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五大传统节日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1、基于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考

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剧,各国开始重视本国的文化传统,如何保持和彰显本民族文化的特质,成为世界范围内所有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在此之前,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育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中国传统节日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道德理念方面都非常有意义。

2、基于对幼儿发展的思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交流日益频繁,外来文化不断渗入,社会上越来越热衷于各种洋节日和洋风俗,各种节日泛滥,传统节日被轻视,在这个大背景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独生子女的生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使很多幼儿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包围下,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奥特曼、蜘蛛侠,而对自己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却越来越淡漠。分析我园幼儿的现状,不难发现,幼儿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见自己,不见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文化精神倡导的尊重自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文明守礼的言行越来越鲜见。

3、基于教师发展的思考

由于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青年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传统文化知识较匮乏。对幼儿园老师而言,在传统文化这个大范畴内,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相对方便理解和容易操作。但是传统文化范围太广、适宜教材缺失,使得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过程中,教师安排的课时少,对传统节日教育流于形式,活动重在讲解和知识的体认,活动内容不系统、欠深入,教学方式笼统、单一,传统节日教育的最大价值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通过传统节日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没有最大化体现。

4、基于园所发展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观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意识,并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使园所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教育应选择有社会价值的文化,这也是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让孩子珍惜自己的节日文化、发展我们的节日文化,使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是我们的幼儿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五大传统节日

指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风土民情、民族心理及宗教观念。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高度认同和巨大凝聚力,比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

2. 幼儿园教育活动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创设丰富和合适的节日环境氛围,将节日文化自然和谐丰富地融入幼儿的生活,通过开展各类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感知节日的文化特征,体验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延伸到幼儿的家庭、社区,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深入挖掘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中与我园五大领域课程相关的教育内容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挖掘中国传统节日中与五大领域课程相关的教育内容。

2、探索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节日活动方案

1)幼儿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2)幼儿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3、探索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的园本课程模式

1)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探索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方法。

2)从幼儿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幼儿发展需要,与原有课程相匹配的传统节日活动,提升原有课程的文化内涵。

3)搜集充分调动家长、社区资源,组织传统节日活动,发挥家、园、社区三者共育功能。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11—2015.1)

1、明确课题研究的开展方案;

2、收集文献资料,调查幼儿、家长对节日的认知与喜好;

3、选定传统节日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5.3—2016.7)

根据各传统节日制定节日方案;并付诸行动将节日活动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并不断的进行反思、调整、修正课题的实践内容和方法,邀请专家进园指导,进一步丰富研究资料;继续加强教师、家长培训;并整理相关资料,进行了中期汇报;

(三)总结阶段:(2016.9—2017.4)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编撰传统节日活动文集。

五、课题实施方法

(一)寻“点”法——助教师把握传统节日活动的核心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典型的习俗,为教师提供了选择教育内容的广阔空间,但同时也对教师如何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寻找恰当的“点”(即要素)来设计活动提出了挑战。我园每个传统节日中各个“点”的确立中,综合考虑了节日的典型性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其实践价值就是可以帮助教师从杂乱无序的节日习俗中发现每个传统节日的核心意义,进而把握节日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先确定每个传统节日的要点,进而拓展开来。如新年活动的点为“热闹”,如何凸显“热闹”,我们联想到“亲子”,最终设计了“亲子庆新年活动”。如端午节的“点”可以有很多个,可以是“包粽子”、“做艾包”,也可以是“赛龙舟”,但活动的重点只能突出一个,我们就以年级或是以班级为单位,选择各自的核心“点”,各单位分具特色,从全园看就全面而丰富了。

(二)环境营造法——加强幼儿与节日环境的互动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环境是会说话的智者、是隐形的课程,氛围更是一种教育,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能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吸引。传统节日有鲜明的节日特色,不仅给人愉悦的情绪,更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只有孩子们和环境互动了,那么环境的教育意义才能达到目的。在有些节日里有着多个传统习俗,这些习俗的环境创设就可以设置成互动式的,让孩子们在“赏”、“玩”、“做”的过程中体验节日的风俗。

1、主题环境:每一个节日在现实生活中和孩子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生生相连,我们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选择合适的节日体验活动和相适宜的环境创设。

