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苏教版3三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检测卷(全册)

2017-2018苏教版3三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检测卷(全册)
2017-2018苏教版3三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检测卷(全册)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

2.第二单元使用

3.第三单元使用

4.第四单元使用

5.第五单元使用

6.第六单元使用

7.第七单元使用

8.期末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2017年秋学期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598×6的积大约是();613×8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

3.800×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O。

4.5个18的和与18的()倍相等。

5.口26×3的积是三位数,口里最大填(),口36×7得数大于1000,口里最小填()。

6.要使口18×3的积是四位数,口最小填()。

7.在○里填上“>”“<”或“=”。

500×40○900×3400×4○800×3300×3+300○300×4

32×0○15+06×70○60×7308×7○708×3

8.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9。

9.在4×597、403×8、6×484这3个乘法算式中,积是2904的算式是

。我是这样想的:。

二、计算题(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80×0=6×60=5×800=

200×5=7×70=O×888=

2.列竖式计算。(12分)

42×3=416×6=610×5=802×5=

1.250×口的积的末尾有3个0,口里可以填()。

A.6或8B.2或4 C.4或8

2.在506×8、930×4、9×510、6×598这四道算式中,得数小于4000的算式有()道。

A.1B.2C.3

3.乘数中间有O,积的中间()有0。

A.一定B.不一定C.不可能

4.与745×6的结果不等的式子是()。

A.745×2×3

B.745×5+5

C.745×5+745

5.小明拍球78下,小华拍球数比小明拍球数的1倍多一些,2倍少一些,小华可能拍了()下。

A.70B.156C.130

6.一台打印机价钱是405元,学校买5台这样的打印机,全部付一百元一张的人民币,至少要()张。

A.20B.21C.22

7.果园里有5行苹果树,每行12棵,还有20裸梨树。下面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A.苹果树有多少棵B.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C.梨树有几行

8.4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一个西瓜与()个菠萝一样重。

A.4 B.3C.2

四、操作与探索(共11分)

1.先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5分)

有40枚邮票,比多20枚邮票。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2.先找一找规律,再按规律接着完成填空。(6分)

1×8+1=99×9+7=88

12×8+2=9898×9+6=888

123×8+3=987987×9+5=8888

____×____+4=______×__+3=

1.游戏池的泳道长50米,小明一天游3次,每次游2个来回,他一天共游多少米?

2.

3.小宁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8米,9

分钟能走到学校吗?

4.看图提出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问题(1):?问题(2):?

5.爸爸下午l 时骑车出发,直到当天下午6时到达目的地。一共骑行了75千米,他平均每小时骑行多少千米?

如果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用多少钱?

6.

7.一件外套的价格是一双鞋子的4倍。买3

件这样的外套要花多少钱?

8.一只足球59元,李老师带了300元,够买5个吗?小明这样想:59×5=295(元),300>295,所以够买。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把你的思考过程写下来。

六、思维拓展(每题10分,共20分)

1.按要求把1、3、4、6四个数字分别填在口里,写成乘法算式。

(1)积最大,应该怎么填?

(2)积最小,应该怎么填?

2.一个哈密瓜的质量是一个香瓜的4倍,一个香瓜的质量是一个苹果的2倍,一个苹果的质量是一个金桔的5倍,那么哈密瓜的质量是金桔的()倍。如果

一个金桔的质量是25克,一个哈密瓜重(

)克。

全体同学同时去划船,租12条船够吗?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2017年秋学期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第7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在()里填上“千克”或“克”。

2.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4千克=()克6000克=()千克

5千克30克=()克4千克+2000克=()克

3.在○里填上“>”“<”或“=”。

4800克○8400克600克○6千克

5千克○2000克+3000克8千克-6千克○2千克

4.89的6倍是(),5个190的和是()。

5.-瓶果汁正好重l千克,其中瓶子重200克,

250克330克

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克。

6.(1)1号杯中装了____克水。

(2)估计2号杯中的水大约重____克。

7.不计算,把下面积大于5000的算式圈起来。

9×615692×85×898

803×6598×8780×7

8.一包薯条200克,售价5元。()包这样的薯条重1千克,买l千克薯条需要()元。

9.1枚5角的硬币大约重4克,3枚5角硬币大约重()克,()枚5角硬币大约重20克。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千克苹果大约有()个。

