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名词定义解释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名词定义解释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名词定义解释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名词定义解释

内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内部决定。

外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外部决定。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狭义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广义均衡原理: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相互一致。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接受、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描述了每一个可能价格上的需求数量。

均衡价格:住房需求量等于住房供给量时的价格。

比较静态学: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

垄断:市场被某一产品的单一卖主所支配的情况。

完全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垄断者):垄断者对每一个租赁者收取等于“保留价格”的房租。

一般垄断者:收取相同价格的垄断者。

超额需求:愿意按价格P (max )租房的人多余可供给的住房。

住房配置方法:竞争市场、价格歧视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租管制。

长期均衡:长期中,住房的供给量将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那么这里就存在

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它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所有消费束组成的集合。

预算线: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将消费者的收入用完的消费束组成的集合(p 1x 1+ p2x 2 =m )。

预算线斜率的含义: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在继续满足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为增加1单位商品1而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机会成本)。计价物:如果设定商品2的价格为1,并适当调整商品1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使得预算集不发生改变,就称商品2是“计价物”。

从量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征收的税。

从价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征收的税。

总额税: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取走的一笔固定金额。(从量税和从价税率

的变化将使预算线的斜率更陡峭;总额税的变化将使预算线向内平行移动。)

所得税:对收入直接课征的税。

从量补贴: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给予补贴;

从价补贴: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给予补贴;

总额补贴: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给予消费者一笔固定金额(从量补贴和从价补贴的变化将使预算线的斜率更平坦;总额补贴的变化将使预算线向外平行移动。)配给供应:对商品的购买量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偏好的种类:A. 弱偏好关系(X ≥Y ,X 至少和Y 一样好)B. 严格偏好关系(X>Y,X 严格优于Y )C. 无差异关系(X~Y,X 和Y 无差异)关于“偏好”的理性假设:完备性公理:对于任意X ,Y 属于C ,有X ≥Y 或Y ≥X ,或两者兼得;传递性公理;反身性公理:对任意X 属于C ,都有X ≥X ,即任何消费束至少和本身一样好。

关于偏好的“凸性假设”:“平均化”的消费束至少与极端化的消费束一样好。

无差异曲线:由受到消费者相同偏好的消费束组成的曲线。(无差异集I(x)、弱偏好集WP(x)、严格偏好集SP(x) )

“理性假设”意味着:表示不同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单调性假设”意味着:(1)离坐标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更受偏好;(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凸性假设”意味着: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完全替代品:消费者愿意按固定的比率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边际替代率固定不变)。。

完全互补品:始终以固定比例一起消费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零或无穷大)。

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正)。

中性商品:消费者不在乎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无穷大)。

餍足:对消费者来说有一个最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在餍足点的右上和左下方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在餍足点的左上和右下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离散商品:无差异曲线是一个离散点集。当x 1是离散商品,x 2是连续性商品时,特定消费束的“弱偏好集”是一组线段。边际替代率(MRS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去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连续增加单位X1的消费数量所能代替的X2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几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代表“偏好”,它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的方法,它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派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数学表示);效用函数强调的是消费束的排列次序(序数效用);效用函数

如果存在,就不止一个,一个效用函数的任意“严格正单调变换”也是一个代表相同偏好的效用函数;偏好是“理性”的是可用效用函数来代表偏好的必要条件。

序数效用:有意义的仅是两个消费束之间效用的相对大小。

基数效用:两个消费束之间效用的差额也具有重要意义。

各类效用函数:完全替代u(x1,x 2) = ax1 +b x2;完全互补:u(x1,x 2) = min{ax1,bx 2};拟线性偏好:u(x1,x 2) = v(x1)+x2;柯布-道格拉斯偏好:u(x1,x 2) = x1c x 2d ,c,d>0。

边际效用:MU1=△U/△x1。

边际替代率:MRS=△x2/△x1=-MU1/MU2。“

边际效用递减”与“边际替代率递减”:二者并不等价,但是,当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受其他商品消费量影响的话,“边际效用递减”的确意味着“边际替代率递减”。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假说:消费者从他们的预算集中选择最偏好的消费束。需求束:一定价格和收入水平下的商品1和商品2的最优选择。

最优选择: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如内点解(内点解处两种商品的最优消费量都大于零,而且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率)、折拗解、角点解即边界解(角点解处其中一种商品的最优消费量等于零,且边际替代率(一般)不等于商品价格比);非凸偏好下相切条件是最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凸偏好下相切条件是内点最优的充分必要条件。