通过这些既可以欣赏又可以参与操作的环境创设,丰富了幼儿的视野,让他们直接参与,从而了解到端午节的由来,感受民间的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浸染于布置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内容的物质环境中,自发地与环境互动,深化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2、饮食环境: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制作和品尝相应的节日食品,也成为我们庆祝传统节日的独特方式之一。幼儿通过品尝、分享传统节日中特殊的节日食品来调动幼儿对于各传统节日的感知。除夕夜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皆是很有特色的节日食品。孩子们可以从吃的东西来推断出节日的名称,幼儿在品尝食物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其对该节日的认识。

3、文化环境:①歌谣: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还和孩子们、家长们一起收集了一些民间节日谣,如元宵节有“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中秋节有:“月姐姐多变化,初一初二黑麻麻,初三初四银钩样,初八初九似龙牙,十一十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端午节有:“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也有一些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这些节日童谣、俗语都成了平时交谈的丰富资源。②听典故:传统节日传说、文学作品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经验、生活智慧、社会习俗和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纲要》提出“让幼儿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即要求我们注重对幼儿关爱的情感教育。在传统节日中都流传着各种美丽神奇的传说,其中饱含着各种爱情、亲情、人情、友谊等各种情感,蕴涵着坚强勇敢、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等优秀品质。因此在充分考虑作品的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些积极健康、寓教于乐,适合年龄特点的内容,开展了一些具有传统节日特色的语言活动,让幼儿在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中,萌发“爱”的情感。如通过《屈原的故事》,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古诗《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萌发幼儿爱亲人、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年的传说》、《桓景斗瘟魔》,萌发幼儿爱人民、爱他人的情感;通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到了解中国神舟飞船,再到嫦娥一号空间站的建立,让幼儿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并为之自豪……幼儿对我们民族古老的传说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我们就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给幼儿们听,利用故事中的角色情感打动她们的心灵,让他们分清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教育幼儿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关爱他人的品质,从而激发幼儿学会自觉的关爱他人、富有正义感,关爱自己、富

有责任感,关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等优秀品质,使幼儿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美好,引导幼儿情感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4、游戏环境:在我们传统节日里蕴涵着许许多多的节日民间文娱活动,人们用各种形式进行节日庆祝活动。节日本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传统节日活动正是为幼儿创设愉快交往机会,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时机。如舞龙舞狮放鞭炮、拜年发红包、猜灯谜闹元宵、放风筝赏春光、赛龙舟打莲香、登高敬老等庆祝活动。这些游戏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竞技性特点,而且还可直接在户外开展。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合作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还能在集体活动中,在与同伴、老师交往过程中,获得了信任、支持、关爱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能为集体做贡献的,产生了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我们在游戏中欢度节日,让游戏成为幼儿节日教育成长的有效途径。

5、作品环境

在我们传统的节日还有一些吉祥物或节日用具,如中国结、年画、对联、窗花、灯笼等,都成了我们环境中的一员。如:端午节,粽子是孩子们的最爱,而粽子的品种、式样对幼儿来说最有趣,我们有些班级就在课室一角用废旧纸盒制作龙舟,龙头上挂了艾草、香包;

(三)、活动体验法——加强幼儿对节日内涵的理解

为弘扬传统文化,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习俗。2016年《家园同乐、情满中秋》的活动,我园全体师生、家长身穿统服饰开启了浓郁的中秋传统文化体验之旅。在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中让家长和孩子开阔了眼界,在动手中进行了探索,在表演中增强了自信,在亲子共游中感受了幸福,让师生、家长都体验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如:《浓墨晕染大小手》、家长和孩子们在古筝音乐的烘托下,大手握小手挥毫泼墨,感受人文熏染。《月饼寄浓情》在温馨的氛围中,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制作月饼、品尝月饼的香甜、聊着中秋的趣事,感受团圆和分享的乐趣,体验节日的独特魅力。《冰糖葫芦制作坊》看小朋友们自己做的冰糖葫芦,晶莹剔透、清香可口,一口咬下去,发出快乐的响声,祈愿生活都像冰糖葫芦一样,甜甜美美,圆圆满满!操作区里精彩不断:如:扇诗如画、奇特变变变、创意灯笼、画香扇、情浓中秋……参与是一种乐趣,创造是一种享受,合作是一种幸福,个个心灵手巧!

