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口鼻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老师:成绩:

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原因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20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 5 患者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5 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 2 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2 体位:平卧位 3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 分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 5 吸痰前,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 5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并连接,调

节负压

3 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3 将患者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 将吸痰管与吸引器相连,检查负压

5 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打开吸痰管小盖),另一手

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咽部,

然后放松导管末端(盖上吸痰管小盖),先吸口咽

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8

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一用一换”)

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

8

吸痰管退出时,消手,再次给高流量或纯氧吸氧

1~2分钟

4

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 4 吸痰完毕,擦净患者脸部分泌物,吸痰管重新消毒

或统一处理后丢弃,吸痰接头插入盛有消毒液的消

毒浸泡桶内浸泡

3

安置患者,体位舒适 3 整理用物、观察、手消、记录 5

终末质量标准20分处置查对,有效沟通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吸痰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5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呼吸功能

改善,缺氧得以缓解

5

总分100

口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评估】

1、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2、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嘱患者咳嗽)。

3、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2、物品电动吸引器(备安全瓶和储液瓶)、治疗盘:无菌生理盐水1瓶、根据病人选择无菌吸痰管型号并取数跟、薄膜手套、弯盘、纸巾、听诊器、电筒、消毒浸泡瓶、手消毒凝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简易呼吸器)

3、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4、体位平卧位

【方法】

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检查用物的有效期,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向清醒患者解释目的和配合事项→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SpO2是否下降,听诊肺部有无痰鸣音(听诊器);拿电筒观察口鼻腔粘膜情况(电筒),有活动义齿的取下活动义齿→患者:头转向一侧,颌下铺纸巾,将弯盘置于颌下,纸巾置于床头柜上→调节负压,成年人0.02~0.04MPa,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6—8L/分)吸入2分钟→取吸

痰管,在包装顶端撕一小口,右手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左手持吸痰管,将吸痰管缠绕于右手,左手取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左手打开吸引器开关,持吸痰管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抽吸负压→在无吸力状态下,当患者深吸气时,平稳迅速地将吸痰管插入,按先口腔后鼻腔的顺序(吸痰管一用一换)→吸完口腔后需要更换吸痰管,再次进入鼻腔吸痰→插入深度:经口腔插管深度为14~16cm;经鼻腔插管深度20~25cm→脚踩电动吸引器开关,放松吸痰管末端或堵住“Y”形管侧孔,旋转上提吸痰管以吸净分泌物,吸痰时间小于15秒→吸痰时观察痰液性状,观察患者呼吸改善情况,根据需要再次吸痰(需要更换吸痰管)→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SpO2情况(根据SpO2情况,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冲洗吸痰管,使管壁无痰液附着,取下吸痰管丢于医疗垃圾桶内,将吸管头放于装有消毒液的小瓶内→吸痰完毕,关闭吸引器,擦净患者面部,撤除治疗巾、弯盘,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疗垃圾袋内,将吸痰的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消毒浸泡桶中浸泡,再次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6—8L/分)1~2分钟→肺部听诊:痰鸣音减少或消失,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正确处置仪器(断电)→消手,记录(痰液量、性状、呼吸情况)→洗手,脱口罩

【理论提问】

1、吸痰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1)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着。(2)气管切开患者。(3)气管插管患者。

