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2000i全自动凝血仪操作指南

CS2000i全自动凝血仪操作指南
CS2000i全自动凝血仪操作指南

CS2100i/CS2000i 全自动凝血仪应用操作指南

威士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SYSMEX公司及威士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简介 (3)

●CS2100i/CS2000i产品及性能介绍 (3)

●CS2100i/CS2000i常用配套试剂及使用简介 (4)

●CS2100i/CS2000i简明操作流程 (6)

●CS2100i/CS2000iFBG定标曲线设置 (7)

●CS2100i/CS2000i基本维护保养 (8)

●CS2100i/CS2000i常见报警及处理措施 (9)

●CS2100i/CS2000i应用问题Q&A (11)

Sysmex公司简介

日本SYSMEX(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是一家跨国企业,创建于1968年,原名为日本东亚

医用电子株式会社。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设备及试剂的开发、制造和销售。公司总部设在日本

的神户市,现在中国、欧洲、美洲、东南亚等近三十处设有海外现地法人,并已成为日本东

京、大阪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家上市企业。

日本SYSMEX株式会社集近四十年专业发展之经验,以领先的科技、创意的设计和卓越

的品质而成为行业先导,尤其在血液分析、凝血分析、尿沉渣分析领域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成为全球著名的体外诊断产品制造商。在全球凝血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

威士达医疗设备公司简介

Vastec Medical Ltd.(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临床检验设备经营、开

发以及国际技术合作的专业公司1993在香港成立,迄今为止已陆续在北京、天津、上海、

南京、杭州、广州、福州、昆明、成都、长沙、武汉等全国二十多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形成

了覆盖全国的高效率服务网络。

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本着"为检验界提供超值产品及服务"的宗旨,使威士达产品在全国

广大医院享有良好的声誉,并且与国内许多家知名医院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经营的

产品遍及凝血、尿液分析、微生物、生化、危重监护系统、免疫系列等临床检验各领域,适

用于医院检验科、各类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实验室。

CS2100i/CS2000i产品及性能介绍

CS-2100i/CS-2000i是以希森美康迄今为止在血凝分析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

绩为基础,根据实验室的各种需求率先开发的“新概念设备”。她集凝固法、发色底物法、

免疫比浊法以及凝集法四种测定原理为一身,在标本处理能力、检测准确性、可操作性方面

均有新的突破。作为新时代的凝血综合分析系统,CS-2100i/CS-2000i以其出色的灵活性和

可维护性,在血凝检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CS多达四种方法学检测原理,是目前方法学最多,开展项目最全的凝血仪:

1.凝集法:PT, APTT, Fbg, TT, Extrinsic Factors (II, V, VII, X), Intrinsic Factors (VIII, IX, XI, XII), PS, PC

2.发色底物法: AT-III, PLG, α2-AP, PC, FXIII, PAI

3.免疫比浊法: D-Dimer, vWF:Ag

4.聚集法: vWF: Rco, 血小板聚集

CS2100i/CS2000i常用配套试剂及使用简介常用SIEMENS 血凝试剂目录

试剂使用简介

CS2100i/CS2000i简明操作流程

打开电源开关前的检查

1.检查废液瓶是否清空及洗液瓶是否灌满

2.确保IPU(信息处理电脑)是否与主机网线连接可靠。

3.丢弃垃圾箱中用过的反应杯,加入适量的干净的反应杯。

4.将准备好的试剂放在试剂架上,确保试剂条码清淅,试剂条码与试剂架缺口对准。

打开电源

开机顺序:IPU(信息处理电脑) →进入CS应用软件界面→打开仪器电源单元(左侧)。

开机后的维护此步骤是每天开机后都必须要做的。

试剂准备→

→仪

勾,使仪器中的试剂生效。

样本检测及结果查询

样本分析:主界面点击→→输入病人样本编号及相应的项目→

连续进样:在中选择进入空白架中→ID号输入完毕后→如果前面标本吸样还

未结束点击

急诊分析:

查看数据→查看仪器的检测结果

关机前的工作

关机前的维护此步骤是每天关机前都必须执行的。

关机程序

确认屏幕左下端显示为绿色不闪动时的“Ready”状态,然后执行关机程序:

主界面点击→键后,将根据关机程序

自动关机→再关闭IPU

CS2100i/CS2000i定标曲线设置

操作步骤:

1、按下工具栏中的[Order]键,出现分析指令画面。

2、按下画面右上方[Switch Order]键,出现对话框,选择Hold Calib.Curve Order。

3、出现定标曲线窗口,选择所要定标的项目,并点击(在下栏,通过more键选择)。

4、点击相应项目后出现定标曲线设置对话框(如图),分别输入试剂批号及定标品的定值。

5、在完成试剂批号的确认后,按“OK”完成。

6、在定标曲线窗口下按“Regist”,完成注册后按“START”键,执行定标曲线分析。

7、执行完分析后,按工具栏中的Calid.Curve键,进入定标曲线界面。

8、按“Change”键,选择已分析完的项目(对应的批号),按Validate键使定标曲线生效。

9、当试剂批号发生改变时,需重新建立该批号的定标曲线。

CS2100i/CS2000i基本维护保养

每日维护

1.开机后和关机前必须清洗针主要是预防堵针

2.丢弃用过的反应杯(清洗反应杯垃圾箱,并将反应杯垃圾箱完全擦干)

3.丢弃废品(丢弃试剂仓中空试剂瓶,及时清空废液桶里的废液)

4.取走试剂盘,擦拭其中的冷凝水(请在关闭电源的状态下操作)

5.检查并丢弃防逆流室中的液体

每周维护

1.用清洗洗液灌注水路中管道

2.清洁仪器(请不要使用除水及中性清洁剂以外的清洗液)

每年维护

1.清洗洗液桶内部,清洗管路以及管路中的过滤装置

2.清洁传动轨道并上润滑油

3.用酒精擦拭试剂针

按需维护

1.调节压力

2.特殊光路调节

CS2100i/CS2000i常见报警及处理措施

CS2100i/CS2000i应用问题Q&A

样本采集

Q1:凝血标本如何正确采集?