2017年的迎新庙会活动在我园师幼“舞狮队”欢快有力的舞动中隆重开场。孩子们和家长们穿戴着传统服饰,小手牵大手,欢天喜地穿梭在校园,开启迎新庙会文化体验之旅。

传统文化体验馆是座无虚席,泡茶、窗花、对联、国画、泥塑、鞭炮、香包、灯笼、吹画,还有年花馆,不仅孩子们受到了熏陶,家长们也跃跃欲试,亲身体验了一把。

(四)家园互动法——拓宽幼儿对节日的体验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了传统节日的宣传板块,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使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愿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让家庭教育文化进入幼儿园,使家长重温童年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重新检视自己的幸福感,更好的传承中国的节日文化。同时,拉近亲子间的融洽关系,发挥德育在家庭中的辐射作用,让孩子们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1、家长助教:让家长走进课堂,真正成为教育的一员。在开展中秋节活动中,我们邀请了有糕点制作经验的家长来给幼儿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故事,现场演示制作月饼的过程,手把手地带着孩子体验做月饼,并把劳动成果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家长每次的参与都能使我们的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清明节主题活动中,在热心家长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做艾粑,献祝福”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助教准备好艾蒿、面团、馅料来到了班上,家长带来的艾蒿,孩子们充满新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再听家长老师介绍艾蒿的生长过程和用途等。在家长助教的示范、帮助下,孩子们高兴地动起手来!哥哥姐姐耐心地指导弟妹搓艾粑,还教他们用芝麻、枸杞等装饰,成功制成了“笑脸青团”,创意无限!端好艾粑,带着笑容,献上祝福,通过小小的艾粑将美好的期许传递给老师、

保安叔叔和家长等人,也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播种到孩子的心田……在端午节来到之时,幼儿对各种口味的粽子产生兴趣,我们家长助教日就会邀请家长进到班上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粽子,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现场为幼儿制作各种口味的粽子,同时也让幼儿进行了小小的尝试,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发展了动手能力。

2、社会活动:在开展“重阳敬老”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并与家长一起互动进行延伸活动。有的家长带领幼儿去小区里帮助邻居的爷爷奶奶买菜提菜;有的家长带领幼儿到敬老院去慰问,有的家长与幼儿一起画公益广告画进行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等,每个家庭的方式不同,带给幼儿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在家委的组织下,我园3级幼儿及家长还参加2015顺德区重阳公益慈善健步行活动,为“顺德关爱老人慈善基金”和建设善耆养老家园筹得善款近9万元,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和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

六、研究成果

(一)、幼儿方面

1、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感受魅力

幼儿全程参与传统节日的节庆准备与实施等各个各环节,持续感受着对节日的期待与节日高潮带来的满心欢喜。通过与教师、家长及相关成人共同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准备活动,幼儿切实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与理解。其中,节日环境布置、节日相关手工制品制作等活动均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学习、交往与合作的机会。通过观察成人的工作,幼儿不仅能够了解如何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的具体流程,还可以接受成人工作态度的榜样示范影响。如:耐心、专注、分工协作以及内心充满轻松与喜悦等。同时,幼儿也通过亲身参与部分手工活动,锻炼与发展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体会给予与分享,学习协商、妥协、坚持以及相互尊重等。从许多节庆现场来看,幼儿得以体验节日习俗带来的兴奋与欢愉,感受每次活动带来的惊喜与专注,内化故事与活动游戏所传达的精神品质。纵观我们所进行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开展的历程,幼儿的外在言语、表情与行为无不彰显着其对活动的全身心投入。

2、发展了幼儿社会、语言、审美、创新、情感的能力

①节日游戏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竞技性特点,而且还可直接在户外开展。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合作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还能在集体活动中,在与同伴、老师交往过程中,获得了信任、支持、关爱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自己是集

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能为集体做贡献的,产生了归属感与认同感。②通过节日童谣、俗语都成了平时交谈的丰富资源,幼儿在节日游戏中边游戏边交谈,在交流探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自己情感、意愿,促进了幼儿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在所有环境布置中,我们都强调节日与环境的互动,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突出自制各种节日物品布置环境,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烈有趣的气氛。同时加强幼儿没得视觉感受,激发幼儿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美的兴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在于从小训练手的灵巧性,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且由于动手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连,通过手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激发其的兴趣,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元宵节制作汤圆时,我们给孩子提供好面团、馅等,让孩子们在体验包汤圆给家人来品尝,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知道了包汤圆的步骤,发现食物的变化规律,不仅记得牢,还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让孩子感到有成就感。⑤幼儿对我们民族古老的传说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我们就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给幼儿们听,利用故事中的角色情感打动她们的心灵,让他们分清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教育幼儿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关爱他人的品质,从而激发幼儿学会自觉的关爱他人、富有正义感,关爱自己、富有责任感,关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等优秀品质,使幼儿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美好,引导幼儿情感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二)教师方面

