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汇总

围护结构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汇总
围护结构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汇总

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 W 式中 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W/m2?K; 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τ=KF⊿tτ W 式中 K——窗户传热系数,W/m2?K; F——窗户的面积,m2;⊿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 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 xd——地点修正系数;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a)外门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同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b)外门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同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但一层大门一般有遮阳。(c)热风侵入形成的冷负荷由于外门开启而渗入的空气量G按下式计算:G=nVmγw kg/h 式中 Vm——外门开启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气渗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选用; n——每小时的人流量(人次/h);γw——室外空气比重

(kg/m2)。表3—9 Vm值(m2/人次?h)每小时通过的人数普通门带门斗的门转门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1400~2100 2.75 4.0 2.25 3.25 0.30 0.30 因室外空气进入室内而获得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G?0.24(tw-tn kcal/h (四)地面的冷负荷计算舒适性空气调节区,夏季可不计算通过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工艺性空气调节区,有外墙时,宜计算距外墙2m范围内的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地面冷计算采用地带法(同采暖)。(五)内墙、内窗、楼板、地面的冷负荷内墙、内窗、楼板等围护结构,当邻室为非空气调节房间时,其室温基数大于3℃时,邻室温度采用平均温度,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Q=KF(twp+⊿tls-tn W 式中 Q——内墙或楼板的冷负荷,W; K——内墙或楼板的传热系数,W/m2?℃; F——内墙或楼板的传热面积,m2; 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内墙、内窗、楼板等其邻室为空气调节房间时,其室温基数小于3℃时,不计算。(六)室内得热冷负荷计算(a)电子设备的冷负荷电子设备发热量按下式计算:

Q=1000n1n2n3N W 式中 Q——电子设备散热量,W; N——电子设备的安装功率,kW; n1——安装系数。电子设备设计轴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

0.7~0.9; n2——负荷功率。电子设备小时的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轴功率之比,根据设备运转的实际情况而定。 n3——同时使用系数。房间内电子设备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功率之比。根据工艺过程的设备使用情况而定。对于电子计算机,国外产品一般都给出设备发热,可按其给出的数字计算。本次设计每台计算机

Qs=150W。(b)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散热量属于稳定得热,一般得热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的不同,其得热量为:白炽灯

Q=1000N W 荧光灯 Q=1000 n1n2N W 式中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设在顶棚内时,可取n1=1.0; 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与荧光灯顶棚内时,取

n2=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则视顶棚内通风情况,n2=0.6~0.8。(c)人

体散热人体散热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体散发的潜热量和对流热直接形成瞬时冷负

荷,而辐射散发的热量将会形成滞后的冷负荷。实际计算中,人体散热可以以成年男子为基础,成以考虑了各类人员组成比例的系数,称群集系数。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中的各类人员(成年男子、女子、儿童等)不同的组成进行修正,下表给出了一些建筑物中的群集系数,作为参考。于是人体散热量为:Q=qnn′ W 式中 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散热量,W; n——室内全部人数;n′——群集系数。表3—11 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工作场所影剧院百货商店

旅店体育馆图书阅览室工厂轻劳动群集系数 0.89 0.89 0.93 0.92 0.96 0.90 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在工程上可用下式简化计算:CLQτ=QJXε-T W 式中 Q——设备、照明和人体的得热,W; T——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h;τ-T——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

间时刻到计算时间的时间,h;JXε-T(JEε-T、JLε-T、JPε-T)——τ-T时间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照明负荷强度系数、人体强度负荷系数。表3—12 设备器具散热的负荷系数JEτ-T 房间类型连续使用总时数投入使用后的小时数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7 0.81 0.84 0.86 0.32 0.18 0.15 0.12 0.10 0.09 0.07 0.06 0.06 0.05 0.78 0.81 0.84 0.86 0.88 0.90 0.36 0.21 0.17 0.14 0.12 0.10 0.09 0.08 0.80 0.83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40 0.25 0.20 0.17 0.83 0.86 0.88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6 0.97 0.97 0.98 表3—13 照明散热的负荷系数JLτ-T 房间类型连续使用总时数投入使用后的小时数τ-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3 4 6 8 12 16 0.42 0.60 0.65 0.29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04 0.04 0.03 0.42 0.61 0.66 0.70 0.33 0.18 0.15 0.13 0.12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43 0.61 0.67 0.71 0.74 0.78 0.39 0.24 0.20 0.18 0.16 0.14 0.12 0.10 0.09 0.08 0.45 0.63 0.68 0.72 0.75 0.78 0.81 0.83 0.45 0.28 0.24 0.21 0.19 0.16 0.14 0.12 0.49 0.66 0.71 0.74 0.77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1 0.51 0.34 0.29 0.26 0.55 0.72 0.76 0.79 0.81 0.84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表3—14 人体显热散热的负荷系数JPτ-T 房间类型连续使用总时数投入使用后的小时数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3 0.77 0.80 0.83 0.34 0.20 0.17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74 0.78 0.81 0.83 0.85 0.87 0.38 0.23 0.20 0.17 0.15 0.13 0.11 0.10 0.76 0.80 0.82 0.85 0.87 0.88 0.90 0.91 0.92 0.93 0.43 0.28 0.24 0.20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0.96 0.97 (d)食物散热量形成冷负荷计算餐厅负荷时,食

