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 化学常识

化学用语  化学常识
化学用语  化学常识

化学用语化学常识

1. 【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知识。P的左上角标质量数,左下角标质子数,A项正确;F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B项错误;两个Cl-应放在Ca2+的两侧,C项错误;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D项错误。

2.【2017年高考海南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蔗糖有甜味,可作为调味剂,A项正确。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阻止食品被氧化,因此细铁粉可以作为食品抗氧剂,B项正确。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消毒杀菌,可作为消毒剂,C项正确。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为食品干燥剂,生石灰可作为食品干燥剂,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用途,此题比较基础,平时夯实基础,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体现对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3.【2017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A.B.C D.

【答案】A

【解析】A、为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为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为辐射标志,故C错误;D、为易燃液体或依然固体标志,故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标志的认识,此题属于基础题,要了解化学中每个标志的用途,所对应的物质。

4. 【2017年高考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

【答案】A

【解析】酸雨的分为硫酸性酸雨和硝酸型酸雨,前者与SO2有关,后者与氮氧化物有关。大气中存在二氧化碳,酸雨与二氧化碳无关。故A不正确。

2016-2013年化学高考题

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

【答案】D

【解析】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三聚氰胺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

【名师点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这几类: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等;着色剂——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如在酸奶、冰淇淋等中加入;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如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甜味剂——目的是增加甜味感,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阿巴斯甜等。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本题属于基础题,化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2.【2016年高考天津卷】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

麻黄能

“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

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

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

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

是可回收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若再喝醋,NaHCO3会与醋酸发生反应,起不到抗酸药的作用,B项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史、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安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安全等知识点。题目比较基础,要熟

悉常见的化学标志:如物品回收标志;中国节能标志;禁止放易燃物标志;节水标志;禁止吸烟标志:;中国环境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等。知道常见的抗酸药及其治疗原理。此类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

8

O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硫化钠的电子式: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答案】B

【解析】A、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

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因此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8

8

O,A错误;B、Mg2+的质子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则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可表示为;B正确;C、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Na+S Na+

2 ,C错误;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用语正误判断

【名师点晴】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应用。易错点

是电子式的书写,注意分清楚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4.【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2H5OH B.HNO3C.NaOH D.HCl

【答案】B

【解析】C2H5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腐蚀品,A项错误;HNO3是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腐蚀性,B项正确;NaOH 是强碱,有强烈的腐蚀性,C项错误;HCl是强酸,有腐蚀性,但通常不作氧化剂,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品的标志。

5.【2015重庆理综化学】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

...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D

【解析】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由CuSO4·5H2O→Cu,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A错误;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由Fe2O3→Fe,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B错误;C.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C错误;D. 四氧化三铁的俗名是磁铁,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反应的判断,涉及铜、铁的冶炼,传统硅酸盐工业。

【名师点晴】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本题以我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背景材料,将生活中的发明创造与化学连接起来,充分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为同学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打下基础,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6.【2015北京理综化学】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

...化学反应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B、D项均涉及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定位】化学反应的定义、常见生产生活中的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以我国古代的科技应用为素材,考查化学反应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7题】下列过程没有

..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化学问题的能力。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项正确;热碱水中,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碱性强,促进油脂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乙烯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铁粉可与氧气反应从而防止食品被氧化,也涉及化学变化, D项错误。

【解析】判断一个过程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应注意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否同时存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还要特别注意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对于本题应注意审清“没有”、“化学反应”等关键词语,结合所学知识逐项进行分析。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吸附产生异味的物质,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正确;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是利用升高温度,促进纯碱的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较为彻底的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是由于高锰酸钾溶液能将水果释放出的具有催熟水果作用的乙烯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

封包装,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品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名师点晴】本题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为载体考查相关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明确是化学变化的特征、判断依据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

8.【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1题】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反应实质的理解。明矾中的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有吸附作用的Al(OH)3胶体而净水,涉及化学变化,A 项错误;液氨用作制冷剂,只是NH3的状态发生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B项正确;HF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SiF4和H2O,涉及化学变化,C项错误;CaO与H2O反应涉及化学变化,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通过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与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了解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本概念,从掌握概念的本质入手,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还与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9.【2015浙江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答案】C

【解析】A、液晶态介于晶体态和液态之间,既有晶体的某些性质如有序性,也有液态的一些性质如流动性,A正确;B、0℃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有关,冰的水分子间氢键比液态水时的氢键更多,B正确;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但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物理变化,C不正确;

D、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的过渡排放造成的,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

用和氮氧化物的催化转化都可以减少SO2、氮氧化物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D 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液晶的性质、水中氢键对水物理性质的影响、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等变化判断以及预防酸雨的措施。【名师点晴】本题从知识上考查了液晶结构与性质判断、氢键对水物理性质的影响、石油裂解、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乙醇的工业制法、蛋白质性质以及纳米材料的应用、酸雨形成与预防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运用情况。这道高考题为一道中下档题,题目难度偏低,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2015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工业生产,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橡皮擦的主要成分为橡胶,与橡胶工业有关;铝合金与冶金工业有关;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与电镀工业无关;铅笔漆与涂料工业有关。本题选C。

