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常见心理障碍诊疗体会

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常见心理障碍诊疗体会
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常见心理障碍诊疗体会

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常见心理障碍诊疗体会

摘要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就诊于

心内科,笔者对“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躯体形式障碍及癔症”这四种心内科常见心理疾患的临床诊疗体会进行报告。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症状广泛性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癔症

广泛性焦虑

此类患者多以“心慌、胸闷、气短”为主诉就诊于心血管内科,临床表现为长期的心悸、心慌、出汗、胸闷、胸背和肩部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口干、便秘、腹泻、尿频、皮肤潮红及苍白,及不易缓解的紧张和不安,做事时心烦意乱,没有耐心;与人交往时紧张急切;极易朝坏处想;休息时也坐卧不宁,严重时可出现肢体发抖、全身肉跳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过度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体内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物质释放过多,进而引发一系列以心血管系统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在心内科反复就诊,常常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心肌炎、更年期综合征。检查发现:心率偏快(90~130次/分,部分伴发房早或心电图st-t改变),血压正常或轻中度增高(以舒张压增高为主,并且波动大,治疗反应脆性大),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总分14~38分。

惊恐发作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表

表1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男)第一步:评分 年齡(:岁)得分 35-39 0 40-44 1 45-49 2 50-54 3 55-59 4 收:缩压(mmHg)得分 <1 20 -2 120- 0 130 - 1 140- 2 160- 5 >180 8 总胆固fi?(iinnol/L) 得分 <5.20 0 N5.20 1 体重盾数(kg/m2) 得分 <240 24?1 >2S 2 第二步鲁求和 吸烟得分否0 是2糖尿病得分 否0 是 1 年龄平均危险杀低危晞 35?39 L.0 0.3 40-14 1.4 0.4 45-49 1.9 0.5 50-54 2.60.7 55?59 3.6 1.0 10年ICVD绝対危险参考标准 总分 10 年ICVD 危险(%) W J 03 0 0.5 1 0.6 2 0.8 3 1.1 4 1.5 5 f) 2.1 2.9 7 3.9 8 5.4 9 7.3 10 9.7 11 12.8 12 16.8 13 21.7 14 27.7 15 35.3 16 443 >17 N52.6 第三步:绝疋危险

无糖尿満 BM>28 BMK24 (TCM5. 20mol/L) 不吸烟 吸烟 SBP mmHg (TC<5. 20mol/L) 不吸烟 吸烟 180 ? 160?179 140?159 130?139 120?129 <120 180? 160?丄79 140?159 130?139 120?129 <120 180? 160?179 140?159 130?139 120?129 <120 69 ? gg S ? 69 ? S S ? 9 6 守?g 寸 寸 T § 6 m ? 69 ? s S ?09 寸年於(岁) 中危僦极低危 很局施高危 绝对危险底 >40 20?10- 5?<5 (%)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单项选择题】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A. 诊断 B. 咨询 C. 治疗 D. 特点【答案】D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A. 现实原则 B. 道德原则 C. 快乐原则 D. 社会原则【答案】C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A. 防御机制 B. 动机冲突 C. 性的冲突 D. 克制能力【答案】C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防御机制 B. 本能动力 C. 心理异常 D. 快乐原则【答案】A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 力比多的驱动 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 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 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答案】A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答案】C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 A. 抑郁状态 B. 感染后虚弱状态 C. 睡眠障碍 D. 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世纪末以来,国际上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强调了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整体危险评估和危险分层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有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初筛工具,包括Fra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欧洲SCORE危险评估模型、WH0/ISH风险预测图、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模型等。Framinghtim危险评估模型应用最广泛,但该模型高估了我国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国家“十五”攻关“冠心病、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课题组建立了国人缺血性心血管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和简易评估工具(表1),危险因索包括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超重与肥胖、糖尿病和吸烟。该量表适用于35~59岁人群,预测该人群未来lO年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年龄≥60岁人群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使用该量表常低估其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 上述危险评分工具计算的是个体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由于年龄是预测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年轻个体来说,尽管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低,但相对于同龄人,可能患病风险增加了数倍,因此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临床和流行病学专家共同制定了“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图1),强调与同龄健康个体比较,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增加的倍数。健康个体未来10年冠心病平均危险见表1,相对危险量表使用方法见图1。 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决定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不但有益于降低高危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避免了低危患者的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2002年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 建议: ·危险因素评估: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年龄(男>45 岁,女>55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胆固醇或低HDI.-c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的个体,应每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 ·危险评估推荐使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综合危险评估模型,所有40岁以上个体应该了解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绝对风险。对绝对风险低的个体推荐使用“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程度。

