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 科普阅读题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出天然气转化利用的新技术: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相关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下: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甲烷转化的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__不变。 (3)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转化成为A 和B 两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物质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5)该新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

【答案】75 % 化学性质 2CH 4

催化剂C 2H 4 + 2H 2 C 6H 6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00%12+14

??=75%;故填:75%; (2)催化剂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填:化学性质;

(3)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乙烯和氢气;故填:42422CH C H +2H 催化剂;

(4)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C 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 6H 6;故填:C 6H 6;

(5)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该技术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白炽灯泡

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

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

(1)由于钨的_____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_____;

(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_____。

【答案】熔点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

【解析】

【详解】

(1)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灯丝;故填:熔点;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使灯泡耐用,题干信息中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故填: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

(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 灯所替代;故填: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

故答案为(1)熔点;(2)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油纸伞的味道?桐油

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和三油精,是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桐油使美丽而充满古韵的油纸伞能遮风避雨。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2010年《中国宁德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造船除木料外,辅助材料有船钉、桐油灰、竹丝、油漆等。桐油灰属无机胶凝材料,明《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关于在古建筑中用桐油﹣﹣石灰作为腻子的记载。桐油灰中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木船的缝隙用桐油石灰填充,起胶合作用,将木船的每块船板粘贴成一个整体,不会从船底里渗水,木船就可以在水中启航。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是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桐油石灰的原料之一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___。

(3)如何区分熟桐油与生桐油___。

(4)在古建筑中用作腻子原料的桐油──石灰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 18H 30O 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答案】物理 Ca 2+ 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混合物 15︰16或30︰32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离子符号,物质的分类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是Ca 2+。

(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4)桐油──石灰中是用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制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 18H 30O 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30:16×2=30︰32= 15︰16。 点睛:认真阅读,找出有用信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小文章,回答问题。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常在实验室被使用,如它能和氧化铜反应,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并生成水。氢气被人们所喜爱,因为它有着很多优点。如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制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燃烧放出热量多等等。

(1)试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应用什么方法收集?_____、

(2)写出所有文中出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根据文中信息,写出利用氢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用途各一条。_____、_____。

【答案】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2H 2+O 2

点燃2H 2O 、H 2+CuO 加热Cu+H 2O 填充气球 作燃料

【解析】

【分析】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详解】

(1)氢气难溶于水,能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22222H +O 2H O H +CuO Cu+H O 高温,点燃。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于填充氢气球,具有可燃性,能用于高能燃料。

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成为

在世界上唯一成功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据资料记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根据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可采用_____等方案开采可燃冰。

(3)已知1m3可燃冰可转化为164m3的甲烷气体,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J/m3,若1m3可燃冰转化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_____千瓦时的电能。

【答案】CH4+2O2点燃

CO2+2H2O 升温分解、减压释放 1640

【解析】

【详解】

(1)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H4+2O2点燃

CO2+2H2O。

(2)由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故填可采用升温分解、减压释放。

(3)由热值的计算公式,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能够放出热量:Q放=q甲烷V=

3.6×107J/m3×164m3=5.904×109J=1640千瓦时,故填1640。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

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________。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烹饪abc光、TiO2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解析】

【分析】

本题在“空气净化方法”的情境下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甲醛是由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甲醛属于有机物;(2)由表格列举的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可知,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烹饪;(3)a、根据题中“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可知甲醛易挥发,故a正确;

b、根据题中“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和“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可知硅藻泥是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具有透气、调湿、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故b正确;

c、根据题中通过硅藻泥吸收甲醛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可知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故c正确。故选abc;

(4)根据图一提供的信息可知,“光触媒”技术即用TiO2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将甲醛等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室内空气污染。依据图一可知该反应的条件是:光、TiO2;

(5)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室内的甲醛含量在空气净化器工作两小时左右时下降幅度最大,两小时后变化不再明显,所以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点睛】

认真阅读短文,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基础。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原料中还可加入少量硫酸锌改变皮蛋的品质。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荼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凉拌松花蛋,由于松花蛋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但专家提醒松花蛋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mg/kg),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_________调料可以除去松花蛋中碱涩味。

A.油辣子 B.食盐 C.酱油 D.醋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了强碱NaOH 和KOH ,KOH 中的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