A1:仪器测定标本的准确性,除了和仪器本身的精度有关外,还与采集标本和存放时间有很重要的关系。

1、抗凝剂:109mmol/L的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比例为1:9,并且应根据HCT(见Q2)调整抗凝剂比例。推荐使用真空管。注意避免用130mmol/L(3.8%)的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凝血标本,因为过多抗凝剂会导致PT,APTT的检测结果假性延长。

2、采血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止血带压力要小,束缚时间要短,选用20G或21G号针头。采集完毕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同时要避免用力振摇。

3、标本的运输与保存:标本应带盖存放;存放时间:2-8℃,<4小时;-20℃,<2周;-70℃,<6个月。如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使检测结果受到影响。

4、标本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离心,离心力为2000-2500g,离心15分钟,4小时内测定完毕。

5、如果遇到严重溶血标本的情况,在排除患者自身原因后,应重新采血。因为溶血标本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会影响整个凝血过程,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Q2:在标本采集中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有哪些?

A2: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红细胞压积超过55%或低于25%,会引起凝固时间延长→对策:按调整公式重新调抗凝剂的体积:

C=枸橼酸钠的体积(ml)

V=全血的体积

H=红细胞压积

2、当标本溶血是,会引起PT,APTT轻微缩短→对策:应重新采集标本

3、采血不顺利,混入组织液,因子被激活,引起PT,ATTP结果延长→对策:应重新采集

4、有肝素污染或用血气管做凝血实验,会造成APPT结果假性延长→对策:应严格进行采集

PT测定

Q3: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几种报告方式有何不同?

A3:PT结果的报告方式包括

1、秒数

2、PT比值:即病人PT测定秒数以正常平均PT数的比值

3、活动度:在以下不同稀释度的血浆制成的PT标准曲线上按病人秒数读取相应的活动度

4、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Q4:何谓INR值及ISI?

A4:从PT检测创立起,人们就注意到不同凝血质(凝血活酶)给PT结果带来室间室内的不可比性。后研究发现,一种试剂所测标本的PR值(凝血酶原比值)的对数值和另一试剂所测同一标本的PR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即BlogPR1=AlogPR2,PR1B=PR2A,其中A,B是与试剂有关的常数,所以用任一试剂测同一标本,所得PR的一个与试剂有关的常数次方,所得的数值是一定值,人们把这一定值取名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其中与试剂有关的常数取名为

国际敏感度指数(ISI)。

Q5:INR如何应用?

A5:INR系统主要应用于口服抗凝剂患者的用药监测上。因为不同的PT试剂组织凝血活酶的来源不同,试剂敏感性不同导致测定同一标本PT结果的没有可比性,前面三种报告方式均无解决这一问题,INR的报告方式则解决了这一问题。INR=PTR ISI,其中的ISI值是指PT 试剂的国际敏感度指数,理论上通过ISI标定后的试剂,在一定范围内检测同一标本的PT 时,所得INR值是相等的。这样就建立了PT结果的可比性。使用INR应注意几点;

1、ISI值越高,其试剂的灵敏度越小,INR变异越大,所以口服抗凝剂检测时应尽可能选

用ISI值接近1.0的试剂,以获得较好的精准性;

2、INR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以下情形:口服抗凝剂初期的病人血浆,肝病凝血因子缺陷

病人血浆,非抗凝治疗而PT延长的病人血浆。

Q6:进行PT测定的同时如何演算纤维蛋白原浓度值?

A6:PT测定完后纤蛋白原会转变成纤维蛋白,其形成的浊度与纤维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因此不需要任何试剂,即可由产生的浊度直接推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但演算法的应用必须注意一个前提:当血浆的Fbg含量在正常范围时,该法与经典的Clauss法无显著差异,但Fbg含量超出正常范围时,它的结果与Clauss法相差较大,所以演算法只能作为筛选试验,如果Fbg含量超出正常仍然需要更准确的Clauss定量法检测。

Q7:当换新的PT试剂时,在CS上如何输入新的ISI值?

A7:主菜单→Calib curve→Change→PT→Edit→PT INR→在ISI Value中输入新的值(根据试剂说明书找到对应仪器的ISI值),按OK确认,最后点击Validated保存即可。

APTT测定

Q8:做APTT临床标本时发现结果延长?

A8:对此问题分析如下:

1、判断APTT是否延长,首先检查当天质控情况,每天两个水平的质控结果都必须在本实

验室的质控范围中,排除仪器和试剂系统错误,所以发现延长时一定要用质控确认。2、APTT受氯化钙、血浆温度、育温时间影响较大,所以应严格可控制温度及育温时间,试

剂在仪器中不使用或放入冰箱时,一定要将瓶口紧闭,以免蒸发造成试剂浓度增高。氯化钙是否反复加入,容器是否受污染等因素。

3、该试剂严禁冻溶,最佳保存温度为2-6℃冷藏,尽量缩短在室温的放置及运输的时间,

尤其是室内温度较高时,并严格控制在有效期内使用。

4、正确采集临床标本(与抗凝剂比例等)询问临床是否使用影响血凝的药物。

5、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

Q9:做APTT临床标本时发现结果缩短?

A9:对此问题分析如下:检查试剂是否污染,测试杯是否反复使用,试剂保存时是否加盖,抽血是否顺利规范,标本体积是否符合规定(过多或过少),需要用质控血浆确认是否失控。

FIB测定

Q10:FIB测试中出现测定值过高或过低,为什么?

A10:FIB定标的好坏直接影响测定值的准确性,所以严禁各批号间的试剂混用,更换新批

号时必须重新定标,定标后的r值至少在0.995以上方可使用。使用FIB缓冲液时必须丢弃原来的已使用过的剩余液体,加入新的未使用过的试剂。

Q11:在CS上如何制作FIB的标准曲线?

A11:FBG定标曲线步骤:

1、按下工具栏中的[Order]键,出现分析指令画面。

2、按下画面右上方[Switch Order]键,出现对话框,选择Hold Calib.Curve Order。

3、出现定标曲线窗口,选择所要定标的项目,并点击(在下栏,通过 more键选择)。

4、输入项目后出现定标曲线设置对话框,分别输入试剂批号及定标品的靶值。

5、在完成试剂批号的确认后,按“OK”完成。

6、在定标曲线窗口下按“Regist”,完成注册后按“START”键,执行定标曲线分析。

7、执行完分析后,按工具栏中的Calid.Curve键,进入定标曲线界面。

8、按“Change”键,选择已分析完的项目(批号),按Validate键使定标曲线生效。

9、当试剂批号发生改变时,需重新建立该批号的定标曲线。

质量保证

Q12:为什么复溶用的水对确保血凝实验的结果准确性非常重要?

