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思考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思考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思考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思考题

复习

1. 用1、2、3、4 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把它们写出来。

2. 用4、1、0、3 四个数字,可以组成许多四位数。把这些四位数从小到大

排列起来,排在第9个的数是多少?

3. 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最多减去(),差仍是三位数。

一个最小的四位数至少加上(),和才是五位数。

4. 在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字大于个位上的数字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5. 一个四位数,减去203,差是三位数。这样的四位数有多少个?

※6. 一个四位数减去一个三位数,差是一个一位数。符合要求的算式共有多少个?

7. 下面两个小题,每一个小题的□里都要填同一个数,使等式成立。

①□+□>□×□②□+□=□×□

8. A、B、C、D、E、F 各代表0、1、2、3、4、5 中的哪一个数,才能使下

面的算式成立?

A+B=A C-D=E C×E=C F÷D=D

A=,B=,C=,D=,E=,F=。

9. ①两加数之和比一个加数大25,比另一个加数大52,这两个加数的和与差

各是多少?

②差与减数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多少?

10. 小军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错写成7,十位上的8错写成3,结果

所得的和是423,正确的和是多少?

11. 下面的加法算式中,A、B、C是不同的数字。如果将C放在个位,和为

52,如果将C放在十位,和为97。求A、B、C。

AB AB

+ C +C

5 2 9 7

12. 如果把数字“6”写在某一位数的右端,该数就增加87,这个数是多少?

13. 把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如果原

来的两位数与新两位数的差是45,试求这样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多少?

14. 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4,如果把个位数字移做百位数字,原百位数字

移做十位数字,原十位数字移做个位数字,这样组成的三位数比原数多

207,原数是多少?

15. ①求△=?○

+△

○□

②□=?△□△□

△=?-□△□△

9 0 9

16. ①□□②□□□

+□□+□□□

1 4 9 1 9 9 1

问4个□的和是多少?问6个□的总和是多少?

17. 在□里填上同一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000、500。

①□□□②□□□

□□□

□□□

□□

+□+□

1 0 0 0 5 0 0

18. 在右边的减法算式中,把2、4、5、6和9这□□□

五个数分别填在5个方格中 ( 每个方格只能-□□

填一个数 )。满足右式的最小的差是多少?

19. 有三个自然数,把它们相加或相乘,结果都一样,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20. 在下面的两个加法算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字母代表不同数字。那么每个字母各代表什么数字?

① A A ② A B C D A=

B B A= A B

C B=

+C C B= A B C=

B A

C C=+ A D=

1 9

2 7

21. 用+、-、×、÷号连接,使等式成立。

4 4 4 4 4=6

※22. 把0、1、2、3、4、5、6、7、8、9分别填在□

里,组成三个等式,每个数 字只能出现

一次。 □+□=□ □-□=□

□ ×□=□□

23. 分别将6个不同的一位数填在方格里,使下列等式成立。

① □+□-□=□×□÷□

②( □-□)×□=□÷□×□

24. 把1、2、3、4、5、6、7、8八个不同的数 填在右图空格里。

25. 一条绳子长50米,先剪去20米,又剪去16米,这条绳子短了多少?

26. 小英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8页,第二天看了14页,第三天她是从第

几页看起的?

27. 弟弟要上学了,妈妈给弟弟买了一个新书包,弟弟问多少钱,妈妈说: “我先付给售货员7元,又付了这个书包价钱的一半”,弟弟算不出来, 你知道吗?

28. 有41个苹果,每盘最多放5个,最少要几只盘子?

-=

÷

×

一、除法

1. ⑴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小能填几?⑵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① 49-38<()①()×9<54

② 43+57<()② 72÷9 >()

③()×7>26 ③ 58+21>()

④()×6>29 ④ 74-28>()

⑤ 2×8<()⑤ 65+()<83+6

2. 填空。

⑴□÷7=6……3,□=()

⑵ 51÷△=6……3,△=()

⑶ 18÷☆=☆……2,☆=()

⑷◇÷¤=4……5,¤最小是(),这时◇=()

⑸△÷8=3……⊙,⊙最大是(),这时△=()

⑹○÷4=◎……◎,◎可以分别填 ( ),对应的○分别是 ( )。

⑺☆÷9=□……△,△最大是()

⑻☆÷△=□……6,△最小是()

⑼□÷5=4……☆,□最大是()

⑽□÷☆=6……5,□最小是()

3. 写出所有除以5 所得商和余数相同的数。

4. 写出三个两位数,使每个数除以7所得的商都和余数相等。

5. 一个数分别被7、8 除,余数都是6,这个数最小是( )。

6. 某数接近50,它除以7,所得的商与余数一样,求这个数。

7. 冬冬到剧院看儿童剧,他坐在第八排。如果用他的座位号除以排号,商和

余数正好是2,他坐在八排几号?