2、吸痰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的通气功能。

电动吸痰器简要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

电动吸痰器简要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 操作程序 1、连接电源,电源指示灯亮为电源接通。 2、检查管路,顺时针方向旋紧负压调节阀,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并捏住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机器运转,无异声,真空表上指针将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值,放开吸入口,表针将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3、松开缓冲瓶和储液瓶的瓶塞,注入2/3——1/2的生理盐水,继续旋紧瓶塞,在吸入口接上吸引软导管。 4、调节负压: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调节阀,负压调节阀顺时针方向连续旋转负压增加。 5、连接吸痰导管到吸引软导管,运作吸引器,按照吸痰操作流程吸痰,将痰液吸入储液瓶中,液位上开将带动浮子上浮,直至关阀或人工停止吸痰。 6、吸痰完毕,将吸痰导管伸入盛有生理盐水碗中,洗吸引管内残余痰液及分泌物。 7、冲洗完毕,旋紧调节阀,让负压降低到0.02MPA以下,关闭吸引器开关,松开吸痰导管与吸引器软管,开启储液瓶塞,倒空储液瓶,将其及吸引导管洗净,干燥,放回原处,盖紧瓶塞,将吸引器归臵原位。 吸痰器的使用要求: 1、调节负压前要检查管路,可用手指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已连接的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真空表上指针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防开吸引口,表针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2、吸痰时应边提边左右旋转吸痰管,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每次吸引时间为15S,连续吸痰时间不超过3MIN,负压不可过大。 3、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到0.02MPA以下。 4、开启储液瓶,必须是关机后,放掉负压,才可开启。 5、严禁在拆除溢流瓶装臵和导向管的情况下使用吸引器 电监护仪简要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 操作程序 一、评估 病人病情、仪器性能是否完好 二、计划 1、着装整洁, 2、操作前洗手 2、用物:心电监护仪一台,治疗盘内有电极粘贴纸5个,持物钳子、弯盘、生理盐水棉球、生理盐水纱布、记录单、接线板 三、实施 1、对床号、姓名、解释。 2、携物至床边接地线;接电源及监护插座 3、开机;选导联、选监护模式。 4、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解释仪器前几个按扭的用途 5、夹血氧探头 6、用生理盐水棉球擦电极粘贴部位 7、接导联线,粘贴电极纸。RA一右锁骨中线下缘靠近右肩;LA一左锁骨中线下缘靠近左肩;RL一右季肋部;LL一左季肋部;V-胸壁上 8、连接血压袖带 9、体温探头夹紧于病人腋下 10、调节报警参数: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氧,说出它们的正常值和报警范围。 11、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 服装鞋帽整洁、已修剪指甲、按规范洗手(整个操作过程洗一次七部洗手法即可,其余口述) 核对 经双人核对医嘱无误后,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用物准备:病历本/治疗卡、手电筒、听诊器) 评估 “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首先让咱们一起来核对一下身份信息好吗?请告诉我您的姓名,年龄呢?好的,刚才医生在给您查房的过程中发现您肺部痰鸣音较重,您是不是感觉有痰咳不出来呢?我来为您听诊一下吧。”为患者听诊,“阿姨,我已经为您听诊了,确实有比较明显的痰鸣音,我们将遵医嘱用电动吸痰器帮助您把痰液吸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前有没有做过这项治疗呢?我来为您解释一下吧,就是我们用一根软的管子一头连接带负压的机器,另一头插入您的鼻腔或口腔,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您深部的痰液给吸出来。操作过程中如果您感觉到憋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可以举起您的右手示意我,我动作也会很轻柔的,您能接受吗?好的,那我来为您检查一下鼻腔及口腔的情况。鼻腔粘膜完好,鼻中隔无偏曲,口腔内无义齿,粘膜完好,适合操作。”调高氧流量,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上厕所,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检查电源完好,吸痰器性能良好,各部件连接紧密。