A12:复溶用的水是保证试剂质量的重要一关,通常建议用户应使用蒸馏水或pH为6.0-7.0的去离子水,因为

1 pH增高会使凝固时间延长

2水中有氨,可引起V因子迅速破坏,使PT时间延长

3水变浑浊常表明污染或钙离子存在

4水中含保护剂、抗生素、抗体或其它添加剂时,不能用于复溶试剂

Q13:为什么要强调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A13:因为参考范围是随着仪器、试剂、年龄、性别以及环境等因素而变化的,作为操作者应学会确定参考值的程序,并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试剂说明书上只是提供建议范围,这是试剂厂家根据当地人群和有限的仪器数据统计的结果,不是能真正反应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进口试剂)。

Q14:普通实验室如何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A14:建立正常参考值的方法如下:收集20-50位未服药的健康人(性别,年龄比例合适)的抗凝血浆(采用方法与病人同),值范围X±3SD,消除在界限外的原始数据,重新计算平均值和SD,可接受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X±2SD,它将包括95%的正常人。

Q15:当凝血测试中出现异常结果,作为实验室人员应怎么做?

A15:作为实验人员,当凝血测试出现异常结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当得到异常结果时,应首先考虑用新的质控检查一遍,分析如下:

质控正常:考虑标本方面的因素

1标本本身的特点→询问临床

2标本的采集是否正确→重新送检

3标本的处理是否正确→改正或重新送检

质控异常:考虑仪器和试剂系统问题

1确认试剂的复溶、存储是否正确→换新试剂

2确认仪器的检测程序是否正确→检查Test Protocol

3确认仪器的工作环境、状态。

Q16:如何使用试剂和质控品进行自查

A16:仪器配套的定值质控品(Ci-Trol 1,2&3)是Siemens提供的带靶值范围的血浆,可用来监测仪器及试剂的情况。当质控品失控,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

1.试剂:放置→严格按试剂说明书的要求

复溶→是否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是否有污染的可能

储存→1储存温度严格按试剂说明书

2试剂不用时,应加盖盖子,储存于2-8℃

3正确使用厂家提供的配套清洗液

2.每个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质控范围

质控平均值±2SD或2.5SD,当试剂、质控品批号更改时,必须重新建立质控范围。如果质控结果失控,则应查明原因后再发病人报告。

Q17:质控正常而凝血实验检测结果仍异常时,应怎么做?

A17:当出现可疑结果时,在确保试剂、质控和采样过程无误后,可采取如下步骤:

1核对检测程序(Test Protocol),试剂量、样本量、孵育时间、反应时间、激活时间等是否与厂家推荐一致;

2将可疑标本重复检测一次;

3采用其它方法测定,用手工法或机械方法检测,对比结果。

4询问临床,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疾病、用药等)作相应判断。

Q18:如何正确使用厂家提供的配套清洗液?

A18:CLEANⅠ是Sysmex血凝仪上最常用的清洗液,主要用来清洗样本针和试剂针。时间用久了可能会在瓶底出现絮状沉淀,影响洗针。合理的使用方法是用清洁容器倒入一定量的洗液,一次加入的量不宜过多,标本量大时可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更换时将瓶内剩余洗液倒去,重新倒入新洗液。CA CLEANⅠ含次氯酸成分,由于不正确的清洗液会对样本针等配件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所以我们要求用户选择原厂提供的清洗液。

Q19:试剂死腔量、液面高度说明?

A19:由于试剂针在试剂使用完时会碰到容器底部造成针的非正常损坏(针带有液面感应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仪器特别设置了一定高度的死腔量。CS仪器可灵活选用各种规格的试剂容器,同时试剂瓶15度倾斜设计进一步减小死腔量,所以用户可以通过选用小直径的容器来减少试剂的残留。但要注意:一定要在软件试剂设置菜单中更改试剂容器品种,否则可能会造成吸液量不足,因为大直径容器针下到液面下的深度浅,而小直径容器针下到液面下的深度深。

D-二聚体检测

Q20:为什么要检测D-二聚体?

A20:D-二聚体是体内纤溶系统被激活时降解交联的纤维蛋白生成的特异性产物,是体内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D-二聚体检测在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T)等血栓性疾病中有独特的价值。当D-二聚体阳性时(>0.5mg /L),有血栓发生的可能,但不能确诊,而阴性(<0.5mg/L)时发生DVT和PET的可能性

很小,基本可以排除DVT和PET。因此可作为术后、创伤、妊娠、恶性肿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血栓形成早期筛查的手段。

Q21:D-二聚体检测主要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A21:1.DVT/PET的快速排除;2.结合其他实验,诊断和监测DIC;3.手术(骨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以及一些大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监测;4.产科并发症(先兆子痫、妊高征等)的监测;5.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后监测;6.易栓症高危人群的体检筛查等。

Q22:如何看待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

A22:必须注意,此实验目前尚无标准的参考范围,而且不同的检测系统所用报告单位也不相同,(有的报ug/L或mg/L,有的报FEU(纤维蛋白等价单位)),因此每个实验室都必须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Q23:如何正确看待D-二聚体阳性的结果?

A23:由于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很高而特异性较低,因此D-二聚体在很多病理状态下都可表现为阳性,它会提示临床医生机体内可能有重要意义的凝固(血栓)形成和衰减,但它无法提示形成的特定的地点或原因。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由于VTE 或 DIC 但也有可能是由于近期的外科手术,外伤,或感染。水平升高同样可见于肝脏疾病,妊娠,痉挛,心脏疾病和一些癌症。

Q24:对D-二聚体测试正常(阴性)的理解是什么?

A24:D-二聚体检测正常,最合适的解释是说明机体目前没有DVT/PET等血栓的形成,这已被业内同行认可。该实验结果的阴性意义大于阳性意义: D-二聚体作为一种辅助检测被推荐,它不能作为用于疾病或状态诊断的唯一测试;对于升高水平的D-二聚体需要进一步的检测。

Q25:D-二聚体检测中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检测?

