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转民的角度浅析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军转民的角度浅析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军转民的角度浅析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军转民的角度浅析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军用航空技术作为军事高技术,不但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而且能够通过改变国家间的军事力量平衡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其次,民用航空技术则能够直接参与交通运输、资源勘测、农林作业等经济活动,从而服务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图1所示)。另外,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都不会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行业领域,航空技术在服务航空领域的同时,也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处女地如汽车、建筑等等,从而以各种各样的产品形式造福于人类社会。

图1 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

本文从航空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角度出发,以具体实例简要说明航空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涡轮增压——动力系统的新革命

20世纪初期最新的工业技术往往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几十年内,工业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航空领域,由于早期的螺旋桨发动机采用活塞发动机,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形成混合气。但是高空中,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飞机的爬升高度因“发动机缺氧”受到了制约(然而,事实是,飞机爬升得越高,越不容易被地面察觉,也越不容易被地面的防空火炮击中,高空域的动力性能是侦察机和轰炸机急需解决

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时候,工程师们就想到利用额外的机械将空气强制压入燃烧室中(如图2所示),从而解决飞机的高空动力性问题。

图2 涡轮增压技术示意图

早在1906年,瑞士工程师布奇便提出了涡轮增压器的概念。1916年,法国人拉托将涡轮增压器安装到了雷诺发动机上,并将其安放在了TP-1飞机之上。第一种强制增压进气的发动机诞生,不过在当时涡轮增压器还没有受到军方高层的重视,那时,各国的武器制造商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使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火力更强的机枪上。这种先进的战机并未来得及大放异彩,战争便已经结束了。

美国参战后,两国在相关领域开始合作,GE公司受NACA委托,在著名工程师莫斯(如图3所示)的领导下,开始进行研制,并第一次研发了冷却涡轮机匣技术。1918年,他首次将涡轮增压器安装在一台V12飞机发动机上,并在14.000英尺(海拔4300米)的高度上飞跃了科罗拉多州的派克峰,打破了之前的世界记录。莫斯也凭借着这项发明,入列美国航空航天名人堂,与莱特兄弟、林德伯格等航空先驱共同接受后世的礼敬。

图3 美国航空工程师Sanford Alexander Moss

虽然一战中,这种装备并未来得及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该技术在战后大放异彩。1920年,飞行员驾驶涡轮增压飞机,第一次飞到了万米高空。二战中,美军所有的著名飞机如B-29、P-47(如图4所示,右侧的小圈指示了涡轮增压器的安装位置)等,几乎都使用了涡轮增压器。

图4 著名的美国P-47战斗机

随着喷气时代的到来,涡轮增压器飞机发动机的辉煌划上了一个句号。然而,使用尾气涡轮增压的汽车发动机因为其较低的油耗和强劲的动力,在汽车市场上受到了更为广泛的欢迎。

196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涡轮增压器试探性的装在其生产的某种车型上。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涡轮增压器的一个转折点,装配增压发动机的保时捷911问世。而真正让涡轮增压技术焕发青春的是瑞典SAAB萨博公司,它于1977年推出的SAAB99车型大大促进了涡轮增压技术的传播和更广泛应用,但那时的涡轮增压器仅限于装配在小车的汽油发动机上面。一直到80年代中期,欧美的卡车制造商才将涡轮增压技术应用在各自的柴油发动机上面。

图5 七十年代的保时捷911(左)和萨博99(右)

玻璃钢技术——把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推向高潮

战争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刺激人类神经的同时,却也刺激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仅二战中催生的军事技术就不胜枚举,玻璃钢的发明就在其中。

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玻璃钢。玻璃钢是近五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复合材料。

1940年以手糊成型制成了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的军用飞机雷达罩,其后不久,美国来特空军发展中心设计制造了一架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为机身和机翼的飞机,并于1944年3月来特伯特空军基地试飞成功。

从此,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始受到军界和工程界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材料迅速扩展到民用,风靡一时,发展很快。1946年纤维缠绕技术在美国出现,为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制造提供了技术储备。