【考点定位】考查制作铅笔涉及的材料与相关工业生成的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经常使用的最普通的铅笔为线索展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的研究。铅笔头上带有擦拭的橡皮擦原料是橡胶,涉及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的有机合成橡胶工业;固定连接橡皮与铅笔的纽带——铝合金片涉及冶炼金属的冶金业;为了增加和学习生活的视觉美感和亲和性,在铅笔外皮刷的油漆及绘制的各种赏心悦目的图案、花纹、文字等使用的原料涉及到有机合成及涂料的生产和使用,制作铅笔芯要以石墨和粘土为原料加工制成。只有对物质的各种成分全面认识,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可见化学知识已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充分证明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学好化学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11.【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7题】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CH3CH3+Cl2CH3CH2Cl+HCl

CH2==CH2+HCl CH3CH2Cl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分析与判断能力。乙烯与氯化氢发生的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油脂酸性水解得到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水解得到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B项正确;Zn+Cu2+===Zn2++Cu中Zn单质被氧化,C项错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实质上分别为氧元素(过氧化钠中)和氯元素的“歧化反应”,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D项错误。

【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以中学常见的化学反应为例,分析和判断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考查化学反应类型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和分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无机化学中的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判断,应根据具体化学反应进行分析。12.【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2题】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电子,A正确;B、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石英是二氧化硅,属于纯净物,B不正确;C、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的是弱电解质。氯化铵是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电解质,C不正确;D、蛋白质是高分子化

合物,而葡萄糖是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有关概念与含义以及判断依据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注意单质、纯净物、强电解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含义,注意有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3.【2014年高考天津卷】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根据ΔG=ΔH-TΔS,放热和熵增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放热的熵增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而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A项正确;氢氟酸对二氧化硅有腐蚀作用,不能用玻璃瓶存放,B项正确;甲烷水合物也称“可燃冰”,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晶体,C项正确;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不能生成氢气,D项错误。

【考点地位】本题考查了吉布斯自由能以及反应自发性的判据,HF对玻璃的腐蚀,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浓硫酸使金属铁钝化。

【名师点晴】本题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H—T?S < 0,由反应能自发进行,判断?S的变化,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要注意浓硫酸的特殊性。

14.【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答案】D

【解析】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利用的是太阳能,而电解水制氢利用的是电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目前电能主要是利用火力放电,因此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

更经济,正确;B、铵根及氨气中的氮元素均是-3价,利用氧化剂将其氧化为氮气,可以进行废水处理,也可以借助于电解法转化为氮气,B正确;C、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

内的数个目标分子,体积为10-12L,设数个分子为N,则即该检测技术能检测细胞内浓度为N

6.02×1023

mol·L-1,N可能介于1~10之间,则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故C正10-12

确;D.汽油与甲醇均可燃烧,且热值不同,则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发生变化,故D错误,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能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燃烧热及光学检测技术等。【名师点晴】本题以光催化电解水、废水处理、物质检测、燃料热值等前沿学科技术为载体,意在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偏僻,平时需要学生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收集和积累,题目难度中等。

15.【2013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绿矾—FeSO4·7H2O B.芒硝—Na2SO4·10H2O

C.明矾—Al2(SO4)3·12H2O D.胆矾—CuSO4·5H2O

【答案】C

【解析】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

【名师点睛】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该知识点与课本联系密切,源于课本上的知识,学好化学的关键是注重基础,提升能力,在今后高考化学的考查中,也一定会体现重视核心知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命题宗旨。

16.【2013年高考上海卷】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

A.都是共价化合物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因此C正确。

【考点定位】基本概念。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本概念,明确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这几个概念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尤其注意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注重的是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17.【2013年高考四川卷第2题】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答案】D

【解析】CO是不成盐氧化物,A项错误;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不是胶体,B项错误;四氯化碳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

【名师点睛】物质的分类是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高频考点,本题考查了氧化物分类,分散系的区分,电解质的判断,混合物的物质组成等知识,题目较简单,试题立足于课本,突出主干,落实双基,有利于学生答题。

18.【2013年高考天津卷】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和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和互为同系物

D.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理解以及运用能力。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A选项没有说明生成物的状态,故错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苯酚和苯甲醇是两类不同的物质,不是同系物,C项错误;虽然硫酸钡的水溶液不易导电,但溶解于水中的硫酸钡能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为强电解质,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本概念中的:燃烧热、氧化还原判断、同系物、强弱电解质,需要平时注意区分,在考试时才能正确作答。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燃烧热、氧化还原判断、同系物、强弱电解质,这些概念比较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练习,属于基础知识题。

19.【2015江苏化学】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 .氯离子(Cl -)的结构示意图:

C .氯分子的电子式:

D .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 3C -CH 2Cl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意在考查考生辨析基本化学用语的能力。元素的左上角应标明质量数,应为17+20=37,A 项错误;Cl -的最外层为8个电子,B 项错误;Cl 2中两个Cl 原子之间有一对共用电子, C 项正确;氯乙烯中有一个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 2==CHCl, D 项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用语运用、有机物的命名、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等知识。

【名师点睛】涉及化学用语,本题体现在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表示、有机物的命名,要求学生平时对概念、用语熟练掌握,还会涉及结构简式、电子排布式(图)、分子式、最简式等,培养学生用化学语言来回答问题。

