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1届高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

广东省潮州市2021届高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
广东省潮州市2021届高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机物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不易溶于水

B.①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包括①)

C.②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②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我们常说的皂化反应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HSO3?+H2O=H3O++2

3

SO-

B.FeI2溶液中加双氧水,出现红褐色沉淀:6Fe2++3H2O2=2Fe(OH)3↓+4Fe3+

C.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AlCl3溶液:Al3++3OH?=Al(OH)3↓

D.3a mol CO2通入含2a mol Ba(OH)2的溶液中:3CO2+4OH?+Ba2+=BaCO3↓+2

3

HCO-+H2O

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常温下将铝片加入浓H2SO4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l在常温下与浓

H2SO4反应生成SO2

B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Al(OH)3不溶于氨水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

水后变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

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该溶液中含有I-

A.A B.B C.C D.D

4.海洋动物海鞘中含有种类丰富、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种从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流程如下:

下列关于该流程中各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步骤采用装置主要仪器

A ①过滤装置漏斗

B ②分液装置分液漏斗

C ③蒸发装置坩埚

D ④蒸馏装置蒸馏烧瓶

A.A B.B C.C D.D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4)2SO4溶液浓缩时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生成NH4HSO4

B.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酸溶液

C.通电时,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D.蒸干Na2CO3溶液最终得到NaOH

6.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开始。黄铜矿在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FeS2 + O2 = Cu2S + 2FeS + 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只做氧化剂

B.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若有1 mol O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共有4 mol电子转移

7.对下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不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均能与溴水反应

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I,含有少量的Fe、Mg 杂质)制明矾[KAl(SO4)2·12H2O]的过秳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氨水

B.滤液A 中加入NH4HCO3溶液产生CO2

C.沉淀B 的成分为Al(OH)3

D.将溶液C 蒸干得到纯净的明矾

9.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0mL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共价键数目为0.05N 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C.常温常压下,1.5molHCHO和C2H2O3的混合物完全充分燃烧,消耗的O2分子数目为1.5N A

D.0.1mol/L的NH4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4+数目为N A

10.根据有关操作与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11.有以下六种饱和溶液①CaCl2;②Ca(OH)2;③Na2SiO3;④Na2CO3;⑤NaAlO2;⑥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不会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A.①②B.③⑤C.①⑥D.④⑥

12.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和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由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

C.由H+(aq)+OH-(aq) =H2O(l) ?H=-57.3 kJ/mol,可知: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D.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2H2O(l)

?H=-285.8 kJ/mol

13.某学习小组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合成NH3。恒温下开始反应,并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压强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不断地将NH3液化并移走,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B.其它条件不变,在30 min时,若压缩容器的体积,N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从反应开始到10 min时,v(NH3)=0.035 mol·L?1·min?1

D.在30 min时,再加入0.5 mol N2、1.5 mol H2和2 mol NH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4.下列反应中,与乙醇生成乙醛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A.CH3CHO → CH3COOH B.CH2=CHCl→

C.D.CH3COOH→CH3COOCH2CH3

15.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反应: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D.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CO32-+2H+=H2O+CO2↑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实验室用如图装置(略去夹持仪器)制取硫代硫酸钠晶体。

已知:①Na2S2O1.5H2O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硫化钠易水解产生有毒气体。

③装置C中反应如下:Na2CO1+SO2=Na2SO1+CO2;2Na2S+1SO2=1S+2Na2SO1;S+Na2SO1加热Na2S2O1。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

(2)该实验能否用NaOH代替Na2CO1?___(填“能”或“否”)。

(1)配制混合液时,先溶解Na2CO1,后加入Na2S·9H2O,原因是___。

(4)装置C中加热温度不宜高于40℃,其理由是___。

(5)反应后的混合液经过滤、浓缩,再加入乙醇,冷却析出晶体。乙醇的作用是___。

(6)实验中加入m1gNa2S·9H2O和按化学计量的碳酸钠,最终得到m2gNa2S2O1·5H2O晶体。Na2S2O1·5H2O 的产率为___(列出计算表达式)。[Mr(Na2S·9H2O)=240,Mr(Na2S2O1·5H2O)=248]

