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症诊疗指南

肌萎缩症诊疗指南

肌萎缩症诊疗指南

【概述】

腓骨肌萎缩症(per()neal mLlSCIJlar atrc)phy)又称(;harcot—Marie-00th(CMT)病,为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运动及感觉神经均可受累,故也归属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neuropathy,HMSN)的范畴。根据遗传基因的病理及电生理的不同,又分为CMTⅠ(即HMSNⅠ)和CMTⅡ型(即HMSNⅡ型)。而Dejerine—Sottas病(HMSNⅢ)及Roussy—Le vy(HMSNⅠ根据最新分类亦归于CMT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AD)、常染色体隐性(AR)及X-锁遗传方式。国内至1998年底已有600多例报道,为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报告最多的疾病,临床上以青少年、少数为婴儿起病,表现为下肢远端肌无力、萎缩,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伴轻度感觉障碍为特征。

【临床表现】

(一)CMT I型

为经典的腓骨肌萎缩症,也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系一脱髓鞘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征为传导速度减慢,组织学表现为脱髓鞘和髓鞘再生,遗传学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起病隐袭,男性多见,多在10~20岁,亦可在10岁以前或30岁以上。本病常自双下肢远端起病,表现为肌无力、肌萎

缩,跑跳、快速转身困难。下肢伸肌受累在先,最初为胫前肌、伸趾长肌,继而腓肠肌、比目鱼肌、下肢近端肌肉。但肌萎缩一般不超过大腿的下1/3,因而形成“倒置酒瓶”或“仙鹤腿样”下肢外观。随着病情的进展,双上肢逐渐由远端向近端进展,出现肌无力、肌萎缩,一般发展至肘部为止。面颈部很少受累。

检查可见上述受累肌肉萎缩,下肢肌张力、反射减低或消失,足下垂、弓形足,行走时为跨阈步态。部分患者可有感觉障碍,但较运动障碍为轻,表现为下肢为主的末梢型深、浅感觉障碍,亦可合并肢

体发凉、少汗等。少数患者可有耳聋、共济失调、眼震、视神经萎缩等。

电生理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国外多数研究报道工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低于25m/s,或低于正常值的50%,感觉传导速度亦有减慢。此与病理上广泛的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及反复髓鞘再生而形成的“洋葱头”样改变有关。肌电图检查可有神经源性损害。体感诱发电位可有中枢性传导障碍。个别患者尚可有视觉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二)CMTⅡ型(HMSNⅡ)

与CMT I型相仿,包括感觉丧失,多为显性遗传。本型特点为:①起病较晚;②周围神经不粗大;③踝部屈肌力弱明显,因此步态异常,不能静止站立,需活动双脚以保持平衡;④

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偏低,但波幅下降。此与神经轴索脱失继发轻度脱髓鞘的病理改变有关,故认为是神经源性的。(三)Rolssy—Levy综合征(HMSNⅠ)

儿童期起病多见,少数可在中年,男女发病相近。表现为行走及站立不稳,走路慢、摇晃,蹒跚步态,双手小肌肉轻度萎缩笨拙,有意向性或位置性震颤,此种震颤常于入睡后消失。下肢反射减弱或消失。多数患者有弓形足,脊柱侧曲。

(四)Dejerine—Sottas病(DSS,HMSNⅢ型)

是最严重的类型,婴儿期起病,上肢亦可受累。四肢均以远端明显,

H-MSNⅢ型) 走路晚。2~4岁始开始走路,不能跑跳,手不能做精细动作,腱反射减弱至消失。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表现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偶可见瞳孔小,光反射差,眼震,脊柱异常。电生理检查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极明显。肌电图可有神经源性改变。其病理改变较H=MSN工型更为明显的“洋葱头”样髓鞘增生改变。部分患者可触及粗大的神经。

【诊断要点】

(一)诊断

1.少年期起病,缓慢进展病程。

2.对称性下肢肌肉萎缩、力弱,远端明显,肌萎缩分布特点,如CMTⅠ型可有“仙鹤腿样”改变,弓形足。

3.部分患者可有周围神经粗大。

4.电生理改变根据神经传导速度可区分CMT I型和CMTⅡ型。5.神经活检可区分节段性脱髓鞘及再生。“洋葱头”样改变及程度,可区别轴索改变。

6.阳性家族史。

(二)鉴别诊断

1.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起病年龄较晚。首先累及双侧手肌,后可延及双侧前臂、上臂,下肢伴有肌束震颤,四肢反射减低或消失,可累及延髓而出现吞咽、发音困难、舌肌萎缩等延髓性麻痹症状。肌电图表现为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无弓形足等体征。

2.植烷酸贮积病(hypcrtrophic neuropathy,associated with phytanic acidexcess,HMSNⅣ) 或称Refstlm病,为一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病隐袭,多在儿童期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夜盲、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瞳孔小、对光反应差。神经系统为慢性进行性周围神经病,以下肢远端萎缩、力弱明显,。伴有以深感觉为主、下肢远端为重的感觉障碍。检查时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小脑体征及共济失调,偶有听力障碍。脑脊液检查蛋白增高,电生理检查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此外患者可有心脏扩大,传导阻滞,心肌病,心律失常可猝死,少数可有皮肤、骨骼变化。