下述情况下所得税优于从量税的结论并不必然成立:消费者本来就不购买任何的商品1;所得税可能挫伤消费者赚取收入的热情,以致课征所得税导致消费者可支配(税后)收入的大幅下降;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消费者可以将从量税的一部分税收负担转移给厂商。

需求函数:刻画的是每种商品的作为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和收入的函数的最优消费数量。

收入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正常商品(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与低档商品(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收入提供曲线(收入扩展线)(代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需求束)和恩格尔曲线(代表收入和某种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表示在所有价格保持不变时,需求如何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价格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普通商品(需求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与吉芬商品(需求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拟线性偏好的“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都是(近似)一条垂直线。反需求函数将价格视为需求量的函数;由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可知,反需求函数测度了在商品的各种需求量下,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

显示偏好:可观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显示”了有关偏好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信息来:恢复消费者的偏好;检验“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

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的合理性。

直接显示偏好:设x 是消费者在收入为m 时按价格(p 1,p 2)购买的消费束,y 是同样收入和价格下能够支付得起的任意消费束,即下式成立:p1x 1+p2x 2≥ p1y 1+p2y 2则称“x 直接显示偏好于y ”。

显示偏好原理:很明显,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总是成立的话,“x 直接显示偏好于y ”就意味着“x (严格)偏好于y ”,这就是“显示偏好原理”。

间接显示偏好:设x 是在价格-收入(p1,p2,m )下购买的消费束,y 是同样价格和收入下能够支付得起的消费束;同时y 是在价格-收入(q1,q2,m ’)下购买的消费束,z 是在同样价格和收入下能够支付得起的消费束,即下式成立:p1x1+p2x2≥ p1y1+p2y2,q1y1+q2y2≥ q1z1+q2z2,即“x 直接显示偏好于y ”且“y 直接显示偏好于z ”,则称“x 间接显示偏好于z ”。

间接显示偏好原理:很明显,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总是成立的话,“x 间接显示偏好于z ”就意味着“x (严格)偏好于z ”(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如果x 既“直接显示偏好”于y ,又“间接显示偏好于y ”,则称“x 显示偏好于y ”:很明显,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总是成立的话,“x 显示偏好于y ”就意味着“x (严格)偏好于y ”。

显示偏好弱公理:如果(x1,x2)被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不相同,那么(y1,y2)就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1,x2)。

显示偏好弱公理的等价表述:设(x1,x2)是在价格(p1,p2 )下购买的消费束,(y1,y2)是在价格(q1,q2)下购买的消费束,如果p1x1+p2x2≥ p1y1+p2y2,且(x1,x2)≠ (y1,y2),则必有q1x1+q2x2>q1y1+q2y2。注意:1、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则我们所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必然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2、但是,所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时,并不一定意味着“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

显示偏好强公理:如果(x1,x2)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不相同,那么(y1,y2)就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x1,x2)。“显示偏好弱公理”只是“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的“必要条件”;“显示偏好强公理”是“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数量指数:拉氏指数Lq (以基期价格作为权数)、帕氏指数Pq (以t 期价格作为权数)。价格指数:拉氏指数Lp (以基期数量作为权数)、帕氏指数Pp (以t 期数量作为权数)。

斯勒茨基方程:价格变动以后,对消费者的收入进行补偿,使得在新的价格和补偿收入下,消费者刚能买得起原来消费束。

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符号与价格变动的符号相反:即价格下降(上升)引起的“替代效应”提高(降低)了商品需求量,及替代效应一定是负的。

需求法则: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希克斯替代效应的符号与价格变动的符号相反:即价格下降(上升)引起的“替代效应”提高(降低)了商品需求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例子:1、完全互补:替代效应为零;2、完全替代:收入效应为零;3、拟线性偏好:收入效应为零

补偿需求曲线:1、标准需求曲线(收入保持不变);2、斯勒茨基需求曲线(购买力保持不变);3、希克斯需求曲线即补偿需求曲线(效用保持不变)。

初始禀赋:预算线必然通过初始禀赋点;拥有初始禀赋的消费者是商品1的净销售者,商品2的净购买者。

价格变动后决策者角色的确定:如果决策者原来是商品1的净购买者,那么,当商品1的价格下降时,他仍然会做为商品1的净购买者;如果决策者原来是商品1的净销售者,那么,当商品1的价格上升时,他仍然会做为商品1的净销售者。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需求总的变动=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普通收入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禀赋收入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