8. 有50个乒乓球,每6个装一盒,至少要几个盒才能装完?

9. 用35米布做窗帘,每个窗帘用布4米,可以做几个窗帘?

10. 有一堆围棋,按“二黑三白”排列起来 (如图 ),第31个是白子还是黑

子?第40个呢?

●●○○○●●○○○●●○○○……

11. 国庆节挂彩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一共挂了58只,

其中红、黄、蓝、白、绿、紫灯各有多少只?第50只是什么颜色?

12. 有一列数:2,3,1,2,3,1,2,3,1,……

①第28个数是几?

②这28个数的和是多少?

13. 一列数按“385161713851617138516171……”排列,第71个数字是几?

14. 一列数按“142857142857142857……”排列,第50个数字是几?

15. 按“从小爱数学从小爱数学从小爱数学……”依次排列,第43个字是什

么字?

※16、奥运商品展卖厅的厨窗里放了100个福娃,从左向右依次是:

按此规律,排在第30个的是。

17. 今天是星期日,再过28天是星期几?

18. 今年“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二,再过19天是星期几?

19. 1993年9月1日是星期三,9月25日是星期几?

20. 3月18日是星期日,从3月17日为第一天倒着往回数(即3月16日是第二

天,15日是第三天,……,第15天是星期几?

21. 王老师把1~64号拼音卡片依次发给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第49号

卡片发给谁了?最后一张卡片发给谁了?

22. 甲、乙、丙、丁四人分朴克牌,先给甲3张,再给乙2张,再给丙1张,最

后给丁2张;然后再按照甲3张,乙2张,丙1张,丁2张……的顺序发牌,

最后一张(第54张)牌发给了谁?

23. 甲、乙、丙、丁四人玩朴克牌,甲把“大王”插在54张牌的中间,从上面

往下数是第37 张,丙想了想,就很有把握的第一个抓起朴克牌,最后终于

抓到了“大王”,你知道丙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24. 一张纸上很整齐地写了两排字,很长很长:

我是数学迷我是数学迷我是数学迷……

||||||||||||

我爱祖国我爱祖国我爱祖国……

如果我们把同一列的上、下两个字称为一组,第一组的两个字是 (我,我),第二组的两个字是 (是,爱),……,那么第25组的两个字是

( , ),第38组的两个字是 ( , )。

25. 有47 块巧克力,最少拿出多少块后可以正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最

多分多少块?

26. 有一些气球不到50个,平均分给6个人或8个人,都少1个,最多有多少个

气球?

27. 将一堆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7个还余2个,至少再添上多少个,每

个小朋友又可多分到1个?

※28. 学校有一批树苗,交给若干名少先队员去栽,一次一棵分下去,最后剩下12棵不够分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少先队员正好栽10棵,栽树

的少先队员有多少人?原有树苗多少棵?

※29. 12个同学要完成一批植树任务,每人植6棵,则完不成任务;每人植7棵,则又超额完成。且剩下的和多植的棵数相等。问要植多少棵树?

※30. 幼儿院给小朋友分饼干,每人分3 块要多出5 块;如果每人分4 块还少8块。问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

※31. 全班学生坐长凳看录像,每5个人一凳,就有3人没座位,每6人一凳,就空出5个座位。问这个班有多少人?

※32. 如果每一个长椅上坐4个学生,就有3个学生没有地方坐;如果每一个长椅上坐5个学生,就有两个空座位。问至少有多少个学生?

※33. 蜗牛沿着20厘米高的竹竿往上爬,白天它向上爬10厘米,到晚上它又下降 4 厘米,问蜗牛爬到柱顶需要几天几夜?