常见心理障碍症状

第三章常见心理障碍症状 第一节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声音特别刺耳,颜色显得不自然地格外清楚,普通气味异常刺鼻。 2、感觉减退 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如对强烈的疼痛几乎感知不到,外界环境变得暗淡,颜色模糊不清,声音发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3、识别能力缺失 不能把客观的物体作为整体来认识,不能识别物体的功能,不能说出物体的名字。“不识症”。物体不识、颜色不识、字形不识、空间不识。多见于脑器官疾患的病人身上 4、内感性不适 对内部感觉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但不能明确具体不适的部位,区别于内脏性幻觉(可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神经症,精分症和抑郁状态。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知觉。错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是病态的错觉多见于错听、错视。如心理异常者将猫看成老虎,把吊灯看成是巨蟒,把米饭看成是蛆……错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2、幻觉 幻觉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即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病症状。病人无法用意志左右幻觉的产生,也无法说服病人相信幻觉不存在。 按感受器官分: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幻听是一种最常见、最具代表性、最具诊断性意义的幻觉形式。 (1)幻听 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如音乐声、鸟鸣声,多见于大脑局部发生病变。

言语性幻听:命令性、评论性的幻听比较常见。 评论性幻听:说话人有个别人、几个人或一群人,在议论他,内容以斥责、讽刺、辱骂多见,病人常为之苦恼、愤怒不安,并产生兴奋、自伤、伤人。也听到有人为他辩护,表示同情、赞扬的话,此时病人可独自微笑或洋洋自得。 命令性幻听,让病人拒服药、进食或自伤。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内脏性幻觉 病人感到固定于某个内脏或躯体内部某处有一种异常的知觉。如感到某一内脏(可定位)在扭转、断裂、穿孔或觉得有昆虫中器官内爬行。可继发疑病观念。 与内感性不适鉴别:能不能明确具体不适的部位。 (3)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类 真性幻觉:来源于本体以外,存在于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病人对幻觉形象的体验与真实事物的感知映像完全相同。 假性幻觉:幻觉的形象在病人的主观空间,不是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幻觉形象不完整,病人对幻觉形象的态度和体验不一样。如大脑或牙齿里有人在骂他。见于分裂症。(4)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 机能性幻觉:一种与现实刺激伴随出现的幻觉。当某一感觉分析器受到刺激处于机能活动状态时,该感觉器官便出现幻觉。(机能性幻听——即一听到自来水声,就同时能听到有人在骂他,随着放水声停止骂声也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有障碍。如对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距离和时间关系等产生歪曲的感知。 病人感知的是客观事物或本身,但对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的感知发生障碍。如“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 又如人格解体,病人觉得自己的整个躯体或个别部分,如四肢的长短、粗细,躯体的轻重、形态、面部器官发生变化,甚至畸形。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联想障碍

常见心理障碍名称英文缩写

GA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OCD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DD 身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TTM 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SD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 DID 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MDD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DD 持续性抑郁障碍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DMDD 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PMDD经前期焦虑性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BED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 ARFID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 PPD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SPD 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OCPD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DPD 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SD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D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ODD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MCI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PSRT 人际和社会节奏治疗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 ECT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30种精神病名称、特征及症状