(7)下列措施不能减少副产物Na2SO4产生的是___(填标号)。

A.用煮沸并迅速冷却后的蒸馏水配制相关溶液

B.装置A增加一导管,实验前通人N2片刻

C.先往装置A中滴加硫酸,片刻后往三颈烧瓶中滴加混合液

D.将装置D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白藜芦醇(结构简式:)属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某课题组提出了如下合成路线:

已知:①RCH2Br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白藜芦醇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化合物A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推测其核磁共振谱(1H-NMR)中显示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从小到大)。

(4)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写出结构简式;D________、E___________;

(6)化合物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__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写出其中不与碱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化合物丰富多彩。

(1) 铜与N2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无水Cu(NO3)2。

①基态Cu2+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 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 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②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③ 1 mol 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mol。

(3) 铜的某种氯化物的链状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9.(6分)(1)2017年中科院某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辛烷值汽油,该研究成果被评价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已知:H2(g)+1/2O2(g)=H2O(l) ΔH1 = -aKJ/mol

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H2= -bKJ/mol

试写出25℃、101kPa条件下,CO2与H2反应生成汽油(以C8H18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CO2及H2为原料,在合适的催化剂(如Cu/ZnO催化剂)作用下,也可合成CH3OH,涉及的反应有:甲:CO 2(g)+3H2(g) CH3OH(g)+H2O(g) △H= — 53.7kJ·mol-1平衡常数K1

乙:CO 2(g)+H2(g) CO(g)+H2O(g) △H= + 41.2kJ·mol-1平衡常数K2

①CO(g)+2H 2(g) 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含K1、K2的表达式表示),该反应△H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写两项)。

③催化剂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和钥匙的关系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下列四组实验,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均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t1min)。

温度(K) 催化剂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综合选项543 Cu/ZnO纳米棒材料12.3 42.3 A

543 Cu/ZnO纳米片材料11.9 72.7 B

553 Cu/ZnO纳米棒材料15.3 39.1 C

553 Cu/ZnO纳米片材料12.0 70.6 D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的转化为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表所给数据结合反应原理,所得最优选项为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3)以CO、H2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体积均为2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Ⅰ、Ⅱ、Ⅲ中,分别都充入1molCO和2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下

图为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H2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有一个容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①0~5min时间内容器Ⅱ中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容器________(填写容器代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①分子结构可以看出,它属于氯代烃,是难溶于水的,故A正确;

B.Br和甲基处在苯环的相间,相对的位置,Br取代在甲基上,共有三种,故B正确;

C.苯环和双键都是平面结构,可能共面,酯基中的两个碳原子,一个采用sp2杂化,一个采用sp3杂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故C正确;

D.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D。

2.D

【解析】

【详解】

SO 为HSO3?的电离方程式,故错误;

A. HSO3?+H2O=H3O++2

3

B. FeI2溶液中加双氧水,应是碘离子被氧化,生成碘单质,再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故错误;

C. 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AlCl3溶液,说明碱过量,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不是氢氧化铝,故错误;

D. 3a mol CO2通入含2a mol Ba(OH)2的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氢钡,离子方程式3CO2+4OH?

HCO +H2O,故正确;

+Ba2+=BaCO3↓+2

3

故选D。

【点睛】

掌握酸式盐的水解或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通常都有水参与反应,关键是看离子是分开还是结合的问题,若分开,则为电离,若结合,则为水解。或结合电离或水解后的酸碱性判断,如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显酸性,所以反应产物有氢离子,水解显碱性,则反应产物有氢氧根离子。

3.B

【解析】

【详解】

A.常温下将铝片加入浓H2SO4中,铝钝化,不能放出二氧化硫气体,故不选A;

B. Al(OH)3不溶于氨水,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故选B;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不含Fe3+,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Fe2+,故不选C;