根据临床夜盲、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共济失调、心脏改变、脑脊液中蛋白增高,以及血中植烷酸增高可诊断本病。特别是植烷酸增高。

治疗:饮食控制为主,禁用牛奶、黄油、奶酪、绿色蔬菜、巧克力等。

3.散发病例若为儿童或少年发病,诊断容易;若于成年发病则与CII)P鉴别困难,但CIDP的脑脊液蛋白增高和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治疗方案及原则】

无特殊治疗。仅为对症及康复治疗,足部畸形可穿特殊鞋以便矫正。

药物可使用维生素类和神经营养药。本病预后较好,不影响寿命。病废程度因人而异,但一般不重。

第四节

肌萎缩症诊疗指南

肌萎缩症诊疗指南 肌萎缩症诊疗指南 【概述】 腓骨肌萎缩症(per()neal mLlSCIJlar atrc)phy)又称(;harcot—Marie-00th(CMT)病,为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运动及感觉神经均可受累,故也归属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neuropathy,HMSN)的范畴。根据遗传基因的病理及电生理的不同,又分为CMTⅠ(即HMSNⅠ)和CMTⅡ型(即HMSNⅡ型)。而Dejerine—Sottas病(HMSNⅢ)及Roussy—Le vy(HMSNⅠ根据最新分类亦归于CMT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AD)、常染色体隐性(AR)及X-锁遗传方式。国内至1998年底已有600多例报道,为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报告最多的疾病,临床上以青少年、少数为婴儿起病,表现为下肢远端肌无力、萎缩,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伴轻度感觉障碍为特征。 【临床表现】 (一)CMT I型 为经典的腓骨肌萎缩症,也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系一脱髓鞘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征为传导速度减慢,组织学表现为脱髓鞘和髓鞘再生,遗传学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起病隐袭,男性多见,多在10~20岁,亦可在10岁以前或30岁以上。本病常自双下肢远端起病,表现为肌无力、肌萎 缩,跑跳、快速转身困难。下肢伸肌受累在先,最初为胫前肌、伸趾长肌,继而腓肠肌、比目鱼肌、下肢近端肌肉。但肌萎缩一般不超过大腿的下1/3,因而形成“倒置酒瓶”或“仙鹤腿样”下肢外观。随着病情的进展,双上肢逐渐由远端向近端进展,出现肌无力、肌萎缩,一般发展至肘部为止。面颈部很少受累。 检查可见上述受累肌肉萎缩,下肢肌张力、反射减低或消失,足下垂、弓形足,行走时为跨阈步态。部分患者可有感觉障碍,但较运动障碍为轻,表现为下肢为主的末梢型深、浅感觉障碍,亦可合并肢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引言: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称SMA)是 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特征是运动神经元的丧失导致肌肉弱化和萎缩。SMA是由一个缺乏或异常表达蛋白质SMN1(survival motor neuron 1)基因引起的。本文将介绍脊髓 性肌萎缩症的一般概述、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指南。 一、一般概述: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神经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6000-1/10000。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尤 其是婴儿和幼儿,但也会在成人中出现。该疾病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主要有4个亚型:SMA类型I、SMA类型II、SMA类型 III和SMA类型IV。SMA类型I是最严重的亚型,通常在婴儿 期出现严重的肌无力和肌肉松弛。SMA类型II在幼儿期出现,患者能坐但不能站立或行走。SMA类型III和SMA类型IV在 儿童期或成年期出现,患者能行走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 二、临床特征: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特征主要与运动神经元的丧失有关。患者常出现骨骼肌无力和运动障碍。初期症状通常是婴幼儿的运动发育延迟,如不能抬头、不能翻身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肌肉弱化和萎缩将导致运动功能受限,如不能坐立、不能行走等。 三、诊断: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改变和SMN1基因异常。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诊断依据,如肌肉 无力、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肌肉病理改变通常通过肌肉

