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折纸动物》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革命和变革第19课 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点练习六十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革命和变革第 19课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点练习六十 第1题【单选题】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②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③来克星顿枪声④萨拉托加大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有一部宪法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这部宪法是( ) A、《拿破仑法典》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九年级学生在进行“法治与人治”专题研究时,通过网上查阅。收集到如图所示两幅图片,由此可判断,该学生研究的是哪两部法律文献( )

A、《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 C、《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民法典》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美国参加的战争是( )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解析】: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教案

结合实物、图片、语境、对比等方式进行生词教学,方法得当且有 层次性。对课文和语法点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合理。练习的设计内容适当 而且形式灵活。总体感觉框架完整、灵活生动。 教学重点的安排还有欠缺,如语法点“太……”,第二课时有关“太……”两种意思对比的练习可以适当增加分量。本课两个课时有些 紧。其他修改意见请见文中批注。 成绩:92分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学时(80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17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adj.+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生词17个; 2.语法:(1)动词重叠;(2)又···又···;(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adj.+了

3.课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难点? 1.下列生词的例解和扩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 “太+adj.+了”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别; 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买东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 2.运用直观的手段: (1)实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释“种”的含义,并以苹果为例解释“又···又···”的用法。 (2)图片:羽绒服、长、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图片对比展示“合适”。 3.以旧带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贵) 4.交际活动训练:练习怎么买衣服。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高中历史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岳麓版必修一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十月革命前俄国是社会状况,记忆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认清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的俄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3、通过十月革命必然爆发、新政权的建设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目标一应属于该完成的知识目标,熟悉教材即可解决;目标二体现“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教学中应该从基本概念的阐释入手,结合俄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目标三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应该以灵活方式处置之。 重点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重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件,对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由此认识中国革命的发生、胜利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 导入:可通过设计“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直接导入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2页的内容,分析归纳了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稍停)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师。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美国独立战争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三篇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美国独立战争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七 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钱乘旦教授在论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说:“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利,国家便无法进步。”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为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而制定的文献有( )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美国1787宪法》 ④《人权宣言》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下列属于两者一致的是( ) A、革命任务都是反对殖民统治

B、革命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最终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革命过程都非常顺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B、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 ) A、建立了资本主义政体君主立宪制 B、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C、开始了议会制政治制度 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D、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 【答案】: 【解析】: 第6题【问答题】 被称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诞生至今只有230多年的历史,然而美国的兴起与发展却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1)依据材料概括《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材料二:“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2)材料中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标志着哪一制度的终结?材料三: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3年末给罗斯福的信中曾说:“如果你在现行制度范国内试验成功,各国将进行新的更雄心勃勃的实践,而我们也可以把你任总统之日起,作为一个新的开端。”(3)材料三中的“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新的开端”表明此次改革具有怎样的显著特征?(4)综合上述材料,美国的大国之路给我们以怎样的历史启示?(写出两点) 【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教学提纲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爆发: (1)爆发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爆发“二月革命”,(2)结果 ①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 ②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③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 (1)背景 ①二月革命之后,广大人民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拒绝满足人民的愿望,宣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任务:号召人民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留血事件: 1917年7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进行镇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策略势在必行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 (1)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11月6日夜,起义开始 (2)11月7起义工人和士兵迅速攻占了彼得格勒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3) 8日凌晨,起义者攻占了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 (4)结果:革命取得胜利,宣告推翻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工农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三、伟大的开端 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内容 --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①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退出战争和《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③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1)意义: ①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②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十月革命的道路特点是什么?中国的革命道路?启示? 俄国:----- “城市中心论”——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广大农村到乃至全国。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启示:符合本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一册上L1-L18试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荣怀学校韩国部期末考试卷 初级班《汉语教程》第一册上(L1—18)班级:姓名:成绩: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0分) wǒ men mā ma bái mǎnǐ hǎo bàn gōng ( ) ( ) ( ) ( ) ( ) dà mén jiào sh?u t?ng wūzhào piàn zài jiàn ( ) ( ) ( ) ( ) ( ) guì xìng zhí yuán Hán wén fā yīn yán sè ( ) ( ) ( ) ( ) ( ) jī dàn Shǒu jīpí jiǔdàn shìpéng you ( ) ( ) ( ) ( ) ( ) 二、看汉字写拼音标声调(15分) ()()()()()客气觉得房间律师欢迎()()()()()介绍秘书大夫欧元食堂()()()()()那儿最近北京杂志小姐三、选词填空(10分) (一)总有时候常还是或者顺便查收发 1、星期天我不______去邮局。 2、我喝咖啡______喝茶。 3、今天晚上你复习课文______预习生词? 4、周末,我______去公园玩儿,______去超市买东西。 5、我常上网跟朋友聊天,______伊妹儿。 6、我______在宿舍做练习。 7、你去超市,______帮我买个本子,好吗? 8、我要上网______资料。 (二)瓶把碗辆本条件位张支个 一衣服一雨伞一笔一自行车