D.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I2,故不选D;答案选B。

4.C

【解析】

【详解】

由流程可知,步骤①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等仪器;步骤②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等仪器;步骤③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等仪器;步骤④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甲苯,需要蒸馏烧瓶等仪器,则错误的为C,故答案选C。

5.A

【解析】

【详解】

A.温度升高,促进NH4+水解,酸性增强,产生NH4HSO4,选项A正确;

B.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就越强,与电解质强弱无关,选项B错误;

C.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非电解质,如乙醇溶液,通电时乙醇分子不发生移动,选项C错误;

D.蒸干Na2CO3溶液,应得到的主要成分仍为Na2CO3,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6.D

【解析】

【详解】

A.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O2中的0价降至SO2中的-2价,O2只做氧化剂,A正确;

B. Cu元素的化合价由CuFeS2中的+2价降至Cu2S中的+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CuFeS2中的-2价升至SO2中的+4价,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

C. O元素的化合价由O2中的0价降至SO2中的-2价,SO2是还原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由CuFeS2中的-2价升至SO2中的+4价,SO2是氧化产物,C正确;

D. O元素的化合价由O2中的0价降至SO2中的-2价,Cu元素的化合价由CuFeS2中的+2价降至Cu2S中的+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CuFeS2中的-2价升至SO2中的+4价,1molO2参加反应,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D错误;

答案选D。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者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所以二者是同分异构体,错误;

B、第一种物质含有苯环,8个C原子共面,第二种物质含有碳碳双键,7个C原子共面,错误;

C、第一种物质含有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第二种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D、两种有机物H原子位置不同,可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错误;

答案选C。

8.C

【解析】

【详解】

A选项,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氢氧化钾,故A错误;

B选项,滤液A为偏铝酸盐与NH4HCO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铵,故B错误;

C选项,根据B选项得出沉淀B的成分为Al(OH)3,故C正确;

D选项,将溶液C蒸干得到明矾中含有硫酸钾杂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偏铝酸盐与NH4HCO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铵,不是水解反应。

9.C

【解析】

【详解】

A.标准状态下560mL的氢气和氯气混合物含有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0.56L

=0.025mol

22.4L/mol

,无论是否

反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共价键,所以0.025mol气体混合物反应后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025N A,故A 错误;

B.氯气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1mol,2.24LCl2的物质的量为

2.24L

=0.1mol

22.4L/mol

则转移电子数为0.1N A,故B错误;

C.1molHCHO和1mol C2H2O3完全燃烧均消耗1mol氧气,所以1.5mol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消耗的O2分子数目为1.5N A,故C正确;

D. 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微粒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详解】

A、将湿润的有色布条伸入Cl2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色布条褪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故A错误;

B、钠元素焰色呈黄色,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故B正确;

C、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具有碱性,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正确;

D、含有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故D正确;

答案选A。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碳酸比盐酸弱,CO2与CaCl2溶液不会反应,无沉淀生成,故①正确;

②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过量的CO2与Ca(OH)2 反应:Ca(OH)2+2CO2═Ca(HCO3)2,无沉淀生成,故②正确;

③碳酸比硅酸强,过量的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2CO2+Na2SiO3+2H2O ═2NaHCO3+H2SiO3↓,产生硅酸沉淀,故③错误;

④过量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因为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所以有NaHCO3晶体析出,故④错误;

⑤NaAlO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由于碳酸酸性比氢氧化铝强,所以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2H2O+NaAlO2+CO2=Al(OH)3↓+NaHCO3,故⑤错误;

⑥通入CO2与NH3和NaCl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则最终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故⑥错误;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反应,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⑥,注意联想候德榜制碱的原理,同时注意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C(s ,石墨)=C(s ,金刚石) ?H=+1.9 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低,因此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A 正确;

B .硫蒸气转化为硫固体要放热,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更多,B 错误;

C .CH 3COOH 电离吸收能量,则含1 mol CH 3COOH 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小于57.3 kJ ,C 错误;

D .2 g H 2为1mol ,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O 2(g)

=H 2O(l) ?H=-285.8 kJ/mol ,D 错误; 答案选A 。 13.D 【解析】 【详解】

A.不断将氨气液化分离,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正确;