活检进行,特征是神经元丧失和肌纤维变性。最后,SMN1基因异常通常通过基因检测来诊断,常见的异常是SMN1基因缺失或基因重排。 四、治疗: 目前尚无治愈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方法,但有一些治疗手段可以减轻疾病症状和延缓其进展。物理疗法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如物理训练、按摩和理疗等。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批准使用的药物有纳武平(nusinersen)和曲美曲全(onasemnogene abeparvovec)。纳武平是一种可改善SMN蛋白表达的脊髓性肌萎缩症1型患者的核酸药物。曲美曲全是一种基因治疗药物,能增加SMN蛋白的表达。此外,肌电图检查和评估营养状况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结论: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延缓疾病的进展。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改变和SMN1基因异常是其诊断的关键依据。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但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腓骨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腓骨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腓骨肌萎缩症 概述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达60余种。其主要特点为慢性进行性、长度依赖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病,最常见表现为下肢起病的、缓慢进展的肢体远端肌肉萎缩,无力和感觉缺失。根据上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分为髓鞘型和轴索型。根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以及电生理,CMT主要亚型包括CMT1-4以及CMTX。此外还有CMT5-7、dHMN(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HNPP(遗传压迫易感周围神经病)。在每个亚型中,不同字母代表不同基因突变(如CMT1A,CMT1B)。 病因和流行病学 CMT为一组由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周围神经病。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表达于周围神经的髓鞘或轴索,突变导致周围神经髓鞘形成缺陷或轴索功能异常。 CMT的总体发病率约为40/100 000,发病率在人种间无明显差别。遗传方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等。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PMP22,MPZ,GJB1,MFN2。常见的亚型为CMT1,CMT2,CMTX。CMT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脱髓鞘性CMT,其中CMT1A为最常见的CMT亚型(占40~50%),其突变基因为PMP22;CMT1B占CMT1的3~5%,其突变基因为MPZ。X连锁隐性遗传的CMTX1为第2常见的CMT亚型(占10%),其突变基因为GJB1。CMT2为轴索性CMT,其中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MFN2(占CMT2的20%)、MPZ(占CMT2的5%)、NEFL和GDAP1等。CMT4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脱髓鞘性CMT,其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GDAP1。PMP22重复、GJB1突变、PMP22缺失、MPZ突变、MFN2突变这5种亚型占所有CMT的92%。 临床表现 CM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远端为主,并逐渐向近端发展的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及感觉丧失。常见临床表现为运动能力不如同龄人,跑步困难,易扭脚,足下垂,小腿腓肠肌萎缩形似“鹤腿”;查体可发现弓形足、锤状趾,远端肢体为

脊肌萎缩诊疗指南

脊肌萎缩诊疗指南 【概述】 脊肌萎缩症简称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脊髓前角细胞进行性变性疾病,部分脑干下部的运动神经核也可受累。临床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多在肢体近端肌肉开始,也可表现有舌肌萎缩和吞咽困难。儿童病例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临床表现】 SMA可分成很多类型,常见的有: (一)SMA I型(Werdnig-Hoffmann病) 1/3的患儿于出生前发病,其母于妊娠中可感到胎动减慢,或胎动突然停止。几乎100%于生后5个月内发病,,生后不久即表现为肌肉无力,以四肢近端肌群受累为主,躯干肌亦可受累。呈现明显的肌张力低下及自主活动减弱,反射消失,伴肌肉萎缩,舌肌受累可有肌肉萎缩及肌纤维颤动。严重的婴儿可表现为吸吮及吞咽困难,哭声低弱,呼吸表浅,翻身、抬头困难,常因呼吸道反复感染而早期死亡。此型预后最差,95%于生后1岁半内死亡。 (二)SMA 1I型 多在生后6~15个月内发病,个别者可在1~2岁时发病。6个月后开始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肌张力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患

儿可独坐,但不能独立站立和行走。早期无肋间肌和延髓麻痹症状,l/3可有面肌受累。1岁后起病者可生存至少年或成年,严重者可致残。 (三)SMAⅢ型(Kugelbery-Welander病) 又称为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为常隐遗传,1/3有家族史。发病多在2~17岁,男性较女性多见。本型起病隐袭、缓慢进展,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和萎缩,早期以大腿、髋部无力明显,走路时呈鸭状步态,站立或上台阶困难,逐渐累及肩胛带及上肢肌肉,手肌则较少受累,但胸锁乳突肌较易受累,少数患者亦可出现面肌、软腭肌及舌肌受累,约1/4可出现腓肠肌假肥大。少数患者可有手肌束颤及弓形足和双手细小震颤。本型预后良好,个别女性可有正常寿命。轻型患者20岁后仍可行走。本型因可出现肌酶如CPK等不同程度的增高,肌电图除神经源性损害外尚可有肌源性,因而需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鉴别,肌肉活检有助于诊断。 (四)成年发病的SMAⅣ型 又称为成人慢性近端脊肌萎缩症(adult chronic:proximal spinal mLISCuIaratrophy),约1/3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型的发病年龄多为18~30岁,最晚可达60岁。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主要为进行性上、下肢近端无力或萎缩,肌张力低下,反射减低或消失,有肌肉束颤。除肢体近端受累外,晚期可出现后组颅神经受累。一般预后尚好,发病后可存活

2022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新生儿筛查(全文)

2022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新生儿筛查(全文) 出生缺陷是全球共有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都非常关注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新生儿筛查(New Born Screening, NBS)作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出生后干预的主要手段。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遗传原因。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SMA,对于进行症状前治疗和确保患者获得最佳预后至关重要。近几年,许多国家开始实施针对SMA的新生儿筛查计划,以降低SMA死亡率,并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新生儿筛查60年, 从无症状苯丙酮尿症到高通量测序 新生儿筛查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识别患有一系列严重疾病的无症状婴儿,这些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防止严重的后遗症。新生儿筛查已在世界各地广泛进行,以确定潜在的致残和致命性疾病。 ➤NBS显著改善新生儿伤残和死亡比例,筛查范围逐渐扩大