回治疗室准备用物 评估环境符合操作要求,七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盘、两个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缸、吸痰管数根、无菌连接管、治疗巾、纱布、无菌手套、手电筒、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检查一次性用品均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 操作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取舒适卧位,铺治疗巾,打开无菌缸,调节电动器负压(成人0.04-0.053mPa,小儿0.02-0.04mPa),连接吸痰管,戴手套,试吸。 每个吸痰部位更换吸痰管,动作轻柔,不带负压进入,至深处后,轻轻向上提1厘米,再带负压左右旋转轻轻向上提拉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部情况,有心电监护的需观察心电监护仪显示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痰液的性质及量,冲管。吸痰完毕,脱手套,翻转包裹吸痰管,用纱布擦净面部,撤下治疗巾,再次为患者听诊,痰鸣音较前减弱,吸痰有效。再次检查鼻腔及口腔情况,将氧流量调回原来的刻度,撤下无菌盘,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身份信息,洗手、取口罩,作健康宣教。(我们会按时给您翻身拍背,您平时多喝温开水以稀释痰液,呼叫器在床头,有事按铃呼叫我们,我们也会按时过来巡视病房的。) 操作完毕 回治疗室,按规范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优选.docx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者姓名总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操作准备操作步骤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修剪指甲。3。5( 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协助 8拍背祛痰,取舒适体位。 ( 3)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6( 4)将吸引器放置床旁适当位置。2( 5)洗手,戴口罩。3( 6)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5( 7)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稍向后仰。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5 ( 8)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同 15时润滑导管前端。 ( 9)一手反折吸烟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 8末端。 ( 10)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缓缓向上抽出,左右旋转,吸 8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 ( 11)吸痰管取出后,吸取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阻塞。3( 12)观察吸出痰液性质,患者的生命体征。5( 13)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擦净面部分泌物。4( 1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5( 15)处理用物,倾倒储液瓶内液体,更换消毒液。5( 16)脱手套、洗手、取口罩。4( 17)记录。3( 1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7 分钟以内。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 1 分。 在吸痰过程中,插管未反折吸痰管扣 5 分。 评分标准 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 2 分。 吸痰时动作粗暴扣 2 分。 超过规定时间终止比赛。 评委签名: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新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 流程新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操作前准备 服装鞋帽整洁、已修剪指甲、按规范洗手(整个操作过程洗一次七部洗手法即可,其余口述) 核对 经双人核对医嘱无误后,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用物准备:病历本/治疗卡、手电筒、听诊器) 评估 “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首先让咱们一起来核对一下身份信息好吗?请告诉我您的姓名,年龄呢?好的,刚才医生在给您查房的过程中发现您肺部痰鸣音较重,您是不是感觉有痰咳不出来呢?我来为您听诊一下吧。”为患者听诊,“阿姨,我已经为您听诊了,确实有比较明显的痰鸣音,我们将遵医嘱用电动吸痰器帮助您把痰液吸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前有没有做过这项治疗呢?我来为您解释一下吧,就是我们用一根软的管子一头连接带负压的机器,另一头插入您的鼻腔或口腔,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您深部的痰液给吸出来。操作过程中如果您感觉到憋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可以举起您的右手示意我,我动作也会很轻柔的,您能接受吗?好的,那我来为您检查一下鼻腔及口腔的情况。鼻腔粘膜完好,鼻中隔无偏曲,口腔内无义齿,粘膜完好,适合操作。”调高氧流量,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上厕所,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检查电源完好,吸痰器性能良好,各部件连接紧密。 回治疗室准备用物

评估环境符合操作要求,七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盘、两个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缸、吸痰管数根、无菌连接管、治疗巾、纱布、无菌手套、手电筒、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检查一次性用品均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 操作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取舒适卧位,铺治疗巾,打开无菌缸,调节电动器负压(成人0.04-0.053mPa,小儿0.02-0.04mPa),连接吸痰管,戴手套,试吸。 每个吸痰部位更换吸痰管,动作轻柔,不带负压进入,至深处后,轻轻向上提1厘米,再带负压左右旋转轻轻向上提拉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部情况,有心电监护的需观察心电监护仪显示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痰液的性质及量,冲管。 吸痰完毕,脱手套,翻转包裹吸痰管,用纱布擦净面部,撤下治疗巾,再次为患者听诊,痰鸣音较前减弱,吸痰有效。再次检查鼻腔及口腔情况,将氧流量调回原来的刻度,撤下无菌盘,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身份信息,洗手、取口罩,作健康宣教。(我们会按时给您翻身拍背,您平时多喝温开水以稀释痰液,呼叫器在床头,有事按铃呼叫我们,我们也会按时过来巡视病房的。) 操作完毕 回治疗室,按规范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之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

电动吸痰器吸痰操作流程

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操作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 目的。 2、检查吸痰器的性能及管道。 3、调节负压约0.02-0.03MPa。 4、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 5、吸痰 (1)、打开吸引器开关,用血管钳夹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2)、在无负压情况下,将吸痰管通过气管插管或套管送到气管预定部位,稍退0.5-1cm;在适当负压下,以游离吸痰管的尖端,从深部左右轻轻旋转,边吸边向上提拉。 (3)、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及SaO2的变化。(4)、吸净痰液后,关负压开关。 6、取下吸痰管,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内,用生理盐水将管道内分泌物吸干净,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 7、听诊双肺呼吸音,若病情好转,停止吸痰。 8、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交代注意事项。 9、对于痰液粘稠,吸痰前可用20ml的生理盐水加穈蛋白酶5000u 滴入气管内稀释痰液,每次1-2ml。