一光盘一香水一书一老师一裤子一米饭一杯子 四、用“都”改写句子(5分) 1、他学习汉语,我也学习汉语。 → 2、你是老师,他也是老师。 → 3、麦克不买杂志,玛丽也不买杂志。 → 4、我住学校,我弟弟也住学校。 → 5、这是苹果,这是橘子,这是香蕉。 → 五、按照例句改写句子(5分) 例:这是我的箱子。→这个箱子是我的。 1、这是一件红毛衣。→ 3、这是一辆新车。→ 4、这是今天的作业。→ 5、这是我朋友的词典。→ 六、把下列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5分) 1、是我不日本人 2、你有没中国有地图 3、我生词晚上预习课文复习 4、常常我老师问题的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阅读林老师和我们听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对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提问(5分)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16-20课语法总结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 1. S1+跟+S2+一起+V+O: 我跟朋友一起去图书馆。 2. S+总是/常常/不常/很少/有时候+V+O 总是:星期一早上我总是去食堂吃饭。 常常/常/不常:晚上我常复习课文,预习生词。 很少: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 有时候:我有时候上网查资料,有时候上网跟朋友聊天儿。 3. A或者B。 晚上我有时候复习生词或者做练习。 4. A还是B? 晚上你复习生词还是做练习? 5.借:我去图书馆借书。 6. S1给+S2+发邮件/写信/打电话/发微信。 我常常给朋友写信。 我有时候给老师发邮件。

7.聊天儿:我跟朋友聊天儿。 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 1.S+在/正/正在+V+O+呢 1)你在做什么?我在听音乐。 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听音乐呢。 他正做什么呢?他正听音乐呢。 他正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听音乐呢。 2)你在听音乐吗?=你是不是在听音乐? 我没有在听音乐。我正听课文录音呢。 2.怎么+V:你怎么来学校?我骑自行车来学校,坐车太挤了。 3.……怎么样?:骑车去学校怎么样? 4.V+的时候:我出来的时候,他正在听音乐呢。 5.要+V:我要买书。我不要买杂志。 6.要+N:我要一本《汉英词典》。我不要《汉英词典》。 7.想+V:我想买书。我不想买词典。 8.想+N:我很想家。 9.想:我先想一下。

10. S1+教+S2+O:林老师教我们听说课和综合课。 S1+问+ S2+O:我常问老师很多问题。 S1+回答+ S2+O:老师常常回答我很多问题。 S1+借+ S2+O:我借图书馆一本杂志。 第十八课我去超市买东西。 1.S+V1+O1,顺便+V2+O2: 我来上海学习汉语,顺便旅行。 我去北京工作,顺便看朋友。 2. S1+替+S2+V+O: 张老师病了,李老师替他上课。 我不想做作业,你替我做作业吧。 S1+帮+S2+V+O (S1V,S2也V)今天的作业很难,你可以帮我做作业吗?(S1V,S2不V)你去食堂?可以帮我买一杯咖啡吗? S1+给+S2+V+O: 你可以给我买一杯咖啡吗? 3. S1+V1+O1,顺便+替+S2+V2+O2:

【配套K12】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3.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直观观察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去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板书: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教师提问:我们上历史课时,每学习一件历史事件,首