两个预算约束表达式:终值表达式:;现值表达式:终偏好具有较高现值的收入模式,而不是具有较低现值的收入模式)。

利率变动后决策者角色的确定:如果决策者原来是借款者,那么,当利率下降时,他仍然会做为借款;如果决策者原来是贷款者,那么,当利率上升时,他仍然会做为贷款者。

税收:在利息支付可以抵扣税款的情况下,无论是贷款人还是借款人,税后利率都是相同的;对储蓄课税会减少人们想要储蓄的货币量,对借款补贴却会增加人们想要借入的货币量。

风险态度:1、风险厌恶:含义:指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确定的)财富的期望效用小于财富期望值的效用;特征:伯努利效用函数是凹的;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

2、风险偏好:含义:指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确定的)财富的期望效用大于财富期望值的效用;特征:伯努利效用函数是凸的;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增;

3、风险中性:含义:指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确定的)财富的期望效用等于于财富期望值的效用;特征:伯努利效用函数是线性的;财富的边际效用不变。

消费者剩余(CS ):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的面积。补偿变化(CV ):补偿变化度量的是,在价格变化以后,为准确地补偿价格变动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必须给予消费者的额外货币量。等价变化(EV ):等价变化度量的是,在价格变化以前,消费者为避免价格变动而愿意付出的最大收入量。结论:拟线性偏好情况下,补偿变化(CV )、等价变化(EV )与消费者剩余的变化(△CS )三者是相同的;一般地,消费者剩余的变化(△CS )位于补偿变化(CV )和等价变化(EV )之间,且三者之间的差异相对很小。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供给一定量商品得到的货币量与他愿意接受的最小货币量之间的差额,即供给曲线上方、价格线下方的面积。总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价格变化后,消费者改变商品的消费量,但最终对每种商品都消费,这称为“集约边际上的调整”。价格变化后,消费者选择是否进入(或退出)某种商品市场,这称为“广延边际上的调整”。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受到上述两种决策的影响。

弹性: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弹性的大小与商品的可替代性有关,当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时,边际收益曲线必定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

市场均衡:当市场供给固定不变时,均衡数量由供给曲线决定,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决定;当市场供给曲线水平时,均衡数量由需求曲线决定,均衡价格由供给曲线决定。

线性曲线的均衡:D(p)=a-bp,S(p)=c+dp,均衡价格p*=(a-c)/(b+d),均衡数量q*=b(a+c)/(b+d)。征税:向厂商征税,表现为供给曲线平移;向消费者征税,表现为需求曲线向下平移。

税收的转嫁:一般情况下,无论向谁征税,税收负担最终都是由消费者和厂商共同承担;税负分担的比例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对倾斜程度:需求曲线较供给曲线更为平坦时,厂商承担的税负更多,反之则反是。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是这样一种经济状况,即没有一种方法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同时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得更好。技术约束的描述:生产集(构成技术上可行的生产方法的所有投入和产出组合的集合)、生产函数(描述生产集边界的函数,衡量的是由一定量的投入可能得到的最大可能的产出)、等产量曲线。

不变要素:一定时期内,对企业来说数量固定的生产要素(即使产量为零,也需要使用一定量的不变要素);无论生产与否,都要支付不变要素的成本。

可变要素:一定时期内,对企业来说数量可以改变的生产要素;对可变要素支付的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准不变要素:产量为正时数量固定,但产量为零时其数量也为零的生产要素;只有当生产时,才需支付准不变要素的成本。

规模报酬不变:首先,使得利润为负的要素组合绝对不是利润最大化的要素组合,

因为在长期中总可以通过完全关闭工厂(产量为零)来取得“零利润” ,此时要素投入和产出都为零;其次,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使得利润为正的要素组合也绝对不是利润最大化的要素组合, 因为生产技术“规模报酬不变” , 将要素组合扩大为原来的t 倍(t>1), 利润也必定扩大为原来的t 倍; 也可以说, 此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要素数量是“无穷大” ;所以,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如果存在“有限”的“非零”要素组合使得利润最大化,最大化的利润肯定为零。但并不是在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下都存在使得利润为零的“有限”的“非零”要素组合。

规模报酬递增:因为此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所以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 厂商总可以通过投入无穷大数量的要素来获取无穷大的利润。所以此时不存在利润最大化的“有限”的“非零”要素组合。

利润最大化弱公理(WAPM ):按照t 期价格,厂商获得的利润必定大于采用s 期的生产计划所得到的利润,反之亦然;产量变动与产品价格变动同方向;要素需求量变动与要素价格变动反方向。