物散热量形成的显热冷负荷,可按每位就餐人员9W考虑。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则Q=9×200=1800W (八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 (b)水面散湿量W=β(Pq?b-Pq)F kg/s 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 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 F——蒸发水槽表面积,m2;β——蒸发系数,kg/(N?s,β按下式确定:β=(α+0.00363v)10-5; 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 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表3—1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 水温(℃)<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 0.0125 (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则Q=10×200=2000g/h=0.00056kg/s 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家用中央空调冷负荷估算计算

负荷计算 注明:以下为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具体分析。 1.逐时冷负荷计算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2.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3.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按各空调房间或区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吧同一种功能的房间归在一个系统里面,方便管理、维护) 4.在方案设计阶段,一般采用冷负荷指标估算确定,同时参照层高、楼层、窗户面积大小、人员数量等进行修正。(最好是能到现场去,并且跟客户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情况) 住宅类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

1)以上估算指标是在层高2.8m以下的数据,层高2.8m以上根据具体高度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对于挑高空间(层高5m以上)一般按不低于300 w/m2估算。 2)房间有两面外墙以上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如果有外墙为西晒方向的话也需要预大冷量。 3)间在顶层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 4)房间有落地玻璃或外墙玻璃窗户面积超过2m2,估算指标相应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 5)空调制热要求较高的区域估算指标需乘以1.2的修正系数。 6)如房间四周上下均为内墙,估算指标需乘以0.7-0.8的修正系数。 7) 如一个房间同时有以上几种情况存在,则将以上各个修正系数相乘再乘以估算指标。 8)在一些需要快速制冷制热的区域,应将冷量预大,如:餐厅。餐厅一般只会用于吃饭时间,如果制冷制热速度不够快的话,客户吃完饭后空调的效果才会慢慢体系出来,这样客户可能会不满意贵公司设计的一个空调效果,从而影响到贵公司的一个经济效益。

常规商用中央空调方式估算和选择

常规商用中央空调方式估算和选择 一、建筑物冷热负荷估算 建筑物冷热负荷要根据设计图纸来确定,但在项目决策规划阶段往往还没有设计图纸,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冷热负荷估算指标*建筑面积来估算空调冷热负荷。相同功能的建筑物在不同区域,冷热负荷指标也不尽相同,计算时应先查询当地的气候条件再选择指标的上下限值。 二、空调冷热源系统选择 目前公用建筑常见的空调冷热源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常规电制冷+锅炉系统,2、风冷热泵系统,3、地源热泵系统,4、水源热泵系统,5、溴化锂空调系统,6、VRV

空调系统 (一)常规电制冷+锅炉系统 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制冷机组,冷却塔、循环水泵、板式换热器、锅炉。 夏季制冷由制冷机组、冷却塔、循环水泵组成的空调系统实现;冬季采暖由锅炉、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组成的锅炉系统实现。 系统特点和应用条件: 1、系统简单稳定,适用大部分大中型公用建筑。整体效率一般,制冷时设备性能系数约4.0-5.0,制热时设备性能系数约0.9; 2、需要有专门的机房安装设备,机房约占建筑物总面积的1%-1.4%; 3、需要有冷却塔安放位置,通常安装在裙楼屋顶或主楼屋顶; 4、需要提供专门的配电容量,每1000kw制冷量需要330kw以上的电负荷,该负荷包括主机、冷却塔、循环泵等,不包括末端用电。 (二)风冷热泵系统 系统的主要设备有:风冷热泵机组、循环水泵。 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均由风冷热泵机组和循环水泵实现,属于一机多用。