A25:抗凝治疗能引起D-二聚体假阴性。对检测D-二聚体有几个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医院实验室做的定量分析,而那些定性分析一般用于床旁检测。 D-二聚体浓度升高可见于老年人,假阳性可见于风湿因子 (一种见于患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蛋白) 水平升高的患者。还有一些物质,如高甘油三脂,脂肪血症(血液中的大分子脂肪,一般由于病人测试前进食过分油腻的事物引起), 和胆红素及不正确的采集和操作造成的溶血都会造成假阳性。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招标参数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招标参数 一、设备名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二、设备数量:一套 三、功能用途:临床实验室智能化的检测血栓/止血分析系统的全自动仪器,全面筛查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等功能。 四、主要技术要求: 1、四种检测方法: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法、凝集法四种;检测通道:≥10个检测通道,每个检测通道均可同时做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和凝集法。 2、测试速度:PT ≥180 tests/h(不含演算FBG);PT and APTT ≥ 110tests/h ;PT, APTT, Fbg and ATIII ≥100 tests/h; DD, FDP ≥ 90tests/h。 3、试剂管理系统:40个10℃冷藏位和5个常温位:适合所有类型的试剂瓶;乏因子血浆,质控品和校正品可以随意放置;关机后,冷藏位独立运作;通过条码扫描获取试剂所有信息;试剂位倾斜,降低死体积,减少浪费。 4、多波长检测系统:自动切换选择合适的波长:每0。1秒,每个检测可同时被5个波长分析一次(340, 405, 575, 660 and 800 nm ) ;通过多波长检测完成后,系统自动选择合适的波长,避免干扰。 5、在线质控QC:仪器能自动记录质控的结果,绘制质控图谱,可以连接到我们的网络支持系统(SNCS);日常质控数据可以自动发往服务器,操作老师可以实时和别的实验室比较 QC结果。 6、样本质量监测:通过多波长系统自动检查和标记异常标本--HIL (溶血, 黄疸和脂血) 。 7、能自动检测标本的抗凝比例。 8、自动转换标准曲线:仪器可保存多条定标曲线,根据放入的试剂批号,自动转换标准曲线。 9、自身抗凝物分析:有MDA(多点稀释平行生物抗性分析)功能。 10、急诊位:≥5个(急诊标本在任何时候都有优先检测的权利)。 11、进样器:自动连续进样、随时追加样本。 12、试剂针、样本针:1根样本针、1根试剂针(液面感应和瞬间加热到37℃功能)。 13、混匀:采用漩涡状混匀方式,无交叉污染。 14、试剂开放:所有检测程序可自由设定修改,可随意选择试剂、随意开展。 15、Fbg检测:仪器拥有PT演算Fbg与Clauss法实测Fbg两种方法。 16、反应杯:容量≥500个,可独立连续自动添加,单个取用,非四联杯等类型。 五、配置要求: 1、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1台 2、中文工作站电脑 1台 3、系统软件 1套 1 / 1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T70)操作规程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T70)操作规程 1.按各电极使用方法准备电极;联结电极线到滴定仪背面合适的插孔(sensor1),电极测 量端插入测量杯。 2.开机。开机键在仪器右侧。 3.选择用户名,login,进入主界面。 4.进入设置→化学试剂→滴定剂,点击‘驱动器’调出pnp1,修改名称,浓度。 5.点击快捷键“ChongXi”,先用去离子水清洗试管与管路,再用所用滴定剂冲洗试管与管 路使同化。 6.取下测量杯,精密加入一定体积待测溶液至测量杯中,加水至50ml左右。 7.调用或创建方法开始测定。创建新方法,在合适的模板下进行(选择EP或EQP)。 8.测定完毕,记录结果。 9.取下测量杯,用大量去离子水淋洗电极和搅拌器桨叶;取下电极,按电极用后清洁与保 养方法处理。必须! 10.返回主界面,再次点击快捷键“ChongXi”,用去离子水清洗试管与管路,然后排空水。 11.点击“shut down”关机。 12.清洁台面,记录使用。 DS500电极(使用需参比电极) 1.应用范围: 2.使用方法: 活化DS500电极方法。将电极放入0.01MNaCl溶液中浸泡几分钟。 3. 用后清洁与保养: 使用完后应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并放在0.01M NaCl中浸泡至少10min,甩掉气泡,用保护套套好收藏。 4.注意: ●不能用在强酸溶液中。 ●不能用在有机相。 ●亲脂性无机离子和有机离子如高氯酸,高碘酸,四苯基硼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等 会影响测定。 DP5光度电极 1.应用范围: ●利用显色剂进行金属离子的滴定; ●利用指示剂进行表面活性剂的滴定。 2.使用方法: 1)将光度电极放置于滴定台上的电极孔中,调整电极杆上锥型定位帽使电极探头不接触到搅拌浆; 2)将装有蒸馏水或相应溶剂的滴定杯紧固在滴定台上; 3)在滴定仪上选择辅助功能项中的电极选项,选择‘Measure potential’开始测量,单位设定为mv; 4)旋转波长调节旋钮到适用的波长; 5)调节输出旋钮使滴定仪显示数值约为1000mv; 6)预热30min后测定。 3.用后清洁与保养: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测定。 2.实验原理 凝固法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从散射光光强度的测定,可以做出凝血曲线,通过Percentage Detection Method法求得血液凝固时间。 3.标本要求 3.1.标本准备:采用塑料采血管或硅化玻璃注射器静脉采血,针头必须为21号以上,儿童可用23号。采血技术熟练,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并且以1分钟完成为宜,最多不宜超过3分钟以免某些凝血因子及纤溶因子活化。 3.2.抗凝剂选择:以109mmol/L枸椽酸钠溶液为佳,血与抗凝剂按9:1混合。建议用已加有抗凝剂的硅化真空采血管。也可用带盖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但应保证血与抗凝剂的比例正确。 3.3.收到血标本后应尽快离心分离血浆,并尽快测量,全血储存在4-8℃不应超过2小时,室温下富含血小板血浆可存放3小时,去血小板血浆可存放2小时;4小时内不能测定的血浆应冷藏;不要把血浆置于37℃条件下超过10分钟。应了解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各种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影响。 4.材料 4.1.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例如:光电检测法的凝血仪不宜用透光度差的试剂;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验试剂对疾病的敏感性,例如APTT试剂中所用活化剂不同(可用白陶土、硅藻土和鞣花酸),该试剂对肝素、凝血因子Ⅷ和因子Ⅸ缺乏及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不同,所以需根据检测项目来选择不同活化剂。(例如常用的APTT试剂的活化剂,以白陶土对凝血因子敏感,硅土对因子及肝素均敏感,鞣花酸对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较强.PT试剂的选择也一样,例如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令)检测应选择ISI与1.0接近的PT试剂。)血栓与止血检验应尽可能选用仪器生产厂家推荐的配套试剂,并选择使用与仪器原理相匹配的试剂。