1、第欧根尼综合症: Diogenes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 症状特点: 1.生活脏乱, 2.极度自卑感 3.又强迫性的囤积行为,无法舍弃财物,过度的购买欲 4.有强烈的隐居欲望,拒绝他人帮助 5.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上,有时伴随老年痴呆症 2、外地口音综合症: Foreignaccentsyndrome:外国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很罕见的病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脑损伤,此病导致患者说母语时如同带有外国口音,例如:一个美国人可能说话带着法国口音 3、科塔尔综合症 科塔尔综合征(Cotardsyndrome):以虚无妄想(nihilisticdelusio n)和否定妄想(delusionofnegation)为核心症状患者主要是认为自身躯体和内部器官发生了变化.部分或全部已经不存在了如某患者称自己的肺烂了肠子也烂了甚至整个身体都没了. 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不复于人世或者五脏六腑已经被掏空即使正和外人说话也不认为自己是活着的 4、卡普格拉妄想综合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命名自第一个介绍这个心理疾病的法国心理医师, 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具有同样外貌特征的人取代了 5、Fregoli妄想综合症 又名人身变换症和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相反,这类患者认为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以上都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 6、被爱妄想症(Erotomania) 是一种少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陷入另一个人(通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他谈恋爱的妄想之中。被爱妄想症又被称为克雷宏波综合症,“oldmaid’sp sychosi s”、“eroticparanoia”、“eroticself-referentdelusions以纪念法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宏波(1872-1934)于1921年发表了题目为“LesPsychose sPassionelles”的一篇论文。 7、幻肢症phantomlimb 做过截肢手术的或意外丧肢的人有时会觉得失去的肢体仍然长在身上甚至感觉到冷暖,痒,挤压,气密性和刺痛,通常还会觉得不见的肢体比正常变短或处在扭曲的位置上。这种感觉间歇发生,会随着时间消失。

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项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19973.html, 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项目 作者: 来源:《健康人生》2016年第05期 在功能医学实验室,如果你需要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性,可以进行以下检测。 一、维生素D 体内维生素D减少,往往首先表现为血清维生素D3水平下降。所以维生素D3是反映维生素D缺乏最好的指标。功能医学实验室使用临床检验领域最先进的液相串联质谱法技术, 能够更好地评估体内维生素D的状态。 二、抗氧化能力评估 越来越多的疾病如慢性综合征、神经退行性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甚至癌症的发病机制都与氧化应激相关。功能医学通过对人体内抗氧化剂、酶类保护和损伤因子三方面的检测,综合评估受检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压力的平衡状态,从而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保护机体免受氧化物质的损伤,以达到提升其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的目的。 三、炎症水平评估 超敏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升高,如炎症、外伤、大手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作为全身炎症的标记物,c反应蛋白对心肌梗死和中风有重要的诊断意义。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缺血性中风是正常人的2倍。所以通过炎症水平评估,不但可以对炎症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对炎症程度进行分级,对心血管疾病等做出预先评估。 四、心血管功能评估 心血管功能综合评估利用前沿分子医学,对心血管功能的检测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良。根据目前对于心血管的研究,此项检测对很多重要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进行了检测,包括心血管风险因子、心血管独立风险因子、保护因子。这些标志物对心血管功能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的心血管异常进行诊断。 现在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越来越高,但是可悲的是50%的患者本来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通过一定的干预手段和措施,避免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应用这项前沿的检测,结合检测报告,临床医生可以为病人制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资料讲解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成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是由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所决定的。 一、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扰乱课堂纪律、思维存在障碍或由于智能方面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而引起的怠学、厌学、弃学等行为。 (二)品德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是指不能遵照社会行为准则或群体行为规范的越轨行为。一般表现为:偷窃、说谎、逃学、骂人、攻击别人、行为粗暴、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等等。 (三)情绪与性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和性格不良,如恐惧、敏感、狭隘、多疑、焦虑、偏激、冷漠、孤僻、固执、自卑、依赖、任性、过分冲动和逞能、不考虑行为后果等。

(四)不良习惯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口吃、顺治、咬指甲、挖鼻孔、挑食、厌食、遗尿、吸烟、喝酒等。 (五)性心理方面的心理问题 这是伴随着青春期的发育而又对性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手淫、早恋、性敏感、对月经或遗精的恐惧与不安以及一些严重的性变态行为。 (六)病理性方面的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大脑神经紊乱或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表现为神经性失声、歇斯底里、睡眠失调、精神分裂等和其它神经性疾病。 二、学生常见的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由生理、社会文化和心理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种类很多,在学生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跳动性复

