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 名词解释(全)

社会学概论新修 名词解释(全)
社会学概论新修 名词解释(全)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完整

第一章(无)

第二章

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

1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3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4 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

5 对立关系: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6 社会结构:社会主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7 人口资源: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8 人力资源: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产生生产能力。

9 人口数量: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10 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使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12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四章

1 文化:(广义)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专指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2 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3 文化集丛:功能上相互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4 文化模式: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5 文化反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导向功能的作用相反的,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

5 习俗: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6 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7 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8宗教:本质定义,从宗教是什么的视角下定义;功能定义,从宗教是作什么的视角下定义。

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超人类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头脑里的歪曲反映。

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于一体的复合体。

9 文化交流: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10 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11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

12 文化冲突: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想象和状态。

第五章

1 社会化: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和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2 人格: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习惯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3 生活技能社会化:人们通过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4 价值观念社会化: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人们逐渐接受和学习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6 行为社会化: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7 角色社会化: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8 基本社会化:生物人通过基本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9再社会化: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10 继续社会化:它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式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的过程。

11 正向社会化:上代人对下代的文化教化和传递的过程。

12 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

13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14 社会化环境因素: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15 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1 社会互动: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2 拟剧论: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3 交换: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或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为。

4 合作: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5 竞争: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

6 符号: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7 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

8 身体语言:是身体来代表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和方式。

9 个人空间: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i。

10 社会网络: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11相对稳固的形态:社会网络是由人和人的联合而产生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密切,稳定,那么这个网络就是~~~。

12 相对松散的形态: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社会网络就是~~~。

第七章

1 群体: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而联结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2 人群:那些偶发聚集体,也是偶然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临时聚集起来的一群人。

3 成员群体:也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相互影响。

4 参照群体: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5 家庭: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6 家庭类型: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

7 家庭生命周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8 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系统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厉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9 现代社会学的利益群体范畴: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权利系统中的利益地位相同,社会需要和利益相同的社会人群。

10既得利益集团: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第八章

1 组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有计划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2 组织过程:组织的动态行为过程。

3 组织决策: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 组织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5 纵向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

6 横向沟通:组织内同一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7 正式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通常是成文的。

8 非正式沟通:通过内正式沟通以外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通常是不成文的。

9 组织控制: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的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10 预先控制: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11 现场控制:又称同步控制,是对正在进行实际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

12 反馈控制:针对组织成员的活动结果进行控制。

13 科层制: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14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同时并寸的非正式的小团体,也叫非正式组织。

15 公共部门: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16 私人部门:为私人所拥有,并以里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叫私有部门。

17 第三部门:在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他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也不追求拥有者的利益,他们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

第九章

1 社会制度:基于一定家伙子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所遵守的规范体系。

2 价值要素:也称价值标准,是主体丢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

3 家庭制度: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套规范体系。

4 经济制度:社会用于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

5 教育制度: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的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

6 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7 宗教制度: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

8 社会制度的周期: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第十章

1 社区: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 社区纵向格局: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

3 社区横向格局:一个社区中的各个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个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

4 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5 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6 城市郊区化: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7 集镇社区: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度的形式。

8 社区发展:在城乡基层社区中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十一章

1 广义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差别,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2 狭义的社会不平等: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3 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4 阶层: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5 社会分层: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6种姓或种姓制度:以血缘,血统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等级的制度。

7 种族:人种,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8 等级:按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同而相互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9 性别: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10 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11 垂直流动: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

12 水平流动: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

第十二章

1 偏差行为: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或差异行为等。

2 偏差行动: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

3 偏差习惯:个人因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4 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在、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5 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6 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7 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列的行为。

8 违规行为: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9创新者: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10形式主义: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

11 退缩主义:即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12 反叛: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与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代替。

13 主流文化:一定社会地位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

14 亚文化:主流文化并存于社会的,但是非主导性的,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

15 初级偏差:所有打破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管是否已经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

16 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和制约的过程。

17 狭义的社会控制: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8 宏观控制: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

19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20 制度化控制:按照一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21 非制度化控制: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

22 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

23 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24 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25 消极性手段:利用惩罚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26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27 社会失控:社会控制相对消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

1 社会问题: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 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象征,标志。

3结构性问题: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4腐败: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的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5广义家庭暴力: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

6 狭义家庭暴力行为: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妻子对丈夫的暴力,但最常见是丈夫用武力或胁迫手段,侵犯妻子的人身权利,对其肉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的暴力行为。

7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

1 社会变迁: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2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3 社会发展计划: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4社会现代化:现时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心理,文化等诸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完整版)

我今晚把社会学的所有名解都整理了出来,供考友们参考并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一章(无)

第二章

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

1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3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4 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

5 对立关系: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6 社会结构:社会主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7 人口资源: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8 人力资源: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产生生产能力。

9 人口数量: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10 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使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12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四章

