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锋》教学设计说明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说明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说明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第1课《美争锋》

一、课程标准:

了解美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美“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美争锋》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1课。《美争锋》即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为首的两极格局。伴随着美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最终从两极向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教材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美为首的两极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联的政策及联的对抗措施,双方在“冷战”方式下进行的激烈争夺及影响。

三、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已经有了一定概念性认知,但是缺乏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归纳掌握美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

2、认识美“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法等分析、理解美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实质和影响。

2、运用情景再现和活动讨论法让学生利用课堂讨论充分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美“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冷战”造成战后国际关系的长期紧,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美争锋、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3、明确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当前我国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美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2、难点是美对抗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时代。世界舞台上除各个国家之外,还活跃着许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国际组织的图片,问: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图片分别代表哪些国际组织?

(学生回答分别是联合国、世贸、亚太经合组织、北约、欧盟后,及时点评。如果一位同学不能全部回答,则请其他同学补充)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北约在上述组织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它是二战后美对峙、对抗的产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专题九第一节《美争锋》学习新课:

用多媒体出示课标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重点。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板书)

多媒体出示:有关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图片及雅尔塔体制的基本容。

指出: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形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构建了二战后国际新格局的基本框架。请同学们依据雅尔塔体制的基本容预测一下二战后美关系的走向。

(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可能是和平合作,也可能是对峙、对抗)接着指出:历史的现实是二战后美有盟友迅速变成了对手。是哪些原因使两国走向了对峙、对抗呢?

多媒体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二:杜鲁门:“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三:1946年2月,美国驻外交官向美国国务院发回分析报告,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让学生依据材料归纳:美由昔日盟友反目成仇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国际交往中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走向对抗的根源。那么美对峙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板书)

多媒体展示:丘吉尔演说的图片

教师指出:揭开美对抗序幕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联人;而是当时已经卸任首相一职的丘吉尔。接着出示《和平砥柱》演说的节选。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联的势力围之,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和平砥柱》演说节选让学生思考:丘吉尔是真正希望和平吗?学生肯定回答不是,接着让学生说出依据。

教师归纳: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宣称要对抗联、对抗共产主义,因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那么丘吉尔眼中对抗联中流砥柱指哪一国家呢?

学生自然回答是“美国”。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丘吉尔寄希望于美国,美国又是如何回应的呢?学生依据初中知识很容易回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多媒体展示:杜鲁门总统的图片及下列资料

……无论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一定会危及本国的繁荣昌盛。

——杜鲁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咨文节选为加深对杜鲁门主义的理解,让学生书面解决以下问题:

①“极权主义”、“自由国家”分别指什?

②“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的是什么?

③材料表明美国国家政策将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就是遏制联、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对峙、对抗的正式开始。

为了配合杜鲁门主义的实施,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复兴计划。这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运用。

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马歇尔计划,

教师提出问题:马歇尔标榜美国的政策“不是针对某种主义”,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后,指出:马歇尔计划是一个“一石三鸟”的计划。一是通过帮助欧洲经济复兴,控制了西欧,二是控制西欧基

础上对抗联,三是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如果说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对抗联在经济

上采取的比较隐蔽的手段,它还有更直接的手

段,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建立北约”后,用多媒体出示

有关北约的一幅漫画。

学生很快回答出:序幕是“铁幕”演说,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发展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建立北约。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归纳: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的应对措施。

学生回答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经互会的建立是旨在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强调北约、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上述表格完成后,让学生观察思考“美对抗的主要方式?”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冷战的概念。

冷战指二战后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较量和对抗。

依据概念强调冷战的特点:美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战争之外的一切对抗与较量。

三、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板书)

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归纳两极对峙格局下国际关系“冷战”与“热战”的主要史实。如下:

⑴全面“冷战”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德意志

联邦国和德意志国,德国分裂。

②亚洲:日本投降后,美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1948年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民国和朝鲜主义人民国。

③拉丁美洲:1962年,联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获悉后,封锁古巴,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两国的谈判,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⑵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南北双方发生战,美国组成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参与朝鲜战争,威胁中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②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特种战争”。1965年,“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战争”。在越南军民的积极反击下,美国被迫于1973年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撤出越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两极对峙格局下美争霸影响的观点。

