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标准规范

软件标准规范
软件标准规范

软件界面设计及编码标准规范

(仅供内部使用)

文档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开发/测试经理: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产品经理: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管理办: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名称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电能质量数据分析软件界面设计及编码标

准规范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一、开发环境 (4)

二、软件界面设计标准规范 (4)

2.1编写目的 (4)

2.2内容: (4)

2.2.1界面设计思想 (4)

2.2.2界面设计原则 (4)

2.2.3界面设计样式 (4)

2.2.4常见提示信息样式 (4)

2.2.5常见错误信息样式 (5)

2.2.6其他界面约定 (5)

三、软件编码设计标准规范 (5)

3.1.编写目的: (5)

3.2内容: (6)

3.2.1对象命名约定 (6)

3.2.2常量和变量命名约定 (7)

3.2.3结构化编码约定 (8)

3.2.4数据源的约定 (9)

3.2.5数据库访问约定 (9)

3.2.6其他约定 (9)

一、开发环境

NT4。0、WIN98作开发操作平台

前台采用(此处输入开发工具名称)作开发工具,后台以(此处输入数据库名称)作数据库来管理数据存储。

屏幕分辨率:800*600 ,大字体,可在程序启动后自动设定。

二、软件界面设计标准规范

2.1编写目的

当今软件界的所有软件无不是可视化的用户界面,它的好处不外乎它有美观、直接、操作者易懂和操作方便等好处。(此处输入编写文档的具体目的)。

2.2内容:

2.2.1界面设计思想

“为用户设计,而不是设计者”。

2.2.2界面设计原则

(1)界面要美观、操作要方便并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2)界面要根据用户需求设计。

(3)界面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层次设计。(有的用户对计算机相当了解而有的从来就没碰过计算机)

(4)避免出现嵌套式的界面设计。

(5)界面和代码要相互制约。

(6)界面要通“人性”。即要有引导用户操作的功能,不能是操作一有误就卡住什么都做不下去,又无任何提示来帮助用户如何进行操作。

2.2.3界面设计样式

(1)登录界面

(此处加入登陆界面图)

(2)系统功能布局

菜单形式

(此处加入界面图)

标签栏形式

(此处加入界面图)

(3)录入界面

(此处加入界面图)

(4)查询界面

(此处加入界面图)

(5)统计界面

(此处加入界面图)

2.2.4常见提示信息样式

(1)当操作会带来严重后果时(默认按钮为“否“)

(此处加入界面图)

(2)当操作会带来一定后果时(默认按钮为“否“)

(此处加入界面图)

(3)当需征求操作者意愿时(默认按钮为“是“)

(此处加入界面图)

(4)当需提供操作者帮助时

(此处加入界面图)

(5)当操作者操作有错时

(此处加入界面图)

(6)当是一般提示时

(此处加入界面图)

范例:

(此处加入界面图)

2.2.5常见错误信息样式

(此处加入界面图)

2.2.6其他界面约定

字体:一般界面字体为宋体,字号为9Twip(只要把窗体字体设为宋体,字号为9twip 即可)。

颜色:界面颜色采用默认色(除非用户有特殊要求)。

按钮:高度375Twip,除“确定”和“取消”外都需含有快捷键。

常见按钮快捷键:添加(A)、删除(D)、查询(S)、更新(U)、打印(P)、关闭(C)、重新查询(R)、统计(T)、退出(E)。

数据:REAL型数据一律保留两位小数且右对齐。

对齐方式:界面上的标题(Label)右对齐,其他控件左对齐。

参考文献:

(此处加入参考文献)

三、软件编码设计标准规范

3.1.编写目的:

使用统一编码约定集的主要原因,是使应用程序的结构和编码风格标准化,以便于阅读和理解这段编码。好的编码约定可使源代码严谨、可读性强且意义清楚,与其它语言约定相一致,并且尽可能的直观。

一组通用目的的编码约定应该定义完成上述目的所必需的、能让程序员自由地创建程序逻辑和功能流程的最小的要求。编码约定的目的是使程序易于阅读和理解,而不是用过份的约束和绝对的限制来束缚程序员本身的创造性。

3.2内容: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和风格会直接影响到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编码原则:

应尽量避免在系统初始化时运行过多的代码。(此处加入详细原则)

(1)选用控制结构只准许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2)程序语句组成容易识别的块,每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复杂的结构应该用基本控制结构进行组合嵌套来实现。

(4)语句中没有的控制结构,可用一段等价的程序段模拟,但要求该程序段在整个系统应前后一致。

(5)严格控制GOTO语句,仅在下列情形才可使用。

◆用一个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去实现一个结构化的构造。

◆在某种可以改善而不是损害程序可读性的情况下。

说明:如果是不需要对其编码的对象,那么对象名用默认对象名。

应该用一致的前缀来命名对象,使人们容易识别对象的类型。下面列出了 Delphi 支持的一些推荐使用的对象约定。

(1)推荐使用的项目前缀

(3)推荐使用的数据访问对象的前缀

一些例子:

