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与欣赏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与欣赏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与欣赏

第七章中国古代园林与欣赏

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概述

园林里有什么?园林的美到底在哪里?你知道应该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的古典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

1、原始古朴的自然野趣

奴隶主(商纣王)——囿

特点:原始古朴气息、以天然存在的地形、自然风物造园,人

工成分少。

2、秦汉时代

(宫苑)

特点:人工成分增加;迷信思想较浓—“一池三岛”,这种山池结合的方法被称秦汉典范;私家园林也开始出现。

3、魏晋南北朝—成熟时期

社会动荡—士大夫悲观厌世、佛教精神解脱,崇尚自然—陶醉

与山水田园,陶渊明——桃花源记;刘勰——文心雕龙。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是苑囿向山水园林转化的重要标志。走向深沉含蓄的成熟期。

4、唐宋时期

经济繁荣、国立昌盛—园林艺术得到发展。

大批画家、诗人参与园林的设计,诗歌绘画作品描绘的意境引用到园林创作中,自然山水阶段—写意山水阶段。

唐代,王维,所建都按画图布局建筑。

苏州狮子园——元朝天如和尚与倪瓒(大画家)合作建造的

“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最好概括。

5、明清时期—高峰期

南北方园林有了极大发展,北京的南海、中海、北海是明代宫

苑的代表;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宫苑的精品——体现了古代园林的最高艺术水平。

江南一带,富商大肆建园,乾隆下江南—造园高峰,“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

造园理论:叠石文化(使用天然石块为主堆叠假山);造园专著记成—《园冶》,文震亨—《长物志》

“世界园林之母”“”,虽有人作、苑自天开

二、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优点: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都郡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缺点: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2、江南类型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优点: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缺点: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第二节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与技巧

展示文字资料,(红楼梦片断)提问: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

一、构景要素

1、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山和水是造园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而山又是园林中造景的主要手段,因此常被誉为“园林的骨架”。

介绍园林中的山的特点。假山以湖石为美。展示图片四大名石,提问:太湖石的特点是什么?

观看图片,在教师启发下感受太湖石独特的美感:瘦、皱、漏、透。

听故事,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人赏玩石头的传统。

(1)山的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有两种形式,即真山和假山。

真山园林中的山从最初产生来看,都是真山(商周)。到了秦汉时期,为了附会统治者的迷信思想——崇拜神仙,开始了人工堆土,首开假山之举。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都是真山园林。

假山中国古典园林中绝大多数的山都是假山,即人造山。

假山起于秦汉,到了魏晋南北朝—有意识的对自然美得追求。

假山由于是人工所做,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园林要表达的意境、景区要营造的氛围等不同要求去“加工”,当然基本原则是要再现自然美。现存园林中北京的景山和北海的琼华岛是当年统治者建都时堆成的最大的土山。私人园林中的山,大体都是假山,上海豫园、苏州环秀山庄,以及故宫御花园、南京瞻园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假山园林。

(2)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

关于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古代造园艺术家总结了如下内容:

作假为真—真山的气质

清代造园艺术家戈欲良的环秀山庄

瘦、透、漏、皱、丑——上海豫园奇石玉玲珑

太湖石因产于江苏、浙江太湖一带而得名,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水中、山中皆产,尤以产于水中者为贵,常作园林立峰或堆成假山,尤其明清时期受到达官显贵的疯狂追捧

米芾拜石

宋代文人学士中堪称玩石大家者,莫过于书画家米芾了。他的书画造诣非常高,米芾之癣石,简直到了如痴如癫,一次,他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

他听说安徽的灵壁县产奇石,便请求到地接灵壁的涟水县为官

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你身为朝廷命官,把你从千里之外派来,是要你勤于公务,你怎么能整日玩赏石头?”米芾走上前去从左边的衣袖里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青润,并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说着,他把这块石头又揣在衣袖中,接着又从衣袖

中取出另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叠嶂层峦,更为奇巧,紧接又取出第三块。并不无自豪地再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哪知,杨次公突然改变了态度,高兴地说“这样的奇石并不是你一个人爱,我们也很爱。”说着,便从米芾的衣袖中取出三块石头,抱在怀中上车便走了。

提问:园林中的水景有哪些?有关的活动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园林中有:

湖泊、瀑布、池塘等水景还可以垂钓、泛舟、流觞、采莲等。

2、水

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是园林的血脉。

(1)水的形式

园林中的水,既有湖、池、沼、河、溪、涧、泉、瀑之分,也有动、静之分,溪涧、瀑布、河流属动态的水,而池沼、湖泊则为静态的水。

总的来讲,园林中水的形式有以下两种。

大型水面(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杭州西湖的苏堤)

小型水面(别致的小巧、亭、廊)

(2)水的审美作用

营造意境

制造游赏景面

与山相映成趣

3、建筑——园林的眼睛

园林中的建筑在精不在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园林的“眼睛”。

园林建筑与其他场所的中古古代建筑有什么区别?

