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___ 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5. __________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6.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__________。

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

8.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_开始,到凶猛的__________终止。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__ _。

10. 像池塘里的这些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__________。

1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__________。

1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__________。

13.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__________条件。

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____。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____________。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源直射时,影子最___ _;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______。

5.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影子就越_____;反之,影子越_____。

7.古代的人利用____________计时,它是利用阳光下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8.光以____________形式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反光也是以________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_______的表面______物体。反射本领最强的是_______的表面光滑物体。

13.物体和太阳光____________摆放时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会聚太阳光,形成高温与强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运圣火火种和太阳灶都是利用____________原理的。英国科学家普列斯特用___________会聚光线制得了_________。

16.光弱时,瞳孔____________;光强时,瞳孔____________。

16.物体光滑,反光_____,吸热的能力弱;物体粗糙,反光_______,吸热能力强。

17.物体颜色___,反光弱,吸热能力强;物体颜色____,反光强,吸热能力弱。

18.经过多面镜子投射,也会形成____高温______和___强光_______。

三单元:

1、常见的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_______面积比_______面积大;我国西部多__________,东部多__________。

3、地球内部由外到里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___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_ _____内,火山活动与__ __和_ ____的运动有关。大陆板块的相互、、,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地震海啸。

4、地球表面的变化一方面由__________引起,如_____ __、 ___;另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的作用。

5、岩石变化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

7、土壤在水中分层后,最上面一层的颗粒要_______,最下面一层颗粒要_________。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动植物残体。

8、土壤是由__________、小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________等组成的混合物。

9、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带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__________。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0、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__________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__________;在__________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__________。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__________往往是__________。

1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_____和_____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会侵蚀土地。

14、房屋应该建在__________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__________,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四单元:

1、物体都受到一个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就是__________。

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_____,行驶速度越____,行驶距离越_____;橡皮筋绕的圈数越_____,行驶速度越______,行驶距离越_____。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__。注意:__________才有弹力,没有拉开的弓就没有弹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__________;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__________;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__________。

7. __________在生活中常被称为__________。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_____”作为力的单位,简称“______”,用“_____”表示。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__________,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___。

9、我们用测力计沿__________方向拉一个物体,__________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物体间接触面越_______,摩擦力越____;物体间接触面越______,摩擦力越____。物体越______,运动时摩擦力越______;物体越_____,摩擦力越______。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运动方式。

12、自行车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减少摩擦力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要使小车速度加快,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煤渣

B、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镁粉在手上搓

D、台球运动员在打台球前,在球杆上抹些滑石粉

2、在嘉兴地区,为了更有利于冬天吸热,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集热管时的方向一般是:()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倾斜放置

3、猴子捞月这个故事中,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4、最适宜于大量种植水稻的地形是()A、平原B、丘陵C、高原

三、连线题

河流的上游河床细沙| 高原、雪山波浪的侵蚀

河流的中游河床大石头| 沙漠、戈壁冰川的侵蚀

河流的下游河床鹅卵石| 河边、海岸风的侵蚀

人提水时水桶对手的拉力| 拉力大

射箭时弓产生的力弹力|使小车运动慢的因素拉力小

自行车刹车时产生的力摩擦力| 接触面粗糙

升空火箭的动力重力|使小车运动快的因素接触面光滑

打足气的气球往下落反冲力| 载重量大

气球漏气| 载重量小

滚珠轴承

防滑链| 细菌靠腐烂的生物为主

增大摩擦力加润滑油| 蚯蚓在土壤中群居

溜冰鞋| 蚂蚁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把表面做光滑| 蜗牛与甲虫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减小摩擦力把表面做粗糙| 植物的根和茎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在路上撒沙子 |

在鞋底做上花纹|

四、简答题:

1、三个不同颜色(红、黑、白)的纸盒,放在阳光下同样长时间后,用温度计测盒内的温度,哪一个盒内的温度高,哪一个盒内的温度低,哪一个盒内的温度居中?并请写出你推测的依据。

2、在拔河比赛前,组长要队员把自己要站的水泥地上的沙子和小石头全部扫光,为什么要这样做?