成本最小化弱公理(WACM ) :在生产同样产出y 的前提下, 按照t 期价格, 厂商的成本必定小于采用s 期的要素组合所得到的成本, 反之亦然。

规模报酬不变:成本增加的比例与产量增加的比例相同;成本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平均成本保持不变。

规模报酬递增:成本增加的比例小于产量增加的比例;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规模报酬递减:成本增加的比例大于产量增加的比例;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不变成本:与不变要素相关的成本,与产量无关,且无论生产与否都必须支付。

准不变成本:与准不变要素相关的成本, (如果产量为正)也与产量无关,但只有在生产时才需支付。长期内不存在不变成本,但可能存在准不变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价格与每一单个厂商的产量都无关,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 。竞争性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竞争性厂商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产品价格=短期边际成本。

“博弈论” 是研究决策主体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及其均衡的一门学问。博弈的标准式表述:收益矩阵。博弈的扩展式表述:博弈树。

纳什均衡:指这样一组策略,给定B 的选择, A 的选择是最优的,并且给定 A 的选择, B 的选择也是最优的。序贯博弈:在序贯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的参与人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采取的行动。从初始禀赋配置变动到配置F 是一种相对于初始禀赋配置的“ 帕累托改进” 。

帕累托有效率配置满足的条件:一般地,在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处,两位消费者的严格偏好集不会相交;特别地,如果忽略“边界情况” ,在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处,两位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必然相切;所以,如果忽略“边界情况” ,在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处,

两位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然相等。埃奇沃思盒状图中所有帕累托有效率配置点的集合称为“ 帕累托集” , 或“ 契约曲线” ; 任何交易的“最终契约”必定在帕累托集上;帕累托集描述了从盒状图中任何一点开始的互利交易所可能产生的全部结果。

市场均衡(竞争均衡、瓦尔拉斯均衡)的含义:指一组价格,按此价格每个消费者正在选择他(或她)最偏爱的买得起的消费束, 而所有消费者的选择在每个市场的供求相等的意义上是相容的。

瓦尔拉斯法则:单个消费者的超额需求的价值之和恒等于零;总超额需求的价值之和恒等于零; 瓦尔拉斯法则意味着:如果在k-1个市场中供求相等,那么在第k 个市场中供求也必然相等。均衡存在性的关键假定:总超额需求函数的连续性。使得总超额需求函数连续的条件:每个人的需求函数是连续的(即消费者偏好是凸的)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规模相对于市场规模很小。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所有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不涉及经济利益是否“公平”分配;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为“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合意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成立需要一些假设条件(如均衡要存在,不存在外部性和垄断等“不完全性” 。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所有消费者的偏好呈凸性,则总会有一组这样的价格,在这组价格上,每一个帕累托有效率配置是在适当的商品禀赋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味着:分配与效率问题可以分开考虑,市场机制在分配上是中性的;可以首先重新分配商品禀赋来实现“分配目标” ,然后再利用价格来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实现帕累托有效率配置;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还意味着:用干预价格的方式来实现“分配目标”是一种不够明智的选择。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小结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 Chapter 3 偏好 ※ 无差异曲线类型 → 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厌恶品(Bad )/ 中立品(Neutral )/ 餍足品(Satiation ) ※ 关于偏好的假设 → 单调性(越多越好) → MRS<0 → 平衡消费更优(大于某个特定效用的商品构成一个凸集) → 121212((1),(1))(,)tx t x ty t y x x +-+- → MRS 单调递减 → 无差异曲线是严格凸的 → 效用函数是严格拟凹的 ※ MRS 的涵义 → 只要交换比率不恰好等于MRS ,即: 预算约束曲线不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都存 在进一步交换的动机 ====================================================================== Chapter 4 效用 ※ 效用函数与偏好的关系 → 12121212(,)(,)(,)(,)x x y y u x x u y y ?> ※ 不同类型的效用函数 → 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拟线性 / Cobb-Douglas → 拟线性函数: (,)()u x y v x y =+(垂直平移得到一组无差异曲线) ※ 1 2 MU MU MRS =- → 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不改变边际替代率 ====================================================================== Chapter 5 消费选择 ※ 最优消费选择的解的情况 → 内部解 V.S. 角点解 → 对于内部解: 必要条件为: 1 2 P MRS P =- (即: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 对于角点解: 不需要满足相切的条件 → 无差异曲线严格凸 VS 非凸(即: 是否满足MRS 单调递减)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3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劳动使用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使边际成本等于相应的边际收益。 4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 5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6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7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被归纳为四条:①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②要素替代的难易度。③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④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8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9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0劳动力参与率:该比率表示现实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亦即等于劳动力人口占被考察范围总人口的百分比。 11交叉替代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失业的统计概念: 13摩擦性失业: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怀孕和工作上的变更等而失去工作,包括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失业。 14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15周期性失业: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非自愿失业,它表现为实际的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派生需求?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②时间长短③企业目标④社会制度安排3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4影响劳动力供给因素?①自然因素:1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3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另一个自然因素②经济因素:1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经济周期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③社会制度因素:1.劳动制度2工资制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4.需求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5.供给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7、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9、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点商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 10、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14、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15、蛛网理论: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6、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 17、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 18、收敛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恢复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 19、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20、基数效用: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21、序数效用: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22、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3、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24、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应增量即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原因: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是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都是递减的。还可以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集中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应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 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臵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臵。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表示。〃如果观察到若干消费选择,就可能估计出产生那种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选择,以及估计新的经济政策对消费者的效用。 〃如果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上面临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就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并因此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交换这两种商品。 6需求 〃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欲望:指人们的各种需求或需要的总和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本和经济物品是相对不足的 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这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边际分析法: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法: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假定自变量是不变的或已知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均衡条件 局部均衡: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的均衡 一般均衡论: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也称为总均衡分析过程分析方法: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相继的各个期间