1、开阔视野,提升了教师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

通过观看大量的民俗介绍,如:中央台播放的《我们的节日》;阅读民俗文化书籍、走进顺德区博馆、顺德区图书馆、民间老艺人龙舟制作坊等方式,学习民俗文化知识,丰富了教师对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的了解,促使教师自身民俗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教师在教科的意识及方法上有所提高,对活动的把握能力明显增强,教师能够根据活动中幼儿的关注点与需求,捕捉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问题设计活动,延展教育内容,并在行动研究中表现得更加主动、积极。此外,反思能力和积累意识亦有所提高,能够就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调整教育行为。

2、活动组织能力,全局意识增强

教师不仅是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实践的主体,也是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主导。首先,通过对节日的精神内涵、习俗以及如何将之带给幼儿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自身对节日

形成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其次,教师在与家长共同合作完成节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沟通者与协商者角色,包括对节日内在品质的商讨与确定,实施流程的分工与配合等。最后,教师通过对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参与,不断实现着自我完善与自我进步。

(三)家长方面

1、文化滋养

传统节日的活动中,有部分家长深度参与节庆的设计与实施,和幼儿共同期待节日的到来,并为之庆祝。如在活动准备环节,“读书会、故事会”作为家长参与传统节日精神品质与教育价值探讨的重要形式。通过自身对节日经验的唤醒,每位家长经历着与记忆中节日的再次相逢,重温往昔对节日的期盼与喜悦以及自身对节日的个人理解,种种感受与表达持续滋养着成人的精神世界。为了配合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实施,教师会帮助家长学习吟唱节日相关的童谣与歌曲。欢娱且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形式作为实践经验与精神力量的承载,帮助家长将各自所拥有的节日经历与情感由内而外地得到释放。

2、家园协作

每次节庆活动后,我们会邀请家长进行简讯分享,了解家长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与感受。其中,乐乐妈妈这样说道:“曾经的三十年,节日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每到过节,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仅此而已。但通过这次活动的参与,我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它更感兴趣,并关注相关方面的信息。”景涵妈妈也对自身全程的参与体验做出这样的表述:“活动开始准备时,我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但经过大家的相互配合,活动成功的举行。我为孩子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专注、热情而感动,这一点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2016年6月简讯)简讯投稿中,家长们均表示,暂时抽离于日常琐碎而繁忙的事物,在放慢的生活节奏中打开内心,享受与幼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是一段美好而幸福的时光,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件事更有价值。整个课题进程中,家长们最强烈的心灵感受便是“感激”和“感动”,因周围人们为活动准备与实施的辛勤付出而感激,也因活动环境、内容的布置与安排而感动。人们也许对身边熟悉的节日习俗已习以为常,往往不会深究其内在涵义。经过参与活动之后,家长们不禁为节日习俗以及背后的精神内涵所折服。许多家长表示,直至自己为

人父母,才多少体会出一些节日的况味,其乐融融、美好而祥和的节日氛围让人心生温暖、不禁沉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对节日庆祝表现出强烈的兴奋感,其投入与喜爱的神情更甚于幼儿,在精心准备的节日氛围中重获童年般的节日感受。

3、亲子关系

一次次的传统节日活动,唤起了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并促进了亲子关系。(四)幼儿园层面

(1)、课题研究引领我园搭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2)、积累了一定的论文、经验总结、节日活动集等文稿资料和影像视频教学资源(3)、形成了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和“爱的融合”文化核心

经过课题研究,我园的教师比以前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了,尤其是对课题研究的不断追问——站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追问;站在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的角度对课题研究方法的追问;站在教育角度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追问。正是有了不断的追问,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理解更加深刻,研究的思路更加开阔,研究的实施途径更加多元,更加注重家园的双向互动。传统节日文化应用于幼儿教育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教育心得、活动方案集等文稿资料和影像视频教学资源,在幼儿园形成了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和“爱的融合”文化核心。

