表 B. 树形结构 C. 无向图 D. 有向图 11、表单的前景色由属性( C )的值确定。 A. BackColor B. Picture C. ForeColor D. Caption 12、在数据库表字段的扩展属性中,通过对()可以限定字段内容取值的范围。 A. 字段格式 B. 输入掩码 C. 字段标题和注释 D. 字段级规则 13、DBA是()。 A. 数据库管理员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14、页框(PageFrame)能包容的对象是()。 A. 列(Column) B. 标头(Header) C. 页面(Page) D. 表单集(FormSet)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数据库打开时,该库中的表将自动打开。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 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按规范设计的方法可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数据库物理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明确地把它作为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阶段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和一组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是下一步设计概念结构的基础。 概念结构是整个组中所有用户关心的信息结构,对整个数据库设计具有深刻影响。而要设计好概念结构,就必须在需求分析阶段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及其处理。如何分析和表示用户需求呢?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方法)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SA 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数据

字典描述系统。 然后把一个处理功能的具体内容分解为若干子功能,每个子功能继续分解,直到把系统的工作过程表示清楚为止。在处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时,它们所用的数据也逐级分解,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数据流图表示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处理过程的处理逻辑常常见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则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是各类数据属性的清单。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一般包括以下5个部分:(1)数据项,是数据最小单位。 (2)数据结构,是若干数据项有意义的集合。 (3)数据流,能够是数据项,也能够是数据结构。表示某一处理过程的输入输出。 (4)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中存取的数据。常常是手工凭证、手工文档或计算机文件。 (5)处理过程。 3.概念结构设计 如同软件工程中重视需求分析与规范说明的思想一样,数据库设计中同样十分重视数据分析、抽象与概念结构的设计。概念结构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之一。 概念结构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独立于支持数据库的

实验10-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实验10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数据库模式设计、分析和实现的方法 3. 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学习相关的预备知识 (2)按照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过程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应用程序的开发,上机调试、运行(3)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进度安排 建议3人一组建立开发团队。 开发团体组织架构和职责: 负责人:1或2人 负责本开发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协调团队各成员的开发进度,负责本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负责课程设计报告文档的组织。 其他成员:明确分工。 进度安排:由负责人协调 课程设计题目: 每个开发团队分别选择一个题目完成课程设计,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定题目。 1.客户订购登记系统 一个公司希望为其客户订购行为建立一个数据库。一个消费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订单,每个订单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商品。开始运行这个客户订购登记的员工的名字要被记下来。有一个相应的部门工作人员来负责整理订单病把这些订单发给顾客。如果订单上的货物在库中没有,就需写明库中有什么,这样在订单中可能就会用其他货物来填充。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部门希望建立一个数据库来管理它的员工。一个公司有几个部门,而一个员工属于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指派一个经理来全面负责部门事务和部门员工。为了有助于管理好部门工作,某些工作人员被任命来管理一组人员。当有一个新的员工进入公司时,需要他以前的

工作经历和成绩。通常来说,每个员工都要经历一次面试,这通常是由经理来进行的。公司定义了一系列的职位类型,例如经理、业务分析员、销售人员和秘书,而且每个类型都有相关的等级,员工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员工的工资。职位依据其工作量来分配给一个部门。例如,一个部门可能分配给两个业务分析员的职位。每个岗位会分配给一个员工,随着时间的过去,各个职位都会被分配给工作人员。 4.工资管理系统 工资管理部门希望建立一个数据库来管理员工的工资。要计算员工的工资,就需要考虑不在休假日期以内的假期、工作期间的病假时间、奖金和扣除的部分。必须指明给每个员工发薪水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式可能会有些改变。大多数的员工是通过银行卡来结算工资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使用现金或支票。如果是通过银行卡,就需要知道账号和卡的类型。付款方式只可能是一种方式。有几种原因可以扣除工资:例如,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医疗保险、退休保险或者预付款。 5.学生管理系统(班务,成绩,选课,住宿等) 一所大学希望建立一个数据库以便对学生进行管理。当一个学生进入学校时,他就会选择一个专业。每个专业每年由一些课程组成。有些特殊的课程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业中存在。大学可以有几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个部门负责人,每个课程都会分配一定数量的部门员工(教师)来负责课程的教学。 6、校园信息系统 学生希望无论在何时都可以查询本校内的各类信息,包括各个学院,食堂,宿舍,商店、打印店等。甚至包括一些价格信息。这些信息都要储存在一个数据库内。 四、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1.系统设计说明(小组公共的部分,含设计题目、系统介绍、任务分工说明(组别,序号,姓名,任务) 2.功能需求分析(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数据字典) 3.数据库概念设计(E-R图) 4.数据库逻辑设计(关系模式,SQL建表) 5.应用系统功能模块(针对需求的功能设计) 6.总结(学会了什么东西) 实验成果:各组的实验报告,分离的数据库。

数据库设计课后答案

第六章数据库设计 习题解答和解析 1. 1.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这里只概要列出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数据库物理设计;(5)数据库实 施;(6)数据库运 行和维护。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不仅包括设计数据库本身,还包括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解析:希望读者能够认真阅读《概论》6.1的内容,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过程。 2. 2.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如下: (1)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2)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解析: 这是进一步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具体内容。设计描述是指在各个阶段体现设计内容,描述设计结果的各种文档、程序。读者可以参考《概论》上图6.3。 3. 3.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部分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答: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即: (1)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在本篇中就是E-R图; (2)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3)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读者可以参考《概论》上图6.4。图中概念模式是面向用户和设计人员的,属于概念模型的层次;逻辑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是DBMS支持的模式,属于数据模型的层次,可以在DBMS 中加以描述和存储。 4. 4.试述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答: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其主要特点有: (1)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的结合。 (2)从软件设计的技术角度看,数据库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密切结合起来。详细的可以参考《概论》

软件数据库设计报告文档

软件数据库设计报告文档模板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 1.2项目来源 ................................................................................................................................. 1.3文档约定 ................................................................................................................................. 1.4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 1.5参考资料 ................................................................................................................................. 2. 数据库命名规则......................................... 3. 数据库设计说明......................................... 3.1数据库逻辑设计 ..................................................................................................................... 3.2数据库物理设计 ..................................................................................................................... 3.3数据库分布 ............................................................................................................................. 3.4基表设计 ................................................................................................................................. 3.5视图设计 ................................................................................................................................. 3.6索引设计 ................................................................................................................................. 3.7完整性约束 ............................................................................................................................. 3.8授权设计 ................................................................................................................................. 3.9触发器设计 ............................................................................................................................. 3.10存储过程设计 ....................................................................................................................... 3.11数据复制设计 ....................................................................................................................... 4. 词汇表................................................. 5. 历史数据处理........................................... 1. 引言 引言是对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概览,是为了帮助阅读者了解这份文档是如何编写的,并且应该如何阅读、理解和解释这份文档。 1.1 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为哪份软件产品编写的,开发这个软件产品意义、作用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意图。通过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详尽准确地描述了该软件产品的数据库结构。如果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只与整个系统的某一部分有关系,那么只定义数据库设计说明书中说明的那个部分或子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