※一只蜗牛在离井底3米处向上爬,它每天爬上3米又滑下2米,爬了8 天正好到达井口,问井深多少米?

※35. 井底有只青蛙,井深11米。一日早晨开始,青蛙要爬出井口到大地上来。它每过1小时可以上爬3米,接着的1小时又滑下1米,如此上下。且

青蛙必须爬出井口并离开井口一步,才不会再滑入井中。那么,要在第

几小时内才安全?

36 小池里有31条鱼,猫爸爸每个白天钓出8条,晚上猫妈妈又放回池中5条。

到了第几个白天,河里就没有鱼了?

※37. 小猴走钢丝,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前进3步后退1步,如此方式前进。钢丝长8步,那么在最后一次前进中,它连着前进了多少步?如果每步要1秒

钟,小猴走钢丝共表演多少秒?

38. 有32人要到河的对岸去,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上每次只能坐6个人,他们

至少要分几批才能全部过河?

39 . 在□里填上同一个数,使等式成立。

□+□-□×□÷□=67

40. 把2、4、6、8四个数字分别填在下面算式的□里,并在两个数字之间加

上适当的+、-、×、÷符号,使等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

□□=□□□□=□□

□□=□□□□=□□

41 . 找出算式中的图形所代表的数,并填在括号里。

① 132-□-□=□□=(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42. 用"<"">"和"="连接。

⑴甲数-乙数=0 则甲数( )乙数

⑵甲÷乙=1 甲( )乙

⑶甲-乙=1 甲( )乙

⑷甲+乙=乙 (乙≠0) 甲( )乙

⑸ 0+任何数( )0×任何数 (任何数≠0)

⑹任何数-0( )任何数× 0 (任何数≠0)

⑺ 0÷任何数( )0×任何数 (任何数≠0)

⑻甲+乙=丙丙( )甲乙( )丙

⑼甲-乙=丙丙( )甲甲( )乙

⑽ a+6=8+b a ( ) b

⑾ a-9>b-9 a ( ) b

⑿ a-2=b-3 a ( ) b

⒀ a-8=b-8 a ( ) b

⒁ a+3=b-3 a ( ) b

※43. 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仍是两位数,余数是8,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和是多少?

②一个两位数除以13,商是A,余数是B,A+B的最大值是多少?

44. 大桶有油150千克,小桶有油100千克,大桶每天吃去5千克,多少天后,

两桶油才能相等?

※45. 有5箱运动衣。如果从每箱中拿出10套后一共还剩下75套,原来每箱有多少套运动衣?(用两种方法解答)

46. 三年级同学去果园里劳动。女同学有40人,男同学有48人。4个同学分成

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

47. ①一辆车用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上午行5小时,下午行3小时,上午比下

午多行多少千米?

②一辆汽车用同样的速度,上午行5小时,下午行3小时,上午比下午多行

64千米,上午、下午各行多少千米?

48. ①一班订《儿童时代》26份,二班订同样的杂志31份,每份《儿童时代》

9元,共需多少元?一班比二班少用多少元?

②一班订《儿童时代》4 份,二班订同样的杂志2 份,共用去54元,各用

多少元?

③一班订《儿童时代》26份,二班订同样的杂志31份,一班比二班少用去

45元,各用多少元?

49. 有两块同样的布。第一块长95米,第二块长85米,第一块比第二块多

50元,这两块各值多少元?

50. 王平买了3本演算本和5本红旗本,李强买了3本演算本和8本红旗本,结果

李强比王平多用2元4角,每本红旗本多少钱?

51. ①同学们做操, 18人排成一行,正好排5行;如果多排1行,每行排多少

人?

②小红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2页,6天看完,每天少看4页,几天才能

看完?

52. ①山坡上有羊108头,羊的头数是牛的4倍。牛比羊少多少头?

②山坡上有羊108头,是牛的4倍。羊和牛共多少头?

53. ①养鸡场有公鸡78只,母鸡比公鸡的5倍还多30只,有母鸡多少只?

②养鸡场有母鸡420只,比公鸡的5倍还多30只,有公鸡多少只?

③养鸡场有公鸡78只,母鸡比公鸡的5倍还少30只,有母鸡多少只?

④养鸡场有母鸡360只,比公鸡的5倍少30只,有公鸡多少只?

