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考试科目及大纲解析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初试考试科目 注: 1.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考试科目试题满分值。 2.加“▲”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考试题。 考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348-《文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 (一)文物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 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 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 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 文物教育的特点 文物教育的场所 文物教育的形式 文物的教育功能 3)研究文物的分类 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 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 文化进化论

博物馆陈列大纲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风情展陈列大纲 陈列主题:苗乡侗寨情多彩贵州风——黔东南少数民族文物展 陈列理念:全方位展示贵州省黔东南州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等 陈列目的: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黔东南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等信息。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明。 陈列原则:尊重历史事实,再现历史,突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陈列目录: 一:导 二:文物陈列 1.民族风情 2.服饰特点 3.民间工艺 三:结语 陈列内容 一:导言 世居在黔东南州境内的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壮族、仫佬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境内的各少数民族 大多经过长期的迁徙最终定居在这里,并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光辉 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了自己灿烂的一页。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出了以稻作 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及以《苗族古歌》和侗族大歌为核心的精神文 化以及以“议榔”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还有以花桥和鼓楼代表的建筑 文化。 二:文物陈列 1.民族风情 介绍黔东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居住、民风民俗等,着重介绍苗、侗两族。展品陈列从极其日常到难得一见的各种实物均可。由于大 型建筑无法搬进博物馆中,所以可以用辅助展品来代替。并且用现 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来展示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1、照片 ⅰ.侗族大歌合唱图 ⅱ.苗族芦笙演奏图 ⅲ.民族节日欢乐图 2、音像 电子触摸屏等 3、实物 ⅰ.竹木生活用具 ⅱ.独木龙舟 ⅲ.鼓藏幡

4.模型 ⅰ.吊脚楼 ⅱ.花桥 ⅲ.鼓楼 2.服饰特点 主要介绍苗族、侗族的服饰文化,以实物为主,照片为辅。 1、照片 ⅰ.苗族盛装 2、实物 ⅰ.西江苗族女盛装 ⅱ.织布机 ⅲ.蓑衣和斗笠 ⅳ.苗族男装 3.民间工艺 展示州内各族人民的剪纸、编织、刺绣、竹木雕刻等工艺品。 以实物为主。可安排人手现场表演技法。 1、实物 ⅰ.各种生活用竹篓子 ⅱ.苗族古琴 ⅲ.铜鼓 ⅳ.刺绣、蜡染物 ⅴ.银饰 ⅵ.民间书画 三:结语 在“苗乡侗寨情多彩贵州风——黔东南少数民族文物展”中,我们欣赏到了极其光彩绚丽的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当以弘扬发展保护民族文化为己任,努力做好民族文化的继承工作,使民族文化的未来更加美好。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

. ***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

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 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博物馆。 ******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

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

***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 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 文化,成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 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 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 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 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 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 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 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 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化,积淀深厚,既有东夷民族的遗风,又有移民文化带来的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博物馆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博物馆。 ******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县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