系统特点和应用条件: 1、系统简单,适用小型公用建筑;整体效率较低,制冷时设备性能系数约2.8-3.5,制热时设备性能系数约2.0-3.0; 2、没有冷却塔,也不需要有专门的机房安装设备,可以利用建筑物屋顶或周边空地安装主机,这是该系统最大的优势,当建筑物无法提供机房时可以考虑采用该系统; 3、需要提供专门的配电容量,每1000kw制冷量需要450kw以上的电负荷,该负荷包括主机、循环泵等,不包括末端用电。 (三)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地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板换 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均由地源热泵机组和循环水泵、板换实现,属于一机多用。 系统特点和应用条件: 1、系统相对复杂尤其是地埋管部分,不适用于建筑物密度高的区域。整体效率较高,制冷时设备性能系数约4.0-4.5,制热时设备性能系数约3.5-4.0; 2、需要有专门的机房安装设备,机房约占建筑物总面积的0.8%-1.2%; 3、一般不需冷却塔,在地热源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用冷却塔或锅炉补充; 4、建筑物周边需要地埋管埋地空间,埋管场地面积视埋管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每1kw制冷量约需要450m3土壤空间埋换热管;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3.2空调冷负荷 3.2.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手术室内衬小室的围护结构均属内围护结构,用下式计算其传入室内的热量: CL1=KF(t1s-t n)(3.1) 式中 CL1——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 K一一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一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 n一一手术室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t wp——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对于洁净手术室来讲,邻室是一个技术夹层(或顶棚空间)可以认为是散热量<23w/m3的非空调房间。 tis=t wp+3(3.1.1) 式中t 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按GBJ19-87第2.2.9条规定采用壁面的复合板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R一一内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外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组成围护结构的第i层单一材料的热 阻(m2·℃/W); RI=δJγ(3.1.3) δ1——第i层材料层厚度,m; γci—一第i层材料层计算导热系数, W/(m·℃)。 3.2.2人体散热量 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及活动规律较难掌握,为简化计算,可以不考虑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的影响: CL2=nq(3.2)式中CL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 对于特大手术室不超过15~17人; 对于大手术室不超过12~15人; 对于中手术室不超过10~12人; 对于小手术室不超过8~10人; q一一一每人平均散热量,取轻劳动度,

q=70w/P。 3.2.3照明散热量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5.4.5条推荐手术室照度为100~200(IX)。若采用荧光灯作为泛光照明,不计手术灯集中照明。耗电量约为15W/m2,手术室泛光照明灯不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折减,整流器在吊顶内明装,所以由照明设施形成的冷负荷以15w/m2计。 CL3=F·15 (3.3) 式中CL3一一泛光照明形成的冷负荷,W; F—手术室面积,m2. 3.2.4手术室内设备的散热量 手术室内用电设备包括手术用无影灯、麻醉机、电力呼吸机、心脏监护仪、人工心肺机、X 光机、腹腔镜、电动手术台等,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复杂,使用频率差异也较大,应由手术室提出手术器械的配置后详细计算,若无以上资料可按70W/m2估算。 CL a=F·70 (3.4) 式中CL4一一手术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w: F一一手术室面积,m2。 3.2.5伴随各种散混过程产主的潜热量 手术室内散湿主要来自人员的散湿和湿表面的散湿。 人员散湿量;W1=nw (3.5) 式中 W1-一人体的散湿量,g/h; n—一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W——每人平均散湿费按轻劳动强取 值,w=167g/(h·P)。 由此散湿形成的潜冷负荷为112W。 手术室内湿表面的大小因手术种类而异,通常可取0.7m2的湿表面,湿表面温度取40℃,φ=50%,W2=1.022kg/h,由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为685W,手术室内由于散湿而增加的冷负荷为:CL5=112n+685(3.6) 式中CL5——手术室内散湿过程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3.2.6手术室空调冷负荷汇总及热温比。 手术室室内空调冷负荷即室内余热量为: CL=CL1+CL2+CL3+CL4+CL5(W)(3.7) 手术室室内空调湿负荷即室内余湿量为: W=W1十W2(kg/kg)(3.8)

空调负荷计算公式

1、冷负荷计算 (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 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 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τ=KF⊿tτ W 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 F——窗户的面积,m2; ⊿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 xd——地点修正系数; 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 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a)外门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b)外门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但一层大门一般有遮阳。 (c)热风侵入形成的冷负荷 由于外门开启而渗入的空气量G按下式计算: G=nVmγw kg/h 式中Vm——外门开启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气渗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选用; n——每小时的人流量(人次/h); γw——室外空气比重(kg/m2)。 表3—9 Vm值(m2/人次?h) 每小时通过 的人数普通门带门斗的门转门 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修订稿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 及注意事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一,如何自己算面积 一般按照每个平方200-220的冷量去计算实际使用面积即可,一般为保温好的,如卧室选择200左右的冷量,客厅相对保温略差,选择220左右的冷量即可。如果需要制热效果好,那么以每平方250左右计。制冷量就是每个厂家上内机的制冷(热)量或制冷(热)能力。(如何计算冷量:内机的制冷量/制热量÷每个平方的冷量或热量=实际平方数)。 二,外墙厚度 外墙厚度越厚,保温效果越好,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测量一下自家外墙的厚度,18-22厘米为普通,通常无保温材料;外墙22-26厘米,通常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尚可;28厘米或以上,保温效果较好,通常有二层保温材料,可以略微降低一点空调配置。 三,注意事项 卧室的飘窗面积如果超过个平方或以上,要略微增加一点冷量或热量,一般加20-30左右为宜;高层,如果超过10楼或以上,制热量每平增加30左右为宜,有地暖制冷无需增加。薄型风管机的使用高度尽量不超过3米米,天花机的高度尽量不要高于5米,否则影响效果,尤其制热。玻璃尽量采用双层玻璃,能有效防止冷量热量的消耗,窗帘采用双层的话,一层采用较厚深色系为好,能略微阻止冷热量的损失。 四,末端损耗 当中央空调铜管总长超过30米,离室外机最远的一个内机损耗会相对增加,造成效果的下降,弥补措施就是略微加大匹数或冷量,譬如原先应该装一台2500冷量的1匹机型,换成冷量3200或3600的匹机型就可以了。五,连接率 连接率一般是指中央空调所有内机功率冷量的总和与室外机总冷量之间的比值。现在普通家庭使用空调时,普遍不会出现所有内机空调全开的情形,所以家庭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就不会采取外机功率与内机功率完全对应的方案(家用空调和风管式空调为内外机功率完全对应),而是以常用内机数量的功率总和值来选择相应匹配的外机,从而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国内厂商基本把连接率控制在100%---130%之间,也就是内机较外机超配30%。在这个数值间的中央空调选型,确定了室内每个房间区域所需的内机功率总和之后,才能在合理的连接率范围内选择匹配功率的外机。一般厂家认为的最佳配置是在120%左右的连接率是最合适的。(PS:多联机外机全部都有一个外机制冷量,比如外机制冷量10000,那么最高130%,外机冷量,就是代表可以连接内机台数的总冷量不能大于13000,以此类推来推算连接率) 如果内机总冷量超过外机冷量比,也就是说的在超配后所有内机全部开启就会发生以下情况 1.如全部内机同开的情况下,每台内机会受连接率的影响而得不到外机全功率支持,造成实际输出冷量效率低下,制冷速度缓慢,甚至达不到设定