A.6B.15C.30

A.30B.40 C.60

6.如右图,小芳大约重()千克。

A.26B.10C.22

7.4只鸭的质量等于6只鸡的质量,1

只鸭重3千克,1只鸡重()千克。

A.3B.4 C.2

8.下面三句话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句。

①5千克比500克少。

②一块橡皮大约重2千克。

③l千克棉花和l千克铁一样重。

A.1B.2C.3

三、计算题(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6×80=300×5=6×90=6×20=

80×3=O×227=6×500=9×70=

400克+300克=4千克+60千克=

2.列竖式计算。

8×48452×4308×5470×3

四、解决问题(第2题8分,其余每题6分,共38分)

1.一袋食盐500克,妈妈买了4袋这样的盐,一共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2.梅花鹿一般能活20年,大象的平均寿命大约是梅花鹿的4倍。

(1)下面图中表示出了梅花鹿的寿命,请根据倍数关系画出表示大象寿命的图。

梅花鹿的寿命:

大象的寿命:

(2)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一个用两步或两步以上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

解答过程:

3.小红家和小华家都在学校的西面,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小华家到学校的2倍多40米(如下图)。

(1)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2)小红家到学校比小华家到学校远多少米?

4.林林抱着两个玩具一起称,共重34千克,每个玩具重2000克。林林体重是多少?

5.“千纸鹤中队”4个小队的38名少先队员准备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新年礼物——千纸鹤。每个小队每小时可以折54只千纸鹤,3小时后“千纸鹤中队”共折出了多少只千纸鹤?

6.一瓶牛奶连瓶重4200克,标签上印有“净含量4千克”。

(1)牛奶瓶重多少克?

(2)妈妈喝去一半牛奶后,剩下的牛奶和瓶子共重多少克?

五、思维拓展(共20分)

1.(12分)

2.王奶奶家有一桶油,桶和油共重52千克,倒出一半油后称一称,这时桶和油重27千克。原来桶里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8分)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2017年秋学期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一块正方形的玻璃,边长是3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70米,宽3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2圄,要跑()米。

3.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厘米,剩余部分的宽是()厘米。

4.如图,每根小棒的长度都是1厘米。这个图形的周长大约

是()厘米。

5.如图2,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

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

厘米;如图3,还是刚才的两个长方形若拼成一个大的长

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6.将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对折一次,折成的长方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7.用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11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8.用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或()厘米。

9.一个长方形喷水池,沿着这个喷水池走一圈要走80米,若喷水池的长是25米,那么喷水池的宽是()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l6分)

1.至少用()个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A.2B.4C.16

2.下面的图形中,()的周长最长。

A.①B.②C.③

3.至少用()副同样的三角尺,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A.2B.4 C.6

4.如图4,李小明靠墙用竹篱笆围了一个栏院,栏院

宽10米,长18米,竹篱笆长()米。

A.56B.38C.46

5.图5中,甲、乙两部分的周长()。

A.相等B.甲长C.乙长

6.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的周长最短。

7.长方形长5分米,宽3分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列式不正确的是()

A.5+5+3+3

B.5+3×2

C.5+3=8,8×2

8.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不同的拼法。

A.2B.3C.4

三、计算题(共23分)

1.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15分)

2.仔细观察,巧算周长。(8分)

四、操作题(每题8分,共16分1

1.实验小学准备在校园内建一个周长是12米的花圃,你能设计出两个不同的花圃吗?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画。(每格的长度代表1米)

2.用l8个边长l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许多种不同的拼法,画出其中的两种。(每格的长度代表1厘米)

五、解决问题(第1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

1.从图6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把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将一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得到图5.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商场为装饰一面镜子(如图7),准备了50米长的绿色藤条,用藤条在镜子的四周做了一个美丽的花环边框后,绿色藤条还剩下多少米?

5.有一块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如图8),请你在它的一角划去一块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玻璃。你知道剩下玻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吗?

6.王大爷家有一块一面靠墙的花圃(如图9),长和宽分别是25米和14米。如果要给这个花周围上竹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竹篱笆?

