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云服务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综述

移动云服务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综述
移动云服务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综述

盘点2017年国内移动信息安全十大事件

盘点2017国内移动信息安全十大事件2017年刚刚结束,回头反思过去一年的发生的各类网络安全事件,除了WannaCry勒索病毒横扫全球、2亿选民资料泄漏的“邮件门”及新型IoT僵尸网络等轰动全球的网络安全大事件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众移动安全事件也是让人应接不暇,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下,2017年都发生了哪些移动安全事件吧。 1、勒索病毒瞄准“王者荣耀”袭击手机 火到一发不可收拾的《王者荣耀》不光吸粉能力、吸金能力超强,这吸引病毒的能力也非同一般。6月2日,360手机卫士发现了一款冒充时下热门手游《王者荣耀》辅助工具的手机勒索病毒,该勒索病毒被安装进手机后,会对手机中照片、下载、云盘等目录下的个人文件进行加密,并索要赎金。这种病毒一旦爆发,会威胁几乎所有安卓平台的手机,用户一旦中招,可能丢失所有个人信息。

从该病毒的形态来看,与PC端大规模肆虐的“永恒之蓝”界面极为相似,用户中招后,桌面壁纸、软件名称、图标形态都会被恶意修改,用户三天不支付,赎金便会加倍,一周不支付,文件就会被全部删除!除此之外,该勒索病毒可能使用的软件命名包括“王者荣耀辅助”或“王者荣耀前瞻版安装包”等。 2、个人隐私泄漏引发重视10款APP上安全“灰名单” 2017年7月20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之一,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手机应用越权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现状的声讨。 报告显示,高达96.6%的Android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而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3%。用户更需警惕的是,25.3%的Android应用存在越界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的情况。越界获取隐私权限,是指手机应用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行为。 手机应用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如隐私信息被窃取、用户信息被用于网络诈骗、造成经济损失、手机卡顿现象严重等。例如,手机APP随意访问联系人、短信、记事本等应用,可以查看到用户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容易造成用户手机话费被暗扣和银行支付账号被盗。用户存在手机里的隐私资料、照片被