54. ①果园里有苹果树110 棵,比梨树棵数的 4倍少10 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

棵?

②有两袋大米。第一袋比第二袋的2倍多7千克。已知第一袋重75千克,两

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③一个书架有三层,第一层上有书75本,比第二层书的3倍少12本,第三

层比第二层书的2倍少8本,这个书架上共有书多少本?

55. 爸爸的年龄的3倍加上哥哥的年龄和是140岁,已知哥哥8岁。爸爸多少

岁?

56. ①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和是143,这两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②小红读一本书,打开书后,左右两面的页码数和是249,小红打开的是

哪两页?

③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7。这三个连续自然数各是几?

※④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和50,这四个连续自然数各是多少?

57. 在□里填上连续的数,使它们的和等于35。

□+□+□+□+□=35

58. 连续5个数的和是275,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59. 有60个桔子,分给 5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桔子数分别相差

3个。各分得几个?

※60. 2个苹果与3个桃子的重量相等,2个梨与5个桃子的重量相等,1个梨加上

1 个苹果的重量等于几个桃子的重量?

61. 3个苹果的重量+1个梨子的重量=14个桔子的重量,

6个桔子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1个梨子的重量,

那么,1个梨子的重量=( )个桔子的重量。

※62. 一只鸡加上一只鹅是 8 元,一只鹅加上一只鸭是 9 元,一只鸭加一条鱼是

7 元,奶奶买了一只鸡和一条鱼,应付多少元?

63. 20只兔可换2只羊,6只羊可换3头猪,8头猪可换几只兔子?

64.一只羊相当于2只狗重,一只狗等于3只鸭重,一只鸭等于5只小鸡重,1只

羊等于几只小鸡重?

65. 1只狗和1只鹅的重量等于5只鸭的重量,1只鹅的重量等于4只鸡的重量,1

只鹅和2只鸡的重量等于3只鸭的重量。问1 只狗的重量等于几只鸡的重

量?

6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二、

认数

1.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452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5在()位,个位上是(),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

(3)最大的四位数是(),比它大1的数是(),这个数是

()位数。

(4)与7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5)在0、5、3、8这四个数字中,任选其中三个,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6)由2个8和2个0,最多可以组成()个四位数,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只读一个0的是()。

(7)用0、3、5、8组成千位上是5的四位数,并把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下面数各接近几千?填在括号里。

8848() 4028() 9985()

1135() 8961() 5299()

3.写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8936=()+()+()+()

9038=()+()+()

1806=()+()+()

6009=()+()+()

4. □里可以填几?

7□42<7142 6842 <6□42 □859>8859 5.一个三位数加 6 就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 ( ),最大是 ( )。

6.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13是第( )个数。

7.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25,这样的三位数一共有( )个。

三、千克和克

1.填空:

①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②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和()。称较轻的重量常用()

作单位,称一般物体的重量,常用()作单位。

③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

④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

⑤ 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

⑥一个鸡蛋大约是50克,()个鸡蛋约是500克。

2. 1元 =()角 =()分 1米 =()分米 = ()厘米

1元 =()分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1分米 =()毫米 1米 =()厘米 1米 =()毫米

1小时 =()分 1分 =()秒 1千克 =()克

3. ()角 = 1元()角 = 100 分()分米 = 1米

()厘米 = 1米()厘米 = 1分米 ( ) 毫米 = 1米

()分 = 1小时()秒 = 1分()克 = 1千克

100厘米 = 1() 100分 =()时()分 10分米 =()厘米

4. 3 米=( ) 厘米 5千克= ( )克 360秒=( )分 3分=( )秒 360分=( )小时 2000克=( )千克60分 = ()角 600 厘米=( )分米=()米

5. 16分米 =()米()分米 3小时20分 =()分

1米8厘米 =()厘米 150分=( )时( )分3千克20克 =()克 150分=( )元( )角

1050克 =()千克()克 8009克 =()千克()克

2千克5克 =()克 4千克200克 =()克6.在○里填上“﹥”、“﹤”、“=”。

7厘米+23厘米○3米 6分米○58厘米 1米-2分米○8分米 4分米○39厘米 300厘米○40分米 60毫米○6厘米

2厘米○10毫米 3米○25分米 1米○2分米3厘米990克○1千克 100分○2时 50秒+200秒○4分7.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480克+520克=( )克=( )千克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3千克+500克=( )克 2个500克=()千克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8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床长约2()一袋牛奶重250()