1 文化:(广义)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专指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2 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3 文化集丛:功能上相互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4 文化模式: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5 文化反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导向功能的作用相反的,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

5 习俗: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6 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7 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8宗教:本质定义,从宗教是什么的视角下定义;功能定义,从宗教是作什么的视角下定义。

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超人类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头脑里的歪曲反映。

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于一体的复合体。

9 文化交流: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10 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11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

12 文化冲突: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想象和状态。

第五章

1 社会化: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和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2 人格: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习惯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3 生活技能社会化:人们通过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4 价值观念社会化: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人们逐渐接受和学习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6 行为社会化: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7 角色社会化: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8 基本社会化:生物人通过基本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9再社会化: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10 继续社会化:它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式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的过程。

11 正向社会化:上代人对下代的文化教化和传递的过程。

12 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

13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14 社会化环境因素: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15 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1 社会互动: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2 拟剧论: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3 交换: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或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为。

4 合作: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5 竞争: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

6 符号: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7 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

8 身体语言:是身体来代表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和方式。

9 个人空间: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i。

10 社会网络: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11相对稳固的形态:社会网络是由人和人的联合而产生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密切,稳定,那么这个网络就是~~~。

12 相对松散的形态: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社会网络就是~~~。

第七章

1 群体: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而联结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2 人群:那些偶发聚集体,也是偶然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临时聚集起来的一群人。

3 成员群体:也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相互影响。

4 参照群体: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5 家庭: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6 家庭类型: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

7 家庭生命周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8 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系统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厉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9 现代社会学的利益群体范畴: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权利系统中的利益地位相同,社会需要和利益相同的社会人群。

10既得利益集团: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第八章

1 组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有计划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2 组织过程:组织的动态行为过程。

3 组织决策: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 组织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5 纵向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

6 横向沟通:组织内同一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7 正式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通常是成文的。

8 非正式沟通:通过内正式沟通以外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通常是不成文的。

9 组织控制: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的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10 预先控制: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11 现场控制:又称同步控制,是对正在进行实际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

12 反馈控制:针对组织成员的活动结果进行控制。

13 科层制: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14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同时并寸的非正式的小团体,也叫非正式组织。

15 公共部门: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16 私人部门:为私人所拥有,并以里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叫私有部门。

17 第三部门:在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他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也不追求拥有者的利益,他们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

第九章

1 社会制度:基于一定家伙子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所遵守的规范体系。

2 价值要素:也称价值标准,是主体丢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

3 家庭制度: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套规范体系。

4 经济制度:社会用于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

5 教育制度: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的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

6 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7 宗教制度: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

8 社会制度的周期: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第十章

1 社区: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 社区纵向格局: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

3 社区横向格局:一个社区中的各个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个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

4 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5 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6 城市郊区化: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7 集镇社区: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度的形式。

8 社区发展:在城乡基层社区中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十一章

1 广义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差别,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2 狭义的社会不平等: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3 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4 阶层: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5 社会分层: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6种姓或种姓制度:以血缘,血统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等级的制度。

7 种族:人种,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8 等级:按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同而相互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9 性别: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10 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11 垂直流动: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

12 水平流动: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

第十二章

1 偏差行为: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或差异行为等。

2 偏差行动: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

3 偏差习惯:个人因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4 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在、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5 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6 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7 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列的行为。

8 违规行为: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9创新者: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10形式主义: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

11 退缩主义:即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12 反叛: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与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代替。

13 主流文化:一定社会地位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

14 亚文化:主流文化并存于社会的,但是非主导性的,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

15 初级偏差:所有打破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管是否已经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

16 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和制约的过程。

17 狭义的社会控制: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8 宏观控制: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

19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20 制度化控制:按照一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21 非制度化控制: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

22 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

23 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24 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25 消极性手段:利用惩罚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26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27 社会失控:社会控制相对消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

1 社会问题: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 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象征,标志。

3结构性问题: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4腐败: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的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5广义家庭暴力: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

6 狭义家庭暴力行为: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妻子对丈夫的暴力,但最常见是丈夫用武力或胁迫手段,侵犯妻子的人身权利,对其肉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的暴力行为。

7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

1 社会变迁: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2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3 社会发展计划: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4社会现代化:现时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心理,文化等诸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组织行为学00152-名词解释