B.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氮气转化率增大,故正确;

C.前10分钟,N 2+3H 2

2NH 3

起始 0.5 1.5 0 改变 x 3x 2x 10min 时 0.5-x 1.5-3x 2x 有

0.5 1.53213.86

0.5 1.516.80

x x x -+-+=

+,解x=0.175mol/L ,用氨气表示反应速率为

0.175mol/L 210min

?=0.035 mol·L ?1·min ?1

,故正确; D. N 2+3H 2

2NH 3

起始 0.5 1.5 0 改变 x 3x 2x 平衡 0.5-x 1.5-3x 2x ,有

0.5 1.53212.60

0.5 1.516.80

x x x -+-+=

+,解x=0.25mol/L ,则平衡常数表示为

23

0.564

=0.250.7527

?,

在30 min 时,再加入0.5 mol N 2、1.5 mol H 2和2 mol NH 3,则有Q c =23

1.54

=0.5 1.53

?

【解析】 【分析】

乙醇生成乙醛为氧化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

A .CH 3CHO → CH 3COOH ,为氧化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故A 选;

B .CH 2=CHCl→

为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类型不同,故B 不选;

C .为苯环上H 的取代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类型不同,故C 不选;

D .CH 3COOH→CH 3COOCH 2CH 3为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类型不同,故D 不选; 故答案选A 。 15.A 【解析】 【详解】

A.反应符合事实,符合离子方程式的物质拆分原则,A 正确;

B.澄清的石灰水中Ca(OH)2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a 2+、OH -离子,不能写化学式,B 错误;

C.醋酸是弱酸,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不能写离子形式,C 错误;

D.BaCO 3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形式,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安全瓶,防止倒吸 能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抑制Na 2S 水解 温度过高不利于SO 2的吸收,或消耗的H 2SO 4、Na 2SO 1较多,或Na 2S 2O 1产率降低等其它合理答案 降低Na 2S 2O 1晶体的溶解

度,促进晶体析出 21

2240m 3248m ??×100% D

【解析】 【分析】

(1)装置B 的作用是平衡压强,防止倒吸;

(2)Na 2CO 1的作用是与二氧化硫反应制备亚硫酸钠; (1)Na 2S 是强碱弱酸盐,易发生水解;

(4)温度过高不利于二氧化硫的吸收,产品产率会降低; (5) Na 2S 2O 1.5H 2O 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6)根据反应Na 2CO 1+SO 2=Na 2SO 1+CO 2;2Na 2S+1SO 2=1S+2Na 2SO 1;S+Na 2SO 1

加热

Na 2S 2O 1, 列关系式

2Na 2S·9H 2O~1S~1Na 2S 2O 1·5H 2O ,结合数据计算理论上制得Na 2S 2O 1·5H 2O 晶体的质量,Na 2S 2O 1·5H 2O 的产率为

实际产量

理论产量

(7)Na 2SO 1易被氧化为硫酸钠,减少副产物的含量就要防止Na 2SO 1被氧化。 【详解】

(1)装置B 的作用是平衡压强,防止倒吸,则B 为安全瓶防止倒吸;

(2)Na 2CO 1的作用是与二氧化硫反应制备亚硫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也可以生成亚硫酸钠,可以代替碳酸钠;

(1)Na 2S 是强碱弱酸盐,易发生水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抑制Na 2S 水解;

(4) 温度过高不利于SO 2的吸收,或消耗的H 2SO 4、Na 2SO 1较多,或Na 2S 2O 1产率降低等其它合理答案; (5) Na 2S 2O 1.5H 2O 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则乙醇的作用为:降低Na 2S 2O 1晶体的溶解度,促进晶体析出;