七、思考与方向

(一)、思考

1、进行环保的传统节日活动

现在人们爱讲环保,其实对传统节日这样的文化财富同样要有保护意识,而不能掠夺性地浪费资源。我们幼儿园与社区在开展节日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不奢侈浪费,不求短期功效,并尽可能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搞大付出小收效的活动,眼光应该放得更长远一些。

2、重视“小手牵大手”的社会效应

从某个角度来说,教师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辐射面和辐射作用的确很有限;但受到教师影响的孩子们的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却大得多。因此,在进行传统节日活动时,我们要大力宣传,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这样收到的功效会更大。

3、多元视角看传统节日

(二)发展方向

1、将五大传统节日活动纳入常态化教学活动中

2、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价值

3、将节日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让节日贯穿多个区角游戏中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联系社区将节日教育活动推向社会

5、建立课题相关的园本教材,并在后期投入使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doc

项目编号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级别□国家级□校级 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 项目组其他成员 项目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责任学院 青岛大学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一、填写结题报告书前,请先征求指导教师意见。报告书的 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一律 要求使用打印稿件。 二、要求在本报告后,必须附带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的详 细研究资料与成果(论文、实验报告等)材料。对不能以书面形 式展示的成果要有图像或软件、视频等材料,并将实物成果交学院存档。 三、如表格不够,可以另加附页。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姓名学号电话专业年级E-mail 指导教师姓名从事专业无机功能材料电话E-mail 其他实际参加人员姓名年级专业姓名年级专业姓名年级专业姓名年级专业 研究 经费 总经费(元)校拨经费(元)院拨经费(元)实际支出经费(元) 研究期限计划完成年月年月实际完成年月年月 计划完成情况 1.提前完成 2 .按期完成 3.延期完成 4.终止未按期完成的原因: 研究成果形式实验设计套发表论文篇实验报告个制作课件本调查报告个专利个硬件制作个软件设计个模型作品个会议交流次 成果应用情况

研究工作总结简介 请按照下列提纲编写,要求简明扼要,以学术总结为主,总字数在1500字左右。1.项目的研究意义、学术价值及应用前景 2.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

3.同预期计划和目标比较,说明存在问题与建议 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成员签字: 年月日(根据窗口内容,可自行加页)

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报告

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项目编号: 102025 项目负责人:柯媛媛 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会计学院 项目合同起止时间: 2010 年 4 月- 2011 年3 月 项目结题时间: 2011 年 3 月

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制一、项目情况简表

注:附相关论文,成果实物及其证明材料等。 二、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研究与实践情况 背景: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下称“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

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施行。施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由此初步形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上海存在许多的问题,而内部控制逐渐向中小企业提出要求将是将来的一种必然趋势,所以经过本小组成员的讨论,决定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上实行研究,而这也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意义。 思路:首先,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初步确立了以实际调查为主的思路,然后明确每位组员的分工,并每周集中,进行讨论(集中程度以实际情况变化为主)。其次,确立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计划表,按照确立好的计划进行实际工作, 研究与实践: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利用学校期刊网络资源与指导教师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并汇报情况。同时,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进入实业界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我们原来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并不像书上说的那样,而比书上要复杂得多。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问题的复杂程度,但是出于对科研项目的最终目的,服务于实际,我们还是于各种困难之中进行调查、学习。

2020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2020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2020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美术课教学全过程评价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的整合方面已取得一 定成果。但却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的 评价相对滞后。影响了新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下,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和创新的美术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科学的评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完善教学过程,协助学 生树立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自己,逐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理论基础 指导思想:按照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 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美术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对美术教学的价值 作出客观而较为准确地判断,包括对课堂教学、学生、教师、作业等 各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的焦点指向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发展,即 注重学习的结果,又重视学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动美术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本研究将促动美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力求探过一 系列相关学生、教师、课堂的美术评价方案,让中小学美术教师能有 效操作,检测课程实施与目标达成情况。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该课题表现出评价目标发展性,评价主体 多元性,评价内容综合性,评价方式多维性特点。是以一种发展的眼 光来注重学生发展。