中央空调设计规范标准[详]

中央空调设计规 1 总则 1.0.1 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要求,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地区新建与扩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 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本规执行。 1.0.3 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 术语2.0.l 家用(商用)中央空调 主要用于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满足舒适性为目的,制冷量在7-80kw 围,带集中冷热源的空调 型式。 2.0.2 空调风系统 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 设计参数3.1 室外气象参数 3.1.1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3.1.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3.1.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3.1.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3.1.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 天的日平均温

度。 3.1.6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3.1.7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3.1.8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按7 月21 日的太阳赤纬计 算确定。 3.1.9 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室外气象参数”采用。 3.2 室空气质量 3.2.1 冬季空调室计算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温度 18- 22℃ 人员经常活动围风速不大于0.4m/s 当无辅助热源时,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采用5℃。 3.2.2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计算温度,应根据房间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 2.辅助房间,不宜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 25℃ 更衣室 23℃ 托儿所、幼儿园、医护室 20℃ 盥洗室、厕所 12℃ 办公用室 16℃

中央空调计算公式

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和房间换气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房间的循环风量。利用循环风量对应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和房间面积,可得到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利用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高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波纹补偿器也称伸缩节、膨胀节、补偿器,主要分为:波纹补偿器、套筒补偿器、旋转补偿器、方形自然补偿器等几大类型,其中以波纹补偿器较为常用,主要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具有以下用途: 1.补偿吸收管道轴向、横向、角向热变形。 2.吸收设备振动,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影响。 3.吸收地震、地陷对管道的变形量。 注意:注意不能用波纹补偿器来调节管道安装误差! 管道工程常用的补偿器有自然补偿器、波形补偿器、方形和Ω型补偿器、填料式补偿器、球形补偿器。 膨胀节属于方形补偿器,软管不属于补偿器范围。 金属软管用于需要减少震动的场合,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保等优点。一定长度的金属软管还可以有效的横向位移,可用于沉降或伸缩的场合。管径:DN15- DN12000 (无推力减震波纹软接头也可以用) 不锈钢减震波纹补偿器是首航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市场的需要,将不锈钢与橡胶进 行优化结合,形成一种刚柔相济,耐用环保的新型专利产品。广泛用于中央空调泵、消防泵、生活给水泵的进出口,有效地减少主机震动、吸收管道噪音、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耐用、耐高温、耐高压、防腐、环

保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老式橡胶软接头所带来的不卫生,易老化,耐压不稳定、易脱层撕裂、爆破等不良因素,解决了泵房的后顾之忧。 二、应用范围: 1.各类泵、阀、空压机的进出口; 2.各类消防配管、空调配管、蒸汽配管等; 3.一般工厂配管和需要柔性连接的场合; 4.生活用水配管和需要卫生的场合; 5.机械设备配管需要减震和补偿热位移的场合。 三、结构特点: 1.波纹管形为“S”形波,柔性大,刚性大,无应力集中; 2.本产品从DN32—DN80一边松套法兰,特别是DN100以上采用无环焊接结构,从而避免冷作硬化。有效解决波纹管焊接点的脆性所造成的易破、易漏等问题。延长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3.法兰边缘有三——四个均匀分布的碗状凸耳,并配以拉杆,从而增强波纹管的工作压力; 4.每个碗状凸耳内装上一个优质减震橡胶垫,避免震动波经过拉杆传导,从而提高产品吸收管道噪音,减少震动的性能; 5.拉杆结构:两边带螺帽的螺丝向中间的管形螺母连接,从而起到调节波纹管长短、限制波纹管伸缩量的使用。易于安装。 四、选型说明: 1.本产品适用于各类泵、阀进出口和管道的柔性连接; 2.本产品是替代橡胶避震喉(软接头)的首选产品;安装、使用、维修方便;3.工作温度-196~450℃,如温度超过这个范围,订货时请注明;