中国移动通用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条款

中国移动通用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条款 本条款所指的乙方,如无特别说明,专指承担中国移动工程建设项目的集成商或者提供维保服务的厂商。 本条款所包含的安全责任如无特别说明,分别适用于设备到货、入场施工、项目验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集成商需要严格执行。 向甲方提供维保服务的乙方在服务期间需要遵循条款2规定,如更换设备、升级软件或调整配置,需要遵循条款1、31。 1、乙方应保证本工程新增设备符合中国移动《中国移动设备通用安全功能和配置规范》规定的安全配置要求。 2、乙方应遵守中国移动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具体规定如下: a)《中国移动安全域管理办法》; b)《中国移动帐号口令管理办法》; c)《中国移动远程接入安全管理办法(v1.0)》; d)《中国移动网络互联安全管理办法(v1.0)》。 3、乙方应保证本工程新增的IT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已经发布的所有安全补丁,关闭与业务无关端口,无关进程和服务,按照最小化的原则进行授权,并无重大安全漏洞、后门或者感染病毒。 4、乙方提供的应用软件中账号所使用的口令应便于在维护中定期修改并已加密方式保存,不可固化在软件里。 5、乙方在设备上线前,应参照《中国移动系统安全相关基础信息列表》格式,详细提供本工程新增设备和应用的进程、端口、账号等方面的情况。 6、在工程实施期间,甲方有权通过安全扫描软件或者人工评估等手段,对本期工程新增设备和应用软件进行检查,并给出评估结果。一旦发现有重大安全漏洞、后门或者病毒感染,由乙方进行立即修补、清除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消除安全问题。对于违反本规定导致的一切问题,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1根据向移动提供维保服务的乙方其提供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补充选择其他条款进行补充约定。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发表时间:2019-01-07T16:24:44.5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梁潇 [导读] 摘要:现如今大数据蓬勃发展,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现如今大数据蓬勃发展,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我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伴随着的还有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和隐私泄露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网略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略安全;隐私保护 1.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的来源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它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为来源,人类在对互联网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视频、图案、文字等;第二类来源于机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且以多媒体、数据库等形式存在;第三类的是源于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比如摄像头的数字信息和其他渠道产生的各方面信息等。 2.大数据面临的网略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尽管大数据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会有问题出现。在大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为了方便而忽略了对安全问题的考虑。大数据的工作类型不同,所以保护的方式也不一样,个人认为,大数据在使用中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2.1大数据下的隐私保护问题 如果在大数据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对数据进行一定的保护,那么就会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员隐私泄露的问题。在数据使用中,人们面临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隐私问题,对于数据的研究、分析,以及对人们状态和行为的检测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工作人员的隐私泄露,从而为以后大数据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除了隐私安全,工作人员状态以及行为也都会有可能对数据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数据使用结束以后,一定要认真做好数据安全的保护,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2.2大数据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大数据里,人们普遍认为数据是安全的,所以人们就过度的相信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便捷性。但是,实际情况证明,如果对数据本身不能进行有效地识别,那么也会被数据的外表所蒙蔽。如果一旦被数据外表所蒙蔽,不法分子就会对数据进行伪造,导致大数据的分析出现错误,错误的数据必然会给工作带来影响。例如:网站中的虚假评论,就会导致顾客去购买虚假产品,再加上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所以虚假信息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一旦虚假信息泛滥,那么对于数据安全技术而言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 大数据在使用结束后,如果不能做好保护措施,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对大数据的保护当中,隐私保护是首要任务。在对隐私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最普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来对大数据采集进行严密的保护工作。个人建议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保护:一方面,是更好地对数据采集进行保护;一方面是对隐私保护方式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3.1数据溯源技术 数据溯源技术原本属于数据库领域的一项应用技术,但是现在大数据也开始使用该技术来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数据溯源技术的基本方法是标记法,即记录下数据的原始来源和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标记出数据的来源,方便对分析结论的溯源和检验,能够帮助分析者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出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于数据溯源技术对文件进行恢复。 3.2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具体是指通过收集用户和其应用设备的行为数据,并进行分析其行为的特征,以这些数据来分析验证用户和设备,最终查明身份信息。目前,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减少恶意入侵攻击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一方面帮助用户保护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证体系。 3.3匿名保护技术 在对大数据的隐私保护中,匿名保护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这种匿名保护的手段目前还在完善中。当前,数据匿名的保护方式比较复杂,大数据攻击者不仅仅是从单方面来进行数据采集,还能够从多个方面来获取数据信息。因为匿名保护模型是根据所有属性结合来设定的,因此,对其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也会导致在匿名处理中,出现匿名处理不到位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对匿名数据保护技术进行完善,这样就可以使用多样化的匿名方式,从而将其包含的数据进行均匀化,加大对数据匿名保护的效果,也可以预防数据攻击者对数据进行连环性的攻击,有效保证数据匿名保护的特性。因此,将匿名保护技术进行完善,是当前对大数据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 3.4网络匿名保护技术 大数据的重要来源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互联网,因此,对大数据做好匿名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在网络的平台上,通常都是包含图片、文字、视频等,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数据机构来对数据进行匿名保护,很可能无法满足社交网络对匿名保护的需求。为了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对图片结构应该采取分割点的方式进行聚焦。比如说,基于节点分割的聚焦方案、对基因算法的实现方案,这都是可以进行匿名保护的重点方案。在社交网络进行数据匿名的保护中,关系型预测的使用方式具有较多的优点,其可以准确无误地从社交网络中连接增长密度,使积聚系数增加从而进行有效的匿名保护。因此,对社交网络的匿名保护,也是需要重点加强的主要工作内容。 3.5数据印发保护技术 数据印发保护技术就是将数据内部所包含的信息,利用嵌入的方式嵌入到印发保护技术中,从而确保数据可以安全地使用,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内部存在的无序性。在这一方法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将数据进行结合的方式嵌入到另一个属性当中,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数据攻击者对数据保护技术的破坏。另外,还可以采用数据指纹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保护。最后,独立分析技术还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以,为了保证数据安全,这些措施都是必要的工作流程,为后期数据的挖掘起到了辅助作用。 3.6把安全与隐私保护全面纳入法制轨道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而言,他们应该努力加快完善我国的网络立法制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法治是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并且在