3、画出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并写出升温与保温的措施。

五、研究题:

1、摩擦力大小与、、有关,围绕“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选择一个因素设计实验方案。

2、种子发芽需要、、,围绕着其中一个因素,根据提示,请你写一份影响种子发芽的实验计划。

3、在自然界中,、、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让我们选择土壤被侵蚀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并先写出研究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题

填空: 1.地壳由()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岩石 2.科学家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地震波 \磁力3.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4、1980年5月18日()受地震影响喷发。圣海伦斯火山 5、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 )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汶川 6、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 ),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电源和煤气、 7地震前常发生一些异常的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然( ),( )动物惊慌不安等。改变\改变8、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风化作用 9、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矿产。铜铁等属于()矿产。石墨石英硫黄等属于()矿产。矿产、能源、金属、非金属 10、飞机,钢精锅,钢勺、铁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11、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煤。 1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的许多信息。遗体或遗迹、历史及生物进化 13、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1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重大影响:① 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② 破坏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15、()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京杭16.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振动 17、()都能够传播声音。液体、固体和气体 18.声波向()传播。四面八方 19、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真空 20、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1、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2、怎样保护听力:一是尽量避开噪音。二是避免乱挖耳朵。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23.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和()。次声波、超声波 24.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25.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频快)声音高,(振频慢)声音低。 2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到()赫兹。20000 27、蝙蝠利用()探测障碍物,医院用()探测病灶,潜水艇利用声纳导航。超声波、B超、 28、声音分(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9.(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30.噪音的来源有哪些?答:(1)交通运输(2)工业生产(3)建筑施工(4)社会生活 31、噪音有哪些危害?答:(1)影响听力。(2)影响工作、学习。(3)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32、如何消除噪音污染?答:(1)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除噪音源。(2)将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3)采用吸音与隔音系统来降低噪音。(4)植树造林。 33、在学校里,要减少噪音,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答:如:轻声关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楼道里放轻脚步…… 34、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

五年级科学上实验

五年级上册 1、渗水比赛 一、实验题目:渗水比赛 二、实验要求:渗水比赛 三、实验器材:塑料瓶、纱布、剪刀、线、烧杯、支架、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四、操作步骤: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子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4、观察三个烧杯中的水量,记录在表中。 注意:要让瓶口流出的水全部注入到烧杯中。 2、测量水温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测量水温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测量水温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2支温度计、400ml烧杯、100ml锥形瓶、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四、操作步骤:

1、向锥形瓶中加入280ml热水(80℃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ml冷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4、观察两个容品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 3、勺柄冷热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勺柄冷热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勺柄冷热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金属物品、酒精灯或蜡烛、凡士林、小木棍(或小豆子、小球等)、火柴。 四、操作步骤: 1、在金属片的一端粘上小木棍,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加热,观察现象。 2、在锅的金属把上粘上豆子,用炉火加热铁锅,观察现象。 3、在杯壁上粘上豆子,用蜡烛给金属杯底加热,观察现象。 4、传热比赛(一) 一、实验题目:传热比赛。 二、实验要求:观察热可沿物体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三、实验器材:粗金属丝、木制支架、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油(或蜡)、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实验。 点燃酒精灯,在金属丝一端加热,观察哪根火柴先掉下来,以及几根火柴棍掉下的顺序。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

第一单元 第一、二课种子实验 一、填空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时,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3、实验说明,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绿豆种子发芽必需要有阳光。( ×) 2、只有把种子放在土壤中才能发芽。(×) 3、放在冰箱里冰冻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4、种子发芽与水没有关系。( ×) 5、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填空 1、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2、绿豆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和适宜的阳光。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 一、填空 1、蚯蚓生活在地下,说明它喜欢黑暗的环境。 2、在干燥的土壤里很难发现蚯蚓,说明蚯蚓不喜欢干燥的环境。 3、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4、当环境不适宜动物生存是,它们会重新选择适宜的环境生存,否则它们难以生存。 5、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适应环境的本领。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填空 1、自然界的动植物之间实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5、肉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它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生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各种动物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 2、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叫捕食者。( ×) 3、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会影响很多种生物的生存。(√) 三、名词解释 生产者: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存者叫做生产者。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存者叫做消费者。 食物网:同一种食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强烈推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1) 实验一: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 实验步骤: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不能透过三张带孔纸屏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说明:以上两种实验方法可任选其一来做)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案