图6 飞机雷达罩和压力容器

1949年研究成功玻璃纤维预混料,并成功制造了表面光洁、尺寸、形状准确的复合材料模压件。1950年真空袋和压力袋成型工艺研究成功,并制成直升机的螺旋桨。

六十年代,美国利用纤维缠绕技术,制造出北极星、土星等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为航天技术开辟了轻质高强结构的最佳途径。在此期间,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喷射成型技术得到了应用,使手糊工艺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1961年,片状模塑料(Sheet Moulding Compound简称SMC)在法国问世,利用这种技术可制成大幅表面光洁、尺寸、形状稳定的制品,如汽车、船的壳体以及卫生洁具等大型制件,从而将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推向了高潮。

由于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其性能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它的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据有关统计资料,世界各国开发的玻璃钢产品的种类已达4万种左右。虽然各国均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开发的方向各有侧重,但基本上均已涉及到各个工业部门。我国玻璃钢工业经过四十多年来的发展,也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将玻璃钢主要的应用领域,粗略地概括如下:

1、建筑行业:冷却塔、建筑结构、围护结构、室内设备及装饰件、玻璃钢平板、波形瓦、卫生洁具及整体卫生间、桑拿浴室、冲浪浴室,建筑施工模板、储仓建筑、混凝土模板、筋材,以及太阳能利用装置等等。

2、化工行业:耐腐蚀管道、贮罐贮槽、耐腐蚀输送泵、耐腐阀门、格栅、通风设施,以及污水和废水的处理设备及其附件等等。

3、汽车行业:汽车壳体及其他部件,全塑微型汽车,大型客车的车体外壳、车门、内板、主柱、地板、底梁、保险杠、仪表屏,以及消防罐车、冷藏车、拖拉机的驾驶室及机器罩等。

4、电气工业及通讯工程:有灭弧设备、电缆保护管,发电机定子线圈和支撑环及锥壳,绝缘管、绝缘杆,电动机护环,高压绝缘子,标准电容器外壳,电机冷却用套管,发电机挡风板等强电设备;配电箱及配电盘,绝缘轴,玻璃钢罩等电器设备;印刷线路板、天线等电子工程应用。

5、铁路运输方面:火车窗框、车内顶弯板、车顶水箱、厕所地板、行李车车门、车顶通风器、冷藏车门、储水箱,以及某些铁路通讯设施等。

6、公路建设方面:有交通路标、隔离墩、标志桩、标志牌、公路护栏等等。

7、内河运输:客货运船、捕渔船、气垫船、各类游艇、赛艇、高速艇、救生艇、交通艇,以及玻璃钢航标浮鼓及系船浮筒等等。

图7 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玻璃钢制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民用玻璃钢产品大量地被开发,例如许多城市雕塑、工艺美术造型,快餐桌椅、摩托车部件、玻璃钢花盆、安全帽、高级游乐设备、家用电器外壳等,都成功地被大量应用。

另外,自从有撑竿跳高这项运动以来,运动员使用木制撑竿创造的最高纪录是3.05米。后来使用了竹竿。到一九四二年,把纪录提高到了4.77米。竹竿的优点是轻而富有弹性,欠缺之处是下端粗而上端细,再要提高记录有很大困难,于是人们又用铝合金竿代替竹竿,它虽然轻而牢固,但弹性不足。这样,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五七年,十五年时间,撑竿跳高的最高纪录仅仅提高了1厘米。但自从新的玻璃钢撑竿出现以后,由于它轻而富于弹性,纪录飞速上升,如今的撑

杆跳高纪录已经超过了6米大关。

图8 撑杆跳高运动

在今天,玻璃钢也被大量应用在人们的生活方面,人们亲切地把它叫“玻璃钢”,由于它的某些特殊品种仍能保留许多玻璃的优点,如透明性,于是人们用它作为窗户玻璃,既能遮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又能使居室明亮。人们还把它用来制作各种坚固耐用的生活日常用品。如浴具、厨房用具、梳洗用具等。

从军事侦查摄影到航拍产业和遥感科学

航空在战争中最早的用途是敌情侦察与炮兵校正。早在飞机发明之前百年,人们便已经利用热气球、飞艇进行军事侦查活动。一战前夕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令航空军事侦查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有军事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协约国侦察机的出色表现,使其得以挽回马恩河会战初期的颓势,从而最终逆转一战战局。1918年,协约国反攻前夕,每晚显影处理的航拍照片多达12000张,可以看出航空侦察摄影技术此时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图9 一战中的航空侦察摄影