先必须分析它的背景。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俄国的史实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工业革命以后,俄国进行了1861年改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特征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教师讲述:20世纪初期的俄国,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 国际形势: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垄断和竞争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经济大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这极大地有利于革命。此外,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有利于革命的到来。 因此我们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国内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像英、德、美国那样快速发展,只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同学们想一想: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文本素材 川教版 精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南北战争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从战争的起因不难得出。由于前面有了独立战争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那么南北战争即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作用可通过分析战争的因果关系得出,即战争的起因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战争的结局是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黑人种植园奴隶制,这就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独立后美国南北方经济发展情况 独立以后,美国通过战争、武装颠覆或低价赎买等手段,使领土迅速扩张。例如,180 3年,美国以区区1 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拿破仑政府手里购买了法国在北美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这一地区包括现在的阿肯色、衣阿华、密苏里、内布拉斯加和路易斯安那等12个州。1810年和1818年,美国又两次入侵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罗里达,逐渐夺取了西佛罗里达和东佛罗里达。接着,美国开始对墨西哥进行巧取豪夺,先是策划墨西哥得克萨斯的美国移民暴动,成立国家,然后并入美国;它还直接对墨西哥发动战争,夺取了加利福尼亚一带的大片墨西哥土地,包括现在的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新墨西哥四州以及科罗拉多和怀俄明的部分地区。美国则付给墨西哥一笔很少的钱,以表示不是强夺,而是购买。在此期间,墨西哥丧失了近一半的土地。在北方,1846年,美国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后来,在1867年,美国又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沙俄手里购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总之,到19世纪中叶,美国的领土已经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内战爆发前,美国的领土已经达到777万平方千米,而1783年美国独立时领土只有205万平方千米。18世纪末,美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已经是仅次于英国、法国和德意志,名列世界上第四。美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于北部和西北部。当时,全国工厂总数的85%在北方,工业投资、工资劳动者人数以及工业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与反思 1. 教材分析 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本课是讲述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以它成为以上两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因素,本课课文指出:十月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这一点,就会把握住本单元和本课的主要线索。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在阐述具体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线索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现象,进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在《标准》的相关部分还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把握本课的核心思想:课文内容围绕本单元的中心,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展开。本课的前一课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的内容,后一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内容。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俄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探究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掌握对知识扩展的“度”,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把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和理解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彼得格勒起义的概况、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有关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照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练习 一、选择题 1.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有()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②颁布实施《法典》,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④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项夺取政权,加冕称帝,拿破仑称帝建立帝国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倒退,不合题意; ②项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是维护和扩大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符合题意;③项征战欧洲,扩疆拓土侵犯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不合题意;④项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来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符合题意;所以②④项符合题意。故选D。 2.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对本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意义。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来干涉的革命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起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因此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法国《人权宣言》所体现的进步精神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反对天主教会 C.反对殖民主义 D.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政权,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的要求,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具有进步性,D符合题意;《人权宣言》强调“权利平等”,就要求各个等级平等,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A不合题意;《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没有反对天主教会的要求,B不合题意;《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中,是国内战争,C不合题意。 4.拿破仑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9 可以试试吗

第十九课可以试试吗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动词重叠 又……又…… “一点儿”和“有点儿”的用法 3.注释人民币的单位 太……了 二、教具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 图片: 买衣服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要他们进一步会用汉语购物,学会挑剔(这件有点儿长)和选择(有短一点儿的没有),学会讨价还价(二百怎么样?/给你三百行不行?/便宜点儿吧。)等。 四、教学提示 1.汉语的动词很多都能重叠使用,中国人用来得心应手,习焉不察, 但动词重叠的用法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个相当难的语法点。原因不在结构,动词重叠的结构和语义通过老师讲解或课文后边的注释,学生基本能够明白, 关键是使用。学生往往懂了也不会用, 主要原因是动词重叠表达的是一种舒缓语势的语气,表达说话人的轻松的心情。它表示动作时间短,兼有尝试的意思。动词重叠一般出现在口语中,又很常用,所以,学会动词重叠的用法对学生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课课文设置的情景是玛丽去商店买衣服。所以,除了动词重叠以外,还安排了表示“挑剔,抱怨”功能的句式: “这件有一点儿长,有短一点儿的吗?”汉语“有一点儿+形容词”表示这个形容词表达的情状是说话人不满意的、不喜欢的或对说话人来说不合适的形容词+一点儿”则表达“与……比较怎么样”的情况,因为我们还没有学到比较句。所以课后没有做解释, 但是在课文设计的情景中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是能懂“有短一点的吗?”的意思。 2.汉语“太……了”这个句式表达的功能跟所用的形容词有关。表达赞叹时, 只有很