20.【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2题】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 Br

C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判断能力。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 项错误;质子数加中子数等于质量数,质子数在原子的左下角,质量数在原子的左上角,B 项正确;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应为8,C 项错误;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D 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用语的有关内容,涉及到电子式、核素符号、离子结构示2 8 6 +16

意图、简单有机物的命名等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本工具,对化学用语的全面考查最能体现出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也是化学必考的知识点。本题的解题要点为:化学用语的考查,学生要掌握核素符号、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数、分子模型、简单有机物的命名等化学用语,做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化学用语与要求是否一致,尤其是电子式书写、球棍模型还是比例模型等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第3讲 化学用语及数字的含义

第3讲化学用语及数字的含义 一、必背内容 1、元素符号 书写方法:用字母表示,“两大一小”如:氮,锰、铝、氯铁。 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②表示该元素的。 如“N”表示①氮元素②一个氮原子 注意:①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3N”表示3个氮原子 ②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物质 2、离子符号 书写方法:先写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写数字及“+”或“—”号 表示的意义:①一个离子②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如:“Mg2+”表示①一个镁离子②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注意:①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只表示离子的个数如:“2Mg2+”只表示2个镁离子3、化合价 书写方法: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先写“+”或“—”号,再写数字 表示的意义:①Mg: +2价的镁元素②MgO: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化合价的求法: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 例:求划线元素的化合价KMnO4Na2SiO3 O2 4、化学式 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数字写在右下角) 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物质 ②表示物质的组成 ③表示一个分子 4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注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才有③4两种微观意义 5、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般同时含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物质 6、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等式 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离子数目关系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读法:(以2H2+O2======2H2O为例)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 ③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复习考点解读:化学用语

(2015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86页24题)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1)从1H+、-2O、6S+、1K+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根据所标化合价及分类要求填化 学式。 (2)根据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空。 ①A元素和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相同; ②上述原子能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为。 【答案】(1)H2SO4 KOH K2SO4或KHSO4 SO3或K2O或H2O (2)①核外最外层电子数②Al3+ 补充选题 1.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B.内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图中A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为。 (3)图3中所用到的原料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答案】(1)A (2)复分解反应 OH- (3)+3 2.结合下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C对应的符号是,A和D 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根据表中信息确定该反应中A、B的分子数之比为。 物质 A B C D 微观 图 【答案】(1)O2- MgCl2 (2) 2:1 3.从H、C、N、O、Na、Al、Cu七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题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一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硅原子;(2)两个硫酸根离子(3)正三价的铁元素_ _;(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5)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3)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2个氮原子。(2)氖气。(3)二氧化氯中氯元素显+4价。(4)亚铁离子。(5)3个四氧化二氮分子。 4.写出(1)中化学符号和(2)中数字“2”的意义,并按要求完成(3)(4): (1)2SO42-。(2)右图中第2个“2”表示。 (3)碳酸钠的化学式。(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5.(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氮分子;②m个铝离子; ③硫酸铁;④3个钙离子。 (2)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Fe2+;② H2O 。 6.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1个镁原子(2)2个碳酸分子 (3)3个碳酸根离子(4)氯化钙中元钙素的化合价为+2价 7.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化学物的化学式:. 8.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1)2Cl (2)2个氮分子(3)Al3+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9.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硅的元素符号;(2)2个锂原子; (3)3个铝离子;(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0.(5分)2015年3月18日,中科院院士谢毅教授凭借发现二维超薄半导体在提高光电、热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工作,获得17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G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图Ⅰ、图Ⅱ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Ⅲ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Ⅲ中X的数值为,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4个镓原子;2个硫离子。 (3)硫化镓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概括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 语知识点概括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用化学计量 一、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描述对象:微观粒子,比如分子、原子、粒子、中子、质子、电子等。 单位mol 符号n 2、阿伏伽德罗常数 12 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1mol=1 个≈6.02×1023个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一般为g·mol-1,此时与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数值相等,摩尔质量有单位而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 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纯气体或混合气体)摩尔体积:约 22.4 (近似值) 5、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PV=nRT 6、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溶液体积包含的溶剂的物质的量 单位: 溶液稀释与浓缩的换算式 溶质质量分数(a%)、溶解度(S)、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密度(ρ)的换算关系(饱和溶液): 不同密度的溶液相互混合,总体积计算式: 例题:取14.3 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10 mL,并收集到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求: (1)Na2CO3·xH2O的物质的量;(2)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x的值。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1、容量瓶、烧瓶、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2、计算、称量、溶解(稀释)、冷却、移液、定容、装瓶贴标签。 3、注意:容量瓶使用前要验漏、洗涤,不能润洗。只能配一定体积的溶液。转移溶液是要是室温,玻璃棒在瓶颈刻度线下。 4、误差分析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陷阱问题 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一定要特别关注是标准状况下还是非标准状况,标准状况可以用

最完整的九年级化学用语

九年级化学用语 (包括元素符号、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白晋阳 一、记住30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氦锂铍硼 H He Li Be B 碳氮氧氟氖 C N O F Ne 钠镁铝硅磷 Na Mg Al Si P 硫氯氩钾钙

