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

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
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

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

刊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4期

刘庆昌

[摘要]人们普遍地把教育和未成年人未来的幸福联系了起来。让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意向。但是,教育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必然的幸福,而许多被普遍认为幸福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得益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在我们不能保证教育的结果必然是人的幸福的前提下,现实的思路也许是先让幸福走进教育的过程。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教育性的回归。

[关键词]幸福教育过程教育者教师学生

在人的主体性觉醒和社会民主化的历史过程中,一切个人的权利、感受,越来越受到了制度化的保证和社会性的尊重。在此背景之下的人类教育,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就步入了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变革之路。教育中的人,尤其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权益和感受,逐日地被人们重视。人们普遍地把教育和未成年人未来的幸福联系了起来;教育家们则殚精竭虑,力图减少未成年人在教育中的无益劳苦。今日社会中的普通成人,出于对其子女人生幸福的关怀,大多寄希望于教育,从而,教育不只被社会方面极力重视,而且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学校里的种种事件,究其根源来说几乎都与那些重视和关注相关。让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意向,然而这种意向的理性基础却经不起追问。我们常常会无奈地发现,教育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必然的幸福,而许多被普遍认为幸福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得益于他们所受的教育。这就难免使我们对于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产生困惑。一方面,教育尽可以为了人的未来的幸福,这是教育单方的意愿,另一方面,至于教育的结果是否必然是人的幸福,恐怕就不是教育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于是我想,在我们不能保证教育的结果必然是人的幸福的前提下,现实的思路也许是先让幸福走进教育的过程。

一、人生幸福对于教育的有限依赖

幸福是一个经典的话题。它既是历来的思想家苦思冥想的问题,也是普天下的大众百姓始终关心的问题。可以说没有一种关于幸福的认识能为所有的人接受,但是,所有的人却都在无怨无悔地追求着幸福。不同的人群,对于幸福的构想是不一致的,当然,抽象地说,幸福也无外乎是人们意识中理想的人生状态了。那么,怎样的人生状态就是理想的呢?实现理想的人生状态需求什么条件?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思考不妨就从这里开始。

理想是基于现实的。处于不同生活境遇中的人,对于理想的生活状态会有不同构想。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民,他们的基于现实的理想的生活,就是衣食无忧;而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他们现实的生活已是贫民的理想,他们意识中的理想的生活则是新生成的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在这里,理想的生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依我看,幸福是远离不幸的。如果暂时放下幸福的个人性质,那么,一个人愈远离不幸,就愈接近幸福。

而不幸,如果也暂时放下其个人性质,则可以理解为人的基本需要无法满足。关于人的基本需要我们接受马斯洛的学说。马斯洛1970年提出人有两大需要系统,即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欣赏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基本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排列,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时难以产生高一级

的需要,而这类需要满足以后便停止需要。心理需要属于生长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

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学说,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不能得到基本满足,在不同程度上是不幸的。最基本的生物需要,如对粮食、水份、性、睡眠等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应是最为不幸的,此类人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得到保障,更谈不上生活问题,幸福对于他们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基本的生理需要满足了,但安全的需要,即保持生命、财产、职业、心理等安全,免于恐惧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样的人虽然衣食无忧,但因惶惶不可终日,无法心定神闲,仍是不幸的;而即使衣食无忧、心定神闲,却不能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如与他人交往、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爱、成立家庭、归属等需要,或不能满足尊重的需要,如自重、被他人尊重、得到赞许等需要,这样的人虽然已经跨进了生活的门槛,幸福还是与他们无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基本需要的满足就意味着不同程度的幸福,但在理论上,摆脱了不幸并不等于获得了幸福。在不幸和幸福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中间状态,即没有不幸。中国传统中有“平为福”或“平安是福”的观念,实际反映出在动荡不安的条件下,平安无事已是最大的期望,无祸也算是福了。实际上,无祸、平安,只是一种中性状态,而幸福当是高于中性的优势生活状态。不过,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由于幸福具有个人感受特征,即便是中性的无祸、平安,在社会比较中,也会具有相对的优势,幸福感也会发生。所以,把人的基本需要的基本满足视为幸福的起点也许是谨慎的。

那么,人怎样能够满足基本需要从而摆脱不幸走向幸福的起点?教育在其中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认真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学说,我们会发现两个重要的事实,其一,具体基本需要的满足需求不同性质的生活资源;其二,具体基本需要的满足与主体能力的关系情形不同。

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生理需要的满足,实质上主要是对物质性生活资源的需求。具体到生活中的个人,就是要想方设法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从理论上讲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获得,二是通过获得货币间接获得。完全直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情形,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基本消失,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全部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紧紧依靠直接的生产已经不现实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客观上已经转换为对货币的获取,即所谓“赚钱”。说到这里,就很有趣了。我们自然要发问,教育对于一个人的赚钱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一方面,许多人因受教育而拥有了赚钱的能力,反之,许多人因缺乏必要的教育而为生计担忧,所以,有了“治贫先治愚”之说;另一方面,许多人并未因教育而改变生存的境遇,大学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也客观存在,所以,也有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每每面对这种现实,人们对于教育的心情是复杂而矛盾的。理性地看,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分类、分段的,是有质量高低之别的。因而,教育与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其关系情形是复杂的。小学教育具有启蒙作用,普通中学教育具有奠基作用,可以说小学毕业生和普通中学毕业生,虽然属于受过教育的人,但因这一阶段教育的基础性质,并不带来人的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能力的提高。大学教育,有文、理、工、农、商、医等类型,分属理论和应用不同的取向,因而并不必然带来人的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提高。而在我们的社会中,饱学的穷人和少教的富翁同在,从现实的方面说明了教育对于人们基本生理需要满足的有限意义。

安全的需要,即保持生命、财产、职业、心理等安全,免于恐惧的需要,比起生理的需要就复杂有加了。这其中有的因素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有的因素则是个人无

法左右的了。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盗匪横行、战祸连连,普通个人的生命、财产、职业、心理等安全需要就难以满足。任你是能工巧匠、学者大师,也难免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当然,如今中国,安定繁荣,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一个人的职业、心理是否安全,就要取决于自己的能力状况了。应当承认,在当前中国,教育与就业,进而与人的心理安全,是有较大相关的。工作岗位对于个人教育经历(学历)的要求不断抬升,岗位工作的专业性程度也在逐日增高。今日受教育的状况,直接关乎明日的就业。于是,家庭和学校同谋、合作,带领和逼迫中小学生集体盲目应试,却不知孩子未来的幸福会依赖于众多的因素。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就内容来说,涉及到人的社会性存在问题。进一步讲,如果这些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一个人就能够在人群社会中平静地、健康地生活。否则,即使他丰衣足食,也不会有一个正常的、积极的生活心态。一个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的人也许会变得孤僻,一个不爱人、人不爱的人注定会因孤独而产生心理危机,一个没有家庭或其它团体归属的人,至少是孤寂的;不自重的人,一则个人修养不足,二则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在社会学意义上,注定是一个遭人遗弃的人,当然是不幸的。所以,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它们的满足应与人的幸福具有更为贴近的关系。但问题是此类需要的满足与否,和教育虽然不无干系,但似乎干系不大。因为具体个人的交往以及爱、尊、归属等现象,总是发生在具体的社会阶层和情境之中。等级社会中的平民和贵族就是两个相对平行的世界。平民一般是与平民进行交往的,任何贵族的团体不会成为他的归宿,从而也就不会有归属的感觉。虽然也有跨越等级的爱和尊的故事,但是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还是平民与平民、贵族与贵族之间的互爱和互尊。教育当然可以使人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这在任何社会都有发生。但是,人们并不会因为阶层的跨越,而在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满足方面具有任何的优势。