新生儿筛查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计划。从最初对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的筛查,逐渐发展至数十种遗传性疾病的新生儿筛查[1]。通过对新生儿筛查确定的个体进行长期随访的诸多研究表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显著改善[2]。纵观全球新生儿筛查史,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在引领NBS发展。2006年,美国医学遗传学院发布的NBS标准和指南中有29项疾病被纳入推荐的统一筛查小组(RUSP)。201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NBS项目扩大到35个核心项目和26个次要项目[3]。增加的6个核心项目包括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CHD)、庞贝病、粘多糖贮积症类型I(MPS I)、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和SMA[4]。 我国新生儿筛查始于1981年,主要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PKU。至2020年,全国共累计筛查新生儿约1.5亿例,两病筛查率达98.5%[5]。我国新生儿筛查4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虽然新生儿筛查技术已在我国得到普遍推广,但仍存在制度不完善、地区差异显著等不足,尤其是罕见疾病筛查的覆盖范围尤显不足。此外,我国罕见病患者登记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和认识的缺乏给罕见病的疾病管理带来诸多挑战[6]。 ➤新生儿基因筛查技术发展,助力更多遗传病早诊早治 1963年美国Robert Guthrie医生成功建立了细菌抑制法,使得PKU 新生儿群体筛查得以实现。随着筛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串联质谱法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肯尼迪病诊疗指南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肯尼迪病诊疗指南 概述 肯尼迪病,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spinal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感觉障碍及内分泌系统异常,后者包括男性乳房发育、不育以及糖尿病等。该病是由染色体Xq11-12上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病因和流行病学 肯尼迪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q11-12上的雄激素受体基因,因其第1号外显子N端的一段CAG重复序列异常增多而致病。文献报道该CAG重复序列在肯尼迪病患者平均为46次。在肯尼迪病中,CAG 的重复次数具有遗传的相对不稳定性,其与起病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但也有不同结果的报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肯尼迪病主要在成年男性中发病,女性携带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在美国,肯尼迪病的发生率为男性中1/40 000,但芬兰西部和意大利报道的发病率更高。尚缺乏肯尼迪病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数据。 临床表现

男性发病,起病隐匿,常见发病年龄为30~60岁。患者常以痛性痉挛、震颤、双下肢无力等症状起病,逐渐出现双上肢无力、延髓部和面部的肌肉萎缩、肌束颤动、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可伴有男性乳房发育、生殖功能降低等雄激素受体不敏感表现。约超过50%的患者存在感觉异常。部分女性基因突变携带者有轻度临床症状,可仅出现痉挛,电生理检查所示慢性失神经改变多轻微。该病进展缓慢,患者通常在病程晚期才出现行走不能,仅有部分患者需要辅助通气,对生存期无显著影响。 1.不典型症状某些不典型症状可在出现肢体力弱前数年甚至数十年前出现,包括容易疲劳、痛性痉挛、口周震颤及姿势性震颤。肌无力:多数患者以双下肢无力起病,逐渐进展至双上肢、舌肌以及面肌,而眼外肌往往不受累。肢体无力的分布多不对称,以近端受累为主。咀嚼肌受累时可引起下颌下垂及震颤。体检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为主,表现为肢体肌力下降,近端为著,伴肌肉萎缩、束颤,腱反射多减弱或消失。多数患者可出现明显舌肌萎缩、纤颤,但软腭活动、咽反射多正常,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的程度也较轻。某些患者还可观察到颏部以及口周束颤。患者运动功能损害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后期可出现上楼费力、行走不稳等。 2.感觉障碍约半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而在其他患者为亚临床性,仅在感觉神经传导检查中发现异常。 3.内分泌异常包括葡萄糖及脂肪代谢的异常,雄激素受体不敏感等表现,后者包括男性乳房发育、性功能下降、不孕不育、睾丸萎

