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终端管理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C h i n a M o b i l e

D M S e r v i c e Te r m i n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1.2.1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E-008-20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2005-09-30发布

发布

2005-09-30实施

目录

前言

终端管理(DM)平台是基于OMA国际标准的移动数据业务,开放性与标准化是DM业务系统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支持DM业务的终端产品应同样符合这一原则,基于业界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网络协议、内容格式,并且要体现良好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

本规范在《终端管理(DM)平台总体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规定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DM业务对终端部分的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和其他方面的要求,是开展基于OMA规范的DM业务的依据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全部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数据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移有限数[2005]104号印发。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于川、刘璋詟、穆家松、唐剑峰

本标准解释单位:同提出单位。

1范围

本规范制定了基于OMA国际标准的DM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终端产品规范,对DM业务开展中与终端密切相关的内容提出了约束、规范及发展方向的要求,本规范和其他相关规范可作为DM业务运营和管理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终端厂商DM产品研发、生产的参照依据。

DM终端必须遵循OMA规范和本规范所确定的开放性、安全性、先进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

所有在中国移动通信网内被推荐使用的DM终端必须符合该规范。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内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机构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PRS移动终端规范-通用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 CMPP2.0协议,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3] SyncML Data Sync Protocol, version 1.1.2, Open Mobile Alliance?.

[4] SyncML Device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1.1.2, Open Mobile Alliance?.

[5] OMA Client Provisioning V1.1 Specifications, Open Mobile Alliance?.

[6] OMA Download OTA 1.0 Specifications, Open Mobile Alliance?.

[7] OMA Firmware Update Management Object (FUMO) V1.0, Open Mobile Alliance?.

[8] syncml_wsp_v112 SyncML over WSP, V ersion 1.1.2, Open Mobile Alliance?.

[9] syncml_http_v112 SyncML HTTP Binding, version 1.1.2, Open Mobile Alliance?.

[10] WAP Binary XML Content Format Specification, WAP Forum.

[11] Push OTA Protocol Specification”, WAP Forum.

[12]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 (URI): Generic Syntax, IETF.

[13] Wireless Transac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WAP Forum.

[14] Push Architectural Overview”, WAP Forum.

3相关术语

在本规范中使用了“必须”、“推荐”、和“可选”等词汇来描述对移动终端产品要求的强调程度。

“必须”项是指终端产品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

“推荐”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硬性要求,但建议终端产品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

“可选”项指在目前看来是中国移动需求的发展方向,或终端产品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

目前阶段:从本版本发布之日截至到下一个版本发布日期。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推荐”、“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

4符号与缩略语

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鉴权、授权、计费

APN: 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

BOSS: 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CDR: Call Detail Record,呼叫详细记录

CMPP: China Mobile Peer to Peer,中国移动点对点协议

CSD: Circuit Switch Data, 电路交换数据

CP: Abbreviation for OMA Client Provisioning,OMA无线方式配置终端参数规范的简称DL: Abbreviation for OMA Download OTA,OMA无线方式下载数据包规范的简称DM: Abbreviation for OMA Device Management,OMA无线方式管理终端规范的简称DNS: 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

DSMP: Data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FOTA: Firmware-Update over the air,无线方式终端固件更新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FUMO: The OMA DM Firmware Update Management Object,OMA DM的标准的固件更新管理对象

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GPRS网关支持节点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IMEI: International Device Equipment Identity,终端设备的标识符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移动电话用户身份标识符

ISMG: Internet Short Message Gateway,短消息网关

MMS: 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多媒体消息

MSISDN: Mobile Station Integrated Services Data Network,移动电话用户电话号码OBEX: Object Exchange Protocol,对象交换协议

OMA: Open Mobile 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

OTA: Over The Air,即空中、无线方式

PAP: Push Access Protocol,Push访问协议

Radius: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拨号用户鉴权服务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管协议

SGSN: Services GPRS Supporting Node,GPRS服务支持节点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管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

5概述

5.1目的

DM业务是基于OMA DM相关标准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开放性与标准化是DM业务系统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DM终端应基于业界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网络协议、内容格式,并且要体现良好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基于此原则本规范规定了DM业务的终端产品应满足的要求。

5.2DM业务简介

终端管理(DM)业务是中国移动用于管理用户终端的新业务,它使得中国移动实现了通过无线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管理的能力。终端管理业务功能应包括:终端自注册,软件补丁修复和功能升级,终端参数收集以及终端参数配置等。

如终端出现软件故障或参数配置问题,用户无须前往维修中心进行诊断和软件更新,而是通过终端管理(DM)平台提供的服务进行远程终端诊断,通过无线方式下载终端软件补丁程序或执行自动远程设置即可解决终端软件故障和参数配置问题。使用终端管理业务平台,手机业务参数的设置以及新的终端软件版本的下载升级也可通过DM平台的用户自服务门户,由用户自行完成相关参数设置和软件升级,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对终端的使用。

中国移动的未来新业务部署工作,可以通过在原有终端上推送新版本的软件完成,避免了过去为了支持新业务给中国移动和用户带来的各种不便,同时也利于中国移动迅速推广新业务。使用终端管理(DM)平台,中国移动可以对终端的界面进行更新,辅助用户实现个性化终端设置。这将还有助于树立中国移动品牌形象,提升用户满意度。

终端管理(DM)平台的业务分析统计功能,通过分析终端厂商上传的终端能力信息和无线方式收集的终端其他信息,可用于中国移动的业务分析和经营决策。

终端通过终端自注册,将终端的基本信息上报到终端管理(DM)平台。终端管理(DM)平台使用OMA DM协议对终端的参数进行配置。通过OMA DM1.1.2协议实现了终端信息与终端管理(DM)平台的信息同步和信息发现过程,以及对终端的远程无线方式的参数收集和参数配置功能。终端管理(DM)平台使用OMA FUMO规范,实现终端软件补丁修复和功能升级。

终端自注册成功后,移动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终端管理服务:

?网络侧发起,对终端进行批量参数设置、参数收集或软件除错或功能升级;

?移动用户通过登录用户自服务网站,通过DM平台触发终端管理业务;

?移动用户通过手机DM WAP Portal,触发终端管理业务;

?通过终端侧发起的DM服务;(可选)

6功能要求

6.1DM业务终端的基本功能要求

DM业务基本功能需求中,终端需要配合平台侧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终端自注册,终端信息采集,参数配置,终端固件除错和功能升级。