(6)根据反应Na 2CO 1+SO 2=Na 2SO 1+CO 2;2Na 2S+1SO 2=1S+2Na 2SO 1;S+Na 2SO 1加热

Na 2S 2O 1, 列关系式

2Na 2S·9H 2O~1S~1Na 2S 2O 1·5H 2O ,理论上制得Na 2S 2O 1·5H 2O 晶体的质量为

1

m 32482240

???g ,Na 2S 2O 1·5H 2O 的

产率为12

m 32484m 220

???×100%=

2

1

2240m 3248m ??×100%; (7)A .用煮沸并迅速冷却后的蒸馏水中含氧量降低,可有效防止Na 2SO 1被氧化为Na 2SO 4,可减少副产物的产生,故A 不符合题意;

B .装置A 增加一导管,实验前通人N 2片刻,可将装置中的空气赶走提供无氧环境,可防止Na 2SO 1被氧化为Na 2SO 4,可减少副产物的产生,故B 不符合题意;

C .先往装置A 中滴加硫酸,产生二氧化硫,可将装置中的空气赶走,片刻后往三颈烧瓶中滴加混合液,可减少副产物的产生,故C 不符合题意;

D .将装置D 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装置中仍然含有空气,氧气可将Na 2SO 1被氧化为Na 2SO 4,不能减少副产物产生,故D 符合题意; 答案选D 。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C 14H 12O 3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1∶1∶2∶6

+CH 3OH

+H 2O

3

【解析】

【分析】

根据F的分子式、白藜芦醇的结构,并结合信息②中第二步可知,F中苯环含有3个-OCH3,故F的结构简

式为;D发生信息①中一系列反应生成E,反应过程中的醛基转化为羟基,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因此E为,逆推可知D为,结合物质的分子式、反应条件、给予的信息,则C为,B为,A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白黎芦醇()的分子式为C14H12O3,故答案为C14H12O3;

(2)C→D是C中羟基被溴原子替代,属于取代反应,E→F是E分子内脱去1分子式形成碳碳双键,属于消去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其核磁共振谱中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

为1∶1∶2∶6,故答案为1∶1∶2∶6;

(4)A为,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由上述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或甲酸形成的酯基;②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结构简式可能为、、,共3种;酚羟基和酯基都能够与碱反应,不与碱反应的同分异

构体为;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物质结构的推断。可以根据白黎芦醇的结构简式为起点,用逆推方法,确定各步反应的各物质的结构简式和反应类型,推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1s 22s 22p 63s 23p 63d 9或[Ar]3d 9 SO 3或BF 3 N>O>C sp 2、sp 3 13 CuCl 2 【解析】 【分析】

(1) ①铜的原子序数为29,依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书写其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②依据等电子体原理分析作答;

(2) ①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IIA 族和第VA 族核外电子最高能级上电子为全充满和半充满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后一主族大,据此分析; ②依据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其杂化类型;

③根据化学键的特点,两个形成共价键的原子间只能形成1个σ键,据此计算; (3)利用均摊法分析。 【详解】

(1) ①铜的原子序数为29,其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 1,Cu 2+是铜原子失去2个电子以后的离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9或[Ar]3d 9;

②NO 3-的原子个数为4,价电子数为24,从相邻或同族元素原子考虑,则与NO 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SO 3或BF 3;

(2)①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 的2p 能级为半充满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较O 大,则C 、N 、O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

②根据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形成4个单键的中心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 3,羧基上的C 与邻氨基吡啶中的C 原子采用sp 2杂化,为平面结构,故答案为sp 2、sp 3; ③ 1 mol

,成键原子的化学键有13mol ,则含有σ键的数目为13mol ;

(3)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一个Cu 原子周围有4个Cl 原子,一个Cl 原子周围有2个Cu 原子,则Cu 与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2,即其化学式为CuCl 2。

19.8CO 2(g)+25H 2(g)=C 8H 18(1)+16H 2O(1) ΔH=—(25a-b )KJ/mol K=12

K

K 小于 降低温度、减小

产物浓度 B 0.0875mol/(L·min) Ⅲ 【解析】 【详解】

(1)已知:①H 2(g)+1/2O 2(g)=H 2O(l) ΔH 1 =—aKJ/mol ; ②C 8H 18(1)+25/2O 2(g)=8CO 2(g)+9H 2O(1) ΔH 2=—bK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5-②得反应方程式:8CO 2(g)+25H 2(g)=C 8H 18(1) +16H 2O(1) ΔH=25ΔH 1-ΔH 2=ΔH=—(25a-b )KJ/mol ;