美术教学全过程评价即是把美术教学评价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做全面 评价。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美术课的类型,学生年龄特点,个体水 平差异,灵活机动采取不同评价方式,让学生保持的兴趣点。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6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1月 1.重新设计美术作业模式。 2.课题组成员收集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分析和研究。 3.积极撰写美术教学评价课题的相关论文。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新课程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美术教学评价操作模式与实践研究 (3)学生评价的指导策略研究 (4)学生作业评价操作办法与标准 (5)学生美术综合素养测评方案 (6)美术课堂教学评价量与质性标准 (7)美术教师综合素质测评标准、细则 总结阶段: 2020年11月----2020年12月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物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创痛文化和历史只是漠然处置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加强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床融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痛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呢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的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教材僵硬刻板。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材的人是停留在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适合多姿多彩的面貌,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亲眼一带更是日益可求彰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对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现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2.提出的建议或措施 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

艺术课题结题报告题报告修改稿

《小学艺术课兴趣激发与欣赏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类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艺术课程不仅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更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大熔炉。 我校是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在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如何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走科研兴校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规模+特色”学校,显得尤为迫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家教育部明确了艺术课在小学课程设置中要规范化、常规化。各校都能在课表中按规定开足课程与课时,但部分老师、学生对美术课只是满足画一幅画,音乐课学会唱一首歌曲等,艺术课大多数成了学生放松课、休闲课,老师也是简单苍白无力的说教。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艺术课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资金、设备、师资原因艺术课程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学校只重视升学率,时间被其他学科挤占。其次是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的兴趣不浓。有的学校把完成“双基”作为艺术教学的重点,更有学校把艺术教育当成学校争脸面的工具,忽略对学生艺术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个体的爱好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学生产生了学习艺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再者学生对音乐、美术的鉴赏与欣赏能力还没有更好的挖掘出来,他们不能充分感知“艺术之美”存在的形式和价值。学生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审美观、

创新创业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行年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本情况 、研究过程简介 内容提示:研究过程中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研究报告、研究日记的完整性;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创新特色、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等。(附件另附)

三、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内容提示:预定计划执行情况,项目研究和实践情况,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研究工作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附件另附) 四、经费使用情况 五、学院评审意见 内容提示:学院专家组对结题的意见,包括对项目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的评价等。

专家组组长签名:年月日 六、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结题报告书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表面活性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研究 项目序号:x2015351 负责人:丁炳杰单海文江恒陈宽 所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起止时间:2015年5月—2016年5月 结题时间:2016年4月30日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 二○○四年制

一、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 多酚氧化酶(PPO)在食品、医药及环保行业有着广泛应用,提高其活性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食物储存、植物抵抗病原体及病毒侵害、含酚类有机物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等。目前,研究人员一般针对提纯后的多酚氧化酶进行相关研究,包括探究酶的最佳活性条件、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酶活性的激发等,以达到最大可能提高酶活性的目的。 PPO大量存在于植物中,其中苹果中含量丰富,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并且其在食品储存(如防腐)、医药(如植物抵抗病原体及病毒)、含酚类有机物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等方面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用途广泛。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酶催化反应探究各种酶作用机理,不仅能揭开生物催化过程的奥秒,也能为人类利用其中某些原理来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奠定科学基础。 多酚氧化酶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中,能氧化酚或多酚形成对应的醌。其在食品、医药及环保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研究其活性可以更好地解决食物储存、植物抵抗病原体及病毒侵害、含酚类有机物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等问题 目前,研究人员多数研究提纯后的多酚氧化酶,包括探究酶的最佳活性条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酶活性的激发,达到酶活性提高至最高的目的。但是提纯后,酚类化合物含量减少以及PPO处于束缚状态可能会对酶活性有影响。 PPO大量存在于植物中,其中苹果中含量丰富,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本科创不进行苹果中PPO的提取,而是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来提高苹果中PPO 的活性。 二、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何使用CTAB和DTAB提高苹果中PPO酶的活性。 2、技术方案 (1)从苹果(山东烟台产红富士苹果)中提取PPO粗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 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作了明确决定和要求。特别《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调查、了解,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应把以上各阶段的决定和要求作为最有力的研究背景,来弥补农村学校不能完整按通用教材实施美术教学和满足城市学校更为适合恰当的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尝试开发适应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美术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