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美学角度纯粹审美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地制宜(形体、大小、比例、位置、色彩)

建筑的主要类型(园林中的建筑种类、造型丰富多姿,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厅堂:主要建筑—苏州拙政园远香堂(代表)

楼阁:颐和园佛香阁

亭:有园必有亭“亭园”(山腰、山顶、水中)

点景之作:济南历下亭(杜甫诗)

桥:有水便有桥(实用功能、造型别致独特(平直桥、曲桥、拱桥(颐和园十七孔)))

廊:连接建筑物(颐和园的长廊、苏州拙政园的水廊、桥廊、留园复廊)园林中的花木起到什么作用?你知道中国园林中的花木有何寓意吗?重点讲解四君子、岁寒三友等中国传统寓意文人情怀的花木。学生思考并回答园林中的花木可以增添色彩、香气。和山水共同构成自然魅力的景观。

梅兰竹菊、松竹梅、荷花、玉兰、牡丹等在中国都有特定的寓意。园林中的景致常常因为这些花木而别有情趣。

4、花木

花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第四大要素。有山有水,还要有花木的衬托,否则山会显得呆板,而水无生气,因此中国古代造园匠师将花木形容为园林的毛发是十分恰当的。

(1)花木的审美作用

协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难以避免的人工痕迹,花草调整色彩,树木遮挡本身线条本身的生硬

烘托景区意境

自然组合,意境形成,花草树木的巧妙安排:杭州西湖“柳浪闻莺”

作为园林的主景

西湖的曲院风荷中的荷花是西湖的主景、苏堤的主景是垂柳及春季的花卉——营造古朴幽深的境界

激发有人游兴

鸟语花香、参天大树、百花盛开

二、构景技巧(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基本美学思想及造园原则

1、基本美学思想

(1)自然美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强调“师法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琢,把体

现自然美作为园林主旨。“自然”是园林艺术创作的基本美学思想。

这一“自然”的造园美学思想有两层含义。

整体追求自然美—真山真水的气质(水与山相伴而生),溪流与山,自然之美局部追求自然美—假山叠石(纹络、节理)、花草树木

(2)意境美—与自然相对的

课堂思考:如何理解园林中的“意境”的含义

所谓意境,实质上是园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通过一定的景观组合手段,加以引导和深化,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境界。

意境美的核心是诗情画意,其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园林中的景色传递出设计者赋予其诗一般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指园林的山水景色犹如天然画卷。

2、造园原则

围绕体现自然美的园林主旨和营造诗画意境的基本美学思想,古代造园艺术家以园林中山、水、建筑、花木作为素材,从空间到时间进行有机而自然的组合,富于园林以灵活多变、随意自然的布局特点,在长期造园实践中形成了以下基本原则。

请看图片,谈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点?

了解中国园林的空间特点是小中见大、变幻无穷。以有限的空间造出无限的幻境。

对比展示故宫和拙政园的布局图片,讲解园林布局与宫殿建筑布局的不同。

(1)寓意要曲折含蓄,令人回味

园林空间有限、表现自然美、意境美—若隐若现、曲径通幽,一览无余没味。

(2)叠山凿池要要巧夺天工、宛自天开

(3)园林建筑要与其它要素以及周围景观相协调

建筑在园林中属于次要地位,体型、颜色

(4)园林景观布局要有层次感,要主次分明

3、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

(1)抑景--先抑后扬

在游园的时候,我们常常进门时看不到全景,为什么造园家这样安排?

即将园林中的景致适当隐藏、遮蔽,不至一览无余、开门见山,而若想看清全貌,须通过曲径迂回,最终“柳暗花明”。在园林入口处常采用抑景手法(照壁、假山遮挡视线)—含蓄、藏而不露的审美意境。

(2)对景

所谓“对”,乃相对之一。对景,即能够互相对望观赏、彼此烘托映衬的构景手法。

例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

对景的运用视情况而定,有时一个景点只有一处对景,有时则四面对景。

(3)点景

即根据园林的性质、用途,结合环境特点进行高度概括,用一词一语点出景物特征的成景手法。点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景观组合方式,往往对园林意境的加深、诗意的增浓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既可丰富景观的内涵,有点除了景的主题,给人以联想。其形式有匾额、对联、石碑、石刻等。

介绍著名的诗词匾额并相应提出思考问题。带领学生共同欣赏玩味。

1西湖的“风月无边”

2“西湖天下景”

3与谁同坐轩

4沧浪亭

5 梧竹幽居亭

6卷石山房

展示练习题:

1请把匾额对联与相应的园林建筑景观连线。

通过猜谜语、念对联。做练习强化对园林诗词、匾额作用的认识。

上海豫园万花楼有一小榭(鱼乐榭)

(4)藏景

藏景是一种意境悠远的造园手法,实际上就是在园林中形成的相对封闭的较小的空间,造成园中有园的空间效果。北京颐和园后山的谐趣园就是大园中的小

园,达到了闹中寻幽的审美效果。北海的静心斋也是利用了藏景的手法,营造了一个精致优美的江南式小园林,形成了园中有园、别有洞天的艺术境界。

(5)借景

即将园外景色引入园内,借以丰富园林的观赏内容和意境表现。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等,北京颐和园借景于西山、玉泉山,谓之远借;苏州拙政园借园外的北寺塔,谓之仰借;一年四季、朝暮阴晴之景借入园林,则为应时而借;而邻借、远借只是因与园外之景空间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6)框景

园林中建筑的门洞、窗洞,或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空隙,犹如变化多样的画框,将远处山水或人文景观框入其中,产生图画般的美妙效果,即为框景。

例如苏州拙政园的扇亭,拜文揖身之斋和水廊

框景的形制随门洞、窗洞造型的不同而多样不一,或方形,或圆形,或花卉形,亦或器物形,不同的造型也为框景意境的表达起到烘托作用。

(7)引景

即能够吸引游人继续游览的景物,园林中的湖心亭、山上亭、长廊、漏窗等都可起到引景的作用。杭州西泠印社围墙上有一排漏窗,园外之人透过漏窗可见园内景物,于是产生入园一游的兴致。

(8)添景

园林中景物之间过于空旷或单调时,会增加一些景色,以补其不足,即为添景。添景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强景深的感染力。添景题材较为丰富,可以是石、峰,也可以是花卉、林木,还可以是建筑的一角。

(9)夹景

当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本身都很有观赏价值,但由于视线过于开阔毫无遮挡而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常在游览路线的两侧和两岸,用山石、树丛或建筑作为配景点缀,而形成导向性的路线,使得景观在左右配景的夹道中逐渐进入游人视线,从而增加寻幽的意味,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为主景,由两岸起伏的土山和优美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展示三组图片,提问:请指出图中的园林景观用了哪些方法塑造空间?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 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 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 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 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 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有以下几种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园林不在大小,都强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大观园属大园林,然而在观览中,又不断出现幽趣小景。像颐和园万寿山上出现谐趣园一样,那就是寓动观中以静观所在,游人在此可以得到调剂休息,不能老是走着看景,也要驻足领略静观的妙趣。园林离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分类

个人愚见不外乎园林中的那几种造园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体,植物等等那些在学校已经让老师给耳朵磨出茧子的东西,且因势利导地将其组织在一起而创造出的一些景致,也可说是一种排列组合。这些要素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植物。园林、园林,贵在其中有一个林字,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决不可缺少的、也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不管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现在的中国园林人要想在世界园林界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学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是不的两个体系,不同就不同在对园林的诠释上,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人定胜天,这也就造就出西方园林中的大的绿地模纹和类似凡尔赛宫的被剪成圆柱体的树木排成的树阵的出现,而中国的园林中出现大块的模仿山势的假山,曲折的小路,以及四季多变且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中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的植物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是西方园林所不能匹敌的,不光是造景本身,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也会让人有一番回味。像南方私家园林中最常见的竹与石的搭配,白墙上攀爬的枯藤等等,无一不让人觉得很有嚼头,还有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恭谦,松柏的傲骨,牡丹的富贵等等,植物在这里被古人们赋予了人性化的品质,是中式园林中的又一层含义,这是西方园林所欠缺的。 在九十年带初的中国园林建设中,我们看到了不少运用西方现代园林中有关平面构成技法所造就的一大批广场,游园,其中一广场为最。出现了中国园林所没见过的树阵,大草坪、大模纹、大面积广场铺装(据说还有能和天安门广场面积差不多的)等新的造景手法,并风靡一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开始纷纷效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技法却没了踪影,荡然无存。 好在这几年,中国的园林人终于有所醒悟,这还得亏是日本现代园林给我们提的醒。日本古典园林完全是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但它不是单纯的抄作业,要不日本的现代园林很可能也是大广场,大草坪了。他兼收了中国园林中的造景意境,加入了西式园林中的平面构成手法,糅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现代园林景观 ,摒弃了中国私家园林的小家子气,加入了西方园林中的恢宏大气(但不是傻、大、粗),很适合现代城市的口味,不显得十分突兀。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是神、势、气,中国艺术历来主张"师法造化","观象于天,观法 于地",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②,古代中国先哲们的时空观是互补共生的,并不像西方近代哲学和科学将时间与空间割裂开;这种古代中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朴素的整体美学观。其艺术创造追求于象形、图解,追求"术而不作,慎终追远" ②。因此特别强调精神,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主体的思、品、悟;人的审美感知的形成就个体来说,有其生活经历、教育熏陶及文化传统的原由③。 我们都知道研究中国古典艺术必然牵涉到"意境"一词,"意境"一说最早可追溯至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知来冥境,得玄即真"④。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范畴,也谓哲学中常提到的"能指"与"所指"。但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故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④。然而,"意境"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美学概念,不能被简单的看作是意与境的叠加,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学和哲学意味,它的包容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复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 1.【单选题】()园林体系表现的是自然美,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A.南亚 B.欧洲 C.中国 D.西亚 2.【单选题】()时期的园林己经有了成组的风景。 A.秦汉 B.隋唐 C.金辽 D.春秋战国 3.【单选题】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的是()。 A.《观沧海》 B.《短歌行》 C.《嵩里行》 D.《陌上桑》 4.【单选题】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特色体现了()的传统文化。 A.天人合一 B.天地和谐 C.山水相融 D.师法自然 5.【单选题】中国古典园林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中北方类型尤以()为代表。 A.洛阳 B.开封 C.北京 D.西安 6.【单选题】北方类型园林的特点是()。 A.明媚秀丽 B.淡雅朴素 C.建筑富丽堂皇 D.具有热带风光 7.【单选题】江类型园林的特点是()。 A.淡雅朴素 B.具有热带风光 C.建筑富丽堂皇 D.风格粗狂 8.【单选题】下列园林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A.上海豫园 B.苏州留园 C.北海公园 D.苏州拙政园