脊髓性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 概述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SMN1)突变导致SMN蛋白功能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SMA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和丢失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和流行病学 SM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致病基因SMN1位于5q13.2,编码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SMN)。SMN是一个广泛表达的管家蛋白。SMN作为亚单位与Sm 蛋白结合,以SMN复合体形式募集Sm核蛋白和小核核糖核酸(snRNAs)组装成核糖核蛋白复合物(snRNPs)。snRNPs的主要功能是参与pre-mRNA加工,调节mRNA的转运、代谢和翻译。SMN失功能仅仅特异性影响运动神经元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SMA发病率为1/10 000~1/6000,携带率为1/50~1/40。中国尚无SMA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性大,发病年龄可以从出生前(宫内发病)开始,表现为胎动减少,也可以在成年后。根据发病年龄、获得的运动功能及病情进展速度,可以将SMA分为4型: 1. SMAⅠ型又称Werdnig-Hoffman病,1/3患者在宫内表现为胎动减少,出生时为松软儿。患者在6个月内发病,平均发病年龄在生后1个月。表现为全身松软无力,严重肌张力低下。由于舌、面和咀嚼肌无力,大多数患儿出现吸吮和吞咽困难,可见舌肌萎缩和震颤。肋间肌受累可以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胸部呈钟型外观。下肢较上肢受累重,近端较远端严重。严重躯体中轴部位肌无力使患儿不能控制头部运动,不会抬头或翻身,没有独坐能力。卧位时,双下肢呈髋外展、膝屈曲的蛙腿体位。肌肉萎缩多不明显,部分患儿轻度关节畸形。患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临床诊疗共识2022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临床诊疗共识2022 论坛导读: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也称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影响原发性运动皮质、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导致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UMN)、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LMN)受累的临床遗传异质性疾病。尽管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ALS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尚不清楚,且由于临床异质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目前主要依据临床观察、肌电图检查以及排除类似疾病确诊。ALS患者LMN受累的临床及亚临床体征可通过常规肌电图检查识别,但缺乏有效的UMN 损害生物标志物,从而延迟患者的诊断,限制了早期神经保护治疗的启动。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通常分为肌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 muscle atrophy,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PBP)、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四种类型。 ALS是运动神经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一般中老年发病多见,我国ALS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少数患者可20岁左右即发病。该病呈持续进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和呼吸支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具有明显改善。 ALS是一种主要影响运动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其中的运动外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皮层、脑干核和脊髓前角中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缺失导致进行性肌肉无力和消瘦。ALS通常具有局灶性发作,但随后扩散到不同的身体区域,其中呼吸肌的衰竭通常限制了疾病发作后2-5年的存活。 在高达50%的病例中,存在运动外表现,如行为改变、执行功能障碍和语言问题。在10%-15%的患者中,这些问题严重到足以满足额颞叶痴呆(FTD)的临床标准。在10%的ALS患者中,家族史提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其余90%没有受影响的家庭成员,被列为散发

2020版:脊髓性肌萎缩症遗传学诊断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脊髓性肌萎缩症遗传学诊断专家共识(全文)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以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本共识中SMA特指位于5q13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OMIM 600354)致病性变异所导致的5q-SMA。SMA发病率约为1/10 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50[1]。2019年中国大陆上市了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也相继发表了SMA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2],标志着SMA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精准诊治和管理时期。SMA的携带者和新生儿筛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常规开展[3,4],我国一些地区也逐渐开始筛查[5,6],SMA预防窗口进一步提前。 SMA的致病基因SMN1和修饰基因SMN2(OMIM 601627)高度同源,SMN1决定疾病的发生,SMN2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使得SMA的遗传学诊断不同于绝大多数单基因遗传病。规范SMA遗传学诊断及应用对于临床诊治、管理、预防和遗传咨询将提供重要帮助。本共识参照国内外近年SMA临床诊疗实践和指南共识[2,7,8,9,10],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多学科专家研究起草,包括了患者和携带者基因型、基因诊断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基因诊断、产前诊断、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携带者筛查的要点及遗传咨询等内容,并对SMN2拷贝数的临床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医生和实验室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帮助。 临床表现与分型

SMA患者起病年龄差异性大,从出生前至成人期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以四肢近端为主的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呼吸、消化、骨骼等多系统受累。根据起病年龄、运动里程碑及病情进展程度,SMA分为五型。近年的临床实践趋于将每型SMA进一步分为亚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自然病程和观察药物疗效(表1)[11,12,13]。 表1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1.SMA一般临床诊断过程如下: (1)临床评估:临床医师根据病史查体拟诊,主要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对称性四肢和躯干的肌无力,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有时可见舌肌纤颤、手震颤;(2)临床检测:包括血肌酶谱,肌酸激酶(CK)值正常或轻度升高,绝大多数患者不超过正常值的10倍,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3)基因检测显示SMN1外显子7纯合缺失或SMN1复合杂合突变,阳性结果可确诊SMA;(4)基因检测阴性结果患者需行肌电图及肌肉活检,帮助诊断与鉴别诊断[11](图1)。SMA的临床分型主要依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身横纹肌软弱和异常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减轻。患病率约为5/10万,女性多于男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自青年期至40岁间发病者,以女性为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则以男性为多,本组中胸腺瘤较多见。【临床表现】 1、眼外肌是最常受累的肌肉,可表现为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双侧常不对称。其次为颅神经支配的其他肌群,颈肌,肩胛带以及髋部的屈肌。受累肌肉呈现为易疲劳和波动性。连续收缩后发生无力,经短期休息后好转。早晨症状较轻而傍晚时加重。整个病程可有波动,病程早期可有自发缓解和复发。 2、特殊类型短暂新生儿重症肌无力为女性患者所生的婴儿暂时有经胎盘输入的母体AchR抗体。大约有10%呈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患婴全身软弱,哭声轻微,吸吮无力,上脸下垂,严重者有呼吸困难,经救治后可在数日内或数周内痊愈。 3、先天性肌无力出生后或儿童期出现肌无力,持续存在眼外肌麻痹。母亲虽无重症肌无力,但家族中或同胞兄弟姐妹有肌无力病史。