经口咽和鼻咽吸引操作步骤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2、检查吸痰器的性能及管道。 3、调节负压约0.02-0.03MPa。 4、戴一次性手套,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连接吸痰管。 5、吸痰 (1)、打开吸引器开关,用血管钳夹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2)、嘱意识清醒的患者自行张口,昏迷患者用压舌板助其张口。(3)、在无负压情况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在适当负压下洗净痰液,更换吸痰管后,按此法分别洗净咽部及鼻腔的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15秒,每次间隔时间3-5分钟。 (4)、吸净痰液后,关负压开关。 6、取下吸痰管,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内,用生理盐水将管道内分泌物吸干净,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 7、检查患者口腔和鼻腔粘膜有无破损,听诊双肺呼吸音。。 8、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交代注意事项。 9、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稀释。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 【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吸痰盘(内有一次性吸痰包2个、一次性治疗碗、生理盐水、听诊器、手电筒、一次性压舌板(包纱布)。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吸引装置一套 3、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作。 【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治疗盘放于床头桌,吸引装置置于患者床头。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目的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协助患者头部偏向护士一侧,检查口腔、鼻腔粘膜,取下活动义齿。 4、安装吸引器,打开负压开关,将吸引器负压调至0.04-0.06Mpa,试通畅,备用。吸氧的患者加大氧流量。 5、打开吸痰包,戴手套,铺治疗巾,连接吸痰管,试通畅。 6、吸痰:先吸口咽部,再吸口腔;吸双侧鼻咽部至鼻腔。插管深度适宜,零压进、负压出,由深至浅左右旋转提出,每处吸引完毕后,均冲洗吸痰管;每处抽吸不少于3秒钟,冲洗吸痰管并分离,冲洗接头,插入压脉带备用,关闭小开关。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帮助患者张口。 7、擦净口鼻分泌物,检查口、鼻腔粘膜有无损伤。(吸氧患者酌情调节氧流量) 8、观察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9、整理用物,洗手,做记录。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作;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部听诊、胸片、病人咳嗽反应等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痰液潴留的部位。听诊部位:双侧肺尖(锁骨上窝),双侧肺底(腋中线第八肋间)。听诊顺序为:右上、左上、左下、右下。 3、吸痰指征:听诊双肺有痰鸣音、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加、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 4、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一般10—12号。小儿吸痰管5—8号,最大10号。 5、未行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时应将呼吸机调至吸痰模式。吸痰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多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吸痰时将吸痰管末端反折,零压进负压出。 6、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如面色、呼吸情况、有无特殊不适,心电监护病人同时观察其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如病人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加大吸氧流量,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7、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量、气味,如有异常应及时取深部痰液标本检验,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资料。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应酌情采取各种湿化措施,便于痰液吸出。 8、神志清醒病人,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消除紧张。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吸痰前应向病人家属告知,必要时签署特殊治疗协议书,同时床边备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或气管切开包等急救设备。 9、若采用鼻塞吸氧,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将鼻塞取下,再进行调节。

电动吸痰器操作流程

电动吸痰器简要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 连接电源,电源指示灯亮为电源接通 检查管路,顺时针方向旋紧负压调节阀,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并捏住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机器运转,无异声,真空表上指针将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值,放开吸入口,表针将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松开缓冲瓶和储液瓶的瓶塞,注入2/3——1/2的生理盐水,继续旋紧瓶塞,在吸入口接上吸引软导管 调节负压: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调节阀,负压调节阀顺时针方向连续旋转负压增加 连接吸痰导管到吸引软导管,运作吸引器,按照吸痰操作流程吸痰,将痰液吸入储液瓶中,液位上开将带动浮子上浮,直至关阀或人工停止吸痰 吸痰完毕,将吸痰导管伸入盛有生理盐水碗中,洗吸引管内残余痰液及分泌物 冲洗完毕,旋紧调节阀,让负压降低到0.02MPA以下,关闭吸引器开关,松开吸痰导管与吸引器软管,开启储液瓶塞,倒空储液瓶,将其 及吸引导管洗净,干燥,放回原处,盖紧瓶塞,将吸引器归置原位