S Cl Ar K Ca 三、常见元素和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一价氯银钠钾氢,-1 +1 +1 +1 +1 Cl Ag K Na H -2 +2 +2 +2 +2 二价氧钙钡镁锌, O Ca Ba Mg Zn +3 +4 铝三硅四要记住,Al Si -2 -2 碳酸硫酸二价根,CO3SO4 -1 -1 +1 氢氧硝酸铵根一,OH NO3NH4 -3 还有三价磷酸根。 PO4 说明: 在初中化学中,具有可变化合价的元素是如下8种: C N P S Cl Cu Fe Mn但是它们的化合价不用去记! 在初中化学中,除了以上根的化合价需要记住以外, 其它的根的化合价也不用去记。 四、常见离子符号(共25个): Cl―(氯离子)、Ag+ (银离子)、K+ (钾离子) 、Na+ (钠离子)、H+ (氢离子) O2-(氧离子)、Ca2+ (钙离子)、Ba2+ (钡离子)、Mg2+ (镁离子)、Zn2+ (锌离子) Al3+ (铝离子) CO32-(碳酸根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 OH-(氢氧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NH4+(铵根离子) PO43-(磷酸根离子) 以及Fe2+ (亚铁离子)、Fe3+ (铁离子)、、Cu2+ (铜离子)、HCO3-(碳酸氢根离子) MnO4-(高锰酸根离子)、MnO42-(锰酸根离子)、ClO3-(氯酸根离子)、SO32-(亚硫酸根离子)、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 刘泽宏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1.有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 2.有金属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金属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4.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5.有非金属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6.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7.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8.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9.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10.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 11.有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 12.有氧化物生成的分解反应 13.有氧化物生成的置换反应 14.有氧化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15.有氧化物参加的化合反应 16.有氧化物参加的置换反应 17.有氧化物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18.一种氧化物发生的分解反应 19.生成物全部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20.反应物全部是氧化物的化合反应 21.有酸生成的化合反应 22.有酸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3.有酸参加的置换反应 24.有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25.一种酸发生的分解反应 26.有碱生成的化合反应

27.有碱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8.有碱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29.一种碱发生的分解反应 30.有盐生成的化合反应 31.有盐生成的分解反应 32.有盐生成的置换反应 33.有盐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4.有盐参加的化合反应 35.有盐参加的置换反应 36.有盐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37.一种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38.固体与固体间的置换反应 39.有两种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40.金属铜参加的置换反应 41.反应物都是黑色固体的置换反应 42.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43.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化合反应 44.有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的燃烧 45.属于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 46.实验室制氢气 47.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48.实验室用纯净物制氧气 49.实验室制氧气(三种) 50.用纯碱制烧碱 51.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52.“湿法炼铜”的原理 53.用盐酸除铁锈 54.用硫酸除铁锈 55.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56.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胃酸过多

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化学用语与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无机有机化学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所以,化学用语本身就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知识。没有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学不好化学用语,化学科学也是无法掌握的。 (一)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是实行化学教育、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使用方便、能确切表达化学知识和科学涵义等优点。中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熟练地、牢固地掌握化学用语。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做到记忆和理解相结合。记忆即要记住充足数量的元素、化学式;理解就是要知道它们的涵义。例如,元素符号不但能表示某种元素,同时,它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不但表示某种单质或化合物,又代表单质或化合物的一个分子或组成元素间的定量关系;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一个真实的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还表示它们相互作用的量的关系。所以说,化学用语本身含有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 (二)化学用语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水平的重要形式 如前所述,化学用语含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因为化学概念和基础理论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及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所以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化学用语的过程中,抽象思维水平必然得到发展。例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观察电解水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明确水的分子式(h2o)表示的含义,这就是物质的组成通过化学用语抽象概括。另一方面,化学教材中化学用语的编排体系也力求符合学生的理解规律,即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感性到理性。 (三)化学用语便于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应用化学用语可将大量、繁杂的化学知识实行简化,方便知识的记忆和贮存。能够这样说,学生能否熟练、准确地使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相关化学问题,是衡量中学生化学学科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对化学用语的学习要求是“三会”,即:要“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

初中化学用语

初中化学用语 一.常见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 (一)气态物质 氧气 O2 氮气 N2氢气H2氦气H e 二氧化碳 CO2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氮 NO2一氧化氮 NO 二氧化硫 SO2甲烷 CH4三氧化硫 SO3臭氧O3 (二)固态物质: 五氧化二磷 P2O5四氧化三铁 Fe3O4二氧化锰 MnO2高锰酸钾 KMnO4 锰酸钾 K2MO4氯酸钾KClO3 氯化钾 KCl 氧化镁 Mgo 氧化铜CuO 碳酸钙 CaCO3氧化钙 CaO 氧化铁 Fe2O3 氯化钠 NaCl 硫酸铜 CuSO4氯化钙 CaCl2氧化铝 Al2O3 氯化铵 NH4Cl 硝酸钾 KNO3硝酸铵 NH4NO3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钾KOH 碳酸钠 Na2CO3碳酸氢钠 NaHCO3 氢氧化铝 Al(OH)3

