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笔试)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笔试)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笔试)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我国最早设立“国子学”的朝代是()

A.西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

D.宋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阳光体育项目,其中规定小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能少于()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3.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

A.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学校教育

C.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D.教师的榜样作用

4.“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易错)

A.系统性

B.连贯性

C.渐进性

D.科学性

5.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判断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这属于哪种教学活动()

A.拓展性教学

B.基础性教学

C.研究性教学

D.活动性教学

6.20世纪90年代,提出教师反思框架的学者是()

A.班杜拉

B.布卢姆

C.科顿

D.斯金纳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学教育必须保障全体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常考)

A.义务性

B.普及性

C.全面性

D.全民性

8.“六三三学制”又称为()学制。

A.壬戌

B.壬子

C.癸卯

D.癸丑

9.当代占主导地位的德育理论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活动模式

10.英国基础教育领导权实行的是()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合作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混合

11.中小学教学过程是特殊的()

A.认识过程

B.实践过程

C.活动过程

D.创新过程

12.以下不属于“为人师表”的表现的是()(易混)

A.尊重同事

B.崇尚科学

C.语言规范

D.团结协作

13.教学效果主要受教师哪方面的影响()

A.教师智力

B.教师的学识水平

C.教师的品德

D.学生的学习态度

14.一个学生经常调皮捣蛋,成绩不理想,老师怕他拉低班级的平均分,在临近考试期间不让他上课和参加考试。这侵犯了学生的()(常考)

A.名誉权

B.受教育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15.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治国的哲学家,这体现了()

A.国家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教育本位论

16.素质教育中,行动研究的核心是()

A.计划

B.观察

C.行动

D.反思

17.我们会认为唱歌好的人,绘画也好,这是因为唱歌和绘画有相同的成分。这属于哪种理论()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理论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提出,对于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的具体办法由()规定。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地方政府

D.县政府

19.国家课程属于一级课程设置,除了教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包括各学科知识和课外活动等。这体现了课程设置的()

A.宗旨

B.保证

C.目标

D.水平

20.“癸卯学制”的指导方针是()

A.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B.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健全人格,发展创造性

21.通过升学考试、学科竞技以选拔优秀生或专业人才,运用的是()

A.教育调查法

B.教育实验法

C.教育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是()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3.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是()(常考)

A.教学改革

B.学校文化的重建

C.评价方式的改革

D.学习方式的变革

24.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始自于()

A.1859年

B.1869年

C.1879年

D.1889年

25.强调教师的无私奉献,提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家是()

A.梁漱溟

B.杨贤江

C.陶行知

D.陈鹤琴

26.下列属于考试焦虑症特征的是()

A.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B.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C.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力困难

D.对学习、工作异常负责,但又十分拘泥

27.教师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是在()中。

A.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B.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1995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

D.2000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28.在招生制度中实行证书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瑞典

29.皮亚杰认为,具有典型的“自我中心化”的心理特点发生在()(常考)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0.下列不属于以个人反思为基本方式的教学研究的是()

A.教学笔记

B.教学反思札记

C.教育叙事

D.教育观察

31.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的文献是()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学记》

D.《大教学论》

32.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这指的是()

A.家长代表制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组织

D.学校联合组织

33.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特征是()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反思

D.自我评价

34.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自身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是()(易混)

A.性格

B.气质

C.人格特质

D.素质

35.教师在讲课时能“左右逢源”,这体现了教师思维的()

A.流畅性

B.广阔性

C.变通性

D.深刻性

3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推进农村教育的()

A.整体改革

B.综合改革

C.全面改革

D.深化改革

37.教师产生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这表明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A.非关注阶段

B.虚拟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38.“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科目

B.社会改造

C.经验获得

D.预期学习效果

39.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近代课程体系的最主要的观点是()