相对于基本需要,心理需要的满足,即认知需要、美的欣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直觉上对教育的依赖要强烈一些。教育传递文化知识、育人品德、情操及审美的情趣,促进人的发展,对于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无疑是有益的。可以说,心理需要是一种高级需要,没有教育的启蒙唤醒,一个人很难会产生认知、审美和实现自我的需要。如果幸福是建立在需要适度满足的基础之上,那么,高级的心理需要的产生必然会增加幸福的成本。幸福永远是个人性的事件,并没有普遍的标准。在基本需要基本满足之后,一个人是否幸福基本上是个性化的体验。形象地说,如果一个人自己觉得很幸福,那他就一定是幸福的,哪怕他一无所有;反之,就算他拥有全世界,如果他并不感到幸福,那他也一定不是幸福的。普通百姓怡然自得者比比皆是,帝王富豪厌世出家的也不乏其人。一定会有人们认为平民的幸福是浅层次的、没有深度和高度的幸福,但谁又能说他们的幸福不配为幸福呢?当然也会有人认为那些因教育而精神复杂和丰富的人即便痛苦,也是深刻的,但谁又能说他们的痛苦就不是痛苦?我想,为了幸福的人不会拒绝教育,也不必拒绝教育,但是,幸福的个人性质和相对性质,决定了幸福并不完全依赖于教育。人生的幸福对于教育只会是有限的依赖。

二、以牺牲幸福为代价的教育过程批判

在逻辑上,“人生的幸福对于教育只会是有限的依赖”这一论断是较容易接受的,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却很难意识到,往往会对教育有一种非理性的态度。以现时中国为例,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都会本能似地把孩子今天的成绩与未来的人生幸福联系起来。实际上这种情形也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类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格言警句早已深入人心。对于这种事实,我的认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文明社会,人们在个人教育上的投资无疑是明智的,从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术和修养,必然会对人生境遇的改变发生影响;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在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短缺的

社会,我们需要根据每一个个人的特点,选择适宜于他们的教育,帮助他们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果能如此,个人人生与教育的关系就会是基于现实的和谐了。然而,人们行动的逻辑永远不会只遵循着理性的道路,在为了孩子未来幸福的目的驱动下,家庭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亲情的温馨自然是有的,但无休止的学习才是主旋律。学校一方面迎合了无数家长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狭隘的利益,已经把自身变成了制造考生的工厂。在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下,学生已经成为天下最苦痛的人群之一。有一首反映他们苦痛的歌谣说道:“在我心中,只有老师最凶,每天把我留到12点钟;回到家中,又是爸爸最凶,把我打得鼻青脸肿。爸爸走后,就是妈妈最凶,天天把我念的一窍不通,妈妈走后就是老子最凶,老子才是真的真心英雄。”在学生苦痛的同时,学校的教师也不轻松,同样有歌谣描绘老师“睡得比猫少,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跑得比马快”。而在我看来,这些歌谣所反映的还只是表面现象,就其实质来说,现在家庭或学校的教育,无论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还是为了学校、教师自身狭隘的利益,都是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为代价的。

1、望子成龙的心理和亲子关系的衰变

亲子关系基于血缘,是人世间最为天然和永久的情感联系。男女组合而成了家庭,因亲子关系的介入,方有了天伦之乐。俗语说,孩子是自己的亲。如果不存在外力的影响,亲子之间的情感应是一切情感中最为纯粹和美好的一种。不过,如此美好的情感联系,随着孩子的长大,随着他们步入学校的门槛,就逐渐地发生变化了。孩子从跨入小学的那一天起,也就开始告别自由、烂漫、充满童趣的生活。逐日繁重的课程作业,剥夺着他们的闲暇;父母负责任的监督,让他们感受着生活世界的微妙变化。从小学高段开始,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原本自然和谐的亲子关系,在许多家庭就爆发了无休止的冲突。

父母越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越是逼近孩子的心灵,孩子越是紧闭心理的大门,以致世间最亲的人却变得最为疏远。在孩子那里,心里充满着紧张,在父母那里,则是难以接受的无奈。我们可以把这一变化的过程称为亲子关系的衰变。

究竟是什么因素引起了亲子关系衰变呢?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来考虑。从孩子方面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主体性也逐渐完备,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使得自我意识不断地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孩子就从依赖父母,逐渐走向减少依赖、摆脱束缚的阶段。这一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通过“心理断奶”,求得解放的过程,而对于父母来说,则是一个因为控制失灵而产生心理失落的过程。客观而言,即使没有任何外力的影响,这一过程也会自然发生。遗憾的是,发生这一过程的年龄,恰是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优质和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升学竞争,给亲子关系的这一自然转折又投下了重重阴影。这样,从父母方面来说,出于对子女未来命运的关怀,“望子成龙”的心情自然发生,进而出现了对孩子当下课程学习的过度关怀。

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关怀,首先表现为对于学校老师的教育配合,督促和监督孩子的学习成为最为自然的行为。于是,孩子从学校放学了,只是形式上离开了课堂,实际上他们又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家庭这个“第二课堂”。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紧张并不能在家庭中得到应有的缓解。对于那些秉性好学、天性宁静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督促和监督自然较为随意,亲子关系相对来说是轻松的;但对那些天性贪玩、个性显著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督促和监督就要严厉一些,亲子关系的冲突也就自然发生。在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父母的心理是较为复杂的,他们既会怜惜孩子的天性,又会为孩子的未来而忧心忡忡;而在孩子那里则是难以理解的痛苦。学习上的障碍、竞争中的失意,已经在折磨他们幼小的心灵,父母的“无情”和压力,尤其让他们心灵痛楚。生活的快乐,难觅踪影,亲子之情的衰变,也让他们承受着难以承受之重。如果幸福与感性的快乐不无关系,孩子们在家庭中是谈不上所谓幸福的。

家庭自然也有教育的功能,父母自然要尽到应尽的教育义务和责任。但在正常的情况下,家庭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即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以及培养社会角色。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和责任,一方面要履行家庭教育功能实现中的角色,另一方面要为孩子享受学校教育提供经济和心理上的保障。如果仅仅是这样,我想大多数父母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和愿意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关系应是自然健康发展的。但实际的情况是许多父母,尤其是城市孩子的父母,在尽到义务和责任的基础上,对孩子的教育采取了过度关心的态度。由于父母并不能完全操纵孩子的学习,加之在教育上并无适宜的策略,从善意出发的关怀,常常把孩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并不能实现初衷。结果是原始、纯朴、自然、和谐的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亲子之间因教育、学习的事情产生了隔膜。

人们常常讲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其中有为父母为孩子的一片关怀之心的歌颂之意,也有为父母的关怀常常无果而终的惋惜之意。父母无私地为子女未来的幸福而奉献,本能、天然,的确可歌可泣,可是,良好的动机不能收获良好的效果,怎样也让人的心情无法平静。为了未来,也就是为了还没有来的,也不知能否来的幸福,牺牲了孩子天赋的童趣和少年情怀,已经令人痛惜,再使天然的亲子关系发生衰变,实在是得不偿失。

亲子关系的衰变,对于家庭生活氛围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学习,直接或间接地会引发多方的冲突,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也有父母之间的。而最为不幸的自然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孩子们少有活泼的笑脸,天真的言行,自我保护的机制促使他们在原本幸福的家庭中察言观色、相机行事,莫言幸福,浅表的快乐也不翼而飞。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是曾经的乐园了。

2、功利主义的逻辑和学校教育的异化

事实上,作为孩子家长的父母来说,更多的是无奈,他们对于孩子的过度关怀,根本上还是迫于现代社会生存的压力,基于对孩子未来生活的担忧。除此之外,学校也给孩子的家长施加了不小的压力。在城市和部分的农村地区,学生的家长几乎都成了学校老师的“助教”。说到学校,可以说是问题多多,让人头疼不已。众所周知,应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的主题,因此,当下的中小学教育被称为应试教育。

为了纠正教育的航向,政府一贯倡导素质教育,并立意高远地发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即新课改。然而,积重难返,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应试,仍然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更令人深思的是,学生家长、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总体上并不认为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好,多认为在目前只能如此,继而只能积极适应。殊不知,应试教育一方面对学生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摧残,另一方面学校层面的制度化的应试,使得学校教育严重异化,以致教育不复为教育了。

应试教育的本质是学校代替学生个人承担了应试的责任,进而在专心致志的应试中,忘却了教育的本职。应试教育在操作上是以学生为手段,追求理想考试效果的过程,其运行的哲学基础,是不折不扣的功利主义。如此做法的直接危害是学生当前幸福的牺牲,间接危害是使学校明显背离了教育的精神。