同盟国在利用飞机进行侦察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协约国前面。1912年,意大利航空队长皮亚扎上尉第一次利用一台蔡司相机进行了从飞机上拍摄敌军阵地的尝试。1913年,德国的高茨公司便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航空用相机。后来高茨公司并入蔡司公司。由于军事领域的旺盛需求,一战期间蔡司公司便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相机生产商。一直到今天,这家公司依旧以出产全世界最优秀的镜头而闻名,德国的光学工业也藉此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用于航空侦察的可见光照相机是由英国皇家空军传奇人物布拉巴宗中校在桑顿-皮卡德公司支持下研制成功的。正是他们将相机安放于飞机腹部由飞行员操控拍照,而这种形式也一直延续至今。这台相机采用的立体成像技术不但使得分析更为准确,更被后世广泛的应用于军用地图的校正。1918年,英军阿兰比将军派飞行员拍摄了巴勒斯坦土耳其军前线51公里纵深将

近1620的地域,用于校正已有的军用地图,这也开辟了将航空拍照用于地图

绘制的先河。但也有军事史专家指出,1915年,奥匈帝国航空队便已经通过航空照相绘制军事地图。

图10 军事航拍照片

现如今,军事侦察摄影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绘行业、地理学研究、救难、特工监视活动、警方追踪疑犯、电视台现场直播等等。在中国,由于旺盛的需求市场,航拍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图11 航拍测绘

图12 赛事直播

而现代意义上的遥感科学,也正是在一战快速发展的航空侦察科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畅快地使用手机提供的地图服务时,或许很少想到,如此神奇的技术竟来源于百年前的世界大战。

当然,现代遥感科学技术已经不仅仅是航空摄影的延伸了,专用的遥感卫星、资源卫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13 遥感技术和卫星照片

众所周知,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率先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保护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利剑和后盾。但是,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和平和发展永远是主旋律。因此,军用技术只有转化为民用技术才能够直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真正转化为社会利益和价值。

本文就是以具体实例说明航空技术在从军事领域走向民用领域的过程中,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航空作为工业上的王冠,高新科技的实验田,也将继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新活力。

引用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056379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0563790.html,/view/6742.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0563790.html,/question/30870774/answer/49792258

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以工业革命为例 前提:当18世纪的瓦特对着他家的烧水炉而产生改良蒸汽机的灵感时,他并不会想到他的一个举动会对后世的人类文明产生多么大影响。 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生产力大幅提升。在很多人的眼里,能与工业革命联系起来的,大概就是蒸汽机、电灯泡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奇妙发明了,然而它对我们的影响并非只是晚上不用蜡烛、出门不用骑马这么简单。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场横跨一整个世纪的伟大事件在涌现新发明的同时,也与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社会生活方式乃至哲学和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此后,以1870年为界,工业革命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而第二次革命则将人类社会推进了电气时代。先将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列于下: 工业革命前: 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钮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33年凯伊·约翰发明飞梭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机 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良钮可门的蒸汽机为“单动式蒸汽机” 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发明抽水马桶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微电子技术看,自从1948年晶体管被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实现了平均每18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就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

高,而价格不断下降的奇迹。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看,从19世纪上半叶莫尔斯发明电报至20世纪下半叶初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的诞生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应用,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卫星通信、称动通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开拓了通信手段,进一步扩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笨重的庞大的、高电能耗的计算机问世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功能发展成能处理数字、语言、图象等多种信息,其应用的领域也覆盖了社会各个方面。从网络技术看,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然而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因特网的真正起点是1986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则是在进入商业应用的1991年,从此因特网的发展迅速膨胀,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因特网传真到因特网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因特网有关的一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