?测验的信度 答:所谓测验的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 ?晕轮效应 答:这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正式领导 答: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非正式领导 答: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 ?管理模式 答:所谓管理模式,是指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组织结构(包括职能结构、部门结构、责权结构)、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到管理技法、管理工具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总称。 ?工作态度 答: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激励机制 答: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组织的亚文化 答:亚文化是指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个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 ?案例研究法 答: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是指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社会交换理论 答:社会交换理论首先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霍曼斯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这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诸如赞许或者声望、符号之类的非物质商品的交换。 ?组织 答: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答: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组织成员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和。 ?组织文化 答: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组织决策体制 答:组织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所组成的一定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定决策的基本程序和制度。它涉及决策机构的设置、内部分工、人员职责、人际关系及技术装备配置等。 ?组织行为学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制度 10.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 2.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只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每个具体的社会制度,都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社会运行总目标的行为选择。 (2)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①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它常常表现为岁时节令、婚嫁礼仪、社交庆典、饮食起居等。 ②规则 规则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③道德规范或宗教 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也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但是它与一般的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或宗教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④法律 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篡。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和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冲突。 (3)权威与地位结构 ①权威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 ②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制度的化身,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 ③权威一方面基于某种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它的存在监督着人们对于该种社会制度的遵从,从而维护着社会的运转与持续。 ④权威的贯彻与服从,依赖于一套对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地位结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角色和角色集。 (4)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制度的运转要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即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都是根据社会制度运转的需要而设立的。 3.社会制度的特征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社会学的中国化 第三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社会指标 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 第四章社会的构成 第一节社会及其构成 第二节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 第三节社会类型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文化及其特征 第二节文化的分类 第三节文化的构成 第四节文化的功能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第四节社会角色扮演 第七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一节社会网络 第二节社会群体 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 第四节婚姻与家庭 第九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结构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管理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组织

第十章社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社会分层理论 第三节社会分层级制 第四节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社区 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理论 第二节社区要素与发展 第三节社区建设与协调 第四节虚拟社区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社会变迁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特征 第四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十四章越轨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越轨行为 第二节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第三节社会控制体系 第十五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十六章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 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上课讲义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1.保健因素:是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 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为此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2.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是相对领导者而言的,他是指领导者所辖的个人和团 体。 3.部门化:是指对所分工的工作的合理组合,也就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管理的单位。 4.超Y理论:薛恩提出的复杂人假设。他认为:1,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人 的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处境的变化而变化。2,人在同一个时间内,会有多种的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3,人由于在组织中生活,可以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在人的某一特定阶段和时期,其动机是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4,一个人在不同的组织或同一个组织的不同部门,岗位工作时会形成不同的动机。一个人在正式组织中郁郁寡欢,而在非正式组织中有可能非常活跃。5,一个人是否感到满足或是否表现出献身精神,决定于自己本身的动机构造及他跟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能力,工作性质与同事相处的状况皆可影响他的积极性。6,由于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各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普遍的管理方法。 5.冲突: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就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冲突和对抗,使彼此间的 关系出现紧张状态,在组织行为学上把它们统称为“冲突”。 6.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设想,创造出具有新奇的独特价值的精神与物质产品的能力。 7.挫折:是指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 满足时的状态。 8.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提出的,这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 测未来事件的方法,也可用来进行决策方案的选择。 9.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 度。可用的调查法有谈话法,电话调查法,总装调查法 10.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 觉发生强烈的影响。 11.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因。 12.非正式群体:是指未经官方规定,而是人们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自发而形成的一定 群体。该群体无明文规定的定员编制、成员权利、义务。 13.哥顿法:由哥顿提出的,其做法是邀请5—7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但讨论的问题先 不让讨论者知道,而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如拟人类比、象征人类比、幻想类比等。 14.个案研究法:是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 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安全研究法。 15.双因素理论:一类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激励因素,一类是促使产生不满的 保健因素。 ERG理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发展需要。 公平理论:当员工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它不仅关系自己的所得的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的所得的报酬的相对量。 强化理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人们用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 归因理论: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内容:对人们心里活动的归因、行为的归因、未来行为的预测。 特点:在于强调一个人的知觉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 挫折理论:研究阻碍人们发挥的各种因素、产生挫折的原因、个人表现和应对措施。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1 认识和改造社会 2 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1 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2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测验的信度:即可靠信,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真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 5.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 6.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7.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8.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9.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10.知觉归类:指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也就是按照这些原则才更容易把知觉对象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反映的知觉。 11.晕轮效应:是一种一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 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17.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18.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9. 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20. 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21. 事业生涯的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22.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3.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4.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25. 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26. 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27. 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28. 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29.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3、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则无,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态度:是指个体对瓮城事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1、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2、挫折: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验证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 3、强化: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 4、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5、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6、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称为群体内聚内,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7、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8、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1、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 2、领导决策: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3、权力:个体影响其他个体(群体)行为的能力。 4、政治行为:指组织中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资源,争夺权力的活动。 5、领导效能: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一、名词解释 1. 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亚文化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 反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 社会化:它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 社会群体:(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 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7.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 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8.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9. 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 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0.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1. 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 动。 12.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揩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社会控制:(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 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4. 社会问题:(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15.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 为。 二、简答题 1. 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 规的行为。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 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2. 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1 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①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②社会条件: A.18、19实际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③历史材料: 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6 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论自杀》是代 表作。 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①国外看法: 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实证主义。 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 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 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②国看法: A.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杭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大钊)。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 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本文)。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性事(庞树奇)。 C.第三种类型。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尚未确定。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