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P88——90。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学会计算求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移多补少、估计、对应等数学思想。

3、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课前语:同学们,我们这节数学课,看看一会谁会聊,看看谁思维最活跃,而且,发言的时候最勇敢,不怕说错。说错了想一想错在哪里?如果说对了,更值得庆贺。所以,我希望待会儿我们一块儿学习,一块儿讨论,你把我当老师,我拿你们当老师,你们相互之间也是老师。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平均数”的需要。

师:“我们来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有)

怎么比呢?

每队选四人,看谁的总数多就那队获胜。

出示课题:平均数

二、动手操作,构建平均数的意义

1、故事引入,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松鼠一家。一天,松鼠妈妈对3只小松鼠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能自己去摘松果了吗?”3只松鼠抢着说:“能!妈妈,你就看我们的吧。”一会儿,3只松鼠回来了,大哥说:“我摘了9个松果。”二哥说:“我摘了5个松果。”三妹不高兴了,说:“我只有4个松果。”松鼠妈妈说:“你们都是**的乖孩子,把采的松果你们3个分同样多,愿意吗?”3只松鼠齐声说:“愿意。”可是,怎样才能使3只松鼠的松果一样多呢?

2、动手操作,经历平均数的形成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松鼠妈妈吗?请你们拿出图片代表松果摆一摆,你们认为应该怎样摆呢?(一个对着一个摆)

师:怎样使3只松鼠的松果一样多呢?(学生自己操作)

学生自由发言。

3、展示交流,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自由介绍分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下面请结合刚才的方法思考,在刚才移动前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板书:

总数不变

不同——————————同样多

移多补少(或先合后分)

师:像这样,几个不相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后分),使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6是4、5、9这3个数的平均数(即平均每只松鼠摘了6个松果)。实际上原来每只松鼠不是6个,平均数6并不表示实际每份的数量,它不是一个实际的数,我们可以用虚线表示这个数。

4、讨论交流,深化对平均数的认识。

议一议:用平均数6与4、5、9这3个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发现:

1、平均数6比最小的数4大,比最大的9小;

2、(4+5+9)÷3=6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比较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5、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同学举例……

师提供信息两则:(下面有两则信息,你能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①2006年5月1日至5月7日,人民公园平均游人量1000人。

②2006年我国农民平均纯收入6980元。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小明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师: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得很认真,请你们帮小明算一算,你们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学生试做,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1+3+2+3+2+6+4)÷7=3(个)师:请大家讨论一下,刚才你们求出的“3个”是小明家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明确3个不是实际数)

师:我们算出了小明家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照这样计算,我们班同学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结果。

师: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每家都这样丢弃塑料袋,情况会怎样呢?

师:塑料袋是人们常说的白色污染。所以我们要呼吁大家以后买菜带上菜篮子,减少丢弃塑料袋的数量。

四、总结评价。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谁用一句话跟大家说说你上这节课的感受?

生1:我们知道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就是把这几个数用移多补少的办法把这几个变成同样多。

生2:我知道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五、作业(略)

[初中数学]平均数教案1 人教版

《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对“权”的理解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4 1 (80+81+82+79)=80.5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试一试 八年级1班的班级总分是多少?其他三个班呢? 整个八年级的总分是多少?学生数是多少?平均分数如何计算? 二、概括 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该校八年级这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应该是: 6.8032 45424032 79458242814080≈+++?+?+?+? 上面的平均数80.6称为四个数80、81、82、79的加权平均数(weighted average),四个班级的人数40、42、45、32分别为四个数据的权(weight ) 三、议一议 若n 个数x 1, x 2 , x 3 ……x n 的权分别是w 1 , w 2 ,w 3 ,……w n 则如何计算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计算公式为:n n n w w w w w x w x w x w x +++++?+++ (321332211) 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例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

6.1 第2课时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6.1平均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做一做 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几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 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每项满分 10 分).其中三个班级的成绩分别如下: 服装统一 9 (1)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 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评分方案,哪一个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 对于第(1)问,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展示,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10%+8×20%+9×30%+8×40%﹦8.4(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10%+9×20%+7×30%+8×40%﹦8.1(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10%+9×20%+8×30%+9×40%﹦8.6(分) 因此,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 对于第(2)问,归纳: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内容:2.议一议

平均数第二课时 教案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 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9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江北区朝阳河小学明梅 教学内容: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18-06-16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较合适?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 第一课时分析定位: 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部分补给少的一部分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 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5页。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 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 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思考:(感动、感觉) 《课前小研究》

1.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架,怎么使每层书架上的数一样多? 2.2人1个小组比赛跳绳,并记下每个人跳的次数,和另一个小组比,说说哪个小组赢? 二、问题讨论:课前小研究的交流与汇报(感知) 师:昨天,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课前小研究,请各小组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这2小题? 【设计意图:“悟学式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汇报交流的重要性,让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全面依靠学生。因此,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课前小研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等途径,丰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交流汇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材分析:(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两篇]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两篇]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实物投影。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平均数2》教学反思.