A. 课程是知识

B. 课程是经验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游戏

40.张老师与李老师在教学研讨会上展开了一场辩论,张老师认为教学应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目的,调动学生理性思维的运转及发展,是一种理性运动。李老师则认为教学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意志锻炼,是一种情意活动。他们之间的辩论实质上属于()的辩论。

A.行为主义学派与人本主义学派

B.科学主义学派与人本主义学派

C.认知主义学派与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与形式主义学派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4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要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

A.导向性

B.科学性

C.公平性

D.规范性

42.以下关于教师爱岗敬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常考)

A.认真备课上课

B.尊重学生人格

C.认真辅导

D.因材施教

43.按照韦纳的观点,行为结果的归因包括()

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B.现实归因和理想归因

C.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D.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

44.个体情绪的构成成分包括()

A.生理层面

B.认知层面

C.内部层面

D.表达层面

45.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阶段包括()

A.问题提出阶段

B.习得阶段

C.巩固与转化阶段

D.提取与应用阶段

4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应坚持的原则是()

A.相互尊重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

D.平等互利

47.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将个体的动机分为()

A.外在动机

B.内在动机

C.高尚动机

D.低级动机

48.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主观因素包括()

A.学生的受教育环境

B.学生的个性特点

C.学生的年龄特征

D.学生的抱负水平

49.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常考)

A.独特性

B.主动性

C.体验性

D.全面性

50.下列现象中属于同化性迁移的是()(常考)

A.见微知著

B.积少成多

C.举一反三

D.闻一知十

51.衡量中小学生注意品质优劣的标准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集中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波动

52.下列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是()

A.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C.能力突出、专注科研

D.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5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体现在()

A.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B.目标追求的多元性

C.“先破后立,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D.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

54.下列说法中,符合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观的有()

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B.学习应广泛使用发现法

C.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D.学习者不是主动地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55.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56.下列属于概念学习的是()(易混)

A.将猫、狗、鸡概括为“动物”

B.根据已知条件证明三角形的度数

C.认识某个物品、识字、认数

D.认识花草、树木之间的相同点,并将二者归于“植物”范畴

57.中小学生的表情丰富,可将其概括为()

A.语调表情

B.面部表情

C.态度表情

D.身段表情

58.学习动机是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的基本成分包括()

A.学习兴趣

B.学习需要

C.学习热情

D.学习期待

59.下列属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是()(常考)

A.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B.劳动与技术教育

C.合作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60.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是()

A.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B.班主任应当接受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培养

C.班主任具有批评教育、发表意见的权利

D.应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6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包括()

A.内容综合

B.教学综合

C.学习方式综合

D.活动时空综合

62.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模式,成就的取得归因为()

A.运气

B.勤奋

C.能力水平

D.任务难度

63.中小学教师职业良心的心理构成要素包括()

A.认知

B.意向

C.情感

D.信念

64.人格通常是指个体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

A.个体主观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倾向性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精神是()

A.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B.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C.规范教师队伍管理

D.保障教师的待遇

66.下列属于回避条件作用现象的是()

A.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

B.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离开房间

C.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

D.违章骑车时遇到警察赶快下车

67.下列属于事实性知识学习的是()

A.学习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

B.学习鸟的基本特征

C.学习汉字、英语单词

D.学习地形地貌、地理位置

68.以下属于质性评价的是()

A.学生成长记录袋

B.情景测验

C.观察法

D.访谈法

69.当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老师经常骂学生是弱智。这是一种()(易错)

A.变相体罚

B.心罚

C.精神虐待

D.心灵暴力

70.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是()

A.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要遵守的职业操守

B.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定的道德体系

C.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同

D.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师工作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71.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7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公务人员可以参加教科书的编写。()

73.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发挥功用是有条件的,因此教育不是万能的。()

74.一个国家的教育权——什么人可以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7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脱离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存在。()

76.心理学中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是一种特殊的创新。()

77.我国现代教育制度诞生的标志是提出了“废科举,兴学校”。(易错)()

78.校园舆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实践的产物。()