吸痰器的注意事项: 1、调节负压前要检查管路,可用手指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已连接的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真空表上指针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防开吸引口,表针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2、吸痰时应边提边左右旋转吸痰管,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每次吸引时间为15S,连续吸痰时间不超过3MIN,负压不可过大。 3、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到0.02MPA以下。 4、开启储液瓶,必须是关机后,放掉负压,才可开启。 5、严禁在拆除溢流瓶装置和导向管的情况下使用吸引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规程 灭菌器操作 PS灭菌器能自动监视和控制灭菌过程 灭菌器操作面板按功能分为 触摸显示屏幕-全程操作机器设定各种灭菌参数 同时屏幕会全程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机器运行的剩余时间。 打印纸输出-在每个循环完成或取消后 前面板上会有一张打印纸输出 上面记录了灭菌各项参数 可用于存档。 急停开关-机器操作面板上红色的开关 主要用于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作为紧急停机。 蜂鸣-当一个循环完成或者被取消时 会发出蜂鸣提示。机器灭菌结束时蜂鸣器发出结束提示音。 准备灭菌 将物品放在器械盒或特卫强灭菌袋中 不要重叠码放 确保过氧化氢和等离子体能环绕在物品周围。 放置时 应将一个袋子的透明面对着下个袋子的不透明面。 不要让金属物品触及灭菌舱的内壁、门或电极。 将PS专用生物指示剂用包装袋包装好后放入灭菌舱下层后面。

吸痰技术操作技术考核及评分标准

吸痰技术操作技术考核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技术考核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监考人日期 扣备项目分值考核标准评分细则分注 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指征包 病人括:a.呼吸音粗糙,有痰鸣音;b.咳嗽;c.5 一项不符合扣1分评估呼吸频率加快;d.SPO下降、e.呼吸机高2 压报警 一项不符合扣1分 2 环境准备:符合操作要求 2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一项不符合扣1分操作 前准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一备套、无菌吸痰管、无菌手套、纱布、0.9%8 缺一项用物扣1分生理盐水、听诊器、洗手液、必要时备呼吸气囊。 核对,向患者解释。纯氧2分钟或高浓度3 一项不符合扣1分吸氧。 正确连接吸引装置。中心吸引:安装负压 表,安装吸引瓶(瓶内装少许水);电动10 一项不符合扣3分吸引器:打开电源,储液瓶放少许水,安 装储液瓶和安全瓶。连接吸引管。 开启吸引开关,检查性能。调节负压(成5 一项不符合扣2分人0.04- 0.053MPA,小儿0.03-0.04MPA) 撕开吸痰管开口,右手戴无菌手套后连接操 10 吸痰管,将无菌吸痰管绕于右手,将无菌一项不符合扣3分手套内包装纸铺于患者胸前作左手去除呼吸机放在无菌手套内包装纸 5 不符合扣2分上,消除报警音。步

右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一定深度时,立即 按闭侧孔即可吸痰。吸痰管边上提边转骤 10 一项不符合扣3分动,时间<15秒。吸痰过程中观察病人生 命体征,注意痰的性状、量、颜色等。 5 连接呼吸机,纯氧2分钟,。一项不符合扣2分 根据需要更换吸痰管吸口鼻,去除吸痰管 5 及手套弃于黄色垃圾袋内,用生理盐水冲做不到扣2分 管,关闭吸引开关,将连接管妥善放置。 再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听诊双肺呼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吸音。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并记做不到扣1分录。终末 5 爱伤观念强。一项不符合扣1分处理 整理用物,归位,洗手。一项不符合扣1分 操作较熟练扣2分,不10 熟练操作熟练,程序流畅。熟练扣5分。程度 10 理论提问回答正确、流畅。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优选.docx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经口 /鼻腔) 5 分钟 标准项目分值评分细则 分目的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5 1.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病情、治疗、呼吸情况,听诊有无痰鸣音。2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2评估10 3. 口、鼻腔粘膜是否正常,有无鼻中隔弯曲,是否有义齿。。2 4.病人的合作程度,并解释操作目的。2 5.负压吸引器的性能、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吻合。2 1 护士:洗手、戴口罩、手套,查对,确认病人。1 52.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治疗盘内备无菌碗或盖罐(一只盛无菌等渗盐水,一只 准备 盛吸痰管数根)、弯盘、镊子、纱布、压舌板、电筒、棉签、口腔用药、听诊器、必要时备开4 口器、舌钳等。 1.吸痰前: ①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抢救病人例外。 ②取舒适体位,必要时提高流量吸氧。 ③检查吸引器的性能,调节负压、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若为中心吸引则安装中心吸引10 器,调节负压)。 ④检查病人的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流程60⑤病人头部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协助张口。 2.吸痰 ①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同时 润滑导管前端。 30 ②阻断负压,吸痰管插入口或鼻腔。 ③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在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缓缓向上抽出,左右旋转,吸尽痰液。 ④抽吸无菌等渗盐水,同法吸痰数次。

