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

一日常操作要求

运行管理

1 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构筑物设施及设备运行要求、技术指标。

2 操作运行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设施、设备的运行参数及技术要求。

3 必须每班次定时巡检各构筑物、工艺设备、电气、仪表运行是否正常。

4 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记录本岗位的各项运行指标、数据,并且准确无误。

5 发现运行异常现象,及时上报上级主管,严重影响构筑物、机电设备使用安全时,采取紧急停运处理,并及时上报。

6 保持岗位设备、操作环境整洁卫生,操作工具、卫生洁具及药品等不乱堆乱放。

7 巡检中出水堰,各沟渠,水池中若有杂物,及时捞取,防止堵塞管道、阀门、设备;长时间运行产生的青苔、藻类定期清理。

8 化验操作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管理规程,实验步骤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水质检测标准进行。

9 值班人员必须根据水量和水质条件及时调整设施、设备运行,保证污水处理稳定运行。

10 定期进行工艺技术及安全操作培训,班前会、周例会实时总结运行经验,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污水处理厂全体员工人人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及职责。安全操作

1 各岗位运行操作人员及化验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非本污水处理厂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严禁操作启闭各种机电设备、电气设施。

3 启动机电设备前,确认设备具备安全启动条件,并严格执行设备厂家提供的启动操作说明书。

4 各种机电设备检修时必须断电,严禁带电作业;检修期间启闭电器开关,一人操作,一人监控,并在控制柜、控制箱悬挂维修状态安全警示牌。

5 雨天、冬季雪天正常巡检时,注意构筑物走道板、操作平台、楼梯的防滑,雷雨季节注意防雷击,高处及空旷处减少停留时间。

6 保持建筑构筑物走廊、平台畅通无阻,紧急情况安全撤离时无障碍物堵路现象。

7 清洁环境卫生时,严禁擦拭机电设备转动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接头、低压控制柜、机电设备带电部位。

8 在构筑物明显位置配备安全防护用具。

9 上岗值班操作人员配备、佩戴劳保用品,随时注意安全防护。

10 电源电压超过机电设备的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设备。

维护保养

1 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设备运行特点及维护常识,维修规定,详细阅读设备生产厂家的出厂说明书。

2 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添加或者更换润滑油、润滑脂。

3 定期对阀门操作柄,连接螺栓、地脚螺栓、联轴器及其它紧固连接件进行检查,保持无生锈,及时更换损坏连接件。

4 常开、常闭管道阀门,定期进行启闭操作检查。

5 定期检查低压配电柜,控制箱,保持各电气元件性能正常。

6 定期检查电动阀门、电动葫芦、刮吸泥机的设备的限位开关,手动及自动的连锁装置调整正常。

7 室内外管道及管道支架、阀门、楼梯、栏杆定期维护,防腐处理。

8 及时更换损坏的电灯、线路、开关,保持照明设施完好无损。

9 备用设备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启动一次,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10 鼓风机过滤网每半月检查清洗一次,润滑油每3--5月更换一次,并保证润滑油油位在油杯下限以上位置,润滑脂每周添加1—2次。

11 电动葫芦钢丝绳磨损超过原直径的10﹪时,必须更换。

12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防雷静电装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保证其负荷接地电阻规定。

13 自动化控制参数定期调整修正,自控操作与就地操作定期检查,

二各系统操作规程

1 集水井

?及时清理机械格栅上的悬挂垃圾、杂物,防止进入集水井提升泵;

?每班次捞取流入一级提升泵附近水中的杂物,防止堵塞泵吸程;

?定期检查液位开关,防止挂泥,造成运行不稳,及时更换损坏的开关;

?监测水量稳定运行,实时进行水量调节;

?每班次检查记录机械格栅运行情况,提升泵运行电压、电流。

2 加药间、初沉池、离心脱泥间

?加药配比严格按照水质水量进行,配比浓度和使用量,遵照化验室混凝沉淀试验结论;

?PAC加药前,溶液罐中先增加2米水位,必须是清水。启动搅拌装置,将药剂缓慢倒入加药罐中,并随时注入清水。水位加到标定位置后,停止加水,连续搅拌30分钟,确保PAC完全溶解。