(三)液态物质: 水 H2O 过氧化氢 H2O2硫酸铜溶液 CuSO4盐酸HCl 稀硫酸 H2SO4硝酸银溶液AgNO3硫酸铝溶液Al2(SO4)3氢氧化钠溶液 NaOH 氯化亚铁溶液 FeCl2硫酸亚铁溶液 FeSO4氯化铁溶液 FeCl3 硫酸铁溶液 Fe2(SO4)3石灰水 Ca(OH)2氯化钙溶液 CaCl2 硫酸钠溶液 Na2SO4碳酸 H2CO3硝酸 HNO3 碳酸钠溶液 Na2CO3碳酸氢钠溶液 NaHCO3碳酸钾溶液 K2CO3 硝酸钡溶液 Ba(NO3)2 (四)常见沉淀物质: 硫酸钡 BaSO4碳酸钡 BaCO3氢氧化镁 Mg(OH)2氢氧化铝 Al(OH)3氢氧化亚铁 Fe(OH)2氢氧化铁 Fe(OH)3氢氧化铜 Cu(OH)2 氯化银 AgCl 碳酸钙 CaCO3碳酸银 Ag2CO3 硫酸钙 CaSO4微溶氢氧化钙 Ca(OH)2微溶 三.常见的根离子 NO3- SO42- CO32- (OH)- NH4+ 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氨根离子化合价口诀: 钾钠银氨 +1价钙镁钡锌 +2价铜一二铁二三铝三氯负一 单质化为零。 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2C + O2点燃2CO (氧气不充分) 2C + O2点燃CO 2(氧气充分) 2C + O2点燃2CO 2 3Fe + 2O2点燃 Fe3O4 S + O22 4P + 5O22O5

初中化学用语专项练习题 初三中考整理

化学用语练习题 练习1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氦原子________; ②2个氮气分子________; ③酒精________; ④3个镁离子________。 (2)写出符号“2SO 3”中数字的含义。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②两个氢原子________;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 (2)在符号“H +1 2O”中H 正上方的“+1”表示______,H 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 练习3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8个氧原子________; ②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③钠离子________; ④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2)请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 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 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 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 (2)写出符号“2CH 4”中数字的含义: “2”表示 _____________;“4”表示 ________________。 练习5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硝酸镁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③硝酸根离子________ ; ④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

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化学用语和化学量032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2×12+16×2=56 B.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58 C.(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6×4=132 D.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2×1×2+16=20 答案:C 解析:A错误,因为在2CO2中共有4个氧原子;B错误,在Ca(OH)2中有两个氧原子,而不是一个氧原子;C正确;D在2H2O中,共有两个氧原子。 题干评注:相对分子质量 问题评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12 B.18 C.22 D.40 答案:C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O可得,A+40 =====B十18,所以B-A=22。 题干评注:相对分子质量 问题评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在反应2A+B====2C中,1.6 g的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B.64 C.44 D.80 答案:D 解析:在列比例式关系时一定要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即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不等于2×2 g-2×1.6 g;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却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有关。 题干评注:相对分子质量 问题评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4.一个CO分子的质量为akg,其中氧原子质量为bkg,若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则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初中化学用语全61571

初中化学用语总结 一、单质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金属单质,如: Na 钠Cu 铜 Mg 镁Zn 锌 Al 铝Ag 银 K 钾Ba 钡 Ca 钙Pt 铂Mn 锰Hg 汞 Fe 铁Au 金……(2)非金属固体: C 碳 S 硫 P 磷 (3)稀有气体: He 氦气 Ne 氖气 Ar 氩气 H2氢气 N2氮气 O2 氧气 O3臭氧 Cl2氯气 (一)、化合反应:“多变一”

1、氯化氢与氨气反应:氯化铵氨气氯化氢?→? + Cl NH NH HCl 43===+ 2、红磷燃烧: 五氧化二磷氧气磷点燃 ??→?+ 522O P 2O 5P 4点燃+ 3、硫的燃烧: 二氧化硫氧气硫点燃 ??→?+ 22SO O S 点燃+ 4、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点燃 氧气铁??→?+ 432O e F O 2e F 3点燃+ 5、镁的燃烧: 氧化镁氧气镁点燃 ??→?+ O Mg 2O 2Mg 2点燃+ 6、铝的燃烧: 氧化铝氧气铝点燃 ??→?+ 322O Al 2O 34Al 点燃+ 7、铜在空气中加热:氧化铜氧气铜加热 ??→?+ O Cu 2O Cu 22△+ 8、氢气的燃烧: 水氧气氢气点燃 ??→?+ O H 2O 2H 222点燃+ 9、木炭燃烧: 二氧化碳氧气碳点燃 ??→?+ 22CO O C 点燃+ 10、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一氧化碳氧气碳点燃 ??→?+ CO 2O C 22点燃+ 11、一氧化碳的燃烧:二氧化碳氧气一氧化碳点燃 ??→?+ 22CO 2O CO 2点燃+ 12、二氧化碳溶于水:碳酸水二氧化碳→+ 13、生石灰遇水反应:氢氧化钙水氧化钙→+ (二)、分解反应:“一变多” 1、氧化汞加热分解: 氧气汞氧化汞加热 +??→? ↑+2O Hg 2O g H 2△ 2、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氧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 ↑+22O Mn 22O O H 2O 2H 2 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 ++??→? 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学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学案 【考纲展示】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9.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化学用语与化学计 量 要点扫描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易遗忘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容易遗忘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转移→定容→摇匀→倒出装瓶。 3.容易忘记的容量瓶使用方法 (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查漏”的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