(先画出示意图,标出数据,再解答。)

六、思维拓展(共20分)

如图10,一个正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了4个部分,其中两个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已知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32分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 (4)1千克有多重—— 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 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粒黄豆大约重1克; (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 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 (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11)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12)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先算长加宽的和,再乘2。也可以先算2条长,2条宽,再把结果相加。 (5)长方形的长宽和等于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和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求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边长,然后用公式去算。】 (7)把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8.【一面靠墙围菜地】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一分,确定长和宽。 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1米-2分米=() 100毫米=()分米1吨-200千克=()千克 38毫米+27毫米=()厘米()毫米 3千米+3千米=()米320千克+680千克=()吨二、硬币厚度一般是1-2(),小红的身高是126(),我家有一棵高5()的大树,阳台有一台9()高的洗衣机,书房里有一张6()高的书桌,书桌上有一盏高35()的台灯和一个厚约()的文具盒。万里长城长约6700(),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东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2300()。一只老虎约重360()。一列汽车每小时约行驶100()。 三、解决问题: 1、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用去6毫米后,现在这支铅笔有多长? 2、妈妈买了一块4厘米长的火腿肉,每5毫米切一处,可以切多少片? 3、一支粉笔长6厘米,5支粉笔长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厘米 500厘米 550米 1千米 6米 5、某城市要修一条长54千米的高速公路,如果每天修6千米,几天可以修完? 6、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装有2头牛,每头牛重600千克,货车超重了吗?超了多少? 7、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米,第二根是第一根的4倍,第二根长多少米?两根一共长多少米?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计算: 95+97 312+398 56+485 366+439 427-258 78+809 546+234 587-579 900-368 507-88 二、填上适当的数 6 0() 5() 5()6 7()4() - 4() 8 - 1 6() + 2 5 () +() 8 () 6 2()6 2 7()5 1 0 1 6 三、填空题: 1检验370+230=600是否正确,可以用算式:()来计算,看得数是否等于()。 2、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最大的三位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四、解决问题: 1、一本书900页,小明第一个星期看了308页,第二个星期看了281页,小明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2、二三年级开家长会,准备了800张椅子。二年级来了276名家长,三年级来了356名家长。请问学校准备的椅子够吗?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上午去参观的有580人,下午去参观的学生比上午少187人,这一天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参观了博物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1.直接写出答案 (1)700×12=________ (2)70×14=________ (3)800×24=________ (4)16×50=________ 2.估算. (1)39×31≈________ (2)79×12≈________ 3.你了解这些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完成填空。 厦门地铁1号线镇海路站至岩内站,预计总投资20390000000元,一期线路长约32千米,时速80千米,预计2017年9月通车,75%的厦门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使用地铁作为出行首选交通工具。 ①2017年全年有________天。 ②地铁1号线“预计总投资”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元。 ③调试期间,从镇海路站到岩内站(中途不靠站)大约需要________小时,合________分钟。 ④“75%”是将________看作单位“1”的量。如果厦门受访者有n人,那么计划选择地铁的人数为________。 4.某校一年级有少先队员68人,比二年级少15人,三年级少先队员的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有少先队员________人. 5.________ 吨________千克 6.平年全年有________天,闰年全年有________天。 7.张师傅要买11袋面粉,每袋27元,张师傅大约要带________元钱. 8.奶奶家原来有20只兔子,又买了15只。一共有7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________只。 9.在横线上填上“>”、“<”或“=”。 39×49________2000 43×13________43×10 17×18________18×17 3400米________3千米94分米________9米 8900千克________10吨 10.根据下图的钟面填空。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号位座 :名姓 :级年 :校学 2019——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测试卷 大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成绩 一、填一填。 (每空 1 分,共 23 分) 线 封 密 的商是 ()位数。要使38÷6 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 1.409÷5 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2.345×4 的积是 ()位数, 78÷3 的商大约是 ()十多。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亮亮的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重10(),一袋苹果重 2(),一袋面包重 200(),乘坐可载重 1000()的电梯到达 9 楼。 4.