6.1.1功能要求概述

终端配合终端管理(DM)平台需要提供的功能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如下:

6.1.1.1终端基本功能要求

终端配合DM管理平台的业务需求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要求:

●终端自注册;

●终端信息采集;

●终端参数配置;

●终端软件补丁修复和版本升级;

终端配合DM管理平台的业务需求应具备的基本预制要求:

●终端中预置一个DM终端管理平台免费短信特服号码,这个特服号码是终端短信自

注册和自注册回复的固定短信号码。

●支持OMA DM 1.1.2版本;

●软件除错和功能升级遵循OMA FUMO1.0,支持OMA DL1.0;

●支持DM Alert 1226 消息;

●支持HTTP方式下载;

●终端中应预先设置好OMA DM初始设置,以便终端可以与DM平台正确通信。预先设

置的参数包括DM标准对象中的DMAcc和Con。终端厂商出厂前需要预制的DM参数

请参考附录B1;

6.1.1.2与OMA DM标准的一致性要求

终端必须实现OMA DM 1.1.2规范中“OMA-SyncML-DMConReqs-V1_1_2-20030613-A.pdf”要求的一致性声明和此规范中定义的强制性元素。

6.1.1.3终端的硬件要求

6.1.1.3.1Flash要求

终端应为植入DM客户端软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预留足够的空间。预留的空间应可以存储下列信息:

●DM客户端软件;

●DM客户端软件运行时需要的临时存储空间;

●DM客户端运行时需要保留的状态信息及其他需要保留的信息;

●固件除错和功能升级时需要下载的数据包;

●为提高性能等非功能性要求而预留的空间;

本规范不对预留的空间大小做具体要求,但终端应在成本与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之间确定不同终端需要的Flash空间大小。

6.1.1.3.2RAM要求

终端应为植入的DM客户端软件的运行预留足够的RAM空间。应确保DM客户端运行时终端系统可以分配相应的RAM空间,空间的大小建议不低于500K。终端应避免运行DM客户端软件时RAM空间不足的问题。

6.1.1.4OMA协议版本要求

终端设备应支持OMA DM1.1.2版本,并且需要支持OMA DL 1.0、OMA FUMO1.0。

6.1.1.5终端对DM平台消息的响应要求

6.1.1.5.1对Notification消息响应的要求

DM终端必须支持对Notification的4种UI mode的响应。

UI mode = 00, DM平台对终端响应无特定要求,终端以自身默认的机制来响应。

UI mode = 01,用户对Notification不可见,用户无法干预,并且推荐终端屏幕上无GPRS连接标识。 DM Session正常进行。若连接失败,终端将不提示用户UI mode = 10,用户对Notification消息可见,但用户不需人为干预, DM Session 正常进行。

UI mode = 11,用户对Notification消息可见,且用户需要干预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DM Session。

6.1.1.5.2对Alert消息的响应要求

DM终端必须按照DM平台要求支持下发的Alert1101消息。

推荐DM终端支持DM平台下发的Alert1100, Alert1102, Alert1103, Alert1104消息。

Alert1100是指DM平台发送给终端的提示信息,仅用于显示,用户无需操作。

Alert1101是指DM平台发送给终端的提示信息,需要用户选择“接受”或者“拒绝”。选择“拒绝”, 终端必须给DM平台侧返回该拒绝操作信息。

Alert1102是指DM平台发送给终端的提示信息,用户可以输入文本信息,该文本信息将作为状态信息的一部分返回给DM平台侧。

Alert1103是指DM平台发送给终端的提示信息,该信息包含多个选择项,但是用户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

Alert1104 是指DM平台发送给终端的提示信息,该信息包含多个选择项,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

6.1.2终端自注册

终端自注册是指,符合终端管理(DM)平台规范要求的手机,第一次开机时,终端必须将终端的IMEI及其他DM平台需要的基础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终端管理(DM)平台。平台侧负责解析此短信,并在平台侧建立终端IMEI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列表。如果用户更换SIM卡,终端应将新的对应关系上传到DM终端管理平台。

6.1.2.1终端自注册基本功能实现

终端第一次开机,应将终端IMEI,厂商名称,终端型号,软件版本以短信方式上传到终端管理(DM)平台。终端发送短信的特服号码和端口号在DM管理生命周期中不可变。终

端第一次开机发送自注册信息后,转入手机正常开机后的空闲状态。

如果终端收到来自终端管理(DM)平台特服号码的短信,正确解析短信,从短信中得到成功的信息,则终端记录此次注册成功的SIM卡的IMSI信息到终端某个预先确定的位置,(这个位置的数值应是终端自注册功能专用的标记位,终端其他部分不能修改此值。)以便终端可以在下次开机的时候检测此IMSI。

此后,每次终端重新启动,都应检测SIM卡的IMSI与保存在终端中的IMSI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终端应重新向平台侧发送自注册信息更新对应信息。

终端只向预制的DM平台的短信特服号码和端口号发送信息,并只认为来自这个特服号码的短信是可以信任的DM信息。终端自注册短信(上行)及DM平台确认短信(下行)均为为带端口号的短信。短信特服号码和端口号参考附录A1。

终端自注册时应判断SIM卡是中国移动的SIM卡,否则终端不发送任何信息。

终端自注册的异常处理请参考6.2.2。

终端自注册的短信格式及DM平台确认短信的格式请参考附录A2和A3。

如果终端开启短信回执功能,终端应不显示且不保存自注册短信发送成功或失败的回执信息提示。

为了通过DM功能来方便地实现对终端自注册功能的管理,本规范推荐将自注册短信特服号码和应用端口作为终端DM管理树对象,平台侧可以通过DM采集和配置命令进行管理。终端自注册参数配置信息参考附录B.6

6.1.2.2终端异常处理

终端自注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解决办法包括:

1.第一次注册时,注册短信正确发出,但是过后没有收到终端管理(DM)平台的注册成功确认信息。终端将不在设备中保留此时SIM卡中的IMSI。等待用户下一次开机时可重新触发自注册流程。自注册短信发送失败时,终端将不做任何用户提示。

2.终端检测到用户更换SIM卡,则发送新的对应关系到终端管理(DM)平台。如果此后没有收到平台侧的注册成功确认信息。终端将不在设备中保留此时SIM卡中的IMSI。终端放弃自注册。等待用户下一次开机时自注册。自注册短信发送失败时,终端将不做任何用户提示。