4、重症肌无力患者除上述的临床表现外,神经系统检查体征主要是疲劳试验(+)。腱反射正常或活跃。 Osserman根据受累部位和严重程度,可分为5型。 1型单纯眼肌型,始终仅累及眼肌。 2型轻度全身肌无力型。不伴明显延髓肌麻痹者为lla型,伴有明显延髓肌麻痹者为llb型。 3型急性进展型。常在首次症状出现后数月之内发展至包括延髓肌、肢带肌、躯干肌和呼吸肌的严重无力。 4型为晚发型全身肌无力。由l,lla,llb发展而来,常在首发症状出现后数年或数十年后出现全身无力。 5型肌无力伴肌萎缩者。 以上各型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为危象。可分为三种 (1)肌无力危象 为疾病发展所致。多见于暴发或严重的全身型。静脉注射腾喜龙2~10mg或肌肉注射硫酸新斯的明1.5mg可见暂时好转。 (2)胆碱能性危象 胆碱酯酶抑制剂过量,使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阻断所致。常伴有药物副作用如瞳孔缩小,出汗,唾液增多等。腾喜龙试验无改变或加重。 (3)反拗性危象

2022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罕见病精准医疗(全文)

2022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罕见病精准医疗(全文) 近日,一段关于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谈判视频在网上刷屏。我国现有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约3-5万名,是一个较小的患者群体。面对药企,国家医保局代表张劲妮温柔而坚定的说“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并经过1个半小时、8轮询价的艰苦谈判,最终让靶向药物降价40%进入医保目录。这段视频让无数人含泪点赞,也引发了对罕见病精准治疗的关注和热议。 罕见病是指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一大类疾病[1]。罕见病超过80%为遗传性疾病,具有发病早、治疗难、预后差、危害大等临床特点。罕见病主要累及儿童,是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患者预后极差,超过30%在发病后5年内死亡。罕见病种类庞大,目前已发现7000多种,影响全球约3.5亿人口。 既往罕见病诊治困难,主要是因为遗传背景和发病机制不清楚。近几年,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确定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不断为医学研究赋能,以个人基因组为基础的精准医疗策略在罕见病领域逐步显示出巨大的能量。该策略主要分四步走:(1)准确发现致病基因;(2)明确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将基因组信息与环境因素结合,对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准分类;(3)研究基因突变导致疾病机制,研发对因治疗方式;(4)通过临床试验确定药物的疗效,制定疾病诊治指南和规范,实现临床应用及转化。在精准医疗理念指导下,全球罕见病研究迅速发展,每年

新发现数百种罕见病致病基因,数十种罕见病新药上市,SMA等多个罕见病从无药可用、患者预后极差到目前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部分患者可被治愈。 我国有14亿人口,罕见病患者数量庞大。“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罕见病在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和临床转化等各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十四五”期间,我们如何进一步开展罕见病的精准医疗研究,发现更多治疗靶点、研发新型治疗策略,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主要从科研角度,结合自身在罕见心血管病方面的研究经历,提出下面三点倡议:一、加大基础研究,发现更多原创性罕见病致病基因 超过80%的罕见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是认识罕见病发病机制的突破口,亦是实现精准医疗的源头与基础。在发现致病基因之前,罕见病的临床诊治往往是混沌的、黑暗的。而一旦发现致病基因,我们就找到打开疾病黑箱子的“钥匙”。致病基因既可直接用于临床基因诊断,也为研发对因治疗药物提供依据,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 致病基因发现对于罕见病精准诊疗的意义可以从肺毛细血管瘤样病 变/肺静脉闭塞病(PVOD/PCH)近几年的诊疗变化一见端倪。 PVOD/PCH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2-5/百万/年。该病临床表型不典型,各方面特征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非常相似。如果将PVOD/PCH误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并给予扩血管药物治疗,将引发患者急性肺水肿、咯血,甚至临床危象。肺活检是PVOD/PCH诊断金标准,但有创、操作复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诊疗指南(2019年版)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诊疗指南(2019年版)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概述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组以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基因缺陷性疾病。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脏、骨骼、呼吸及胃肠道受累。不同类型起病时间、进展速度、受累范围、严重程度差异很大。遗传方式分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达数十种。主要类型与相应致病基因见表98-1。 表98-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常见致病基因