9.【单选题】浙江绍兴沈园属于()。 A.北方园林 B.岭南园林 C.皇家园林 D.江南园林 10.【单选题】中国园林中江南类型园林尤以()为代表。 A.上海 B.苏州 C.无锡 D.杭州 11.【单选题】游览古典园林讲宂()的结合。 A.游与赏 B.赏与停 C.游与停 D.游与悟 12.【单选题】造园条件最好的园林类型是()。 A.江南类型 B.北方类型 C.西南类型 D.岭南类型 13.【单选题】()的假山是江南私家园林叠山的典型代表。 A.苏州环秀山庄 B.顺德的清晖园 C.苏州拙政园 D.番禺的余荫山房 14.【单选题】园林中对花木的要求有()。 A.姿美、味美 B.味美、色美 C.色美、形美 D.姿美、色美 15.【单选题】园林专家惊叹: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中“未见此山”是指()。 A.北京颐和园中的假山 B.承德避暑山庄中的假山 C.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 D.苏州拙政园中的假山 16.【单选题】古典园林建筑中()不宜体量较大,在园林中起到重要的点景作用。 A.厅堂 B.书房馆斋 C.楼阁 D.轩 17.【单选题】古典园林植物中()象征多子多孙。 A.石榴 B.莲花 C.竹子 D.松柏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旧时官僚地主建造园林常用园的“豪华”来相互夸耀,园中山石的奇特,花木的名贵,亭阁装修和家具的精美,都成为沽名钓誉的手段。此外,为标榜清高,附会风雅,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书法、绘画、诗文等也成为园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豫园不仅有大假山、玉玲珑作镇园之宝,而且还集多种艺术于一体,屋顶的泥塑、墙上的砖雕、家具门窗的木雕等工艺水平都相当高,随处可见,匾额和对联也无处不有,它们既点染了意境,又加深了园林的意趣和韵味,更为园景增添了光彩。 苏州“沧浪亭”石柱上有一集句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其上联是集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中的上句;其下联是集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中的后句。这一集句联配得天衣无缝,既突出了欧苏两人的友谊,又将园林风景同历史上的诗人文豪直接联系起来,实是难得的佳联。 江南园林往往面积比较小,为了在有限面积内使风景丰富多彩,并富有变化,往往通过各种手法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上海豫园也是如此,为了追求小中见大,通过对比、分割景区的方法以及借景、对景等手法,使园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具有无限空间之感。豫园分为7个景区,每个景区不但大小不一,而且各区都有其主题,都有其个性,如:仰山堂——城市山林,倒影翩翩; 万花楼——繁花似锦,古木参天; 点春堂——水中戏台,空中楼阁; 会景楼——曲栏围池,白石浴水; 玉华堂——江南名石,风华无比。豫园中最有名的小中见大的杰作就是鱼乐榭前隔水花墙下的流水,经过其一隔一弯,使人感到其水流源远流长。借景也是达到小中见大的一个手段,园中的大假山,借来黄浦江之景,大大扩大了视域和景深,另外快楼、会景楼、得月楼等同样都是借景的杰作。 还有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享”,亭居水涯之上,突出其中,亭前水波清澈,涟漪荡漾,似有汪洋之感。分析其产生汪洋之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它聚而又断,岸处做了数十个小小的水湾头,有两处还设有小桥;其二是它的池岸叠石,似有太湖之岸的意境。 我国古典园林十分强调意境,品评一个园林好坏与否,首先就要看这个园林意境的表达。那么什么是意境?简单明确地说:境指客观的景物,意指主观对景物的情感寄托,所以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物质来表现精神,也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正像写诗作文一样,在设计园林时,首先思考的就是意境问题,这就是说“意在笔先”。关于意境一般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l)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 如苏州留园东部有著名的“留园三峰”,据谙熟内情的老人言,冠云楼前的冠云、峋云、瑞云三座湖石,其名取的是园主盛宣怀三个女儿的名字,盛宣怀所以要不遗余力地罗置这三块奇石,其原因之一是盛与三个女儿有着深厚的父女之情,为了能和女儿们朝夕相依,见石如见人,所以列石于楼前。据传后因三女瑞云早亡,盛宣怀就令人凿去瑞云峰顶部的湖石,以示哀悼。 (2)表达某种诗情画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练习题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判断题(正确答案用“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 1.北京故宫内廷有三座花园,即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御花园。() 2.清代帝王陵全部集中在辽宁和河北两省境内。() 3.歇山顶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线脊组成,故又称为九脊顶。() 4.在古建筑中,建筑物迎面的间数称为“面阔间数”,建筑物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5.南京古城的聚宝门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 6.天坛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弧形,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方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 7.我国古城的城垣一般有两重,外面的称城,里面的称郭。() 8.文溯阁是雍正时期在沈阳故宫西路营造的建筑。() 9.自产生灵魂观念以来,人们有了筑坟的念头。大约从商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10.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由祭祀建筑区、神道和护陵监三部分组成。() 11.我国古代的墓室结构依次经历了土穴墓、砖石墓和木椁墓三个发展阶段。() 12.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 13.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14.社稷坛以五色土覆盖坛面,以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5.我国古代建筑的彩画共有三种,按等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和旋子彩画。() 16.祭天、地、日、月等活动都在郊外进行,统称郊祭。() 17.安济桥坐落在北京的永定河上。() 18.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北宋陵位于河南开封。() 19.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其得名始自汉代。() 20.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兴平县,周围有霍去病、卫青等20余个陪葬墓。() 二、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崇拜“中”的意识与古代人们对()的崇拜有关。 A.北极星 B.泰山 C.皇帝 D.祖先 2.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A.重檐庑殿顶 B.重檐攒尖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3.下列古桥中,建筑年代最早的是()。 A.河北赵州桥 B.北京卢沟桥 C.江苏宝带桥 D.福建洛阳桥 4.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的木构架结构形式是()。 A.穿斗式 B.井干式 C.抬梁式 D.混合式 5.屋面四坡五脊,前后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侧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斜脊的是()。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6.为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祭天在京城南郊,时间在()。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7.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屋面在顶部交会于一点,形成锥形的是()。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颐和园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因此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下面我们就透过颐和园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1、效法自然的布局颐和园中布置的许多风景点,处处景色都不相同。这些风影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以及曲槛回廊等建筑物和假山花木等分别不同的地位组合而成,类似自然的布局。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