(完整版)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如何运用好“大数据”这把双刃剑 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数据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而言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将愈加复杂,也更难以管理,个人隐私无处遁形。回顾2014年,全球各地用户信息安全事件频出: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出现安全支付日志漏洞,导致大规模用户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等信息泄露。 2014年5月13日,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泄露,涉及约800万使用小米手机、MIUI系统等小米产品的用户,泄露的数据中带有大量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信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机及删除信息等。 2014年12月2日乌云漏洞平台公开了一个导致“智联招聘网”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的漏洞。黑客可通过该漏洞获取包含用户姓名、婚姻状况、出生日期、出生日期、户籍地址、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各种详细的信息。 2014年12月25日,12306网站用户数据信息发生大规模泄露。 2014年8月苹果“iCloud服务”被黑客攻破,造成数百家喻户晓的名人私密照片被盗。 …… 这些信息安全事件让人们开始感受到“数据”原来与我们的生活接触如此紧密,数据泄露可以对个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信

息安全体系,保护用户隐私,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企业和个人用户正视数据的运用的意识缺一不可。 数据安全技术是保护数据安全的主要措施 在大数据的存储,传输环节对数据进行各种加密技术的处理,是解决信息泄露的主要措施。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后,即使数据被泄漏,数据的盗取者也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尽管对于大数据的加密动作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系统性能,但是与不加密所面临的风险相比,运算性能的损失是值得的。这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间的协调,重要的是企业要有将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目前数据加密保护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发布匿名保护、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数据水印等几种。此外,除了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外,也有许多可以运用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以及发生数据泄露之后的相关保护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1、数据发布匿名保护技术 数据发布匿名保护技术是对大数据中结构化数据实现隐私保护的核心关键与基本技术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静态、一次发布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2、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技术 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技术包括两部分:一是用户标识与属性的匿名,在数据发布时隐藏用户的标志与属性信息;二是用户间关系的匿名,在数据发布时隐藏用户之间的关系。 3、数据水印技术

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

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总纲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06年7月 本文档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中国移动[注]的通信网络和支撑系统是国家基础信息设施,必须加以妥善保护。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互联与开放、信息共享带来了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为了企业乃至国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为了保障客户利益,加强各方面的安全工作刻不容缓! 制订和颁布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中国移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体系,力争通过科学规范的全过程管理,结合成熟和领先的技术,确保安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为各项业务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本标准主要依据国际规范,参考业界的成熟经验,结合中国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完善而来。本标准目前主要针对互联网、支撑网等IT系统安全。 [注]:本标准所称“中国移动”是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由其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各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各省公司”。

前言 (1) 目录 (2) 总则 (11) 1.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11) 2.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11) 3.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与安全策略 (12) 4.安全需求的来源 (14) 5.安全风险的评估 (15) 6.安全措施的选择原则 (16) 7.安全工作的起点 (16) 8.关键性的成功因素 (17) 9.安全标准综述 (18) 10.适用范围 (22) 第一章组织与人员 (24) 第一节组织机构 (24) 1.领导机构 (24) 2.工作组织 (25) 3.安全职责的分配 (26) 4.职责分散与隔离 (27)

第十章信息安全及风险控制要求-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VR业务内容合作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2018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资质要求 (3) 第三章引入原则 (5) 第四章引入流程 (6) 第五章商务模式 (7) 第六章合同管理 (8) 第七章考核管理 (9) 第八章结算管理 (10) 第九章退出管理 (11) 第十章信息安全及风险控制要求 (12) 第十一章附则 (13) 附录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移动)智慧家庭云VR业务内容合作与管理,促进VR业务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总部下发的《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个人及家庭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依据福建移动智慧家庭云VR业务建设目标,对合作伙伴的资质要求、信息安全、引入流程、商务模式、考核、结算、退出等相关流程进行了规定,更加系统、科学、规范地指导合作伙伴的引入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福建移动智慧家庭云VR业务内容的引入遵循“多家选择、公平竞争、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引入流程和评估机制。业务内容合作伙伴引入结果的决策遵循“高效务实、分级负责、集体决策”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用于指导为福建移动开展智慧家庭云VR业务提供VR内容的合作伙伴的管理。 第五条福建移动省公司市场部负责牵头组织VR内容引入工作,市场部、政企分公司、信息技术部、综合部、品质管理部组成专家组负责VR内容申请引入的评审工作。 第二章资质要求 第六条福建移动VR内容合作伙伴包括为智慧家庭云VR业务平