(此处加入例子)

(4)推荐使用的菜单前缀

应用程序频繁使用许多菜单控件,对于这些控件具备一组唯一的命名约定很实用。除了最前面 "mnu" 标记以外,菜单控件的前缀应该被扩展:对每一级嵌套增加一个附加前缀,将最终的菜单的标题放在名称字符串的最后。下表列出了一些例子。

菜单标题序列菜单处理器名称

(此处加入标题序列及处理器名称)

当使用这种命名约定时,一个特定的菜单组的所有成员一个接一个地列在 Visual Basic 的“属性”窗口中。而且,菜单控件的名字清楚地表示出它们所属的菜单项。

(5)为其它控件选择前缀

对于上面没有列出的控件,应该用唯一的由两个或三个字符组成的前缀使它们标准化,以保持一致性。只有当需要澄清时,才使用多于三个字符的前缀。

例如,(此处加入例子)

除了对象之外,常量和变量也需要良好格式的命名约定。本节列出了(此处加入变量列表)。

变量应该总是被定义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全局 (Public) 变量可以导致极其复杂的状态机构,并且使一个应用程序的逻辑非常难于理解。全局变量也使代码的重用和维护更加困难。

Delphi中的变量可以有下列范围:

范围声明位置可见位置

过程级(此处加入名称)

模块级(此处加入名称)

全局(此处加入名称)。

较好的编码习惯是尽可能写模块化的代码。例如,如果应用程序显示一个对话框,就把要完成这一对话任务所需要的所有控件和代码放在单一的窗体中。这有助于将应用程序的代码组织在有用的组件中,并减小它运行时的开销。

除了全局变量(应该是不被传递的),过程和函数应该仅对传递给它们的对象操作。在过程中使用的全局变量应该在过程起始处的声明部分中标识出来。

变量范围前缀

随着工程大小的增长,划分变量范围的工作也迅速增加。在类型前缀的前面放置单字母范围前缀标明了这种增长,但变量名的长度并没有增加很多。

(此处加入说明)

变量

声明所有的变量将会(此处加入说明)。

应该给变量加前缀来指明它们的数据类型。而且前缀可以被扩展,用来指明变量范围,特别是对大型程序。

变量数据类型

用下列前缀来指明一个变量的数据类型。

(此处加入说明)

描述变量和过程名

变量或过程名的主体应该使用大小写混合形式,并且应该足够长以描述它的作用。而且,函数名(此处加入函数名称)。

对于频繁使用的或长的项,推荐使用标准缩略语以使名称的长度合理化。一般来说,(此处加入特例说明)就困难了。

当使用缩略语时,要确保它们在整个应用程序中的一致性。在一个工程中,如果一会儿使用(此处加入说明问题),将导致不必要的混淆。

用户定义的类型

在一项有许多用户定义类型的大工程中,常常有必要给每种类型一个它自己的三个字符的前缀。如果这些前缀是(此处加入前缀名称)。

3.2.3结构化编码约定

(此处加入约定说明)

记住下列几点:

每一个重要变量的声明应该包括(此处加入变量名称)。

(2)格式化代码

因为许多程序员(此处加入问题)

(此处加入解决问题的说明)

(3)给常量分组

变量和定义的常量应该按功能分组,而不是分散到单独区域或特定文件中。

(4)运算符

(此处加入运算符列表及说明)

(5)为(此处加入问题)查询创建字符串

(此处加入说明)

3.2.4数据源的约定

(此处加入数据源的约定)

3.2.5数据库访问约定

访问数据库用ODBC drivers/ADO,但如果在有的技术ADO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可用其他方法。

数据库访问技术有:(此处加入说明)

3.2.6其他约定

(1)当日期、时间型数据要求严格时,(此处加入说明)

(2)记录集应用约束

(此处加入约束)

利用记录集

(此处加入记录集说明)

(3)文件命名约定

工程文件和各模块文件以汉字命名保存,这样可方便管理和查找。

参考文献:

(此处加入参考文献)

华为软件开发规范

软件开发规范 1 排版 11-1:程序块要采用缩进风格编写,缩进的空格数为4个。 说明:对于由开发工具自动生成的代码可以有不一致。 11-2:相对独立的程序块之间、变量说明之后必须加空行。 示例:如下例子不符合规范。 if (!valid_ni(ni)) { ... epssn_index; repssn_ni = ssn_data[index].ni; 应如下书写 if (!valid_ni(ni)) { ... epssn_index; repssn_ni = ssn_data[index].ni; 11-3:较长的语句(>80字符)要分成多行书写,长表达式要在低优先级操作符处划分新行,操作符放在新行之首,划分出的新行要进行适当的缩进,使排版整齐,语句可读。 示例: = NO7_TO_STAT_PERM_COUNT_LEN + STAT_SIZE_PER_FRAM * sizeof( _UL ); act_task_table[frame_id * STAT_TASK_CHECK_NUMBER + index].occupied