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尽量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尤其在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下工夫。使之更好地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好地达到提高学校美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学校开发、实施美术校本课程的特色和独特性; 2、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和实践体系; 3、对其他兄弟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的指引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家学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产生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向。特别日、韩等东南亚国家都普遍开设了美术自主课程,其美术教育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传统文化滋润心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中国人爱过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端午、清明、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就充分体现了这些情感。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们热衷于过时尚的洋节日,对民俗缺乏一定的了解,当然也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虽然大家已经逐步意识到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涵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就幼儿园范围内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尚属鲜见,新领域、新课题必将会带来新思维。尽管至今所能参考的相关理论资料和研究成果还不多见,会给我们的研究造成一定困难,也会给我园全体教师提出不小的挑战,然而我们认为,这也会我们留下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概念的界定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节日是人类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展现了各阶段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日文化,实际上是利用节日开展的文化活动,是经传播某一种特定的文化内容为目的,并围绕这一文化主题展开活动的节日,是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特指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的各类活动。 现代德育: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现代德育自然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德育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现代化要求现代德育培养人的现代观念,现代思维是现代德育不断完善的方法论基础。我国现代社会是现代化的起点,要求现代德育面临价值多元的实际,正确导向。 三、理论基础 近日,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等学者组成的“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的结项成果。此外2005年,中宣部等五部委就曾委托中国民俗学会等学术团体对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进行过细致论证,并形成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年底,文化部再次委托中国民俗学会进行《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课题论证。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精神为指导,并科学借鉴德育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试图通过挖掘适宜幼儿园阶段德育教育资源,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现代德育价值进行研究,尝试建立中国传统

小学剪纸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剪纸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目前全国很多的地区都在做民间剪纸的保护和发展,其重点在于对剪纸艺术形态的保护性措施,很多的地方是把剪纸作为一个校本课程在开发和研究。 文化遗产告急,保护民间文化应该从教育入手,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刻不容缓。2006年6月10日,首个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直播节目《中国记忆》,剪纸艺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需要我们加强传承意识。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对学生进行认知、操作、情感等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2.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在剪纸的活动中获得综合能力方面的发展。 3.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做事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 4.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 内容 剪纸的一般常识、剪纸的造型方法、剪纸的表现方法、剪纸的创作方法。 重点 主要以团花为主,让学生会图案纹样的制作方法,能自己设计简单的团花纹样,引导学生制作比较精细的纹样,并能设计有一定主题的制作纹样单独纹样,如动物类、花鸟、风景等。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节日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的“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清明、端午、中秋已经成为法定假日,因此,提高人们重视我国传统节日的意识也越来越重要。由于各种思想的传入,不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冷待,很多学生青睐于西方节日文化。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学生了解、接受传统节日文化中意义重大。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下个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大对这些节日资源的利用,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首先,利于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其次,使语

文教育资源多样化,丰富语文教育内容;再者,积极响应国家大政方针,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 站在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本课题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展开中华传统节日渗透进行研究,争取使传统节日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得到最大化、最优化地开发和运用。 1、实现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语文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地质层,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语文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的表现形态,它们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如今多元文化在世界的潮流中相互击撞,外来节日蜂拥至中国,面对“洋”节日文化的冲击民众精神信仰的缺失,语文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宣扬传统节日文化,背负好传承传统文化的重担。 2、践行国家教育纲要的要求 从 2005 年《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意见》到 2014 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再到 2017 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发布,这些内容无

小学美术小课题

“小组合作”创设和谐美术课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二、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 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 前一段的教育实践研究,我们也对和谐课堂教育的教学与活动内容进行过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如何在新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充实完善和谐课堂教育教学与活动内容体系,继续为和谐课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实践。 三、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 在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是我们美术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 “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的效益。作为教师我想到了构建“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和谐的课堂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课堂,是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课堂。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就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就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和谐美术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作为一个班集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实现大面积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课题实施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 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目标。在课堂生活中拓展良好的学习空间,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2、在教师素质发展的方面拓展良性空间。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件,形成善 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和谐美。 研究目标: 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请报告(标准版).docx

LOGO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 请报告 WORD模板文档中文字均可以自行修改 ××××有限公司

编号:_____________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请报 告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20xx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xx】671号),20xx年度创新基金将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现将三类项目的申报材料、表格、申报程序等要求说明如下,符合条件的单位可根据情况在本年度内选择一种项目类型,申报一个项目。 第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一、基本要求及项目类型 (一)支持的项目和企业必须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5〕60号)的规定和《20xx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的支持范围。 (二)不支持的对象 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2.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项目,一般加工项目和单纯的基本建设项目。 3.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 4.已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并得到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企业的项目。 5.实施周期过长或投资规模过大的项目。 6.对社会或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 7.《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项目。 8.未经省级创新基金立项的项目。 9.承担过创新基金的企业,具有以下四种情况之一的: (1)立项项目还在执行,没有验收; (2)立项项目验收基本合格或验收结题,时间未超过一年;