台上提供VR内容的合作伙伴(以下简称“CP”)以及提供VR应用的合作伙伴(以下简称“AP”)。 第七条CP/AP需满足以下基本资质要求: (一)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 (二)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公司注册成立时间需满一年;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合资公司的中资合作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外资股份比例不得超过50%。 (三)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具备VR业务内容运营经验,技术服务等能力。 (四)合作伙伴主要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法人代表、总经理、市场、客服、网络技术的主要管理人员)应具有相近行业一年以上的管理经验,能够深入理解中国移动颁布的各项管理办法,并熟悉各项合作伙伴合作流程。 (五)若该合作伙伴与福建移动已有相近业务合作,则在申报当月前连续三个月在省公司的月度考核得分都必须在70分(含)以上,不足三个月则每月月度考核得分均要求在70(含)分以上。 (六)未列入中国移动不良信用记录,在全网或其他省运营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违约事件。 第八条CP/AP需满足以下专业资质要求: (一)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具备国家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要求的相关资质等资料。

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一词来自于未来学家托夫勒于1980年所著的《第三次浪潮》。而最早开始对大数据进行应用探索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2011年6月,麦肯锡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大数据”的报告,该报告称: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球信息化不断推进,数据将渗透到当今每一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盈余浪潮的到来。的确如麦肯锡所说,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的数据量为0.49ZB,2009年的数据量为0.8ZB,2010年增长为1.2ZB,2011年数量更是高达1.82ZB,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以上的数据。而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几年内产生的。到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 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数据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而言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将愈加复杂,也更难以管理。如同一把双刃剑,数据在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个人隐私无处遁形。回顾2014年,全球各地用户信息安全事件频出: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出现安全支付日志漏洞,导致大规模用户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等信息泄露。 2014年5月13日,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泄露,涉及约800万使用小米手机、MIUI系统等小米产品的用户,泄露的数据中带有大量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信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机及删除信息等。 2014年12月2日

大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方法分析

大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方法分析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 经济方式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现今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目前而言大数 据的收集、综合应用技术还不够成熟,使用大数据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 问题:信息真实性没有保障,用户隐私泄露。文章根据大数据的基本概述,结合 当前发展大数据所面对的安全挑战,对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关键词: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方法 在目前的生活当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更多在享受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居多的问题。人们在社会当中最敏感的话题就是隐私问题,在近几年中隐私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隐私掌握在了很多商家的手中,包括自己的很多习惯日常等。在 生活中很多实际实例表明,在大数据中我们的很多信息被收集之后,对于个人的隐私也不断 的被暴露出来。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因为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我们面临的不仅仅只是数据 的泄露,很多还面临着安全的风险因素,所以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隐私一直在寻求着隐私保护 以及安全需求。但是如果要想实现大数据的安全以及我们的隐私保护需求,面临的问题将会 比较的困难,因为相对于其它问题而言,这种问题在处理方式上更为棘手。因为这种问题的 处理涉及到计算机的知识等其他知识。在云计算中,我们有良好的运行环境,虽然商家对于 存储的数据以及运行的环境进行了控制,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会有自己 的办法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保护。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密码学等手段从而实现对 于数据的安全存储以及计算的安全性,或者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实现网络的安全运行环 境可以通过可以信任的计算方式来得以实现。在我们的大数据时代,对于一些商家来说,其 实数据的产生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能对数据实现存储、管理以及对他进行使用。所以说,商家在对用户信息进行使用时如果单纯的想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对此现象进行控制,从而达到 对隐私保护的目的,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一、大数据所面临的安全考验 1.1 用户隐私保护 在最近几年中不断的发生着用户的隐私被泄露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程度上 对于用户的生活造成着一定的困扰。在对隐私进行分类时根据内容可以将这些隐私分为主要 的三个大类,可以细分为:隐私保护中的未知保护;匿名保护标识符以及匿名保护连接关系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户隐私事件除开之外,还是存在很多因素对部分企业造成 了很大的困扰,因为在大数中对于用户的各种生活状态以及其他各种行为都能起到一个预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用户的掌握包括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从而按照这些内容来给 用户推荐适合的广告。在目前的多家企业中,仅仅只是用匿名处理的方式来对用户的隐私进 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常常抱有的想法就是保护用户的隐私只要用户表示不包含在公开的用 户信息中,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在当前的现状来说,在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上他们的处 事原则主要就是依靠企业的自律性,从而在处理问题上相对来说缺少一定的标准参考。用户 对于自己的数据信息其实是有权利知晓的,并且也必须要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用到了哪些 方面。 1.2 大数据的可信度 在大数中,实际上很多数据从本身上来说都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质,或者直观的表述上 来看其具有虚假性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判断那么就会遭到数据的欺骗【1】。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对于数据本身来说就是虚假的, 或者换一个说法有些人会因为各种目的的达成而对数据进行编造有些也是存在空穴来风的现象;第二种原因就是数据存在失真的现象,由于现场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在对数据收集的 过程当中使得数据出现了些许偏差,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有些原因还可能是因 为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数据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不能够反映出真实的情况。 比如说,在一个餐厅中先前有过一个订餐电话但是由于很多的原因进行了更换,但是这时就 会发生一种情况,先前的电话号码已经在数据库中被收录,所以有用户在页面进行搜索时就