在里填上“>”或“<”。 2 千克500 克284÷9284÷678×7 78×9 11 43 5.下面的长方形是用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长为 ()厘米, 宽为 ()厘米,周长为 ()厘米。 线 封 6.小丽想买 5元一个的布娃娃送给朋友, 89 元最多能买 ()个。 密 7.918 是 9 的()倍。从 840 里连续减去 7,减()次正好减完。 8.÷7=112??☆,在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最大是() 9.○●●△△△○●●△△△??第 126 个是 (),第 303 个是 ()。 . 4 里面有 ()个 1 , 3 比 4 少()个 1 。 10 55777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 1 分,共 5 分) 1.把一个正方形铁丝框拉直后围成一个长方形,形状和周长 2.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3.6 千克海绵一定比6000 克铁块轻。 4.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3 次,其中的一份是原来长方形纸 5.把一块蛋糕分成 5 份,小明吃了 3 份,他吃了这块蛋糕 三、选一选。 (每题 1 分,共 5 分) 1.一件上衣 96 元,是一条裤子的 2 倍。一条裤子 () A.48B.192C.2 2.要使2÷4 的商的末尾有 0,可以填()。 A.3B.4C.5 1 3.下图中阴影部分不能用3来表示的是()。 4.下面的图案是由旋转得到的是()。 5.下列英文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 题 6 分, 2 题第 1 行每题 2 分,第 1.直接写出得数。 60÷3=6×500=88÷4=93÷3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96是( )的4倍,25的5倍是( )。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鸭重2( )。 小刚的体重 是35( ), 身高为136( )。 一袋洗衣粉重500( ), 一块橡皮重8( )。 3.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9份,吃掉4 9,还剩( ),读作( )。 4.3千克5克=( )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5.先画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再将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 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 6.540÷ ,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 最小填( )。 7.陀螺的运动方式是( );电梯的运动方式是( );骑自行车时车轮的运 动方式是( )。(填“平移”或“旋转”) 8.△÷=20……5, 最小是( ),这时△应该是( )。 9. ……照这样排列,第50个是( ),第65个是(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右图中的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 比,( )。 A .甲比乙长 B .乙比甲长 C .一样长 2.下面的积大约是2400的算式是( )。 A .4×597 B .392×8 C .6×486 3.右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14 B.17 C.18 4.下面的字母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5.下列运动不属于旋转的是( )。 A .转动地球仪 B .直升电梯上下运动 C .转汽车方向盘 三、计算题。(1题8分,2题12分,共20分) 1.直接写得数。 600×7= 56÷7= 62×4= 55÷5= 210×4= 0×90= 800÷5= 300÷3= 770÷7= 0÷6= 630÷7= 424÷4= 34-24 = 57+17 = 56-16 = 29+79 = 2.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67×6= 604×7= 450×8= 96÷7= 900÷7= 702÷4= 四、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1. 2. 五、先按照分数涂上阴影,再比较大小。(6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检测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仔细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9632÷48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商是()位数。 2. ( )×时间=路程 ( )÷()=单价 3. 32平方米=()平方分米4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个信封的面积约是2();②大楼高15() ③一个长方形操场面积是3600()④小明身高是135() 5. 把15+280÷5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加,再算除,原式就变成(),改变后得数是()。 6. 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长度的和是12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一个正方形周长12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 一个数的12倍是300,这个数是();290里面最多有()个46。 8. ☆÷15=4……△,△可取的最大值是(),当△取最大值时☆是()。 9. 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要30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5段要用()分钟。 10. 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棵。 二、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内打“×”)(5分) 1. 两位数除四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 ) 2. 小明房间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 ( ) 3. 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4. “造纸厂5小时粉碎稻草210吨,1小时粉碎稻草多少吨?”是求工作总量的题目。( ) 5.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一定相等。 ( ) 三、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从630里连续减去( )个42得0。 ①15 ②588 ③672 ④14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 )。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一单元,有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统计和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与复习。重难点: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一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主要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教学总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