79.小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是在其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常考)()

80.人力资本理论是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

81.首次提出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的《大教学论》。()

8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83.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改革教材。()

8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大学》。(易错)()

85.中小学教科书的颁布实行审批制度。()

86.瓦·根舍因是范例教学的倡导者。()

87.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首次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

88.环境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人只能被动地接受。()

8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管理。()

90.提高教师的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9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均是教育法律体系的主体。()

92.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工作职责,又互为补充。()

93.爱岗敬业是师生情感的纽带。()

94.皮亚杰是建构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

95.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就是上课。()

96.20世纪初,进步主义学派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97.新课程改革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98.科举制产生于唐代。(易错)()

99.替代强化是间接强化的一种。()

10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和严格实施教师聘用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设立国子学的朝代。

2.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C【解析】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C【解析】“学不躐等”的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这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5.B【解析】题干所述体现的是基础型课程的主要内容。

6.C【解析】科顿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包括课程方面、学生方面等,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2)教师开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3)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明确的表征,教师就开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4)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

7.B【解析】义务教育的普及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所谓普及性是指全体适龄儿童、少年,除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的以外,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并且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8.A【解析】略。

9.A【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10.C【解析】中央与地方合作制的典型代表为英国。中央政府部门主要为学校制定一些法令法规,做一个宏观的政策导向管理,提供建议和指导,负责宏观规划,提供教育经费和监测教育质量。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学校的发展。

11.A【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是教学过程的本质。

12.B【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为人师表”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以下几点:(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崇尚科学”属于“终身学习”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

13.B【解析】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能力、教育机智的发挥。

14.B【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常见的教师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2)侵犯学生的入学权;(3)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4)随意开除学生。此外,还有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侵犯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等。题干所述中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

权。

15.B【解析】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16.C【解析】行动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

17.B【解析】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当两种情境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题干所述观点就属于相同要素说。

18.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决定。

19.A【解析】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它的宗旨是保证国家实现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普通教育的水平,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20.C【解析】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21.A【解析】测验、考试属于教育调查法的内容。

22.B【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这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3.B【解析】学校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24.C【解析】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5.C【解析】略。

26.C【解析】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表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27.A【解析】在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

28.C【解析】略。

29.B【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前运算阶段的特点主要有:(1)早期的信号功能;(2)自我中心性(中心化);(3)不可逆运算;(4)不能够推断事实;(5)泛灵论;(6)不合逻辑的推理;(7)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8)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30.D【解析】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教学后记、案例写作、教育叙事、教师教学反思档案袋等形式,还可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与对话,互相交流一些教育教学问题,倾听其他教师的见解,一起对教学进行反思以及请专家学者定期进行指导,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学反思,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等。

31.C【解析】略。

32.B【解析】家长委员会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作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关注学生的教育。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33.D【解析】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34.A【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

人格特征。性格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并且其发展与完善也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35.B【解析】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露事物的联系,全面地思考问题。教师讲课时能“左右逢源”,说明其知识面广,思维具有很好的广阔性。

36.B【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37.C【解析】“生存关注”阶段是指入职初期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骤变与适应”。这种环境的骤变从反面激起了初任教师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忧患意识,迫使他们特别关注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和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所以,指向的内容主要是“生存”技能。

38. 答案:D 【解析】略。

39. 答案A【解析】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近代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建立起来的。

40. 答案:B【解析】科学主义学派:主张教学是一种理性活动;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是人性的表达。

二、多项选择题

41.ABD【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六条规定,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42.AC【解析】尊重学生人格是“关爱学生”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因材施教是“教书育人”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

43.AC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44.ABD【解析】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它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即认知层面、表达层面和生理层面。

45.BCD【解析】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习得阶段,在这一阶段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相同;第二个阶段是巩固和转化阶段,即通过变式练习使规则从陈述性形式转化为程序性形式,从而支配学习者的行为,规则开始向技能转化;第三个阶段是提取和应用阶段,这一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学习者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水平。