发性头痛,可漫延到头、舌、颈的任何部位。人格特征常表现为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极易烦恼。 (二)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少女常见的心理疾病,以食欲不振、进食不足、进食后呕吐、消瘦、闭经等为主要特点。人格特征常表现为孤僻、任性、好幻想、虚荣、敏感和癔症等。 (三)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持续时间短;活动过度,易冲动;学习困难,违反课堂纪律等。 (四)口吃 口吃是儿童期常见的言语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说话吃力;声音、音节或单词重复或延长;同时伴有跺脚、摇头等动作。 (五)抽动症 抽动症是指某些肌肉群不自然的刻板运动。主要表

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

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 目录 暨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1) 一、学习障碍 (2) (一)症状表现 (2) (二)心理小知识 (2) 二、人际交往障碍 (2) (一)症状表现 (3) (二)心理小知识 (3) 三、适应性障碍 (4) (一)症状表现 (4) (二)心理小知识 (4) 四、网络成瘾 (4) (一)症状表现 (4) (二)心理小知识 (5) 五、季节性情感障碍 (6) (一)症状表现 (6) (二)心理小知识 (6) 六、抑郁症 (6) (一)症状表现 (6) (二)心理小知识 (7) 七、心境障碍 (8) (一)症状表现 (8) 1、单相心境障碍(抑郁) (8) 2、双相型障碍(抑郁与躁狂) (8) (二)心理小知识 (9) 八、人格障碍 (9) (一)症状表现 (9) (二)心理小知识 (10) 九、精神分裂症 (11) (一)症状表现 (11) (二)心理小知识 (11) 暨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一、学习障碍 (一)症状表现 1、学业不良。 2、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头无尾,缺乏时间观念和任务感。 3、反应变慢。动作迟缓,笨手笨脚,身体协调能力不良。 4、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缺乏好奇心;或不稳定,易于“见异思迁”。 5、自控制力差,学习无自制性。 6、人际关系不良,易出现逆反心理及情绪对抗。 7、自我评价差。容易挫折、忧郁、焦虑、窒息感、压抑感,易自卑及封闭。(二)心理小知识 1、如何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同学? (1)了解其学习存在的具体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方式等。 (2)找一位同学在学习上给予经验交流和指导。 (3)帮助他重新给自己定位,如自己适合从事研究还是动手、适合他的学习目标。(4)介绍适当的书籍供其阅读、参考。 2、怎样保证自己不会有学习障碍?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3)坚持体育锻炼。 (4)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 (5)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二、人际交往障碍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 心血管疾病检验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选择的检测类别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心力衰竭和心脏功能检测。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心血管 疾病检测项目的知识,欢迎阅读。 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 血脂组合除常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外,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 定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hdl-c 代表hdl 携带胆固醇的代谢状态,而apoal 反映hdl 的颗粒数,二者不能相互替代。lp(a)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lp(a)水平高的患者,大多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密切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 水平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现认为hcy 反应性的 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逐渐把它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hs-CRP 是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检测的血浆c 反应蛋白水平,大量研究证实,hs-CRP 可能是比ldl-c 更有效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个体hs-CRP 的观测值应取两次(最好间隔2 周)检测的平均值。hs-CRP 可对表观健康的人群预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则是预后指标。心肌梗死后的hs-CRP 水平预示未来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和梗死面积无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偏离现象,而导致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前我国中学生存在以下10多种主要心理障碍,其外在表现情况分别是: 1、逍遥型。表现为甘居中游,缺乏上进心,特别是“中等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差,“60分万岁”成了他们所推崇的“名言”。 2、焦虑——苦恼型。表现为因学习困难而焦急忧虑,若不能消除或持续出现必引起极度苦恼,进而丧失学习信心。 3、抑郁型。表现为沉默寡言,常常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4、恐惧型。表现为惧怕受挫折受伤害,见到责备的目光则呆若木鸡,严重的甚至会怕见强光、怕听声响等等。 5、逞能型。表现为爱显耀自我,好表现自己,追求独特性,企望“以奇制胜”,往往热衷于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甚至有“逆反”表现。 6、怯懦型。表现为稍遇急事,手足无措,异常紧张。在公共场所畏首畏尾,怕在人前行动做事,唯恐别人伤害自己。 7、神经过敏型。表现为为人处事异常敏感,往往喜怒无常,一些小刺激也会令其大吵大闹,过分关心人际关系。 8、怀疑——依赖型。表现为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断或指正方向,不时地求人帮助,处事缺乏把握,优柔寡断,难以独立。 9、狭隘型。表现为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励志一生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19973.html,)甚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遇事好猜疑,承受不了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则闷闷不乐。 10、无动于衷型。表现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凡事不介入、不参与。 11、虚狂型。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暴躁,有时为人处事达到忘乎所以的地步。 推荐阅读:[高三心理减压,保持良好情绪]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分页:123 第1页共1页