6.1.2.3用户菜单

终端自注册处理流程对用户完全透明,不需向用户显示任何信息或者为用户提供终端操作界面。

6.1.2.4用户操作

终端自注册处理流程对用户完全透明,不需用户干预。

6.1.2.5终端自注册内容格式要求

终端自注册信息发送后,平台侧必须向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6.1.2.5.1终端自注册信息格式

参考附录A.1

6.1.2.5.2终端自注册确认信息格式

参考附录A.2

6.1.3终端信息参数采集

平台侧需要采集的终端信息包括:网络参数配置信息和终端自注册的四个基本信息。由于OMA DM1.1.2规范中没有在标准对象中定义这些信息。因此,本规范在终端侧定义了一组符合OMA DM1.1.2规范的网络参数配置信息。终端管理(DM)平台可以直接使用OMA DM1.1.2中的命令从这些终端对象节点中取值,并在平台侧做相应处理。

6.1.3.1终端信息采集实现

终端管理(DM)平台应采集的终端参数信息包括:

1,网络配置参数,包括PIM, GPRS, WAP, MMS;

2,终端自注册的信息:IMEI,厂商名称,型号,软件版本;

OMA DM协议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为终端提供不同的网络配置参数。OMA DM1.1.2协议至今没有为网络配置参数定义标准的对象。厂商应使用OMA标准的DDF文件通知终端管理(DM)平台,使平台侧及时掌握终端侧参数配置信息对象节点的信息。终端管理(DM)平台可以直接使用OMA DM1.1.2中的“get”命令从这些终端对象节点中取值,并在平台侧做相应处理。

网络参数配置信息在DM Tree上应是即可读也可写的节点。终端自注册信息的对象节点请参考附录A2。

请参考下列标准理解上述定义,

1)SyncML Device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1.1.2 –specification “OMA-SyncML-DMProtocol-V1_1_2-20031203-A”;

2)SyncML Device Management Tree and Description Version 1.1.2–specification “OMA-SyncML-DMTND-V1_1_2-20031202-A”;

3)OMA Client Provision Content Version 1.1 “OMA-WAP-ProvCont-V1_1-20021112-C.pdf”;

6.1.3.2终端信息采集异常处理

终端参数采集失败或成功对终端是透明的,因此不需要终端处理信息采集异常情况。如果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发生任何错误,终端不需要做任何错误处理,也不需要为用户显示任何错误信息。

6.1.3.3终端信息采集用户菜单

终端信息采集,对用户完全透明,不需任何显示或者操作界面。

6.1.3.4终端信息采集用户操作

终端信息采集处理流程中终端用户操作流程应遵循平台侧发出的DM命令。终端应支持DM命令的两种用户提示方式:

1,用户不可见,此时用户终端对参数采集处理流程不可见,不需用户参与。此项为推荐功能;

2,向用户显示提示界面,用户可以选择“是”接受,也可以选择“否”不接受。此项为可选功能。

6.1.3.5终端信息采集内容与格式

6.1.3.5.1终端GPRS配置信息

参考附录B.2

6.1.3.5.2终端W AP配置信息

参考附录B.3

6.1.3.5.3终端MMS配置信息

参考附录B.4

6.1.3.5.4终端PIM配置信息

参考附录B.5

6.1.4终端参数配置

终端DM Tree遵循本规范6.1.3节的要求定义了一组符合OMA CP1.1规范的网络参数对象节点,终端应支持通过下述方式为终端进行网络参数配置:

1.DM业务的GPRS的连接参数在终端出厂前预制,不能修改。预制参数请参考附录B1;

2.终端网络连接参数GPRS、WAP、MMS和PIM使用OMA DM方式完成参数配置。

在需要修改的参数配置对象节点上执行相应的DM命令。请参考OMA DM 1.1.2规范查看DM Tree上节点数值的修改过程;

6.1.4.1终端参数配置实现

终端网络参数配置应通过OMA DM方式设置,平台侧使用get命令将终端参数收集到平台侧后,平台侧经过分析和诊断,判断参数配置是否有误,及错误点,平台使用DM 的Replace 命令更新错误配置值。平台侧也可以不收集参数而直接使用Replace命令更新参数设置。6.1.4.2终端参数配置异常处理

终端采用OMA DM方式进行网络连接参数配置,终端应在出现任何参数配置异常时,向平台侧上报状态码(Status code),通告平台操作结果。

6.1.4.3终端参数配置菜单

参数配置无需用户菜单。

6.1.4.4终端参数配置用户操作

在为用户重新配置参数时,用户操作流程应遵循平台侧发出的DM命令。终端应支持DM 命令的两种用户提示方式:

1,用户不可见,此时用户终端对参数配置处理流程不可见,不需用户参与;

2,向用户显示提示界面,用户可以选择“是”接受,也可以选择“否”不接受;

6.1.4.5终端参数配置内容与格式

网络参数配置信息格式,请参考附录B。参数配置命令和流程请参考OMA DM 1.1.2规范。

6.1.5终端固件除错和功能升级

终端固件除错和功能升级必须使用标准的OMA FUMO对象。DM平台侧发起更新操作。为实现断点续传功能,推荐使用OMA DL协议下载更新数据包。升级状态必须使用DM 方式报告给平台侧。

FUMO对象详细说明了处理一个更新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软件“packages”,“packages”中包含了一组指令,可以让软件中的一个特定模块从一个版本更新到另一新的版本。“packages”的数量由特定终端软件中的模块依赖性决定。更新后的终端软件版本应与预定的新版本完全一致。

终端软件除错和功能升级这两项业务在终端侧的处理方法和流程是一致的。

6.1.5.1终端实现FUMO对象

OMA DM标准定义了一个单一的FUMO对象,这个对象可以复制到多个更新数据包中。OMA 标准中没有声明这个对象在DM Tree中的位置。本规范不硬性规定FUMO对象节点的位置,FUMO对象可以定义在根节点下的某个位置,终端厂商必须实现符合OMA DM FUMO v1.0协议标准管理节点对象,同时厂商应使用OMA标准的DDF文件通知终端管理(DM)平台,使平台侧及时掌握终端侧FUMO对象信息。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FUMO的例子:

唯一的ID, 每个数据包一个节点

PkgName ? 更新包名称(可选)

PkgVersion ? 更新包版本(可选)