中央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经验数据)

中央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经验数据) 人体负荷43W + 建筑负荷60W + 照明负荷40W=143W/平米 然后143W+正常每平米100W=243W/平米 17×243W/平米=你需要的空调功率 这只是一个估算冷指标 维护结构可以忽略,然后设备人员这些,大多数时候甲方觉得你就是万能的, 设备这些他们很多时候也不是很清楚,你问多了人家还烦。所以就基本上剩下风量的了。 计算需要查看焓湿图。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算的,反正我只计算新风和回风的冷湿量。。。 一般的还行,涉及到超精度的车间就得考虑全面了。 1:因为之前配置空调负荷的时候,比如说宾馆住宅之类的,公司的工程师都说按照200~250w/㎡配置肯定不会错, 所以之前也就没纠结如何配置室内机冷量问题。现在我就想问问这200~250w/㎡冷量是怎么样计算来的。 因为做暖通行也得许多东西也都是经验得来的,没有具体理论实际的算过。 是按照建筑保温,外墙是否被对阳光,是否墙面为玻璃。人头空

调负荷,还是其他一些估测值吗? 如果是估测值那么估测的依据又是从哪来的呢???求解最好有计算的公式,或者一些经验估值。谢谢 2:可能没有一些案例会说的不清楚,假如说:有一个电影院170平方,146人座的。设计依据室外35度,室内26度50%湿度,我是这样计算空调负荷对不对,新风负荷没人25m3/h 新风风量:146*25*1.1=4000风量。q新风=cm*温差=4000*9=36kw。 然后人体空调负荷没人85w,q人=146*85=12.4kw则总冷量=12.4+36=48.4kw。 每平方就是350w左右,但是还有别的根据焓差计算的,我不太懂求解答这是问题一。 问题二:如果考虑新风负荷的话电影院也会有排风负荷,是不是空调负荷还要加上排风负荷??? 新风负荷算错,根据室外空气焓值90kj/kg左右,室内设计焓值58kj/kg左右q=(90-58)*2000*1.29/3600=22.9kw (新风负荷给不了25的人员密度大的时候给15就不错了,或者直接给送风量的10%), 人体负荷有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影剧院是静坐你算的应该是差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表说明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1 电算表格编制说明 1.1 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1、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热负荷;当需要计算时,应采用《采暖房间热负荷 计算》电算表。 2、 按不考虑房间发热量的最不利情况,计算围护结构热负荷作为空调房间热负荷;需要考虑发 热量时另行计算。 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值和房间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采用公式同《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电算 表。 1.2 空调房间逐时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并进行了如下简化和假设。当实际情况与之不符 时,应对计算进行修改。 1、 忽略冬夏季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的不同,均按冬季不利情况考虑。 2、 忽略窗的内遮阳和有效面积修正。 3、 假设无外遮阳设施。 4、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冷负荷。 5、 灯光、人体、设备和其他负荷按稳定传热考虑。 1.3 空调房间各项冷负荷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1、 外墙和屋面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0CL (W ) )'(0000n l t t K F CL ?= ραC C t t t dl l l ·)('00+= 式中:0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 0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 2); n t ——室内计算温度(℃); 0'l t ——外墙和屋面的综合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0l t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dl t ——围护结构的地点修正值(℃); αC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为简化计算,表中取1; ρC ——吸热系数修正值,为安全和简化计算,表中统一取1。 2、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ch CL (W ) ]t )t [(t C C K F CL n d lc K K ch ch ch ?+2211·= 式中:ch F ——窗口面积(m 2); ch K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 2·℃)); 1K C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2; 2K C ——有内遮阳设施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0,即 无内遮阳设施; n t ——室内设计温度(℃); lc t ——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2d t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 3、 由于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引起的逐时冷负荷2?ch CL (W )

空调设备负荷的电功率计算

住宅内空调设备负荷的电功率计算 从事电气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室内空调的用电负荷进行估算。这是一个有经验的电气工程师应该具有的能力。这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基础技术资料。 影响室内消耗冷负荷的因素很多,有人体散热、建筑物的吸收和向外传导、照明灯具的发热、新风的吸收和排出室外的空气带走冷量等。 部分场所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 房间类型室内人数建筑负荷人体负荷照明负荷新风量新风负荷总负荷 人/m2 W/m2 W/m2 W/m2 m3/人.h W/m2 W/m2Kcal/m2 公寓住宅0.10 70.00 14.00 20.00 50.00 54.00 158.00135.88 睡房0.25 50.00 41.00 50.00 25.00 67.00 208.00178.88 普通房间0.10 50.00 14.00 20.00 25.00 36.00 145.00124.70