1、《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 2、学习对比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与分析推理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含量变化的发现和推理。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理解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没有) [教学准备] : 分组材料: 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高的两根蜡烛、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的两份澄清石灰水。演示材料: 呼出与吸入气体对照表。 [教学过程] 一、资料引入。(1) 谈话: 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 (2) 实验可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办法, 我们先来看看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请同学们阅读 P5 普里斯特利的发现, 思考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他有什么发现?拉瓦锡又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阅读, 汇报, 小结 (3) 谈话: 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呼吸离不开周围的空

气,可人把空气吸进去又呼出来了,那为什么还要呼吸? (引导学生推测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变化) (4) 今天, 我们就来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 . 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1. 讨论收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方法 (1) 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你能收集一瓶这样的气体吗? (2) 我们再来看看呼出的气体, 你能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气体吗? (3) 分组讨论: 这样收集来的气体怎么保存? 2 你能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收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吗? (4) 生汇报讨论情况,师引导学生利用排水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 (学生分组收集不同的气体) 2、对比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讨论: 我们有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 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1) 阅读教材 P3,实验中那些条件相同呢?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2) 交流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 学生实验, 汇报讨论: 蜡烛在哪一种气体中燃烧得久?原因是什么? (二) . 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

有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1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 一、填空 1、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2、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根据土壤中的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4、通过实验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在黏质土里生长较好的植物有水稻、芦苇,适合在沙质土里生长的有西瓜、大豆、花生,适合生长在壤土里的植物有小麦、玉米。 6、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土壤、阳光、水、空气、温度、肥力。 7、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 8、"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9、根据事实分析,我们认为根有以下作用:固着,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 10、我们大家的结论,植物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1、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牛、羊、马,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如猩猩、蚂蚁、鼠。 12、砖厂烧砖的土之所以选黏土,是因为黏土的颗粒小,黏性好,砖的硬度大且非常牢固。 13、豆苗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 14、茎有:土豆、莲藕、姜、芋、蒜、洋葱、水仙、荸荠,属于根的有:山药、甘薯(红薯),胡萝卜。 15、葱根、小麦根、狗尾草根是须根,白菜根、油菜根、棉花根是直根。 二、判断 1、萝卜的食用部分是茎。× 2、茎是植物身体的一部分。√ 3、只要有水,种子就会萌发。× 4、种子萌发需要阳光。× 5、种子不干燥,就有可能萌发。√ 6、人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7、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8、壤土的保水能力最高。× 三、问答 1、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 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 2、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答: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所需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 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3、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答:草食性动物的犬齿退化,门齿发达像铡刀适于切草,腿较长,趾端有蹄,便于快速奔跑,可以躲避敌害和觅食。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十分尖利,便于撕咬猎物指趾端长着能伸缩的利爪,便于抓捕食物。杂食性动物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既可以吃肉类,又可以吃植物类的食物,爪较长,便于攀援,可以帮助它们摘到更高处的果实,还可以躲避天敌的捕食。 4、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 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不同条件:水 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各放3粒绿豆。 2.实验组让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 3.对照组让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 4.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组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二、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 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塑料袋。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不同条件:光 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并滴相同的水量,各放3粒绿豆。 2.实验组把一个种植盒放在窗台上 3.对照组用一个黑塑料袋把种植盒罩起来(留有气孔),放在窗台上。 4. 观察并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实验组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三、提出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的猜测: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 不同条件:阳光 实验方法:1.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里。 2.实验组将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3.对照组将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4. 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较嫩且颜色浅。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四、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光明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5条、吸水纸。 相同条件:空气、温度、湿度、10条蚯蚓 不同条件:光明、黑暗 实验方法:1. 把长方形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2. 把10条蚯蚓放在中间,盖好盖子。 3.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实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五、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10条、干土和湿土。 相同条件:空气、温度、10条蚯蚓 不同条件:干燥、潮湿 实验方法:1.在长方形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 2.将蚯蚓10条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3.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湿土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六、实验名称: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的物体 吸热能力强弱对比研究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纸和五支温度计。 操作过程:1. 将五种颜色的纸分别做成大小相同的纸袋。 2.五个纸袋中各放入一支温度计,并同时平放在阳光下, 3.过5分钟后观察各纸袋里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4.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最全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_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 娥眉月→新月。 6、刺猬、蛾、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牵牛花是凌晨开放,_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昙花是晚上开放的。(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 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二、选择题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