⑤观察病情,如病人的面色、呼吸情况、吸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听诊肺部湿啰音有无 减少或消失,进行心电监护的患者需观察生命体征与氧饱和度的变化。 3.吸痰后①擦净面部及口、 鼻分泌物。 5 ②观察粘膜有无损伤 4.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询问病人需要,交待注意事项。。5 5.终末处理5 6.记录5 1.吸引器贮液瓶吸出液不要过满,及时倾倒。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2 小时。1 2.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 15 秒 / 次,间隔数秒。1 3.压力调节:成人 300— 400mmHg—, 小儿: 250— 300 mmHg(— Mpa)1 注意 4.痰液粘稠者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以提高吸痰效果。 5 事项 5.吸痰前后应当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如痰液较多,需再吸一次,应间隔3— 1 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 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1.病人和家属理解吸痰的必要性。5评价15 2.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被及时吸净,气道通畅,缺氧改善。5 3.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5总分100 评委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 【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吸痰盘(内有一次性吸痰包2个、一次性治疗碗、生理盐水、听诊器、手电筒、一次性压舌板(包纱布)。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吸引装置一套 3、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作。【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治疗盘放于床头桌,吸引装置置于患者床头。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目的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协助患者头部偏向护士一侧,检查口腔、鼻腔粘膜,取下活动义齿。 4、安装吸引器,打开负压开关,将吸引器负压调至,试通畅,备用。吸氧的患者加大氧流量。 5、打开吸痰包,戴手套,铺治疗巾,连接吸痰管,试通畅。 6、吸痰:先吸口咽部,再吸口腔;吸双侧鼻咽部至鼻腔。插管深度适宜,零压进、负压出,由深至浅左右旋转提出,每处吸引完毕后,均冲洗吸痰管;每处抽吸不少于3秒钟,冲洗吸痰管并分离,冲洗接头,插入压脉带备用,关闭小开关。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帮助患者张口。 7、擦净口鼻分泌物,检查口、鼻腔粘膜有无损伤。(吸氧患者酌情调节氧流量) 8、观察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9、整理用物,洗手,做记录。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作;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部听诊、胸片、病人咳嗽反应等