客房0.06 60.00 7.00 20.00 50.00 40.00 177.00152.22 饭厅客厅0.50 35.00 70.00 20.00 25.00 40.00 190.00163.40 6 酒吧0.50 35.00 70.00 15.00 25.00 136.00 256.00220.16 7 咖啡厅0.50 35.00 70.00 15.00 25.00 136.00 256.00220.16 8 小卖部0.20 40.00 31.00 40.00 20.00 50.00 181.00156.66 9 商店0.20 40.00 31.00 40.00 20.00 50.00 181.00156.66 小型个人办公室0.10 40.00 14.00 50.00 25.00 40.00 145.00124.70 11 一般办公室0.20 40.00 28.00 40.00 25.00 45.00 178.00148.78 12 图书阅览0.20 50.00 28.00

设计围护结构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

设计围护结构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 1、冷负荷计算 (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τ=KF⊿tτ W 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 F——窗户的面积,m2; ⊿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 xd——地点修正系数; 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 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a)外门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b)外门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默认分类 2019-08-04 09:18:57 阅读133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1. 人体的舒适性及空调室内空气的设计参数一.人体的舒适性 空气调节建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其使用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娱乐 或购物等的环境空间。因此,也可称为人工环境工程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于高层高级民 用建筑尤为突出。通常来说,在高层民用建筑空调中,影响人体舒适性的环境因素有 以下内容。 1. 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是影响人员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空调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室温对 人员的影响是通过人体表面皮肤的对流换热和导热作用来表现的,无论是冬季还是夏 季,过高或低的室内温度都会使人体本身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产生极不舒适的感觉,严重时甚至导致室内人员生病的情况发生。 2.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影响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实际上也是对人梯热平衡的一种影响。相对湿度 过高会使人感到气闷,汗出不来,过低又会使人感觉干燥。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建筑, 冬季室内物品经常产生静电,也是相对湿度过低引起的。相对湿度过低的另一个不良 影响是使室内木制家具及装修材料产生裂纹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3. CO2浓度及新风量 在空调建筑中,通常对门窗的密闭性要求较高,除非特殊要求,采用开窗取新风的办 法是不合适的。然而,今年来由于新鲜空气不足而产生的所谓的空调病,使许多人对空调 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必须不断地对人员的活动空间提供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以稀释 室内人员产生的CO2及其他物品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只有当有害气体和CO2的 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时,才能满足室内人员的最低舒适性要求,实际上就是保证人 员卫生健康所要求的最低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对此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这也符合目前学术界正关 注的IAQ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讨论结果和要求。尽管这样做必须以多耗能源为代价,

空调冷负荷法、冷指标.docx

空调房间、空调系统和制冷系统冷负荷的确定 1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规范》规定:空调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因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最大值确定,即: 1. 分项计算各项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的逐时值,一般取7︰00~20︰00,计算结果宜列表表示。 2. 将同一时刻的各项冷负荷的逐时值列表汇总,逐时相加,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2 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1. 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新风冷负荷+风道风机温升及风量渗漏引起的附加冷负荷+其它进入空调系统的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某些空调系统因为采用了冷热量抵消的调节手段而得到的热量。 2. 当一个空调系统负担多个空调房间时,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应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1)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不能随负荷变法而手动或自动控制时,应采用同时使用的所用房间最大冷负荷的累加值。 (2)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能随负荷变法而手动或自动控制时,应将同时使用的所用房间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逐时列表累加,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空调系统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3 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QR=∑QA*Kτ*KF*Kη 式中:QR——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QR——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QA——制冷系统所负担的各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累加值。 Kτ——同时使用系数,它反映了制冷系统所负担的各空调系统的同时使用率,视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功能、规模、等级及经营管理等因素而定。取值在0.6~1.0之间。

KF——冷负荷附加系数,它反映了制冷系统、制冷装置及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视系统的规模、设备类型、管道长短而定。用冷水间接冷却空气的系统,取值为1.10~1.15;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系统,取值为1.05~1.10。 Kη——效率降低系数,它反映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出力及传热效率的降低。其值一般可取1.05~1.10,或者采用设备厂家提供的数据。如果厂家给出的设备制冷量已经考虑了出力及传热效率降低的影响,则应取为1.00。 4 空调工程冷负荷概算法 4.1 综合指标 1. 综合指标=中央空调冷源设备的安装容量/整栋建筑物的空调面积单位:W/㎡ 2. 综合指标是用来粗略估算制冷系统的冷负荷,即冷水机组的安装容量。 4.2 分类指标 1. 分类指标=空调热湿处理设备的装机容量/空调设备所承担的各空调房间的 空调面积之和单位:W/㎡ 2. 分类指标是用来粗略估算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4. 影响分类指标取值因素: (1)空调房间外墙朝向的影响,分类指标取值方法:依照南、西、东、北的方向顺序由大到小取值。 (2)空调房间外墙窗墙比的影响,分类指标取值方法:窗墙比大取大;窗墙比小取小。 (3)空调房间外窗有无外遮阳的影响,分类指标取值方法:有取大;无取小。 (4)空调房间有两面外墙时,分类指标取值宜加大10~15%;空调房间位于顶层时,分类指标取值宜加大20~25%。 (5)空调房间人员密度的影响,分类指标取值方法:分类指标取值方法:密度大取大;密度小取小。