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总纲

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总纲

精品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10085580.html,)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总纲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06年7月 本文档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中国移动[注]的通信网络和支撑系统是国家基础信息设施,必须加以妥善保护。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互联与开放、信息共享带来了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为了企业乃至国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为了保障客户利益,加强各方面的安全工作刻不容缓! 制订和颁布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中国移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体系,力争通过科学规范的全过程管理,结合成熟和领先的技术,确保安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为各项业务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本标准主要依据国际规范,参考业界的成熟经验,结合中国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完善而来。本标准目前主要针对互联网、支撑网等IT系统安全。 [注]:本标准所称“中国移动”是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由其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各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各省公司”。

前言 (2) 目录 (3) 总则 (13) 1.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13) 2.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13) 3.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与安全策略 (14) 4.安全需求的来源 (16) 5.安全风险的评估 (17) 6.安全措施的选择原则 (18) 7.安全工作的起点 (18) 8.关键性的成功因素 (19) 9.安全标准综述 (20) 10.适用范围 (24) 第一章组织与人员 (26) 第一节..................................................... 组织机构26 1.领导机构 (26) 2.工作组织 (27) 3.安全职责的分配 (28)

关于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研究

透视 Hot-Point Perspective D I G I T C W 热点 166DIGITCW 2019.03 如今,我国已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逐渐改变,在搜集与整理大数据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怎样提高大数据的可信度以及控制大数据的访问等等。相关人员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研究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大数据的安全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 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必要性 现阶段,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依然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关于法律方面的责任划分也没有落实到位,在使用大数据时泄露个人隐私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很多应用平台使用的是匿名形式,但现实中此种安全隐私保护方法并不能获得理想效果。比如淘宝后台的工作人员是可以利用大数据通过订单信息和聊天记录来推断客户的兴趣爱好、年龄等个人信息的。对于人们在浏览器中留下的搜索记录而言,看似并无危害,但伴随大数据的日渐增加,同样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程度轻的话会让人们频频接到骚扰信息,严重的话将会威胁到其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 所谓的数据泄露,通常是源于内部人员被利益所诱惑有意而为的。鉴于此,必须要对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予以高度关注,这对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安全已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不论是个人或是企业,都要了解怎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以数据上传与传播为突破口,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1]。 2 大数据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 2.1 保护用户隐私 在处理大数据的过程中,会对用户隐私方面造成一定威胁,其隐私保护通常是指匿名保护、关系保护以及位置保护等等。然而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用户可采用数据剖析的形式,判断其状态与行为,从而对其隐私带来较大隐患。并且企业一般会选用匿名处理的问题,这样能把某些标识符隐藏,但此种保护并不会有效发挥作用,在分析数据时还能定位个人位置。在搜集与整理大数据时,缺少规范的监管机制,用户能轻易泄露自己隐私,但其有权利清楚这些信息是怎样被其他人知道的,选用正确的手段实施自我保护。 2.2 提高大数据的可信度 人们眼中的数据,是能为其供应真实状况的,可以充分反映事实。但若在大量的数据里,无法对信息进行筛选,则会被不良信息所引导。如今大数据所面对的问题就存在伪造信息的状况,用户在分析完数据后得到的是错误结果。其常常要面对海量信息,搜集诸多不实信息,误导用户主观判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会出现误差,同样会造成数据失真,并且数据不同版本区别较大,在传播时事件会伴随时间有所改变,从而降低信息的有效性。2.3 控制好大数据的访问 一方面,预设角色时难度较大,现阶段大数据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在各种部门与组织中均会使用到大数据,数据访问身份有 较大差别。