哪些检测需要用到血凝分析仪

哪些检测需要用到血凝分析仪 血凝分析仪的检测项目是血凝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测定TT。凝血检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之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以及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 海力孚四通道血凝分析仪主要用于凝血功能检测,有出血倾向的内科疾病检测,脑出血、脑梗塞、血栓检测等,采用先进的光电磁珠法检测,从根本上解决溶血、高脂血症或乳糜微粒、浑浊、黄疸、溶血、气泡等对检测的影响,检测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准确。 血凝分析仪也是常用的检验科设备,只是没有血常规检测那样使用更频繁,但是也是医院必备的医疗器械,为临床诊断患者的各类疾病提供了可靠的数字依据,各级医院均可使用。今天我们就血凝分析仪的具体用途做详细的介绍,让更多不了解这个设备的人也能快速学习。 1、凝血系统。可以进行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也能进行单个凝血因子含量或活性的测定。 2、如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Ⅱ、Ⅴ、Ⅶ、Ⅹ、Ⅷ、Ⅸ、Ⅺ、Ⅻ。 3、抗凝系统。可进行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抗活化蛋白C(APCR)、狼疮抗凝物质(LAC)等测定。 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测定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FDP、D-二聚体(D-Dimer) 等。 5、临床用药的检测。当临床应用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及口服。 6、抗凝剂如华发灵时。 7、可用血凝仪进行监测以保用药安全。 根据血凝分析仪的检测通道来分,可以分为单通道、双通道和四通道,其中四通道血凝分析仪测速快,操作方便,检测过程不复杂,在医疗单位中得到广泛应用。 血凝分析仪是检验科常用的一款设备,检测项目为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海力孚四通道血凝分析仪的优势特点是具备一键双模式切换功能,可实现四人同项检测

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简称凝血四项,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它的准确检测对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初步诊断、指导临床用药、患者术前准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因素常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现总结如下。 1 标本因素 1.1 抗凝剂的选择及其与血液的比例抗凝剂为109 mmol/L的枸橼酸钠,因枸橼酸钠对凝血因子Ⅴ、Ⅷ有保护作用。枸橼酸钠0.2 ml,血液1.8 ml,按1:9比例,当HCT>55%或HCT<25%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抗凝剂量(ml)=(100%-HCT)×血量(ml)×0.001 85[1]。据报道血液量增加0.05 ml可使凝固时间缩短,减少0.5 ml可使凝固时间延长。 1.2 标本采集采血前患者应处于空腹,平静、放松状态,因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都会引起因子活性及血小板数量上升,凝血和纤溶活性增强,影响检测结果。采血时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时间过长,采血针头不能太细,要一针见血,以防穿刺损伤或组织液混入血液,促使凝血酶形成,加速血液凝固,影响结果。采血后立即将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但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标本出现凝集或溶血,凝血因子消耗或激活,影响结果。绝对禁止从输液管或输液侧手臂取血,以防药物影响及血液稀释。 1.3 标本的存放与运送标本在正确采集并准确核对后(切忌张冠李戴),需在室温下立即送检,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因子,使PT、APTT结果缩短。血液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存放方式和时间的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同[3]。 2 仪器与试剂 我们使用的是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仪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环境条件一定要适合仪器的要求,做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不要在仪器附近接打手机。试剂应选择匹配试剂,稀释试剂要用去离子蒸馏水。试剂应放4℃保存,复溶的试剂需新鲜配制,否则复溶时间越长对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越大。试剂要在有效期内使用,所用计量器具要准确无误,标本经离心机离心后不应升温。 3 实验人员因素 操作人员的能力及责任心对于结果的准确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仪器性能、能处理常见故障方可上机。同时操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了解影响凝血4项的常见疾病和药物,以免不必要的复查,浪费试剂和时间。操作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和与临床的沟通,对于一些与临床不符、难

在线自动滴定仪的研制

在线自动滴定仪的研制 殷传新 金春法 魏乐樵 宋翔鹰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摘要:应用滴定分析技术研制了一台在线自动滴定仪,仪器采用采用完全模块化设计,由控制单元模块、滴定单元模块和检测单元模块等三类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独立承担仪器的一部份功能,由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进行工作。仪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重复性达到0.24%。 关键词:在线 自动 滴定仪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Auto Titraor An kind of on-line auto titrator was developed by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titration analysis. The titrator was modularly designed totally. It consists of three modules, such as control module,titration module and detection module. Each module, controlled by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accomplishes part function of the titrator. The titrator has high repeatability, less than 0.24%. 1、前言 滴定分析方法非常准确,特别是较高浓度的分析测量更为明显。滴定分析法是一种将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组分的溶液中,直到标准溶液和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定量反应为止。这时加入标准溶液物质的量与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符合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随着石油、化工、食品、生物医药、水文等行业的发展,各种成品或中间体均需进行含量分析,自动滴定仪的使用情况将越来越频繁,1995年版的药典中测量药物含量的方法中经典化学法有671种,大部分采用容量分析法(其中非水滴定法224种、中和法159种、银量法68种、碘量法53种),用自动滴定仪完全可以进行这些滴定分析,并可解决用人工判断终点的缺点。 采用滴定分析原理设计的滴定仪目前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分析。即,将分析样品取出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但这不能对生产过程中的样品进行自动监测和实时控制,因此用于生产过程进行在线检测的自动滴定仪就成为滴定仪技术发展的趋势。 2、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本仪器应用滴定分析技术研制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在线全自动分析仪器,仪器必须包括能够进行全自动滴定分析的滴定模块自动添加并计量滴定剂和检测模块检测滴定过程中电极信号的变化来判断滴定计量点,同时仪器还必须包括精密取样系统保证滴定分析结果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包括控制单元控制滴定在线分析过程能够按照设定的一定程序持续进行。 图1为仪器的原理框图。仪器采用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控制单元模块、滴定单元模块和检测单元模块等三类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独立承担仪器的一部份功能,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协调进行工作。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 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5.2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5.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5.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5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5.6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5.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5.8 采血完毕后,产生的医疗垃圾按规定分类处理。 6. 注意事项 6.1 采血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2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6.3 一般生化、免疫检验用干燥非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3-5ml。若检验项目较多,应适当增加采样量。 6.4 血常规检验用EDTAK2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0.5-1毫升。 6.5 凝血四项、血红蛋白电泳、3P试验用枸橼酸钠(0.2ml)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必须准确,为1.8ml。血沉用枸橼酸钠0.4ml抗凝,抽血1.6ml。 6.6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以枸橼酸钠0.2ml抗凝,另加入葡萄糖20mg,抽静脉血1.8ml,混匀。 6.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需用肝素管抗凝。 6.8 血液粘度测定需同时抽取血常规、血沉和肝素抗凝血(5ml)三份样本。 6.9 餐后,血糖、血脂可增加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一般应空腹抽血。有些食物成分:高蛋白、高脂及饮食可引起血中蛋白、血脂、尿酸增高;香蕉、咖啡等可引起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定等。 6.10 药物影响:如异菸肼、庆大毒素、氨芐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技术参数2018国产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技术参数(2018国产) 一、设备名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用于血栓与止血项目检测;适用高龄产妇,肥胖、糖尿病、口腔软组织疾病等及时给出项目齐全且结果准确的检验结果,用于开展更多的凝血项目。 国内一线知名品牌 二、技术参数 2.1、电源:~220v±5% 50-60Hz 2.2、★采用双磁路磁珠法、免疫比浊法、测试速度: 350PT/H D 二聚 2.3、体检测速度:60 T/H 2.4、准确度:±3% 2.5、重复性误差:不大于3% 2.6、温度稳定性:±0.2℃ 2.7、凝固法检测通道:4个 2.8、免疫比浊法检测通道:6个独立通道 2.9、各种方法检测通道互相独立,可各自同时进行测试 2.10、标本位:80个,均带LED指示灯,原试管直接插入,并可兼容微量标本特殊试管试剂位:28个,均带LED指示灯,带24个试剂冷藏位 2.11、传送系统:具有高寿命、自动抓杯系统;机械手带抓杯感