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

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 一、机房的热量及冷负荷 (一)机房得热量 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空调房间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如果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热量。根据性质不同,得热量又分为显热和潜热,而显热又包括对流热和辐射热两种成分。 1.机房显热量来源 (1)透过外窗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2)通过围护结构传人室内的热量。 (3)设备散热量。 (4)人体散热量。 (5)照明散热量。 (6)新风散热量。 2.机房潜热量来源 (1)工作人员人体散热量。 (2)渗透空气及新风换气散热量。 (二)机房冷负荷 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具有稳定的温度、湿度,需要向房间空气中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量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冷负荷与得热量在数量上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及得热量的类型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是直接散放到房间空气中的热量,它们立即构成瞬时负荷。机房内计算机的散热则大部分构成瞬时负荷,例如CPU散热片与CPU表面直接接触,CPU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CPU散热片,散热风扇产生气流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表面的热量带走i而机箱内空气的流动也是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周围空气的热量带走,直到机箱外。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如外窗的瞬时日射得热及照明辐射热,不能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因为镭射热透过空气被室内各种物体的表面所吸收和储存,这些物体的温度会升高,一旦其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它们又以对流方式将储存的热量散发给空气。 二、如何计算恒温恒湿机房内所需的冷量 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这些发热量显热大、潜热小;照明发热(显热); 工作人员的发热(显热小、潜热大); 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潜热)。 其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 传导热。通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放射热(也称辐射热)。由于太阳照射从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估算表

空调负荷计算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玻璃窗所占面积% 25 50 75 人体、灯光、办公室设备 窗户 新鲜空气 墙36 26 23 3 12 27 43 17 2 11 22 53 14 1 10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建筑类型冷负荷W/m2(Cal/m2)住宅、公寓、标准客房114-138 (98-118)西餐厅200-286 (170-246)中餐厅257-438 (220-376)火锅城、烧烤465-698 (400-600)小商店175-267 (150-230)大商场、百货大楼250-400 (215-344)理发、美容150-225 (129-193)会议室210-300 (180-258)办公室128-170 (110-146)中庭、接待112-150 (97-129)图书馆90-125 (77-108)展厅、陈列室130-200 (112-172)剧场180-350 (154-310)