= stat_poi[index].occupied; act_task_table[taskno].duration_true_or_false = SYS_get_sccp_statistic_state( stat_item ); report_or_not_flag = ((taskno < MAX_ACT_TASK_NUMBER) && (n7stat_stat_item_valid (stat_item)) && (act_task_table[taskno].result_data != 0));

关于软件测试行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调研报告| | 实验名称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一、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中国的软件测试技术研究主要是随着软件工程的研究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故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软件质量的重视,软件测试也越来越被软件企业所重视,软件测试正在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从目前来看,可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测试行业的现状。 1) 软件测试重要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通过测试把不符合行业标准的软件挡在门外,对行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产业部关于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认证中,软件测试能力已经被定为评价公司技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2) 从手工向自动化测试方式的转变传统的项目测试还是以手工为主,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与测试对象进行“人机对话”。大量的手工增加了项目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低效率以及高差错率,针对企业的网络应用环境需要支持大量用户和复杂的软硬件应用环境,这样测试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自动化测试及管理已经成为项目测试的一大趋势。自动化测试通过测试工具和其他手段,按照测试工程师的预定计划对软件产品进行自动的测试,它能够完成许多手工无法完成或者难以实现的测试工作,更好地利用资源,将繁琐的任务赋自动化方式,从而提高准确性和测试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合理地实施自动化测试,能够快速、全民地对软件进行测试,从而提高软件质量、节省经费,缩短产品发布周期。 3) 测试人员需求逐步增大,素质不断提高随着 IT 业的迅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已成为继互联网和网络游戏后的第五次全球浪潮。由于外包对软件质量要求很高,国内软件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必须重视软件质量,而作为软件质量的把关者,软件测试工程师日渐“走俏”。目前在国内 120 万软件从业人员中,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 5 万,而目前高等教育中专业的软件测试教育近于空白,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高校非常少,这就形成测试人才紧缺、需求不断增大的现象。据分析,目前国内软件测试的人才需求缺口超过 20 万人。因此软件企业开始加强和重视测试人员的选拔、培养和知识培训。一方面,对测试人员的素质和要求逐步提高,测试人员不仅应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背景、软件工程基本知识、熟悉项目编程语言、熟悉项目技术架构及需求内容,而且要求工作有责任感、独立分析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另一方面,软件企业为测试人员提供进一步的知识培训机会,以应对各种项目的复杂情况。 4) 测试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随着用户对软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系统验收不再走过 场,而要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的严格测试来判定。“以测代评”正在成为我国科技项目择优支持的一项重要举措,比如国家“863”计划对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项目的经费支持,都是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科学客观的测试结果来决定。随着第三方测试机构的蓬勃发展,在全国各地,新成立的软件测试机构达 10 多家,测试服务体系已经基本确立起来。 二、软件测试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 相对于其他软件工程人员,软件测试工程师的知识面应该非常宽广,但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接受新技术。 1、职场人对于软件测试行业认知度一般调查显示,职场人对于软件测试行业认知度一般。选择非常了解的只有 8.8%,可见,对于该行业了解程度高的职场人不足一成。选择“知道一些”的不足四成,其余超过半数的职场人都选择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可见,软件测试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受到广泛的社会认知,

软件开发规范标准整体规范标准

软件开发规范 Software Development Specification Version: V1.0 Date: 2010-06-22 Prepared by

Document Revision History文档修订记录

Table of Contents目录 1Introduction 简介5 1.1Purpose 目标5 1.2Scope 范围6 1.3Definitions, 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术语,缩略词6 1.4References 引用7 1.5Overview 文档组织7 2The Overall Description 概述8 2.1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ing 开发团队组织结构8 2.2Project Base Process 项目基本流程9 2.3CMM Base Process CMM基本过程10 2.3.1SCM软件配置管理10 2.3.2SPP 计划策划12 2.3.3SPTO项目追踪16 2.3.4PR同行评审18 2.3.5SQA质量保证19 2.4SDLC 生命周期选择20 2.5Development Process 开发过程21 2.5.1Development Phase 开发阶段21 2.5.2Phase Product 阶段制品22 2.6Role Duty 角色职责23 2.7Constraints 限制24 3Specific Requirements 详细描述25 3.1Precondition 前提25 3.1.1SCM配置库25 3.1.2Test Environment 测试环境26 3.2Development Control Process 开发控制流程26 3.2.1项目启动和策划阶段27 3.2.2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阶段27 3.2.3提交测试阶段27 3.2.4生产发布、终测28 3.2.5发布后问题反馈修改过程28 3.3TSP 团队软件过程30 3.3.1会议组织30 3.3.2沟通问题30 3.3.3代码走查30