我们也深知幸福并不意味着轻松的快乐,学习毕竟是一种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活动。只是现在的学校施加给学生的已经不是单纯的体力和脑力上的负担,更令人惊心的是我们的学校对于许多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在实施着一种无情和暴力。乍一听,好像危言耸听,实际上,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真实地发生着。归结起来,有三种类型:其一,无视学生的心理个性和学习特点,实施统一的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何况具有心理世界的人呢?正是根据这一事实,自古及今的教育家,都把因材施教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既蕴含着教育的智慧,也蕴含着教育者对于学生个性的承认和尊重。如果无视学生的个性,用相同的标尺衡量不同的学生,这实

际上无异于暴力。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不同的人虽然智力元的内容是一致的,但因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其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也自然不同。但是,应试教育思维支配下的学校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文化课考试这一种标准要求和衡量一切学生,以致许多天才的学生被残酷地扼杀,使得那些学生的潜力终生难以实现,而在当下则日复一日地承受着学习和考试失败的折磨。

其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习暂时失败的学生。除了优势智力上的个人差异,不同学生在认知风格、学习风格上也是具有差异的。因此,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的深度、学习的习惯也各有特点。然而,我们的学校不仅标准统一,而且步伐一致,从而就有了优、中、差的自然分化。实际上,一个学生只要学习态度和智力上没有障碍,学习上的失败多是暂时的。遗憾的是,统一的教学步伐把那些暂时失败的学生很可能永远甩在后边,成为永远的失败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无奈的,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伴有麻木和无情。如果不能因材施教,使得学校的教育不能面对个体,那么,毫不考虑学生学习的步伐快慢,则是学校的教育无法面向全体。而那些学习暂时失败的学生,可知有多少在失意中丧失了进取的信心。

其三,无情地放弃对一部分学生教育。实际上,前两种情形中,教师对于学生已经具有部分放弃的性质,但大体上还可以归结到教育策略和智慧上去。无情地放弃对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策略和智慧问题了,而是完全的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也许会有人不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存在,殊不知这样的事情在今日的学校绝然不是个案,应是具有普遍性的。“你的孩子对你来说是100%,对我们来说只是1%。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班只要能有X个人能考上,我们就可以交待了,至于这X个人具体是谁,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这是许多学校的学生家长会上都不难听到的一段话,分明赤裸裸地展示了应试教育的内在逻辑。我们不难推知,为了那少数的X,多少X之外的学生被他们无情地放弃了。教育的精神是爱和智慧的统一。在缺爱乏智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学生经受的是精神的压抑和失望,他们的灵魂不是被合理地塑造着,而是被野蛮地扭曲着,快乐无踪,幸福何在?

显而易见,在功利主义的逻辑下,我们的学校异化了,正在走向教育的对立面。世界教育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性的和人道的立场逐渐地确立了下来。夸美纽斯作为划时代的教育人物,在《大教学论》中就说到,要“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自然是痛苦的,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当然是幸福的。放眼我们的学校,尽管始终有怀有爱心的教育者探索可以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的教育、教学方法,但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为了并非教育目的的升学率,把学生推向劳苦的深渊。教育究竟是为何而在?如果是为了学生的劳苦,何苦而在?如果是为了学生的幸福,那幸福又在哪里?如果幸福真在教育过程的终端,难道必须以牺牲学生的天性、自由,亦即当下的幸福为代价去苦苦追求吗?如果教育过程的终端并不必然是学生的幸福,那么,过程的痛苦的合理性依据又在哪里?在我看来,教育者,包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家长,必然不会有消极的动机,不过,以牺牲学生当下幸福为代价的教育过程,无论对于什么样的学生,无论结果如何,既不是明智的,甚至也不是道德的,因为学生的意志在其中基本是不自由的。

三、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

面对被功利主义思维扭曲的教育过程,面对被迫承受本不必要的学习过程痛苦的学生,面对并不必然到来的未来的幸福,我们应该表达一种合理的愿望,即让幸福走进教育的过程。从学理上讲,受教育虽然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但艰辛、努力与痛苦是截然两分的概念。实际上,幸福的人并不见得是闲逸的人,恰恰相反,更多幸福的人们是

存在于劳动中的人,是那些或许表面看来并不轻松却以苦为乐的人们。我们主张让幸福走进教育的过程,并不是让学生放弃必要的艰辛和努力,而是让他们的意志在教育的引导下,自主地面对和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更全面地看,教师和学生都有为教育和学习付出艰辛努力的义务,也都有享受教育过程所带来的幸福的权利。

1、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的意涵

对于幸福走进教育的必要性就无需多论了,我们倒是有必要思考一下让幸福走进教育的意涵以及它的可能性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个人体验的性质,那么,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不就成了一个诗性的口号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命题所具有的掩藏不住的诗性,但是它并非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命题。

对于“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我们首先把它视为一种教育者应有的职业的意志。最起码的一步,是要具有“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的主观愿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涌现出具有这种愿望的教育者,更为可贵的是有一部分教育者已经把这种愿望转化成了实际的教育行动。比如,倪谷音老师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愉快教育的研究。所谓愉快教育,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孩子爱和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使学生能够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苦学”变为“乐学”,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活动,愉快地生活,愉快地成长,使学校成为少年儿童的乐园。我想无论幸福的本质是什么,身处于这种校园和教育过程中的学生都是幸福的。需要指出的事,倪谷音的愉快教育不只是一种扣人心弦的教育理念,而且已经化为了有效的愉快教育实践。这一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的事件是令人激动的,但是这样的事件迄今仍然是凤毛麟角。因而,目前最为现实和紧迫的事情是首先倡导我们的广大的教育者,形成“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的教育愿望和意志。

其次,“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是使教育过程的品质获得历史性提升的良好的切入点。我们发现人类关于教育过程探索的主流思路是指向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当然是切中要害的,因为任何关于过程的设想,如果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都是没有意义的。正是这样的探索,使得教育自身的水平随着历史过程的推进也不断获得提高。二十世纪以来,在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作用下,教育研究者在寻求有效教育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方面,成绩卓著,各种教育效果的获得,在技术上和理论逻辑上已经基本不是问题。然而,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基于技术理性的教育过程,不论其结果如何,活动在其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身心体验,并没有发生质上的飞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主义教育学者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努力主张为教育过程注入人文的、人性的因素。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可以说是一切人文主义教育学者的共同意向。由此,我们想到学者赵汀阳关于幸福的认识,他说:“幸福只能在这样一种非常苛刻的情况中产生:行动A所通达的结果C是一种美好的可能生活L1,并且,行动A本身恰好也是一种美好的可能生活L2。”[2]行动的过程与结果有如下几种可能:过程与结果都糟;过程与结果有一个好而另一个糟;过程与结果都好。我们当然会选择过程和结果都好。就教育来说,我们一方面追求良好的效果,这是我们过去所作的主要的一件事,另一方面,也要追求良好的过程。应该说,过程的进化比起结果的改善对于教育来说更为本质,而“让幸福走进教育”,就是一种促进教育过程进化的理性尝试。

2、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的策略

那怎样就能够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呢?这就是一个方法和策略问题。虽然此处以策略为题,但我们并不准备去寻求某一种或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在理性上,我相信,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教育性的回归。言外之意,在我看来,目前教育的种种问题,包括学校走向教育的对立面,都属于一些表层的现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性的离逝。就像人若丧失了人性,只会具有人的躯壳,教育过程若是丧

失了教育性,自然也就徒有教育的虚名了。对于教育性,笔者曾有思考,认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如果是有意识的,影响就成为干预;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干预,如果是善意的,即关切的和关怀的,干预就成为教育;由于仅有善意的干预并不必然成功,我们还要为干预再加上合理性(主要是策略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意愿和效果的统一。就此而言,活动意义上的教育,作为一种影响,是由干预性、善意性和合理性来成就的。[3]如果教育性能回归教育过程,幸福走进教育过程就可以从愿望变为现实。

教育性向教育过程的的回归,最终是以教育者为实际中介的,为此,教育者,尤其是学校的教师,需要有以下作为:

(1)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

教育在行为学的意义上就是一种干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自然成长和发展过程有意识的控制。这种控制体现和实现的是社会或集团的意志,在制度化的社会中,是具有合法性的。换言之,职业的教育者有权力对受教育者实施这样一种控制。一般来说,受教育者也不会对这种控制提出异议。相反地,如果教育者放弃了对受教育者的干预,倒是一种不正常的和违规的现象。但就是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学校里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对于一些性格乖张的学生,对于一些学习持续性落后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者在干预失败以致失去信心时,便放弃了对那些学生的干预。教育者的这种作为,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教育的责任,决定了放弃对学生干预的行为是反教育精神的。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无视。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在教育中,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曾有过“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这样的“恨”,显然源于关怀的。事实上,一切的人都是期望他人关注的。在学校,那些被教师无视的学生是不幸的。学习上的失败,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总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他们更深刻的不幸却是那种被老师放弃的心理感觉。由于处在受教育的年龄,他们必须日复一日地走进学校,但学校里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恶梦。在这样的不幸中,他们的心灵失去了生气,逐渐地也就麻木了。这是学生的不幸,却是教师的罪过。国家教育的法规和教育行业的道德,都会要求教师关爱学生,这是一种规定,而非一种建议。之所以要规定,就是因为关爱学生的情怀对于教育者是必须具有的,如果不能具有,就不具备为师的资格。有了对学生的关爱,才会主动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才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知道,学生以至我们每一个成人,不管多么艰苦与辛劳,不管有多少失意,只要有他人真诚的关爱,都不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教师的干预,因各种因素影响,很可能并不能使学生产生幸福的感受,但是,如果放弃对学生的干预,他们必然会不幸的。所以,本着教育的精神,教师需要积极地干预每一个学生。

(2)教师的干预要基于关怀的动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和恶语的本质区别,绝不在于言语的方式和态度方面,关键在于二者所内含的动机相异。良言是具有善意的,恶语则具有侵害的动机。我们说教师对学生必须进行积极的干预,这是教育对教育者的起码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说明教师的干预必须基于关怀的动机。有了关怀的动机,即使干预的态度和方式有些问题,学生也许会感到委屈,但不至于对教师产生怨恨,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如果没有了关怀的动机,教师即便在学生面前花言巧语,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愉快。关怀是一种爱,它可以唤起人们心灵中的真、善、美的元素。所以,只有充满着爱心的教师,才会毫无犹豫、毫不遮掩、发自内心地关怀学生,这是最基本的教育情感。过去,我们虽然也深知情感之于教育的价值,但在理性上并不过分地关注,实际上,爱的情感对于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夏丏尊在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译者序说过:“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有人培

养顾及。好象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这段话说在1924年,但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今天学校的老师,自然也不是心如铁石的人,在教育的天地里播种爱的人自然也是存在的,但对学生缺乏爱的关怀的教师也不在少数。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教育这块净土已经不纯净了。钱与权,作为强烈的外力,已经在影响许多教师原本纯正的教育情感。而当这些世俗的力量导致了不该发生的交易时,一些教师已经不是一个纯正的教育者了。偏袒、冷淡、歧视,出现在了师生关系和学校生活之中,自然、和谐、融洽,概括地讲,健康、人文的品质远离了教育过程,学生以及教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幸福实际上失去了发生和存在的充要条件。

(3)教师的干预需要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当然,对学生的关怀仅仅是一个前提,教育的情感要让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并因此而幸福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教师的干预还必须讲究策略。把讲究策略落到实处,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干预的时候,就需要讲科学,讲艺术。教育的精神是爱和智的统一;教育过程理应成为爱智统一的过程。关怀性的教育情感是爱的问题,教育的智慧就表现在基于科学的教育艺术上。没有教育的智慧,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情感都无法真正实现。正因此,在指向实践的教育研究中,关于方法的探索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再回到夸美纽斯的观点上,人们之所以要在教育方法的探索上着意用力,根底上都是为了“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与讲科学、讲艺术相反的情形就是依从传统、经验和本能的力量,如此的教育过程,教师是轻松的,苦的只是学生。由于教师不去或不善于做教育策略的文章,又怀有对学生的关怀之情,要追求理想的效果,必然的结局就是学生依凭自己的努力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是充满着无助感的。王策三指出,“人类创造出教学这种活动形式,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优越条件,特别是教师这个最优越的条件,以使他们学习的方向正确、困难减少、质量提高。否则,教学和教师的领导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4]也就是说,教师的干预讲究策略是教师的份内之责。进而,策略性和关怀性一样,也是教育性的有机构成要素。没有策略的教育干预,难免是蹩脚的,蹩脚的教育干预,难免会给学生带来不适的感觉。一个时常承受蹩脚的教育干预的学生,我们可以想象出他的无奈、痛苦和不幸。

如果教师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如果教师的干预能够基于关怀的动机,如果教师的干预能够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那么,教育性就回归于教育过程了。在充满着完整教育性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享受到教育过程独有的魅力,获得教育和学习独有的快乐以至幸福。如此说来,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无异于让教育具有教育性,真正成为教育。教育也是有躯壳和灵魂的。那些可以感觉的物质的和人的要素结构就是教育的躯壳;而教育性、从教育性中演绎出来的教育精神、从教育精神中演绎出来的教育原则,则是教育的灵魂。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首先通过使自己具有教育者的德性和才能,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完整的教育性,以使自己控制的教育活动成为对学生关怀性的、策略性的、积极的教育干预。从理论上讲,如果每一个教育者能都做到这一点,幸福就会轻盈地走进教育过程。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4.

[3]刘庆昌.论教育性——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新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6,( 15).

[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5.

幸福教育的样子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如果说我们的工作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肯定的话,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在其中获得了幸福。对于一个幸福的教师来说,教师的工作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而应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那么怎样才会感到幸福呢? 首先,我们要放正心态。学会“有教无类”地接纳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学会以每一个学生为基准,对孩子多一份宽容,让学生学会做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主角,从它的幸福成长中获得幸福!当你发现给了学生一份相信和鼓励,自己却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快乐和幸福!这样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 其次,充满爱心的对待自己事业。我们教师又靠什么来支撑我们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爱!从事教育事业,没有一片爱心是不可能成功的。随着对教育教学的深入了解,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维系教育大厦永远矗立的感情在教师心目中变成了一种永恒。没有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就不会真正的投入与付出,当然也不会体会到作教师的幸福。 第三,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德修身﹑率先垂范。做一名无愧于“春蚕”、“蜡烛”美喻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和腾飞的事业投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因此,在新形式下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要学高为师、终身学习。 第四,不断学习中体会幸福。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的知识基础,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在工作实践中是否善于学习、善于动脑、善于发问与质疑。学会借鉴、学会吸收、学会融合、再加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思考,就会使你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拓展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时空,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体会成长带来得乐趣. 总之,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诗意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