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2、诗情画意的构思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3、园中有园的手法“园中有园”,是颐和园设计布置园里风景时继承传统、利用自然地形的很好例子。在颐和园万寿山东麓,原来就有一处地势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造园工匠就利用了这一地形,布置了一处自成格局的小园“谐趣园”。当人们从万寿山东麓的密集宫殿区或是从后山的弯曲山路来到这里的时候,进入园门,好像又来到一处新的园林中,建筑气氛、风景面貌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种“园中有园”的设计布局增加了园林的变化,丰富了园林的内容。这手法也是我国古典园林一突出的特点。 4、建筑为主的组景由颐和园可发现,虽然古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古代建筑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 、单项选择题 1、(B)时期起,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 A ?商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汉 D ?唐宋 2、中国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 D)时代 A ?秦汉 B ?唐宋 C ?元朝 D ?明清 3、下列园林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A) A ?拙政园 B ?北海公园 C .南京中山陵 D ?颐和园 4、象征人品清逸,气节高尚的是( C) A ?莲花 B ?兰花 C ?竹子 D ?紫薇 5、(A)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木雕佛像 A ?普宁寺 B ?普远寺 乐寺 D ?天津阁 6、留园东部以景色为(A )主 A ?建筑院落 B ?山水枫林 C ?田园 7、我国皇家园林中最完整,最典型的是( D) A ?北海 B ?避暑山庄 C ?郭庄 D ?颐和园 8、我省的(D)规模大,保存好,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 A ?汪庄 B ?莲花庄 C ?沈园