Download Exec命令对应的开始下载数据包的节点(唯一节点)PkgURL 下载数据包的URL

Update Exec命令对应的开始固件更新的节点(唯一节点)PkgData 数据包

DownloadAndUpdate Exec命令对应的开始下载数据包和更新的节点

PkgURL 下载数据包的URL

State FUMO更新状态

Ext 可能的终端详细扩展节点

6.1.5.2FUMO对象实现要求

本规范推荐使用OMA DL方式下载。终端必须支持所有的FUMO标准对象,并且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OMA Download方式必须支持;

2.固件更新包必须支持断点续传;

3.Download Descriptor信息必须显示给用户,除非此次更新对用户不可见;

在数据包下载完成后,DM平台无需发送要求终端执行升级的命令,终端自动进入更新流程。更新完成后,终端采用“Alert 1226”命令向平台侧报告终端软件的升级状态。6.1.5.3终端异常处理

6.1.5.3.1用户可以取消正在下载的数据包

用户可以取消正在下载的数据包。如果用户取消数据包下载,终端不再提示用户下载数据包。

6.1.5.3.2DM Session数据传输过程中连接超时

终端在DM Session数据交互过程中,连接超时,应该提示用户,自动中断连接。

6.1.5.3.3更新数据包下载过程中无信号或掉电

终端在下载数据包时,遇到无信号问题时,应该提示用户,自动中断下载。再次检测到信号后下载时应恢复到终端前一次下载成功的中断点继续下载。

下载过程中掉电,再次开机,应提示用户继续下载,用户如果选择继续下载,终端应恢复到终端前一次的下载成功的中断点继续下载。

6.1.5.3.4手机软件更新过程中掉电

终端更新过程中掉电,再次开机,终端应返回断电前的更新现场,继续更新,直到更新

完成。

6.1.5.3.5下载完成后,终端软件更新未开始,手机掉电

终端数据包下载完成后,没有更新前,手机掉电,再次开机,终端自动开始更新操作。

6.1.5.3.6下载过程中内存不足

终端数据包下载过程中,内存不足,应提示用户,要求用户关闭其他应用。终端检测到有足够内存可以继续下载后,应返回中断前的现场,继续下载。

6.1.5.3.7更新完成后,状态上报DM服务器不成功

终端更新完成后,向DM服务器发送更新的状态报告。如果终端不能收到DM服务器的回复信息,则认为此次状态报告失败。终端应重新发送Alert 1226两次,或者在做下一次DM 信息交互前或再次开机后,检查上次Alert是否发送成功,如果不成功,应先发送上一次的状态报告。

6.1.5.4非功能性要求

终端固件升级包中应包含从旧版本软件升级到新版本的全部信息,不需要在终端更新过程中与平台侧交互。升级包的格式由终端厂商自行确定,但是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升级包大小应小于终端软件映像文件大小的 5%。例如,如果终端软件的映像文件为20MB,则升级包的大小不能超过1M;

2.升级包必须经过加密并具有数据完整性校验机制;

3.必须确保更新过程100%容错。也就是说,不管出现终端断电等任何异常情况,终端软件升级都应保证可以正确完成;

4.终端软件更新成功后不能破坏原有终端功能、不影响原有终端数据及用户数据;6.1.5.5性能要求

终端软件升级时间,本规范不做硬性规定,但是应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因素,升级时间不能过长。建议不超过5分钟。

6.1.5.6人机界面与操作

本规范基本功能中不对终端侧发起的固件更新做要求,终端可以没有此菜单。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1 1.4.解释权2 2应用体系架构3 2.1.两级架构3 2.2.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4 2.3.总体技术要求5 3展示平台6 3.1.域名规则6 3.2.登录流程7 3.3.访问安全控制7 3.3.1.认证8 3.3.2.加密9 3.3.3.授权9 3.4.个性化展现经管9 3.5.内容应用聚集10 3.6.系统性能要求10 4网络和接入平台11 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11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1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2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3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3 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3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3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5 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6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6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8 4.4.IP地址规划19 4.4.1.IP地址规划原则19 4.4.2.IP地址规划方法20 4.4.3.IP地址规划要求21 5安全经管平台21 5.1.网络经管及网络安全21 5.1.1.网络系统经管21 5.1.2.网络安全22

5.2.系统经管及系统安全23 5.2.1.系统经管23 5.2.2.系统安全24 5.2.3.数据经管和安全25 5.2.4.防病毒26 6系统和环境要求27 6.1.系统要求27 6.1.1.主机设备27 6.1.2.操作系统27 6.1.3.存储备份设备28 6.1.4.网络设备29 6.1.5.数据库31 6.1.6.展示平台软件33 6.1. 7.开发工具34 6.1.8.系统文档34 6.2.机房环境要求35 6.2.1.机房环境条件35 6.2.2.接地要求36 6.2.3.空调及电源36

论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术规范(doc 28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资源编码方法 Integrated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Resource Objects Coding

版本号 1.0.0 2008-××-××发布2008-××-××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参照字符集 (5) 4 资源编码的定位 (5) 5 资源编码的编码原则 (5) 6 公共资源的机器编码 (5) 7 设备的机器编码 (6) 7.1 设备 (6) 7.2 机架 (7) 7.3 机框 (7) 7.4 槽位 (8) 7.5 板卡 (8) 7.6 端口 (9) 8 连接的机器编码 (10) 9 编制历史 (11) 10 修订详细记录 (11) 11 附录 (11) 11.1 省份和地市拼音缩写 (11) 11.2 设备类型英文缩写规则 (19) 11.3 带宽类型符号规则 (22)

用友远程接入软件常见问题(精)

用友远程接入软件常见问题 1问:为什么远程客户端点击用友远程接入软件发布好的应用程序之后,连接进度条不停的刷新? 答: 1,服务器端将2003系统管理员的密码修改了,用友远程接入软件后台管理里面的配置没有随着修改 2,服务器在内网里面,路由器没有映射5366端口到内网服务器 3,删除发布用户时,如果此用户绑定的为非administrator;而是隶属于,则此系统用户也将会被删除,添加新用户发布时由于窗口没有重新开启,仍可以绑定已被删除的系统用户。这样也会导致此情况。 4,如果是XP操作系统作为服务器。必须安装 XPTermServicePatch补丁包。 2问:您的服务为非正版服务:请联系管理员确认后台设置的帐号名/用户名/密码是否正确。 答:这是因为配置许可证里面的账户或是密码出现异常。 (如:在网站上将绑定的用户名密码修改了,但许可证上没有修改新密码