传递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

传递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 唐山四中苏丽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儿童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要履行这样的神圣使命,教师本身就应该成为幸福的人,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感受幸福的能力还要具有智慧的传递幸福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更幸福。但是教育当前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掠夺了学生学习的快乐,遮蔽了教师内心本应焕发的幸福。越来越多的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越来越多的老师出现了职业倦怠。 2011年6月孟老在丰润区岔河中学组织的“幸福教育研讨交流会”使我初识了幸福教育理论,而接下来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使我和唐山四中的全体师生一起领悟到了幸福教育独具的魅力。 【……我们有理由喜悦,只因中考体育、微机、理化试验满分率全区第一的成绩早早吹响了四中前进的号角,让我们激动不已;只因眼前崭新的校舍承载着四中前进的希望,让我们受宠若惊;只因发展幸福教育,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不再迷茫! 虽然2012年的中考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仍感动于备考前的点点滴滴:以校长为首的各位领导的亲力亲为,九年级各位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班主任们的通力协作,学生冲刺时的执着与豪迈……常常让我这个旁观者热泪盈眶,我身在其中备受鼓舞,我们是在用信念、汗水、智慧和成绩来证明我们有能力打造路南的东方名校,让四中因我们而骄傲,让我们因四中而自豪! 幸福教育虽然在我校刚刚起步,但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幸福:我们幸福于教研活动中同事间的各抒己见,幸福于课堂上的慷慨激昂和与学生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幸福于课间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欣慰和畅谈人生的心灵交汇,幸福于家长的逐步理解和大力支持,当然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学生的幸福,所以我们要秉承幸福教育的真谛,引导并教育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创造幸福的人生……】 这段文字是2012年秋季开学典礼我校教师代表发言中的片段。字里行间洋溢着“传递幸福教育与享受教育幸福”的惬意。“以幸福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幸福教育理念给四中带来了清新、温暖而明亮的阳光。 与唐山市区其它普通学校相比,S中学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发展环境之中。由于城市中心的迁移,这所中学所处地理位置逐渐由80年代前的市中心区演变成了现在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与区域内教育布局的调整,2004年开始先后合并了三所学校,于是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学生来源主要是本地被征地农民子女和外省市来唐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居民住房拆迁和择校等原因,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已经连续多年不尽人如意。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服务群体,教师的艰苦劳动在学生身上化为了乌有,化为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抱怨。2011年4月,区政府以东部城区改造为契机,在“东部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校长、班主任、年级主任实用完整演讲稿)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开学至今,我们工作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朝夕相伴,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已经一个半月,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同学们认真向一名合格的卓同学子努力,早起晚睡,卓越成长,初步形成了卓同学子思想端正、坚强自立、生活自理、文明礼貌、惜时如金、刻苦学习、全面成长的良好风貌;老师们团结合作、敬业工作、爱心育人、卓越发展,成为年级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可靠保障。第一学月育才校区初一年级取得了前10名占8人,前20名占12人,前50名占28人,前100名占52人,前200名占105人,前500名占294人,前800名占500人的明显优势成绩,各学科以较大优势均居前列,我们的同学都在成长。德育常规评比正迅速缩小和初二年级差距。我相信我们会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成绩更优秀,常规超初二!我觉得此处应该有掌声!正是因为同学们、老师们的努力学习、工作才有了我们突出的成绩,这是一件让我、也让在座老师们、同学们感到幸福的事情。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就是《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初中部每个教室后面都有的横幅,他不仅是一句话,更不是教室的一个点缀,而是我们初中部根据培养人的目标和建设发展需要,是无数师生的精神凝炼,是我们初中部的部魂所在。这句话是前苏联战斗英雄马特洛索夫说的。马特洛索夫像黄继光一样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们冲锋陷阵,夺得胜利。幸福是什么?两位英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中关于“幸福”的含义。原来幸福是一种奉献,一种付出,而不是获取。 那么我们有想过身边的人是否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呢? 作为孩子,我们要让父母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说:“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们的平安。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引领我们走向幸福。因为我们的降生而感到幸福的首先是他们,因为我们而感到骄傲与自豪的首先是他们。我们最应该为他们创造幸福,让他们幸福是为人子女的底线。当他们疲惫回到家中时,主动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送上一句暖暖的问候,做上一个菜,洗一次脚,提前完成作业,少玩手机打游戏,陪他们逛逛街等等。他们就会因为你的贴心而感到无尽的幸福。 作为学生,我们要让老师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享受教育收获幸福演讲稿

享受教育,收获幸福 我总认为当社会上大力提倡某种东西的时候正是它缺失的时候,比如我们说要关爱农民工,那是因为农民工的生活确实很悲惨,而我们只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却从没有真正从内心关注过他们;我们说要提高妇女地位,那是因为妇女的地位长期以来确实低于男性。我们说我们要享受教育,那可能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忍受教育。 为了求证我的想法,我开始上网搜索“中学教育、中学教师、享受教育、幸福感”等关键词。结果我得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的核心词是“倦怠、压力、疲劳、无奈、应付”,据2008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健康课题组的调查,70.06%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属于不幸福的一类。另外一种观点的核心词是“享受教育、理想、诗意、满足感、幸福”,很多教育家的话可以作为代表,比如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就说“做教师站在课堂上就是生命在闪光,非常愉快。”魏书生老师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李镇西老师说“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会波澜壮阔。”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想收获幸福我们就一定要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否则我们就会跌入不幸的大多数。 首先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是理想主义者。这是因为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他与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境界有着最直接的关系。陶行知先生在献身教育的时候说“教育是立国之本。”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有重大意义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随意地去对待它,我们就会觉得从事这项工作让自己有了价值。特级教师王栋生在他的著作《不跪着教书》的扉页上写道:“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词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李镇西老师的书中写道“当我还是默默无闻的年轻班主任的时候,那时不但没有什么名,反而还因为经常犯错误而挨批评,工资也不高,可是我照样和我的孩子们穿行在细雨蒙蒙的原始森林,或奔跑在阳光灿烂的绿色原野上,

以幸福为话题的初中作文三篇

以幸福为话题的初中作文三篇 有一样东西,像春风,轻轻地拂过人的心畔;有一样东西,像清泉,静静地流过人的心田;有一样东西,像薄云,悄悄地掠过人的头顶;有一样东西,像太阳,默默地温暖人的心灵。 这一样东西有一个温馨的名字——幸福。 小时侯,我有父母的疼爱,上学后,我有老师的关怀,同学给我的帮助,朋友给我的支持,这些都让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会了挑战,然而挑战并不总是成功,但我并不沮丧,因为我坚信,即使苦难占生命的一大半,生命也不会因它而失色,那是因为幸福在。 抱着对幸福的渴望,我终于在失败这苦咖啡中品出了异样的香甜,我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幸福。过了好久,那香甜仍不散去,这不散去的香甜正是那挥之不去的幸福。 渐渐地,我读懂了幸福。 幸福是孩子嘴里的糖果,只尝一口,便是快乐。 幸福是少年手中的玩具,只要玩一下就是神奇。 幸福是青年心中的理想,只要超越,便是喜悦。 幸福是中年理想的事业,一旦成功,就是自豪。 幸福是老年渴望的儿孙满堂。 幸福是慈母为子女缝补的衣裳。 幸福是严父对顽子的体谅。 一块巧克力,一杯牛奶,一份礼物,一句轻轻的祝福,一个温暖的呵护,一束激励的目光,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丝灿烂的微笑及一个热情的拥抱,所有这些被认为平常的事。被认为普通的动作,何尝不是幸福?只是它太平常了,所以常被忽视,但幸福是生命中的闪光点,是笔无形的财富。 生活,因为有春风才有绚丽的花朵;生活,因为有清泉才有清亮的歌;生活,因为有薄云才不失高雅;生活,因为有阳光才有温暖与光芒! 我们因为有幸福,才有微笑,才有欢乐,才有多彩人生。

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 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 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 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地 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 是多么的可悲。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 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当中国的封建学子们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为之奋 斗终身时,吴敬梓则用他的笔给我们绘出一个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幸福就是如 此吗?我怀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认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 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 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 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 幸福。 我小时候曾这样天真地问过妈妈。妈妈拍拍我的小脑袋,说:“妈妈的幸福就是你呀!和你在一起就是妈妈最大的幸福!”我灿烂地笑,妈妈也灿烂地笑。而现在,学习越来越 紧张,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变少了。早出晚归的妈妈,变成了早出晚归的我。 晚上,作业总是做到很迟。妈妈总会在厨房冲我的房间喊:“你要不要喝水?”其实 她并不用喊,我的房间离厨房挺近的,要喝水也可以自已倒,妈妈的关心我又不忍心拒绝,也学着妈妈喊:“要!” 深夜降临,我疲惫地上床睡觉。被子,妈妈早帮我晒过整理好,上面有淡淡的阳光的 味道,还有妈妈浓浓的爱。