应功能,抓杯滑脱时能报警提示; 2.12、具有两种急诊检测方式:3个专用急诊位,并且任意已放入标本可设成急诊 2.13、具备双针加样,试剂和样本均带液位检测,试剂针带恒温控制 自动稀释:样本自动稀释,支持多试剂因子实验,异常标本自动重发试验 2.14、★自动定标:定标曲线,多点定标机内自动完成倍比稀释试剂针具有加热功能,能实现自动补偿温度 2.15、具备1000个样本杯自动导入,每次独立导入单个样本杯2.16、具有内置条码扫描装置,进样时即时扫描标本信息 2.17、配有中文操作系统,图形显示软件等,操作方便 2.18、支持LIS/HIS双向通讯数据传输 2.19、生产企业通过ISO9001及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 三、配置 3.1. 提供原生产厂家标准配置(含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控制软件光盘) 3.2. 提供原生产厂家原始的随货标准配置清单 四.售后服务 4.1、质保期:从验收合格之日算起,三年质保期 4.2、提供生产厂家原始的零配件价格表

血凝分析仪介绍

希森美康血凝分析仪 1. 真正的全自动 原始管直接上机,无需分离血浆;自动吸取和运送样本和试剂;自动预温、混匀和测试; 自动稀释功能适用于高浓度或低浓度纤维蛋白原的异常样本的准确测量和自动的多点定标。 2. 结果准确可靠 方法学先进,采用散射光加百分比终点的检测原理,有效地预防黄疸、乳糜或溶血样本的干扰,连续监测整个凝固过程;专利的旋涡混匀功能,保证样本和试剂的充分混匀,避免污染。 3. 操作简便 触摸屏式操作界面,简单直观易学;最多可有5个项目的任意组合;10个样本位的抽屉式进样,吸完样本后就可换下个样本架继续分析,不需等到该样本架分析完毕;专用急诊位,不需中断常规分析;样本条码扫描功能(可选)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4. 低成本高效益 纤维蛋白原浓度有两种测试方式“PT演算”法和Clauss 法,常规筛选可选择经济的“PT演算”法,不需另加试剂;独立的反应杯不会造成浪费;不需要额外的磁珠和参比液;实行半量化测试,试剂用量是手工法一半;采用的配套凝血试剂,价格适中。 5. 安全和节省空间的设计 小巧台式机型节省实验室的空间同时采用全封闭式操作体系和废物处理体系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 6. 操作系统完整性 配套血凝试剂,包括质控品、定标品。 仪器原理: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A510采用的是凝固法(散射光比浊法+百分比终点法)检测原理。 1. 散射光比浊法 CA-510系列采用光学检测法,将血液凝固过程中的混浊度变化转换成散射光的变化后进行检测。光源(发光二极管)发出的660nm光照射到标本,光电二极管接收90°直角方向散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仪器内微机据此绘制出凝固曲线,用百分比检测法来确定凝固时间。 2. 百分比检测法

自动电位滴定仪使用说明

自动电位滴定仪使用说明 仪器安装连接好以后,插上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经15分钟预热后再使用。 1. mV测量 1.1 “设置”开关置“测量”,“pH/mV”选择开关置“mV”; 1.2 将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将溶液搅拌均匀后,即可读取电极电位(mV)值; 如果被测信号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显示屏会不亮,作超载警报。 2. pH标定及测量 2.1 标定: 仪器在进行pH测量之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其步骤如下: a) “设置”开关置“测量”,“pH/mV”选择开关置“pH”; b) 调节“温度”旋钮,使旋钮白线指向对应的溶液温度值; c) 将“斜率”旋钮顺时针旋到底(100%); d) 将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值为6.86的缓冲溶液中; e) 调节“定位”旋钮,使仪器显示数值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f)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pH值为4.00(或pH值为9.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数值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g) 重复(e)~(f)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调节旋钮为止,至此,仪器完成标定。标定结束后,“定位”和“斜率”旋钮不应再动,直至下一次标定。 2.2 pH测量: 经过标定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pH值,其步骤如下: a) “设置”开关置“测量”,“pH/mV”选择开关置“pH”;