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 若漏水,可以在瓶塞涂点凡士林。 (2)要选择规格合适的容量瓶。 ①常见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几种。如配制溶液时明确知道所需容量瓶规格,则需将容量瓶规格一并答上。 ②根据所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置480mL 某浓度溶液,则需选用500mL 容量瓶。 ③不能用容量瓶直接溶解固体溶质,也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④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4.容易忘记的注意事项 (1)如下图所示: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容量瓶口处不能接触瓶口。 玻璃棒不能触及瓶口 (2)在使用容量瓶过程中,如需要移动容量瓶,手应握在瓶颈刻度线以上,以免瓶内液体因受热而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3)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滴加蒸馏水。 5.容易混淆的误差分析 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MV m V n ,根据公式,分析各个量的变化,判断可能产生的误差。 (1)测定结果偏高的的是:砝码生锈,m 偏大,结果偏高;定容时溶液温度高;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读数。 (2)测定结果偏低的是:称量时固体溶质与砝码位置放反而又使用游码;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使n 减小,浓度偏低;定容时溶液温度过低;称量易吸水物质时称量时间过长;称量不干燥的物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溶液在溶解、稀释、转移、定容和摇匀的过程中有液体溅出;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3)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是:容量瓶内有少量水;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二、化学计算常用技巧 1.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设备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原料中的某些元素是否都转入了产物中,中间产物参与的反应中是否又有原始产物参与,不可盲目地根据起始物和产物中的原子守恒关系直接得出关系式。 2.差量法: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热量的变化等,该差值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借助这种比例关系,可解决一些量变的计算题。 3.守恒法:化学中的守恒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溶液中的正负电荷守恒、连续反应中的原子守恒等。

初中化学式及化学用语默写

化学式及化学符号默写 氢气氧气氮气氦气氖气氩气铁铜锌镁银铝碳硫磷氯气溴单质碘单质氟气臭氧 单质 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钡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二氧化氯二氧化锰水双氧水 氧化物 硝酸盐酸硫酸碳酸 酸 氨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钡氢氧化锌氢氧化铝氢氧化铜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碱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银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锌氯化铝 氯化铜氯化铁氯化亚铁 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钡硝酸锌 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铁硝酸亚铁 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钡硫酸锌

硫酸铝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 碳酸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钡 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甲烷乙醇3个氧原子3个氧分子3个氧离子2个水分子2个氢原子2个氢分子铜原子2个氢离子硫酸分子5个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甲烷分子4个水分子 硝酸根离子2个碳酸根离子1个铜离子2个亚铁离子双氧水分子硫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氯离子3个铝离子2个碳酸分子氮原子氮分子 硫酸钙中的阴离子硝酸镁中的金属离子碳酸铵中的阳离子银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钡离子锌离子氨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五氧化二磷分子氮气分子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大理石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浆/石灰水)石墨金刚石

默写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5.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6.乙醇在氧气中燃烧: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8.镁在氧气中燃烧: 9.一氧化碳燃烧: 10.高锰酸钾制氧气: 11.氯酸钾制氧气: 12.过氧化氢制氧气: 13. 电解水: 1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初三化学化学用语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化学用语专题 一、基本概念: 【概念复习】 1、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中,。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和;其中带正电,带负电荷,不带电荷;在原子中,数= = 。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常见的原子团有、、 、、。 【同步练习】 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 B、O2 C、2H D、H2O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分子比原子运动速度慢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D、分子大,原子小 3、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是、和;例如:二氧化碳是由许多的构成的,钙是由许多的构成的,厨房内的调味品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则是由和构成的。 【基本概念】 4、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由此可见,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同步练习】 4、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气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5、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 A、中子数相同 B、电子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质子数相同 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596;锌:0.00162;钠: 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电子 二、数字的表示意义 1、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 ▼▼▼ 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 【同步练习】 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及数字表示下列粒子: (1)两个氮分子;(2)三个钙原子;

通用版备战年中考化学化学用语

通用版备战年中考化学 化学用语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初中化学知识扫描——化学用语一、熟记下列元素名称、符号: 二、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 2氢气 O 2 氧气 N 2 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2、化合物(1)氧化物: H 2O水 CO 2 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SO 2 二氧化硫 SO 3 三氧化硫 P 2 O 5 五氧化二磷 Fe 2O 3 氧化铁 Fe 3 O 4 四氧化三铁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 ZnO氧化锌 FeO氧化亚铁 MnO 2二氧化锰 Na 2 O氧化钠 (2)酸: HCl盐酸 H 2SO 4 硫酸 HNO 3 硝酸 H 3 PO 4 磷酸 H 2 CO 3 碳酸 H 2 SO 3 亚硫酸 (3)碱: 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 2氢氧化钙 Ba(OH) 2 氢氧化钡 Cu(OH) 2 氢氧 化铜 Fe(OH) 3氢氧化铁 Fe(OH) 2 氢氧化亚铁 Al(OH) 3 氢氧化铝 Mg(OH) 2 氢氧化镁