?打开隔膜泵进、出水阀门,检查设定流量,启动隔膜泵,并巡检管道混合器及阀门畅通无阻;

?每班次检查记录隔膜泵运行电流、电压,初沉池刮泥机电流、电压,初沉池、污泥均质池排泥量,排泥时间;

?PAM加药前,药箱内先充满半箱清水,启动加药装置,并启动搅拌装置,配必加药量及浓度,依据脱泥混凝效果用量,加药完毕,连续搅拌60分钟,使PAM 彻底溶解;

?检查污泥浓缩池泥位,开启泥浆泵进出口阀门,启动脱泥机,启动污泥浓缩池泥浆泵,启动PAM药剂泵,并依据出泥饼状态调整控制药液流量,直至拖出干泥饼;

?每班次记录PAC、PAM用药量,脱泥机运转电压、电流,估算脱泥量,定期交付化验室测定污泥含水率;

3 综合池、二沉池、鼓风机房

?每班次巡检水解酸化池出水状况,PH值,水温,出水COD及去除率;

?曝气前应检查曝气风管线路、阀门,相关的进气管的阀门的开启状态;

?鼓风机开启前,应检查润滑油油位,各种指示表是否完好,指针在正确的指示

位置;

?手动盘机,无卡碰及杂音现象;

?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牢固,连接件是否牢固可靠;

?将鼓风机放空阀门打开,风机正常启动后,显示电流正常,再打开正常送风管道阀门,关闭放空阀门;

?风机开启后,及时检查曝气管道及射流器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闭该风管道系统,必要的时候停机检查;

?对曝气池每日巡检,并做好巡检记录;

?及时清理水解酸化池、曝气池中的杂物,防止堵塞管道、阀门、曝气头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鼓风机曝气量,曝气池中溶解氧保持在2—4mg/L;

?曝气池通过调整污泥浓度,污泥泥龄,污泥负荷来适应工艺构筑物处理要求;?日常检查项目:水温、PH值、SV30、MLSS、污泥回流比、溶解氧等;

?因季节天气变化造成的水温变化以及上游来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污泥泥龄,污泥浓度,污泥回流比,溶解氧等条件,以适应处理要求;?经常观察污泥相,注意曝气池上清液颜色、气味、状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曝气池营养比的投加---COD:N:P = 200:5:1,分批次每日每班投加;?二次沉淀池注意观察泥位,污泥回流比一般按照1。5:1,水质条件变化时据实调整,剩余污泥及时排放;

?及时清理二沉池出水堰板上的青苔,减少水流堵塞;

? 每班日常记录鼓风机、射流泵、污泥回流泵、刮吸泥机、推流器的运行电压、电流。

4曝气生物滤池、混凝沉淀池

?保证曝气生物滤池稳定运行,控制进水水质水量,保证微生物必要的营养比,经常观察生物相;

?反冲洗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可随时调整,一般为2—4日反冲洗一次,因二沉池出水悬浮物较多时,要及时冲洗,防止滤料堵塞,有机质过高,影响处理效果;?反冲洗步骤

A 打开反洗出水阀门,关闭滤池进水阀门;

B 打开反冲进气阀门,打开反冲进水阀门;

C 启动反冲风机,气冲2—4分钟;

D 启动反冲泵,气水联合冲1—3分钟;

E 关闭反冲风机,关闭反冲进气阀门,水冲5—15分钟;

F 关闭反冲泵,关闭反冲进水阀门;

G 打开曝气生物滤池进水阀门,关闭反冲出水阀门;

H 恢复正常运行。

?曝气滤池日常监测生物相,溶解氧,营养盐等;

?反冲洗时避免出现不平衡现象,或反洗不到位现象;

?混凝沉淀池巡检出水颜色、出水悬浮物,浮泥刮渣效果;

?混凝沉淀池加药依据加药间PAC定量及隔膜泵使用量;

?沉淀物及时排至污泥浓缩池,定期清理出水堰青苔及其他杂物;

砂滤池、消毒间

?定期清理砂滤池水渠,水槽中的杂物,青苔,防止布水孔堵塞;

?反冲洗时间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情况一日一次;

?砂滤池反冲洗操作

A 打开反冲出水闸门,关闭出水阀,根据进水流量大小,关闭1—2个进水闸门,调节V型槽上沿不出水为止;