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 管理办法 (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长会议2015年4月27日通过)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的管理,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和水平,维护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是指为生动展示博物馆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准确表达陈列展览主题内涵而进行的形式艺术设计,以及制作、布展等活动。  第三条 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活动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申报取得相应资质。  第四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员单位在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招标中,在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可在其他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取得本办法规定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  第五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负责本办法所指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的认证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工作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二、设计资质标准    第七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  第八条 甲级资质标准:  (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8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10项展厅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含)以上或造价1000万元(含)以上的陈列展览项目设计,艺术效果良好,设计质量合格;  (三)有不少于8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专业总设计师;具备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8人;经中国博物馆协会认证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专业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10人(首次申报单位从获得资质之日起1年内达标);  (四)有与开展设计业务相适应的先进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五)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或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博物馆或其部门申请甲级资质参考上述条件,并结合实际情况处理。  第九条 乙级资质标准:  (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5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项展厅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含)以上或造价700万元(含)以上陈列展览的设计,艺术效果较好,设计质量合格;  (三)有不少于5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专业总设计师;具备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2人,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6人;经中国博物馆协会认证的陈列展览设计专业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6人(首次申报单位从获得资质之日起1年内达标);  (四)有与开展设计业务相适应的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五)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或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要点 第一讲陈列设计概论 课程要点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简史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四、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设计 ●博物馆展示指博物馆中物质的陈列、展览或摆设。对应的英语词汇有: display, exhibition, representation等,其目的在与观众沟通。 ●人类透过展示来达成各种不同的目标,展示都是有意义的陈列来说明或告 知。 ●在博物馆中,我们使用原始物件藉以达成启示、告知,有时也达成娱乐的 目标。 二、博物馆展览设计简史 2.1 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缪斯神庙”(BC290) ●公元前290年,托米勒·索托在亚历山大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 心——亚历山大博学园,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就此诞生。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博物馆(14-16世纪) ●在欧洲的城市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无论建筑物或文献资料,都 形成了一种对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不熟悉的物品的学术性关注。 ●自然界的标本,人工制品,从海外的发现之旅中带回来的,或者是在本土 考察发现的,这些收集起来成为藏品的东西被称为Wunderkammer, cabinets of wonder, cabinets of curiosities。 2.3 “三位一体”式陈列 ●18世纪后半叶,欧美资深的大博物馆基本上完成了陈列室从库房中分化 出来的历程。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之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 2.4 标准化运动 ●20世纪初,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陈列柜。整套 陈列设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橱柜组成,即立柜、中心立柜和桌柜,此外再配以展板和依墙屏风,作为辅助设备。 2.5 大通柜式陈列 ●20世纪40年代,随着商业橱窗式的大通柜崭露头角,博物馆陈列进入了 新时代。大通柜的总高度在3米以上,进深大于0.6米,其玻璃面顶天立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敞的展示空间。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陈列设计基本类型(陈列对象及内容) 社会历史类 ?历史文物或当代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展示历史文化、记录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 自然历史类

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博物馆协会在推动行业自律作用,指导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行为,确保设计和施工任务质量,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正式出台本领域专门标准奠定良好基础,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博物馆协会邀请行业专家调研、起草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草案。该办法经2013年10月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反复讨论修改,并获得一致通过,现已正式发布。办法自2014年1月试行。 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博协第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2013年10月通过) 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的管理,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和水平,维护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和博物馆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是指以博物馆藏品为物质基础,以博物馆学理论为指导,以陈列展览主题要求和内容大纲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对构成陈列展览的各种元素进行设计、制作、布展等活动。 第三条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活动的单位,可以按其注册资本、管理和技术人员状况,以及陈列展览设计施工业绩等条件申请相应资质等

级。 第四条中国博物馆协会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证机构,负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工作。 第五条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施工资质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 第六条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一、申请甲级设计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 (二)具有承担各类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能力,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8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10项展厅面积均在15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含)大型陈列展览项目设计,艺术效果良好,设计质量合格; (三)有相应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人员,有不少于8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总设计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高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15人; (四)有与开展设计业务相适应的先进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五)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或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申请乙级设计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5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项展厅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700万元以上(含)陈列展览的设