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侦查国保一区 石海波 200920310039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科技的状况决定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的文化进步,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古代科技的发明,将人类由野蛮带入文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使人类从农业文明社会迈入工业文明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科技的挑战,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的代价,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消耗的物质大量增加,排放物增加,造成看环境污染;科学技术强大了军事和国防力量,潜在的战争隐患有可能给地球予毁灭性的破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给犯罪分子带来新的犯罪手段和方法等。 一、科技对人类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1、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以及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 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 还可以使生产过程的管理更加科学。最终, 科学技术通过物、人和科学管理的途径进入生产力系统, 并使科技含量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每一现代科学理论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突破,都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而且, 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 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飞跃。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阻碍 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胡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科书分析:通过本章学习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到1生活中的数字化2信息技术推动经济进展3信息技术促进社会进展。 重点:数字化生活的差不多内容 难点: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范畴和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信息技术,这一节内容又专门丰富,因此安排他们在课前预习本节。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解决教科书中提供的两个“咨询题摸索”,即“描述以后的数字化生活,实现那个目标涉及到哪些技术和设备,对人员有些什么要求?”和“信息技术是如何推动经济进展的?”通过对这两个咨询题的摸索和解答,关心同学更深刻地明白得信息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讨论交流活动“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范畴与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要紧内容,从而对信息技术如何推进社会进展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深化自己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识不生活中的数字化产品,了解他们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搜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咨询题,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对咨询题的共同合作探讨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推动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能够描述以后的数字化生活,认识实现那个目标所涉及到的技术和设备对人员的要求。 教学环境:运算机网络教室、液晶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任意)

教学策略与手段:如何样才能使学生把体验到的东西最大程度的表达出来,如何样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交流,专门对“似是而非”的认识的评判,这几点用设咨询/回答式的任务驱动为教学方法难以奏效。例如在暑期培训时,有一老师就用“分组竞赛”的方法上“信息检索”一课。我那个地点就借用这种手法,用“分组竞赛”的显象,暗含“任务驱动”的隐象,来上“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阻碍”这课。 考虑到通过本章节的教学是为了拓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采纳分组竞赛的方法。分组竞赛的教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的学生在一起通过组内协作,组间竞争的方式,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把握的过程。 这种模式能极大激发学生摸索潜能,调动学习主动性,流程图如下: 课前预备:1、把全班分成四个组 2、要求学生预习7.1章节 3、教师设计好“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阻碍”学习任务单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 探讨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 摘要从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暴露出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尖锐反映了工业文明的危机,人和自然、物质和精神的深层矛盾;同时,在西方世界形成了反科学技术的思潮。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日显重要。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 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一词的英文是Science,它源于拉丁语Scientia,意思是学问、知识,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技术”的英文是Technology,它源于希腊文Τεχγη,是指经过实践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技艺,按照狭义的理解,习惯上技术指以协调人和自然关系为主旨的生产技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科学技术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和手段。整个人类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人利用科学技术认

识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历史。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主体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的技术体系。使得人类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传统的农业革命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气化技术为主导技术,推动了工业的电气化进程,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极其产业为标志。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二战后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 从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促使人类有了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但是每一项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科技和教育水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他不仅为人类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而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被称之为“科学的世纪”,近代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0世纪进入物理学发展和人类认识世纪的新纪元,科学发展同人类日常的生活,学习等已经不能分离开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大技术”日益强大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生物和基因技术,新材料和纳米技术,核能和新能源技术等。虽然工业革命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具大的,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的需求,导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慢慢主导着社会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处理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次技术革命,带动了第三类产业的发展,并且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 1.信息技术对政治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并更加有利于广大市民、群众对国家、政府工作的了解,使政务公开,增加政务的透明度。我国广大市民、群众可通过互联网、各大网站清楚明白地了解我国的政策、法规等各项规章制度。 2.信息技术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从而在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信息技术革命中的许多新的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促进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更进一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3.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使得经济发展很难得以长久。许多传统产业衰落,变成“夕阳产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时间缩短。由以前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通过网络体系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业余生活丰富,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各个时间段的新闻,重大事件,也可以在网络上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进行娱乐活动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信息技术对教育方式的影响。信息技术把原本单一的授课方式转变为网络授课方式,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手段,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发生了根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双面影响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姓名:邓红川学号:2012703005 摘要: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也不例外,一方面,科学技术能斩断愚昧落后,另一方面,它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文章结合自然辩证法知识浅论了科学技术给人类谋取的福利以及带来的灾难,并分析其原因,指出人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使用科技力量,为人类造福,推动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双刃性、生产力、危害 正文: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角度考虑,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有利端也有弊端,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迅速向前发展的同时,而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高新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载人航天技术、火箭、卫星技术等航天高科技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航天水平和国际地位;人类基因测序、转基因药物的研发为重难疫病的诊断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两系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推广解决了制约我国国计民生的最大难题,这一系列的事例充分的说明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新手段是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借助于这些开拓世界,改变世界的新手段,大到国防建设,小到平民百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如今,高新的科学技术又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案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案 一、教材分析: 概述:通过观看有关资料了解最新的数字化技术,让学生能够了解、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数字化产品,了解他们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搜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对问题的共同合作探讨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够描述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并且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积极和消极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资源开展学习、交流,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相关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通过看视频,观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不同时期人们生活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内容 首先通过看一些图片及其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及信息技