因此,在访问控制的过程中,人们的权限无法被了解,无法对用户角色实施二次区分[2]。 另一方面,无法分析角色的具体权限,因为管理者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少,因此不能精准的分析数据领域。 3 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有效对策 正如上文所说,应用完大数据后,若未使用合理的保护措施,将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在保护大数据的过程中,隐私保护是重中之重。在保护隐私时,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有效的方法来保护大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1 关于匿名保护技术 针对大数据的隐私保护而言,应用此技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此种匿名保护方法现阶段还在不断优化中。现阶段,数据匿名的保护手段较为繁杂,大数据进攻人员不单单是从某一方面来完成数据搜集的,还能从不同方面来获得数据信息。 由于匿名保护模型是综合各个属性来设置的。所以,对其还未有清晰的界定,这便造成在匿名处置过程中,增加处理不到位的几率。所以,要不断优化这一保护技术,这样才能应用各种各样的匿名形式,进而平均分配其所蕴含的数据,提高数据匿名保护的效果和质量,同时还能避免数据进攻人员对其实施反复性的攻击,优化保护效果。所以,加大此技术的优化力度,是现阶段保护大数据的主要手段。3.2 关于网络匿名保护技术 大数据的由来基本都源自于网络,所以,加强匿名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网络平台中,一般都是带有视频、图片与文字的,若使用过去的数据机构来匿名保护数据,将不能满足社交互联网对匿名保护的根本需求。为确保网络数据具有安全性,在实践过程中,可采用分割点的方法来聚焦图片构造。例如,以节点分割为主的聚焦方案,针对基因算法的执行方案,都可实行匿名保护基本方案。在匿名保护社交互联网数据时,可采用关系型预测方法,因为其能精准有效的从社交互联网中衔接增长密度,提高聚集系数进而实施高效的匿名保护。所以,使用网络匿名保护技术,同样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3.3 关于数据印发保护技术 对于此技术而言,具体是指把数据中所囊括的信息,以嵌入形式融入到印发保护技术之中,进而保证数据能更加安全的运用,而且能合理的处理数据中出现的无序性。在应用此方法时,可通过融合数据的形式将其置于另一种性质之中,此种方法能有效预防数据进攻人员损坏数据保护技术。此外,还可采用数据指纹的方法来保护数据。与此同时,为确保数据安全独立分析技术在其中也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提高数据安全性,必须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流程,为后期数据开发奠定良好基础。3.4 合理化建议3.4.1 加强研发 大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与用户信息能(下转第241页) 关于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研究 郑袁平,贺?嘉,陈珍文,李?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 410000) 摘要:伴随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持续增加,数据所渗透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在金融、医疗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因此,必须要关注大数据的开发,加大其保护力度,避免人们隐私被泄露。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展开分析,然后分析了大数据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安全问题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3.137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3-0166-02

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一词来自于未来学家托夫勒于1980年所著的《第三次浪潮》。而最早开始对大数据进行应用探索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2011年6月,麦肯锡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大数据”的报告,该报告称: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球信息化不断推进,数据将渗透到当今每一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盈余浪潮的到来。的确如麦肯锡所说,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的数据量为0.49ZB,2009年的数据量为0.8ZB,2010年增长为 1.2ZB,2011年数量更是高达1.82ZB,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以上的数据。而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几年内产生的。到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 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数据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而言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将愈加复杂,也更难以管理。如同一把双刃剑,数据在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个人隐私无处遁形。回顾2014年,全球各地用户信息安全事件频出: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出现安全支付日志漏洞,导致大规模用户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等信息泄露。 2014年5月13日,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泄露,涉及约800万使用小米手机、MIUI系统等小米产品的用户,泄露的数据中带有大量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信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机及删除信息等。 2014年12月2日 乌云漏洞平台公开了一个导致“智联招聘网”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的漏