博物馆陈列展览体系的策划

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尤其是临展和特展,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多样,内容精彩纷呈,构成了文化领域中绚丽多彩的文化亮点,有的临展和特展甚至引起了“文化轰动”。但对博物馆来说,要科学运作并保质保量地推出这些陈列展览并非易事,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如今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无论是历史类的,还是艺术类的,都已不再是主题单一、陈列元素简单、表现手法单调且常年不变的老面孔,而是追求主题多样化、内容学术文化含量高、形式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观众与展陈实现有效互动与交流。换言之,就是努力使陈列展览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二是由于陈列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化,常常导致一些选题新颖独到的展览仅靠一馆之力难以实现,需要国内馆际及相关文化机构的强强联合,一些引进外展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由双方或多方联手共同打造。而上述一切的实现,仅仅依靠一时的灵感、即兴化的点子,或长期以来形成的简单规划、一般组织的思维与运行模式显然是难以奏效的,这需要博物馆领导和专家借助科学方法、系统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对陈列展览所涉及到的诸多层面和环节事先进行富有创意且具有可行性的运筹谋划,以及对策划方案的狠抓落实———这种综合性的创造活动就是陈列展览策划。 如今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单个展陈带给观众的独特视听感受和心灵启迪,还体现在由一系列陈列展览即展陈体系所产生的系列性、规模化的综合展示效应带给观众的持久文化吸引和多元文化享受。 重视陈列展览体系的建构, 是博物馆保持持久力和后续效应的必然要求,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推动公众由很少接触博物馆到愿意亲近博物馆、再到有效利用博物馆的转化,有着积极作用。 对一系列展陈的选题、运作方式、筹展周期、展出时间等进行整体策划 由上述不难看出,将“策划”这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应用到陈列展览工作中,是博物馆在公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谋发展的需要,是博物馆人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主体性和能动性日趋增强的表现. 全面提升和倾力打造陈列展览文化品牌,是新形势下博物馆彰显其文化价值,实践文化惠民的主要任务。重视陈列展览策划并不断增强策划的创新力度,是陈列展览水平实现大跨度提升的关键环节。唯此,才能使庞大的陈列展览工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才能确保单个展陈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数个展陈呈系列化、规模化,使参观陈列展览真正成为观众的一次与历史对话的精神之旅、一次高雅的艺术之旅和一次身心愉悦的休闲之旅。 我们力求将大量孤立存在且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打造成具有主题意义和独特叙事结构的陈列展览,实现由文物资源向文化资源的转化,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诉求,从而达到为当下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设计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要点 第一讲陈列设计概论 课程要点 ,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 ,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简史 ,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 四、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设计 , 博物馆展示指博物馆中物质的陈列、展览或摆设。对应的英语词汇有: display, exhibition, representation等,其目的在与观众沟通。 , 人类透过展示来达成各种不同的目标,展示都是有意义的陈列来说明或告知。 , 在博物馆中,我们使用原始物件藉以达成启示、告知,有时也达成娱乐的目标。 二、博物馆展览设计简史 “缪斯神庙”(BC290) 2.1 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 , 公元前290年,托米勒?索托在亚历山大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就此诞生。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博物馆(14,16世纪) , 在欧洲的城市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无论建筑物或文献资料,都形成了一种对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不熟悉的物品的学术性关注。 , 自然界的标本,人工制品,从海外的发现之旅中带回来的,或者是在本土

考察发现的,这些收集起来成为藏品的东西被称为 Wunderkammer, cabinets of wonder, cabinets of curiosities。 2.3 “三位一体”式陈列 , 18世纪后半叶,欧美资深的大博物馆基本上完成了陈列室从库房中分化出来的历程。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之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 2.4 标准化运动 , 20世纪初,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陈列柜。整套陈列设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橱柜组成,即立柜、中心立柜和桌柜,此外再配以展板和依墙屏风,作为辅助设备。 2.5 大通柜式陈列 , 20世纪40年代,随着商业橱窗式的大通柜崭露头角,博物馆陈列进入了新时代。大通柜的总高度在3米以上,进深大于0.6米,其玻璃面顶天立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敞的展示空间。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陈列设计基本类型(陈列对象及内容) 社会历史类 ? 历史文物或当代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 展示历史文化、记录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 自然历史类 ? 标本、化石、自然资源 ? 展示自然规律、揭示自然界的现象和原理科学技术类 ? 科技产品与技术 ? 展示人类科技水平、阐释科学现象及原理造型艺术类

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

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陈列内容方案 (讨论版) 陈展目标 一、秉承精耕细作传统保障粮食安全 二、深化生态文明理念持续发展农业 三、探索创新农耕文化建设现代农业 四、开发农业文化资源拓展农业功能 五、传承传统民间工艺发展乡村经济 六、弘扬乡土文化艺术构建和谐农村 序厅 一、沧海桑田阡陌纵横 (一)农耕历史 (二)农科全说 1、农食篇 2、农器篇 3、农技篇 4、农趣篇 5、农政篇 6、农艺篇 7、农贸篇 8、农俗篇 9、农书篇 10、农法篇 11、农税篇 二、天下粮仓丰饶鲁南 (一)鲁南菜地 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水资源、耕地土壤(五色土)