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2012.12.23)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计26分) 1、七千零六十是7个和6个组成的,写作。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个苹果重150 ,1箱苹果重15 。 3、□□÷□=10……7,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5、3位老师带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住6人,至少要()顶帐篷。 6、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少12厘米,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7、一张长方形纸长9厘米、宽6厘米。剪下一个正方形后(如图), 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0 54+32 = 80-14 = 33÷3 = 600×5 = 300×2= 23×2 = 6700-600= 7×700 = 104×2×3= 0÷100=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两题要验算8+4=12) 263×9 = 608+392 =62÷3= 验算验算 三、右边每题的积大约是多少?用线连一连(8分) 4×397 497×9 3×809 698×4 2400 2800 1600 4500

四、求下列图形的周长。12分 6厘米 10厘米 五、解决实际问题(32分) 1. 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25页,4天正好看完,另一本书的页数是这本书的3倍,另一本书有多少页? 2、淮安动物园今天上午接待了5批游客,平均每批130名。下午又来了804名,上午比下午少了多少名? 3. 王叔叔要在墙边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养鸡场,长方形养鸡场长28米、宽15米。这块地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篱笆围。有两种围法可以选择(如下图)。哪一种围法用的篱笆少些?只要多少米? 4. 小强生日那天,妈妈给了她100元买玩具,小强能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钱?(请 用算式解答说明)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教授新知。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课题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小学苏教版三年级试卷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qū zhé yán jià sh? pǔ xiě bù xiǔ蜿 yí xiè qiān lǐ mín zú chóu dài liáo kuò xīng luó qí bù dǎo y? bǎo kù zī yuán liú lián wàng fǎn hé zuò hǎi guī lú shān biàn huàn wú cháng pù bù sì hū lǒng zhào qiān zī bǎi tài jì láo shī piān chuàng zào lián mián qǐ fú bù jǐn hēi àn kuàng chǎn shuǐ tiān xiāng lián zhuàng guān téng yún jià wù 2.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曲.折(qū q?)似.乎(sì shì)系.带子(jì xì)谱.写(p? b?)蔚为.壮观(wéi wèi)难以计数.(shǔ shù)笼罩.(zhào zào) 3.圈出下列生字中的后鼻音。 仅垦笼 4.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五彩缤.纷(bīng)魅.力(mèi)航.行(xíng) B.转.弯(zhuǎn)折.本(shé)不竭.(jié) C.创.造(chuàng)似.的(sì)流.连忘返(liú) 请在下面横线上订正另外两组中有错误的读音:

5.比一比,再组词。 架()异()幻()龙() 驾()导()幼()笼() 资()飘()蜓()折() 姿()漂()蜒()析() 6.选字填空。 篇遍偏扁 (1)()房诗()()豆()地 架驾骂 (2)()驶责()书() 罗萝箩 (3)()筐()卜星()棋布 7.你一定知道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吧,根据要求填一填。 (1)将下列简称分别填写到相对应的省、市、自治区名称后。 台津鲁沪京桂港渝 重庆()上海()天津()北京() 台湾()香港()广西()山东() (2)我国有许多地方戏,它们来自五湖四海,比如豫剧来自(),沪剧来自(),川剧来自(),粤剧来自()。 (3)根据下面的车牌,填一填这些车是哪里的。 苏F25844 ()津EA0256 () 吉B7838 ()浙C25856 () 8.选词填空。 辽阔宽阔广阔 (1)汽车在()的马路上飞奔。 (2)牛羊在()的草原上嬉戏玩耍。 (3)美丽的南沙群岛在()的南中国海上。 蕴藏蕴含储藏 (1)南沙群岛()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2)这首诗短小精悍,()着诗人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3)秋天来了,蚂蚁忙着()食物,准备过冬。 景象景色 (1)校园的()多美呀! (2)城市、农村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 宝贵珍贵珍惜 (1)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的肥料。 (2)大熊猫是我国的()动物。 (3)我怎么能收下你这么()的礼物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算练习

三年级计算练习1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23×3=0+35= 54÷6= 35×2= 8×8+6= 13×5= 7×200= 12×4= 4×16= 4×8+7= 3×70= 60×6= 700×0= 120-70= 5×7+6= 3×24= 56+24= 80×7=8×12= 9×5+8= 2.用竖式计算。(80分) 12×5= 178×3= 278+534= 309×5= 6×78= 4×264= 384×4= 480×5= 26×9= 700-432= 8×530= 6×835= 416×3= 2×604= 8×742= 219×5=

三年级计算练习2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2= 96÷3= 560÷7= 36÷3= 88÷8== 420÷7= 300÷6= 0÷9= 85÷5= 72÷4= 3×25= 280÷4= 720÷8= 800×0= 500×8= 0+76= 700×9=84-56= 240-8= 90÷6= 2.用竖式计算。(80分) 693÷3= 98÷6= 246÷4= 719÷7= 750÷3= 6×809= 1013-547= 709÷7= 875÷6= 2940÷6= 609÷3= 80÷6= 9×867= 487+529= 540÷8= 863÷8= 验算 验算