D ?绮园 9、江南奇石“冠云峰”在( B ) A .苏州拙政园 B?苏州留园 C .杭州竹素园 D ?上海豫园 10、下列景点,依次属于颐和园、沧浪亭、清晖园的是(B) A ?佛香阁、大戏楼、六角亭 B ?十七孔桥、香山楼、澄漪亭 C ?佛香阁、六角亭、香山楼 D ?十七孔桥、大戏楼、澄漪亭 11、中国古代营造园林,早在(B)时期就开创人为造山的先例 A ?商周 B ?秦汉 C ?魏晋 D ?唐宋 12、杭州西湖主要运用了(C)的理水手法 A ?掩 B .挡 C ?隔 D ?破 13、水榭要(C)面临水 A ? 1 B . 2 C.3 D.4 14、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扬以假山,该假山的构景作用是(B) A .透景 B .抑景 C .借景 D .障景 15、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手法是(C) A .夹景 B .抑景 C .借景 D .障景 16、坐在苏州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等美景。该月洞门的构景作用是(D) A .夹景 B .透景 C .借景 D .框景 17、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园可观赏怡红院、潇湘馆,同样,登怡红院,潇湘馆也 可观赏大观楼,这种结构景手段称( A )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

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

中国古代园林的类型及设计特点——以苏州园林为例

兰台世界2012·8月上旬 时间都相对比较短,而且写在丝帛上的文字容易失色,遇水则更难以保存。另外,加之丝帛的昂贵,以丝帛作为载体的文献相对较少,保留下来的也不是很多。作为影响最大的载体——— 纸,虽然书写简易,保存也相对容易,但由于纸张本身所具有的酸性,直接影响了文献的保存寿命。近年发现,世界各图书馆的藏书都存在着纸质酸化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图书,即使只藏而不用,并且有相对良好的保管条件,也不能阻止纸的变质。 2.意外因素。意外因素主要包括火灾、水祸、遗失、盗窃等造成文献资料的毁损、丢失。罗继祖在其《书厄十例》中指出“水、火、兵燹、不肖子孙之挥霍、无知奴仆之盗窃”这几种意外,其中兵燹我们专列出了战争因素,因为它是中国图书遭厄的主要原因。在其他几种意外事件中,在历史上火灾造成的 后果相对比较严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时,宫中意外失火,火势蔓延至昭文馆、集贤院、史馆这崇文三馆,其中所藏之书多被焚毁,损失惨重。其后经恢复和补充,仁宗时期,藏书才有大幅增益。尤其是仁宗时期翰林学士张观、李淑、宋祁等人的文献整理和目录集总工作的开展,加之王尧臣、王洙、欧阳修等 人后期的努力,使秘阁藏书有了系统的管理,也有了可依循的崇文总目和新崇文总目。后崇文馆多次失火,书籍补缺全靠崇文总目。明初所修的《永乐大典》,共有正副两部,清代嘉庆二年清宫失火将正本烧毁,副本则毁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水祸,如唐高祖李渊命宋遵贵将古籍由洛阳船载运往长安,途中遇黄河砥柱,书籍百分之八九十全被水漂没。至于遗失和盗窃,波及范围相对较小,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的受体居多。 无论是文献自身的原因,还是一些意外突发事件的发生造成的书籍损毁,在整个书 厄史中占据的位置还不是太重要。 除以上政策、战争、文献本身和意外情况这些原因外,其实一些社会性的因素也在书籍的遭厄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文献保护技术。从先秦有了文献典籍开始,如何 保存书籍就成了各个时期都需要研究和尝试的一个问题,其实古代劳动人民在这方面还是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的。比如在墨的使用、防蠹纸的应用、辟蠹药的发明、藏书处的选址、书籍的装帧,还有书籍的管理等等方面,都有过进一步的尝试。但是,毕竟古代的技术还没有达到现代的水平,书籍被虫 蠹、因潮湿书籍损毁的例子很多。还有资金和人才的因素。从前文的阐述中我们发现书籍的搜集整理乃至科学归类,都需要有专门性的人才和足项的资金作为支撑,清代《四库全书》 的编纂就汇集了朝中一大批以纪昀为首的学士,朝廷也在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一旦这样的基础没有实现,书籍的基本保护将面临重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图书遭厄的原因很多,但以政策性禁毁和战争战乱为主。其实中国的图书灾难主线呈现出了一种历史性的循环往复,即书籍随王朝的兴亡而盛衰变化。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根源于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封建王朝、贵族家族、名望家族的图书馆与他们的命运休戚相关,这一联系使图书的命运紧紧系在了这个王朝、这些家族的兴亡上。所以,根本性地解决图书免遭厄运的方法,就是要剥离二者的依赖性,使图书事业具有生命上的连续性。这一点经验对我们现代图书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宝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中华书局,1959.[2]长孙无忌,等.隋书·经籍志[M].商务印书馆,1955★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中国古代园林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由单一的作为建筑形式的存在演变为集绘画、 雕刻、山水、建筑以及诗文等各种艺术形式综合体的存在。中国古代园林这一融汇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我国建筑史还是艺术史上,中国古代园林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 古代园林仍能寻觅到其踪迹,有的已经变为断壁残垣,成为大众瞻仰凭吊的对象,例如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曾被喻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有的避开了历史与战争的冲刷幸运地保存下来,成为当地著名的景点,供大众参观游览,苏州园林便是其典型代表。为了使大众能够更全面更清晰认识中国古代园林,在简述中国古代园林历史的基础之上,有必要对我国古代园林的类型及设计特点进行探析。 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历史简述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萌芽期———转折期———繁荣期———衰落期[1]。 1.中国古代园林萌芽期。中国古代园林这一发展阶段时间段为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采用的是分封制,各封建奴隶主在自己属地划定特定的区域,依托自然环境或种植刍秣、饲养马匹;或兴土木,围场狩猎,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这种在奴隶主属地被称之为囿的区域是中国最早园林的雏形。秦汉时期,出现了苑这一形式的建筑。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至汉代建宫设苑不下三百处。 苑已经具备了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些重要特征,由囿到苑的转变昭示着中国古代园林的萌芽。 2.中国古代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方面,政治上的分裂致使中央集权被削弱,豪门士族势力迅速崛起。豪门士族为彰显身份地位,纷纷创设原本只属于中央政府的园林,致使民间私家园林数量增多。另一方面,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加之社会的动荡,使得佛教与道教流行,带动了寺观园林的兴盛。民间私家园林数量的增多,寺观园林的兴盛促成了中国古代园林从萌芽到繁荣的转折。 3.中国古代园林繁荣期。隋唐至清中期是中国古代园林最为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富足。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文人富商,纷纷自建园林。 隋唐至清中期的园林展现出的最大特色在于,将诗画等艺术形式融入到中国古代园林的 类型及设计特点 □卜荔娜 ———以苏州园林为例 档案博 览 Dang'an Bolan 53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式的园林风格。2、园林建筑为主体。 3、富于诗情画意。 4、注意意境的创造。 国外传统园林: 1、日本园林“缩景园”。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 日本石灯笼注重植物修剪整形,日本的“枯山水”以石代山,以砂代水。日本园林常用材料有:石、砂、水、植物。山上的植物用青苔小草代替。 2、意大利“台地园”,规则式风格。 水景有水池、喷泉、壁泉、跌水、雕塑(多是人物雕塑)方形圆形圆锥圆柱动物。两条轴线交叉处往往会设景(水池花坛雕塑等)。 3、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园林(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 4、英国风景园(自然风景园) 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对人工痕迹和园林景墙均以自然景区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段,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园中自然水池。 5、西亚园林 古埃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6、西方近现代园林 纽约中央公园欧姆。斯特德近代园林之父美国建立第一个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 中国王晓俊景观设计步移景异