少的几个形容词可用, 例如, 常用的有“好、美、漂亮”等少数几个积极意义的形容词。而用来表达客观上“程度过分”和说话人主观上“不满意”的情况比较多。即使是“便宜”这个词, 用在这个结构里, 在一定的语境中也不一定表达好的意思。例如,朋友过生日,我要送给他一件礼物。当我征求别人的意见: “送给他这支笔怎么样?”朋友觉得礼物不理想时也会说: “这样的礼物太便宜了。”也是表达不满意。这一点一定让学生清楚。 3.本课有几个购物时很有用的句型, 要让学生练会, 而且要适当进行替换练习。 ①这种羽绒服一件多少钱? ②我试试可以吗? ③这件有一点儿长, 有短一点儿的吗? ④给你三百元,行不行? 上课时, 首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市,从认读人民币入手, 进入购物、问价、挑剔、抱怨、讲价、还价等。不妨拿学生的一件大衣或衣服做道具, 把教室当服装店, 进行模仿真实环境的购物练习。 先进行演练。 老师扮演售货员的角色, 让学生扮演玛丽。 老师:您买什么? 玛丽: 我看看羽绒服。 老师:你看看这件怎么样?又好又便宜。 玛丽:这件有一点儿长,有短一点儿的吗? 老师: 你要深颜色的还是要浅的? 玛丽:浅的。我可以试试吗? 玛丽:这件肥了,有没有瘦一点儿的? …… 玛丽: 这种羽绒服怎么卖? 老师: 一件四百块。 玛丽:太贵了。便宜点儿吧,一百怎么样? 老师和一个学生进行演示以后, 要通过提间其他学生检査学生对操文内容是否理解了。如果理解了,就要领说课文,要反复几遍直到大家都差不多会说后再打开书领读课文。再领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型:新授课 考纲要求: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识记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措施,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探究十月革命的背景,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导入:看图片:列宁的葬礼 【师】1924年1月21日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限的悲哀,悲哀是因为一位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生】列宁。 【师】90余万的工人、农民、士兵为什么在最寒冷的冬季排着长队来送别列宁?列宁为俄国做出了怎样突出的贡献?【生】因为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十月革命的时代,追寻那段过往的岁月。 初高中知识衔接: 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 二月革命中掌握政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是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展示学习目标(师板书,学生阅读) 1、探究合作分析史料得出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2、识记并简述十月革命的过程(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3、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根据史料,小组合作探究十月革命的背景(要求:勾画关键信息并归纳,回答问题) 革命背景之一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 阅读上述史料,思考: 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与美、德英等国比较,具有什么特征? 教师小结: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革命背景之二 材料一: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苦。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材料二: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些企业甚至达到16—18小时。工资很少,一个月仅有6—19卢布,完

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

练习巩固 1、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制定美国宪法,创建民主政体 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2、林肯是美国历史杰出的总统。他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领导独立战争 B.颁布《宅地法》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维护国家统一 3、一位诗人写道:“许多勇敢的男男女女都牺牲在战争(指美国南北战争)中;而今,到了和平成功的时候,勇敢的元首己经冷冰冰地躺下死了”。材料中提到的“勇敢的元首”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4、主张废除奴隶制的美国总统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克林顿 5、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个障碍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封建专制制度 C.黑人奴隶制度 D.农奴制