计算机房、网吧230-410 (200-350)有洁净要求的厂房、手术室等300-500 (258-430)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序号 建筑类型及 房间名称空调建筑面积 平方米/人 建筑 负荷 人体 负荷 照明 负荷 新风量 W/m2 新风 负荷 总负荷 1 客房10 60 7 20 50 27 114 2 宴会厅 1.25 30 134 30 25 190 360 3 小会议室 3 60 43 40 25 92 235 4 大会议室 1. 5 40 88 40 25 190 358 5 健身房保龄球 5 35 87 20 60 130 272 6 舞厅 3 20 9 7 20 33 119 256 7 科研办公楼 5 40 28 40 20 43 151 商场 8 底层 1.0 35 160 40 12 130 365 9 二层 1.2 35 128 40 12 104 307 10 三层及三层以上 2 40 80 40 12 65 225 图书馆 11 阅览室10 50 14 30 25 27 121 展览厅 12 陈列室 4 58 31 20 25 68 177 会堂 13 报告厅 2 35 58 40 25 136 269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空气工况处理过程如下: 一、已知条件 1、工程地点:上海宝山区 2、夏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35℃,设计相对湿度75%。。 3、冬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0℃,相对湿度25% 4、工程概况:喷漆涂装车间 5、温湿度控制要求: 夏季供风:送风工况:27±2℃,相对湿度65%±5%。。 冬季供风:送风工况:23±2℃,相对湿度55%±5%。 6、机组形式要求:洁净式全新风恒温恒湿组合风柜。 二、全新风机组工况处理过程分析 1、夏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夏季工况图) 室外点P参数:t=35℃,¢=75%,h=104.6KJ/kg,d=27.0g/kg 送风点O参数:t=27℃,¢=65%,h=64kJ/kg,d=14.6g/kg 冷水盘管后工况点Q参数:t=19.87℃,d=14.6g/kg,h=57kJ/kg 2、冬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冬季工况图) 室外点W参数:tw=-0℃,¢=25%,hw=2.3KJ/kg,dw=0.94g/kg 送风点N参数:tn=23℃,¢=55%,hn=47.8kJ/kg,dn=9.7g/kg 热盘管后工况点L参数:tl=16.95℃,dl=1.21g/kg 三、机组参数确定: 控温控湿供风机组: 此供风机组30000m3/h风量 1、机组制冷量确定: 机组冷量要求: Q=1.2*30000*(Hp-Ho)/3600=1.2*30000*(119-70)/3600=490KW; 2、冬季机组的加热量: 热盘管段加热量:Q热= L×ρ×Cp(Hn-Hw)/3600=30000*1.05*1.2*(0-22)/3600=231KW; 3. 冬季机组的加湿量: 加湿量D=1.1*1.2* 30000*(10.8-1.5)/1000=368Kg/h. 控温控湿供风机组: 此供风机组45000m3/h风量 1、机组制冷量确定: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一,如何自己算面积 一般按照每个平方200-220的冷量去计算实际使用面积即可,一般为保温好的,如卧室选择200左右的冷量,客厅相对保温略差,选择220左右的冷量即可。如果需要制热效果好,那么以每平方250左右计。制冷量就是每个厂家上内机的制冷(热)量或制冷(热)能力。(如何计算冷量:内机的制冷量/制热量÷每个平方的冷量或热量=实际平方数)。 二,外墙厚度 外墙厚度越厚,保温效果越好,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测量一下自家外墙的厚度,18-22厘米为普通,通常无保温材料;外墙22-26厘米,通常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尚可;28厘米或以上,保温效果较好,通常有二层保温材料, 可以略微降低一点空调配置。 三,注意事项 卧室的飘窗面积如果超过1.5个平方或以上,要略微增加一点冷量或热量,一般加20-30左右为宜;高层,如果超过10楼或以上,制热量每平增加30左右为宜,有地暖制冷无需增加。薄型风管机的使用高度尽量不超过3米-3.3米,天花机的高度尽量不要高于5米,否则影响效果,尤其制热。玻璃尽量采用双层玻璃,能有效防止冷量热量的消耗,窗帘采用双层的话,一层采用较厚深色系为好,能略微阻止冷热量的损失。 四,末端损耗 当中央空调铜管总长超过30米,离室外机最远的一个内机损耗会相对增加,造成效果的下降,弥补措施就是略微加大匹数或冷量,譬如原先应该装一台2500冷量的1匹机型,换成冷量3200或3600的1.5匹机型就可以了。五,连接率 连接率一般是指中央空调所有内机功率冷量的总和与室外机总冷量之间的比值。现在普通家庭使用空调时,普遍不会出现所有内机空调全开的情形,所以家庭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就不会采取外机功率与内机功率完全对应的方案(家用空调和风管式空调为内外机功率完全对应),而是以常用内机数量的功率总和值来选择相应匹配的外机,从而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国内厂商基本把连接率控制在100%---130%之间,也就是内机较外机超配30%。在这个数值间的中央空调选型,确定了室内每个房间区域所需的内机功率总和之后,才能在合理的连接率范围内选择匹配功率的外机。一般厂家认为的最佳配置是在120%左右的连接率是最合适的。(PS:多联机外机全部都有一个外机制冷量,比如外机制冷量10000,那么最高130%,外机冷量x1.3,就是代表可以连接内机台数的总冷量不能大于13000,以此类推来推算连接率) 如果内机总冷量超过外机冷量比,也就是说的在超配后所有内机全部开启就会发生以下情况 1.如全部内机同开的情况下,每台内机会受连接率的影响而得不到外机全功率支持,造成实际输出冷量效率低下,制冷速度缓慢,甚至达不到设定温度

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

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

————————————————————————————————作者: ————————————————————————————————日期:

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w/m2) 顺序建筑类型及房间 名称 1m2人 数/人. m-2 建筑 负荷 人体 负荷 照明 负荷 新风量 /m3.(人.h) -1 新风 负荷 总负 荷 1 旅游旅馆:客房0. 7 114 2 酒吧、咖啡0.5 357 3 西餐厅0.5 4774中餐厅0.67 35116 20 25190360 5宴会厅0.8 3 10 6 中厅、接待室0. 4 191 7 小会议室0.33 6 5 8 大会议室0.67 458 9 理发、美容0.25 5 8 10健身房、宝龄球0.2 358720 60 130272 11弹子房0.2 3546 30 30 65 176 12 棋牌室0.36 274 13 舞厅0.33 2 5614办公0.1 4 15 商店、小卖部0.2 4 1 16科研、办公楼0.2 4 1 17 商场:底层30 365 18二层0.83 35 128 40 12 104 307 19 三层及三层以上0.5 4 5 20 影剧院:观众席 2 3 47 21 休息厅0.5 770 22 化妆室0.2540 23体育馆:比赛馆 (看台) 0.4 35 65 40 1565205 24 观众休息厅0.5 70 27.5 20 4086203 25 贵宾室0. 8 173 26图书馆:阅览室0. 121 27 展览厅:陈列室0.25 58 31 20 25 68 177 28 会堂:报告厅0.5 35 58 4025 136 269 29 公寓、住宅0.1 7 8 30 医院:高级病房110 31 一般手术室150 32 洁净手术室300 33 X光、CT、B超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