3问:远程端访问网页提示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的几种可能性 答:1:输入的密码不是用友远程接入软件后台发布的自定义账户或密码。 2:使用的是机器的操作系统账号登录了。 3:发布的自定义用户当前是否存在。 4问:在用友远程接入软件后台管理添加刚被删除的用户时,提示此用户已存在? 答:这是因为删除后,没有点击保存,就重新添加,此时的新状态还没有被刷新。 5问:点击发布的应用程序时总是提示下载文件而不运行发布的应用程序 答: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机器还没有安装用友远程接入软件客户端程序。安装后,仍旧提示下载文件,是该机器上安装有、例如: (迅雷,网际快车,超级旋风等下载工具。只要到该软件的设置中,把“监视”选项中的功能关闭即可。

中国XX业务支撑网4A安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 4A 安全技术规范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W-016-2007

目录 1概述 (7) 1.1范围 (7)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 2综述 (8) 2.1背景和现状分析 (8) 2.24A平台建设目标 (9) 2.34A平台管理范围 (10) 34A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11) 44A管理平台功能要求 (14) 4.1帐号管理 (14) 4.1.1帐号管理的范围 (14) 4.1.2帐号管理的内容 (14) 4.1.3主帐号管理 (14) 4.1.4从帐号管理 (15) 4.1.5密码策略管理 (15) 4.2认证管理 (15) 4.2.1认证管理的范围 (16) 4.2.2认证管理的内容 (16) 4.2.3认证服务的管理 (16) 4.2.4认证枢纽的管理 (16) 4.2.5SSO的管理 (17) 4.2.6认证手段 (17) 4.2.7提供多种手段的组合使用 (17) 4.3授权管理 (17) 4.3.1授权管理的范围 (17) 4.3.2授权管理的内容 (18) 4.3.3资源管理 (18) 4.3.4角色管理 (18) 4.3.5资源授权 (19) 4.4审计管理 (20) 4.4.1审计管理范围 (20) 4.4.2审计信息收集与标准化 (21) 4.4.3审计分析 (21) 4.4.4审计预警 (22) 4.54A管理平台的自管理 (23)

4.5.2权限管理 (23) 4.5.3组件管理 (23) 4.5.4运行管理 (23) 4.5.5备份管理 (23) 4.64A管理平台接口管理 (24) 4.6.1帐号管理接口 (24) 4.6.2认证接口 (24) 4.6.3审计接口 (24) 4.6.4外部管理接口 (25) 54A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5) 5.1总体技术框架 (25) 5.2P ORTAL层技术要求 (27) 5.3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1前台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2核心数据库技术要求 (28) 5.3.3后台服务层技术要求 (30) 5.3.4单点登录技术要求 (32) 5.3.5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33) 5.4接口层技术要求 (35) 5.5非功能性技术要求 (35) 5.5.1业务连续性要求 (35) 5.5.2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要求 (38) 5.5.3性能要求 (38) 5.5.4安全性要求 (38) 64A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40) 6.1应用接口技术规范 (40) 6.1.1总体描述 (40) 6.1.2登录类接口(①) (41) 6.1.3认证类接口 (42) 6.1.4帐号/角色接口(④) (43) 6.1.5审计类接口 (48) 6.2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51) 6.2.1总体描述 (51) 6.2.2登录类接口(①) (52) 6.2.3认证类接口 (53) 6.2.4帐号接口(⑤) (55) 6.2.5审计类接口 (59) 6.3外部管理接口技术规范 (61) 7BOSS系统3.0的改造要求 (62)

VPN系统使用管理规范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深腾联安字[2005]×号 VPN系统使用管理规范 1、目的: 为规范员工使用公司VPN系统的行为,指导员工安全合理的使用公司内部IT资源、正确使用VPN系统,及规范审计公司VPN系统的使用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术语及定义 VPN系统:本规范中的VPN系统是指为便于远程访问公司内部网络由公司统一设立的“腾讯VPN系统”。 用户:本规范中的用户指使用VPN系统的公司员工。 4、规范内容 VPN系统使用原则 VPN系统是为了便于用户经Internet远程访问公司内部网络而设立,但由于用户客户端计算机的安全性不可控制,VPN系统使用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4.1.1 如非工作需要,尽量不使用VPN系统帐户登陆公司内部网络 4.1.2 VPN系统对用户规定最小化权限和有效期限

4.1.3 VPN系统对登陆用户保留日志信息 VPN帐户的类型、权限和有效期限 经过申请并获得批准的公司员工可以使用VPN帐户登陆公司内部网络。基于员工的部门工作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获批的VPN帐号的类型和有效期限也有所不同。 4.2.1 VPN帐户的类型和权限 根据VPN系统设立的用途和远程访问需求,将VPN帐户划分为以下类型,每种类型的用户权限各不相同: 4.2.1.1 VIP帐户 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及以上级别的员工可申请VIP帐户。VIP帐户通过VPN接入公司内网后,可以访问公司内部的常用资源(Email、RTX、AD、内部OA办公应用系统等),其他资源均受到限制。 4.2.1.2 运维帐户 公司各部门负有运维责任(含IDC运维和内部OA运维)的员工可申请运维帐户。此类帐户通过VPN接入公司内网后,可以访问公司内部的常用资源(Email、RTX、AD、内部OA 办公应用系统等),也可以访问公司运维资源(IDC网络、内部OA托管机房等),其访问权限受各应用系统限制;其他资源的访问均受到限制。 4.1.1.3 片区帐户 外派工作超过半年的员工可申请片区帐户。此类帐户通过VPN接入公司内网后,可访问公司内部的常用资源(Email、RTX、AD、内部OA办公应用系统等),及IDC机房个别系统的标准HTTP端口;其他资源的访问均受到限制。 4.1.1.4 普通帐户 普通帐户是指部门公用帐户,由部门经理申请,部门内部自行调配领用,部门秘书参照《Token卡使用管理办法》登记帐户绑定的Token卡领用情况。除以上三种类型以外的其他公司员工可向本部门经理申请使用普通帐户。普通帐户使用VPN接入公司内网后,可访问公司内部的常用资源(Email、RTX、AD、内部OA办公应用系统等),及IDC机房个别系统的标准HTTP端口;其他资源的访问均受到限制。 4.2.2 VPN帐户的有效期限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4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张跃明、彭鹏、党志俊