46.AC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47.AB【解析】按学习动机产生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8.BD【解析】A项和C项属于客观因素。

49.ABC【解析】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

问题性。

50.CD【解析】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即是同化性迁移。

51.AC【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这也是衡量中小学生注意品质优劣的标准。

52.ABD【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53.ABCD【解析】新课程的“新”体现在:(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化、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和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54.ABC【解析】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他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55.ABD【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56.AD【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B项属于解决问题学习,C项属于言语信息学习。

57.ABD【解析】表情是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其中,姿态表情也称身段表情。

58.BD【解析】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59.AB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60.ABCD【解析】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四条规定,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第十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第十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61.AC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内容综合、学习方式综合和活动时空综合三个方面。

62.ABC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63.ABC【解析】从心理结构上讲,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分,即认知、情感、意向。

64.BC【解析】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界常把人格看作是和个性可以通用的概念,所以答案选B、C项。

65.ABCD【解析】略。

66.CD【解析】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A项和B项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67.ABD【解析】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即学习一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所表示的某一具体事实。例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C项属于词汇学习。

68.ABCD【解析】选项所述均为质性评价法。

69.BCD【解析】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其非人道性在于以各种方式侮辱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他们为人的尊严。心罚也称为“心灵施暴”或“精神虐待”。

70.AB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包括:(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的道德规范体系;(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育活动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三、判断题

71.×【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72.×【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73.√【解析】略。

74.√【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75.×【解析】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而存在。

76.√【解析】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77.×【解析】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78.×【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79.√【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80.×【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81.×【解析】赫尔巴特所著为《普通教育学》;《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著作。

82.√【解析】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该理论认为智力都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学。所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83.×【解析】新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说,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

84.×【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学记》。

85.×【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86.√【解析】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对范例的接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87.×【解析】信息加工理论是由加涅提出来的。

88.×【解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环境的影响并不是被动地接受。

89.√【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90.×【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91.√【解析】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所以,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均是教育法律体系的主体。

92.√【解析】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93.×【解析】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

94.√【解析】略。

95.×【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活动不仅包括上课,也包括课外、校外教育等。

96.√【解析】略。

97.√【解析】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98×【解析】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

99.√【解析】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它是一种间接强化。

100.×【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五条规定,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S-32 Cl-35.5 Mg-24 Ca-40 Fe-56 K-39 Cu-64 一、下列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括 号内,45分。 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 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 不是( ) A.氢B.氯C.氧 D.铍 3.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4.高铁电池是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放电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3Zn+2K2FeO4+8H2O3Z n(O H)2+2F e(O H)3+4KOH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B.放电过程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D.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 5.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 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 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C1一、HCO3一、Na+B.Na+、Cu2+、C1一、SO42一 C.Ag+、Cl一、NO3一、K+D.H+、Fe2+、SO42一、NO3一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B. 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 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 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32-的盐 8.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 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A.第① 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4.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15.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

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9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杭州市)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多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A.解析:考查教学的本质.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 动.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哈尔滨市)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答案】:A.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3.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关系.(长沙市)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 D.无关 【答案】:C.解析: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黄石市)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答案】:A.解析:考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须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5.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海口市)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境C.控制评价过程D.利用评价结果 【答案】:C.解析:略. 6.“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湘潭市)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答案】:B.解析: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 7.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株洲市)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C.解析:课程设计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九江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有: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杭洲市)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17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17

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中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 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她提出了 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 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 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 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中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中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 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 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 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 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 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汇总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师范生收集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采集者退散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采集者退散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 1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 1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17.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 A )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 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C )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B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 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C )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 A )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 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D ) 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B )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 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C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 A卷 一、选择题(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她所说的超过她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 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 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见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 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能够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教师招聘考试结构化试题汇总