信息安全及风险控制要求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互联网电视内容引入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2017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资质要求 (3) 第三章引入原则 (5) 第四章引入流程 (6) 第五章商务模式 (8) 第六章合同管理 (8) 第七章考核管理 (9) 第八章结算管理 (10) 第九章退出管理 (12) 第十章信息安全及风险控制要求 (12) 第十一章附则 (13) 附录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移动)互联网电视内容引入管理,促进福建移动互联网电视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总部下发的《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个人及家庭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依据福建移动互联网电视平台内容建设目标,对合作伙伴的资质要求、信息安全、引入流程、商务模式、考核、结算、退出等相关流程进行了规定,更加系统、科学、规范地指导合作伙伴的引入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福建移动互联网电视内容的引入遵循“多家选择、公平竞争、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引入流程和评估机制。业务内容合作伙伴引入结果的决策遵循“高效务实、分级负责、集体决策”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用于指导省公司开展互联网电视,包含IPTV、OTT平台及相应三屏互动客户端上提供家庭业务内容和应用的合作伙伴的管理。 第五条省公司市场部负责牵头组织互联网电视内容引入工作,市场部、政企分公司、信息技术部、综合部、品质管理部组成专家组负责互联网电视内容申请引入的评审工作。

第二章资质要求 第六条福建移动互联网电视内容合作伙伴包括在电视、手机等多屏互动平台上提供视频内容的合作伙伴(以下简称“CP”)以及提供应用的合作伙伴(以下简称“AP”)。 第七条CP/AP需满足以下基本资质要求: (一)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 (二)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公司注册成立时间需满一年;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合资公司的中资合作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外资股份比例不得超过50%。 (三)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具备互联网电视业务内容运营经验,技术服务等能力。 (四)合作伙伴主要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法人代表、总经理、市场、客服、网络技术的主要管理人员)应具有相近行业一年以上的管理经验,能够深入理解中国移动颁布的各项管理办法,并熟悉各项合作伙伴合作流程。 (五)若该合作伙伴与福建移动已有相近业务合作,则在申报当月前连续三个月在省公司的月度考核得分都必须在70分(含)以上,不足三个月则每月月度考核得分均要求在70(含)分以上。 (六)未列入中国移动不良信用记录,在全网或其他省运营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违约事件。

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浅析

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指南 - Spance 2015/3/13 这些问题是会影响到自己和相关亲友的,问题已经逐步凸显甚至严重到了每个人不得不认真考虑的时候。下面是本人根据粗浅认识和经验,针对一般性问题所做的简单分析和解决策略建议。 一、主要的隐患来源 当前计算机环境和互联网氛围非常复杂,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有: 1.收集用户数据的应用 国内软件由为突出,而用户还无法避免使用此类应用,例如QQ/搜狗/360系列等等,主要存在不经用户同意收集用户磁盘数据文件、不经用户同意采集采集用户行为数据等,静默的向各自的后端发送用户数据。 2.移动设备信息泄露 形式同上一条,尤其是安卓系统设备,安卓系统自身缺乏权限管理,各类数据对每个应用都是透明的,采集无难度,各种修改型OS和无良app的问题更多。3.网络服务信息泄露 一般的网络服务都需要用户注册,所填写的姓名电话身份证等信息,受限于服务商能力被专业攻击所泄露,例如去年的12306用户数据大量泄露,属远端被利用漏洞而泄露,著名的乌云网就是进行此类问题分析报告的。 4.被安装木马等恶意程序 因某些软件逻辑漏洞被远程利用、或移动介质、网络等形式被安装的,此类问题现在不多见了,主流的防护软件就能很好的防护。