(二)丝绸之源 (三)大蒜之乡 三、田园牧歌锦绣兰陵 (一)兰陵民俗 兰陵十二坊 (二)苍山风情 (三)直通世博 尾厅:美好未来 附录: 多媒体 农耕文化体验互动区 1.生活体验 2.生产体验 3. 序厅 1、馆标: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 2、门口中型铜雕:《农夫朴力》(朴力:质朴而尽力耕作) 2、前言:(文字版) 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亦属于发达之列。七千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黄河流域种植粟等农作物,在长江流域肥沃的土地上开田种植水稻。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已经有稻、禾、稷、粟、麦、来(大麦)等农作物名称,还有畴、疆、甽、井、圃等有关农业生产土地整治的文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十多篇专门叙述农事的诗,说明周代的农业已经达了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农耕,先民之始,就生活在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宜动植物生长的良好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之中。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历史,也成就了华夏民族寿与天齐的耕织文化。 苍山从缯国、兰陵直到现代的三千年里,更有着农耕和丝织的典型象征,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旨在弘扬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的农耕文化,展示苍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农耕基础。 3、展厅主题墙:浮雕古代《耕织图》 参考形式: 创作说明:将古代流传广泛的“耕织图”作为展示古代农业耕织场景。 《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这是中国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 《耕织图》共45幅,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美丽图景,每图皆配以一首五言律诗,有皇帝御笔题写,又被称作《耕织图诗》。由于《耕织图》系统而又具体地描绘了当时农耕和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成

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施工专业技术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 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程序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而且其运转有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要确保展览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展览设计制作工艺的严肃性、技术的可靠性、造价的合理性,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并对每个程序提出明确的规范的管理要求。近年来在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展览设计与布展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可循,整个展览设计与布展工程往往处在一种非专业化、非程序化和非规范化的运作中。因此,加强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程序及其规范的研究,建立一套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的程序及规范,是当前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形式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展览总体设计方案(展示构想、展示架构、展示空间设计、功能动线分析)、展示家具和道具设计、展示灯光设计、辅助展品设计、版面设计、多媒体规划、互动展示装置规划、常规的扩初设计方案(平面图和效果图)、深化设计方案(施工图)、编制布展概算书。 制作与施工阶段主要任务有制作与施工组织、制作与施工方案制定、工艺和技术要求把关、进度控制、预算控制。布展阶段主要任务是甲乙双方配合完成展览设备和大型辅助展品的安装、实物展品和辅助展品的布置、展览和安保协调、按需调整展览的设计和工艺。 验收阶段主要任务有验收人员的资格和组成、确立验收的标准和内容、按验收的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验收。审计阶段主要任务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按《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计费标准》独立进行审计。 评估阶段主要任务包括评估工作的组织、评估方法的选择、收集分析反馈信息、社会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展览工作总结。为了博物馆展览设计与布展工程程序和规范的实施和操作,还必须制定如下标准: 一、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企业资格认定标准,陈列布展包含美化装饰,但绝不是建筑装潢。陈列布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活动,陈列布展人员对陈列的内容方案要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即在对展览主题和内容方案及展览特定空间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对展品和材料进行取舍、补充、加工和组合,塑造出能鲜明、准确地表达主题思想和内容的陈列艺术形象系列。但近年来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中普遍出现的情况是把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等同为建筑装饰工程。为了规范博物馆布展市场,进行有序竞争,使真正擅长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的企业来承担博物馆布展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保障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二、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和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和施工图纸主要有平面设计图、效果图、施工图以及工程费用预算的类别和内容等。目前,一方面博物馆建设方对展览形式设计和施工图纸技术标准提不出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博物馆展览设计和施工方提供给博物馆建设方的展览设计和施工文件的规格、内容、程度和数量等也不尽相同。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双方的矛盾,而且容易对展览的实施造成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和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做出明确的规范,使甲乙双方有章可循。 三、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计费标准,陈列布展不是建筑装潢。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计费标准也应该区别于建筑装潢业的取费标准。但由于目前尚无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的国家计费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博物馆建设单位和国家审计部门往往以建筑装潢业的国家标准来套博物馆布展工程。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

山东轻工业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 姓名:毕文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李远 2011