选取其中一个,针对信息技术在某一领域的正面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一边记录讨论内容和结果——我认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 1、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表现在哪些方面? 2、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有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 活动目的: 1、了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2、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积极的影响。 3、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消极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讲解,引出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让学生正面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引入知识产权的一些小知识,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教师进行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信息科技不仅仅是计算机的应用,还包括很多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比如生物信息学、空间信息学等,计算机和网络只是信息科技的一个工具而已,鼓励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注意培养信息科技的应用能力。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快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八、课后反思: 这样设计本课,从教学效果来看,能够较好的完成教材安排的内容,有详有略、有主有次的教学设计也可使学生减少学习负担,学习兴趣浓厚,不仅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不能输给对方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取得较好的效果。 存在问题:不同班级水平不同,导致时间比较难以控制;该放给学生阅读、自学的地方还不够放得开,以后可以大胆尝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技术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类生活方式的历史考察表明,人们怎样生活,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是由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决定的。当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时,一种生活方式发展成为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社会结构向更高级的生活结构转化。生活方式的这种历史性发展,呈现如下的总特征: 1、人类劳动工具或劳动技术,从使用石器—犁耕—机器系统—电脑的发展,生产工具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使人们从艰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克服异化劳动的性质。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所有艰苦繁重的劳动将由机器人完成,劳动强度大大减弱,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未来,劳动最终成为快乐的事情。 2、人类社会和物质生活,总的方面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越来越进步。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符合人的需要,越来越舒适和方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的生活节奏加速,突然的变化增多,人们的生活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3、人类修复创伤,抵御死亡的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和寿命不断提高。 4、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信仰、审美、娱乐、旅游等,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比较,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要,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在未来的网络经济时代,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类活动的半径超过工业社会的10倍甚至1万倍,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交往差不多已经不受时间的限制。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系列高新技术应允长生,它们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特点,因而被称为“高科技”,它们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刻、普遍和全面的。高科技发展到引起人的生活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出现新的生活方式。 (1) (2)信息技术的飞跃 a、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的“数字化生存” 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各种各类的数字化产品,进入人类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化生存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奥运期间北京还投入了500辆新能源汽车服务赛场内外,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了奥林匹克中心区域交通“零排放”。 b、网络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发展:人的“网络生存” 互联网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可在家中或任何一个地方完成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加了乐趣 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一、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显出全球性,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是具体的一些环境问题。 二、生态危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特别是利用科学技术向自然无限索取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和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森林毁坏、物种灭绝加快、土地荒漠化是具体的一些生态问题。 三、战争和恐怖活动及犯罪活动。战争中,交战双方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各种武器,人类之间互相残杀。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恐怖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社会动荡。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时下的新科技相关,如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上诈骗等。 四、资源短缺。长期以来,人类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随者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已经面临自然资源短缺的局面,如矿产资源匮乏、能源危机、水资源精湛等。联合国有关机构已发出警告:“不要认为水是无穷无尽的天授之物,事实上世界上的水荒正在不断地加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五、人口和健康问题。人口问题好似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恶果之一,它又为成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粮食紧张等全球问题的重要根源。其中人口膨胀、人口老龄化、粮食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六、科学技术还带来伦理问题,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社会、伦理与法律问题 如何正确地评价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究竟是人类的福星还是人类的祸患?这决不是简单的问题,可以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回答。实际上,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空前无限的能力和广阔美好的前景;另一方面又为破坏自己的生存基础,造成自我毁灭提供了条件,给人类的未来笼罩上阴影。这就是说,科学技术即是福星,又不是福星;即是祸患,又不是祸患。它把“友性”和“敌性”“非友性”和“非敌性”集于自己的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 法兰克福学派陷入了理论误区,首要原因在于没有仔细区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严格区别,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无条件地夸大了科学技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科技的负面效用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那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 高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困难,却低估了人类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不等于将来也不能解决。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70年代,科学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定稿版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生 活的影响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促进科技进步,加速产业的变革。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引发了教育模式的两次质变: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一部分人可以由原来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洽谈生意,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灵活.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重要的方面,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生与普及,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货物、技术、服务等各种信息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任何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只要入网,就能随时随地、轻而易举地提供或获取信息资源,迅速地完成交易过程,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贸易电子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 从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暴露出它对生活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尖锐反映了工业文明的危机,人和自然、物质和精神的深层矛盾;同时,在西方世界形成了反科学技术的思潮。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日显重要。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从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的技术体系。使得人类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传统的农业革命向近代工业生活跃进,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生产力。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气化技术为主导技术,推动了工业的电气化进程,使生活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极其产业为标志。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二战后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 从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一些学者竭力赞美科学技术,认为科技进步毫无疑义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培根曾说:“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明更加伟大的了。”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这些变化不都是朝着好方向发展的。 一、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显出全球性,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信息技术对未来人们生活方式影响