(4)盐: NaCl 氯化钠 Na 2CO 3碳酸钠 ZnCl 2氯化锌 CaCl 2氯化钙 KCl 氯化钾 Na 2SO 4硫酸钠 CuSO 4硫酸铜 AgCl 氯化银 FeCl 3氯化铁 FeCl 2氯化亚铁 AlCl 3氯化铝 FeSO 4硫酸亚铁 Fe 2(SO 4)3硫酸铁 ZnSO 4硫酸锌 CaCO 3碳酸钙 BaCl 2氯化钡 BaSO 4硫酸钡 KClO 3氯酸钾 KMnO 4高锰酸钾 K 2MnO 4锰酸钾 KNO 3硝酸钾 Cu(NO 3)2硝酸铜 Hg(NO 3)2硝酸汞 NH 4Cl 氯化铵 NH 4NO 3硝酸铵 (NH 4)2SO 4硫酸铵 NH 4HCO 3碳酸氢铵 NaHCO 3碳酸氢钠 Cu 2(OH)2CO 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 CH 4甲烷 C 2H 5OH 乙醇(酒精) CH 3OH 甲醇 CH 3COOH 乙酸(醋酸) CO(NH 2)2尿素 葡萄糖:C 6H 12O 6 淀粉:(C 6H 10O 5)n 三、熟记化合价: 钾___ 钠___ 氢__ 银Ag +1价, 钙____ 镁___ 钡___锌____+2价 氟_____氯______溴____碘____-1价,二四六硫______二四碳____ 三铝_____四硅____五氮____磷____,铁有二三铜二价,单质价_____要记清。 标出化合价:S .O 2 H 2S .O 4 S .O 3 H 2S . C .O C .O 2 H 2C .O 3 CaC .O 3 C .H 4 N .4HN . O 3 HC .l KC .lO 3 M .nO 2 KM .nO 4 K 2M .nO 4 N .2 N .H 3 N .O N .2O 5 HN . O 3 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铵根__ _氢氧根__ __硫酸根_ ___硝酸根__ __碳酸根_ ___ 磷酸根 氯酸根__ __高锰酸根__ _锰酸根__ _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______。 Fe 的化合价变化: 铁与金属反应:Fe+H 2SO 4 ==FeSO 4+H 2↑ Fe+2HCl==FeCl 2+H 2↑ 铁与盐反应:Fe+CuSO 4==FeSO 4+Cu 铁与硫反应: Fe+S==FeS 为+2价

化学用语专项练习

化学用语专题讲练 专题一:元素符号 1.写出你学过的分别以A、H、C为字头的元素符号及对应的元素名称: ①A:()、___ ()、___ ()。 ②H:___ ()、___ ()、___ ()。 ③C:___ ()、___ ()、___ ()。 2.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上都有错误,请改正。 (1)猛MN__________(2)钙CA __________(3)绿CL__________ … (4)镁mg__________(5)钠Ne _________(6)汞HG __________ 3.用线把下面元素名称及代表它的元素符号连起来。 钠氧硫铁碳钡氮氯氖 Fe Na O S Ba Cl C Ne N 专题二: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基础知识巩固: 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 》 (1)先排内层,后排外层;(2)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3)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4)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为2n2个(n为电子层); (5)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对点演练: 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2、氩原子结构示意图 3、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4、钙离子结构示意图 5、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6、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7、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 A.Si3N4B.Si4N3C.Si3N7D.Si7N3 , 10、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X、Y元素化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YX B.Y2X C.YX2 D.XY 8、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 B.C.D. 8、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结合其他原子的个数相同B.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C.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14.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A.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专题三:化合价 1.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 钾钠氯氢银氧钙钡镁锌铝铜铁亚铁 2.写出原子团符号及化合价: 硝酸根、氢氧根、铵根、 * 碳酸根、硫酸根、 3.标出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根据代数和为零): N2 N O2 N O N2 O5 N H3 N2 O K2 Mn O4 K Cl O3 K Mn O4H N O3 Na2 S O4 N H4 N O3 H3 P O4 H Cl O Na Cl O3 C H4 H Cl O Ca (Cl O)2 4.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 KOH ② Na2CO3 ③ BaSO4 ④ NH4Cl ⑤ AgNO3 ⑥KMnO4 ⑦ NH4NO3 ⑧ Cu2(OH)2CO3 ⑨ KClO3 ⑩ K2MnO4 5、填表 | 原子团名称根根根根根或根 原子团符号@. N.H4O.H N.O3C.O3S.O4M.nO4或M.nO4原子团的化合价# 加点元素化合价: 6、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值上有何联系 7、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吗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吗 8、硫的化合价有-2、+4、+6价,所以在SO2中硫有时显-2价,有时显+4、+6价,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如何确定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怎样理解元素的可变价态 ) 9、微型化录音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整理概括

