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课业负担-合理有效布置初中生作业

减轻课业负担-合理有效布置初中生作业
减轻课业负担-合理有效布置初中生作业

减轻课业负担-合理有效布置初中生作业

马寨乡中心学校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减轻课业负担

合理有效布置初中生作业

一、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现状

1、反馈时间过长

对作业施行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短则两三天,一般为四五天,长的竟达一个星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反馈信息量过小

由于教师作业批改时只是“蜻蜓点水”,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3、校正措施不力

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对于做错题的同学只是泛泛要求其改正。至于有多少同学做错,错误类型有哪些,出错的原因是什么,老师不去追究。导致错误的认识得不到及时纠正,变成遗留问题,失去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4、作业形同虚设

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应付上级检查,多让学生做一些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抄写例题,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作业反而成了“负担”,它的作用逐渐被单元过关所代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价值,存在只讲形式,不重效果的现象。

有一些老师布置作业量不足,有的老师布置过多,学校不得已规定了作业量;有的老师只布置,不批改;有的老师虽布置,让学生批改;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学校不得已规定了作业批改必须有记录。

二、作业批改的功能

作业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渗透德育,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业批改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又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及进一步升华所必须的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

通过作业批改,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有关信息,把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修正教学行为,确保后续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输出信息后,从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中得到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以使自己刚产生的认识得到确定,从而促进知识的接收和强化,或及时矫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变换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因此,对错的这种批改方式有助于师生双方了解和分析教学成败的原因,便于调整教学目标、进度和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关于作业布置及批改建议

为有效解决初中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制订初中学校

各学科布置作业的规定,明确规定初中各年级每天完成作业时间不能超过1.5小时。

(一)布置作业要求

1、符合课程标准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运用规律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处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时间多收获不大的作业。作业可分为必做作业(全体学生)与选做作业(部分学生)。规定完成的作业符合学生一般水平,选做作业应有利于特长生发展。

2、注意作业的量要适度,多数课内训练,当堂消化。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1.5 -2小时,要考虑学生承受能力与健康,要考虑学科平衡等诸多因素,坚持少而精,分层要求,要留给学生看书消化的时间。此外,应提倡我们的老师也做“下水”作业,以身示教。

根据有关研究和分析,在初中语文学科方面,作业将主要以课外阅读、信息收集和摘抄为主,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不能超过30分钟;数学学科方面,书面作业每周可根据教学情况安排2到3次,不能超过4次,书面作业要求全面批改,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也不得超过3 0分钟;在英语学科方面,建议分层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内容要求讲究实效,每天总量不能超过30分钟,书面作业每周不能超过3次;理化每学科每天的作业量不能超过20分钟,每周作业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安排1-2次,同时,这两学科作业要注重课外实践活动,政史、生地作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批改作业要求

1、总要求

(1)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规范要求。每次作业做到内容正确,步骤清楚,格式合理规范,字迹工整,独立按时完成。

(2)学生作业要按时收交,认真批改,逐题批阅,不得用大对号√代替。准确评价,注意积极评价、及时评价。做到“四精”“五必”,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四

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带普遍性的错误要在课堂上集体订正、讲评,个别性的错误要求学生个别订正,对订正内容一定要及时检查批阅,写上“阅”字。

(3)正确使用批改符号。尽可能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旁批纠正。所用批改符号注意体现尊重学生劳动成果,要注意研究用批改作业之美引领熏陶学生去追寻“美”。

√:解答题目全对,划在题尾。

×:解答题目出错,划在题尾(线长不超1cm)。

!:粗心大意造成错误,先在错处划上横线,再添上感叹号。

?:解题中某一过程不合理,先在有错处划上横线,再添上问号。

作文、默写作业打分百分制,其他等第评价分为“优”“良”“及格”“待努力”。

(4)作业批改形式以教师批改为主,少量辅以学生互批、自批等,但要求也要规范。(不提倡家长代替教师、学生批改作业)

2、分科批改要求

语文

(1)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10篇,每篇作文教师都要仔细批阅。统一在第一页右上角打分,有适当旁批,文后写上教师评价、批阅日期。周记可打等次,也写在第一页右上角,文后辅之简单评语,并在右下角写上日期。教师批改要字迹端正,用字规范,杜绝错字、别字。

(2)教材课后练习要求抄题;抄写词语以三遍为宜;补充习题也要认真批阅。除默写作业打分外,其他作业可打等第,并要署上日期。每次作业下发后,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及时批阅。

数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