摘要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是展示设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保存、研究文化遗产的特殊展览空间,囊括了所有的造型艺术手段(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设计时要求做到的是陈列内容和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所以对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艺术的研究是以设计艺术学为主导,同时包含博物馆学、传播学、心理学、建筑学、人机工程学、美学等的交叉性学科。要做好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需要对博物馆的整个发展历程有较清晰的了解。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是对空间的创作过程,其本质也是一种配合演出的设计,所设计的展示装置本身是否精彩并不是重点,而是展示道具、展示装置完成后,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是否因此而精彩才是重点。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始建于何时也没办法清晰考证,但是现代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3年的法兰西共和国的自然历史陈列馆(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卢浮宫)。这便是第一座现代博物馆。虽然博物馆的出现比较早,但职能化的博物馆的出现却是近一个多世纪的事。19世纪下半叶,西方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专门的博物馆,这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一批兼有收藏、科研、教育三种功能的现代博物馆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普遍发展起来的结果。此时博物馆己经把展览空间从保管与办公室等附属空间中区分出来,并且兼顾到展览路线和采光照明、通风、防火、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但是其设计思想只是孤立地、单纯地关注收藏、展出活动,并没有对展览中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艺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动力,也是促使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发展的直接因素之一。而展示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博物馆陈列空间展品的展示效果,从而决定整个陈列空间的艺术效果。 本文在分析时遵从这样一条主线:what——why——how。研究对象是博物馆的陈列空间,切入点也是博物馆的陈列空间,所以,研究探讨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展示设计的诸多形式要素等更好的运用到博物馆陈列空间当中去,融入现代陈列艺术(音响、VR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丰富其表现手段、拓展知识信息的输出量。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形式要素

论博物馆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在陈列中的充分利用

论博物馆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在陈列中的充分利用 摘要:博物馆展品的陈列是博物馆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载体,是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艺术劳动结晶。陈列并非简单随意的摆放,它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并遵照一定的原则来施行,这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一个新的展览从酝酿、构思到操作实施,都要进行整体考虑、整体策划,一切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才能使陈列得到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展出效果。 关键词:陈列内容形式参观者展品 一.博物馆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博物馆的陈列内容 博物馆的陈列内容,也就是博物馆中的展品。当代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两个方面,即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前者是指博物馆收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各种历史的与现实的物品,包括化石、标本和人工制品。它们由于蕴含着反映自然生活和人类生活的信息,而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它们是人类活动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见证物,是人们理解自然生活与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博物馆展览中扮演着叙述自然及人类生活故事的主角;非实物展品是指为了更完整、更系统、更形象、更深入地展现由实物展品所叙述的故事而专门制作的展品,包括各种造型物、情景再现和信息传达装置等,在博物馆学中通常被称为辅助展品。这个由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共同构筑的空间形态就是博物馆教育的知识载体,是博物馆认知发生的源泉。 按陈列的内容,博物馆的陈列可分为社会历史陈列、自然历史陈列、科学技术陈列、艺术陈列。按陈列形式和方法,可分为复原陈列、原状陈列、摹拟陈列、演示陈列、生态陈列、分类陈列、综合陈列等。按陈列的场地,可分为室内陈列和露天陈列。按陈列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按陈列的动态,可分为固定陈列和流动陈列。 博物馆陈列的普遍原则是: ①科学性。博物馆陈列应反映社会历史、自然历史、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规律,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科学可靠,必须揭示展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实物性。文物标本是社会历史、自然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博物馆陈列必须以实物为其主要构成。 ③艺术性。陈列不仅要反映科学内容,还要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因此,不同的内容要有