b)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c)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d) 调节“温度”旋钮,使旋钮白线指向对应的溶液温度值; e) 将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将溶液搅拌均匀后,读取该溶液的pH值。 3. 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3.1 安装好滴定装置后,在烧杯中放入搅拌转子,并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 3.2 电极的选择:取决于滴定时的化学反应,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可采用铂电极和甘汞电极;如属于中和反应,可用pH复合电极或玻璃电极;如果属于银盐与卤素反应,可采用银电极和特殊甘汞电极。 4. 电位自动滴定 4.1终点设定:“设置”开关置“终点”,“pH/mV”选择开关置“mV”,“功能”开关置“自动”,调节“终点电位”旋钮,使显示屏显示你所要设定的终点电位值。终点电位选定后,“终点电位”旋钮不可再动。 4.2预控点设定:预控点的作用是当离开终点较远时,滴定速度很快;当到达预控点后,滴定速度很慢。设定预控点就是设定预控点到终点的距离。其步骤如下: “设置”开关置“预控点”,调节“预控点”旋钮,使显示屏显示你所要设定的预控点数值。例如:设定预控点为100mV,仪器将在离终点100mV处转为慢滴。预控点选定后,“预控点”调节旋钮不可再动。 4.3 终点电位和预控点电位设定好后,将“设置”开关置“测量”,打开搅拌器电源,调节转速使搅拌从慢逐渐加快至适当转速。 4.4 按一下“滴定开始”按钮,仪器即开始滴定,滴定灯闪亮,滴液快速滴下,在接近终点时,滴速减慢。到达终点后,滴定灯不再闪亮,过10秒左右,终点灯亮,滴定结束。 注意:到达终点后,不可再按“滴定开始”按钮,否则仪器将认为另一极性相反的滴定开始,而继续进行滴定。 4.5 记录滴定管内滴液的消耗读数。 5. 电位控制滴定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检验标本的米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米集必须符合 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 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 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 室人员接收临床标 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

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 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米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米血后立即离 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F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 C)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 C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 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二、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4 三、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6 四、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8 五、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9 六、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11 七、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2 八、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4 九、血脂检验操作规程------------------------------18 十、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24 十一、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26 十二、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28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2.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3.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4.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废液桶是否清空 6.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7.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8.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9.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10.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2.动物类型选择 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ACL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OP

ACL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标 准 操 作 程 序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散射比浊法)

1.原理及检验目的 原理:将试剂加入抗凝血浆中,试剂中的微粒硅胶是血小板因子3的表面活性剂,与牛脑磷脂一同作用于内源凝血系统,当加入CaCl 2后,开始凝集,产生纤维蛋白血凝块,通过660nm光照射血浆,测定其凝固过程中90o散射光变化,确定血液凝固时间,来测定APTT。 目的:由于凝血机制障碍、肝脏疾病、Vit K缺乏或某些药物所致凝血因子II,V,VIII,IX,XI,XII缺乏和肝素抗凝治疗时,可用APTT 检测。 2.标本要求 2.1使用血浆,9份静脉血加1份 3.8g/dL(129mmol/L)枸掾酸钠抗凝。 2.2全血贮存在4~10o C不超过2小时,最好在1小时内分离血浆,采用2000~2500rmp,离心30min分离,以去除全血中的血小板第三因子(PF3), 血小板第三因子(PF4)等。此血浆在室温22~24o C下可存放2小时,在2~4o C可存放4小时,在-20o C可存放2周,在-70o C 可存放6个月。 冷冻血浆融化时,应将盛血浆的容器置37o C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以免凝血因子消耗。冷冻过的标本不能再次冷冻,否则结果不准确。 2.3根据NCCLS规定,溶血标本易激活凝血因子,所以不应该测定。 3.试剂 3.1每个试剂均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 1)APTT测定试剂盒(代号P/N:如8468710,参见实际选用的APTT 试剂盒) 冻干脑磷脂 5瓶 CaCl 5瓶(25mmol/L) 2 2)定标血浆 Calibration Plasma(代号P/N:8467300) 3)正常质控血浆 Normal control plasma(代号P/N:8467011) 4)低水平质控血浆 Abnormal control plasma level I/Low(代号P/N:8467500) 5)高水平质控血浆 Abnormal control plasma level II/High (代号P/N:8467700) 6)因子稀释液(代号P/N:9757600) 3.2试剂准备 用9mL NCCLS II型或相同质量的蒸馏水溶解1瓶冻干脑磷脂,盖

血凝仪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HF6000-4血凝仪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是血凝仪的检测项目,这些项目与人体血栓和止血有关,在手术以及相关疾病的检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血凝四项检测包括APTT、PT、FIB和TT。 海力孚血凝分析仪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光电磁珠法,能够真正消除黄疸、溶血、乳糜、浑浊,气泡等影响。具有以下的优势特点: 1. 检测结果较光学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2. 纤维蛋白原检测范围大,可检测结果超高或低纤维蛋白原的各种异常血浆。 3. 育温计时系统,声光自动提示。 4. 同时具备联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启动测量,避免人工误差。 5. 双通道一键双模式切换。(同人两项) 6. 人性化设计,可翻转显示屏,随意调节舒适视角。 7. 5.7英寸超量蓝色背光液晶显示,界面更清晰简洁。 8. 可打印实时报告和综合报告,结果可用多种单位表示(秒,比率,%,INR,g/l,mg/dl,u/l……) 9. 试剂用量少,试剂减半,节省试剂。 10. 试剂开放。 PT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考值为12-16秒。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参考值为24-36秒。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 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FIB纤维蛋白原:正常参考值为2—4g/L。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矸硬化和溶栓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三者同时检测已被临床用于筛查病人凝血机制是否正常,特别是心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手术前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尤为重要。

自动电位滴定仪资料

自动电位滴定仪资料 自动滴定仪的情况了解: 北京先驱威锋全自动滴定仪可通选择不同电极可进行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银量法则量、离子浓度测定等实验;而梅特勒T50型号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可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不同测定实验;梅特勒其他如ET18酸碱滴定仪+Et38氧化还原滴定仪都是单台独立测定某专一实验,不能通过选择不同电极可进行其他实验,为半自动的。ZJD—2D最小进样量为0.005ml,ZJD—3D最小进样量为0.625ul。 一、北京先驱威锋全自动滴定仪 1、ZJD—1D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测量范围:PH值:0~+20.00 ★电位:-2000~+2000mv ★温度:0~125℃ ★分辨率:PH值:0.01 电位:0.1mv 温度:0.1℃ ★输入电流典型值:-3×10-15 A ★有效精度优于:±0.5mv 最小馈液:0.01ml ★外围接口:打印机接口,RS232C接口 ★具有动态滴定、等量滴定、终点滴定测量模式。 2、ZJD—2D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应用范围 各种络合、氧化还原、沉淀、酸碱反应滴定及非水介质滴定。 ◆主要技术指标 精度优于千分之一毫升。 分辨率0.1MV。 可设置动态、等量、终点设定等滴定方法。 自动判断多达九个滴定终点。 内设电极正与精度校准程序。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方法用户可自定义。 打印机可完整打印输出计算结果与报告。