二、推荐的防护策略 1.在PC设备上 ●隐私数据加密 个人PC上的隐私性数据和文件应该加密保存。推荐安装Boxcryptor工具,好处在用户使用产生的虚拟驱动器操作,物理硬盘上只存密文,在使用上而言加解密对用户是透明的,易用性很高,采用的加密方法也是业界主流,详细看后面章节。 ●必要的软件防护 如果使用Windows系统,必须保证在Win7/Win8以上,老版本应该立即更换。一般情况在Windows系统上,查阅后面章节,安装主流安全防护软件。 2.在移动设备上 如果是安卓设备,底层上缺乏可控制的权限机制,另有国内各厂商的大肆改造加之App生态圈乱象丛生良莠不齐,很遗憾只有两个办法:要么不在安卓设备上保留号码、联系人、有价值的文字图片等,要么不使用安卓设备。 如果是苹果iOS设备,具有很好的权限管理体系,需要注意: ?务必升级到iOS7及以上 ?必须通过App Store途径安装应用 ?不要授权任何app读取通讯录 ?不要授权任何app获得位置信息 ?其它你认为可能涉及隐私的途径

信息安全保障责任书(中国移动)

信息安全保障责任书 为确保所提供增值业务服务及其内容的合法健康,本单位郑重承诺遵守本责任书的全部条款,如有违反本责任书任一条款的行为,本单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一、本单位保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相关规 范性文件,以及中国移动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 二、本单位保证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 施,建立完善的内容管理审核制度,定期组织自查自纠, 及时处理各种隐患。本单位保证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 强从事信息管理人员的教育检查工作,并接受中国移动以 及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三、本单位保证不利用中国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或相关业务平 台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 利用中国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或相关业务平台制作、查阅、复制、发布、传播下列任一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内容。 一旦发现上述违法活动或有害信息的,本单位保证立即采取一切合法的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及时向中国电信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四、本单位保证所提供的增值业务服务及其内容符合国家有关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五、在联网测试、试运行期间以及业务正式开通后,本单位保 证所提供增值业务服务及其内容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对中国移动通信网、中国移动互联网或相关业务平台造成危害。 六、本单位保证不利用在中国移动接入的增值业务为任何其他 业务和服务代收费。 七、本单位保证不利用未经中国移动许可及审查的IP地址私自 开展业务。 八、本单位承诺在增值业务推广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国移动相关 管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条款

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条款 本条款所指的乙方,如无特别说明,专指承担中国移动工程建设项目的集成商或者提供维保服务的厂商。 本条款所包含的安全责任如无特别说明,分别适用于设备到货、入场施工、项目验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集成商需要严格执行。 向甲方提供维保服务的乙方在服务期间需要遵循条款2规定,如更换设备、升级软件或调整配置,需要遵循条款1、31。 1、乙方应保证本工程新增设备符合中国移动《中国移动设备通用安全功能和配置规范》规定的安全配置要求。 2、乙方应遵守中国移动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具体规定 如下: a)《中国移动安全域管理办法》; b)《中国移动帐号口令管理办法》; c)《中国移动远程接入安全管理办法(v1.0)》; d)《中国移动网络互联安全管理办法(v1.0)》。 e)《中国移动终端安全管理规定》; f)《中国移动第三方组件安全管理办法》; g)《湖南移动基础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1根据向移动提供维保服务的乙方其提供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补充选择其他条款进行补充约定。

h)《湖南移动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i)《中国移动第三方安全管理办法》。 3、乙方应保证本工程新增的IT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已经发布的所有安全补丁,关闭与业务无关端口,无关进程和服务,按照最小化的原则进行授权,并无重大安全漏洞、后门或者感染病毒。 4、乙方提供的应用软件中账号所使用的口令应便于在维护中定期修改并以加密方式保存,不可固化在软件里。 5、乙方在设备上线前,应参照《中国移动系统安全相关基础信息列表》格式,详细提供本工程新增设备和应用的进程、端口、账号等方面的情况。 6、在工程实施期间,甲方有权通过安全扫描软件或者人工评估等手段,对本期工程新增设备和应用软件进行检查,并给出评估结果。一旦发现有重大安全漏洞、后门或者病毒感染,由乙方进行立即修补、清除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消除安全问题。对于违反本规定导致的一切问题,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7、乙方必须具备所提供应用软件版本的独立实验环境。对系统设备的安全补丁升级,乙方应在甲方规定的有效时间内在实验环境内进行兼容性测试、提供测试结果,并协助甲方进行补丁安装,提供现场支持服务。 8、在产品投入运行直至退网期间,乙方应及时将通过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