小学美术小课题

小组合作”创设和谐美术课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前一段的教育实践研究,我们也对和谐课堂教育的教学与活动内容进行过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如何在新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充实完善和谐课堂教育教学与活动内容体系,继续为和谐课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实践。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是我们美术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的效益。作为教师我想到了构建“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和谐的课堂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课堂,是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课堂。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就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就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和谐美术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作为一个班集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实现大面积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课题实施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研究内容: 1、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目标。在课堂生活中拓展良好的学习空间,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2、在教师素质发展的方面拓展良性空间。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件,形成善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和谐美。研究目标: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小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一)、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情感是教学的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结题报告

附件2: 广东财经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验收表 所属学院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专业及班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_____年___月

填写须知 1、本表不够可加页,双面打印; 2、本表一到四项由项目组填写,第五项由指导教师核查填写,第六项由学院填写,第七项由学校主管部门填写; 3、三类项目以附录方式提交内容至少含: 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报告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创业训练项目: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虚拟企业运营报告等; 创业实践项目:创业计划书及企业运营报告。企业运营报告内必须包括以下内容:项目注册成立公司的法律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注册代码等;项目落地程度;固定办公室场所、上下游渠道合作商、战略合作伙伴等;项目所获风险投资意向、天使投资意向等;项目市场盈利情况;项目市场拓展能力;项目市场反应;项目整体实践成果;注册资本、盈利能力、员工数量、业务范围、企业运营状况、公司财务报表等。 其他附录可为:获授权专利、论文发表或专利申请录用通知复印件或其它支撑材料;项目组成员研究日志或研究心得体会等;签约合同复印件、产品实物等。 4、填写本表内容统一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成果形式(报 告、论文(有 无发表),竞 赛获奖等) 立项时间年月日完成时间年月日鉴定时间年月日 项目组成员序号 姓 名 学号专业班级所在学院项目分工 成员亲 笔签名1 2 3 4 5 项目预期成果及完成情 况预期成果 实际成果 二、研究过程及成果简介 内容提示:研究过程中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研究和实践过程;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创新特色、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等。

研究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

研究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篇一:研究生创新基金结题报告 赣南 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编号: YCX10B001项目名称:金属离子诱导有机小分子 负责人: @@@ 所在院系:化学化工学院填表日期:XX.03.10 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经费决算情况 注:支出科目按资料费、调研差旅费、实验材料费、版面费顺序填写。 三、项目总结 四、项目结题审查意见 篇二:研究生创新计划结题报告 项目类型:□科研创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专项□学术论坛(在方框内划“√”)项目编号: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承接项目填原负责人):____ __ 学号:

_________ __ 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学专业:_________ 其他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承接负责人(项目如有转让填):______ 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 起讫时间:年月~年月 所属学院: 填表日期:年月日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表 填表说明 一、本表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结题专用。 二、本表上报材料一律用打印稿(A4纸,宋体小四,正文内容行间距设置为20),排版需整齐、分页需规范。 三、发表文章需写明期刊名称、是否核心期刊等信息,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或申报有关科研成果时,只有标明“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英文译名为:“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能统计为创新计划项目的成果。 四、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经费暂行管理办法》(桂理工研[XX]22号)规定创新项目的经费使用范

关于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由来的调查报告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节日少不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正是这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如下。 (1)春节 传说有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后来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如往常一样闯进了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又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了。黑夜过去后,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

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了吕后势力,又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因此在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3)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此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他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据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

小学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在美术课中进行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我们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但都不能给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2、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想象力,人们就可以发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物品,有了想象力,人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还在刀耕火种,吮毛吸血,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想象只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诞,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

小学美术课题结题报告教学文案

小学美术课题结题报 告

《在美术课中进行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我们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但都不能给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2、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想象力,人们就可以发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物品,有了想象力,人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还在刀耕火种,吮毛吸血,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这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为我

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7 / 1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下进行。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设计的,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与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个性化指导及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 个性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课堂评价和课后作业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