一个鸡蛋重约50()一条鱼重约1()

儿童漫画书宽约2()小华身高130( )

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李明体重35( ) 一只公鸡重3( )

一幢楼高12( ) 一个杯子高10()

一袋水泥重50( ) 一个乒乓球重10()

一袋大米重10()一把小刀约重100()

一袋洗衣粉重1000() 2袋精盐重1()

1枚2分币重1()一个西瓜重4()

9. 选择(10分)

①一个苹果重()。[ A.150克 B.1 0千克]

②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A.2克 B.2毫米 C.2厘米]

③一头猪重150( )。[A.千克 B.克]

④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A.米、分米、厘米、毫米 B.克、千克]

10.判断(10分)

()①1千克棉花比1千克石头轻。

()②一个南瓜重约3克。

()③一枝铅笔长18米。

()④物体的重量可以用米尺量。

()⑤妈妈体重50000克。

()⑥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两端一样重。

11.聪明题

①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妈妈把剩下的每5毫米切

成一片,一共可以切几片?

②一根2米长的水管,剪下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

③15个圆钉大约重10克,()个圆钉大约重20克。

④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999()=1() 1000()+5()=6()

25()+75()=1()

60()=1() 90()-1()=30()

1()>1()>1()

四、加与减

1. 像右式那样,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顺序颠倒的一对两位数 1 7

叫做倒序数,它们的和是88时,这样的两位数共有多少对?+7 1 8 8

2. 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顺序颠倒的一对两位数叫做倒序数,和在100以内的

倒序数有多少对?

3. 想一想,下面算式中的△和□,各有多少对不同的填法?

(1) 2 0 (2) 3 △

-1 △+1 □

□ 5 2

4. 下面的算式是由0、1、2、3、4、5、6、7、8、9十个数字组成,其中几

个数字漏掉了,你能找出来填在□里吗?

7 □ 4 □4□

+□ 6 □+ 3□ 6

□ 0 □ 9 □0□□

5. 下面竖式里的“□”、“○”各代表什么数字?

1 ○ 3 5 ○ 4 ○○6

+□○-○□-□○ 1 9 5 1 6 4 7 3 9

6. 下面竖式中每种符号分别代表某一个数字,各代表哪个数字?

△△△☆○☆ 8 5 4

+△-☆☆-○○

△△ 2 7 9 0 ○○○

△代表()☆代表()○代表()

7. 将下面算式中的汉字用数字代替,使算式成立。

习习好学生爱数数数红星+习+生学好-学学学星红

8 4 4 4 4 爱+星红

爱星星习=()好=()爱=()爱=()

学=()数=()红=()

生=()学=()星=()※8. A B B A A A=( )

+ A B B A A B=( )

B B

C C C C=( )

※9. 在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字,求字母D表示数字1时,B表示什么数字?

A B A B A

- C B C

D C A C 3 D=1时,B=()

※10. ◎○◎+○=3×(△+□)

+ 3 ( 即第一加数各位数字和是和的各位数字和的3倍)

△□问:第一加数最小是多少?

11. 两个数的差是28,被减数减少3 ,减数增加5,那么它们的差是多少?

※12. 10为被减数时,差小于4;16为被减数时,差大于7,那么减数是( ) 或 ( ) (整数)

※13. 有些两位数,在它中间插进数字1以后,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数大370,这样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 )。

14. 一个筐里装着24千克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0千克

梨,梨就比苹果少8千克。原来梨筐里有多少千克梨?

15. 商店里有100条白毛巾和一些花毛巾,卖了40条白毛巾,剩下的白毛巾和

花毛巾同样多,花毛巾原有多少条?

16. 王大爷有200个鸡蛋和一些鸭蛋,卖了50个鸭蛋和100个鸡蛋后,剩下的

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鸭蛋原来有多少个?

17. 一桶水用去6千克后,剩下的比用去的还多5 千克,这桶水原有多少千

克?

18. 一桶水用去6千克,比剩下的多5千克,这桶水原有多少千克?