一是使国际关系紧,二是改变国际格局,三是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发展。进而让学生小组讨论同意哪种观点,阅读课文找出依据。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同意其中一种观点,也可能是都同意。关键要让他说出依据)学生回答后,指出:历史评价要抱着多角度、全面客观公正的态度。

启示

冷战虽然结束了,但是冷战遗留的问题依然存在。朝鲜半岛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近一个月来,朝鲜半岛的局势持续紧,引起了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普遍关注。怎样才能使朝鲜半岛的局势向好的方向发展,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为朝鲜问题相关各方提出建设性意见。

学生讨论后,小组派代表发言。进而总结启示: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和平合作才能实现共赢。3、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4、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5、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课堂小结

采取结构图的形式,先多媒体出示本课主要学习了几个问题:一是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二是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三是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

的影响。四是启示。进而让学生回答背景有哪些?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中美各自行动?消极影响?客观上的积极影响?

七、教学反思

本课相关的一些概念,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因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想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依据课标和教材,适当补充了一些有关材料,使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提高对史实的理性分析和认识。不足之处:一是作为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把握还不够深刻。二是在讨论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过程中,当学生脱离课本时,没有及时将学生引到课本知识上。造成只是空洞的分析。

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高手必备之美苏争锋

历史学科 学案 教案 考点总结 课时训练 考前必备 名师指导

美苏争锋 【课堂导入】 1945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一个十分友好的场合送给美国大使哈里曼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座雕刻得异常精美的美国国徽,也就是一只木雕老鹰。哈里曼珍爱地将它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七年后美国情报人员偶然发现它是一只窃听器,恼怒之余,美国将计就计,利用这只窃听器向苏联输送大量假情报,直到八年后的1960年才公开此事。你偷听我七年,我欺骗你八年,这场长达15年的谍报战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什么特点?美苏针锋相对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对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美苏争霸的背景、表现、影响。图示: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二战后期,__雅尔塔__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__国家利益__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__领导世界__”。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点拨提示: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2.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 2.形成过程 (1)美国的冷战政策: ①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__铁幕__”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②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党的扩张,即“__杜鲁门主义__”。 点拨提示:“冷战”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作为开始的标志,但首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③经济上:1947年,马歇尔针对欧洲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__马歇尔__计划。 思维拓展: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有怎样的关系? “杜鲁门主义”公开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④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组成军事政治集团——__北大西洋公约__组织。 (2)苏联的反击措施: ①政治上: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__情报局__”。 ②经济上:1949年成立__经济互助委员会__,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③军事上: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__华沙条约__组织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全面冷战 (1)德国分裂: ①背景: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冷战逐渐加剧。 ②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__民主__共和国。 (2)朝鲜分裂: ①背景: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了两个占领区。 ②分裂:1949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__大韩民国__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美苏争锋说课稿

《美苏争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美苏争锋》,我将从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来说教材。 一、说教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本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从昔日的盟友反目为仇,并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课与前后内容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教材结构的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基本史实,辨证的看待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从原始文字材料、图片和纪录片等视频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认识、理解、感悟历史;通过用表格归纳美苏争锋的表现,要求学生学会用表格罗列知识点。在教材处理上,我将围绕核心知识大胆取舍,通过有力的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方法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中我希望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见证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危害,渗透世界历史“和平”“发展”的主流理念。同时在理性层面上要使学生明确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其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本着遵循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及“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

地理《澳大利亚》优质课教学设计

地理《澳大利亚》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2.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羊及其他生物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学习探究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与独特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用具:《澳大利亚》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展示课件1:(澳大利亚大标题,悉尼奥运会主题曲等)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国家──澳大利亚。谈到澳大利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们想到什么了。(找2~3位学生来讲述)教师:我们平常用的商品有澳大利亚产的吗? 学生: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等。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毛衫世界闻名;同学们谈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澳大利亚很感兴趣。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从澳大利亚的羊入手,来进一步的了解澳大利亚,大家请看有关羊的资料片。 展示课件2:羊的视频 教师:看完资料,我们大家知道,澳大利亚的羊主要是什么羊呀?美利奴羊,它是绵羊的一种,这种羊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呢? 展示课件3:美利奴羊的生活习性图片和资料(教师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大家仔细看了,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具有耐渴、喜饮流水,厌恶湿热的特点,同时适宜于在干燥气候条件和开阔的地区生活。