私家园林:外观上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外取山姿山容、气势风韵,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园中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楹联碑刻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 黄石阳刚之美 湖石阴柔之美 明朝的拙政园 扇面亭美人靠梧竹幽居 留园网师园狮子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础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按地域分为江南园林(苏州)、北方园林(北京)、岭南园林(深圳)、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按使用性质分为宫廷园林,、府园(宅园)、陵墓园、公共园林。 青芝岫又名败家石(米万钟的勺园) 拙政园的小飞虹商的万里长城 汉武帝上林苑“一池三山”池指大海,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1、生成期(商-汉)建筑宫苑。2、转折期(南北朝)自然山水园。3、全盛期隋朝的京唐大运河,隋唐的“山水建筑宫苑”唐宋的“写意山水园”。4、成熟期及成熟后期南宋的山水宫苑元明清的建筑山水宫苑江南私家园林 宋徽宗瘦山艮月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可见最初的园林叫“囿”,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商晚周初即有之。 秦汉把早期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武帝的“上林苑”,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略表汉苑之规模和水平;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和班固的《西都赋》描述得更为详细。而上林苑中的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营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又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华林园”(即芳林园),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时隔许久,晋简文帝游乐时还赞扬说:会心处不心在远,翛然林木,便有濠濮闲趣。 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迁都洛阳之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异草、珍禽奇兽”,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一时间古都洛阳成了以园林著称的京都,“芳华神都苑”、“西苑”等宫苑都穷极豪华。隋炀帝除了在首都兴建园苑外,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他三下扬州看琼花,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初唐盛唐时期的“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唐太宗当年在西安骊山所建的“汤泉宫”,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里面“缓歌慢舞凝丝竹,尽且君王看不足”(杜甫)。 宋代园林建筑没有唐朝的那种宏伟刚健的风格,但却更为秀丽、精巧,富于变化。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宋徽宗对绘画有相当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他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 ,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 宋代的平江(今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造园之风大盛,特别是利用太湖石堆砌假山。宋代在平江专为宋徽宗主办“化石纲”的朱勔,在城内营建园林,取名石筑山、点景。苏舜卿所筑的沧浪亭、蒋希鲁所筑的隐圃登耶都应用了不少湖石,从此,叠石遂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技艺,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叠山家及有关著作。 苏州名园狮子林,是元朝天如和尚与大画家倪瓒合作建造的。倪瓒在我国绘画史上是有名的山水画大师,出于他手的造园艺术品自然不同凡响,清乾隆南巡到苏州时,看了也称赞不已。狮子林虽经多次修葺,迄今仍景象奇异。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明清时期在园林与园林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在园林的数量和质量上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二古典园林的特点 1 自然山水i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2建筑风格 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型: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拙政园、网师园等。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杭州西湖等。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同步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内填A 错误的填B,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欧洲、西亚、中国被推崇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体系园林以“规整和有序”为园林的艺术特色。() 3、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坐南朝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 4、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假山假水较多,圆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5、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做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6、苏州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8、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9、北方园林是以西安为代表。() 10、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几何美。() 11、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刻石内容多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具有点景的作用。( ) 12、北方类型的园林也称黄河类型,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温带园林。() 13、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1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15、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16、岭南类型的园林也称“广东类型”,按气候带划分可归类于“亚热带园林”。() 17、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18、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与“停”的结合。() 19、园林中楼阁类建筑,可以说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堪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是大可驻足的重点游览点。() 20、无锡寄畅园是取苏东坡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21、园林中的假山一般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22、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浙江武康的花岗岩,质地坚硬,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置于假山的上部,供游人玩赏品味,称收顶。() 23、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廊然大公均为仿无锡寄畅园而建。() 24、“亭”古代就有停止的意思,它是供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景色的地方,因而亭的四周景色往往相当优美,是观赏景色的佳境。() 25、公元前11世纪,秦始皇曾建“灵囿”。() 26、在园林中,轩一般指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建筑物。() 27、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集中在江南。() 28、园林中的桥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 29、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第六章 中国的古代园林