心理障碍基本症状

项目五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常见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就是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但就是,精神科医生运用这些知识,就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与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师了解这些知识,就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与非精神障碍,以便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对象(这里所说的精神障碍,就是指确诊为神经症以上的精神障碍,含人格变态)。 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但它只就是辅助性的,而且就是有条件的。其具体条件如下:一就是必须就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二就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应就是社会功能的康复与预防复发;三就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因为在变态心理学中对变态心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与精神病学中的症状学 雷同,也因为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鉴别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所以,我们引用精神病学的症状学作为本节的内容。当心理咨询师掌握了以下知识之后,在实际咨询操作中,便不会错把精神病人当作一般心理问题来处理。 第一节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闽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2、感觉减退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阑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与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时常常有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肠道、关节、皮下产生各种难以名状的难受感,部位游走不定、描述不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与脑外伤后综合征。 (二)知觉障碍

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产生心慌的原因: 心慌(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的一种不适感,可发生于心率突然改变(包括心动过速或过缓)和节律的不规整。见于病理状态下的心搏量增加如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有大量血流由左向右分流或心排量阻力增加等情况,亦见于生理状态下的心搏量增加,如甲亢、贫血、发热以及激动等。 心脏病人呼吸困难的原因及表现: 1)左房或左心功能不全或衰竭 2)先天性心脏病大量血液由左向右分流 3)肺缺血和伴有血流由右向左分流的紫绀型先心病 4)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常表现为: 1)活动后呼吸困难 2)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 3)端坐呼吸及肺水肿 心脏病人胸痛的原因及特点: 心脏病引起的胸痛有心绞痛和一般胸痛,前者大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少数在剑突下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或其他区域,可因体力活动或体位改变诱发或加剧,休息或改变体位后缓解或好转,后者根据病变而异。 常见心绞痛的原因和病变: A、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常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次为先天性冠脉畸形,如起源异常,冠状动静脉瘘,冠脉分支缺如。