国家标准软件开发主要编写规范

国家标准(GB 8567-88)软件开发主要文档编写规范 本附录中列出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88中主要软件文档的编写说明,供编写时参考。这些文档主要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l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说明:说明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说明: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干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建议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如要求、目标、条件、假定和限制等。 2.1 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功能。 b.性能。 c.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d. 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e.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输之以叙述。 f. 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 g. 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 h. 完成期限。 2.2 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如: a. 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b. 处理速度的提高。 c. 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浅谈中国软件行业现状

浅谈中国软件行业现状 简要地说,IT就是信息技术,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凡处理或者应用到信息技术的产业,诸如银行,咨询,医院,出版,制造,影视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和其他各种来连接上述所有的东西的网络环境,当然还有从事设计、维护、支持和管理的人员共同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IT产业。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占世界IT产品或服务的比重占绝对或主导地位,可称中国为IT的“世界工厂”。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国的数量或价值占世界各国IT业出口总量或总额的比例占绝对或主导优势,则可称中国为IT“世界工厂”。 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点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手段。而作为信息产业中最活跃、最智力密集也是发展最快的软件产业,更是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软件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未来,软件产业将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计算机软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正在影响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软件从过去学术的领域正在越来越走向实际,它已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我们大家手上拿的手机,兜里揣的数码照相机,乘坐的小汽车,家里用的变频冰箱,医院做的CT检查等等,这些东西都有靠大量的软件支撑才能使用,现在软件已成一个产业,那么软件行业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首先,在此先介绍国外软件行业的现状。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国家关键技术。“软件本身对大多数其它国家关键技术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作用”,“先进软件的发展在新一代军事与商业系统的推广及可靠性方面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制约因素”(《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软件技术的研究和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当今发达国家竞相扶持的重点,并将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武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试图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在软件产业发展中,发达国家占有明显优势。美国已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

软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0年以来我国软件业持续高速发展,2000-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增长4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7%。而近10年,全球软件产业的平均增长率约在7%左右。 2013年1-8月,我国软件业实现利润2126亿元,同比增长25.5%,高出1-7月和去年同期0.4和1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数量和工资总额增长14.2%和18.2%,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8月,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107亿元,同比增长28.5%,高出全国水平4.4个百分点,其中重庆、陕西保持30%以上增长。中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0.8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4550和2018亿元,同比增长23.3%和24.7%,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1和0.9个百分点。 中商情报网发布《2013-2018年中国软件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软件业务收入排名前20位的城市,占据全行业近九成的业务收入,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11个软件名城及创建城市,占全国软件收入的65%。软件产业也已成为这些城市的战略支柱产业。 通过对2013年软件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软件出口延续2011年以来的低增长态势。具体分析如下:2013年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189亿元,同比增长24.7%,比去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其中,3

月份增长23.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95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1-2月回落2.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了30%,高出全行业收入增速5.3个百分点,高出利润总额增速13.1个百分点。 一季度,软件产品、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增长相对较快,分别实现收入1949和1037亿元,同比增长25.6%和28.4%;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增长相对平稳,分别实现收入1361、659和992亿元,同比增长24.2%、24.6%和22.4%;IC设计实现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3.1%,低于软件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 软件出口持续低迷。一季度,软件业出口延续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低增长态势,实现出口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增速低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其中,外包服务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西部增速同比大幅提高,东部地区平稳增长。一季度,中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30.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增长乏力的局面;西部地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28.1%;东部和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700和601亿元,同比增长23.9%和25.1%。

软件开发标准化工作流程V10

目录 软件开发标准化工作流程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开发标准化工作流程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适用范围 互联网开发中心所有项目。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流程图 2需求调研 2.1概述 需求调研对于一个应用软件开发来说,是一个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需求调研的质量对于一个应用软件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决定了一个软件的交付结果。怎样从客户中听取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就成为调研人员最重要的任务。

2.2需求调研 总体而言,需求调研可按照业务流程、业务规则、表单数据、贯穿系统的关系四个方向来进行调研。 ●业务规则 各个流程、功能点等事项的办理,都会有相关约束或条件,那么需要对其前置条件、后置条件、数据验证、条件判断等进行分析调研。调研对象一般为操作员。 ●表单数据 对各个功能点的业务数据、数据项、表单格式、查询条件以及其它相关数据进行明确的分析调研。调研对象一般为操作员。 ●贯穿系统的关系 各个模块或科室之间的数据交换、传递以及数据共享等,需要我们调研人员与各个模块或科室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多方沟通,确定一个多方满意的需求调研结果。 2.3注意事项 ●调研过程中,用户说的很快,不可能等我们全部记录之后, 再讲下一个问题。因此,只能在笔记本上速记,有时只能记录1、2个关键字。因此,每天调研结束之后,当天晚上必须整理当天的调研情况,写成一份调研日记。整理当天的调研记录时,还要整理出待明确的问题,下一次再找机会与用户再沟通、确认。