第六章中国的古代园林 一、填空题 1.公元前__________,周武王曾建“__________”。 2.中国古代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私人园林以拙政园、留园、__________、环秀山庄为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7.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__________。 19.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的作用。从横部面上分析,可将廊分为四种类型,即双面空廊、__________、复廊和__________。 20.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23.园中的建筑群都采用__________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5.园林造景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26.杜甫的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讲的就是框景的效果。 28.“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了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要素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9.古代对花木选择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2.园林的围墙或走廊上,常常设以漏窗,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的美景,这种构景手法叫做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园林中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私家园林是( )。 A.承德避暑山庄B.北京北海公园C.苏州网师园D.北京恭王府 2.中国古代园林中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皇家园林是( )。 A.苏州拙政园B.北京恭王府c.北京颐和园D.上海豫园 3.中国园林按所处地理位置分,属岭南类型的园林是( )。 A.可园B.个园c.何园D.留园 4.中国园林发展到清代,造山艺术佳作甚多其中较著名的是( )。 A.无锡寄畅园B.苏州拙政园C.顺德清晖园D.北京颐和园 5.在园林建筑艺术上,亭最富民族精神,指出使用“攒尖匿顶”的亭,其按平面形状确指( ) A.扇面亭B.方亭c.矩形亭D.八角亭 6.不属于古代园林理水之法的是( )。 A.掩B.破C.筑D.隔 7.关于廊在园林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交通上的连通B.眺望远景 C.让游人移步换景,品味周围的景色 D.免受曝晒和雨林之苦,仍让游客进行观赏、游览 8.留园、个园、豫园、可园分别在( )。 A.苏州、扬州、东莞、上海B.扬州、上海、苏州、东莞 C.苏州、扬州、上海、东莞D.上海、东莞、苏州、扬州 9.拙政园、清晖园、何园、寄畅园分别在( )。 A.苏州、顺德、扬州、无锡B.苏州、扬州、顺德、无锡 C.无锡、顺德、扬州、苏州D.扬州、苏州、无锡、顺德 10.下述有关古园林筑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国时的上林苑挖池堆岛,这是人类造山的先例 B.东汉时出现了累土构石为山,转向了对自然山水的模仿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有以下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这些造景元素,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没的融合。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式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园林的建筑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誉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一面。 3、诗画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的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4、意境的含蕴。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静物。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