教师老师结构化试题——处理学生问题类 1、如何对待差生?如何发现“差生”的闪光点? A 应该公正,平等地对待差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对他们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对差生,要多几分尊重,多几分理解 B 必须大力进行感情投资。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听取老师的教诲。否则,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只是徒劳 C 挖掘“闪光点”,帮助后进生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想获得成功是人们普遍的心里愿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自身的转化,在各项活动中,特别注意鼓励差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的机遇。 2、你的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伤心地哭了,作为教师的你会怎么办? 我的答案:首先肯定他的上进心,其次告诉他,一次的成绩不理想,不代表自己不优秀,然后让他自己分析不理想的原因,教师再根据他近段时间的表现进行补充、总结。如果是知识不理解,就即刻补上;如果是外界原因,就提醒他,只要改正了,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3、初一学生张强由于父母离异,远离同学的交往圈子,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他的性格有什么缺陷?你将怎样帮他纠正? A:性格生缺陷:自卑、孤独、封闭,不合群。 B:我会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他纠正: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张强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与张强共同制定计划以改善目前的情况。鼓励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胆怯的心理计划。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以了解张强家庭情况及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写观察日记:鼓励张强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把每日所想所见记下,除了作为了解张某强行踪、想法以作为辅导参考之外,并鼓励张强经常审视自己的日记,以增进自我认识。 (4)、自我接纳:要求张强每天必须照二次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模样,逐渐接纳自己,消除自卑感。 (5)、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安排张强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的友谊。 (6)、阅读指导:给张强介绍各类有益增进自我了解、充实知识,沟通技巧,增进人际关系的书籍,并耐心指导。 (7)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上课时教师引导他回答问题,多给他说话机会,只要他稍微有一点进步,及时给予他肯定、表现,增加他的信心。 (8)引导交友:教师介绍班上性格外向、活跃、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共同商讨解决胆怯的办法。 4、一位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文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里话。一个孩子的父母离异,这给他童年的心底留下了一道阴影和许多的痛苦。这个学生写的文章很打动人,文笔也不错。老师没征求学生的意见,就在班上读了这篇“范文”。几天后,这位同学却在日记中表达了对老师这种做法的不满。如果你是那位老师,应该如何去分析和处理这件事?

(完整版)2017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教学论知识》考题精炼-化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7 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教学论知识》考题精炼- 化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7 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各位考生能够更好的备考,我们根据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考情,提供 了一些经典试题,希望能够助力大家顺利地通过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是()。 A.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B.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发展学习 D.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2.化学用语是学习、研究和交流化学科研成果的工具,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特点的是()。 A. 国际性 B.美观性 C.准确性 D.科学性 3.下列选项 中,不属于确定教学目标依据的是()。 A. 课程标准 B.教科书内容 C.教学方法 D.学生已有的知识 二、案例分析题李老师在【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一节 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提出如下问题:

镁-铝(NaOH 溶液)形成原电池时做负极材料的是什么教师请学生预测: 大部分学生回答:铝为负 极少部分学生回答:镁为 负极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两个电极迅速插入盛有1mol·L-1 的NaOH 溶液中。 实验现象: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由镁电极流向铝电极。 根据以上教学案例内容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分析该实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本案例实施课程说明,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化学教学的什么特征? (4)当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怎么处理? 三、教学设计 【内容1】化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 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 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情境的创设中,应充分运用形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 1.下列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的是()。 A.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B.学校开展“小发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C.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赏析 D.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2.()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基本内容。 A.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 B.爱护、理解、尊重与信任 C.关心、理解、爱护与信任 D.爱护、理解、关心与信任 3.班主任以教学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和评论,班主任的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不少班主任请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及班级事务,成为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5.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思想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A.平行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常规管理 6.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两名男生互相打闹,王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的是(多项选择题)。 A.立刻制止,当众批评 B.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C.当着全班的面将两位同学叫出去批评