B、因心脏工作量增加,心肌肥厚,心排量降低或冠脉灌注不足,或血氧饱和度低,使心肌需氧与冠脉血流量间失去平衡,产生相对冠脉供血不足。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重度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C、主动脉窦瘤破裂可产生突然的心前区剧痛,并常合并有心力衰竭,明显的呼吸困难和休克。 常见胸痛的原因和病变: A、巨大主动脉瘤压迫或腐蚀邻近器官或组织所引起。升主动脉瘤压迫胸骨可产生胸骨后疼痛,弓部者可放射至左上肢。夹层动脉瘤大多发生在主动脉根部和升主动脉,疼痛位于胸骨后,心前区和胸背部。 B、急性心包炎的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颈部和腹部放射。深呼吸、屈体及左侧位时疼痛可加剧。坐位或前倾可减轻。 心脏性昏厥及原因: 心脏性昏厥是因心脏情况引起的一时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暂时性意识丧失。 常见原因有: 1)心律失常:如显著的心动过缓(心率低于40次/分),严重的窦房传导阻滞,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等。 2)心脏瓣膜的严重狭窄。 3)紫绀型心脏病导致的缺氧性昏厥。 4)其他如心脏肿瘤突然阻塞房室瓣口,重度肺栓塞,突然血压减低。 紫绀原因及分类: 临床上紫绀一般一口唇、眼睑膜、甲床等部位最明显。可分为: 1)中央型紫绀。又分为肺性和心性。 A、肺性紫绀:主要由于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如原发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先天性肺动脉缩窄等。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研究的概况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进展, 2015, 5(3), 177-182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19973.html,/journal/acm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19973.html,/10.12677/acm.2015.53028 Survey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Xueping Li, Yanhong Xie, Zhaoxia Xu*, Yiqin Wa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Email: *1403759578@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19973.html, Received: Aug. 8th, 2015; accepted: Aug. 28th, 2015; published: Sept. 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1997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ecome the biggest burden of disease worldwide because of its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By collect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comparing the present commonly us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tools such as Framingham risk assessment, the United States cholesterol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group report (NCEP ATP III), 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 in Europe, the British QRISK cardiovascular risk algorithm, Reynolds Risk Score and so on, we find that CVD risk assessment models are continuously im-proved with more risk factor being found and also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limitations. As the eff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f CVD, which takes conventional risk factors and ge-netic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is not available in China, we thus put forward the new research thinking that comb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method, information from TCM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with CVD risk assessment to study the risk assessment of disease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Risk Assessment, Information from TCM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研究的概况 李雪平,谢艳虹,许朝霞*,王忆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Email: *1403759578@https://www.360docs.net/doc/a42619973.html, *通讯作者。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症状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1、心源性呼吸困难:又称气促或气急,是病人在休息或较轻的体力活动中自我感觉到的呼吸异常。循环系统疾病引起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病因是左心功能不全,也可见于右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包压塞等。(1)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早出现也是病情较轻的一种。其特点是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后缓解或消失。引起呼吸困难的体力活动如快步行走、上楼、一般速度步行、穿衣、洗漱等。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于睡眠中突然憋醒,并被迫坐起或下床,开窗通风后症状才逐渐缓解。 (3)端坐呼吸:常为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病人平卧时有呼吸困难,常被迫采取坐位。 2、胸痛: 许多循环系统疾病可产生胸痛,常见的有各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A夹层动脉瘤、急性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 典型心绞痛位于胸骨左,呈阵发性压榨样痛,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后可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多是持续性剧痛,呈濒死感,伴心律、血压改变; 急性主A夹层动脉瘤病人可出现胸骨右或心前区撕裂样剧痛或烧灼痛.急性心包炎引起的疼痛可因呼吸或咳嗽而加剧; 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可出现心尖部针刺样疼痛,但与劳累、休息无关,且活动后减轻,常伴有神经衰弱症状。 3、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感。 最常见的病因为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 也可因心脏搏动增强,如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代偿期及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贫血、发热、低血糖反应等,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 此外,生理性因素如健康人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过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 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氨茶碱等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而致心悸。

人际交往常见心理障碍

精心整理 人际交往常见心理障碍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 2 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忌妒的特点是: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往往是和自己、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为隐秘。

3.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 4 5.干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

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而已。 6.羞怯 7 1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

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3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导读:心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列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及警告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干活动时加重。 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9、睡觉时经常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10、长时间躺卧后突然坐起来,感到胸部很难受。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警告信号: 一、心肌缺血或心梗前会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四肢无力,心烦意乱,浅睡眠,或失眠,眩晕,健忘,易怒,冷汗,呕吐,一过性心绞痛等现象。 二、有的人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更易延误病情判断;如有的人会牙痛,胃腹痛,或非相关部位痛感及不适,譬如曾有一位患者,眼晴视物不清,利用工作时间到我院眼科看病,进屋后,与眼科医生说话中,尚未来及检査,突然昏倒地上,医院内科外科联合会诊,紧急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无法面对现实,曾把医院告了,认为其从无心脑血管疾病,身强体壮,是日仍上着班,看眼致死,最后经医学解剖,证明为心猝死所致。 三、脑溢血患者,发病前,多有头痛,眩晕,耳鸣,眼跳,视物不清,胸闷,憋气,烦燥,易怒,健忘,忧思,体乏无力,精神恍惚。发病之初头痛欲裂,言语不清,视障,呕吐,多有半身瘫痪症状,几不能辩物识人。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表