●调研的各个阶段,必须出具相关文档或文件,比如调研计划、 流程图、表单样式、报表格式、背景图片、数据项列表、讨论记录、问题列表等。 ●所有疑问必须等到明确的答复,不能出现相互矛盾、似是而 非的需求。需准确理解客户的讲解,如果有问题的先做记录,之后将整理的问题向客户询问,得到明确的结果。需求必须是客户接受和确认的,不能有臆测的需求。 ●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和进度。有时候客户还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不一定能及时相应。所以必须提前预约好时间,保证整个需求调研的进度。 ●能积极引导客户。当客户出现疑虑,而调研人员能明白且能 做好客户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调研人员能及时积极引导客户,详细讲解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并能让客户接受与确认。 ●如遇公司有相关原型或产品,调研人员需先详细了解公司的 相关原型和产品,根据成品,找出本地化的差异化需求。 3可行性分析 这个阶段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对于上一个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系统分析员需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和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抽象的高层次上进行的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可行性研究应该比较简短,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

软件开发文档规范标准[详]

附2: 软件文档编写向导 文档分类 项目包括如下几类文档: 项目管理文档。包括:《软件项目计划》、《项目进度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软件开发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测试计划》、《软件测试分析报告》。 产品文档。包括:《用户操作手册》《演示文件》。 软件项目计划 (Software Project Plan) 一.引言 1.编写目的(阐明编写软件计划的目的,指出读者对象。) 2.项目背景(可包括:(1)项目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2)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3.定义(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略词的原文。) 4.参考资料(可包括:文档所引用的资料、规范等;列出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 二.项目概述 1. 工作内容(简要说明项目的各项主要工作,介绍所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等. 若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则应在本节给出较详细的介绍。) 2. 条件与限制(阐明为完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开发单位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尚需创造的条件. 必要时还应说明用户及分合同承包者承担的工作完成期限及其它条件与限制。) 3. 产品 (1)程序(列出应交付的程序名称使用的语言及存储形式。) (2)文档(列出应交付的文档。) (3)运行环境(应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4.服务(阐明开发单位可向用户提供的服务. 如人员培训安装保修维护和其他运行支持。)5.验收标准

三.实施计划 1.任务分解(任务的划分及各项任务的负责人。) 2.进度(按阶段完成的项目,用图表说明开始时间完成时间。) 3.预算 4.关键问题(说明可能影响项目的关键问题,如设备条件技术难点或其他风险因素,并说明对策。) 四.人员组织及分工 五.交付期限 六.专题计划要点(如测试计划等。) 项目开发进度报告 一.报告时间及所处的开发阶段 二.给出进度 1.本周的主要活动 2.实际进展与计划比较 三.所用工时(按不同层次人员分别计时。) 四.所有机时 五.工作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六.本周完成的成果 七.下周的工作计划 八.特殊问题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一.引言 1.编写目的(阐明编写总结报告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2.项目背景(说明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及主管部门。) 3.定义(列出报告中用到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4.参考资料(列出这些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1)项目开发计划;(2)需求规格说明书;(3)概要设计说明书;(4)详细设计说明书;(5)用户操作手册;(6)测试计划;(7)测试分析报告(8)本报告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开发标准或开发规范。)

成都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说到软件,大家对这个词都不陌生,但是对软件行业的未来发展以及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就业前景,没有几个同学真正的了解。 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从中国国情发展需要来看,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同时,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传递基础,软件行业还是一个能多方面使用的行业,它与其它各行各业的结合非常多,例如普通的手机应用程序的设计、超市收银系统的设计,此外,常见的红绿灯监控、二代身份证的使用等等都离不开它。 软件开发就业前景如何? 1、市场需求大 根据知名校园招聘网站“梧桐果”《我国人才缺口最大行业排行榜TOP10》数据统计,与软件开发相关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行业、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人才缺口分别排在第1、第4和第8位。目前国内IT软件研发人才缺口超过百万,其中软件应用类研发人才缺口至少60万,各大招聘平台每天平均发布10万个左右的软件开发职位。 2、就业范围广 现在各行各业,略有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基本都会有自己的IT部门或者各类应用管理软件,其中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行业,对于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尤为旺盛。

软件开发人才就业方向 3、薪资收入高 软件在IT产业里是利润最高的部分,而最大的成本就是工资成本,所以软件开发人才的薪资也相对较高,同比高出其他行业50%左右。据前程无忧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IT软件技术研发类岗位的平均调薪幅度为11.1%,薪资上涨幅度也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4、职位晋升快 软件开发人才需要的是技术和实际操作,一个熟练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特别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升职加薪非常快。

GB8567-88软件开发主要文档编写规范

GB8567-88软件开发主要文档编写规范

GB8567-88软件开发主要文档编写规范

233 GB 8567-88软件开发主要文档编写规范 本附录中列出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 编制指南》GB 8567-88中主要软件文档的编写说明,供编写时参考。这些文档主要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一、 可行性研究报告 l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说明:说明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说明: a .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 .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 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234 1.4 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 .属干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 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建议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 提,如要求、目标、条件、假定和限制等。 2.1 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 .功能。 b .性能。 c .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 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d. 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 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