目录 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功能需求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 物理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逻辑资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资源优化分析报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CMCC_v22_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C h i n a M o b i l e B a r c o d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S e r v i c e T e r m i n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 1.1.0(报批稿)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1. 适用范围 (44) 2. 引用标准 (44) 3. 相关术语 (44) 4. 缩略语解释 (44) 5. 业务描述 (55) 5.1. 业务定义 (55) 5.2. 业务模型 (55) 6. 终端功能要求 (55) 6.1. QR码符号取景及采集 (55) 6.2. 终端解码 (66) 6.2.1. QR码符号到数据字符 (66) 6.2.2. 数据字符到应用信息 (77) 6.3. 打开和保存文件 (88) 6.3.1. 保存文件 (88) 6.3.2. 打开文件 (88) 7. 终端业务应用要求 (88) 7.1. 属性操作要求 (88) 7.2. 应用操作要求 (1010) 7.2.1. 名片应用 (1010) 7.2.2. 短信应用 (1010) 7.2.3. 邮件应用 (1010) 7.2.4. 文本应用 (1111) 7.2.5. 业务营销应用WAP业务 (1111) 7.2.6. 业务营销应用SMS业务 (1212) 7.2.7. 业务营销应用IVR业务 (1212) 8. 终端异常处理要求 (1313) 8.1. 终端解码异常事件处理要求 (1313) 8.2. 其它异常事件处理要求 (1313) 9. 终端性能要求 (1313) 10. 终端界面要求 (1414) 11. 终端硬件要求(推荐) (1414) 11.1. 摄像头 (1414) 11.2. CPU (1414) 11.3. 存储器 (1414) 12. 编制历史 (1414) 附录A 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界面规范 (1515)

中国移动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中国移动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伴着21世纪的钟声,一个全新的知识时代正迎面而来。知识经济不断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每个企业都必须做出变化的抉择。 人力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新的主体,人正成为知识时代企业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一项事务性、辅助性的管理活动转变成为一个战略性、导向性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已成为其他一切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对以创新和领先为生命的电信运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战略意义尤为明显。 从2000年开始,我国电信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此期间顺利完成重组,实施政企分开,推进公司化运作,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令人欣喜的是,各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将起到关键作用,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管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国移动不停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以深化制度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移动组建以来,不断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冲破原有人事、劳资管理旧模式,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为指导,在用人机制、薪酬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1.完善组织架构,优化员工队伍。 按照市场化运作和精简高效、专业管理的要求,中国移动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优化。对所有管理岗位进行了公开竞聘,经过双向选择,一批思路敏捷、专业优势明显、年轻有为的员工,走上了各级管理者的岗位,经营管理者队伍平均年龄下降了,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也提高了。 结合组织架构调整,中国移动新设立了项目经理、客户经理、销售经理、产品经理、品牌经理等岗位,对新设岗位在全公司公开竞聘、张榜公布,使经营管理者和专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改善。 2.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构筑人才高地。 中国移动向社会公开招聘市场策划、IP技术、网络优化、传输通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在这些社会成熟人才中,不乏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电信同行的专业好手。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doc 28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资源编码方法 Integrated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Resource Objects Coding

版本号 1.0.0 2008-××-××发布2008-××-××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参照字符集 (5) 4 资源编码的定位 (5) 5 资源编码的编码原则 (5) 6 公共资源的机器编码 (5) 7 设备的机器编码 (6) 7.1 设备 (6) 7.2 机架 (7) 7.3 机框 (7) 7.4 槽位 (8) 7.5 板卡 (8) 7.6 端口 (9) 8 连接的机器编码 (10) 9 编制历史 (11) 10 修订详细记录 (11) 11 附录 (11) 11.1 省份和地市拼音缩写 (11) 11.2 设备类型英文缩写规则 (19) 11.3 带宽类型符号规则 (22)

前言 本规范书是根据相关标准,结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具体情况制订的。编写格式和方法采用我国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统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资源编码的命名方法。 本规范只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尚有待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拥有本规范的知识产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保留对此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规范是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之一,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名称如下: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基站资源关系管理需求分册 [2]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空间资源管理需求分册 [3]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动力及配套资源管理需求分 册 [4]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备品备件管理需求分册 [5]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通用功能分册 [6]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统架构和接口分册 [7]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技术架构分册 [8]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资源命名规则发布子系统技 术要求 [9]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空间资源命名规则 [10]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动力及配套资源命名规则 [11]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资源编码方法 [12]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空间资源模型 [13] QB-X-XXX-XXXX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动力及配套资源模型 [14] QB-X-XXX-XXXX 中国移动总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15] QB-X-XXX-XXXX 中国移动总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基础功能规范

公司远程接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远程接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以下简称“”)省公司及各市分公司对远程接入的管理,保障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远程维护、使用业务、获取数据等目的,根据国家要求及《网络 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NISS)总纲》、《远程接入安全管理办法》、《内控手 册(2007版)》等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远程接入应符合“谁主管、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总体原则,遵从“基于需求”、“集中化”及“可控”等具体原则,并与维保方式改革相一致。通过规范申请、审批 等过程,实现安全接入。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省公司及各市分公司通信网、业务网和各支撑系统维护部门,使用相关系统的一般员工以及所有由于特定目的、需要短期访问网络的合作伙伴, 如SP、CP、代维公司、设备供应商的支持人员等等。 第四条“远程接入”特指从网络之外的其它场所,如家庭、酒店、交通途中、第三方办公场所等,在逐次审批的前提下通过部署的拨号、CMNet、VPN或者综合维护接 入平台等方式,访问网络的情形。其它两个网络之间的互联管理要求参见《网 络互联管理办法》。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六条总体原则 (一)“谁主管、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原则。通信网、业务网和各支撑系统的 维护部门作为第一责任人,分别直接负责所辖网络的远程接入管理工作; (二)“基于需求”原则。所有远程接入需求应符合业务发展、运维管理的实际需要, 必须有明确的接入目的,接入所开放的访问权限(如访问时限、可访问时间 段、可发起访问的地址段、需要访问的系统、操作权限等等)应以满足而且 不超出实际需求为标准; (三)“集中化”原则。远程接入应尽量减少接入点,通过逐步设置集中的接入点, 为实现对远程访问的集中控管奠定基础; (四)“可控”原则。所有远程接入必须通过申请、审批、备案及审计,确保在安全 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远程接入; (五)与维保方式改革思路相一致。非代维方式的厂家支持人员,原则上应在每次 接入前进行审批,并在接入完成后收回分配的帐号权限。 第七条网络安全职能管理部门:省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办公室作为网络安全职能管理部门,其主要负责: (一)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宏观要求,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必要的远程接入实施工作; (二)制定公司层面的远程接入管理办法; (三)对本公司或者下级部门远程接入管理实施细则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核、检 查。 第八条远程接入点管理部门:指所部署的拨号、VPN等远程接入手段的维护部门,省业务支撑中心负责BOSS、客服等系统维护的远程接入点管理;省网管中心负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W-028-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第一版) NMS Port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版本号 1.0.0 -××-××发布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概述与建设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部-省”两级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组网与设备配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系统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单点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具备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3 对于未接入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接入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B/S与C/S应用统一接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公网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移动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界面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界面集成的技术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 界面集成的基本功能—展现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 界面集成的基本业务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03-01-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通用功能分册V101_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 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通用功能分册 I n t e g r a t e d N e t w o r k R e s o u r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 C o m m o n F u n c t i o n 版本号:1.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2009-1-1发布 布 2009-1-1实施 施 QB-W-044-2008