_____________。

(3)原料中的少量硫酸锌可为人体补充了锌这种_________元素(选填“常量”、“微量”)。

(4)制作松花蛋的鸡蛋、鸭蛋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维生素

(5)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松花蛋中蛋清和蛋黄颜色的形成与氨气有关

B .松花蛋中“松花”的形成与料泥产生的强碱有关

C .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D .剥开皮的松花蛋隔夜放置后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答案】D 草木灰 微量 A BC

【解析】

松花蛋的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草木灰(主要成分K 2CO 3)等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原料中还可加入少量硫酸锌改变皮蛋的品质。(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醋调料可以除去松花蛋中碱涩味,醋可以与纯碱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选D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了强碱NaOH 和KOH ,KOH 中的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草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3)原料中的少量硫酸锌可为人体补充了锌这种微量元素,锌是人体所必须的微粒元素。(4)制作松花蛋的鸡蛋、鸭蛋富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故选A 。(5) A 、松花蛋中蛋清和蛋黄颜色的形成与氨气无关,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荼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故A 错误;

B 、松花蛋中“松花”的形成与料泥产生的强碱有关,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

花”,故B 正确;C 、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故C 正确;D 、剥开皮的松花蛋隔夜放置后不可以再食用,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故D 错误。

点睛∶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松花蛋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2NaNO )]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2HNO )和氯化物(如NaCl )。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

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转化成生的。

(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5)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

【答案】(1)硝酸盐(2)复分解(3)C (4)A、C、D

(5)食用超过12天的泡菜或合理食用泡菜的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硝酸盐转化成生的

(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3)和氯化物(NaCl),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3)根据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图,室温

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泡制12天后,故选C;

(4)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说明制作泡菜时最好加入一些姜汁和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故A、C正确,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说明最好在较高温度下泡制,说明B错误,根据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图可知: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都是泡制12天后,说明D正确,故选A、C、D;

(5)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食用超过12天的泡菜或合理食用泡菜的量。

9.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1)小然同学设计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__________,原因是____.

②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有一袋白色粉末,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为了探究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____,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②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等质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质量/g

Ⅰ碳酸氢钠0.10V1Ⅱ碳酸钠0.10V2Ⅲ白色粉末0.10V3

(解释与结论)

③实验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表中V1___V2(填“>”、“<”或“=”);

⑤若V1>V

3>V2则白色粉末物质为_____

【答案】变红色氨分子不断运动,遇到湿润的酚酞试纸生成氨水显碱性,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加快氨分子的运动速率 CaO+H2O═Ca(OH)2固体全部溶解

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解析】

【详解】

(1)①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原因是:氨分子不断运动,遇到湿润的酚酞试纸生成氨水显碱性,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

②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加快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因为生石灰遇水放热,试管内温度升高,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生石灰遇水放热反应原理:CaO+H2O═Ca(OH)2;

(2)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物质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

③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原理:NaHCO3+HCl=NaCl+H2O+CO2↑;

④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较大的是碳酸氢钠,

设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质量为m,对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x和y。

则对应关系如下

32

NaHCO CO

8444

m x

~

84 m =

44

x

x=

44

84

m 232

Na CO CO 10644

m y

~

106 m =

44

y

y=

44

106

m

x>y,则碳酸氢钠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碳酸钠产生的气体质量,二氧化碳密度相等,则碳酸钠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于碳酸钠产生的气体体积,V1>V2;

④若V1>V3>V2,白色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于碳酸钠产生气体,小于碳酸氢钠产生的气体,则说明白色样品中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固体

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豆制品是以大豆等豆类为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以下为两种豆制品的主要制作流程: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上,另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1B 、2B 等,豆制品中不含胆固醇,所含豆固醇与不饱和脂肪酸有较好的祛脂作用,且热量很低。因光,肥胖和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多吃些豆制品。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豆豉的制作过程中,“发酵”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豆制品中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

(3)豆制品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无机盐和维生素。

(4)滤浆的过程就是利用一种特殊工具把磨浆过程中产生的豆腐渣分离出去,其操作与化学实验中_____操作的作用相同。

(5)建议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的理由是_____

【答案】化学 元素 蛋白质 过滤 豆制品中不含胆固醇,所含豆固醇与不饱和脂肪酸有较好的祛脂作用

【解析】

【详解】

(1)在豆豉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

(2)豆制品中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元素;