信息技术对未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其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迈进信息技术的世纪,也是信息大爆炸的世纪,正如约翰·奈斯比特在发表的《大趋势》一书中所讲的那样:“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就像我们过去大量生产汽车一样”。信息技术就是处理泡沫式增长信息的核心力量,它能把人类巨大的信息资源挖掘出来,以最为便捷的方式将各地区、各组织、各团体联系起来,推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网络信息技术,将人类从传统的文字、绘画的信息传递方式,转变为以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以及新兴媒体微博、微信为渠道的信息沟通方式。除此之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展开的电视会议、网络购物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也改善了自然资源的分配,加快了社会发展速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结构,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1、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每9个月互联网用户增长一倍,信息流量增加一倍,线路带宽增加一倍”这一事实被称为新摩尔定律。据报告统计,到2015年,由于网络连接设备的爆炸式增长,全球网络流量将是目前的4倍,并达到每年9660亿GB,连接网络的设备将达到150多亿台。2011年底,全球已有2.6亿多互联网用户,956万个站点,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2400多亿美元;预计3年后,全球将有5亿因特网用户,2100万个站点。从上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已呈现出终端设备服务人数不断增加、信息数据处理量不断增大等特点。 2、信息技术从虚拟的网络化,逐步走向现实生活。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世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它以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转化为数字符号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其与传统的物质世界有所不同。目前,信息技术已从传统的虚拟技术走进了人类的现实生活,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已使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迅速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3、信息技术逐步个性化,更加满足个人的需要。信息技术越来越满足于人类个性化的需求,其主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个人处理终