(精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5.宝葫芦的秘密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 的融合,感受作品的魅力。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让我 们从故事中得到感悟,得到快乐。最近我们读了一本长篇童话《宝葫 芦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生说完后老师投影内容) 2.谁来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 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一天他在梦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就能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开始他很高兴,但最后发现,宝葫芦 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最后把宝葫芦的秘密说了出来。 三、知识大比拼

1、老师明确比拼要求:全班分成AB两大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互相考书本的知识,每组出6道题,胜出的一队每人可获一颗星。 2. AB两大队知识比拼。 A组问: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 B组答:科学画报B组问: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A组答:马,, 3.老师宣布比赛结果。 四、感受王葆的快乐 师:王葆得到宝葫芦,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究竟宝葫芦给王葆做 了哪些快乐的事?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去说一说。 (为王葆钓鱼、给花草浇水、做弹射式飞机模型、做试卷等) 师:宝葫芦带给王葆高兴的事太多了,作者对这个高兴得不知该怎样好的王葆描写得可谓生动、精彩、老师最喜欢这个片段,现在让 我们一起去分享。(出示图片和片段) 1.全班齐读片段。“啊哈,真的来了! 桶里的半桶水也涨到了大半桶。,, 那个葫芦——那真是个道地的宝葫芦!——也舞蹈似地晃动了两下” 2.师问:这个片段是写宝葫芦为王葆做了什么事?(钓鱼)你看,那些鱼多可爱。(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不费一点力气就得到活泼的 小鲫鱼,名贵的金鱼,王葆怎能不高兴呢? 3.学生动手找文中精彩的片段 师: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细节。现在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

美苏争锋 教案

美苏争锋 三河一中历史组刘岩 一、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本课重点: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See.Through)》片断这段视频中,两个大国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然而一旦牵涉到争夺势力范围,立马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看了这段视频,我不由联想到人类历史上也有过似曾相识的一幕,只不过最后两个国家没有真的兵戎相见,这段历史就是——美苏争锋。 讲授新课: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知识连接: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学生:阅读教材154页第一、二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二战后新的国际关系体制是什么? 2)这个国际关系体制以哪些国家为主导,为什么? 3)这些国家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完整版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理解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冷战”等重要史实、概念;掌握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过程,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冷战”的视频资料、历史图片、文字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合作讨论,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史实中认识霸权主义的危害;认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只有理解、信任、对话才能使人类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分歧,形成了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相互对峙局面,其交锋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课内容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编排特点:教材线索较清晰,图文并茂,信息量较大,学习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重点: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局势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美苏“冷战”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历史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不突出,使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并不理想,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加上新教材是专题体系,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想要清晰展现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他们信息来源广泛,思想活跃前卫。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高一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兴趣浓,关注度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国际时事与历史问题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和国际时政的理解深度,逐步掌握寻根溯源的研究途径和方法,由此使得历史学习的经世致用功效得以充分体现。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1)传统思路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为了让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设计采用传统教学思路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别从背景、过程、影响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战后美苏争锋、形成两极对