(3)由题干信息可知,豆制品中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4)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滤浆的过程就是利用一种特殊工具把磨浆过程中产生的豆腐渣分离出去,其操作与化学实验中过滤操作的作用相同;

(5)豆制品中不含胆固醇,所含豆固醇与不饱和脂肪酸有较好的祛脂作用,所以建议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

11.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矿石名称

赤铁矿 孔雀石 辉铜矿 铝土矿 白钨矿 图样

主要成分 Fe 2O 3 Cu 2(OH )2CO 3 Cu 2S Al 2O 3 CaWO 4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冶金,金属作为金属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例如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

和氧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制得金属铁。

金属除了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矿物的储量有限,因此,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_____(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_____。(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金属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

(5)根据材料可知,_____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6)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腐蚀;②_____;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答案】白钨矿冶炼成本太高 2Al2O3通电4Al+3O2↑ 延展钛镍形状记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解析】

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相关知识分析解答。(1)由材料信息可知,白钨矿中含有钨元素,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钨;(2)在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3)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4)金属具有延展性,所以可压成片,抽成丝;(5)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6)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而浪费的金属约占三分之一,要想方设法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了金属的使用等。

1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提到炸药,同学们可能会想到战争和暴力,但炸药的发明却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主要分为硝酸钾、硫、木炭等.黑火药经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反应原理为:

2KNO3+S+3C 一定条件

K2S+N2↑+3CO2↑

黑火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随后各国化学家陆续研制出各种炸药,如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发明的硝化甘油,爆炸时威力很大,但安全性很低.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安全性很高的硝化甘油炸药,提高了它的利用价值.炸药的研发还在继续,安全烈性炸药不断问世,如TNT、黑索金等.

黑火药推动了炸药的快速发展,它虽然已退出军事领域,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民用价值,如制造焰火、定向爆破等.我国近年来研制的纳米级黑索金,在理论和实验制备等方面获得了突破,将会继续在工业和军事领域做出贡献。

(1)黑火药不需外界提供氧气也可以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其成分中的生成氧气的结果。

(2)通过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黑火药作为一种古老的炸药,现已停止使用

B.黑火药能发生爆炸与它燃烧后生成气体并放出热量有关

C.使用危险物质时,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炸药属于易爆物,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接触一些易爆物,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A.在加油加气站禁止打电话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开灯检查

【答案】(1)KNO3(或硝酸钾) (2)B、C (3)A。

【解析】

试题分析:(1)黑火药不需外界提供氧气也可以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其成分中的KNO3会发生分解反应:2KNO3=2KNO2+O2↑ ,分解生成氧气的结果;(2)A.黑火药作为一种古老的炸药,现在仍然在使用,错误;B.黑火药能发生爆炸与它燃烧后生成气体并放出热量有关,正确;C.使用危险物质时,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安全性,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正确;(3)A.在加油加气站禁止打电话,防止电磁波产生的能量使汽油挥发燃烧,发生爆炸,正确;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及时关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若开灯检查,会引发线路着火,甚至发生爆炸,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守恒、燃料的燃烧及生活中的易燃易爆防范知识。

二、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3.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____。

(实验1)

步骤1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

盐酸

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

铜的U形管

_____猜想二不成立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实验2)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____。

(拓展延伸)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选填字母)。

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

b.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答案】Mg(OH)2、MgCO3一白色固体变蓝色偏小 e d b 3:2 abc

【解析】

【详解】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Mg(OH)2、MgCO3。

故填:Mg(OH)2、MgCO3。

[实验1]

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白色固体变

蓝色,是因为氢氧化镁分解生成了水,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2]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完全吸收,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偏小。

故填:偏小。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e ,d→b 。

故填:e ;d ;b 。

(3)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 ,说明氧化镁质量是3.20g ;浓NaOH 溶液增重

2.64g ,说明反应生成了2.64g 二氧化碳;浓硫酸增重1.44g ,说明反应生成了1.44g 水; 设碳酸镁质量为m ,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为n ,氢氧化镁质量为z ,

3

2MgCO MgO +CO 84

4044m n 2.64g 844044==m n 2.64g

加热↑

m =5.04g ,n =1.6g ,

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质量:3.20g ﹣1.6g =1.6g ,

2

2Mg(OH)MgO +H O 58

40z

1.6g 5840=z 1.6g

加热

z =2.32g , 根据题意有:x 5.04g 2.32g 3==y 84582

:, 故填:3:2。

[拓展延伸]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故填:abc。

14.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图操作流程:请回答:

(1)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加入过量Ca(OH)2的目的是_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过滤.