目录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业务需求背景 (4) 5总体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4) 5.1系统定位 (4) 5.2总体目标 (5) 5.3建设原则 (6) 5.4资源管理范围 (6) 6系统通用功能 (8) 6.1系统功能组成 (8) 6.1.1一级功能架构图 (8) 6.1.2二级功能架构图 (9) 6.2系统基础维护 (11) 6.2.1资源模型管理 (11) 6.2.2资源命名管理 (14) 6.2.3数据质量管理 (16) 6.2.4批量数据导入导出 (19) 6.2.5系统管理工具 (20) 6.3资源存量管理 (23) 6.3.1基础功能 (24) 6.3.2空间资源管理 (28) 6.3.3物理资源管理 (29) 6.3.4逻辑资源管理 (31) 6.3.5业务资源管理 (34) 6.3.6资源拓扑管理 (35) 6.3.7资源机历管理 (35) 6.4资源应用功能 (36) 6.4.1调配类应用 (36) 6.4.2分析类应用 (39) 6.4.3展现类应用 (42) 6.4.4其他类应用 (43) 6.5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45) 6.5.1资源数据共享服务方式 (45) 6.5.2服务开通类应用的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45) 6.5.3故障支撑类应用的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46) 6.5.4备品备件类应用的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46) 7系统技术功能要求 (46) 7.1流程功能要求 (46) 7.2软件设计要求 (46)

制度体系之---远程访问管理制度

制度体系之 - 远程访问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远程访问的管理,增强公司内部网络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远程访问指公司用户通过外部网络连接到公司内部网络,访问相关资源,包括VPN访问以及远程桌面访问等。网络管理员负责管理远程访问系统。 第二节远程访问账号管理 第三条远程访问需求人向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人员出远程访问的申请, 填写《远程访问申请表》(附件一),内容包括所需权限、操作时间段、远程访问的原因和人员,并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审 批签字;网络管理员负责对远程访问的原因和人员进行确认审核, 并对申请的时间和d权限加 以确认后, 提交信息技术部负责人签字审批。 第四条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员在《远程访问申请表》审批通过后,在VPN设备上启用临时用户, 并设置使用的时间段、访问目标及权限。 第五条采用非VPN方式的远程接入行为,如信息技术部系统维护人员使用远程桌面访问服务器,填写《远程访问申请表》,由信息技术部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由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员进行 相关操作。操作时,必须分配专门的用户和口令,并确保在工作任务结束时取消相关用户名。 第六条在整个远程操作过程中,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员应监控远程操作的内容并将操作行为记录在《远程访问申请表》上。 第七条当远程操作结束后,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员应及时禁用或删除该远程操作用户,并在《远程访问申请表》上记录禁用或删除时间。 第八条远程访问用户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 第九条远程访问用户应妥善保管远程访问证书及口令,并定期修改口令,以增强系统安全性,严禁用户将远程访问系统证书及口令泄露给他人使用。口令的设置应符合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安 全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十条如果发生远程访问用户证书丢失泄密、用户离开本公司、用户有违法、破坏网络安全行为或其它一些影响证书可信性的情况,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员将强行注销用户证书。 第十一条 VPN网关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随意添加、删除以及移动VPN设备,不得随意修改其网络结构,不得随意更改其安全规则设置。 第十二条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员必须作好远程访问系统的备份工作,备份内容包括系统配置数据和日志,备份介质要妥善保存。 第十三条信息技术部网络管理员应作好证书发放、规则设置与变更、安全事件、设备故障处理等工作,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故障智能辅助定位 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党志俊、娄文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梁静海、张跃明、彭鹏

目录 前言 (2) 目录 (3) 1.概述 (4)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2.1术语和定义 (4) 2.2缩略语 (4) 3.功能需求 (5) 3.1告警相关性分析 (5) 3.1.1告警根源性分析 (5) 3.1.2告警相关性原则 (6) 3.2业务相关性分析 (6) 3.3故障辅助分析及定位 (6) 3.3.1用户界面 (7) 3.3.2故障定位手段 (7) 3.3.3故障定位结果 (8)

1.概述 研究各种典型场景下PTN网络故障诊断定位方法,包括业务故障、光缆故障、设备故障、时钟故障、DCN故障、业务性能劣化等,开发出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工具,实现一键式故障智能诊断及故障原因智能输出,并给出常见故障处理建议,提高运维人员现场维护效率及能力。该辅助定位功能具备以下模块: ―告警相关性分析 ―业务相关性分析 ―故障智能分析和定位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网元管理系统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2.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聚焦中国移动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聚焦中国移动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从2000年开始,我国电信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此期间顺利完成重组,实施政企分开,推进公司化运作,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令人欣喜的是,各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与此相反,国外以沃达丰公司为首的电信运营商却持续低迷,情况并不乐观。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人世后一系列的挑战,提醒国内运营商必须继续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求适应环境与迎接挑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将起到关键作用,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管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为此,本文从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的人力资源状况人手,初步分析一下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特点。 一、中国移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 (一)员工队伍年轻 首先,中国移动以及各级子公司的成立时间不长,最早的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1月正式注册成立,而各子公司基本是在当地移动通信公司的基础上重组而成。再加上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业务涉及到大量新兴通信和网络相关技术,而掌握这些技术的大多是年轻技术人员,他们与公司的管理人员共同构成了中国移动业务运作和技术研发的主要骨干力量。两方面因素使中国移动的员工队伍普遍年轻化,这在大型集团公司是不多见的。 以下几组数字完全可以说明这个优势:天津移动现有1500人,平均年龄34岁;广东移动深圳分公司现有员工700多人,平均年龄28岁;贵州移动现有员工1816人,平均年龄32岁。 (二)员工知识层次较高 这是类似于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的一个普遍特点,主要由其业务性质所决定,需要掌握较高技术的人员负责技术尽管理工作。 如河南移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2%,本科学历占64%,高级职称占48%,中级职称占42%;贵州移动公司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员工总数的44.1%。 (三)人力资源供给充足 中国移动处于快速发展的通信行业中,从国际到国内,通信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技术人员投入其中。尽管国外电信运营商的整体情况不好,已经持续一年多的低迷,但是由于国内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国内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增长受国外电信业的影响不太大。考虑到中国移动和各子公司的利润额和薪酬水平,许多高校毕业的本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管理办法(试行)08.07(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 管理办法 (试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营销中心 2013年8月(制)