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所以,过程分析又称“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 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 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 动态分析法: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 的速率等等。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实证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 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欢迎下载 2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2005-12-28 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四、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 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 6.线性消费函数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 = a + bY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或欲望的各种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 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总是超过资源的可供给量。 2.投入|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 3.中间投入品:是指被生产出来但并未直接被人们消费,而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和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需要的一门学科。 5.机会成本:是当资源被用在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所得。 6.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可用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 产的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 7.经济主体:个人,居民户,企业和政府,这些经济中的决策者。 8.经济机制: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9.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 10.中央计划经济:中央计划经济几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制度,主要被公有制的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 11.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国家中的绝大部分资源归公共所有,这些资源由政府及其计划部门 通过行政命令和编制计划的方式来配置。 12.混合经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大部分经济都介于上述两种极端的经济制度之间。我 们将这种既有市场作用又有指令调节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 13.价格机制:价格所具有的这种自发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 14.市场机制:价格的这种作用要通过市场发挥出来,又称市场机制 15.市场:市场是相互作用的,使交换成为可能的交易双方的集合,以及交易双方有关产品 (包括服务)买卖的一系列安排和机制。 16.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理论,研 究生产者行为的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研究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理论(即分配理论)。,研究经济效率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研究针对市场缺陷的微观经济政策。————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研究“小的”问题,即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要说明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经济决策。 17.宏观经济学:研究所谓“大的”问题。即研究总体经济行为。这些总体经济行为涉及的 变量包括:国民产出水品,如GDP。总储蓄水平,投资水平,总需求量,总的劳动量和就业量等,也包括这些总量的平均量和变化率,如人均收入,国民产出增长率,还包括诸如利息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变量。 18.实证分析:是一种描述性分析,只解释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19.实证经济学:用实证方法表述的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 20.规范经济学:用规范的分析方法表述的经济学。 21.主流经济学:我们要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 方法。这些被大部分学家所认可的基本经济理论——有时我们称为主流经济学。 22.古典经济学:斯密所建立的经济学被称为古典经济学。 23.边际主义革命:边际主义学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瓦尔拉斯,英 国的杰文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 24.新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从异端走向正宗,并在古典经济学之后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 流地位是在19世纪末。完成这项任务的是从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于1890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经济学院理》。这本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学门类——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 整理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考研指定参考书)考研复习读书笔记浓缩精华 版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 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表示。 ·如果观察到若干消费选择,就可能估计出产生那种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选择,以及估计新的经济政策对消费者的效用。 ·如果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上面临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就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并因此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交换这两种商品。 6需求 ·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正常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随着增加的商品。低档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减少的商品。 ·普通商品是那种在其价格上升时需求降低的商品。吉芬商品是那种在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 学的一部分,它分析 像消费者?厂商和 资源所有者这些个 体的经济行为(宏观 经济学与之相反,它 分析像国内总产品 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2、需求:消费者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