6、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争取民族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渡过经济危机 D.结束与中国的敌对关系 7、以下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 ②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④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马克思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仔细观察右图,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 A.国内市场问题 B.关税问题 C.奴隶制存废问题 D.生产原料问题 9、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②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④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版)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2020年广东)如图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A.17世纪的俄国 B.18世纪的法国 C.19世纪的德国 D.20世纪的美国 【答案】B 【解析】 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据题干“教士、贵族和平民在共同打造一部新宪法”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情景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正在制定《人权宣言》,选项B符合题意;17世纪的俄国处于沙皇专制封建统治下,A不符合题意;19世纪的德国实现国家统一,C不符合题意;美国《独立宣言》制定于1776年,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于1787年。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0年青岛)“每年的7月14日,法国政府不惜巨资,置办国庆典礼,举行阅兵仪式,发表纪念讲话。白天人们载歌载舞,夜晚欢呼狂欢。可以说,有关法兰西共和国的一切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里。”法国“置办国庆典礼”是为了纪念 A.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击退欧洲反法联盟 C.巴黎民众处死路易十六 D.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答案】A 【解析】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来法国将这一天定为国庆日,以此纪念法国大革命,A符合题意;BCD项与“7月14日”无关,排除。故选择A。 3.(2020·河南镇平?初三二模)麦克尼尔在《世界史》中评价到:“由于新近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欧洲类型的社会牢固地扎根于美洲,美国的思想和制度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世界,威胁着欧洲的旧制度,虽然以前它从未威胁过。”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俄国1861年改革 【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由于新近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欧洲类型的社会牢固地扎根于美洲,美国的思想和制度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世界,威胁着欧洲的旧制度,虽然以前它从未威胁过。”意思就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欧洲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的思想和制度传到了世界,传到了欧洲。即就是美国影响了欧洲。结合课本所学,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着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B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前,不可能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A排除;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与美国独立战争时间相差较远,C排除;俄国1861年改革的发生受工业革命的影响。D排除;故选B。 4.(2020年山东滨州)1789年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是 A.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 C.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1789年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可知,材料中的“革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

第19课美国独立战争

课题:第 19 课美国独立战争 科目:历史年级:九年级总课时数: 1 备课时间:2018.9.25主备人:刘淑娟审核人:教学重难点:1、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美国诞生的过程; 2、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课前预习: (要求:预习时可参考基训前面知识网络及以下题目,且必须在书本中圈划出来,标注上去。) 2、完成本节课的课前预习题目。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平台运用 新课导入提问:这是哪国国旗?有谁知道国旗上红白宽条和星星代表什么含义吗?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美国独立战争。 目标出示 1.了解英属北美的社会经济状况,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掌握美国独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理解其 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2.通过学习感受民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独立战争是民 族解放的正义之战,个人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 动作用。 自学指导1、概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2、概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导火线、开始的标志、建军时间、建国时间、胜利时间、独立时间)。 3、《独立宣言》的内容、意义、局限性。 4、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战争? 5、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6、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如何评价1787年宪法? 8、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疑难点拨一、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语成为通用语言,18世纪中期美利坚民族形成。(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3)英国对北美实行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高压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经济上——英国欲将北美殖民地作为它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总之: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更加激起人民的不满、反抗和斗争,从而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教案.doc

合物、片、境、比等方式行生教学,方法得当且有 次性。文和法点的教学也比合理。的内容适当 而且形式灵活。体感框架完整、灵活生。 教学重点的安排有欠缺,如法点“太??”,第二有关 “太??”两种意思比的可以适当增加分量。本两个有些 。其他修改意文中批注。 成绩: 92 分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 学时( 80 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 17 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 +adj.+ 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 生词 17 个;

2.法:(1)重叠; (2) 又···又···;( 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 +adj.+ 了 3.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点? 1.下列生的例解和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太 +adj.+ 了”的两种不同的意和用法,重叠的形式、意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 3.根据文内容,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通具体的例子和定一定的景,逐步引学生掌握本所学的生和 法。 2.运用直的手段: (1)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种”的含,并以苹果例 解“又· ··又···”的用法。 (2)片:羽服、、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片比展示“合适”。 3.以旧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 4.交活:怎么衣服。 教学: 第一 一、教学:(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