优质课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宗健康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 一、教材分析 “酶的特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与分析”三大内容。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学生已自我构建。有关“酶具有专一性”的内容,隐含着同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作用和不同的酶对同一种底物的作用的内容,对于这一内容,只要引导学生对前一节所学实验就底物和酶进行改变,通过亲自实验及分析,很容易突破。因此,“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而这一内容所包含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既是前面所学的“酶的作用与本质”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理解,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素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素养非常好的内容,对学生学习与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结合初中学习的人体内消化酶知识,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即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然而,对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还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特别是细节问题:如底物的选择、指示剂的运用等,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困难。 三、教学设计思路 酶的特性这一节的教学,是在对酶的作用和本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对酶的催化作用做进一步的认识。由于本节课内容与生活贴近,实验性强,所以本节课内容适宜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亲历”。通过钻研教材,我挖掘了较多的探究内容,对于酶的专一性,课本是以呈现的方式给出,为了使学生从“听和背”中解脱出来,我设计了专一性探究实验。 我的设计思想就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做科学”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全盘接受他人的结论,真正从“听和背”中解脱出来,实现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19棉花姑娘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了许多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基于读的重要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经验,把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思路,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棉花姑娘的图片、生字词卡片和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的头饰;查找资料了解七星瓢虫及人类的其他朋友——益虫。(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谈话的方式,以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夸一夸”棉花姑娘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的美丽,为下面写棉花姑娘生病、治病做好铺垫。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李翠霞 一、设计思想: 1、课堂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 2、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线索较清晰,于是对本课经行整合,教学进程安排分成三个话题教学:话题一、所恃何长图争锋?话题二、龙争虎斗齐争锋?话题三、各抒己见议争锋?通过富有文学色彩语言的概括和设计教学情境,从中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局部不稳、动荡,从中感悟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危害,明确反殖、反霸应当成为多数国家的外交内容,感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水平。在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态度取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美苏争锋》。该内容主要讲述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而引起的一系列交锋,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知识点较多。在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和会考标准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与补充,并就冷战影响、霸权主义危害和如何维护和平引导学生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感悟。本课处理主要是以“冷战”为中心,在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对为何冷战、如何冷战、冷战影响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其中特别注重对冷战影响的探讨: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部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 三、学情分析: 关于美苏争锋,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涉及,因而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是比较熟悉的。但并美苏争锋的原因和影响、实质的认识不够具体和深入,有待通过

《苏州园林》区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特等奖

《苏州园林》公开课教学设计 执教者:肇庆市第一中学陈焜 (一)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 2、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整体感知课文;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 (二)教学重点 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及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阅读说明文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2,欣赏苏州园林图片,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

二、揭示目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标注并识记文中生字词,标好段序。 2. 任选角度,说说《苏州园林》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例如:《苏州园林》是一篇的文章。 四、速读课文,把握大意 1、速读课文,划出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的信息的关键的语句。(中心句、总说句、结论句,尤其是段首句) 2、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五、合作探究解读课文 阅读课文2-9自然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合作完成填表。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的? 六、比较阅读,能力迁移 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阅读说明文的方法,速读新课程p41《北京园林》一文,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完成填空。 七、学习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阅读方法: 中国园林之美:…… 八、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这些”,苏州园林之美还有哪些呢? 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大家设计: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 九、作业布置 请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肇庆一处景点(七星岩或鼎湖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200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 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各有侧重 (一)《古诗两首》

[县公开课教学设计]美苏争锋

课题:美苏争锋 时间: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美苏争锋》。本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从昔日的盟友反目为仇,引起一系列交锋并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现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也有借鉴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校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基础知识,尤其是世界史知识薄弱,理解和分析史料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给本课带来一定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 我的设计思路是利用时政热点话题引出问题:中美有无发生“新冷战”的可能,联系当下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当下国际社会的实际问题。新课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冷战的缘起,冷战的表现以及冷战的影响。最后一个探究问题是本课的高潮,学生从政治、经济格局、外交等多个角度探究当下中美有无出现“新冷战”的可能,首尾呼应,以开放性的问题结束,升华主题,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幻,我们都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都有能力,有智慧应对所有挑战,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四、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在梳理和概括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和感悟实力于国家地位、和平于人类社会,部分于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辨析,提取相关有效信息,最后做到运用历史资料分析中美有无“新冷战”的可能,切实做到论丛史出,提高全面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 3.时空观念:结合冷战是在二战的时间背景下发生的,理解欧洲优势地位下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学设计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木头的各种变化,蕴含了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一粒种子经过的历程,再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道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与《去年的树》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2、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板书:9 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 (2)为什么会很好? 通过预习,能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课文后,想一想种子经过了哪些生命历程? 2、检查交流 (1)字音检查 ①出示:缩努茎推吱拆旧 ②指名读,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③识记生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堆一推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④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