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 一年 B 一个月 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 A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 A上午 B下午 C夜晚 三、问答题: 1、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 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2、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 答:(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 四、画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就可以了) 2、你在观察月相时纪录了哪些内容? 答:除了画月相外,还要纪录观察时间、观察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1、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 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猜想: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实验器材: 绿豆种子、有土的花盆 实验步骤: 把绿豆种子种到花盆里,每盆3粒,让第一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第二盆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过几天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盆的种子发芽了,第二盆的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是∶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是∶水。 2、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 问题:绿豆芽的生长必须要有阳光吗? 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器材:两盆绿豆芽 实验步骤: 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绿豆苗的生长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阳光下的绿豆芽长得好,黑暗处的绿豆芽长得不好。

实验结论: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数量。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是∶阳光。 3、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的实验。 问题: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实验器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蚯蚓数条 实验步骤: 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 蚯蚓爬向黑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 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4、研究蚯蚓喜欢湿润还是干燥的环境的实验。 问题:蚯蚓喜欢湿润还是干燥的环境 猜想: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实验器材: 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蚯蚓数条、干土和湿土各一些 实验步骤: 1、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在盒子的一端铺上干土,盒子的另一端铺上湿土。 2、盖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汇总

一、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汇总 1>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要设立两组进行比较;一组叫______________ ; 一组叫 2、绿豆芽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 ?? _______ 条件. 3、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亡力. 4、生物之间的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 . 5、食物链通常是从___________ 始;到凶猛的 _____________ 止. &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的实验中;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_______________ ;氧气量 __________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______________. 7、适当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 . 8、影响绿豆芽生长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充足的________ ,适当的_____________ 及必需的养料和养分等? 9、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 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 10、“蝗虫-小麦”这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 9 (填对或错) 1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水稻f老鼠f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___ 中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准备实验材料时;每组实验各准备一粒种子就可以了?() 3、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种子膨大 . () 4、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5、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 &蚯蚓和鱼对环境的需求是相同的. () 7、亮亮写了一条食物链:小鸟一谷子一老鹰.() 8、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9、池塘里的动物可以以某些植物为食物. () 10、我们可以把一个湖泊看成一 个生态系统;一片草地则不能?() 1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课题:《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目的: 1.增强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一个放大镜,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水1杯,滴管1个。 实验步骤: 一、学生猜测种子的发芽和什么有关 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 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 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 现象和结论: 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所以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实验名称:做一个生态瓶 课题:《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目的: 1.依据生态系统的知识,学会设计并制作一个生态瓶 2.观察并记录自制的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情况 3.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相互关系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河小石子、小鱼或小虾、浮萍等。 实验步骤: 一、说明制作步骤 1、将玻璃瓶、石子、贝壳清洗干净凉干 2、准备自来水静置一天 3、将石子平铺于玻璃瓶的底部,高度在1-2cm,将大的石子、贝壳放置于白石子上 4、将隔夜水缓慢加入玻璃瓶至4/5处 5、将金鱼藻、垂盆草一端固定在贝壳上,放入水中,将莕菜放入水中 6、将小动物移入玻璃瓶中 7、调整水面水草位置,用保鲜膜封住玻璃瓶口 8、将生态瓶移植窗前书桌上 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瓶的方案。选择材料完成生态瓶的制作。 三、小组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现象和结论: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实验名称:影子的观察 课题:《光和影》 实验目的: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一把尺子;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橡皮擦,魔方,瓶。 实验步骤: 一、学生猜测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二、分组进行试验,验证猜测 1、选择背景墙。 2、选择遮光体。 3、打开光源,观察影子的情况,做好记录。 4、更换遮光体,对比实验。 5、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现象和结论: 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实验基本操作 兰亭镇谢建华 1—1种子发芽实验(一) 一、实验内容: 种子发芽实验 二、器材: (每生)放大镜1个、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 (每组)水1杯、滴管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第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1、实验前要先观察种子形状,记录下相关的特征和数据,并把它们画下来; 2、按照实验计划用标签给种子分组编号; 3、要告诉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一次,及时做记录。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盒子或黑色塑料袋1个、一些潮湿的土壤、(冰箱)。 1—2种子发芽实验(二) 一、实验内容: 整理分析实验记录的信息 二、器材: (每组)实验后发芽的和不发芽的种子、放大镜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略。 1—4蚯蚓的选择 一、实验内容: 探究蚯蚓生长环境实验 二、器材: (每组)长方形扁纸盒2个、蚯蚓10条左右、干土和湿土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学生先谈谈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 2、分组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1—6做一个生态瓶 一、实验内容: 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 二、器材: (每组)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和小石子、一些捕捞工具。 三、规范操作要点: 1、讨论建造生态瓶所需的的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环境。 2、准备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四、操作建议: 1、讨论时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食物和其他关系等。 2、建造好的生态瓶要进行管理和长期的观察、记录。 1—7改变生态瓶 一、实验内容: 改变生态瓶的生态环境实验 二、器材:

(每组)已建造好的生态瓶1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漏网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 2—1光和影 一、实验内容: 研究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尺子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2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1、活动1要控制手电筒到木块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这个活 动难度较大,教师要演示实验和记录的方法。其中,手电筒垂直照射在物体的上面时,要提高物体,才能看到影子。 2、活动2中屏最好垂直竖起来,屏和手电筒的位置保持不变,只改变木块到手 电筒的距离。 3、实验时要求学生先在屏上用铅笔画下实际的影子,再把结果画在课本上。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实验内容: 观测阳光下的影子及变化 二、器材: (每组)10厘米长的筷子1根、平滑的木板1块、白纸1张、橡皮泥1块铅笔1枝、尺子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并把它放在校园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2、记录时,先看看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再量出影子的长度,然后在白纸上描下 影子。 四、操作建议: 课堂上每10分钟观察1次,课后每1小时观察1次。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实验内容: 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3张、无孔卡纸1张、票夹4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28-29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1、每张卡纸之间距离最好为15厘米左右,并保持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高度上; 2、教材要求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有一定难度,第一次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空心弯管2个、直管3根等。 2—4光的反射 一、实验内容: 光的反射实验 二、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小镜子1面、书1本。 三、规范操作要点: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6、(刺猬)、(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牵牛)花是凌晨开放,(郁金香)花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夜来香)花是晚上开放的。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二、选择题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 一年 B 一个月 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 A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 A上午 B下午 C夜晚 三、问答题 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写具体的时刻。)答:美国应在早8时观看。德国应在中午12时观看。澳大利亚约在晚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1.种子发芽实验(一) 1.(1)农民伯伯往往在下一场大雨后再进行播种,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2.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 (1)将绿豆种子煮熟后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绿豆种子会很快发芽。(×)(2)在对比试验中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 (3)种子发芽只与水有关,所以我们只需要设计水的对比试验就可以了。(×) (4)处于不同条件下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不同的。(√) (5)冬季生绿豆芽时,要在温暖的地方才能成功。(√) 3.如果我们要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是时,其中要改变的条件是(A) A温度B水分C肥料D光照 2.种子发芽实验(二) 1.(1). 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2. 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 (1)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没有关系。(√) (2)做种子发芽实验只要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后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实验情况。(√)(4)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也是有区别的。(√) (5)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快。(×) 3.(1)种子发芽的必需的条件是(C) A.土壤、空气和水 B.阳光、温度和水 C.水分、温度和空气 D.空气、光和温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4.将几粒完好的绿豆种子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然后向玻璃杯中倒满水,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过几天后,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会发芽吗?为什么? 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不会发芽。因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而在此实验中,种子不能得到充足的空气,所以不会发芽。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1)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温度、空气、阳光、水、土壤、养料。 (2)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向地性、向化(肥)性、向光性。 (3)绿豆发芽(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4)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2.判断 (1)绿豆芽的根总是向着湿润的地方生长,是为了吸收水分。(√) (2)为了给绿豆芽提供充足的水分,可以把绿豆芽的根中在水中。(×)