软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年软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15年版中国软件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 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8185 中国产业调研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95999.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95999.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 市场供需 产业竞争 行业发展 发展前景 行业宏观 重点企业 行业政策 行业研究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年版中国软件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8185←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95999.html,/R_QiTaHangYe/85/RuanJianShiChangXianZhuangYuQianJi 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软件(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称作软体,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这里的计算机是指广义的计算机)上运行的电脑程序,与这些电脑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 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另也泛指社会结构中的管理系统、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法规等等。 《2015年版中国软件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在多年软件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软件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软件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软件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软件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软件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软件行业前景预判,挖掘软件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软件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软件行业定义及发展环境分析 1.1 软件行业定义和分类 1.1.1 行业定义及分类 (1)行业定义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范文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范文 1. 前言 1.1 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使整个软件产品开发及项目工程阶段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便于规范化、系统化及工程化。有利于提高软件生命周期的控制及管理,提高所开发软件的质量,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和维护费用,使软件开发活动更科学、更有成效。 1.2 对象 本规范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开发人员、质管人员。 1.3 要求 具有软件开发管理职能的人员要求熟知项目开发的各阶段过程和各阶段过程相应的规范。 1.4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除产品提交外的其他全部过程;规范分为两部分:技术过程规范和管理过程规范,分别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 1.5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本规范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为简化的RUP开发过程模型;软件开发过程是体系结构为中心,用例驱动和风险驱动相结合的过程迭代。 1.6 开发过程划分 开发过程包括多次迭代,每次迭代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较早的迭代侧重于业务建模和需求建模;而后的迭代则侧重于分析设计和编码。 2. 技术过程规范部分 2.1 概述 本规范中将软件开发的整个技术过程分为四个顺序实施的阶段,分别为业务建模阶段、需求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在对技术过程规范的描述,按阶段内部的活动和产物对四个阶段分别说明。 在本规范中对阶段内活动的说明,是按顺序性活动和持续性活动两类分别进行说明。

对于顺序性活动是按该阶段中活动的总体顺序进行的描述,而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活动的具体实施的细节来看,各活动之间的顺序是不断交叉变化的。对于持续性活动主要是对贯穿该阶段过程始终的技术活动进行说明。 规范中所提到的可选文档是指在其所属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开发团队自主决定是否开发的文档产物。而提交文档则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开发的文档产物,但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在软件开发计划中明确规定是否要形成正式文档并提交。 规范中各阶段提到的技术评审,具体参见《评审规范》中所对应技术性评审的详细描述。 2.2 业务建模阶段 2.2.1 顺序性活动描述 1)开始初步调研,获取初始业务需求,进行问题定义,形成《业 务概览》并建立《术语表》; 2)制定《调研记录表册》,实施详细的业务调研,建立初始的 业务用例模型和《业务用例规格》; 3)分析业务过程,取出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用例,分析业务部门 和实体对象,形成初始的业务对象模型; 4)根据初始业务对象模型和初始业务用例模型,分析并提取与 系统实现相关的用例和模型,建立系统域模型; 5)精化域模型中的初始用例,详细描述业务流程,分析业务规 则,建立精化的业务用例模型,形成《业务规则》和《业务 用例规格》; 6)精化域模型中的初始对象,进行详细的对象描述,分析对象 职责和对象间关系,建立精化的业务对象模型,形成《业务 对象纵览》; 7)分析业务上的非功能性需求,形成《增补业务规格》; 8)应用业务对象,实现业务用例,制定《业务用例实现规格》, 以验证业务对象与业务用例的正确性,根据验证结果,修正 业务对象、业务用例及相关文档; 9)汇总《业务规则》《业务用例规格》《业务对象纵览》《增 补业务规格》和《业务用例实现规格》形成《业务架构文档》。 2.2.2 持续性活动描述 1)《业务概览》在业务建模阶段,根据对项目理解的不断加深, 随时进行改进; 2)《术语表》的更新维护; 2.2.3 提交文档 1)《业务概览》 2)《术语表》 3)《调研记录表册》 4)《业务架构文档》其附件包括:《业务规则》《业务用例规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标准与规范

引言 1 目的 一项计算机软件的筹划、研制及实现,构成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一个软件开发项目的进行,一般需要在人力和自动化资源等方面作重大的投资。为了保证项目开发的成功,最经济地花费这些投资,并且便于运行和维护,在开发工作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编制二定的文件。这些文件连同计算机程序及数据一起,构成为计算机软件。文件是计算机软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a.作为开发人员在一定阶段内的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 b.向管理人员提供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进展和情况,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不可见的”事物转换成“可见的”文字资料。以便管理人员在各个阶段检查开发计划的实施进展,使之能够判断原定目标是否已达到,还将继续耗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C.记录开发过程中的技术信息,便于协调以后的软件开发、使用和修改; d.提供对软件的有关运行、维护和培训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操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工作; e.向潜在用户报导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使他们能判定该软件能否服务于自己的需要。 换言之,本指南认为:文件的编制必须适应计算机软件整个生存周期的需要。 计算机软件所包含的文件有两类:一类是开发过程中填写的各种图表,可称之为工作表格;另一类则是应编制的技术资料或技术管理资料,可称之为文件。本指南规定软件文件的编制形式,并提供对这些规定的解释。本指南的目的是使得所编制的软件文件确实能够起到软件文件应该发挥的作用。 2 范围 本指南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本指甫建议,在一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一般地说,应该产生十四种文件。这十四种文件是: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开发计划; 软件需求说明书;