※19. 买一把尺,艾丽差22分,李博差3分,二人将钱合在一起,仍不够买一把尺,这把尺至多多少钱?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 (4)1千克有多重—— 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 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粒黄豆大约重1克; (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 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 (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11)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12)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先算长加宽的和,再乘2。也可以先算2条长,2条宽,再把结果相加。 (5)长方形的长宽和等于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和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求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边长,然后用公式去算。】 (7)把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8.【一面靠墙围菜地】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一分,确定长和宽。 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1米-2分米=() 100毫米=()分米1吨-200千克=()千克 38毫米+27毫米=()厘米()毫米 3千米+3千米=()米320千克+680千克=()吨二、硬币厚度一般是1-2(),小红的身高是126(),我家有一棵高5()的大树,阳台有一台9()高的洗衣机,书房里有一张6()高的书桌,书桌上有一盏高35()的台灯和一个厚约()的文具盒。万里长城长约6700(),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东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2300()。一只老虎约重360()。一列汽车每小时约行驶100()。 三、解决问题: 1、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用去6毫米后,现在这支铅笔有多长? 2、妈妈买了一块4厘米长的火腿肉,每5毫米切一处,可以切多少片? 3、一支粉笔长6厘米,5支粉笔长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厘米 500厘米 550米 1千米 6米 5、某城市要修一条长54千米的高速公路,如果每天修6千米,几天可以修完? 6、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装有2头牛,每头牛重600千克,货车超重了吗?超了多少? 7、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米,第二根是第一根的4倍,第二根长多少米?两根一共长多少米?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计算: 95+97 312+398 56+485 366+439 427-258 78+809 546+234 587-579 900-368 507-88 二、填上适当的数 6 0() 5() 5()6 7()4() - 4() 8 - 1 6() + 2 5 () +() 8 () 6 2()6 2 7()5 1 0 1 6 三、填空题: 1检验370+230=600是否正确,可以用算式:()来计算,看得数是否等于()。 2、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最大的三位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四、解决问题: 1、一本书900页,小明第一个星期看了308页,第二个星期看了281页,小明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2、二三年级开家长会,准备了800张椅子。二年级来了276名家长,三年级来了356名家长。请问学校准备的椅子够吗?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上午去参观的有580人,下午去参观的学生比上午少187人,这一天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参观了博物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50道

1、北京到沈阳飞机票700元,动车票218元,从北京到沈阳,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2、电风扇245元,电饭煲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3、上半场比赛结束28比43,一队28分,2队43分, 2队领先多少分? 4、全场比赛结束45比67.,2队67分,1队45分,下半场2队得了多少分? 5、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影院坐的下吗? 6、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影院坐的下吗? 7、冷饮店原有矿泉水528瓶,卖出184瓶,上午卖出219根冰棍,下午卖出392根,今天大约卖出多少根冰棍? 8、中央广播电视塔高405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广州塔高600米,广州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大约高几百米? 9、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做凳子腿,这个凳子的高约多少? 10、一根4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长多少? 11、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20分钟到学校,他每分钟大约走100米,王老师的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12、妈妈带小明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上午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13、一名三年级学生体重25千克,10名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重的同学?