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升终端公司互联网自营渠道(自建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店铺)在终端销售在市场的影响力,加大品牌及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度,促进终端销量提升,并规范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使用、提升效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包括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适合范围、管理职责、申请流程、台账管理、效用管理等几方面。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适用范围及管理职责 第四条按资源分类,本管理办法所指营销资源包括广告推广(含第三方电商平台站内广告及其他线上线下广告)、促销品和其他用于日常营销推广的资源费用申请及执行管理。 本管理办法所指营销资源来自于总部投入互联网运营中心的广告宣传展览费、促销费,以及终端广东分公司投入互联网运营中心的营销推广费、促销活动费。 第五条总部营销中心是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使用总体管理部门,负责对互联网运营中心上报的月度营销资源使用方案进行审核;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使用效果监察评估机

制;搭建资源共享体系,加强网销渠道的经验交流,提升互联网渠道的营销能力。 第六条总部财务部是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进度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各项目的分类与定义;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费用审核、费用下拨,监控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使用进度,协助总部营销中心对互联网运营中心的营销资源进行监管等。 第七条总部市场部是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总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互联网运营中心月度营销资源使用方案进行审核;负责互联网运营中心集中采购宣传资源的采购并协助该部分资源的具体执行。 第八条互联网运营中心是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使用方案策划、申请与执行方。主要负责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的使用方案的规划与制定;完成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使用方案的申请、活动执行、总结评估工作。 第九条广东分公司财务部是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使用的协助支撑部门,负责费用核销入账,向总部财务部请款,并监控年度费用预算、月度费用使用等。 第四章营销资源资金审批 第十条为加强互联网运营中心营销资源审批管理,合理优化审批程序,降低运营风险,特制定规范资金申请及审批流程。 营销资源使用申请按照申请时间可分为月度营销资源使用申请和临时营销资源使用申请。具体流程如下: 1、月度营销资源使用申请审批流程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完整篇.doc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1 1.0目的 为了预防和遏制公司网络各类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网络出现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移动通信网络畅通与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竞争环境,有效进行公司内部网络信息技术安全整体控制,特制定本规范。 2.0 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四川移动所属系统及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及公司内部信息技术整体的控制。 3.0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信息安全组织的指导意见,为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组织与指挥,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分管网络的副总经理任组长,网络部分管信息安全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由省公司网络部归口进行职能管理,省公司各网络生产维护部门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省监控中心设置安全监控人员,各市州分公司及生产中心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安全管理员,各系统维护班组负责系统信息安全负责全省各系统及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协调工作。 3.1.1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组组长职责: 负责公司与相关领导之间的联系,跟踪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

件的处理过程,并负责与政府相关应急部门联络,汇报情况。 3.1.2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组副组长职责: 负责牵头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管理规范,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安排与落实,协调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解决。 3.1.3省网络部信息安全职能管理职责: 省公司网络部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贯彻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制订和审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工作流程及技术方案;组织检查和考核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和评估;组织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针对重大安全事件,组织实施应急处理 工作及后续的整改工作;汇总和分析安全事件情况和相关安全状况信息;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 3.1.4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各分公司、省网络部、省生产中心设置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员,根据有限公司及省公司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对各类网络、业务系统和支撑系统提出相应安全技术要求,牵头对各类网络和系统实施安全技术评估和工作;发布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预警信息,并细化制定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协助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预案,参与应急演练;针对重大安全事件,组织实施应急处理,并定期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技术分析。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移动室外UPS技术规范

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书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

一、概述 (1) 本文件为浙江移动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设备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书。 (2) 本技术规范书的编制依据是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总技术要求”等有关规定编制。 (3) 参与选型及报价的设备必须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相关要求低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应论述其理由。 (4) 设备必须具有入网证,并能提供设备技术数据和电原理图及安装图。 (5) 本技术的解释权属于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二、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户外通信用一体化不间断电源——UPS的技术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存储。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户外干放、直放站、微蜂窝等通信用静止型不间断电源。 三、定义 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在构成上,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包括户外专用UPS主机、蓄电池组、输入输出配电、防雷保护和一体化户外机柜。几部分相互配合,实现在市电正常时使用市电能量向通信设备提供纯净稳压的交流电,市电故障时使用蓄电池能量向通信设备提供纯净稳压的交流电。各部分可集成安装在一体化机柜内或蓄电池组独立安装。 参与报价设备厂家需详列一体化电源柜体尺寸、质量,电池柜尺寸、质量以及各组成部分主要技术指标。 四、一体化户外机柜技术要求 1、柜体采用热镀锌钢板、需防锈处理,表面喷塑。满足室外安装和室外工作的防雨、防尘、 防潮、防盗要求,外观美观。 2、防护等级:IP55。 3、温度范围:-25℃~+55℃。 4、湿度范围:5%~95%。 5、挡阳棚要求:能够挡住30度角的太阳光。 6、安装/维护方便:提供多种可选安装配件,可以满足抱大杆、抱小杆、壁挂和落地等多 种安装要求。 7、振动运输实验:按照GB/T14715-93中5.3.2条 高低温储存实验:贮存条件:YD/T1059-200 测试标准:YD/T1059-2000 8、内部合理布局,可满足UPS立式、卧式等各种安装方式。电池仓外置时,其电池仓柜体 需满足上述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