《平均数2》教学反思 2018-07-05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较合适?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 第一课时分析定位: 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部分补给少的一部分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 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1)教案与教学反思

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活动课: 第1课时平均数(1)……………………………………………………………1课时第2课时平均数(2)……………………………………………………………1课时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1)…………………………………………………1课时第4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2)…………………………………………………1课时活动课营养午餐——第二食堂…………………………………………………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平均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平均数(二)教学设计 (优质)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1.平均数(二)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许盈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又获得了一些从事统计活动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目的: 以旧引新,自然衔接,起到温故知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所举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只要合理,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但时间不能占用过多,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既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做一做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

题)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1)“移多补少”的方法。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 平均数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一节课学习加权平均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有重复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引入数据的权的频数表现形式,学习根据数据的频数分布近似地计算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的一致性,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2.会根据频数分布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它所体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 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 课前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1某跳水队有5个运动员,他们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156,158,160,162,170.试求他们的平均身高. =161.2. 解: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56+158+160+162+170 5 ∴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61.2cm. 问题2某班级为了解同学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 ≈14 解: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8+14×16+15×24+16×2 8+16+24+2 答: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14岁.

想一想: 能把这种求有重复出现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推广到一般吗?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与上一节课中的加权平均数求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二、归纳新知 在求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1 出现f1 次,x2出现f2 次,…,x k出现f k 次(这里f1 + f2 +…+ f k = n),那么这n 个数的平均数. x?=x1f1+x2f2+?x k f k n 也叫做x1,x2,…,x k这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 k分别叫做x1,x2,…,x k 的权. 三、新知应用 问题3 为了解5 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 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这天5 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结果取整数)? 说明1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说明2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统计中常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 例为了解全班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老师对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结果取整数,可使用计算器).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案

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 师:前几天,学校举行了“1分钟投篮挑战赛”,大家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生:(齐)想! (1)小米进行三次投篮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米,你猜他1分钟投进了几个球?(生猜)好,看他到底投进了几个? 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可是,小米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你们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说出你得理由。 师:大家都很大度,都同意他再投。看来1分钟确实不能反映他投篮的真实水平。 师:不过,小米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 (师出示小米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生会心地笑了) 小米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到底是多少呢?“5个” 师:这3次数据,你想用哪次来表示他一分钟投篮水平?为什么? 那么大家都是一致通过,用“5个”来代表小米的一分钟投篮水平。 小米 师:我们在每次数据都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用这个数据来表示他的一分钟投篮水平 (2) 大米进行三次投篮。 现在大家来看,第二个出场的是大米。你猜,他在第一个1分钟里投进了几个球? 到底投了几个呢?老师把他的情况贴出来。(板书:贴) (师出示大米第一次投中的个数:1个) 第一次,他投的是1个。(板书:1个,第一次) 第二次,他可不服输了,看他投了几个?看第三次投了几个? 看,1个,8个,3个,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大米,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8来表示,因为他最多,二次投中了8个。 生:我不同意。小米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1个和3个,怎么能用8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8来表示,对小米来说—— 生:(齐)不公平!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平均数word教案2篇

§8.1 平均数(一)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根据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难点 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1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1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1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而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人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 比如我们在每次考试结束后要进行横向对比,看本班级在年级中的所排名次如何,自己在本班中排名第几,这就需要知道各科分数这些数据,并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问题的学习. Ⅱ.讲授新课 1.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师]打篮球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同学们更是倍爱有加,请问同学们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有心理因素,有大伙儿的配合程度,有技术成份,还有身高和年龄等因素. [师]对.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呢?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 [生]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就是分别求两个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然后再作比较,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是指甲队队员的平均身高要比乙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 [师]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 [生]需要求出每队各个队员的身高. [师]下面我们根据大家刚才讨论的结果,亲自去实践一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教案 平均数第二课时

20.1.1 平均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用样本平均数对总体进行估计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思考、推理与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的理解,体验统计中的思维方式与数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加深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的思想认识. 【情感态度】 进一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激发学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频数分布中的平均数的计算及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思想. 【教学难点】 频数分布表(或直方图)中数据的确定及相应权的意义.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 下表是某班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 你能求出该班学生右眼视力的平均水平吗?与同伴交流. 二、 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在求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x k 出现f k 次(这里f 1+f 2+…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112212k k k x f x f x f x f f f ++?=++?叫x 1,x 2…xk 这k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 1,f 2,…,f k 分别叫做x 1,x 2…,x k 的权. 探究 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营运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

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 【教学说明】老师提问后,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给予指导,说明在不知道原始数据情况下,可以利用组中值和频数近似地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如在1≤x <21情况下,有3个班次,那么这3个班次的平均数为1212 +=11,从而可以估计这天5路公共汽车的载客量在1≤x <21情况下的总数为11×3=33人;类似地可得到这天5路公共汽车载客总量应约为11×3+31×5+51×20+71×22+91×18+111×15,因而平均每个班次的载客量约为11331551207122911811115733520221815 ?+?+?+?+?+?≈+++++人. 试一试 为了绿化环境,柳荫街引进一批法国梧桐,三年后这些树的树干的周长情况如图所示,计算这批法国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精确到0.1cm ).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能否确定各组数据的组中值,能不能根据组中值来求这批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 三、 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 某灯泡厂为了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10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1)教案与教学反思

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活动课: 第1课时平均数(1)……………………………………………………………1课时第2课时平均数(2)……………………………………………………………1课时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1)…………………………………………………1课时第4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2)………………………………………………1课时活动课营养午餐——第二食堂…………………………………………………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平均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2011平均数(二)教案

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 李军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28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8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28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自学课本P128探究 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统计中常用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看作相应组中值的。 2.独立完成课本P129练习2 3.小组讨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总数不变

一样多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总数份数= 平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