数据要求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用户手册; 操作手册; 模块开发卷宗; 测试计划; 测试分析报告; 开发进度月报;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本指南将给出开发过程中建议产生的这十四种文件的编制指导,同时,本指南也是这十四种文件的编写质量的检验准则。但是,本指南并未涉及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填写工作表格的问题。 一般地说,一个软件总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固件和软件)的组成部分。鉴于计算机系统的多样性,本指南一般不涉及整个系统开发中的文件编制问题,本指南仅仅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件编制指南。 3 文件的使用者 对于使用文件的人员而言,他们所关心的文件的种类,随他们所承担的工作而异。 管理人员: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开发计划, 模块开发卷宗, 开发进度月报,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开发人员: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开发计划, 软件需求说明书, 数据要求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测试计划,

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一、国外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国家关键技术。“软件本身对大多数其它国家关键技术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作用”,“先进软件的发展在新一代军事与商业系统的推广及可靠性方面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制约因素”(《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软件技术的研究和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当今发达国家竞相扶持的重点,并将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武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试图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在软件产业发展中,发达国家占有明显优势。美国已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龙头,大多数先进的软件技术及产品源于美国。世界软件市场的份额分配大致为:美国60%,西欧20%,日本12%,其它8%。 发展中国家在软件产业发展上以印度较为突出,其软件产业已在世界市场占有有利地位。在世界银行对7个软件出口国的比较研究中,从提供软件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来看,印度名列第一。1995年,印度约有90%的软件出口,交易额达数亿美元。目前,印度已有近百个软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 二、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1.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小规模生产能力。然而,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员分散、抗风险能力差。 当前,国内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已有数千家,其中有100多家外资、合资企业。在大多数企业中,软件人员一般在50人左右,只有少数达到近200人。在这些企业中,服务型企业居多。当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已达十几万,大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珠海等发达地区,并以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为主。 从市场情况看,我国软件市场成长较快。据统计,1994年我国软件营业额为49亿元,1995年为68亿元,1996年为92亿元。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30%,在软件及信息服务方面的市场占有率为50%。 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还未到达成熟期。2004 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量达到682亿元,同比增长30.0%。从增长速度上看,高于2003 年的增长速度。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软件出口和嵌入式软件的超高速增长在2004 年的国内软件市场总量中,应用软件占据最大份额,其规模达到386.03 亿元,所占比例达到71.6%。值得注意的是,嵌入式软件总体规模达到

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规范V1.0

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规范 版本V1.0 2010年1月15日

目录 1.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3) 2.软件项目管理过程 (3) 3.软件项目管理内容 (5) 3.1.需求阶段管理 (5) 3.2.设计阶段管理 (7) 3.3.开发阶段管理 (7) 3.4.测试阶段管理 (8) 3.5.维护阶段管理 (8) 3.6.工具管理 (8) 3.7.软件项目估算与进度管理 (9) 3.7.1.软件项目估算 (9) 3.7.2.进度安排 (10)

1.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软件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交叉学科,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涵盖了管理软件产品开发所必须的知识、技术及工具。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 对项目管理的定义可以将软件项目管理定义为:在软件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软件需求方的整体要求。 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 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必须进行管理,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着权限角色控制、文档管理、版本控制、管理工具等,软件项目管理贯穿于软件生命的演化过程之中。 2.软件项目管理过程 为保证软件项目获得成功,必须对软件开发项目的工作范围、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资源、需要的工作量、进度的安排、可能遇到的风险等做到心中有数。软件项目的管理工作开始于技术工作开始之前,在软件从概念到实现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最后终止于软件开发工作结束。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软件工程及软件过程标准等,特制定我公司软件项目管理流程如下:

IT行业现状与软件人员需求调查问卷

IT行业现状与软件人员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用人单位: 非常感谢贵公司对IT技术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把握办学方向,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合理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科学构建综合院校IT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更好地为IT行业培养和输送具有高素质技术人才,特制定本调查问卷诚挚听取您对我院软件技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请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填写此问卷?再次感谢贵公司的支持与合作! XXXX 2010年6月 调查问卷: 、公司背景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公司名称: 2、贵公司所属的业务领域?(从如下领域选择,并在相应的字母前打”V"): A:应用软件行业r B:消费类电子行业