本组疾病虽有一定共性,但不同疾病诊治原则有很大不同。下面以代表性疾病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DMD/BMD)介绍相关诊疗常规。 病因和流行病学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的病因是维持肌肉细胞在伸缩过程中保持肌膜完整性的重要结构蛋白Dystrophin的编码基因(DMD基因)发生致病缺陷,从而导致功能异常,最终造成肌肉进行性破坏。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发病率在各个国家、地区和人种间无明显差异,每3600~6000出生男婴中有1例发病。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3853,估算全国患者约70 000人。 临床表现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在儿童期起病。表现为运动发育轻度迟滞,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影响肢体运动功能,逐渐出现步态异常、上肢活动受限,自然病程常在10岁左右丧失行走能力。此后出现脊柱侧弯、关节挛缩、呼吸肌无力、扩张性心肌病,20岁左右因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死亡。查体可见双腓肠肌假肥大,同时可有双前臂及舌肌假肥大,Gower’s征阳性,腰椎前凸等。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为同一疾病的相对良性表型,因DMD基因功能未完全丧失,所以病情明显轻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可青年甚至成年起病,部分患者不影响生存期。假肥大体征明显,部分患者在肢体无力尚轻时,先出现明显的扩张性心肌病。 辅助检查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相关辅助检查如下: 1.血清学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红蛋白(Myo)在肌细胞损害时释放入血,从而引起血中浓度明显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20~200倍。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痿病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2]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标准如下: 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活动不利,甚则肌肉萎缩,弛纵瘫痪。严重者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3]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某些特定的横纹肌群肌无力呈斑片状分布,表现出波动性和易疲劳性;肌无力症状晨轻暮重,持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好转。通常以眼外肌受累最常见。 (2)药理学表现: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3)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低频刺激波幅递减10%以上;单纤维肌电图(SFEMG)测定的“颤抖”增宽、伴或不伴有阻滞。 (4)抗体:多数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或在极少部分MG患者中可检测到抗骨骼肌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MuSK)抗体、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抗LRP-4)抗体。 在具有MG典型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具备药理学特征和(或)神经电生理学特征,临床上则可诊断为MG。有条件的单位可检测患者血清抗AChR抗体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需除外其他疾病。 临床分类(改良Osserman分型):I眼肌型,ⅡA轻度全身型,ⅡB中度全身型,Ⅲ重度激进型,Ⅳ迟发重度型,V肌萎缩型。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痿病的证候标准以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2]重症肌无力证候标准。 1.脾胃气虚证:胞睑下垂,朝轻暮重,少气懒言,肢体痿软,或咽下困难,纳差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或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一、引言 神经内科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疾病,包括神经、脑、脊髓、神经节和神经肌肉接头等组织的异常。此疾病常见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并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本文将全面介绍神经 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优化病患的生 活质量。 二、神经内科疾病分类 神经内科疾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2. 炎症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 3. 代谢性疾病:如脑血管痉挛、脑炎症等。 4. 肌肉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无力等。 5. 神经损伤:如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 三、神经内科疾病诊断 1. 详细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 状出现的时间、病情的发展过程等。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通常会检查 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部触诊。

2.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类型和 程度,例如血液检查、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 3. 生物组织检查:有时,医生需要进行生物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 如肌肉活检、脑脊液检查等。 四、神经内科疾病治疗 1. 药物治疗:根据神经内科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以 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医 生可能会开具抗高血压药物。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用于改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运动和感觉 功能。例如,对于肌无力患者,医生可以开具物理治疗计划来增强肌 肉力量。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神经内科疾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例如,对于脑瘤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手术切除来缓解症状。 4. 心理支持:神经内科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 因此,心理支持和咨询在治疗过程中同样重要。 五、神经内科疾病预防 预防神经内科疾病的关键是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定期进行体检,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适量的营养素。 3. 做适度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肌萎缩侧索硬化诊疗指南

肌萎缩侧索硬化诊疗指南 概述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局限性分型包括进行性球麻痹(PBP),连枷臂、腿,进行性肌萎缩(PMA ),原发性侧索硬化(PLS)。ALS 以进行性发展的骨骼肌萎缩、无力、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中老年发病,生存期通常3~5 年。 病因和流行病学 大约90%的ALS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ALS 的发病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较为常见的ALS 致病基因包括SOD1,TDP-43,研究显示,由FUS、SOD1 及OPTN3 种基因的突变造成的患者不超过2%,而25.6%~30.6%的家族性ALS 患者有SOD1 突变。其他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RNA 加工异常、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病毒感染、细胞凋亡、生长因子异常、炎症反应等。 欧洲及美国年发病率是2/10 万~3/10万,患病率为(3~5)/10万。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75 岁,不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约10%ALS 患者为家族性,余90%为散发性。ALS 中男女患病率比例为(1.2~1.5):1。家族性ALS 的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ALS 发病年龄早。中国ALS 的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发病率约0.6/10万人,患病率约3.1/10 万人。 临床表现 ALS 是一种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球部、四肢、胸腹部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而眼球运动神经和括约肌功能一般并不受累,但在有些患者晚期也可能会被累及。20%~50%的患者可以表现有认知功能障碍,5%~15%的患者甚至会发展为额颞叶痴呆。发病后平均3~5 年因呼吸衰竭死亡,但5%~10%的患者可以存活10 年以上。