(2) ①已知甲:CO 2(g)+3H 2(g) CH 3OH(g)+H 2O(g) △H=-53.7 kJ·mol -1平衡常数 K 1

乙:CO 2(g)+H 2(g) CO(g)+H 2O(g) △H=+41.2 kJ·mol -1平衡常数K 2;根据盖斯定律,由甲-乙得反应CO(g)+2H 2(g) CH 3OH(g)的平衡常数K=

1

2

K K ;△H=-53.7 kJ·

mol -1-41.2 kJ·mol -1=-94.9 kJ·mol -1<0;②反应CO(g)+2H 2(g)

CH 3OH(g)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提高CO 2转化为CH 3OH 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降

低温度、减少产物浓度、按比例充入原料CO 2和H 2等;③由表中数据分析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催化剂对甲醇的选择性有显著影响,使用Cu/ZnO 纳米片催化剂时甲醇选择性高;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虽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甲醇的选择性却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副产物增加,因此综合考虑选B 选项; (3) ①CO(g)+2H 2(g)

CH 3OH(g)

开始时的物质的量:1 2 0 转化的物质的量: a 2a a 平衡时的物质的量:1-a 2-2a a

容器Ⅱ中0~5 min 内H 2含量是20%,a=,v(CH 3OH)= 0.0875mol/(L·min);②Ⅲ中温度高氢气含量高,说明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氢气含量增加。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和化学反应平衡。盖斯定律,又名反应热加成性定律:若一反应为二个反应式的代数和时,其反应热为此二反应热的代数和。也可表达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化学平衡常数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都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固体、纯液体不需要表示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和压强等。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方法是加入新制生石灰,经过滤后即得乙醇

B.HOCH2CH(CH3)2与(CH3)3COH属于碳链异构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杂质,可加入足量烧碱溶液,通过分液即得乙酸乙酯

D.一个苯环上已经连有-CH3、-CH2CH3、-OH三种基团,如果在苯环上再连接一个-CH3,其同分异构体有16种

2.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3.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离子是

A.Na+B.HCO3-C.Fe2+D.Cl-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一定量的NaCl

B.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C.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

D.收集NO2并防止其污染环境

5.某科研团队研究将磷钨酸(H3PW12O40,以下简称HPW)代替浓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但HPW自身存在比表面积小、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以重复使用等缺点,将其负载在多孔载体(如硅藻土、C等)上则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提高其催化活性。用HPW负载在硅藻土上催化制取乙酸正丁酯的酯化率与HPW负

载量的关系(温度:120℃,时间:2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与HPW相比,HPW/硅藻土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其催化性能

B.当HPW负载量为40%时达到饱和,酯化率最高

C.用HPW/硅藻土代替传统催化剂,可减少设备腐蚀等不足

D.不同催化剂对酯化率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

6.下列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或评价合理的是()

A.经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后放入如图所示具支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图中电流表会显示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C.图中应先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镁带,然后插入混合物中引发反应

D.可用图显示的方法除去酸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

7.成语、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项传统文化化学角度解读

A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香”主要因为美酒含有酯类物质

B 百炼成钢、钢筋铁骨

生铁在高温下挥发除去碳等杂质转化

成钢

C 三月打雷麦谷堆

在雷电作用下N2转化成能被作物吸收

的氮元素

D

《本草经集注》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

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物理方法(焰色反应)可以检验钠盐和钾盐

A.A B.B C.C D.D

8.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用量不同或浓度不同或反应条件不同会对生成物产生影响。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不受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或反应条件影响的是

A.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钠与氧气的反应

C.铁在硫蒸气中燃烧D.铁粉加入硝酸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

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火棉(纤维素三硝酸酯)的结构简式为

D.1 mol阿斯匹林()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最大的物质的量为2mol 10.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