浅谈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浅谈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和享受而展开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典型式样和总体特征,包括人们的劳动生活、物质消费生活、家庭生活、学习和交往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广阔领域。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很多,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生活方式更新的决定性力量,它通过作用于生活方式的外在客观因素(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方式)和内在主观因素(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导致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体现为以生产力发展为主轴的社会进步过程。但是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是以该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标志的,重大的技术创造往往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例如在远古时代,火的使用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近代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更多的人获得了城市化、工业化的社区生活方式。马克思在实地考察珍妮纺织机的社会影响时明确指出:“近年来,任何一种机械发明都不像‘珍妮’纺织机和精梳纺织机的制造,在生产方式上,并且归根到底,在工人生活方式上,引起那样大的改变。‘机械发明’它引起‘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此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在这里,马克思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影响的实际过程。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的科技革命的作用下,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方式的结构要素如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空和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是从三大传统工业(即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代转向新兴工业(即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的大发展时代:二是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要内容的一、二次产业转向以精神需求为主要内容的三、四次产业;三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占优势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占优势。信息技术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最终会反映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上面来,从而给大家生活方式带来一场革命。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人类交往方式的变革,使交往方式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农业社会中,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人力畜拉的车舆和帆船是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落后,使人与人之间很少进行跨地域的交往。每个地域都相对地形成封闭自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存单位。这就使人与人交往的范围非常狭窄,形成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交往紧密而窄小的交往半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交通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轮船代替了帆船,汽车、火车取代了马车,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地铁,立体交通,四通八达。与此同时,通讯和传播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电报、电话、电视、传真、呼机、电脑网络等新技术传媒的产生,使感情、思想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快捷,不受时空的限制。这大大扩展了人的活动领域和交往范围,使人际交往日益从家庭转移到公共场所,从个人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国内扩展到国际。 再者,由于科技的进步,工农业生产逐渐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职工的劳动时间,从而使闲暇时间的增多。而随着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人们就要逐步进入娱乐专业化时代,这个专业化很大程度上是以高度发达的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使人们的闲暇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例如上网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 虽然不论从生活的哪一个方面,我们都能够轻易地享受到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学会创造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 的影响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促进科技进步,加速产业的变革。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引发了教育模式的两次质变: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一部分人可以由原来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洽谈生意,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灵活.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重要的方面,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生与普及,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货物、技术、服务等各种信息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任何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只要入网,就能随时随地、轻而易举地提供或获取信息资源,迅速地完成交易过程,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贸易电子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生活空间变化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当代科学哲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此时,科学技术被视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既具有独立地位,又部分地依赖于支持它的社会。科学技术史表明,有些概念框架(如牛顿、爱因斯坦的概念框架)是具有革命性的,它们会引起科技与社会的巨大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的概念框架,它将对社会进行剧烈的冲击,并推动人类生活观的转型。实际上,人类生活观的历史形态在本质上是与其所占有的生活工具相对应的。在人 类历史上,每一项划时代的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带来生活工具质的飞跃,并将其转化为生活观的演进。18世纪的蒸汽机技术使工业生活用具取代了手工业生活用具的主导地位 ,并使人类生活观步入工业文明;19世纪的电气技术使生活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人类生活观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将以提高生活工具的信息含量为杠杆,使人类生活观向信息文明转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工具对生活观具有历史性的决定作用。任何生活观的存续,都需要与之相应的生活工具做基础;任何一次生活观转型,都需要更先进的生活工具做支撑。因此,工业文明型生活观向信息文明型生活观的演进,是以人类生活工具的信息化为前提的,而生活工具信息含量的不断提高,则机制性地制约着生活观演进的幅度和时限。

浅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浅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今经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与人类缺乏对科学技术行为后果的责任感,要走出这一困境,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二是要使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依归,三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总结前人对该问题探讨的科研成果,以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以全新的角度探讨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科技经济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既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为人类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 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时代,航空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个矛盾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科技进步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进步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微电子技术看,自从1948年晶体管被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实现了平均每18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就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高,而价格不断下降的奇迹。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看,从19世纪上半叶莫尔斯发明电报至20世纪下半叶初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的诞生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应用,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卫星通信、称动通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开拓了通信手段,进一步扩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笨重的庞大的、高电能耗的计算机问世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功能发展成能处理数字、语言、图象等多种信息,其应用的领域也覆盖了社会各个方面。从网络技术看,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然而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因特网的真正起点是1986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则是在进入商业应用的1991年,从此因特网的发展迅速膨胀,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因特网传真到因特网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因特网有关的一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潮。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社会信息化,"每9个月互联网用户增长一倍,信息流量增加一倍,线路带宽增加一倍"。这一事实被称为新摩尔定律。据统计,1999年底,全球已有2.6亿多互联网用户,956万个站点,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2400多亿美元;中国已890万互联网用户,1.5万个站点。预计3年后,全球将有5亿因特网用户,2100万个站点,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1.3万亿美元;中国因特网用户将达到3700万户,5万个站点。而信息科学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的形态、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工业社会中,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靠资源投入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加工资源的方式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实现方式,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工业污染的加剧、环境退化的失控。而信息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为各国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信息化的开展开创了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高资源、高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率已达60%-80%的幅度。2、对人类社会时代的影响。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时代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已经从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转换到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到知识经济,从读写为主的时代转换到视听为主的时代,即虚拟时代、数字时代。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首先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人类第一次中介系统的革命,是语言符号系统的发明,它创造了人类思维空间和符号空间,导致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而虚拟则是在思维空间中发生的革命,它在思维空间中又创造出了虚拟空间、数字空间、视听空间和网络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