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

微观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1. 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产品同质,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 2. 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方的市场类型。 3. 买方垄断市场:只有一个买方的市场类型。 4.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厂商销售同种但有一定差别的产品,且新厂商进入不受限制的市场。 5. 寡头垄断市场:只有少数几个厂商相互竞争,且新厂商的进入是受到阻碍的市场。 6. 卡特尔市场:某些或所有的厂商公开共谋使得他们的共同利润最大化的市场。 7. 名义价格:商品的绝对价格。 8. 实际价格:经过通胀调整过的价格。 9. 需求量: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10. 供给量: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11. 替代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2. 互补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3. 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 14.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的各种弹性类似。 15.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额外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17. 无差异曲线:描述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的曲线。 18. 边际替代率(MRS):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19.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所有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20. 价格-消费曲线(PC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所对应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得到个人需求曲线。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 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臵资源的各种方法。 2 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 。它的斜率是-p1/p2 ,纵截距是m/p2 ,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臵。 3 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 )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 1 而愿意 放弃的商品2 的数量。 4 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 A x2/ A x仁-MU1/MU2 ,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 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

精编【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电大四,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7.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 8.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9. 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 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著)48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消费者选择理论 1.有两种商品,x1和x2,价格分别为p1和p2,收入为m 。当11x x ≥时,政府加数量税t,画出预算集并写出预算线 2. 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1,x2),如果花同样多的钱可以买(4,6)或(12,2),写出预算线的表达式。 3.重新描述中国粮价改革 (1)假设没有任何市场干预,中国的粮价为每斤0。4元,每人收入为100元。把粮 食消费量计为x ,在其它商品上的开支为y ,写出预算线,并画图。 (2)假设每人得到30斤粮票,可以凭票以0。2元的价格买粮食,再写预算约束,画 图。 (3)假设取消粮票,补贴每人6元钱,写预算约束并画图。 4. 证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5. 一元纸币(x1)和五元纸币(x2)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6. 若商品1为中性商品,则它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 7. 写出下列情形的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并在给定价格(p 1,p 2)和收入(m )的情形下求最优解。 (1)x 1=一元纸币,x 2=五元纸币。 (2)x 1=一杯咖啡,x 2=一勺糖, 消费者喜欢在每杯咖啡加两勺糖。 8. 解最优选择 (1) 21212 (,)u x x x x =? (2)2u x = + 9. 对下列效用函数推导对商品1的需求函数,反需求函数,恩格尔曲线;在图上大致画出价格提供曲线,收入提供曲线;说明商品一是否正常品、劣质品、一般商品、吉芬商品,商品二与商品一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 (1)212x x u += (2)()212,m in x x u = (3)b a x x u 21?= (4) 12ln u x x =+, 10. 当偏好为完全替代时,计算当价格变化时的收入效用和替代效用(注意分情况讨论)。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 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的。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水平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 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示范方向的变动关系。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供给定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即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的价格。 均衡数量——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因其本身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蛛网稳定条件——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相同。 效用——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 边际效用——某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消费者偏好——影响和制约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主观心理因素。 消费者均衡——在一定收入、一定价格条件下,共卖各种商品的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总效用最大的状态。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所有组合的点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价格-消费曲线——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形成的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化轨迹。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吉芬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 攀比效应——较为典型的连带外部正效应,消费者的一种赶时髦的偏好,即想拥有一种其他消费者已拥有的商品。 虚荣效应——较为典型连带外部负效应,消费者想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偏好。 保留工资——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

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7.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8.恩格尔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于某一商品的需求量。 19.吉芬商品:指需求量随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20.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能产生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1.等产量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2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资源得稀缺性与合理配置 对于消费者与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得经济资源得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得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得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就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得竞争程度决定资源得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得实质 微观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它得绝大多数理论与模型都就是对微观活动得客观描述,或者就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得解释。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就是经济理论得实质。不同得理论实际上就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得不同得抽离与解释。 理论模型(model) 经济现实(reality) 理论从实际中产生实际对理论得验证 三、经济理论模型得三个标准 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 (一)要足够简化(no redundant assumption) 指假设得必要性。假设越少模型得适用面越宽。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得方法来解释与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得问题简单化而不就是将简单得问题复杂化。应当正确瞧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得应用,奠定必要得数学基础。熟练得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这就是对理论模型得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得模型只能有唯一得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得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得科学性,而假设得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得局限性。经济学家有几只手? (三)就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relevance) 经济学不就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得讨论。争论得核心在于经济学就是建立在完善得市场经济得基础上得,而中国得市场经济就是不完善得,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得理论体系与方法来研究与解决中得问题。两种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