最新版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最新版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1]及《中医内 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 (1)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甚则 肌肉萎缩,弛纵瘫痪为主症。 (2)可伴有筋骨挛缩,肢体变形,甚心 悸气短,呼吸困难。 (3)家族可有多人发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 《神经病学》第六卷肌肉疾病[4]、2016年假 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诊治指南[5]拟定。 (1)临床特点:①具有慢性起病进行性 加重特点,部分患者有家族史。②以肢体肌肉 萎缩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眼肌、面肌、 咽喉肌等无力,可伴关节、脊柱变形。严重者 可累及呼吸肌和心肌,出现心功能不全及呼吸 功能不全。 (2)辅助检查:①心肌酶检测:多明显 升高,以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为主,高达正常值 的数倍甚数百倍。②肌电图检测:表现为 MUP时限变窄,并为均匀小电位的肌源性损 害。③肌肉活组织检查:符合进行性肌营养不 良特点。④基因检测:支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诊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1]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 1.脾肾不足,督脉亏虚证 肢体萎软无力,肌肉瘦削,甚不能坐、立、 行走。或伴脊柱、关节挛缩变形;或畏寒肢冷, 或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2.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证 肢体萎软无力,肌肉瘦削,腰部及双下肢 近端无力为重。或纳差腹胀,面色萎黄;或大 便稀溏,或多汗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弱。 3.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 四肢萎软无力,肌肉瘦削,可见肢体关节 挛缩变形。可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盗汗等。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4.痰瘀阻络,筋脉失养证 周身萎软无力,肌肉瘦削,活动困难,甚 者瘫痪;肢体关节及脊柱、胸廓挛缩变形;或 肢端肌肤紫暗或花斑,面色口唇发绀。舌暗红 或淡紫,苔厚,或黄或白,脉涩。 5.元气亏虚,大气下陷证 肢体萎软无力,周身肌肉瘦削,甚则四肢 瘫痪;心悸气短,呼吸短促费力,咳痰不出, 言语无力。舌淡暗,苔薄,脉弱。

多系统萎缩诊疗指南

多系统萎缩诊疗指南 【概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rn atroplly,MSA)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病因不详。按照上述三组症状出现的先后和不同组合,MSA可分类为几组临床亚型,每个亚型过去曾被认为是独立病种,有各自不同的传统命名(见表3—5)。 MSA的确诊靠病理组织学证实,病理学标志是在神经胶质细胞浆内发现嗜酸性包涵体,其他特征性病理发现还有小脑Purkinje细胞丧失和壳核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丧失。病变主要累及纹状体一黑质系统、橄榄一脑桥一小脑系统和脊髓的中间内、外侧细胞柱和Onuf核。MSA包涵体的核心成分为α一突触蛋白(α—synuclein),因此,MSA和帕金森病、Lewy体痴呆、Down综合征、Hallervodern-Spatz病一起分类为突触蛋白病(synucleinopathies)。 表3-5 MSA亚型 临床亚型废弃的传统名称 帕金森综合征(MSA-lP) 纹状体黑质变性(Pankins。nlsm) (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

自主神经功能不全(MSA-一A) Shy-Drager综合征(autonomic dysfunction) (Shy-Drager syndrome) 小脑性共济失调(MSA—C) 散发性橄榄脑桥小脑萎缩 (ataxia) (sporadic oliverpontoCerebellar atrophy) 【临床表现】 成年期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4.2岁(范围介于31~78岁),缓慢起病,逐渐进展。首发症状多为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少数患者也有以肌萎缩起病原体的。不论以何种神经系统的症状群起病,当疾病进一步进展都会出现两个或几个多系统的神经症状群,包括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和锥体速征。疾病发展至神经系统的“多系统”症状出现后,仍以首发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上据首发和主要症状,可将多数患者分成不同的临床严型。从首发症状进展到合关运动障碍(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性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的平均时间为2年(1~10年);从发病到需协助行走、需轮椅、卧床不起和死亡的平均间隔时间各自为3、5、8和9年。主要症状有:

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隐袭起病,表现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持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一级医院 疑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转诊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 1.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治疗; 2.已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 3.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无其它严重合并症仅需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 4.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转诊至三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困难;②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有其它严重合并症患者。 三级医院 1.所有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治疗; 2.伴有各种内科疾病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抑

郁症、焦虑症等阿尔茨海默病多学科的评估及治疗; 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毒性损害、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等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和治疗; 4.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 5.符合以下条件患者,可转下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治疗明确;②合并症已有效控制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 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是一组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每次发作称为痫性发作,持续存在的癫痫易感性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称为癫痫。在癫痫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称为癫痫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SE)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长时间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各种癫痫发作均可发生持续状态,但临床以强直一阵挛持续状态最常见。全身性发作的癫痫持续状态(SE)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常伴有颅压增高表现。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