三年级计算练习3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0÷4= 280÷4= 600÷3= 68÷2= 78÷6== 65÷5= 300×6= 0×95= 98÷7= 52÷4= 6×12= 68÷4= 600÷3= 800-0= 8×900= 0÷6= 13×7=84-26= 240-8= 56÷9= 2.用竖式计算。(80分) 89÷4= 118÷7= 865÷5= 908÷6= 450÷9= 9×806= 709÷7= 893+4197= 785÷6= 2700÷6= 589÷4= 268÷7= 986×7= 1487-499= 960÷8= 482÷3= 验算 验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 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 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 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 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 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 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 几; 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 几; 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 (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 解决问题 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 对折次数1次2次3次4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补空白.(30分) 1.156÷3的商是()位数;848÷4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枝铅笔大约长18()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大约长7000() 学校操场跑道一圈有250()一集电视剧大约时长40()3.你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是2017年.这一年的二月份有()天.全年共有()天;这一年的国庆节是()月()日.这一天在第()季度.这个季度有 ()天. 4. 5千米=()米 6米=()厘米 4天=()小时 26个月=()年零()个月 5.在□÷△=25……3中.△最小是().这时□是(). 6.在○里填上“>”、“<”或“=”. 320÷8○4 6千米○5999米 19×29○600 7.下面的现象是平移的.在括号里画“—”;是旋转的.在括号里画“○”. ()()()() 8.订阅一份《盐城晚报》每个季度要58元.如果订阅一份全年的《盐城晚报》要()元. 9.小明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体搭出了下面几种立体图形. (1)从正面看是的图形是(). (1)从侧面看是的图形是(). (2)从上面看是的图形是(). (3)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 二、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2.205除以5.商的中间有一个0.…………………………………() 3.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一定也没有0.……………() 4.一个年度中.相邻的两个月共有62天.这两个月一定是7月和8月.…() 5.盐城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300米.………………………………()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学校:班级 姓名:成绩:(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测评试卷(时间 90分钟) 一、填空. 1.我的家乡济南在地图的东边,地图通常按照上()、下()、左()、右()绘制的. 2.闰年的1月、2月、3月一共有()天.2002年是()年. 3.一节课35分钟,第三节课10时10分上课,到()时()分下课. 4.21×39的积接近()百. 5.4公顷=()平方米 3年=()月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日=()时5平方千米=()公顷 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家的住房占地面积是90(). (2)弟弟身高是110(). (3)邮票封面面积是6(). 7.7□5 ÷7要使商中间有0□中数字可以填(). 8.一个数除以6,商21余5,这个数是(). 9.在○内填上“﹤”、“﹥”或“=”. 6.75○6.57 5.6○4.89 4米〇40厘米 70000平方米〇7公顷 3时〇300分 1.07元〇1元7分 10.我每天在校的时间是: 8:00——11:30 13:30是下午的()时 13:30——16:10 ()分,16:00是下午 的()时()分. 11.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3.5 3.05 3.35 3.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 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才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位数乘两位数,商一定是四位数.() 2.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不一定有0. () 3.42×58的积大约是2400. () 4.百货大楼高约4千米.() 5.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Α、一定是四位数Β、一定的三位数 С.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 左边钟面是某下午的时刻,用24 时 计时法表示是(). A、5:45 B、15:45 C、17:45 3.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2100年 B、1996年 C、1986年 4.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А、16厘米В、24厘米С、12厘米 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题要验算) 32.3+25.9= 20-5.8= *59×64=735÷7 = 34×58= *864÷4=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练习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 中填上“>”“ <”或“=”。 59 ××× ×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四、<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五、○○○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六、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七、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八、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九、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十、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一、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教学容:除法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个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会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除法运算意义以及相关运算性质的感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类推、归纳的能力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进行口算、笔算,以及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主动发现错误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得数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十多。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用竖式计算除法、除法的验算和十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第二单元:认数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通过数数、操作和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认识万以的数,知道计数单位“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知道万以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能够根据万以的数的组成和含义,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以及整千数加整百数与相应的减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0的读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挂图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折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逐步形成估计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学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认知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1克有多重。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