D.眼神示意,下课后处理 7.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以下属于课外活动的有(多项选择题)。 A.参观访问 B.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C.实验课 D.课外阅读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果断型 9.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需要做到(多项选择题)。 A.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B.通过集体教育教会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C.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D.利用规章制度疏导、启发学生,并选择适当机会进行表扬和批评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集锦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集锦一 。 案例1:“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案例2: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案例3: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

最新教师招考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子式为C 3H 6Cl 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 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 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 3.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 A. c (H + ) B. K a (HF ) C. )()(HF c H c + D. ) ()(+ H c F c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将 B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C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 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 5.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 .c (NH 4+)>c (Cl -),c (OH -)>c (H +) B .c (NH 4+)=c (Cl -),c (OH -)=c (H +) C .c (Cl -)>c (NH 4+),c (OH -)>c (H +) D .c (Cl -)>c (NH 4+),c (H +)>c (OH -) 6. 将15mL 2mol·L —1 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MCl n 盐溶液中,恰 好将溶液中的Mg n +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的n 值是 ( ) A .4 B .3 C .2 D .1 7. 能 正 确 表 示 下 列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 )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45825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 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

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七) 1.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人口功能 D.政治功能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A.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B.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C.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提高社会效益 D.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国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3.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体现的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自我决定论 4.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是() ①主张国家利益至上②反对将人置于次要地位③主张个人造就自己④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⑤忽视个人的责任承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体现了知识具有() A.认识价值 B.能力价值 C.陶冶价值 D.实践价值 6.以下选项不属于经验主义课程论观点的是() A.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 B.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C.课程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生活的范围 D.课程应给儿童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 7.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小组、公益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是() A.积极型正式组织 B.消极型正式组织 C.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D.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新课程带来的教学观的变革?() A.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B.从理论学习转向重实践操作 C.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D.从以教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9.“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反应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10.课程内容组织中,虽强调保护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念,并把行为与所学课程内容统一起来,这体现了课程逻辑规则的()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发展性 11.蒸汽时代要求工人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电气生产时代要求工人具有中等教育水平,自动化时代要求工人具有高中和专科以上水平。这说明影响教育培养规格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政治经济制度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小题1.13分,共33.9分) 1.慕课(MOOC)是新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其主要特点不包括( )。 A.大规模 B.开放 C.共享 D.面对面 2. 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这说明了()。 A.教育的文化意义 B.教育的个人意义 C.教育的政治意义 D.教育的经济意义 3.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 )的培养。 A.实践能力 B.思维能力 C.想象能力 D.创新能力 4.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所呈现的形态进行分类,校园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校园显性文化的是( )。 A.班级人际关系 B.校舍建筑 C.校园场地布置 D.校园活动仪式 5.人们在以往对于考试的认识中,往往“60分”就是及格线学生的分数只要超过这个分数线,他们的这门考试就及格了,上述表述的这种考试评价类型属于(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D.形成性评价 6.小明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各有所长,比如小刚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中锋;小军的数学分析能力非常好,在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等,小明发现的这种现象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7.古代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关于伦理宗教,而不是关于生产的知识与技能,现今我们教育的内容除了伦理宗教外,主要还是关于生产技能与技术方面的内容,这种情况说明了( )对于我们教育发展的制约。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8.小方是班上的文艺积极分子,他跟班上其他几个有文艺特长的同学组成了一个文艺活动小组,这几个同学经常为了配合学校和班级的文化活动在一起讨论和排练节目,小方和他的几位同学属于( )。 A.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B.积极型正式组织 C.破坏型非正式组织 D.破坏型正式组织 9.吴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都认为学生走进教室来上课并不是空着脑袋来的,他们在自己的学生生活当中,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解释也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从他们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符合逻辑的回答,吴老师的学生符合( )的观点。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教学理论 C.情感教学理论 D.构建主义教学理论 10.现代教育的( )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体会了这一思想。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11.生物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亲自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特征,并让他们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最好采用( )的教学方法进行此次教学。 A.讨论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12.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知识,从而促进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