幸福_议论文素材

幸福_议论文素材 (1)引言 真正的幸福源于辛勤的劳动和创造,人们在为人类创造幸福中,才能使自己获得幸福。 真正的幸福决不是追求个人的享乐。"人找到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它是与人类劳动,创造,奉献,甚至牺牲联系在一起的。 让我们正确对待幸福,勇敢地去创造幸福! (2)事实论据 烈火中的风凰 50年代的青年女工向秀丽,看见燃烧的酒精即将流向金属钠,金属钠如果着火爆炸,不仅整个工厂大楼保不住,而且附近居民和工人兄弟弟姐妹的生命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会给无数幸福家庭带来莫大的灾难。向秀丽为了他的幸福,她奋不顾身地扑向烈火,以自己的身堵住燃烧着的酒精向向金属钠,为消防救火赢得了宝贵时间,防止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保住了许多幸福的家庭,可她因伤势过重牺牲了,向秀丽在烈火中永生,人们称颂她是"烈火中的风凰"。 人民的幸福高于一切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视的。"他事事处处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假日里,他自动到车站为旅客服务;他把自己省吃俭用节下的津贴费,支援灾区人民和有困难的战友。他看病路过建设工地,就主动参加工地劳动;他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他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才是真正的幸福。 (3)理论论据 人找到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俄]邦达列夫《人生舞台》 人的真正幸福寓于科学与劳动之中。[前苏联]高尔基《排演》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会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俄]果戈理 我学到了寻求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他们。[英]弥尔顿 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俄]列夫•托尔斯泰《一个地主的早晨》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俄]屠格涅夫 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为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前苏联欢会]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两卷集》 幸福如果建立在性欲之上,这是一种禽兽的情欲,它使人变得愚蠢和轻率。[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人生增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陈独秀 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丁玲 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前苏联]高尔基《时钟》 通往幸福的最错误的途径,莫过于名利,宴乐和奢乐生活。[德]叔本华 忍受痛苦只需一个,享受欢乐需有两个人。[美]哈伯德《笔记》 凡是争取快活的人们,一定要共享幸福---幸福生来就是孪生子。[英]拜伦《唐璜》

享受教育的幸福

享受教育的幸福 朱永新教授说过:“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人生是为了让自己幸福而存在的。既然你选择了教师职业,“教书育人”成为了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享受幸福的人生,就应从享受教育的幸福开始。 我喜欢当老师,看着一张张清纯可爱的脸,感受着一颗颗洁白无暇的心,每一次每一次都是心灵的超脱,更能体会到和善良、单纯的孩子们打交道,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朱永新教授说过:“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人生是为了让自己幸福而存在的。”既然你选择了教师职业,“教书育人”成为了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享受幸福的人生,就应从享受教育的幸福开始。 奉献爱心,享受教育的幸福。我经常对自己说:无论别人怎么想,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用“爱”去经营自己的教育。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 师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机会,即使你曾对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付出了关爱,但你对百分之一的孩子有疏漏,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也许意味着你放弃了他百分之百的未来。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有任何不负责的行为,我们要充分地鼓励每个孩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作为班主任,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把“一个也不能掉队”作为班级目标,和学生一起去为之奋斗,并不断诠释和充实它的内涵。我相信教师的爱和金子一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失去光泽;爱,是师生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更是师生之间情感最有力、最贴切的连接点。俗语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孩子怎样才能“亲其师”,一个教师只有尊重、宽容、信任、赏识自己的学生,才会被自己的学生“亲近”,因而“信其道”。只有关爱学生才可培养学生高尚与进取之心,才能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获得教育的真正成功。奉献“爱”的过程,也是收获“幸福”的过程!因而,我们的教育生活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同时也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我们在“爱”的奉献中幸福着我们的人生! 平等相处,真心交流,享受教育的幸福。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当班主任老师以来,我经常把自己作为班里的一名学生。我和学生一起晨读,我和学生一起做值日,我和学生一起竞选组长,我和学生一起……。 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为自己建造成功的舞台,让自己的生命释放辉煌,使幸福不断充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42)

耐心与爱,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这个暑期我阅读了三川玲、白滔滔夫妇所作的《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因为是学校下发的,我原以为这里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又在阅读之前,听同事说这本书很有参考意义,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或者即将出生的,我想原来这里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直至自己翻开书页,阅读目录,才发现作者在书中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述说的。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前都是不能缺席的,而只有当它们都是美好的,它们才是通往幸福的。 此处,我想说,我对作者的“通往幸福的”这一说辞深表赞同,因为几乎所有家长的心愿,就是孩子未来能幸福。除此之外,作者在文中多次出现“成功”这一字眼。幸福和成功不是一回事,成功等同于胜利,大多数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成功是偏向于物质层面的。而幸福则是精神层面的,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我们都知道成功不一定意味着幸福。记得几年前有一篇高考作文标题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人人都应该想成为被鼓掌的人,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成功,所以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有时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我相信这个在路边鼓掌的人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郁闷的、颓废的,而是淡定的、甚至是幸福的。所以幸福和成功不是一回事。但是作者并没有避开却经常用到这样的字眼,也在说明家长的愿望自然是孩子能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强者。这样的一种愿望更需要我们付出精力去实现它。恰巧,我正处在一个很适合看这本书的时期,那就是我既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孩子刚上小学的家长,所以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让这两大教育是美好的,通往幸福的,那么它们必然是要先充满了耐心和爱的。 本书中,作者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杂糅到一处,是因为它们无法真正壁垒分明地分成两块,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但是,作者的笔触更多的是偏向家庭教育的,显然作者心中非常明确,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起始和根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课堂。一个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生地,而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很明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高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往往被省略成了家教,有的甚至演化成了辅导孩子的学业。问题是在学校教育中,为了教育好学生,首先会教育好老师。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却没有系统的教育家长如何成为好家长的方法。没有提升家长的素养,就想提升孩子的素养,这确实是本末倒置了。所以,我们需要有好的渠道来提升作为家长的自己,我想这本书应该可以作为借鉴。 看了本书,我发现作者用了很多的问句来作为章节的标题,比如“不打不骂的养育可以吗”“要不要给孩子立规矩”“怎样与孩子谈论死亡和生命”等等,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疑惑,我们可以在书中按图索骥。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发现了很多诸如:“作为家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父母不是投资人、生产商和牺牲品。”“对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和视野的潜移默化。”“父母的好,是努力工作,是享受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好,是开心地上学和回家,是被父母尊重与赞赏。”等有趣的观点。我还发现,耐心和爱才是解决问题和疑惑的最佳方法和答案。要寻找孩子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需要家长付出无比的耐心和等待,因为这个生命价值是被别人需要的价值,是伴随终身的,可不是一找就能找到的;要做到对孩子不打不骂,就意味着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挑战家长的权威,允许孩子在短时间内不

教育幸福

我的教育幸福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你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你:“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师德的灵魂。今天,我愿与大家聆听爱的旋律,分享我的教育幸福。 河滨小学虽然小,但河滨这片教育的沃土是广阔的。在河滨的五年里,我结识了一群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孩子们并深深地爱上了他们。清楚的记得2004年9月1日,刚结婚三天的我站在河滨小学一一班的门口迎来了我教育生涯中的又一批新的花蕾,一个个孩子可爱至极,稚嫩的脸上充满着天真与快乐,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群孩子们,课上我与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课下我与孩子们做游戏感受生活的快乐,孩子们也很快地喜欢上了我,几颗糖飞快的塞到我的手里,几粒瓜子悄悄地放在我的桌前,我享受着孩子们给予我的每一份幸福。河滨小学是一所全日制的学校,孩子们一天的生活与学习都在学校,为了让刚来到学校的孩子们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在班里举行洗餐具比赛、扫地比赛、拖地比赛等,孩子们在快乐的比赛中增强竞争意识,锻炼自理能力。放学后,孩子们离开了学校,我独自一人留在教室悄悄打扫孩子们并未真正扫干净的地面,虽然很辛苦,但我知道孩子们小需要我的鼓励和帮助,我也相信孩子们一次次的努力一定会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并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家长们都惊喜孩子们的变化,我也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中。 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的热爱随着38颗心变得愈加浓烈。2006年秋天,听说我要歇产假,孩子们舍不得我离开,当得知我生完孩子身体极度虚弱时,孩子们纷纷给我打电话、发短信、有的甚至放学来看我,孩子们真诚的祝愿我早点康复。那时孩子们只有七八岁,这些细微的举动让我感动,孩子们的爱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得知学校人事调动需要我回班上课时,只休息了七十多天的我毫不犹豫的回到学校,记得那一天寒风凛冽,穿着臃肿的大棉衣,拖着虚弱的身体走进教室时,所有的孩子欢呼起来,纷纷跑上前将我紧紧拥抱,感动、思念、幸福的泪水从脸颊流过,接着孩子们又小心翼翼地扶我坐下,我微笑着说:“孩子们,老师的身体不要紧!”但是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好像捧着易碎的玻璃一般生怕我不适,孩子们簇拥着我纷纷表达对我的想念,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真诚、善良的脸上闪烁着水晶般的泪珠时, 我又一次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付齐全是四年级上期由解放小学转入我们班的。入班的第一天,性格倔强的他死活不愿意吃饭,问他为什么时,他闭口不说,对我这个陌生的老师充满了畏惧。我微笑着与他交流过去的生活与学习,渐渐地孩子的话匣子打开了,对我的态度也有所好转,我顺势握着他的手问起不愿意吃放的原因,原来权权初次来到这里感到陌生,加上从小不习惯吃面条,刚好中午又是杂酱面。得知原因,我便与孩子商量第一次回家吃饭,下一次在学校吃饭,孩子同意后,我拉着孩子的手把孩子送回了家。那天中午我没有吃上午饭,但我的心却是满足的,因为我赢得了孩子的一份信任。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成了权权无话不谈的朋友。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权权准备回家,得知他家里没有人,我非常不放心,我想:孩子只有十岁,年龄小,下午又没有吃饭,晚上一个人在家怎么行呢?于是我邀请权权和我一起吃晚饭,我和爱人带着权权一路上有说有笑来到超市点了权权最爱吃的米饭,看着孩子吃饱后,我邀请他晚上住在我家,这时权权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自己回家休息,扭不过这个小家伙,没办法只好让他回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放心不下孩子