3、您所在的公司是什么性质? A :国有企业 D:政府机构 B :外资企业(含合资) E :股份制企业 C:私营或集体所有制企业 F :其它(请注明) ________ 4、贵公司的人员规模? A : 50人以下 B: 50-100 人 D: 200人以上 5、贵公司软件人员的平均年龄大约在: C c c A : 30岁以下 B: 31-39 岁 C: 40 岁-49 岁 6、贵公司软件人员的平均工资约: C :1500元以下 B: 1500 至 r 3000 兀 C: 3000 至 5000 元 5000元以上 7、贵公司对软件人员的教育程度要求 C A:高中、中专、技校 8、贵公司对人才工作经验基本要求 C 大专及大学本科 A:应届毕业生即可 工作经验1-2年以上 9、贵公司目前最紧缺软件人才是 (可多 选): C A: 系统分析师 B :系统架构师 D: 程序员 E :软件项目管理师 C:研究生及以上 C:工作经验3-5年以上 C:高级程序员 F :软件测试工程师 G: 软件实施工程师 H:其他 D:电信/互联网服务行业 F:典型行业(金融、银行、保险等 H:电信/互联网系统及设备 J:其它(请注明) ___ C:软件外包行业 E :工业控制和自动化行业 G 政府相关机构 I :医疗软件行业 C: 100-200 人 50岁以上 D:

软件开发过程文档规范标准

1.1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规格相当于软件开发的图纸,一般说,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格式可以根 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下面是一个可以参照的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模板。 1.导言 1.1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项目需求规格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的产品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产品的单位; c)该系统同其他系统的相互来往关系。 1.3缩写说明 [缩写] [缩写说明]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术语定义 [术语] [术语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 1.5参考资料 [编号]《参考资料》[版本号] 列出相关的参考资料。 1.6版本更新信息 具体版本更新记录如表所列。 表版本更新记录 2.任务概述 2.1 系统定义 本节描述内容包括: ●项目来源及背景; ●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如市场目标、技术目标等; ●系统整体结构,如系统框架、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涉及的接口等; ●各组成部分结构,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 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2.2 应用环境 本节应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定义,描述内容包括: ●设备环境; ●系统运行硬件环境;

●系统运行软件环境; ●系统运行网络环境; ●用户操作模式; ●当前应用环境。 2.3 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产品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列出本产品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产品的预期使用频度等重要约束。 3.需求规定 1.1对功能的规定 本节依据合同中定义的系统组成部分分别描述其功能,描述应包括: ●功能编号; ●所属产品编号; ●优先级; ●功能定义; ●功能描述。 1.2对性能的规定 本节描述用户对系统的性能需求,可能的系统性能需求有: ●系统响应时间需求; ●系统开放性需求; ●系统可靠性需求; ●系统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需求; ●系统安全性需求; ●现有资源利用性需求。 1.2.1精度 说明对该产品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 1.2.2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产品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 a)响应时间; b)更新处理时间; c)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d)计算时间等的要求。 1.2.3灵活性 说明对该产品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产品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 a)操作方式上的变化; b)运行环境的变化; c)同其他系统的接口的变化; d)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e)计划的变化或改进。 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标明。 1.3输入输出的要求 解释各输入输出的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 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

中国软件行业现状调查

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一、中国软件测试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中国的软件测试技术研究主要是随着软件工程的研究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故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软件质量的重视,软件测试也越来越被软件企业所重视,软件测试正在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从目前来看,可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测试行业的现状。 1)软件测试重要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 国家各部委、各行业正在通过测试来规范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测试把不符合行业标准的软件挡在门外,对行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产业部关于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认证中,软件测试能力已经被定为评价公司技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2)从手工向自动化测试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项目测试还是以手工为主,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与测试对象进行“人机对话”。大量的手工增加了项目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低效率以及高差错率,随着软件业的不断发展及软件规模的扩大,客户对软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企业的网络应用环境需要支持大量用户和复杂的软硬件应用环境,这样测试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自动化测试及管理已经成为项目测试的一大趋势。自动化测试通过测试工具和其他手段,按照测试工程师的预定计划对软件产品进行自动的测试,它能够完成许多手工无法完成或者难以实现的测试工作,更好地利用资源,将繁琐的任务赋自动化方式,从而提高准确性和测试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合理地实施自动化测试,能够快速、全民地对软件进行测试,从而提高软件质量、节省经费,缩短产品发布周期。 3)测试人员需求逐步增大,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IT业的迅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已成为继互联网和网络游戏后的第五次全球浪潮。由于外包对软件质量要求很高,国内软件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必须重视软件质量,而作为软件质量的把关者,软件测试工程师日渐“走俏”。目前在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而目前高等教育中专业的软件测试教育近于空白,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高校非常少,这就形成测试人才紧缺、需求不断增大的现象。据分析,目前国内软件测试的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因此软件企业开始加强和重视测试人员的选拔、培养和知识培训。一方面,对测试人员的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