五年级科学上期复习题

五年级科学上期复习题 一、填空。 1、李四光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 2、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 3、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物体表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表面光滑,摩擦力小。 5、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胎儿在妈妈的子宫中慢慢长大。子宫里有一根脐带,它把妈妈身体中的营养和氧气输送给小宝宝。 6、研究发现,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 7、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走过的距离。1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 8、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9、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第四。火星表面呈红色,火星上也有山脉、盆地、环形山、峡谷、火山等火星大气十分稀薄,昼夜温差较大。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一样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0、秋夜的星座,最好辨认的是东北的仙后座。它是由5颗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11、地球公转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1年。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12、科学研究法相,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13、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的活动造成的。 14、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15、蹦床,拉力器等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16、当外力消失后,它们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的阻碍滑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1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19、超音速飞机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竟能使机身拉长20多厘米。 20、晚上观察星空时要有大人陪伴。21、食物中热能的单位是“千卡”。1千卡=4.2千焦。 22、空气、塑料瓶、醋遇冷后体积都会变小。 23、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的著名建筑,它全部都由钢铁构成,高320米。 24、影响房间内气温的因素有:房子朝哪个方向;建房子用的材料;房子外面的温度;空调和暖气安装在什么地方。 25、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而不是从低温的物体传向高温的物体。 26、物体的三种传热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27、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服装,具有轻便、隔热的性能,适合消防人员灭火、炼钢工人高温作业和科学家考察火山时穿用。 28、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 29、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些动物是胎生的,如哺乳类动物;有些动物是卵生的,如昆虫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30、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大量的植物、动物等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31、温度、大气、水等因素引起的风化作用,不停地将巨大、坚硬的岩石分解成碎块。 32、人类的活动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地球的外貌。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实验一: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 实验步骤: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不能透过三张带孔纸屏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说明:以上两种实验方法可任选其一来做) 1 / 1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卷 一、填空: 1.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A 理解科学概念) 2.在相同的时间里,跑过的路程的人跑得快,跑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的人跑得快。(A 理解科学概念) 3.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和的比值叫做物体的运动速度。速度的常用单位是,读作,其他的还有、等。(A 理解科学概念) 4.看图填空:(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 北 北 ↑ 操场在校门的,食堂在花坛的,幼儿园在操场的,二号教学楼在一号教学楼的,在综合楼的,在操场的。 5.看图按要求写出张勇和王小明在教室中的位置。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 西 ↑

张勇在王小明的,是以为标准描述的。从北边数张勇第行第桌。王小明从南边数是第行第桌。 6.看图写出相对延庆四个旅游景点的位置。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 具与技术) ① ② ③ ④ 7.下面是教室座位图,请把你自己的位置涂黑。回答下面的问题: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 西 ↑ (1) 我在,我选择的标准是。 (2) 涂出你东南(或西北)的一个同学。 (3)你在你这位同学的边。标准是。 8.王小明10分钟1500米,张勇8分钟1400米,跑得快。 (B 理解科学概念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思维) 9、表示方向的词语有:。 (A 理解科学概念) 10、你们的教室的前方是方。你面向教室的前方依次写出你的左边是方,右边是方,后边是方。(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

11.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多指,机械运动具有多种形式。(A 了解科学概念) 二、判断: 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A 理解科学概念) 2.在地球上,人们用指南针确定南北方向。(A 理解科学概念)()3.机械运动具有多种形式。(A 了解科学概念)()4.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中。(A 了解科学概念)()5.如下图,赛跑时,不管从哪里开始起跑,最先到达终点的人,速度最快。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交流)() 6.如下图,赛跑时,让所有选手同时同地起跑,最先到达终点的人,速度最快。(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交流)() 7.赛跑时,不管时间长短,哪一个人跑的距离越长,速度就越快。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交流)() 8.如下图,赛跑时,看哪一个人长得最高,就表示他跑得最快。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