B 打开反冲进气阀门,启动反冲风机,气冲2—5分钟;

C 打开反冲进水阀门,启动反冲泵,汽水联合冲3—5分钟;

D 关闭反冲风机,关闭反冲进气阀门,打开排气阀0.5—1分钟,将布水槽底部空气排出后,将排气阀门关闭,水冲5—15分钟;

E 关闭反冲水泵,关闭反冲进水阀门,关闭反冲出水阀门,打开全部进水闸门,根据进水情况,调节出水阀门开度,保持砂滤池内一定水位,恢复正常运行。?加氯间每班次巡检设备运行情况是否良好,记录产气量,盐酸用量,氯酸钠用量;

?消毒间安全检查盐酸输送至发生装置管线是否有泄漏,盐酸为危险品,储药间及设备车间,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

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运行原理、操作守则、化验检测、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由于各企业情况存在差异,每个企业还应按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岗位职责,做为本规程的细化和补充。

2、本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水处理操作运行员工,也适用于管理、化验、技术和维护检验人员,还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3、污水处理营运人员,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应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

4、特别提示:不认真阅读本规程或违规进行操作,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

二、职责

1、污水处理站员工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本规程和企业相关规定,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废水处理要求效果。

3、做好营运工作记录和水质检测报表,接受企业主管和相关部门的检查。

4、对企业污水外排,收费免责,做好污水回收利用,促进企业节水增效。

三、管理范围

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起,至污水流经污水处理站的各个单元,实现达标排放后,排出污水站或压力外排排入外排管网的全部建构筑物、设备、仪表、控制系统和绿化、安全系统。(其单元名称详见工艺原理介绍)。

四、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

1、工艺:采用物化(物理和化学)和生化(生物工程)相结合,以生化工艺为主导的工艺流程,对废水进行处理,经过分离、沉淀、调节、生化等工艺单元,将无机污染物以固体分离,有机污染物转换成CO

2、H2O和剩余污泥,使污水得到净化。

2、工艺流程框图(见附页)

3、水位高程图(见附页)

六、工艺单元操作规程

1、操作分工:污水站人员按职能分为管理、技术(一般兼化验)、现场运行三个岗位,现场岗位又可按人员配置分成控制、运行和污泥处理等不同职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合作运行。

2、班前工作:

a、穿工作服做好上班准备;

b、认真进行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c、在控制室对运行各单元情况进行核对,特别查清运行不正常单元;

d、首先对存在问题的单元进行一次检查,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

e、结合班中巡检要求,对污水站进行一次系统检查,检查运转设备润滑状况。特别注意水泵、风机润滑油位,严禁少油、无油运转,避免设备事故。

3、操作规程

a、每间隔2小时,应清理一次人工格栅,防止污染物堵塞格栅,产生污水处理事故。

b、机械格栅应按照设定时间运转,开机停机时间按工程实际状况设定。

c、污水提升泵为液位控制自动运行方式,高位开泵、低位停泵,超位水位也可设立两台泵短期同时运行。电控箱应有工况故障显示,设备故障发生应在8-24h 内排除,防止无备泵连续运行情况发生,以杜绝运行事故。

d、微滤机或水力筛网应保持正常工况,每8小时应进行一次反冲清洗或检查。

e、调节池设有多种不同形式,若为平流式结构时,应在池底安装有潜水推流器,按设定方式(一般为间开间停方式)运行,防止污泥沉积,并在污泥斗中设有污泥清排系统,定期将污泥外排;若作为预曝调节池时,则在池底均布安装有穿孔预曝气装置,一般按气水比5:1或10:1进行预曝,其作用是机械搅拌使水质均化,同时充入空气使次氯酸分解,抵消其消毒性。若具备生化条件时,则利用好氧菌功能,对有机物进行初步降解。

调节池的另一个功能是依据PH检测结果,投加药剂,使PH处于7.0~8.0的范围内,调试初按PH8加药,后期逐步降低,以节约投药费用。依据水质的不同要求,还应向水中投加N、P营养物,其投加量的大小按COD:N:P=100:5:1进行。由工艺设计采用强化曝气的技术措施,应以废水达标为标准,COD:N:P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