让学生因我而幸福

让学生因我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2016年5月28、29日有幸参加了在武汉枫叶国际学校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聆听了李镇西、郭文红、李俊杰三位名师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教育思想,这两天的学习,可谓感触深刻,受益颇多,下面就简单谈谈这次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爱在无声无形中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中的说过“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在《教育与爱心》中也说过“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爱心)。可是在这次报告中李老师却并没过多的谈及爱心对教育的重要性,但整场报告中我却时刻能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现在身为校长的李老师眼中都是学生,甚至把老师都当学生来看,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是学生欢悦的照片,李老师看着照片中孩子,那一句句“眼睛多明亮呀!”“孩子们多可爱呀!”“孩子多开心呀!”“这一瞬间多美呀!”……句句透着李老师对孩子的爱呀!每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回忆起往事,学生对李老师的那份爱,李老师对学生的那种依恋之情,使我深刻的感受到爱不是大张旗鼓的表达,不是特殊事件中的表现,是在日常中无声无形得对孩子的关注、理解与赞美 二、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李镇西老师说过:“坚守教育信念是对的,但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次做报告的三位老师都很有成就,但报告中却并没有谈及自己的那些成绩、称号等,反而都谈及了和学生相处的快乐与幸福。李老师原来做班主任时,常和学生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老师也在用行动证明着学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学生之间也因为这句话而努力做好自己,让其他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整场报告中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李老师在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幸福与满足! 是呀!就像李老师所说的:幸福是一种心态,拥有了好心态,便拥有了幸福。而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争取所谓的优秀,幸福感渐渐离我们远去,为了所谓的优秀、荣誉称号或领导的赏识和认同,我们为了行动而行动,不能从自己内心而出发,就如李老师所说的: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如的心态,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也失去了教育的优雅与情趣,甚至我们潜在的或者说沉睡的功利心渐渐苏醒,让我们备受折磨,于是,教育的幸福也不知不觉远离我们而去。 有时想想当你嗓子嘶哑时,孩子为你送上的金嗓子含片;当过教师节时,孩子们在黑板上用他们的巧手表达对你的祝福或送上一朵鲜花时;当你有事不能给他们上课,接到他们电话询问原因说想你时,相信那一切的所谓优秀都比不上此时这暖人的话语与行动吧! “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李老师的这句话感染着我、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田丹

温暖、勇敢的“四月天” ------读《幸福教育的样子》有感 享堂南街小学田丹在这个燥热的暑假,我又一次捧起杨九俊老师撰写的《幸福教育的样子》这本书,内容不多,却让人回味无穷,为我的暑期平添了一份宁静与思考。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给了我一种新的启示。 轻轻的合上书页,我反复的问自己,“幸福”到底是什么?老师的幸福又是什么?教育的幸福是什么? 是啊,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已经六年了。在这六年里,我似乎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但是在这个假期里,我恍然大悟。我是一个“板凳甘做十年冷”的教师,我大概可以预设各种各样的课堂,可我不能预见到我的学生的未来。因为他们是无可厚非的生命。两袖清风的教师,何时脸上才能有幸福的微笑?是学生考出好成绩为老师争光?是学生拿回奖杯为校争光?是学生功成名就之后对老师的一份感激?是老师桃李满天下之后那份荣耀? 在我看来这一切不全都是,老师幸福是上课时,站在讲台上“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神采;老师的幸福是下课后,和学生围着谈天说地的眉开眼笑;老师的幸福是劳累时,学生的一句“ 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的幸福是每逢佳节,天南海角飞来的祝福与思念;老师的幸福是,走在路上听学生认真的向亲友介绍自己…… 幸福是一种感觉,无法言语,只有细细感受。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要让学生感到幸福,教师自己先得体会到幸福。 首先:我特别喜欢美国诗人爱默生笔下的人类的生活方式:“诗意的栖居”。我觉得幸福的教师是“诗意的存在”。 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琐碎的,但也可以从中获得种种丰富的阅历与幸福体验,因而又是快乐、充满诗意的幸福收获者。正因为如此,对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实际上,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教师也是一个有生活感、生命感、价值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掌握知识、传播知识的机器。在我们的生活里,时时会吟诵的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好像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种悲苦性的职业。可是,有一位教师说得很好:我不想做成灰泪始干的蜡烛,我是一个灯泡,给我电就可以发出光芒,比蜡烛明亮,比蜡烛快乐,比蜡烛长寿。诗意的存在吧,让您的学生也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学习的乐趣,幸福便是如此。 其次:将这一份工作看作是“爱的诉说”。我国著名的文化家,儿童作家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我以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孩子们回报我的必定是心驰神往。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名班主任,当孩子们在不经意的时候叫你妈妈的瞬间,我热泪盈眶。是啊,他们把你当成了给予自己生命的母亲,这是何等的荣耀啊。幸福的感觉从心底里升华。孩子的回眸一笑,便是我们在相互诉说的幸福。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4)

关注生命成长成就幸福教育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今年的暑期即将开始,兴奋期待的同时,心里的某个角落里忽地闪出:今年学校会发什么书?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性,也成了一种期待。是的,读书活动让教师们的暑假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一颗平静的心总能在书中悟到点什么。当我拿到《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时,庆幸自己没有看过。撕开包装纸,发现封面正中写着“通往幸福的教育”,细细看之右上角还有两行小字“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顿时一股暖流袭上心头,怎样的教育能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幸福? 全书共分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和教养的方式四大章节,书中更多的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与读者交流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文中的一些文字细细读来值得深思。其中一段这样写道“你有权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你有权学习你感兴趣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你有权拒绝灌输式的教学;你有权抗议教育中的羞辱、体罚的行为,可以质疑所有你不理解的东西;你权拒绝不公平的竞争……”有这么多的权利,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或许连家长都不清楚?现实是,许多家长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即使所谓兴趣的培养那也是为将来能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准备的。就这样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在应试中被生生剥夺了,他们努力把孩子们打造成同一流水线上的产品----优等生。孩子们在父母的催促下,各方的高压下,奋力地向着分数至上的目标挺进。途中有人顺利过关,人有头破血流,有人跳楼自杀,教育的幸福指数降至冰点。面对如此多的问题,为人父母的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家庭教育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承担些什么?文中

教育要让孩子们感到幸福

教育要让孩子们感到幸福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我只是一名平凡、普通的班主任。所以,我也只能讲一讲在班主任工作的这些日子里的自己总结得出的一些小小心得。 在当班主任的那天开始,我就知道身为一个班主任每天、每个学期应该做的事,即使是不知道,慢慢地,随着工作的进展你自然会知道。。然而,我也只是那么简单的、那么机械的在做着我的班主任工作。直到有一天我读到《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开篇就有一位母亲写的信,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不曾迁移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段话,我反复读了很多次,诚然,一个孩子的成才与否责任不全在学校,不全在教师,不全在班主任,但一天个月之中每个学生住校时间长达22天,这不得不让我们这些班主任老师引起重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我们也是有子女的人,试问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碰到好老师,好班主任呢? 曾经听过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是不是也可

以这样说——一个班主任不在于他当了多少年班主任,而在于他用心当了多少年班主任。 换个角度,换种身份,我倍感班主任这个职责重大的责任。责任,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分内应做的事,而我们分内应做的事是什么呢?当我们的家长也给我们写那样一封信时,我们又该如何回复呢?也许我们的学生无法成为豪杰、义士或者伟人,但是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所有把孩子交给我们的家长:请您放心,我会还您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孩子!我想这就够了,这就是我们分内之事,只要我们努力些、热情些、勤劳些、耐心些,是能够做的到的。 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希望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谢谢大家!