论博物馆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在陈列中的充分利用

论博物馆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在陈列中的 充分利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论博物馆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在陈列中的充分利用 摘要:博物馆展品的陈列是博物馆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载体,是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艺术劳动结晶。陈列并非简单随意的摆放,它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并遵照一定的原则来施行,这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一个新的展览从酝酿、构思到操作实施,都要进行整体考虑、整体策划,一切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才能使陈列得到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展出效果。 关键词:陈列内容形式参观者展品 一.博物馆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博物馆的陈列内容 博物馆的陈列内容,也就是博物馆中的展品。当代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两个方面,即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前者是指博物馆收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各种历史的与现实的物品,包括化石、标本和人工制品。它们由于蕴含着反映自然生活和人类生活的信息,而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它们是人类活动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见证物,是人们理解自然生活与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博物馆展览中扮演着叙述自然及人类生活故事的主角;非实物展品是指为了更完整、更系统、更形象、更深入地展现由实物展品所叙述的故事而专门制作的展品,包括各种造型物、情景再现和信息传达装置等,在博物馆学中通常被称为辅助展品。这个由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共同构筑的空间形态就是博物馆教育的知识载体,是博物馆认知发生的源泉。 按陈列的内容,博物馆的陈列可分为社会历史陈列、自然历史陈列、科学技术陈列、艺术陈列。按陈列形式和方法,可分为复原陈列、原状陈列、摹拟陈列、演示陈列、生态陈列、分类陈列、综合陈列等。按陈列的场地,可分为室内陈列和露天陈列。按陈列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按陈列的动态,可分为固定陈列和流动陈列。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教学教材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2019最新版)

***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

文化生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谈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

摘要: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与多种学科和多种专业技术有紧密联系的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相互结合,充分展现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地方博物馆走出具有地方特色展览道路的途径。 关键词: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社会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各方面的功能得到扩大并且不断发生着功能转移。其中,博物馆等地方开始分担学校一部分压力,承载着教育功能,具有教育人民群众的重要责任。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这个大环境中,尽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人们还是赞同将学生放在学校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对博物馆一点也不重视。即便是去博物馆参观展览,也是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情,秉持着走马观花的心态,对展品的文化底蕴丝毫不关心。这一社会现状就对博物馆提出了十分严峻的要求,即对文物的展览环境进行设计规划,从而能在大环境中就对参观者产生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深入到展览文物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之中。 1 展厅的空间设计 1.1 空间格局清楚明快 展厅对于博物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文化展品来说,展厅就是它的舞台,是它发光发热的场所。因此,这就要求博物馆在安排展厅时,必须要为展品提供一个可以紧紧抓住参观者注意力的空间场所。并且对于设计来说,空间的设计是要讲控件停留者的感受同空间的流动性相互结合起来。因此,博物馆的展厅对于参观者来说,是一个流动的空间。这就要求博物馆在进行展厅设计时,必须要将参观者的感受融入设计中去,从而给参观者提供一个最适宜他们深入其中的环境。这就要求博物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必须要有一个清楚明快的空间格局,能够对于参观者产生一种吸引力,引导着他们全须全尾的参观完整个展厅,与文物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更好地帮助文物来唤起参观者灵魂上的共鸣。因此,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给参观者提供一个可以很好诱发他们情感的空间,从而唤起渴望,引发共鸣。 1.2 富含多样的展厅 千篇一律容易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疲惫和视觉上的厌倦。笔者在参观哈尔滨“七三一”纪念馆时,曾有导游介绍说,这个馆是在15年重新进行建立的。之所以进行翻新,其中最关键原因就是这里曾经的展馆都一样,让参观者出去又进来,以为自己进错了展馆,久而久之觉得视觉上十分疲惫,从而不愿继续参观。这就告诉我们,博物馆的站定在设计方面一定要具有自己展品的特色,切忌千篇一律给参观者带来重复的参观体验,从而使参观者在心理上产生疲惫,得到不好的参观体验而不会再一次进行参观。同时,展厅在展览过程中一定要照顾参观者的运动轨迹和路线,保证每一件展品都得到参观者的视线关注。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选择最合理的动线设计来规划整个参观路线,保证参观者重视每一件展品,不漏看错看任何一件展品。 1.3 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 商场有着让一踏进去的顾客就想花钱这样的气氛,这就要求博物馆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给参观者提供一种最好的参观氛围,让他们一进博物馆就想继续参观下去,就想感受展品所蕴含的文化情感和历史底蕴。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不同的灯光颜色和灯管射线角度等,设计出最符合展品文化气质的气氛,在这个设计环节中,需要设计师同专门的藏品介绍人进行沟通。这样可以让参观者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吸收文化知识,体会文物传递出来的情感。 2 灯光的安排 博物馆以人工灯光为主,自然光线为辅。灯光是吸引参观者实现的关键性要素,也是博物馆进行展品展览能够利用的最基本的条件。我们可以认为,光为参观者提供了可以发现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