表1缺血性心血管病(ICVE>)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男)

旳?09 60 ?9” 卄?" 6£?9£ 69 ?gq 旳?0£ 幵?0P 6£?9£ ve V LO O A 呼 旳? OS , 6f?? 卯 69?$£ 旳?0£ 6B ?济 幵?OV 6£?並 a (、一\loidoz -g 入 0片)畏 径 聂淡 G CVIOSOe -g v u l ) 2 V 6FH ?02G Z ?鱼 6g-?0£ 6 卜I ?091 S T O N l v 旨?0269-?m 6ZT ?09T ?020Z V 6 2?目 62 ?691?0龙 6卜一? 09 一 MHUIUI

Ris MO DIABETES Non-smoker Smoker 5 6 7 8 140/95 140/85 iao/io5 TO DIABETES Non-smoker Smoker 45678 4567S 180/105 6huje 3 」 nssa 」 dps 8 120/75 160/95 "0/85 120/75 1AOZ105 13/9S 140/ftS 120/75 AOE 60 180/105 16^/95 140/85 120/7S 6HWE a 」 nssa 」 d poo_8 160/105 160/95 ■40/45 120/75 180/105 13/9S 140/85 120/75 Total Cholesterol:HDL ratio Total Cholesterol :HDL ratio

Risk level men ZO DIABETES Non-smoker a 5 6 a Smoker A 5 6 Z 8 DIABETES Zon-smoker 4 5 6 7 S Smoker 4 5 6 Z 8 lao/ios 1W>/9S Mo/as 120/75 AOE 70 ltO/105 140/95 149/" 120/75 SHIUE a 」 ns 笆d poo U0/10S IW)/95 60 140/A5 120/75 IW>/95 AGE 50 140/65 120/75 UO/105 1frO/? 140/M 1?OZ10S 140/95 140/85 110/75 130/105 IS0Z105 140/95 140/85 120/75 E E ajns 笆 d poo 120/75 1*0/105 140/8$ 110/75 4 5 6 7 8 Total Cholesterol:HDL ratio

心血管疾病的评估模型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模型 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最后转归,有其自身的疾病发展规律,临床上摸索出各种疾病的风险评估模型,转化为各种评分工具来预测疾病的发生、危重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概率可能性评估,为临床医生、预防和康复医生等提供诊疗依据,已成为重要的临床工具,例如房颤CHA2DS2-VASC评分来预测脑中风发生风险,指导临床医生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标准。评分工具是综合临床,血液学检测、影像学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是临床重要的疾病检测手段之一。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2014 年中国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城市CVD死亡率为261.99/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36.21/10万。2000年中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近30年来,心衰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显著上升,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已从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转为冠心病。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的初步结果:目前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66±15)岁,呈上升趋势,54.5%为男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Ⅳ级占84.7%。心力衰竭的主要合并症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高血压(54.6%)、冠心病(49.4%)及慢性肾脏病(29.7%)成为主要合并症。感染仍是心力衰竭发作的首要诱因,占45.9%,其次为劳累或应激反应(26.0%)以及心肌缺血(23.1%)。心力衰竭是CVD疾患的最后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增加,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所占比重会更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面对广大的人群仅靠单一技术难以筛选目标人群,风险评估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前瞻性人群研究,根据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简易的风险评估工具,虽有局限性但为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临床上常用的风险预测评估模型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CVD包括冠心病事件(Coronary heart disease)和脑卒中(stroke)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有效的鉴别高危人群的方法;风险评估本身也是一种健康管理的激励机制;对危险因素的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健康风险,从而延缓疾病发生。 一、健康管理和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并且只有通过健康管理才能实现,是慢性病预防的第一步,也称为危险预测模型。它是通过所收集的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