(3)探究变质NaOH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甲组同学:称取20.0g样品,放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

乙组同学:称取2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g.

(解决问题)

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Ca:40 C:12 O:16 H:1 Na:23)

(交流与反思)

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觉得甲、乙两种方案都不妥,理由是:_____.

【答案】Na2CO3+Ca(OH)2=CaCO3↓+2NaOH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 Ca (OH)2 NaOH 降温结晶 64.6% 因为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解析】

【分析】

【详解】

变质的氢氧化钠常会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与氢氧化钠,为把碳酸钠清除的更干净一些常会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2)由于溶液中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钙,所以滤液中会含有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因为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Ca(OH)2;NaOH;降温结晶;

[解决问题]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

323

Na CO+Ca OH=CaCO+2NaOH 106100

x10g

()↓

106100

=

x10g

解得x=10.6g

所以: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

100%=64.6% 16.4g

[交流与反思]

因为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所以以上数据不能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以答案为: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15.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

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

A.5mL B.10 mL C.50 mL D.100 mL

(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 5 , AgCl-143. 5 )

【答案】6C B AgNO3偏小无影响23.4%

【解析】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化学式是C5H8NO4Na。(1)味精中至少含有碳、氢、氧、氮、钠和氯6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根据就近原则,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 mL,故选C。(3)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4)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

质量分数。①向所配制的50g 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②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读数比实际少,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③精确测定AgCl 沉淀质量为2.87 g ,则该味精中NaCl 的

质量分数为∶NaCl→AgCl ,58. 5→143. 5,58.5143.5

=x 2.87g ,x =0.117g ,1.17g 5g ×100%=23.4%。

点睛∶量筒量程的选择应根据就近原则,量筒读数应平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16.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 中的现象是____。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 、B 、C 、D 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 (拓展延伸)

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溶液变浑浊 ()222Ca OH +2HCl=CaCl +2H O 氯化钙 氯化钠 氢离子 ()2322Ca OH +CO CaCO +H O =↓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

(1)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试管D 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2)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222Ca OH +2HCl=CaCl +2H O 。

[继续探究]

①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 、B 、C 、D 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不含碱性物质。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钙,上层清液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氢离子。

[拓展延伸]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Ca OH +CO CaCO +H O =↓。

【点睛】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_气味。

(2)食:维生素C 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 的维生素C ,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 的是____(填字母) 。

A .橙子

B .猪肉

C .面粉

(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石蜡燃烧

B .太阳能热水器

C .燃料电池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烧焦羽毛 A B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C 6H 12O 6

【解析】

【分析】

(1)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分析;(2)根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来分析;(3)根据获取能量的来源来分析;(4)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来分析;(5)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详解】

(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2)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 .橙子中富含维生素C ;猪肉富含油脂与蛋白质;面粉富含糖类;故填:A ;

(3)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故填:B ;

(4)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能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5)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 6H 12O 6。

18.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旧报纸应投放到贴有如图_____(填字母)标签的垃圾筒内。

(2)为增强纸张的耐磨性,可用玉米淀粉对纸张进行施胶处理。玉米淀粉[(C 6H 10O 5)n ,n 为正整数]中H 、O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 的废水,需处理至中性后排放。环保监测小组取某造纸厂废水样品过滤,为测定滤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20.0g 滤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步骤2: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呈_____色。消耗硫酸溶液3.92g 。

计算废水滤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答案】A 1:8 酚酞遇碱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呈无色; 1.6%

【解析】

【分析】

根据纸张属于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可选择合适的垃圾筒,根据原子的个数比和相对原子质量可计算元素的质量比,根据消耗硫酸的质量可以求出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从而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详解】

(1)纸张能够回收利用,所以应该放在贴有可回收物的垃圾筒内;(2)玉米淀粉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1,所以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6=1:8;(3)溶液呈中性,则滴加酚酞的溶液呈无色;

解:消耗硫酸的质量为3.9210.0%0.392g ?=

设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80 98

x 0. 392g

80980.392x g

= x 0.32g =

0.32100% 1.6%20.0g g

?= 答:废水滤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1.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