14、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有6张。如果要买一个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么付钱? 15、有一些机器重量分别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载质量2吨的2辆车,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16、小船限乘坐4人,大船限乘坐6人,一共来了28人。如果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 17、某湿地有野生动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有大约多少种? 18、地球仪85元,学习机132元,书包148元,耳机39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需要付多少钱? 19、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03人。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20、我的网上书店上午接了279个订单,下午接了395个订单。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 还差多少张快递单? 21、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2)、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22、书架上层有126本,中层有157本,下层有95本。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23、湖中有8只天鹅,18只小鹿,6只猴子,24只兔子。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24、王平只踢了3个,李芳踢了18个。 (1)李芳踢的个数是王平的几倍?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96是( )的4倍,25的5倍是( )。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鸭重2( )。 小刚的体重 是35( ), 身高为136( )。 一袋洗衣粉重500( ), 一块橡皮重8( )。 3.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9份,吃掉4 9,还剩( ),读作( )。 4.3千克5克=( )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5.先画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再将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 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 6.540÷ ,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 最小填( )。 7.陀螺的运动方式是( );电梯的运动方式是( );骑自行车时车轮的运 动方式是( )。(填“平移”或“旋转”) 8.△÷=20……5, 最小是( ),这时△应该是( )。 9. ……照这样排列,第50个是( ),第65个是(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右图中的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 比,( )。 A .甲比乙长 B .乙比甲长 C .一样长 2.下面的积大约是2400的算式是( )。 A .4×597 B .392×8 C .6×486 3.右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14 B.17 C.18 4.下面的字母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5.下列运动不属于旋转的是( )。 A .转动地球仪 B .直升电梯上下运动 C .转汽车方向盘 三、计算题。(1题8分,2题12分,共20分) 1.直接写得数。 600×7= 56÷7= 62×4= 55÷5= 210×4= 0×90= 800÷5= 300÷3= 770÷7= 0÷6= 630÷7= 424÷4= 34-24 = 57+17 = 56-16 = 29+79 = 2.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67×6= 604×7= 450×8= 96÷7= 900÷7= 702÷4= 四、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1. 2. 五、先按照分数涂上阴影,再比较大小。(6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200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200道 1.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3.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4.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5.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6.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7.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8.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

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9.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10.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11.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12.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

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5-5)*120=1200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8)*60=480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7+5)/3=48/4=22*(7-4)=68-6=2 19.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到家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他应给小亮多少钱?给小华多少钱?(5+4)/3=36/3=22*(5-3)=46-4= 2 20.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 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 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18.工厂要加工360个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这样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19.明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0页,5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一单元,有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统计和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与复习。重难点: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一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主要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教学总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

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教授新知。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汇总 1、每束花20朵,4束花一共有多少朵? 2、1箱可乐25瓶,每人一瓶,3箱可乐可以分给多少人? 3、厨房买入600包大米,每天吃3包,可以吃多少天? 4、小明借了一本30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90页 (1)、还剩多少也没看? (2)、前三天看了90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照这样的速度,一共要看多少天才能看完? 5、妈妈带了50元买了4条鱼,最后只剩下2元,那每条鱼多少钱? 6、杨树每捆3棵,售价36元每捆,松树每捆4棵,每捆售价40元,哪种树的售价更贵一些? 7、一件小背心卖8元,一件衬衫卖48元 (1)、一件背心比一件衬衫便宜多少钱? (2)、衬衫的价钱是背心的多少倍?

(3)、买12件背心的价钱够不够买2件衬衫? 8、一包40块的糖果,有几种分法? 例如:1人分1块,可以分40/4=40人。 1人分2块, 1人 9、一本240页的书,已经看了60页,剩下的要在6天内看完,你说每天要看多少页? 10、小南体重为24千克,爸爸的体重是他的3倍,而小南的体重又刚好是小狗的3倍,你能算出爸爸比小狗重多少千克? 11、电影院甲座有9排座位,每排有32 个椅子,三年级有300人坐这里看电影,这些椅子够吗? 12、冬冬今年12岁,爷爷的年龄是他的6倍少4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13 14 (2) 50米赛跑的达标成绩是10秒,第2组中谁没有达标?

15、一条水渠全长5312米.已经修了8天,还剩456米没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花圃 16、小区前面有一块60米边长的正方形空坪,现要在空坪的中间做一个长32米、宽2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余的植上草皮.(如下图) ①正方形空地的周长是多米? ②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17、三年级252人要乘6辆车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辆车的人数相同,每辆车应坐多少人? 18、桂花幼儿园每天运来水果6箱,每箱10千克。一个星期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9、一艘轮船5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可航行多少千米? 20、一块地是长方形的,宽是18米,比长少6米,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21、学校的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50米。这个操场的周长是多少?张老师每天早晨绕操场跑道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22、三年级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科技馆参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23、 一个书包38元一盒水彩笔9元一本笔记本8元 (1)买5盒水彩笔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课题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算练习

三年级计算练习1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23×3=0+35= 54÷6= 35×2= 8×8+6= 13×5= 7×200= 12×4= 4×16= 4×8+7= 3×70= 60×6= 700×0= 120-70= 5×7+6= 3×24= 56+24= 80×7=8×12= 9×5+8= 2.用竖式计算。(80分) 12×5= 178×3= 278+534= 309×5= 6×78= 4×264= 384×4= 480×5= 26×9= 700-432= 8×530= 6×835= 416×3= 2×604= 8×742= 219×5=