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痰液潴留的部位。听诊部位:双侧肺尖(锁骨上窝),双侧肺底(腋中线第八肋间)。听诊顺序为:右上、左上、左下、右下。 3、吸痰指征:听诊双肺有痰鸣音、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加、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 4、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一般10—12号。小儿吸痰管5—8号,最大10号。 5、未行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时应将呼吸机调至吸痰模式。吸痰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多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吸痰时将吸痰管末端反折,零压进负压出。 6、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如面色、呼吸情况、有无特殊不适,心电监护病人同时观察其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如病人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加大吸氧流量,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7、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量、气味,如有异常应及时取深部痰液标本检验,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资料。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应酌情采取各种湿化措施,便于痰液吸出。 8、神志清醒病人,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消除紧张。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吸痰前应向病人家属告知,必要时签署特殊治疗协议书,同时床边备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或气管切开包等急救设备。 9、若采用鼻塞吸氧,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将鼻塞取下,再进行调节。 10、吸引的并发症:低氧血症、肺不张、气道损伤、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咳嗽和支气管痉挛等,严重者可呼吸、心跳骤停。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 分) 参考护士:得分:项目技术操作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仪表端庄、修剪指甲,无佩戴饰品 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弯盘(数个)、一次性无菌吸痰管 数根(吸痰管包装内有一次性无菌手套及无菌纸)、另备无菌 物品准备手套、无菌棉签、手消液、治疗本/ 卡、医用垃圾桶、生活垃 圾桶、护理记录单等。根据需要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手电筒、电插板、听诊器等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洗手,核对医嘱,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核对患者:持治疗本 / 卡核对床号、姓名(询问、反问、腕带、床尾卡) (昏迷患者:呼叫患者判断意识状态、与家属核对姓名、腕带、床尾卡) 告知告知吸痰目的、过程、注意事项 解释解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操作前患者年龄、病情、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况、理解配合能力 有无吸痰指征、有无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 按时吸痰前进行肺部听诊,按需吸痰可不进行肺部听诊 有吸氧者,检查吸氧流量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评估经口吸痰——口腔黏膜情况,有无松动牙齿或活动义齿 经鼻吸痰——鼻腔黏膜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部疾 病 经气管插管吸痰——气管插管固定是否良好、检查有无移位,判 断插管深度。 经气管切开吸痰——气管套管是否牢固,有心电监护的患者观察 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呼吸。 指导清醒患者安抚其不要紧张,吸痰时配合张口,头偏向操作者 开桶盖,洗手、戴口罩 中心吸引装置: 固定吸引器—连接各管路(真空管、引流管)—打开防尘塞—插 入插头—检查各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紧密—调节负压(此时可听 到“呼呼”声音,表示有负压)—折闭引流管,“呼呼”声消失 连接(证明吸引装置连接完好、无漏气、性能良好) 操作 检查电动吸引装置: 过程 吸引连接电源,红灯亮—连接各管路,旋紧瓶塞—检查各管路连接是 装置否正确、紧密—调节负压—折闭引流管—开启吸引器,机器运转, 无异声,指针指向已调节负压刻度—松开折闭处,指针归位 0.02Mp 以下(证明吸引装置连接完好、无漏气、性能良好) 调节负压:小儿< 300 mmHg (< 0.04 Mpa) 成人为 300— 400mmHg ( 0.04- 0.053Mpa 或 40.0— 53.3KPa)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文档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 值 扣分及原因 得 分 物品准备质量15 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少一项扣1分) 2、用物准备:治疗车、负压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清洁治疗盘、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 治疗巾、无菌纱布、无菌生理盐水、无菌容器、手消毒液,按医嘱备稀释痰液的药物,盛放消毒 液瓶,必要时备配电盘;(少一项扣1分) 3、用物摆放合理,符合无菌原则;(不符合要求扣2分) 5 5 5 操作流程质量70 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意识状态,清醒患者说明目的、方 法,取得配合;(少一项扣2分)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吸入2分钟,以防吸痰造成低氧血症;(未做不得分) 3、接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管道有无漏气 调节压力(成人150~200mmHg);(少一项扣1分,压力调错扣5分) 4、手消毒;(未做不得分) 5、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无菌容器内,撕开吸痰管外包装的前端,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 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负压管连接;(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6、打开吸引器开关,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未做不得分) 7、用未戴手套的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于无菌纱布上;(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 分) 8、一手折叠吸痰管末端,用戴无菌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准确地沿气管导管送入气道,松开 折叠部分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痰液。切勿上下提插或固定在一点不动,每次吸引 时间不超过15秒;(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9、每次导管退出后应以生理盐水冲洗,如需再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每次吸痰用过的吸痰管及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内,将连接吸引器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 玻璃瓶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浓度为100%氧气吸入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 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12、吸痰过程中应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呼吸机各参数设 定值的变化状况;(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3、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安慰患者,清洁患者插管周围的皮肤;(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14、整理用物,规范洗手,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8 6 8 2 5 3 3 12 5 3 5 3 4 3 全程质量15 分1、无菌观念强,操作无污染,符合无菌操作原则。(污染一次扣2分) 2、态度严谨,动作敏捷,操作熟练,符合操作程序,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不熟练扣2分, 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中能做到关心患者,以病人为中心,确保安全。(做不到不得分) 4、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患者气道。(做不到不得分) 5、无菌容器应分别注明气管插管、口腔、鼻腔之用,不得混用。(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 3 3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