常用化学计量 一、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描述对象:微观粒子,比如分子、原子、粒子、中子、质子、电子等。 单位mol 符号n 2、阿伏伽德罗常数 12 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1mol=1个≈6.02×1023个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一般为g·mol-1,此时与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数值相等,摩尔质量有单位而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 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纯气体或混合气体)摩尔体积:约22.4 (近似值) 5、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PV=nRT 6、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溶液体积包含的溶剂的物质的量 单位: 溶液稀释与浓缩的换算式 溶质质量分数(a%)、溶解度(S)、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密度(ρ)的换算关系(饱和溶液):不同密度的溶液相互混合,总体积计算式: 例题:取14.3 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10 mL,并收集到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求:(1)Na2CO3·xH2O 的物质的量;(2)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x的值。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1、容量瓶、烧瓶、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2、计算、称量、溶解(稀释)、冷却、移液、定容、装瓶贴标签。 3、注意:容量瓶使用前要验漏、洗涤,不能润洗。只能配一定体积的溶液。转移溶液是要是室温,玻璃棒在瓶颈刻度线下。 4、误差分析

初中化学用语(全)(学习资料)

参考借鉴# 初中化学用语总结 一、单质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金属单质,如:Na 钠Cu 铜 Mg 镁Zn 锌 Al 铝Ag 银 K 钾Ba 钡 Ca 钙Pt 铂Mn 锰Hg 汞 Fe 铁Au 金……(2)非金属固体: C 碳 S 硫 P 磷 (3)稀有气体: He 氦气 Ne 氖气 Ar 氩气 H2氢气 N2氮气 O2 氧气 O3臭氧 Cl2氯气 阴离子阳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 NO3— (硝酸根离子) Cl— (氯离子) SO42— (硫酸根离子) CO32— (碳酸根离子) 2 O H+H2O 水HNO3 硝酸 HCl 盐酸 H2SO4 硫酸 H2CO3 碳酸 H2O 水 NH4+NH3·H2O 氨水NH4NO3 硝酸铵 NH4Cl 氯化铵 (NH4)2SO4 硫酸铵 (NH4)2CO3 碳酸铵 K+KOH 氢氧化钾KNO3 硝酸钾 KCl 氯化钾 K2SO4 硫酸钾 K2CO3 碳酸钾 K2O 氧化钾 Na+NaOH 氢氧化钠NaNO3 硝酸钠 NaCl 氯化钠 Na2SO4 硫酸钠 Na2CO3 碳酸钠 Na2O 氧化钠 Ba2+Ba(OH)2 氢氧化钡Ba(NO3)2 硝酸钡 BaCl2 氯化钡 BaSO4 硫酸钡 BaCO3 碳酸钡 BaO 氧化钡 Ca2+Ca(OH)2 氢氧化钙Ca(NO3)2 硝酸钙 CaCl2 氯化钙 CaSO4 硫酸钙 CaCO3 碳酸钙 CaO 氧化钙 Mg2+Mg(OH)2 氢氧化镁Mg(NO3)2 硝酸镁 MgCl2 氯化镁 MgSO4 硫酸镁 MgCO3 碳酸镁 MgO 氧化镁 Al 3+Al(OH)3 氢氧化铝Al(NO3)3 硝酸铝 AlCl3 氯化铝 Al2(SO4)3 硫酸铝 此物质不存在Al2O3 氧化铝 Zn2+Zn(OH)2 氢氧化锌Zn(NO3)2 硝酸锌 ZnCl2、 氯化锌 ZnSO4 硫酸锌 ZnCO3 碳酸锌 ZnO 氧化锌 Fe 2+Fe(OH)2 氢氧化亚铁Fe(NO3)2 硝酸亚铁 FeCl2 氯化亚铁 FeSO4 硫酸亚铁 FeCO3 碳酸亚铁 FeO 氧化亚铁 Fe 3+Fe(OH)3 氢氧化铁Fe(NO3)3 硝酸铁 FeCl3 氯化铁 Fe2(SO4)3 硫酸铁 此物质不存在Fe2O3 氧化铁 Cu 2+Cu(OH)2 Cu(NO3)2CuCl2CuSO4CuCO3CuO

化学用语专项练习

化学用语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一、元素符号 基本知识 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②表示。③有点还表示。特别注意: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特别训练 1.说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N ;②Fe ;;③2Mg 二、化学式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②表示。(以“H2O”为例)③表示④表示。特别训练 1.解释下列各式中周围数字的意义 ①2H2O ;②3SO2; 3.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项 (1)2个氧分子(2)3个铁原子(3)m个镁离子(4)2个碳酸根离子 ①氯气②硫磺③红磷④金刚石⑤氖气⑥二氧化氮 Ⅰ氯化钠Ⅱ碳酸钙Ⅲ硫酸钡Ⅳ硝酸银Ⅴ氧化铁 Ⅵ氢氧根离子Ⅶ硫酸根离子Ⅷ碳酸根离子Ⅸ硝酸根离子Ⅹ铵根离子 三、化合价 基本知识 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常用化合价规律:①在化合物里,氧通常显价,氢通常显价。②在单质里,元素化合价为。③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④书写化学式时正价,负价。

特别训练 1.标出下列各物质中各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① N .2 ② N .2O 5 ③K 2Mn .O 4 ④ Na 2S .O 3 ⑤ N .H 4N . O 3 四、质量守恒定律 基本知识 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 等于 。 特别训练: 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的质量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 B.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一样的 C.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是一样的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是一样的 五、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物质由 组成,由 、 、 、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粒子。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 ,而原子 。 4.分子(原子)的性质:①分子在 ;②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 ③分子间有 ;④同种分子 ,不同种分子 。 5. 原子 6.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