三年级计算练习2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2= 96÷3= 560÷7= 36÷3= 88÷8== 420÷7= 300÷6= 0÷9= 85÷5= 72÷4= 3×25= 280÷4= 720÷8= 800×0= 500×8= 0+76= 700×9=84-56= 240-8= 90÷6= 2.用竖式计算。(80分) 693÷3= 98÷6= 246÷4= 719÷7= 750÷3= 6×809= 1013-547= 709÷7= 875÷6= 2940÷6= 609÷3= 80÷6= 9×867= 487+529= 540÷8= 863÷8= 验算 验算

三年级计算练习3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0÷4= 280÷4= 600÷3= 68÷2= 78÷6== 65÷5= 300×6= 0×95= 98÷7= 52÷4= 6×12= 68÷4= 600÷3= 800-0= 8×900= 0÷6= 13×7=84-26= 240-8= 56÷9= 2.用竖式计算。(80分) 89÷4= 118÷7= 865÷5= 908÷6= 450÷9= 9×806= 709÷7= 893+4197= 785÷6= 2700÷6= 589÷4= 268÷7= 986×7= 1487-499= 960÷8= 482÷3= 验算 验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 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 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 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 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 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 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 几; 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 几; 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 (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 解决问题 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 对折次数1次2次3次4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63题(含答案)

1. 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书本第6页第6题】2米= 20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书本第10页第6题) 12时-8时=4(小时) 80×4 = 320 (千米)308千米<320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3.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600千克 的机器,超载了吗?(书本第12页第2题)2吨= 2000千克 600×3 = 18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4. 有5台机器,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 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书本第13页第3题) 2吨=200千克一台装: 600+400+800=1800(千克)另一台装: 1000+700 = 1700(千克) 答:一台装1800千克,另一台装1700千克就可以一次性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书本第17页第2题) 85+48= 133(元)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 共要133元. 6、有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1)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书本第17页第3题) 59+77 = 136(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有136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问题: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59+77+85 = 221(只)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练习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 中填上“>”“ <”或“=”。 59 ××× ×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四、<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五、○○○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六、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七、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八、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九、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十、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一、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教学容:除法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个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会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除法运算意义以及相关运算性质的感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类推、归纳的能力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进行口算、笔算,以及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主动发现错误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得数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十多。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用竖式计算除法、除法的验算和十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第二单元:认数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通过数数、操作和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认识万以的数,知道计数单位“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知道万以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能够根据万以的数的组成和含义,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以及整千数加整百数与相应的减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0的读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挂图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折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逐步形成估计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学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认知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1克有多重。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1) 1.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2.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の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 3.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の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4.商店卖出5包白糖和2包红糖,平均每包3元钱,一共卖了多少钱? 5.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写综合式) 6.饲养员养了10只公鸡,14只母鸡,每4只放入一个笼子,需要多少个笼子?(写综合式) 7.妈妈买来9个桃,爸爸买来15个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桃?(写综合式) 8.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买一双布鞋花12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9、小白兔有72只,小狗有9只,小白兔の只数是小狗の几倍? 10、56个桃子平均分给7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11、商店有自行车60辆,卖了4天,每天卖8辆,还剩多少辆? 12、海印电器商场有彩电550台,又运来240台,卖了一些後还剩320台,卖了多少台? 13、有两群猴子,每群9只,现把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只猴子? 14、二小一班有32人,二班有40人,做游戏每8人一个组,可以分几组玩? 15、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後,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16.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17.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18.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 19.(1)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30盒白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20.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21.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22、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30盒白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23.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24.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25.选择有关の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の应用题. ①有4袋白糖②有2袋红糖③每袋糖重2千克④卖出4千克白糖⑤还剩多少千克白糖?⑥红糖比白糖少几千克? 26.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27.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麽是相同の,有什麽是不同の,然後再解答. (1)食堂里有15袋大米,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用去27袋,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8、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 29、面包:每个3元,饼乾: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小刚: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元? 小强有50元,买5包饼乾,找回多少元? 30、谁买の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 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の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31、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