技术参数: 1.滴定最小进给量:0.005ml 2.分辨率:0.1mv 3.重现性:优于±0.02 4.滴定方法:动态法、等量法、设定终点法 5.终点检测:可自动判断多达9个滴定拐点 主要特点: 1.中文显示滴定过程可进行中英文输入、输出。 2.适合氧化还原、酸碱、络合反应及非水等滴定。 3.可存储个滴定方法,并快速启动滴定。 4.具有动态滴定、等量滴定、终点滴定、PH测量等多种测量模式。 5.随机配有滴定监控软件,可监控全部滴定过程,并通过该软件进行版本升级。 3、ZJD—3D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ZDJ-3D 产品特点 ★中文显示滴定过程,可进行中英文输入、输出。 ★选择不同电极可进行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银量法则量、离子浓度测定等实验。 ★具有动态滴定、等量滴定、终点滴定、PH测量等多种测量模式。 ★滴定结果可按GLP/GMP要求格式输出,并对存储的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随机配有滴定监控软件,可监控全部滴定过程,并通过该软件进行版本升级。 产品参数 ★测量范围:PH值:0~+20.00 电位:-2000~+2000mv 温度:0~125℃ ★分辨率:PH值:0.01 电位:0.1mv 温度:0.1℃ ★输入电流典型值:-3×10-15 A ★有效精度于:±0.5mv 最小馈液:0.0625μl ★测量模式:动态滴定、等量滴定、终点滴定、PH测量方法储存容量 ★方法存储容量:10个滴定方法;100个滴定结果外围接口。 ★外围接口:打印机接口:RS232C接口 产品介绍

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

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 核心提示:【摘要】nbsp;nbsp;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Thromboscreennbsp;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结果:样本量采集过多或过少,样本溶血,有凝块以及离心时间不足都将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样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人员的 作者:李华,顾胜芳,刘静作者单位:(遵义市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Thromboscreen 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结果:样本量采集过多或过少,样本溶血,有凝块以及离心时间不足都将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样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是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保障。 【关键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控制 随着血栓与止血疾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技术也有新的发展。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段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因此,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分析前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试剂的选用,复溶,预温和储存,仪器的选择,保养,监控和校准,检验人员的熟悉程度,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都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血凝的检测质量,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检测中遇到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作如下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来源 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收集重新采集复查有问题样本63例。 1.2 仪器和试剂 Thromboscreen 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生产。 1.3 样本采集与检测 使用真空静脉抽血管,抗凝剂为109 mmol/l枸橼酸钠0.2 ml,抽取静脉血1.8 ml,抗凝剂与血的比例应为1:9,3 000 r/min离心15 min,4 h内测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2 结果 2.1 样本采集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见表1) 无论是血量>1.8 ml,还是<1.8 ml,都将使PT,APTT结果延长。表1 样本采集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略)注:与原检测结果比较P<0.01。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模板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 规程

检验标本的采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 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 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 若不能及时送检, 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 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 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 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 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 做到认真核对, 包括标原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 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 否则会影响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 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 1) 、时间: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 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 ②抗凝标 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 ③非抗凝( 无促凝) 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 全血细胞分析、ESR等) 不需要离心。 ( 2) 、温度: 一般标本为室温( 最好是22-25℃) 放置; 冷藏标本( 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 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 3) 、采血管放置: 应管口( 盖管塞) 向上, 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 4) 、采血管必须封口: 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 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能够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 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 此种变化与检测 方法无关, 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 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 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 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 应核实清楚后再执行。

全自动凝血测试仪XL-3200i

一.项目名称:全自动凝血测试仪操作 二.方法:凝固法(磁珠法+光学发)、免疫比浊法、发色底物法 三.原理: 1.凝固法:模拟生理血液凝固条件,加入某种试剂,启动血液凝集反应,使样本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交联纤维蛋白,使样本发生凝固。通过连续监测此过程中反应体系所发生的光学(例吸光度)、物理学(例如黏度)或电学(例如电流)特性变化确定反应终点,并作为纤维蛋白原的转化时间,利用这种原理测定血液样本凝固特性或纤溶特性的方法。 2.免疫比浊法: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特点,使待测物与标记有其特异性抗体的微粒结合,使得反应体系的浊度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其光强度的变化定量待测物的方法。 3.发色底物法:人工合成可以被待测凝血活酶催化裂解的化合物,且化合物连接上产色物质,在检测过程中产色物质可以被解离下来,使被检样品中出现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可推算出被检凝血活酶的活性。 四.试剂:PT、TT、FIB、FIB缓冲液、APTT、氯化钙溶液、XLC白色清洗液、XLC蓝色清洗液、 五.仪器:XL3200i全自动凝血测试仪 六.操作步骤: 1.开机 1.1打开仪器右侧电源开关; 1.2打开电脑,双击桌面上的凝血仪软件图标,进入凝血仪操作软件。 2.开机维护

2.1检查清洗液是否充足,点击软件界面上方的“清洗”清洗加样针、试剂针和管路,2-3次; 2.2检查试剂是否充足; 2.3检查测试杯是否装载; 2.4仪器预温30分钟后,将已编号离心后的血浆或全血样品放入样品架。 3.测试样品 3.1测试样本:点击主菜单的“测试”后,再点击界面上方的“样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样本号、孔位号、所测项目,点击“添加”成功后,点击界面上方的“开始”,弹出“布局”对话框,检查无误后按“确定”,仪器开始测试。 3.2测试质控:击主菜单的“测试”后,再点击界面上方的“质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样本号、孔位号、所测项目,点击“添加”成功后,点击界面上方的“开始”,弹出“布局”对话框,检查无误后按“确定”,仪器开始测试。 3.3急诊标本:击主菜单的“测试”后,再点击界面上方的“急诊”,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样本号、孔位号、所测项目,点击“添加”成功后,点击界面上方的“开始”,弹出“布局”对话框,检查无误后按“确定”,仪器开始测试。 4.信息录入 点击“患者”进入患者信息录入窗口后,输入病人信息。 5.结果输出 5.1查询:点击“结果”进入界面,点“查询”,选择时间段,查看所需测试结果。 5.2打印报告:选择所查询结果,点击“打印”进行结果打印。 6.质控 6.1质控测试 6.2质控查询:点击主菜单下“质控”,进入质控查询界面,对质控结果进行查询、删除、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