在幸福中享受教育 从教育中追求幸福

在幸福中享受教育从教育中追求幸福 ——幸福苑实验学校第二轮自主发展三年规划 (2014年9月—2017年8月)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1998年创建,曾是宁波市老三区第一所“幼小衔接,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国有民办性质的实验性学校,现已由国有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转制成公办小学。 学校位于幸福苑小区内,校园绿树环抱,环境优美。学校总占地面积10327平方米,建筑面积7049平方米,共 23个教学班,在校生931人。在职在编教师53人,配有音、体、美、科、英、计等14位专任教师。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43人。 学校先后获得“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学校”、“宁波市消防安全五星级学校”、“宁波市平安校园4A级学校”、“江东文明单位”、“江区和谐单位”、“江东区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单位”、“江东区先进党支部”、“江东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江东区退教工作先进集体”、“宁波市一级绿化花园式单位”、“浙江省城镇示范学校”、“浙江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走向新世纪的特色学校”等。 (二)学校发展的主要优势 1.学校从国有民办办学体制一路走来,经历国有民办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洗礼,传承了优质服务的理念和教育行为,老师视学生和家长为服务主体,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服务意识强的教师队伍。9名教师曾被评为区学科骨干、市、区教坛新秀、省、市教改之星等荣誉称号,14人次在市、区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 2.学校管理规范。学校立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落实管理精细化要求,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性常规管理工作,力求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严格制度执行的刚性,把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效果良好。 3.德育工作管理常态化。学校先后以“人格健全教育”、“朴实教育”“礼育教育”的理念,以课题实施为载体,扎实推进德育,不断夯实“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

教育叙事:感动中享受幸福

教育叙事:感动中享受幸福 教育叙事:感动中享受幸福感动,无须言语的华丽词句来修饰,无须眼泪的晶莹来映衬,而要的是颗真诚的心来感应。体会了感动,也就领悟了深刻的哲理,品味了生活的真谛。即使并非眼泪哗哗直下的那种感动,心也一样受到了莫的震动,理解了更多。 9 月1日,我有幸参加xx教学区的教师职称聘后管理材料的检查活动。在朱晓达副主任和许金莲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到达xx教学点的七所学校,每到一所学校老师们的热情接待,让我感觉到的不是生疏,而是别样的亲切。检查到中午11点多了,肚子早已饿得咕嘟嘟叫了,细心的桂芳校长吩咐老师从她的校长室里拿出了一些小点心,让我们充饥,虽不能填饱肚子,但却是雪中送碳,心里暖暖的。 12点多,我们一行人刚踏入前埔小学的大门,育茹校长便在式生教学楼二楼的走廊上,挥着手大声地喊着:“12点多了,肚子饿坏了,先用过来吃点东西,补充体力。”我们笑了:“还是先检查吧!刚刚在早毓小学先吃了点,不是很饿!”在赖德锋教导主任的引领下,我们径直往材料处走去。椅子还没坐热,育茹校长已手拿一袋馒头走了进来,笑着说:“先吃吧!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馒头,身体重要呀!”为了能尽快地检查好材料,我们没有放下手头的事,说:“检查完了再说吧!”在检查过程中,育茹校长陪伴在身边,说:“如果存在什么问题,直接说出来,我们才能更好地整理材料。”多么坦诚明理的校长呀!检查完后,育茹校长不忘往我们手中塞馒头,细细嚼着馒头,让我明白王主任说当初育茹校长要离开下洪小学时,老师一同请求让育茹校长继续在下洪小学担任校长的原因。正是因为育茹校长坦诚相待,感动下洪小学的老师们。快到1点时,终于踏上返途旅程,虽是疲惫不堪,但大家还是乐不思蜀,和时间赛跑,我们跑赢了,下午可以给学生好好地上一节课了。金莲校长笑着说:“今天上午大家辛苦了,你们的办事效率特高,一天的事情,半天就完成,得给你们点赞!时间太迟了,一起到xx中心小学小食堂用快餐。我已吩咐食堂的阿姨准备了。”听了这真诚的赞赏,不吃饭也饱了一半。我笑着说:“不用了,我还是回去家里吃吧!”金莲校长说:“没关系,我已让食堂准备了。”我知道这是一个临时的决定,肯定会给食堂带来诸多的不方便,于是再次推辞。一到学校,便马不停蹄地往家里赶,校长的热情邀请早已抛之脑外。第二天早上,走廊上偶遇食堂阿姨,阿姨说:“丽鸳,昨天中午校长让我到办公室找你去吃饭,可找不到你,丹兰告诉我,你已回家了。”听了这直白的话语,心中甜甜的滋味油然而生,细细体味这份真诚的关怀,忘情地沉浸于那种被受的幸福之中。这一次检查,身体上是累了,但是精神上却是感动满满,这份感动源自于校长们的真诚相待、善解人意。这份感动源自检查组成员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强烈的责任感。在这份感动中,我体领悟了深刻的哲理,品味了生活的真谛:活着就应该好好工作,享受幸福。

做一个让学生幸福的老师

做一个让学生幸福的老师 一个十四岁的学生在博客里由衷地写下:曾经身为他的学生,我,很幸福! 台湾最佳教师简世明在书中用深情的笔触写下:看到孩子们的真情流露,即 使泪眼模糊,我真的觉得,老师这一行真是幸福! 这是一个双赢的幸福,在与孩子们相处中,感性的简老师收获着感动,感受到幸福;孩子们在简老师如海辽阔的大爱里,庆幸自己遇见一位名叫“老师”的好朋友。 幸福的老师不一定会使学生幸福,而幸福的学生一定会使老师感到幸福。 怎样做一个使学生感到幸福的老师呢? 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 简世明老师给孩子们上六节课,也给我上了深刻的六节课。在书中我也找到 了自己的答案:做一个宽容、尽责、公平的老师。 有了宽容,自然懂得发自内心的尊重 八月十五曰是老师们暑期培训的日子,台上师专的柳克老师热情洋溢的给我们讲教师心理健康,台下的老师们好久不见,聊得也很热烈。我也与旁边的同事窃窃私语,嘈杂声渐强,王校长不时回头张望,用严肃的神情制止事态的扩大,讲座结束,照例校长要致答谢词,她说:台上在讲,台下老师们也在讲,这也是一种互动嘛。台下教师相视一笑。在财务室再次遇到王校长,一阵嘻笑的寒暄之后,王校长笑着说:“听讲座时,你们没有认真听呦。”我和张老师的笑容僵在脸上,有些尴尬,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温暖的东西在涌上来。作为校长,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口吻训导。 要达成一件事有许多的方法,管制、逼迫是最最下策。有时,宽容胜过责备和处罚,还会附加发自内心的尊重。 因为我有一个十岁的儿子,老师兼母亲的身份让我对待调皮的学生滋生出一份母爱的情怀。特别是有这样那样问题的男生,我看到过一篇标题为拯救男孩的文章,很赞同这样的观点:现行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女孩的成长,小学阶段的男孩在心理生理发育都吃亏于女孩。 朱勇超是我的学生,皮肤白晳,可是因为鼻炎的缘故,鼻子下常常挂着两条黃龙。他是我所带学生中最不讲卫生的一位,小邋遢,真呀真邋遢,说的就是他吧。他的书包都是摔在地上的,每本教科书封面黑乎乎,边角都是层层叠叠,能做千层酥饼了。课桌上哪科的书都有,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 这样一个“脏、乱、差”的问题生,他受到的批评和学习上的坎坷自然很多。来自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讽,使他缺乏自信,敏感而胆怯。最初他也令我头疼,也曾厉声训斥过他,但是糟糕的现状一点也没有改变。我近乎失望地认为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