苏教版语文三下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4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和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揠苗助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我们从上学到现在看过很多书,你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 3、学习“寓”字。引导:这是一个生字,想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引导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出示生字词: 巴望焦急纳闷枯燥强弱 宋国兴致勃勃筋疲力尽 (1)指名读、齐读。 (2)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3)齐读生字词语。 理解题目意思:揠苗助长——揠:拔;拔禾苗帮助它长高。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课题:田忌赛马不简单授课人:柳迪 学校:中关村一小 日期:2010年9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教学内容----探讨田忌赛马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之前,人教版已经学过搭配和排列的有关知识,而且对可能性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主要是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列知识的巩固应用, 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初步接触了有关可能性大小的知识,一些有关排列的知识,北师大版教材在三年级学生已经了搭配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救问题中的运用。本课则以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的教学素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的应用“运筹”的故事,80%的学生对这一故事应经有了了解,但仅仅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本课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体会对策论方法和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说明: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教材选择列表整理因为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我将表格作为教学过程中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因此,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理出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 我的思考: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就是以热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就连“语文园地”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阅读科学动脑的短文、展示查阅的科学资料。这样的意图,就是要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启发的句子。 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4、学习主人公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识字兴趣,认识50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养成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 《数星星的孩子》 2课时 《爱迪生救妈妈》 2课时 《恐龙的灭绝》 2课时 《阿德的梦》 2课时 语文园地八 4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文现象的故事。课文先讲有个孩子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接着写这个孩子发现了星星的一些运行规律;然后具体写了爷爷告诉他关于北斗七星的知识,他为了验证爷爷的话,一夜未睡;最后讲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它告诉我们成年的成就与童年的爱好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生字14个,认识一个多音字“重”,并会用生字口头组词。 能力目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文后问题。 3、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 1、同学们,你们数过星星吗?你们都认识什么星?请大家说说自己都认识哪些星星。 2、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教师巡视) 2、同桌读课文,解决生字。 3、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4、小组读课文,互评。 5、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6、检查生字 (1)师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并指名读文中带生字的句子。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 (3)游戏“猜字”。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2、同桌互相指读生字(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能规范书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天文知识,感悟星空的神奇、美丽。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美苏争锋》教案6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美苏争锋》教案6 人民版必修1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冷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等。 2.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3.概括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和苏联的反击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美苏“冷战”造成了二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感。 5.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影响,通过补充阅读材料和加强对课文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方式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整合教材内容如下: 2.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布置预习思考题:(1)找

出重要概念。(2)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哪些?(3)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措施?(4)“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如何?(预习思考题无须用本子专门写下来,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只需画在书上就行;需要归纳的可写简要提纲。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自学习惯。预习思考题的难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一般以了解课文知识、突出重点知识为主,跨度不宜太大。) 3.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到答案。 4.注重创设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5.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例如引入资料: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和用计算机演示“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地图”等,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认识到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进而懂得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材料和时政资料。 教学构想 (注:如果教学对象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并能自觉做好预习思考题的,可省略讲各教学内

(完整版)《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学设计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木头的各种变化,蕴含了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一粒种子经过的历程,再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道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与《去年的树》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2、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板书:9 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 (2)为什么会很好 通过预习,能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课文后,想一想种子经过了哪些生命历程 2、检查交流 (1)字音检查 ①出示:缩努茎推吱拆旧 ②指名读,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③识记生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堆一推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④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第1课《美苏争锋》 一、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美苏争锋》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1课。《美苏争锋》即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伴随着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最终从两极向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在“冷战”方式下进行的激烈争夺及影响。 三、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已经有了一定概念性认知,但是缺乏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归纳掌握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 2、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法等分析、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实质和影响。 2、运用情景再现和活动讨论法让学生利用课堂讨论充分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国际关系的长期紧张,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美苏争锋、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3、明确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当前我国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2、难点是美苏对抗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时代。世界舞台上除各个国家之外,还活跃着许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国际组织的图片,问: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图片分别代表哪些国际组织? (学生回答分别是联合国、世贸、亚太经合组织、北约、欧盟后,及时点评。如果一位同学不能全部回答,则请其他同学补充)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北约在上述组织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它是二战后美苏对峙、对抗的产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锋》学习新课: 用多媒体出示课标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重点。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板书) 多媒体出示:有关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图片及雅尔塔体制的基本内容。 指出: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苏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形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构建了二战后国际新格局的基本框架。请同学们依据雅尔塔体制的基本内容预测一下二战后美苏关系的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